【长念琅琊】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剧评合集

一楼拜度,问好!


虽然这么些年来,陆陆续续地评过很多的剧,但一般都是站在比较超脱的位置上看,理性如我,当时当地的震撼易,但失陷却难。


因为失陷,就是一种刻骨铭心。是在这部剧之后的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无论怎样努力,再看其他的剧,都会觉得是曾经沧海的索然无味和“不过如此”。


而这样的失陷,十多年来,一共就只有两次,前面一次大概是在7、8年之前。


似乎自己都没有理由说服自己,对这般令自己失陷的剧,在评论文字的印迹中缺席。因此,虽然《琅琊榜》开播之时,由于《伪装者》的分集剧评正处一发不可收之际,实在分身乏术,再无余力跟着电视台的节奏为它也来一次细细品味的逐集剧评,但我知道我终究也是拗不过自己的心的,因为遗憾和亏欠的,总是要弥补,否则,心,就无法坦然和安宁。


因此,在此开一楼,会集中自己所有为《琅琊榜》码下的文字,包括已经发布的和正在路上的,也算是对电视剧《琅琊榜》一份纪念吧。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31:00 +0800 CST  
《琅琊榜》随评(开篇)——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这是漫长的等待后的化茧成蝶。

面纱撩开的那刻,以一段赤焰血战灭寂的梦境来开篇,也许本身并不算太有新意,但虚实相间、多种景别的镜头快速连接却带来很强的冲击感。

更为难得的却是梦境醒后留给梅长苏的开场镜头。由全景开始,窗含远山的卧榻,惊起的人儿的后侧面。接前侧面的近景,脸,被披散的头发遮盖,身体,因急剧的喘息而颤动。连接手部特写,拇指用力摩挲过银手环,一个篆体的“林”字清晰可见。再接侧后方全景,镜头缓缓拉近。接前侧面近景,披散的头发间,半显五官轮廓。接脸部大特写,挺直的鼻梁,深邃的眼睛。再接眼部大特写,微微眨动的眼睛里仿佛深不见底、又仿佛包含着整一个世界。然后干脆利落地接白鸽飞翔的特技,接琅琊阁,开始展开故事的叙事线索。这一串镜头连接很有视觉冲击力,同时镜头的视角选择对汹涌饱满的情绪和各种线索欲扬又抑的克制也带来了极强的张力。

删去小说开场从从容容地从琅琊阁,引出萧景睿,引出萧景睿对云飘蓼的单恋,引出梅长苏的铺垫,而直接交代大梁已趋白热化的夺嫡大战为背景,以“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以得天下”为引,直接将梅长苏抛入戏剧冲突的核心。改编简洁有效,也完全符合影视叙事的特点。

第一、二集的镜头剪辑始终都给我电影感的错觉。几条线索并列推进,而且还是刻意加快了连接转换的频次,这般大信息量,多头并行,相对较“碎”的剪辑方法,一般在电视剧创作中是相对少见的,可见创作团队的用心、或者“野心”。但也正是在这第一、二集里,从大梁皇宫算起,皇帝、皇后、越贵妃、静嫔、太子、誉王、靖王、长公主、太皇太后、高湛、蒙挚、谢玉、谢弼、萧景睿、卓鼎风、卓青遥、言豫津、穆霓凰、穆青、夏冬、秦般若、蔺晨、梅长苏、黎纲、飞流等等,一个个全部被安排着粉墨登场,如此之大的信息量需要交代,剪辑又是比较“碎”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过于“挤”和过于“杂”的观感。当然,也正因为前面的铺垫都做好了,可能后面故事的推进会更加有效。

从已出场演员的表演看,梅长苏之外,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刘奕君的谢玉、王凯的靖王、郑毓芝的太皇太后、高鑫的太子、刘涛的霓凰。程皓枫的萧景睿目前蛮在点上,王鸥的秦般若有点惊艳,靳东有点出乎我意料,我原本认为他是不该接这个蔺晨的,反差太大,但现在的表演加上配音,这个蔺晨目前还挺是那么回事的。陈龙仿佛还没进状态,黄维德比想象的迟钝,有点小失望。飞流很招人喜欢。

而梅长苏之于胡歌,是众望所归的非他莫属。因为无论年龄、形象、气质,还是人生阅历等等,两者之间都有太多的契合。而胡歌这两年来在表演上的积淀也为饰演梅长苏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储备,因此,我对胡歌的期待,是希望籍着这个梅长苏,他能实现表演上的全面突破。

很高兴胡歌以收敛的主基调来处理这一个梅长苏,而且相比不久前的莫循,同样的收,内容更丰富,内蕴的力量也更有力强劲。就这二集的篇幅里,无论是雾锁横江一笛风的梅长苏,还是隔帘遥望黯离恨的梅长苏,就在极其细腻细微处,内涵丰富的表演里,胡歌确实是演出了梅长苏那样一种月白风清的韵致,哪怕是制敌于无形气势,哪怕是暗伤离恨萧索。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34:00 +0800 CST  
在这两集中有不少很精彩的段落,梅长苏和蔺晨的对话,梅长苏偶遇霓凰的隔帘相望等等,但我更愿意选择宫内见太皇太后的这一段,做一次细细品味。

