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族大全

青海
杨为青海省第八大姓
西宁杨氏地名
西宁市有杨家寨、杨家湾、杨家巷、杨家一、二、三、四巷,大通县有杨家磨、杨家湾、杨家寨,乐都县有上杨家、下杨家、杨家门、杨家岗、杨家山、杨纪堡台、杨家堡子、杨家大庄、杨家河口村,湟源县有杨家湾,民和县有杨家牙合、杨家湾,平安县也有杨家,互助县有杨家湾、杨家河、杨家庄、杨家村,贵德县和尖扎县各有杨家村,湟中县有杨家滩、杨家台、杨家庄、杨库村、杨家、杨家门、杨家圈阳坡、杨家圈阴坡村。


青海杨氏源流
杨姓虽在全国排名第六,可在青海的杨姓村庄就有37个,位居第三。杨姓始祖源出姬姓,西周宣王姬静的儿子尚父,于周幽王时被封子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建立杨国,子孙以国为杨姓,晋国灭杨国后,将杨国地作采邑,晋武公之后裔又以邑为杨姓。
此外,少数民族还有杨姓,据《姓氏考略》云:“又氐有杨姓,世居池地(《晋书》);又莫胡卢氏改为杨(《魏书》);又杨光远,沙陀人,别为一派(《唐书》)。”上述“氐有杨姓,”实为西汉时居于我国西北的先零羌族首领杨玉,被汉朝封为“归义羌侯”。“世居池地”,为今青海湖及西面茶卡盐池地区,因西汉时先零羌杨玉部落虽有多次迁徙,居住地都在今青海湖东、南、西面地方。
汉族杨姓最早进入青海是在隋朝,隋文帝将皇室女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王世伏,世伏亡后,又按其俗再次将光化公主嫁于世伏弟新主伏允。同时公主带来了很多随从人员(多为杨姓),定有留居者,以后陆续形成了今青海东部地区的杨姓村庄。
明代的“移民实边”中迁来不少杨姓汉族,洪武初收复贵德后,为加强黄河松巴峡南岸地区(今属尖扎县,当时贵德守御千户所管辖)管理,迁世居河州的杨姓土司头人杨鸾家族住此,便形成了今尖扎县杨家寨。西宁市彭家寨乡杨家湾村居民,系明洪武年间由南京移民实边而来的众多杨姓人家。明初贵德藏族杨速南巴,洪武年间从戎,因军功授正百户,阵亡后皇帝赠武略将,世袭副千户,由其子杨哈刺章嗣。清代互助有杨土司。如今藏族、回族、蒙古族中都有杨姓。如原贵德县副县长杨明信,原籍山东济南回族,于1955年支边来青,现退休定居贵德县河阴镇。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6 17:49:00 +0800 CST  
海南
杨为海南省第十大姓
海南杨氏源流
杨姓:迁琼始祖杨乃文,福建莆田人,任职广东奉治海南,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携一子渡琼,落籍会同县(今琼海塔洋)。


新加坡琼籍杨氏公会成立年份如下:
琼崖杨氏公会(1941年)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6 17:53:00 +0800 CST  
新疆
杨是新疆第六大姓
部分新疆杨氏字辈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6 18:07:00 +0800 CST  
河北
杨是河北省第六大姓
石家庄
杨是当地第六大姓
部分河北杨氏家族字辈
河北石家庄市晋州市杨氏字辈:“秀启诗书第,兴发治元建,绍度洪隆绪,茂盛纯坤乾,家传清白玉,光宗耀祖先,礼义纲常立,声名道德贤,荣照开广宇,吉祥福寿宣,忠臣仁孝友,学仕科功全”。

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始祖杨大功,祖籍安徽凤阳府)杨氏字辈:“乃嘉先志,思苞丕基,孰崇昭 * ,泰庆鸿熈”。

河北唐山市杨氏字辈:“居仁由易,秉礼诚信,思孝怀忠”。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刘宗铺杨氏字辈:“居仁由义,思孝怀忠,丙其成霰,与汝光荣”。

河北唐山市玉田县萝卜窝杨氏字辈:“芝叔永兆怀,万玉宝家来”。

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祖籍天津杨村)杨氏字辈:“德文传基广,勤廉继世昌”。

河北秦皇岛市杨氏字辈:“玉廷尊国志,万事显奎英,伟大成先伯,帮家有远明”。

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县杨庄头杨氏字辈:“培源魁金钧,棠霖儒郁文,丹桂德会友,嘉敬孝克论,清靖崇升永,守昌光荣民,万向冶振益,咸池伯秀云”。

河北衡水市杨氏字辈:“福兴继春,振玉守宏”。

河北衡水市深州市(深县)双井乡马官屯村(始祖为杨兴)杨氏字辈:“俊学帮三,仕芳本之,文珠天立,宗清成振”。

河北沧州市黄骅市、盐山县(祖籍山西忻州市代县)杨氏字辈:“衍嗣显富国,东玉照鸿云,文杰贻芳远,荣名奕世存”。

河北沧州市沧县(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杨氏字辈:“永万连世风润林,炳奇锡之星玉铎”。

河北沧州市南皮县(回族)杨氏字辈:“贵泰奎荣玉,兴建志恩泽,广施积善和,仁英俊鸿献”。

河北沧州市孟村县新县镇杨石桥村(回族)杨氏字辈:“奉九立恩玉,敬如家赐宝”。

河北沧州市孟村县新县镇杨石桥村(回族)杨氏字辈:“立凤德生海,……”。

河北沧州市青县新兴镇大曲头村(回族)杨氏字辈:“世凤桂朝玉树洪”。

河北邯郸市杨氏字辈:“云乃一时来、美景可常怀 ”。

河北邯郸市邱县杨氏字辈:“天朝士万麟应,文九秀观连国”。

河北邯郸市武安市杨氏字辈:“运乃一时来,美景可畅怀,国恩家庆喜,兰芳栋梁材”。

河北邯郸市永年县(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杨氏字辈:“文学传家久,经论济世长”。

河南新乡市封丘县李庄乡海庄村(祖籍河北大名府,回族)杨氏字辈:“朝西名县士,德东清运廷”。

河北廊坊市文安县杨氏字辈:“德方荣维孝中振”。

河北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南寺头村(回族)杨氏字辈:“天国昭勇利,茂景文华春”。

河北廊坊市(祖籍山东)杨氏字辈:“开启家庭顺,连续国恩昌”。

河北一支杨氏字辈:“文广大有庆,本定昌国荣”。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7 17:37:00 +0800 CST  
唐山
当地杨氏子孙有不少祖籍在山西洪洞


秦皇岛
杨为当地第五大姓
字辈看65楼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7 17:45:00 +0800 CST  
保定
燕王扫北的明永乐年间,除张、李、赵、刘、王姓外,还有杨等53姓从洪洞迁来建庄居住。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7 17:52:00 +0800 CST  
张家口
蔚县杨氏

杨氏家族墓地的“杨贇碑”即“蔚州杨氏先茔碑铭”,立于蔚县南阳庄乡麦子町村西北约1000米处的杨氏家族之北端。可以说是河北省保存的一件最古老的书法艺术珍品之一,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蔚州杨氏先茔碑铭》立石于元至治元年(1321年)。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首体相连为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碑首笏首形,高l.1米,浮雕二盘龙,龙身盘绕中抱圭形碑额,额题篆书“蔚州杨氏先茔碑铭”两行八字。碑身高2.2米,宽1.2米,厚0.32米,碑文行楷竖式22列,满列38字,计702字。记述了杨赟一生的功德政绩。《蔚州志》载:杨赟,蔚州麦子瞳人。元至元四年(1267年)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授蔚州采木同提举,后历任泰安、莱芜等处铁冶提举以及岚州、平定州知州、忠顺大夫、宣德府知府。至大二年(1309年)卸任于晋宁路治中。
其实,要说起来,杨贇的官位也不是很高,但他的墓碑却为何如此值钱?这就与碑文的作者有着很大关系。那么,这作者是谁?他就是元代的大书画家赵孟頫,他是一位将篆额、撰文、书丹者集于一身,撰文流畅,书体典雅的大家。从石碑上的行书就完全可以看出他的字体:飘逸流洒、圆润清秀,且刚柔并济、结构严谨。而且相当精练,情起语伏,生动活泼,叙事记人,犹如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应该说是赵孟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所以,《蔚州杨氏先茔碑铭》一文被收录在赵孟頫的《松雪斋文集》中。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7 17:55:00 +0800 CST  
沧州
《杨常庄杨氏家谱》序
黄骅市 《杨常庄杨氏家谱》序
续修家谱是我们国家民族与姓氏的光荣传统,文化部曾经发文号召各姓氏撰写家谱。并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藉,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盛世修志修谱,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修续家谱是每个姓氏成员的历史责任。
考杨氏一姓,其先发源地为杨侯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公元前800年,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受封于杨国,这就是杨侯国的开始。春秋时,晋国灭杨侯国,尚父的后裔以国为姓,即诞生了“杨”这个著名的姓氏。其后,晋国动乱,杨氏家族逃难到华山之阴作为栖身之处繁衍生息。汉朝时,这里隶属弘农郡,杨姓的郡望为弘农郡,堂号“四知堂”,弘农杨氏的名号不胫而走,传遍九州大地。
魏晋时期,弘农杨氏人口陆续迁播到中国各地,因此,又有了“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遍天下”的美誉。古往今来的杨姓族人秉承祖训,读圣贤书,忠厚传家。代有英才,帝王将相,学者名流济济于中华民族的殿堂之上,数不胜数。前代先贤的业绩已成为杨氏家族的宝贵财富。
杨常庄杨氏一脉,至今已传 世,秉承祖宗之遗训,续修家谱,和睦宗亲。自迁居以来修谱五次,可谓意义深远也。但因迁徙次数多,年代久远的原因,先祖以下的世次不甚明细。从2011年开始,杨氏家族中的宝轩、宝申、玉春、桂臣、文强、洪臣等诸位倡导与垂教重新考证祖先的迁徙路线,理清杨氏家族的世系。组织人员赴山东寻根。苍天不付有心人,几经周折,几番考证核实。杨氏祖先是明初由山西洪洞县木河庄迁山东省利津县葫芦湾(今大杨庄,有自始迁祖至今的家谱详记,以前世次名讳迷失)。六世祖兄弟七人,其中第五位祖 公于明末迁沧州旧州东关村居住。后八世祖明博公又迁盐山(今黄骅市)杨常庄居住。至此,我杨氏一脉的迁徙及世次清晰可见,前谱中的世次可以按此次考证结果予以修正。
此次续修族谱全赖宝轩、宝申、玉春、桂臣、文强、洪臣、珍胜诸位族人的努力与辛劳,实我杨氏家族的大事。一则理清脉络。二则世次传承有序。三则新谱所增事项,后来续谱应予以更加完善。对于族中德业、名人、逸事等须详记,俟子孙效仿警示,起到资鉴教化,弃恶扬善之功效,则吾杨氏一族可光大家声矣。
炎黄子孙应知华夏子孙之历史。杨门后裔要牢记家族创业之艰辛,迁徙之来历。十六世宝轩公,宝申公,十七世................. 公尊祖收宗,不辞劳苦,始成新谱。使后世子孙明世系,辨昭穆。操办诸位长者可谓功莫大焉。
新谱告成之际,受杨常庄杨珍胜贤弟之托,虽不敏,亦不获辞。细阅《杨氏族谱》。爰缀弁言,以志原委,词之俚雅所不计也。权以为序。
河北省文史研究会会员 黄骅市政协委员 郑树彬 敬序 2011年12月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7 18:02:00 +0800 CST  
廊坊
寻根:
我的老家是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南寺头村,看县志里说以前叫南大寺,大概是明清的时期吧。本村都是回族,据说是很早的时候从江南迁来的。我听说回族是在元明时候从阿拉伯地区传来的?是真的吗?不知道谁能告诉我大厂回族的家谱啊,如能找到兄弟不胜感激,我中间的名字是 志 字,听别人是是秀字辈的,我爸爸是广字辈的。
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谢谢!!!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7 18:04:00 +0800 CST  
衡水
武强杨氏
明初从山西临汾洪桐县迁来的