在殿门外轻声吩咐飞流“我们待会儿要去见一位老奶奶,她要是叫你,你就答应,拉你的手不许躲,给你点心吃,你就拿着”平淡的语气娓娓述来,那一桩桩一件件,怕都是多少年之前殿上的那位老人家曾经对他所做过的, “她是天底下最和气的老奶奶”,克制的平静里已有多少的孺慕之情,思绪也已仿佛已经飘远。殿上,当太皇太后听到介绍他的“苏哲”之名后,竟用比对小睿、小津更亲切的态度,召唤他,“小殊,来,到太奶奶这儿来”时,仿佛是有微微的一停顿,一个迟缓,他抬头望向坐上的老人,眼睛微有流波转过,然后在她又一声“来呀”的催促中,收拾起心神,低眉敛目,一步步向老人家走去,在她跟前拜倒。在太皇太后凝注他的目光下并关切地说出“小殊,你瘦了呀”之时,终于忍不住,缓缓抬头,目光凝注在老人的身上,仿佛周边的一切都远了、淡了,他就这样深深地、一眨不眨地凝望着老人,看似平静的目光背后得用大多的力量才能抑制心海波澜。当太皇太后拿起块点心递过来,“来,小殊,吃吧,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微微抬头迎向老人,眼角的眼波流转间竟已有无法抑制的情绪在一瞬间流露,于是,他赶紧用低头、敛目来掩饰,接过老人的点心,握在在手心。当老人将他的手和霓凰的手握在一起,又在听说是自己搞错了,郡主在择婿,但不是眼前的孩子,手失望地滑落时,他却下意识地一把抓住了霓凰想要抽离的手。他就这样握着霓凰的手,默默地跪在老人跟前,以那样一动不动的姿势,以那样不敢有任何表情的神态,但周边的人在说什么,仿佛他都听不到了,这一刻他只是这么跪着、只希望这么跪着,要不是萧景睿的那声召唤,他怕是真的希望,可以一直这么跪下去,一直一直跪到永恒……谢谢胡歌这段极收敛极细腻的表演中蕴含的澎湃张力,谢谢他在那一刻成功地让我为了梅长苏留下了第一滴眼泪。


说好不精分的,也说好即便是放纵自己沉沦也该有个节制的。但碰巧在一个周日午后的闲暇里,又恰逢今天是9月20日。就算是为了一个坚强的男生,涅槃重生般的破茧,写下的纪念和祝福吧。至于未来是不是还会有后续的之二、之三,全看我和《琅琊榜》的缘分吧。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35:00 +0800 CST  
北邙旧梅应开罢,山河新泥未染尘——《琅琊榜》剧尾“冲刺”评






《琅琊榜》,大概得从当年心心念念地追网文时说起。相对于本人一贯随时随手可开卷,四、五册书同时阅读的用“情”之滥而言,对《琅琊榜》的专一也算是一个例外了。和阅读其他网文的消遣心态不同,这部《琅琊榜》,追着追着,我竟然是喜欢和爱了,虽然它还真谈不上文笔惊才绝艳,谈不上逻辑细节缜密无懈可击,但它无疑却是极用“心”之作。这“心”不在于编纂故事的技巧,《琅琊榜》和很多声名赫赫的IP比,它根本就是很不“商业”的。因为海晏有海晏的“执”,这份执,使她在创作的过程中拒绝对读者的迎合、鲜少收到读者观点的干扰,也使得《琅琊榜》无论是从故事结构和人物个性及命运线的走向都保持得相当统一和完整,更没染上很多网文虎头龙身蛇尾的通病,而这一点,对于网文创作平台特有的创作氛围而言,却是鲜少且难能可贵的。这样的执,也许更是作者自身性情、思想和情怀的一种寄托吧,因此,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总有一种内蕴的力量和情感直欲穿透纸背迎面而来,这种走心的感觉,还真不是一些为虐而虐、为苏而苏的作品所能轻易望其项背的。

都说《琅琊榜》是中国版基督山,可我却从未这么类比过。也许从写作的技法上讲,海晏难及大仲马之万一,但在我心里,《琅琊榜》却自有《琅琊榜》宏阔的格局,因为恩报恩、怨报怨的复仇,从来都不是《琅琊榜》真正的内核。密道、暗室、不见天日幽暗处那翻云覆雨手,但疾风密雨惊雷背后,真正震撼到你的,竟不是波诡云谲、也不是恩怨果报的畅快,而是明亮和温暖,那在黑暗中燃起并穿透黑暗的光亮和那至阴至冷处升腾弥漫开来的温暖。梅岭,雪冷血热。夺嫡、翻案,权谋在《琅琊榜》中不再阴冷,因为萧景琰和梅长苏最终极的目标,却不是为了一人一家一姓一族的利益、甚至也不是仅仅为了赤焰一军,那是为了还七万忠魂以清白,还世道人心以正义和公平,还乾坤寰宇以朗朗清明,还百姓生民以海晏河清的生存环境!

我看《琅琊榜》,更愿意把它就看成是一出传奇,和无数曾经伟大的故事类似,“很久很久以前”……带着几世几劫沧海桑田里印下的斑驳刻痕,“芝麻开门”时,仿佛有一粒密封于一切污染之外的谷种落在了你的心头,穿越千年,却依然有能力在你的心田抽枝发芽。因此,何谓历史?何谓真实?“能从金绿宝石中洞察出历史世界中地老天荒、生态绝迹的启示”才是故事和传奇最大的价值。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38:00 +0800 CST  
因此,终于等到《琅琊榜》在光影的世界中化蝶,虽然碍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始终无法任性放纵自己掀起新一轮的疯狂,但这却并不妨碍自己赤忱地去爱一次。

是的,我是爱煞了《琅琊榜》虚实相间的那份空灵。包括片头水墨晕染写意中的蝶舞。破茧成蝶的涅槃也好,晓梦迷蝶也罢,遐想的翅膀几乎就在开篇已经张开,只要观众同样也有心,品味和思索是完全能够超越故事本身,透过那人生的迷蒙和世道的迷蒙抵达更通透清澈的境界的。包括主创者们在具体落实故事场景和背景时的严谨又不拘泥。确实,架空历史,为小说创作带来了空间和时间上巨大的自由,但它却也给电视剧这种依靠直观视觉影像为叙述语言的创作体裁带来了无法下笔、无法着力的困扰,因为缺失了精确的时代背景,化妆、服装、道具、置景,这些部门根本就找不到北。当《琅琊榜》的创作团队让故事在南朝大梁着落,化服道也是以南朝为主基调力求还原的严谨,但同时也不完全拘泥,中国传统文化或古代文明中那些精华的细节也被精细、精致地“拿”来,构成《琅琊榜》服装道具制作上一道灿烂的风景——美,充满中华文明元素之美时,我是不会去计较为何梅长苏不是用粗陶茶盏,而是汝窑天青的,因为我恰恰很愿意纵容创作团队在这样一个架空历史的传奇上,用这样一种属于空灵、属于自由不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打造一个充满中华文明审美元素的传奇!