字见65楼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7 18:08:00 +0800 CST  
千秋忠烈杨家将(下)
杨家将的故事在宋朝《大宋宣和遗事》中就出现了。到元明两代,通过小说和戏曲的途径基本定型,当然以后还有个被不断补充和添加的过程。



杨家将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首先是它忠奸斗争的故事非常吸引人,杨家满门忠良却一再被人陷害的遭遇让人很同情。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一直以来就受到外敌的入侵。比如杨家将时期的北宋面临着辽、西夏的威胁。后来南宋被蒙古所灭,建立了异族入主的元政权,明朝在西北和东北地区都有边患,清朝以后更是受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侵略。这种大的历史背景成为杨家将镇守边关抵御外敌的故事不断流传、影响不断扩大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原因。


———山西大学文学院田同旭


据说是杨文广在广西作战时遗失的铁笠


杨六郎在河北所修筑的地道


子延昭 孙文广


三代忠勇盛名永世相传


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代,杨六郎则是第二代杨家将的杰出代表。史载,杨六郎名延昭,并非杨家六公子,实为杨令公长子。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以后出征,必然带杨延昭同行。杨延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熏陶,成年以后,成为一个职业军人。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冬天,辽国南下进犯,宋军节节失利。这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城小无备,人人危惧。杨延昭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乱。当时正值隆冬,杨延昭命人担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坚冰,城墙光滑难登,辽军的攻势无法继续,只好撤退。杨延昭与附近其他州县守军乘机开城追杀,契丹大败。这一仗,杨延昭出奇计保全了遂城,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奠定了他在北宋王朝的威望。


显示杨延昭军事才能的,还有其所筑的防御工事。1964年,河北省雄县祁岗村的村民在地里打井时,发现了用砖砌的地道。令人惊诧的是,古地道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十分相似。它不仅多弯多岔,宽窄变化多端,还有类似“翻口”、“陷阱”、“猫耳洞”及疑兵设施。邻近的霸县也发现了类似的古地道,构造、年代等基本相同。后经考证,这正是杨延昭当年修建的防御工事。


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几年,辽国对他非常敬畏,称他为“杨六郎”(辽人迷信,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是专克辽国的。而杨延昭对辽国很有威慑力,辽人以为他就是那第六颗星转世,故称之为“六郎”)。杨延昭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继承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杨延昭在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百姓,多望柩而泣。


杨宗保


史实与演义间飘忽的身影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杨文广因平定陕北农民起义有功,被授予殿直(警卫皇帝和京城的武官)。后来安抚陕西的范仲淹与之相遇,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曾随军出征,此时并不出名。后来,他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立下战功。皇帝下诏嘉奖,赏赐丰厚,并任命他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候。其后,辽国与宋朝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但还没等到朝廷的回音,杨文广就死于任上,北宋朝廷追封他为同州观察使。


在杨家将传说中,杨宗保才是杨延昭的儿子,而杨文广则是宗保与穆桂英所生。但根据史载,这个人不存在。专家认为,由于杨延昭与杨文广相差五十多岁,坊间流布传奇者为了不使这期间的故事断档,便在中间多出一个杨宗保,而且还顺带多出一代“宗”字辈的杨家英豪和一位不让须眉的穆桂英,以期使杨家故事更丰润动人。


但在杨氏后人看来,杨宗保是真实存在的。在山西发现的杨氏宗谱里面记载杨延昭有三子,宗保、宗政、宗勉。更有宗保妻穆氏,生文广、同信二子。杨家第39代孙杨泉恩对此颇有考证,他说,首先,根据史书,杨延昭较文广年长五十多岁,从我国古代婚育传统推测,他们两人之间应还有一代。其次,《宋史杨业传》附杨延昭传中说,杨延昭殉职后,“禄其三子官,其常从门客试艺叙之。子文广。”反复研读,句末“子文广”三字无论从文意上还是文法上,更像是另加上去的。光绪《山西通志·杨延昭传》全文抄录《宋史》时,也恰恰把这三个字删掉了。另外,杨泉恩特别指出,记载杨家将最早的南宋话本是根据前线作战回来的北宋士兵发端的,而这些话本里有“延昭子宗保,官同州观察”。这些与杨延昭共同作战的将士会把杨家将的名字和辈分搞错?


就这样,以杨业起始,后面是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多年来,这一杨家家族排列模式,已在民众的心目中形成并固定了下来。


自杨文广之后,史载中杨家再无出过杰出将帅。但在民间演义中,我们熟悉的杨家将后人还有举家上太行的杨怀玉,助岳飞抗金的杨再兴,《水浒》中的青面兽杨志,包括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杨铁心、杨康、杨过三代人。


京剧中的穆桂英


杨门女将


即使虚构也豪迈千古


当杨家将逐渐淡出北宋王朝的历史舞台时,另一支更加强大的杨家将出现了。他们传奇地驰骋在小说和戏曲的舞台上,以更加忠烈英武的形象进入劳动人民的田间炕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支无限被神话的杨家将才是后人更加愿意乐道的杨家将。它的流变丰富从南宋的流传话本《杨令公》《五郎为僧》开始,到元明演义成《吴天塔孟良盗骨》《杨六郎私下离关》《八大王开诏救忠》《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等流传至今的杂剧。再到明朝中叶,更有人把民间传说、话本、戏文中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起来,编成长篇小说《杨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义》。及至现在,杨家将的故事被改编成戏剧、评书、鼓书,在大江南北盛行不已。


这支杨家将的统帅,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影响和名头都盖过杨老令公的人物,她就是穆桂英。和杨宗保一样,这个将杨家将继续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也无考。但她居家时温柔贤淑、善解人意;领军时跃马舞枪、英姿勃发。这个兼具美貌、武勇、谋略等英雄条件的女子,和花木兰一道成为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代名词。在她的统帅下,八姐、九妹、宣娘、满堂春、杨排凤个个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演义了一出出惊天大戏。


在演义故事中,杨门女将忠勇报国,先后击败辽国和西夏。中国历史上,唐朝以后女性被封官的很少,封军职的更少,而演义故事却让朝廷对她们大规模封赏。这样一种封赏,与其说是封建帝王的恩赐,倒不如说是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当杨家儿郎一个接一个战死沙场,而宋王朝能够支撑民族脊梁的英雄人物越来越少的时候,处于强悍异族高压态势下的百姓需要杨家女将适时地出现,来宣泄他们被压抑的反抗意识。这种传奇,倾注着人们朴素的爱憎情感,寄托着人们对理想王朝能臣良将多多益善的渴望,这种传奇因为根植于群众之中,体现着人民的意志,因此会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千百年昌盛不衰。


这样一门忠烈,是与契丹辽国长期作战中成就千古的。他们成为中原人民的英雄自是当然。但令人称奇的是,当初的辽国也在流传着杨家的故事。杨业曾经多次大败契丹军队,但辽国国君尊其忠勇,下令只许活捉而不许伤害杨业。后来,辽将耶律奚低将杨业射于马下,应该说立了大功,然而国君不但不奖励,反而没有重用他(《辽史》卷83《耶律奚低传》)。北京密云县北的古北口,当时是契丹人的领地,但在那里,赫然有一座契丹人为杨业修建的杨无敌庙。他们在为敌国的英雄建庙!英雄崇拜超出了民族的界限。