是的,我是爱煞了《琅琊榜》充满古风意蕴的气质。我知道,也许很多习惯了“过戏剧化”所谓强情节之“重口味”的观众,已经很难适应这样一份“淡淡”,但我却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而且感觉是好多年好多年的等待了。明明是中国的历史、中国传统的故事,但到了荧屏上,却依然只看到西洋油画,看不到写意山水,也是我很长久的遗憾。好在这一次,我们终于在一个中国传奇上拥有了“清雅隽永”,是不是也值得一回额手相庆呢? 无法不喜欢本剧整体隐忍和克制的叙事基调,越是天风海涛、越是力蕴千钧、越是情到至深处,下笔却越是克制越是淡,于是,《琅琊榜》,清雅隽永和留白意蕴织就的古风,成了深入骨髓的气质。

而无论虚实相间的空灵,还是清雅隽永留白的古风,对于故事而言,首先是内聚而不耗散,故事本身越是不累赘地过度自我阐释、自我煽情,活力和生命力反而越强,因为第一,内聚的故事,为“看”故事的人留下的可供思考拓展的外延越大;第二,即便时过境迁仍能保留继续被讨论、被品味的潜力。其次,任何虚实间转换和留白的存在,客观上决定了某种戏剧的“间离”效果就存在。艺术欣赏的层次和境界也并非是完全的代入就一定算上乘,尤其在特别容易唤起移情效果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走向里。比如为了一个家国大义,从地狱中挫骨削皮走出的梅长苏,熬得油尽灯枯,又要让一切肮脏污秽由我承担,给你身之清白、心之安稳;而步步艰辛、如履薄冰的夺嫡皇子萧景琰,却在皇权向他伸出橄榄枝之时,为了一个“是非公义、天道人心”而视皇权如粪土,无端错斥谋士心,不知他心似我心…..在在都是虐心泪点啊,那么叙事的克制留白,其实是给审美预留了可以延展和升华的出口。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39:00 +0800 CST  
是的,我是打心眼里尊重这样一批主创,为了他们用最严肃、最庄重的创作手法,将一曲传奇打造出史诗正剧的风范,来呼应和加强了小说《琅琊榜》的精神内核。不为小女儿心事情态的虐而虐,要的就是那蕴藉在庙堂高、江湖远之中的社稷家国心,所带来的那份宏阔激昂和排宕!在那一刻,透过荧屏那一帧帧精致的画面、透过那极沉稳淡定、收敛克制又情感丰富的影视语言,他们是如此自信、如此执着、如此堂堂正正,如此坚定地在传递着他们的“信”。他们信“先天下人之忧而忧”是我们传承千古的政治理想;他们信舍身取义的牺牲是我们的老祖宗们愿意用生命去捍卫的人格践行;他们信“正邪自古同冰炭”,邪不胜正是再过哪怕一千年、一万年都是颠扑不破的天道规律;他们信人性之光明和温暖终将战胜人性之黑暗阴冷,因为赤子之心在人间、公道正义在人间、爱在人间、希望在人间!

是的,虽然我也曾吐槽过哪些情节线的改编不够理想,但这样的吐槽的出发点却始终都是“精益求精”。我不得不赞海晏,作为一个第一次涉猎影视剧的原著作者,能够如此清醒理智地克服对自己的“孩子”——原著小说的偏爱执拗,尊重影视剧的创作规律去重新考量叙事线索、人物安排、情节取舍,去认真思考和有效组织起一个个戏剧冲突的高潮点。在电视剧《琅琊榜》中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了正、反方之间的对抗叙事线,而且在一开始出现三线并驾齐驱、比较复杂的叙事态势下,条理、节奏、详略都把握得相当好,并且很成功地为故事一步步发展深入升华积淀了能量。我很庆幸地看到了原本小说“反方”较弱的情况,在电视剧中有了很大的改善,誉王线的发展、誉王的人物思想个性行为的丰满,使小说原本概念化、标签化苍白干瘪的角色栩栩如生饱满地站到了台前,不仅成就了萧景桓戏剧层次之丰满,同时也搅起了更有说服力的对抗和冲突的风云,烘托出梅长苏和萧景琰的丰满。我更是欣赏人物关系之间原本蕴含的层次丰富的戏剧冲突,在改编时不但没有含糊缺失,而是一层层更加鲜明地揭示出来,比如萧景琰和梅长苏之间的戏剧冲突。在电视剧开播前,有观众担心靖王的特点会过于单一于一个“直”字,但我却以为只要将梅长苏和萧景琰的人物关系线中蕴含的戏剧冲突挖掘充分和挖掘深刻了,萧景琰就不会仅仅失于一个“直”字!事实的结果也确实证明海晏的梳理和挖掘是充分且有效的,原著小说偏于理想化的萧景琰反而很有“人味”,虽然观众“骂”他怎么这么“憨”、这么“傻”,但其实这般很接地气的“骂”的背后,却是大大的一个心疼!而观众的“心疼”是永远不会给那些苍白无说服力的艺术形象的,因此,在海晏和王凯的努力下,其实《琅琊榜》中承载内核极重的一份力量的萧景琰,早就华丽丽地驻进了观众的心里。当然,借此机会指出改编上的疏漏不足和青涩处,那是因为我相信也许对海晏,这第一次决不是最后一次罢了。梅长苏霓凰的爱情线、誉王和滑族血脉关系的时间线我觉得是有商榷和考量的空间的,之前提过,在此不再累赘。这里另外要提的一点是如何技巧性地处理原著小说中大量的心理活动和作者第三者角度的评述断语感慨。从目前海晏的处理手段看,大多都加在人物的台词上了,比如昨天在以梅长苏父亲名讳来试探的行为失败后,有关于萧景琰内心孤独的心理活动和第三者感慨,海晏全部在景琰和静妃的对话台词中体现,但这样的处理却一定不是最有技巧、最有效的最佳选择。但凡能说的、尤其还是能和母妃说的,那这个说话的人就一定称不上是孤独。真正的内心孤独,是满怀心事举目间,却无一对象可以倾诉!当然,我提的这部分也应该是小说改编影视剧最难处理的部分了,相信随着海晏的经验积淀和成熟,她会慢慢懂得如何通过角色行动、情景画面、演员表演中的潜台词来表现这部分心理活动,而不仅仅是简单依赖付诸对白来实现。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39:00 +0800 CST  
是的,我就是想宠溺一下这样一个创作团队。无论是《伪装者》还是《琅琊榜》,能形成一种“现象”,一定不会是无根之花,而每一次都“偶然”的背后,一定蕴含着必然。因此,正午阳光在《琅琊榜》上的成功,其实也给影视剧的创作者们留下很多思考总结回味的空间。