杨家将走了,他们带走了那个时代的硝烟、那个时代的悲情。杨家将还在,他们的热血熔铸成一个巨大的祭坛,用他们的悲剧和忠武祭奠着怆然伟岸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化作中华民族口碑相传的营养,滋养后人,哺育来者。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7:11:00 +0800 CST  
大同
杨是当地第六大姓
山西108县,杨氏村庄413个!
一、大同市:城区、保子湾乡杨里窑;花园屯乡杨窑村;郭家窑乡杨州窑、杨家场;口泉乡杨家窑;
二、左云县:云兴镇杨户岭、杨千堡;马道头乡杨家窑;
三、大同县:峰峪乡杨庄;吉家社乡杨寨、杨圈沟村;
四、浑源县:沙圪坨镇杨庄;千佛岭乡杨家庄;驼峰乡杨水沟村
五、阳高县:罗文皂镇杨家堡;古城镇杨塔村;
六、天镇县:南河堡乡杨家屯;赵家沟乡杨家庄;贾家屯乡杨家窑;
七、广灵县:作疃乡杨窑村;
八、灵丘县:下关乡杨庄;
九、阳泉市:杨家庄乡北杨家庄;义井镇杨家庄;旧街乡杨家沟
十、平定县:岔口乡杨树庄;东回镇杨树店;
十一、盂县:秀水镇杨家沟村;南娄镇杨家沟村;路家村镇东杨家沟、前杨家沟;牛树镇杨家峪村;仙人乡杨树凹、杨林窑、窑头村;
十二、长治市:北庄镇杨暴村;苏店镇杨家岭村;
十三、屯留县:吾之镇杨家庄;张店镇杨家沟村、杨树豪村;
十四、长子县:岚水乡杨家岭村;
十五、潞城市:---
十六、平顺县:青羊镇杨坡上村;龙溪镇杨威村;东寺头乡杨三沟村;
十七、壶关县:---
十八、武乡县:上司乡杨桃沟村;
十九、襄垣县:西营镇杨家岭;(厂+虎读shi)亭镇杨坡丘村;虒亭镇杨家凹村
二十、黎城县:上遥镇杨家庄;程家山乡杨树壕村、杨塔沟村;
二十一、沁源县:王和镇杨家岭;郭道镇杨家峪、杨家庄;风暴乡杨家背村;
二十二、沁县:郭村镇杨家庄;杨安乡杨安村;迎春乡福村、中里村;
二十三、沁水县:中村镇杨岔岭村;樊家河乡杨庄;郑庄镇杨树庄、十里乡上、下杨家庄;端代镇杨坨村;
二十四、晋城市:杨庄、龙五庙村
二十五、阳城市:横河镇杨树底村;东冶镇杨庄;风城镇杨家村
二十六、泽川县:下村镇杨家山;
二十七、高平市:----
二十八、陵川县:杨村镇杨村;潞城镇杨家岭、杨树洼;
二十九、朔州市:阳虎乡大杨家窑;双碾乡杨家窑;白堂乡杨家圪台;
三十、右玉县:李圪达窑子乡杨于后窑;牛心堡乡杨家窑;高家堡乡杨家后山村;新城镇杨家村;杨千河乡杨千河村;
三十一、山阴县:吴马营乡杨家岭;合盛保乡杨庄;古城镇杨村;
三十二、怀仁县:毛家皂镇杨谷庄;金沙滩镇兴旺庄;金沙滩镇韩岭庄
三十三、应县:百马石乡杨庄;下社镇杨保村;义井乡北杨庄;金城镇杨庄;
三十四、晋中市:金山镇杨庄;什贴镇杨头村;郭家堡乡杨盘村;张庄乡杨村;修文镇杨安村;北田镇杨梁村、杨庄、杨壁村;
三十五、寿阳县:温家庄乡杨家沟、东杨家庄;宣崖村、黑水村、松塔镇松塔村、郭村;
三十六、平遥县:孟山乡杨岭村;
三十七、介休市:张兰镇杨屯;
三十八、灵石县:两渡镇杨村、荡荡岭村;翠峰镇杨桃岭村;蔡家沟、韩兴岭、大南岭、陈家庄;
三十九、祁县:东观镇杨家庄;
四十、太谷县:明星镇杨家庄;阳邑乡杨庄;胡村;
四十一、榆社县:社城镇杨家山村;讲堂乡杨家垴村;河峪乡杨家沟村;迎竹镇赵庄;
四十二、左权县:芹泉镇杨家庄;洞嵴镇杨家蛟;
四十三、昔阳县:李家庄乡杨家峪;臬落镇杨赵河;照壁乡川口村;
四十四、和顺县:喂马乡杨家岩、杨家峪;
四十五、忻州市:奇村镇杨庄、杨胡村;豆罗镇杨沟村;兰村乡晏村;
四十六、静乐县:娘子神乡杨家沟;鹅城镇杨家山;神峪沟乡杨家崖;
四十七、原平市:大牛店乡杨武村;是阳乡南头村;郜村、南申、中三泉、库狭、马家庄、南岗、桃园、北三泉、南关、金庄、太阳、井沟这十三村
四十八、宁武县:凤凰镇杨庄;城关镇北街;
四十九、兴县:圪达上乡杨角角村;孟家坪乡杨塔上村;交楼申乡杨家圪台村;蔡家岩乡杨家坪、杨家坡村;
五十、定襄县:杨芳乡杨芳村、横山村;
五十一、岚县:河口乡杨家峪村;北家庄、普通村;
五十二、临县:第八堡乡杨家洼;东安庄乡杨思局村;百反头乡杨家山;白文镇杨家庄、杨家沟村;木瓜坪乡杨家崖、杨家岭;很轻贤镇樊家山村;
五十三、方山县:马坊镇杨家沟村、杨家坪;积翠乡杨家沟;峪口镇杨条里村;大武镇杨家里、杨家塔村;
五十四、河曲县:旧县乡杨家窳;赵家沟乡上杨房、下杨庄;
五十五、保德县:杨家湾镇杨家湾村;窑洼 乡杨家圪台村;南河沟乡杨家村;
五十六、岢岚县:水峪盘乡杨家沟;高家会乡杨家坪;李家沟乡杨家圪坨;
五十七、代县:鹿蹄涧杨忠祠;
五十八、繁峙县:代堡村、杨七郎墓
五十九、吕梁市(离石):坪头乡杨树岭村;信义镇杨四庄;
六十、中阳县:宁乡镇杨家畔;
六十一、汾阳市:杨家庄镇杨家庄;石庄镇后杨寨;
六十二、孝义市:西辛庄镇杨家沟;驿马乡杨圪垛村;
六十三、交口县:温泉乡杨条里;康城镇杨家沟;
六十四、柳林县:柳林镇杨家峪;三交镇杨家坡、杨家梁、冀家垣村;
六十五、石楼县:小蒜镇杨家庄、杨家峪;义牒镇杨家洼二村;
六十六、交城县:庞泉沟镇杨庄;东坡底乡杨家沟;北塔村、西沟村;城关镇义望村;
六十七、文水县:南武乡杨家寨;杨乐堡村、樊家庄、赵家巷;
六十八、临汾市:贾得乡杨家坟村、杨村;平垣乡杨家庄;
六十九、浮山县:北韩乡杨树河、杨家庄、杨家山;天坛镇杨家山;寨圪瘩乡杨家坡村;
七十、候马市:----
七十一、襄汾县:----
七十二、曲沃县:杨谈乡杨谈、杨家庄;里村镇杨庄;史村镇大杨村、东杨村、杨家院;郑村;
七十三、翼城县:浇底乡杨家垣、杨庄庵、杨家河村;桥上镇杨洼村;隆化镇杨家后村;西阁镇杨家村;杨董武村;
七十四、霍州市:上靳安、城关、
七十五、洪洞县:堤村乡杨窳庄;山头乡杨家埂;万安镇杨家庄;赵城镇杨堡村;曲亭镇杨家掌、杨岳村、杨张村;范村(杨候国);坊堆村;铁涝池村;后卜居村杨氏迁河北;杨曲村。
七十六、蒲县:蒲城镇杨木洼、杨家垣;黑龙关镇杨家庄;
七十七、汾西县:永安镇杨木沟村;楚候乡杨姚村;北景乡杨家庄;
七十八、永和县:芝河镇杨家庄、杨木千村;南庄乡杨家城;
七十九、大宁县:昕水镇杨家山;
八十、隰县:黄上镇杨畅村;下李乡杨家堙;
八十一、吉县:屯里镇下杨家河;东城乡前杨家峪;柏峙乡杨家岭。
八十二、乡宁县:台天镇杨坡村;管头镇杨家山;枣岭乡杨家岭、机制家圪塔村;
八十三、古县:古阳镇杨坡村;岳阳镇上杨庄;南垣乡杨家河、杨家庄;
八十四、安泽县:唐城镇杨家庄;和川镇杨林村;府城镇杨树庄、杨岭、杨家沟;冀氏镇杨树庄、杨林沟;马壁乡杨树底、杨树窑;杜村乡杨树庄;
八十五、临猗县:良马乡杨树庄;孙吉镇杨董村、杨林村;角怀乡杨范村;东张乡杨杏村、杨家堡;猗氏镇杨源头、杨家庄、大杨村、小杨村;杨凤庄
八十六、运城市:安邑街办南杨家庄、杨家窑;解州镇杨家庄;盐湖区陶村镇张孝村;
八十七、永济市:开张镇杨庄、杨村;蒲州镇杨马村、王庄村、毫义庄;韩阳镇东村、庄头村;虞乡镇清华村;
八十八、芮城县:永乐镇杨涧村;大王镇杨家沟;窑头村;
八十九、河津市:下化乡杨家沟;柴家乡北原、庄头村;清涧街办候家庄、杨家古脑、
九十、稷山县:西社镇杨赵村;稷峰镇杨村;阳史村、南头村、小阳村、大阳村、太阳村、南小宁村、华峪乡张开东、杨妙岩台村;
九十一、万荣县:荣河镇北杨坡村、西杨庄;华光乡杨蓬村;贾村乡杨郭村;皇蒲乡杨李村;高村乡杨家垛;汉薛镇杨家院村;
九十二、新降县:横桥乡杨家院;
九十三、闻喜县:礼元镇杨家古垛;田瓜底镇杨卜庄;郭家庄镇杨家庄二个;东镇镇杨家园水库;石门乡杨家沟、杨户沟村;薛店镇渠头村、保头村;
九十四、夏县:庙前镇杨村;泗交镇杨薛阴村、杨家川、杨家岭、杨树沟村;
九十五、平陆县:杜马乡杨庄、东延,后涧;三门镇杨家门;
九十六、降县:冷口乡杨家岭;横水镇北杨村、西杨村、中杨村;大交镇东杨村、杨家门村、大立村、范壁村;磨里镇杨家岭;
九十七、垣曲县、历山镇杨家河;华峰乡杨家庄;臬落乡杨家河村。西马庄、狭口村;
九十八、太原市(十县市):
尖草坪区:营村、北岗村、杨家村、兰村;
杏花岭区:窑头村、杨家峪;
晋源区:北张村、西解里、张村、杨家村、木厂头;
小店区:杨家堡、杨柳青;
万柏林区:土圈头、姬家沟、孟家沟、堡山上、石马村;
清徐县:都沟村、郝庄村、王答村;清源镇大北村、杨李青村
娄烦县:西会村、静游镇;
阳曲县:西庄、杨家井、杨兴、杨家掌、候村、东黄水村;
古交市:河下村、大南坪村、沟东村、窑儿上村、吾儿峁、小南坪村、程家山、大山上村、马家峁、旱道岩村、六家河村、沟底村、芦子足、沟子村、黄台峰村、石家山村、铁磨沟村、长港村、阴家沟村、关头村。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7:13:00 +0800 CST  
长治
壶关杨氏家族
约有杨氏族人11285人。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7:18:00 +0800 CST  
朔州
朔州市杨氏家谱(2012年出版)
编写说明
编写本族杨氏家谱因较远的先祖无资料考证,只能根据现在搜集到的资料和前辈们的回忆推到杨显为始祖(一世)。
杨显生有二子,杨世严、杨悫为二世,杨世严生一子逢节,杨悫生一子逢时为三世。逢节生二子宗仁、宗益,逢时生三子宗孔、宗礼、宗颜为四世。宗仁、宗益生有四子恒琏、恒挺、恒桓、恒植,宗孑L、宗礼、宗颜生有五子,即恒珮、恒昌、恒璋、恒琪、恒璞为五世。恒琏、恒挺、恒桓、恒植生有五子杨挺、杨裱、杨楗、杨恒、杨植;恒珮、恒昌、恒璋、恒琪、恒璞有三子,杨桶、杨木盘、杨极为六世。杨挺、杨裱、杨裢、杨恒、杨植生有五子,维发、维汉、维君、维成、维元;杨椭、杨盘、杨极生四子,维基、维明、维乾、维盛为七世。维发、维汉、维君、维成、维元、维基、维明、维乾、维盛九人中只有维基、维明、维盛三人在村有子孙可查,而杨万顺、杨盛忠、杨盛枝因上三辈无资料可查,所以维成、维元、维君、维发、维汉五人当中谁是盛忠和盛枝的祖先因无史料无法考证。
王皓瞳村杨家从何地、何时迁来,有多少外迁人员迁到何处,都因多种因素未能逐一去查证,有待后辈有识之士,继续去考证补漏拾遗。
附十七世后三十辈辈份字号:(每户一份妥善保管传承)
十七世:世;十八世:继;十九世:有;二十世:成;二十一世:文:二十二世:武;二十三世:治;二十四世:国;二十五世:忠;二十六世:仁;二十七世:志;二十八世:存;二十九世:培;三十世:英;三十一世:建;三十二世:树;三十三世:学;三十四世:德;三十五世:聚;三十六世:保;三十七世:坤;三十八世:瑞;三十九世:广;,四十世:寅;四十一世:高;四十二世:庆;四十三世:守;四十四世:玉;四十五世:天;四十六世:永;四十七世:兴。
后 记
我们编写这部宗谱的现实意义,就是要后代子孙发扬先祖为国为民,忠诚保国的精神和增强宗族的凝聚力,要把祖上的光荣历史和爱国的传统代代继承下去。
因此,做人我们要牢记祖先的遗训。
1、“首先要以忠为本,忠诚效国,处处为国着想,为大局着想。为国效力才为人之本,有国才有家,国富民才富。因此,要牢记热爱祖国,为国出力效劳。
2、以德为本,遵纪守法,首先要做诚实人,讲老实话,干光明正大的事,绝不做不合法的事,不做犯法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3、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不管对内对外,都要以诚实待人,以信处人,以礼待人,要发扬尊老爱幼,扶贫济国的优良品德,家族和睦,民族和睦,社会才能繁荣昌盛。
4、以勤俭为本,节约为荣,勤能补拙,勤能生财,勤俭治家家才富,勤俭治国,国富民强。人人都能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浪费可耻,把我国的优良传统代代传下去。
5、以学为荣,不学无术。没有文化,不懂科学,就不能治家,更不能治国,因此,代代要以学为主,读书为上,学以致用,才能使我家族辈辈强盛不衰。
总之,要把祖上的光荣历史和爱国传统代代传下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我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做一点贡献。王皓疃村杨氏家谱因战乱于一九四O年丢失。这次重编家谱只能从有关人员的记忆中和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在二OO六年五月版《杨氏家谱》的基础上予以编写:对历代外迁人员的资料,因多种原因有所遗漏或调查不全。尤其是一至六世的持续可能有误,但不会对后辈的接连有影响。
在编写过程中发现,在杨氏后世家族成员中有的名字重名,甚至隔辈重名,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家庭辈份排列字号,以致造成谁想叫啥名就起啥名,形成家庭后世成员名字混乱,辈份难以区分。
为了理清我杨氏辈份,在这次重编家谱时,拟定后世三十辈份名字中间的一个字,应从第十七代开始启用。请各家庭自觉自觉遵从。这样即使有重名也不会搞乱辈份。
期请后世子孙发扬杨家爱国的精神,继承我杨家祖业的仁德能够把家谱继续延写下去,告慰祖灵,以示孝忠。
家谱作为一种宗族文化,记录我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和发展,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后世莫忘记!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7:22:00 +0800 CST  
五、河东杨氏大迁徙