比如怎么看待创新。无论《伪装者》还是《琅琊榜》,它们都在追求类型、内容、形式、表达方法的嬗变和创新。《伪装者》是努力跳出类型,《琅琊榜》甚至很难定义类型。这种不拘一格,虽然不能说一定会成功,但至少这样的决心和追求却值得肯定,因为发展永远和变化、创新相连。而这个团队的创新又或许会为我们类型剧创作的思路推开一扇门,艺术本身就不是僵化和刻板,史诗正剧,我们其实还是有很多创新的机会去探索和尝试。

比如如何体现多元化。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文化碰撞之复杂激烈也令我们眼花缭乱,难道我们非得固守着那些我们所自认为就是真理的条条框框,仍然沿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那些套路吗?为什么就不可以让作品包含的元素和思想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呢?《伪装者》融谍战、青春偶像、家庭伦理于一体,却并不违和;《琅琊榜》烩庙堂、江湖、权谋、宫斗于一炉,却升腾出“世间正道”的晃晃烈焰来,这难道不也是另一种凤凰涅槃?对观众的教义影响,难道不也是另一种润物无声?因此,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脚,然后说可以施展的舞台空间太小!

比如如何架构起传统经典的艺术审美和市场兴趣之间的桥梁。如果说《伪装者》采用时尚靓丽的形式包装和现代年轻的创作语境去无限拉近作品与代表市场的主力——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的话,那《琅琊榜》,由于其古装剧的范畴,本身腾挪的空间并不算充裕,但主创团队却非常敏锐地抓住了一点,不但是不排斥和拒绝偶像,而是精心地打磨偶像,就一下将难题化于无形。而这个端倪还真不是从《伪装者》、《琅琊榜》才开始的,早在当年的《战长沙》,这个团队已经创下了把预想中的偶像剧打磨成史诗剧的经典范例!而这一次的《琅琊榜》,偶像为表,传统艺术审美为里,已经越来越成为这个团队的个性。而与市场相连的渠道也就此畅通,文艺创作者面向市场、贴心地跨近一小步,可能就会为市场环境的改善迈出一大步。因为无论对演员的提升机会,还是对观众的引导培养,这一小步换回的都是满满的双赢收获啊!

终于赶在《琅琊榜》即将收官之前完成这份“冲刺”评,是一份充满爱和宠溺的祝福,因为我完全相信,在克制和收敛了整整40多集之后,最后冲线的那一刻,是该浓墨重彩、激越豪迈地直叩我们的胸膛肺腑了。而我更相信,也许《琅琊榜》的生命力,还不仅仅是这首播的那些日子。其本身的细腻精致在第一次观影的高节奏下,可能会被忽略,但所谓隽永和意犹未尽的留白,就是在你蓦然回首的回望时,突然电光火石般顿悟的刹那。

最后,我当然得说,我爱煞了这些演员,无论偶像派,还是实力派。但忽然又想,非得这么区分,岂不是也是醉了、俗了?谁规定偶像和实力派之间要有一条分割线的?也许在《琅琊榜》的一众演员身上谈偶像,更多的是指戏外他们形象气质中的那些活力元素吧。胡歌、王凯、刘涛、刘敏涛、刘奕君、黄维德、丁勇岱、靳东、陈龙、吴磊、王鸥、周奇奇…..数不过来了,我每一个都爱都赞。而任何一部作品的成功,都是演员和角色相得益彰的结果。因此,既然错过了逐级评的最佳时机,未来的3个月“匆忙”又将是工作节奏必然的主题词,那就不再勉强自己重头开始地重拾了。但也真是拗不过自己的心,拗不过很多朋友的殷殷邀约,我们改一种方式写剧评,如何?这一回,接不接受来一次人物评?“丰俭”随意,时间上随意?但希望我评哪些人物,则由大家决定,从现在开始你们留言投票吧,我这儿接着!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40:00 +0800 CST  
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琅琊榜》那些飙泪的台词细节


请原谅我的“食言”,说好了人物评,却依然在此徘徊,一心只愿这绕梁的余音,能散去得慢些、再慢些。在彻底解除了时间上的压力之后,这般“痴情”的缠绵,想必你们也不会怪我。因此,今夜,就让我们重新“潜”回还未走远的光影瞬间,细细盘点一下《琅琊榜》那些瞬间触动泪点的台词细节,让泪腺的失陷,成为心灵的又一次涤荡吧。

TOP 15 第53集: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他,曾经是大梁国最优秀的王子,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一代贤王。他,终其一生的愿望就是要整肃朝纲、激浊扬清、为生民立命。他,也是七万忠魂、血流成河的梅岭赤焰冤案的起因。电视剧中,有无数和他相关的铺垫,但他却依然是一个无人能望及项背的巨大背影。唯有这生命寂灭处的一个镜头和一句话留下。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所谓”虎毒不食子“,在惨绝人寰的父屠子的背景下,那是一种极致的悲凉。它,道尽了儿子的委屈、哀痛、悲愤和绝望。是的,是绝望,绝望于此时此刻终于知晓的父亲的心!绝望于在“子知父”之后,不是能不能求生的问题,而是不屑于求生。一身傲骨,在父亲大错铸成之际,七万亡魂之上的苟活,是灵魂和肉体都无法承载之重啊!“父不知子”,梁帝,他始终都是想错了儿子、猜错了儿子。之前,错疑他结党谋逆,之后,等不来他片言只语的软话求情。但这样的“不知”,难道不是人世间最大的讽刺悲哀吗?父与子,血脉相连、舐犊情深,难道不应该是普天下最可相知、最可信任、最可依靠、最牢不可破的关系?又是怎样一种巍巍皇权之下的扭曲和迷失才铸就了这样的“不知”啊?

唯一的安慰就是这祁王的”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成就了今日萧景琰的”父不知子,子却知父“,“我不会像祁王一样……“,景琰对父亲的薄情寡义、猜疑狠绝有了充分的准备,这也使他终于能从大哥硕大的背影里走出,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43:00 +0800 CST  
TOP14 第9集:别动,他生前最不喜欢陌生人碰他的东西







靖王府,青砖黛瓦、庭院如旧。只是阶前的他,渡尽千劫归来,却早已不复当日的他。策马疆场时,曾和他相伴的长弓,也该是他无言的故交挚友吧?但此刻他竟连碰一碰的资格都没有!

他从一开始,就不想让景琰知道他就是林殊,如果可能,这个秘密他会保有一辈子。理智上,他希望景琰把他看成是陌生人,而且是从心眼里排斥、忌讳、厌恶的那种陌生人,因为只有这样,景琰才没有顾忌、不生牵挂、不会心痛、无需亏欠。


但当自己在有关自己的记忆里真的成为陌生人之时,情感上,还有比这更酸涩的伤痛吗?萧景琰对林殊的过往越是珍藏、越是呵护,就越是把梅长苏推到记忆的反面,“客从何处来”的凄凉伤感怕也越是汹涌地席卷而来吧?可他又必需努力让自己挣扎而出,承受景琰礼貌的生疏,只是本已伤痕累累的心,又添上了一道细长的口子。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44:00 +0800 CST  
TOP13 第53集:朕抱过你,带你骑过马,陪你放过风筝











养居殿梁帝和梅长苏对话之后,掩盖在皇权尊严光环之下的卑鄙、龌蹉、自私、贪婪、狭隘,在梅长苏义正辞严的犀利、坦荡、磊落之下无所遁形。自知大势已去、已无法阻挡萧景琰和梅长苏翻案脚步的梁王,跪倒尘埃,对着梅长苏昂然决绝离去的背影,“朕抱过你,带你骑过马,陪你放过风筝,你可还记得?”

这是一幅曾经多么美好、温馨的图景啊!林殊,他的父亲,曾是一力扶持他登上皇位的最好的兄弟;他,是他嫡亲的亲外甥,他还是整个金陵皇城、甚至是整个大梁最明亮夺目的少年;他,曾是他的骄傲、曾是他心头如此真实的钟爱吗?但当屠杀的刀晃晃举起,当金殿清除复活 “余孽”的毒酒赐下,这个舅舅、这个皇帝,可曾想起过当初怀中的温暖、马背上的厮磨、风筝下的一路欢笑吗?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追逐着美丽炫目的梦幻泡影而去,却不知道人生有比权利、地位、名誉、财富要重要得多的东西?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等到黄粱梦醒、一无所有时才想起要去从那些我们曾经拥有、却又被自己弃如敝屣的骨肉亲情、兄弟友爱以及相濡以沫的感情中去寻找慰藉?

可是宽恕并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因为有些错、有些罪,早就超越了底线,根本无法救赎,更何况说这些话的人也从未想过要自我救赎。毫无追悔之痛的煽情如果能换回对林氏满门及七万忠魂的血海深仇的宽恕,那宽恕也未免太廉价!因此,梁帝的这句话,更像一个色厉内荏、失道寡助的皇上在恐惧和孱弱中拼命想要捞起的一根稻草而已。但它却又像一柄锋利的刀,随着一字字一句句,一分一厘地拖过梅长苏的心坎,在痛恨、厌恶、鄙视之外,又将“回不去了”的主题词构成这一刻滴血的痛!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45:00 +0800 CST  
TOP12 第34集:如果这次不帮他们,日后有何颜面去见那些九泉之下的故友?








言侯。

他说,他不关心党争、也不参与党争。他说,他不喜欢苏先生,因为诡谲,因为哪怕他就在你面前,你却看不透他。但他却决定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一次都要帮他。

他说,明知是陷阱,是虎狼之穴,可是仍然要闯,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然要去救,如此愚蠢,却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

这一刻,他虽然还看不清他们,苏先生和萧景琰。他虽然还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牵挂着的故友,其实也在他们的心头,沉甸甸的。但是,却有一种从铁血男儿骨髓中散发出来的豪情侠气已经将他们牢牢地凝结在一起,惺惺相惜。愚蠢的,岂只是靖王和梅长苏?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选择里,显现的方是英雄本色、男儿豪迈!而他,虽然在对朝局的绝望里,闲云野鹤、老了岁月,但那份赤子之心可曾有过半点的更改?但闻风雷动,宝剑匣中鸣。依稀恍惚中,还是三十七年前那个孤独的挺拔背影,一步步气吞山河地向敌营走去,“手执王杖栉节,绢衣素冠穿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退”。

有一种泪,属于壮怀激烈,为了英雄不死!侠义不死!豪情不死!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47:00 +0800 CST  
TOP 11 第23集:我想小殊了









天牢听到谢玉和梅长苏的谈话后,真相,第一次在景琰面前露出了狰狞的面目。13年前,当他从东海回来,一切早已尘埃落定。他只能悲愤又无奈地接受天地变色、人事全非的结果。13年来,凭着一己之孤愤和信赖执着,他坚持为皇长兄、为林帅、为小殊抱屈,但真相到底是什么?他苦苦追寻过、追问过、设想过,但无论再怎么假想,可能都不如今天听闻的那般来得惨烈,虽然那还只是真相之冰山一角。