河东杨氏旧望不聚,盖因地缘政治关系。自秦统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西移咸阳,原居河东的杨氏受地缘政治影响,被边缘化,昔日辉煌不在。而秦汉年间,在政治上的掠夺,苛捐杂税使河东成为重灾区,于是流民起义风起云涌,河东杨氏名于史籍,大多是流民起义首领,大迁徙发生。
据调查了解,河东杨氏现在的主要集住地是山西、山东、四川省梓潼、河南开封、浙江绍兴、江苏杨川、江西南昌,都有河东杨氏后人繁衍居住。全国各地和弘农杨氏没有联系的支系,都属于河东杨氏的支股。研究了解河东杨氏,成为杨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六、山西的河东杨氏
山西省是河东杨氏的发源地,祖居洪洞县及晋南、晋东南和运城市一带,明朝六次移民持续三十年,河东杨氏走向全国各地,经初步了解,现山西省内大部分的杨氏村落,都不是移民而来,而是一直祖居山西省的老户。山西省120多个县市中,每县市都有杨氏村落,所谓河东杨氏大户,经人口普查公布数字,河东杨氏在山西的人口已超100万人。
太原市西山的河东杨氏世系:
先 祖: 杨 顺贤 王氏 (篆足岭安穴) 南宋时从太原市晋源区杨家村因乱迁入太原市西的石千峰山上,居住地:卧龙岗。后因潘美破太原龙城风水,卧龙岗被破风水,被迫迁到北边的土圈头村。
据:古交市沟底村苜竹坡祖坟碑文记载
注:篆足岭在土圈头村西部三里
一世:杨 迂 (土圈头安穴) 刘氏
二世:杨 山、杨 旺、杨兴 、杨 和、杨五
杨 仔、杨仲禄、 杨佰成
三世:杨五子: 杨 德 势
杨德 胜、高氏 (葬土圈头)
四世:
杨 杨 杨 杨 杨 杨
时 时 时 福 福 时
年 凉 祯 安 礼 福
邢氏 王氏 邢氏 王氏
(北院) (西院) (南院)(东院)(土圈头)