在景琰的心中,对于那个这辈子唯一的挚友林殊而言,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站在你怎么也够不到的地方,大约也是深插在心中的一柄锋利刀刃,每一次想起,心,就在摩擦中鲜血淋漓地绞痛。

每一次最伤心、最软弱、需要舔伤口时,他都会去找母亲,那是他,一个早已习惯了被忽视、被冷落、被淡漠的王子,心底唯一的温暖和慰藉。但是,面对着母亲殷殷的关怀,他又一时无法将真相和盘托出。“我想小殊了……”那样一种情感的震荡啊,为不知道当初小殊经历了怎么样的惨痛而痛;为小殊曾经承受的绝望无援而后悔;为至今无法为小殊做任何事而自责。

”我想小殊了……“,最简单、最直白之中却激荡着最深厚的兄弟情,就在这一刻穿透我的肺腑。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48:00 +0800 CST  
TOP10 第24集:苏哥哥的太奶奶走了,她没等到我回去看她









高堂明镜悲白发,人生,总免不了有一种痛,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因为无论你曾经做了多么多,但你的回报相较于你曾经得到的,总是难及万一。因此,人生的这一种告别,总是充满了痛和遗憾。更何况是他,梅长苏。13年前的那一场风云突变,他失去了”养“的资格,也失去了机会可以承欢膝下。


开篇第二集,太皇太后召见的情节段落,其催泪弹的功能始终要等到第24集才能完全发挥。太奶奶如此亲切地召唤他走到近前;太奶奶就这样仔细地端详着他、满怀关切和疼爱,”小殊,你瘦了“;太奶奶清晰地记着他最爱吃的点心,太奶奶还记挂这他和霓凰的婚事。于是,他知道,不仅仅是他的心里有太奶奶,这个薄情冷漠的皇宫中,唯一最慈祥、最温和、最心疼他、宠溺他的太奶奶。在太奶奶的心里,小殊,更是一天都没有从这世界上离开和消失过。

因此,终于能有那么一天,可以堂堂皇皇地站到太奶奶面前,告诉她,你最钟爱的小殊是真的回到你身边了,竟也成了他心头沉甸甸的、最温暖、又是最忐忑的希望。对于梅长苏,这样一个时时被死神的黑袍所笼罩的人而言,”时不我待“怕也就是那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是怕自己没有时间完成心愿,就是怕太奶奶没有时间等到我完成心愿。

二十七响金钟,宛若二十七把铜锤,锤锤都砸在梅长苏的心底。怎么能不泣血啊?那是希望的破碎、是爱的破碎、是仅剩的亲情的破碎。

“苏哥哥的太奶奶走了,她等不到我回去看她“,在那样一种等不及的痛把他深深包围他的这一刻,冰寒透骨,心字成灰。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49:00 +0800 CST  
TOP9 第11集: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











漫长又心焦的等待之后,当事态发展的轨迹又一次落入自己的算计之中,将“礼部”的小木牌决然地送入燃烧的炭盆之际,不见意料之中的欢喜,片刻的怔忡之后,那是一贯善于将排山倒海般的内心波涛收敛成一片清冷的梅长苏,第一次的爆发,第一次终也显出了控不可控、抑难所抑的脆弱,不是因为身体,而是因为那样一种心殇!

“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可是现在只能在这阴诡地狱里,拨弄风云了。”

这样的心殇,既是引以为傲的过去,再也无法活回来之殇;这样的心殇,更是为自己,不得不以一种自己最讨厌的方式活下去而殇。其实,他始终都清晰地感受到那样一种锥心的痛,因为敏感细腻如他,在梅长苏的路上每成功地走出一步,清醒的意识就毫不留情地告诉他,自己距离林殊就又远了一步!

其实人生,总免不了变化,免不了不断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但那样的变化,不管结果如何,你始终都是有选择权的,都会体现你本能的意志,没有人愿意让自己讨厌自己。但是,地狱归来的梅长苏,拖着病残之躯,却不得不让自己走向一条完全背离的道路。有谁懂得人前那份不露声色淡淡的清冷背后,又得用怎样其心似铁的坚定和毅力去克制、去坚持、去坦然面对自己成了自己的反面。

怔忡中,他就这样看着自己的那双手缓缓地伸向火盆、伸向燃烧的木炭,迎向那意象中的光和亮,他是要让身体上最直接的痛,来冲淡和缓解心理上的痛吗?在那突然爆发的怆然的笑声里,第一次,在梅长苏终于卸下盔甲的刹那,我们是如此之近地触摸到他的心灵。泪眼模糊里,忽然又有欣慰,好在他的身边还有黎纲、甄平那样一批赤焰旧人的追随,好在还有人可以和他一起重温共同的过去,虽然这样的重温依然是心头泣血,好在他还有那么一刻不需要掩饰自己的软弱!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51:00 +0800 CST  
TOP 8 第47集:为了多陪我几年,大哥,你就忍忍








这一刻,她不再是悬镜司那个杀伐决断、铁面无私的掌镜使,这一刻,她只是一个女人,因为失而复得,而在爱和被爱中感恩着、幸福着的女人。

眼波,温柔妩媚似水,软语,温存体贴似火。

明明是完完全全都为对方设想的选择,但是说出来时,却全都是为了“我”。为了多陪我几年,为了我,你忍忍这白毛无法褪尽、舌根不能捋直的样子。

这才是真正上品的好女人啊,因为她懂男人,尤其是像她的夫君这般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如果这安排是为了“他”,他会争辩、会不安、会情有亏欠、会从此也暗暗生了一份自卑。但若是为了她,则无论再难,他都会无怨无悔、一往无前。而他,又何尝不懂得她啊,他知道她和他一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厮守,和外貌相比,更重要的是心和心的契合。在她的恳求中,体会着她如此体贴地呵护着他的自尊、如此悉心地不去触碰他的伤口,他还有什么理由好拒绝?他又怎么忍心去拒绝?

在夏冬和聂锋劫后余生的拥抱和厮守中,我们为了一段婚姻的坚贞、甜蜜、幸福而泪,而世界上所有甜蜜幸福的婚姻也大抵如此,心与心的契合,就在彼此之间考虑对方远重于考虑自己的那时候开始,一生一世。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52:00 +0800 CST  
TOP 7 第54集:请梅将军招我当个亲兵吧










他终于还是拗不过他的,一如之前相交的13年来,曾经上百个无数次。而这世界上也恐怕无人拗得过梅长苏。不得不成全梅长苏要以林殊的方式落幕的选择,将冰续丹交出,急急回身就走。他走得是那样匆忙,微蹙起的剑眉,眼中已有泪光溢起。他是害怕再多留一刻,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痛和心酸,会让长苏看见从来洒脱不羁的蔺晨,这一刻的多情和脆弱吗?

如果说萧景琰这辈子只有林殊这样一个好友,那蔺晨这辈子也只有梅长苏这样一个至交。因为,朋友,也许可以遍天下,但真正能达到至交好友的境界的,却也和对手相似,必需是能站在一个水平面之上的。能够有思想观点上的共鸣、有能力上的相互欣赏、有人品上的互为敬重,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惺惺相惜、相交莫逆,甚至相互之间愿意为对方去付出、去臂助、去承担、去牺牲。虽然乍一眼看去,沉默忠直的景琰和活泼倜傥的蔺晨有太大的差别,但在交了林殊/梅长苏这个朋友之前,他们有着同样的”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而在失去了林殊和梅长苏之后,又有同样的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沧桑和执着。

但他终于也是无法阻拦他的,因为梅长苏给出的理由,不仅仅因为”北境烽火正炽,我身为林氏后人,怎能坐视不理“的使命感,更是因为”我要回去,回到属于我的地方去“的人生完满。因为他太懂梅长苏了,他知道在阴诡地狱低眉敛首搅弄风雨的梅长苏,骨子里流淌的却是林殊的血液!他何曾有一天忘记过林殊?那么虽然他不认得林殊,但他又有什么理由阻止梅长苏在生命行将结束之际,用未知的半年或一年,换已知的三个月,去找回林殊?“将军马革裹尸回“,这是林殊的尊严、林殊的宿命、林殊的完满!

他还能做些什么?为了如果有能力,他这一辈子都不想放手的这个朋友、这段友情?

“我答应过你要陪你走到最后一日,你虽失信,我却不能食言,等我有了军职,请梅将军招我当个亲兵吧”。

既然拦不住你,那就放手,默默地陪着你、守候着你走完这最后一程;既然要尊重你的选择成全你人生的完满,那就让我选择以这样一种最庄重、最豪迈的方式践行我的诺言!

当“看上去”飞扬跳脱、、不怎么靠谱的蔺少阁主,终于掷地有声地将这句话吐落时,在我心头翻涌而起的,竟是最温暖的悲情,最酸涩的豪迈。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53:00 +0800 CST  
TOP 6 第22集:因为人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硬












他从来都知道,只要是阴诡权谋,总会伤人于无形。而伤人,伤得就不可能仅仅是罪有应得之人。因此,光明灿烂如林殊,这般的权谋终是他不屑和厌恶的。即便是为了那几乎不可完成的目标,为了身上所背负的、要替七万枉死的冤魂活下去的责任,不得已,成了翻云覆雨,将人心算尽的梅长苏,阴诡的权谋,依然是他打从心眼里憎恶的。所以,对着他最好的朋友兄弟,萧景琰,他就是要让他远离权谋算计,一切的阴暗诡谲算我,一切的光明磊落归你。当他把狡诈阴险的誉王称作”毒蛇“之际,恐怕在他的心中,对这一刻的自己所下的判词,也并不会比这”毒蛇“要好多少。

他以为他已经准备好了,但当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预料中的伤害无法逆转的发生之时,对无辜的景睿,他护得住他的身,却护不住他的心;对更加无辜的谢绮,他更是无法留住她的命,在本应芳菲时开到荼蘼。原来他的一切准备,都还只不过是一张薄薄脆弱的纸,根本就无法阻挡那把直刺进心中的刀刃在心底的翻搅!

痛彻心肺之中,他回答飞流,苏哥哥会好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的心,会越来越硬“。这句话说出,他脸上带笑,笑中有泪。

让原本柔软的心变得越来越硬,成为了目标,那荒谬和无奈也就成了人生刻骨的悲哀。但比心变得越来越硬更加悲哀的,却是历经千劫的打磨、历经一次次生死之痛的砥砺,这颗心却始终都硬不起来,反而是原本伤痕累累的心,又增加了无数道口子! 私炮坊爆炸时的颤栗震撼、为谢弼的那句”一路照应“的淡淡的关照、对誉王妃及誉王遗腹子细细的安排,即便是对夏江,这个完全丧失泯灭了天良、处心积虑要除掉自己仇人,依然有最后父子妻儿狱中再见、依然为子为父收殓安葬提供了条件!他的这颗心,何尝真正硬得起来过?

于是,始终都硬不起心来的苏哥哥,只能承受他的一次又一次的心痛心伤。而我们的心,在无能为力地看着他一次又一次的心痛心伤里心疼,又在这样的心疼中也变得越来越柔软。因为正是那颗硬不起来的心,却有那样一份温暖着的光亮,悄悄地照进了我们的心底!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55:00 +0800 CST  
TOP 5 第40集:我不想他活在我心中,我想他活在这个世界










真正懂得感情之后,才知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虽然听着美好,但如不是善意的欺骗,就是最无奈的慰藉,一如那个让林殊活在景琰心中的念想。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情到至深处,真正渴盼的都是天长地久的拥有和守候。不管是陪你慢慢变老,还是陪你风雨一程,真实的存在,彼此能感受到温度和力度的支撑,才是心之所安啊。

那一次的分手,清晰得宛若昨天,但谁都想不到,一次平平常常的告别,却成了永别!也许,在当时当地的景琰心中,林殊性命攸关的关键的场合,自己的缺席,是他这辈子最大也是最深刻的追悔莫及。“我想他活在这个世界”,因为只有他活在这个世界里,才有机会重续那样相互依靠取暖的陪伴,才有机会弥补自己曾经缺席的遗憾!而这般不肯认命的一念之执,无法抗拒地穿凿过我的心。

“我不想他活在我心中,我想他活在这个世界“

看这个情节段落时的痛,是为了不知伊人是伊人,还有比这样的错过更悲惨、更让人扼腕叹息的吗?

全剧看完后的回眸,是为了林殊和萧景琰逃脱不了的宿命。活着和陪伴,有时竟也是一种奢侈。得而复失,当梅长苏以林殊的方式,为他平狼烟、息战火,却再也无法回到这个世界来和他重聚之时,望着那一颗他欠小殊,却在小殊手中兜了一圈后,重又回到自己手中的东海明珠,他又该是怎样的百感交集!他竟是又一次在他最关键的场合里缺席,又一次让告别成了永诀,这样的痛,景琰,你又要如何承受一辈子?!

但无论小殊是不是活在这个世界里,景琰,却总要成长……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57:00 +0800 CST  
TOP 4 第52集:有你,不死











好像他们都有这样的毛病,都喜欢和懵懵懂懂、心智未开化的飞流谈心。梅长苏如此、霓凰如此、蔺晨也如此。因为,他们从来都未希冀过飞流能给什么反馈,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安静的听众。在内心中压抑了太久太久之后,他们需要一个倾诉宣泄的口子。

但是,制作冰续丹的这刻,飞流却反馈了。因为蔺晨谈到了死。没有了佛牙的环节,飞流变得比小说聪明,他至少懂得什么叫死。细想,其实这倒是更符合飞流东瀛杀手组织出身的身份,因为哪怕自己手上未沾过血,但在组织最终被灭绝的杀戮中,飞流怎么会没看到和没体会过同门师兄们的“死”?

“有你,不死!”,那是似懂非懂的飞流最真挚的信心和执念了,也许他曾亲眼目睹蔺晨哥哥是怎样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救回苏哥哥,所以他天真地相信,只要有蔺晨哥哥,苏哥哥就真的不会死。

无法形容这四个字在蔺晨心中震起的波涛。其实,13年,在他和梅长苏交往的全过程里,死亡的阴影,无时无刻不横亘在他们中间。但梅长苏有梅长苏心系天下的宏阔高远,蔺晨有蔺晨勘破生死的睿智通透。死亡,在他们轻松地谈论着这个话题时,他一直就以他的洒脱不羁来呼应梅长苏的霁月清风。

但是真的不介意吗?他用了13年的时间,只交了一个叫梅长苏的朋友。他只是懂得天命抗不了,所以一定要尽心力。13年来,他一切的努力,都只有一个目标,把长苏留得长远些、更长远些,因为只有这样,最后的告别来临时,他才能笑着送他走,因为,心,无所愧,亦无所憾!

“有我在,不死”。在他给飞流以信心和希望时,为何却有一丝遮不住的伤感、恐惧、担忧和无奈,掠过他霎那晶莹的眼眸?当他越来越没有把握控制梅长苏发作得越来越频繁的病情时,那样一种深刻的焦虑和无力感其实还是紧紧地攫住了他的心。即便洒脱如他,恐怕亦无法真正释怀,因此,真是无法想象,跟随着梅长苏一起出征北境的那群挚爱着他的人,那憨厚的兄长蒙挚、那一力维护他、爱戴他的小弟飞流、那自始至终不离不弃跟随他的部属黎纲、甄平、那不求回报只知道默默付出爱的宫羽、还有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最懂梅长苏、又懂林殊的蔺晨,又将怎样面对这样的告别!

其实,没有人能够阻止“死”,也没有人能逃脱“死”,死苦,终是人生所必需承担的。我不想说什么重于泰山、死得其所,虽然在情义千秋的主题词下,梅长苏死的价值,恐怕早已被强调过千万遍。我只想说,对于爱他的人而言,真正可以聊以安慰的,是告别时,他,夙愿以偿,了无遗憾!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1:58:00 +0800 CST  
TOP 3 第45集:景琰,别怕









那是猎宫惊变和救回聂锋并相认之后,病势沉重的梅长苏神智昏迷中的梦呓。

“景琰,别怕”,短短一句话,四个字,却因内涵极其丰富而充满了戏剧张力。

“景琰,别怕”,它是蕴含丰富的图景。,可以是林殊和景琰的过去,一次次并肩面对的危机里、一次次需要承担的责任中,林殊的选择和担待。它也可以是在这夺嫡翻案步步惊心的惊险中,时时挂在梅长苏的心头,却怎么也无法向景琰说出的那句话。

“景琰,别怕”,它映射着林殊/梅长苏做人的一种模式。它其实和之前林殊/梅长苏、聂锋相认时,那句“你只管好好休养,一切都交给我”有其曲同工之处。也许林殊,从来就是一个把别人的责任活在自己身上的人。到了炼狱归来的梅长苏,身上背负着七万赤焰军的命,心中更是只有使命和责任,唯独没有了自己,或者说潜意识中,他早就把自己的命,看成是完成使命和责任的工具。他从未想过,其实他自己才是最需要被呵护、被照顾的那个人!

“景琰,别怕”,它是萧景琰命定的这辈子都躲不过去的催泪弹,在未来每一个回忆起他的小殊的时候。因为,那是面对着这个低眉敛首、环拥轻裘、算尽人心的苏先生,在黑暗中猜测、狐疑、想相信又不想相信的萧景琰,曾经距离真相最近的一次契机。在他终于又因林殊善意的谎言而亲手放任他归去之后,那样的悔,怕是要在未来漫漫的余生中都啃噬着他的心灵。因为正是不能把握结局,才会执着于那些原本不存在、且没有意义的假设。而假设早一点认出小殊,一定也是所有的追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2:32:00 +0800 CST  

楼主:微蓝微澜

字数:134324

发表时间:2015-10-20 19:3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1 02:10:19 +0800 CST

评论数:71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