五世: 杨虎、杨稳、杨龙、杨惠、 杨中、杨德、
杨元、杨生、杨义、杨功、杨任
六世:
(东院)(南院)(西院)(北院)(土圈头)
杨杨 杨杨杨杨 杨 杨杨杨杨 杨杨 杨杨
奉 奉 文文文文 文 文文文文 文文 文文先
全宝 现盛英义 初 选员有智 县秉 英成印
七世:
杨 杨
镇 鼎
八世:
杨 杨 杨 杨 杨
希 希 希 希 希
风 思 监 莺 威




九世:
杨 杨 杨 杨
佑 相 惟 坐
(窑儿上)(河下)(陆家河)(沟底)

杨 杨 杨 杨 杨
唐 仓 库 枝 屯
(堡山上) (长港)(大山上) (阴家沟)

十世至三十四世:
公、世、天、益、汝、志、守、秉、成、万、维、登、昌、胜、立、信、、贤、仁、广、崇、知、伟、家、远

据详细调查所知:太原市十县市的四十一个杨氏村居都是上祖一家人。隋未唐初从太原市晋源区杨家村陆续迁出。
杨氏最早的祖庙:晋源区的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 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杨氏先祖,晋国第国公唐叔虞家祠,其次子杨杼以国为姓,始姓杨,治所山西省洪洞县,古杨国。

七、浙江的河东杨氏

浙江回图府十五世孙杨芾,字仲章,一字质夫,世居乌伤(今义乌)。其族谱中载有杨芾《原姓氏》等诸文。原姓氏文中论述了杨姓源流内容,有尚父、伯桥、汉赤泉候杨喜、杨震,论述了河东杨氏中的杨茂。他在余家旧谱时蝉联弘农杨氏时写道:“......回图正开封人,为绾之后,宜若要叭,然他无左验,未敢为的论。”
又按后汉杨旋传,及东阳郡志载:杨茂,河东人,光武时为威冠军封乌伤新阳候。建武中(40)就国传封三世,子孙家焉。曾孙扶,字圣仪,为武朱(故城在今江苏邳县西北,隋废。查《后汉书.杨旋传》,扶“为武原令数字)令,迁交趾(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剌史,有理能名。二子:乔、璇。乔为尚书,数上书言正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固辞,遂不食而死。璇,字机平,举孝廉,灵帝时为零陵(今湖南零陵)太守,三迁勃海(今河北南皮县东北八里),所在有异政,后为尚书仆射卒。扶墓在今浦江县北十五里鸡冠山上,至今有杨剌史祠。浦江,汉乌伤地也,故扶墓与祠皆在也。
杨沛写道:我五世祖将作府君撰其父朝奉公家传,乃以回图府君为乌伤候之后,谓由光武至五代一千年间,乌伤候子孙自义乌徙居乡邑,或从旁邑徙还义乌,理容光焕发有之。
浙江现有杨氏最多,约有60%的杨氏人口属于河东杨氏后人,主要分居在义乌、金华、浦江,史料较全,杨虎,河东人,后唐(923年 )任回图使(专管茶叶贸易的命官),杨虎家庭谓“回图府君”,后代较为旺盛。

浙江回龙府君家谱:
一世:杨虎
二世:衡、衍
三世:仪、侃、俨
四世:和、稽、穆;茂先;登、渊、沔
五世:洗
六世:褆、禄(洗 子)
七世:定、寀、宾、宏(禄子)
八世:若泉;若虚、若谷;若洪;若纳
九世:如玉;如珠;如壁;如金、如圭
十世:如玉子:杨解
十一世:惟公
十二世:度、庆
十三世:子昌;子盛、子建
十四世:子盛子:岭;峋
十五世:岭子:术、衍
十六世:术子:浙、汉、淮;衍子:洪、浩
十七世:浙子:鉴;汉子:铖、铁、英;淮子:铳

八、山东的河东杨氏
山东省共有河东杨氏后人约三万余人,主要居住在微山湖一带,当地有“象山周,磨山王,塔山刘家也不让,三姓人口不算少,赶不上河东半群羊(杨)”的传说。
山东即墨杨氏世系:
一世:杨官
二世:明善、均道
三世:伯友;德玉
四世:贵;泽、润
五世:贵子:名、聚、文、止
六世:聚子:富、仪、月、通、范
七世:富子:清、干
八世:清子:禄、珏、信、轲
九世:禄子:建业;轲子:承业、继业、进业、立业、全业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7:45:00 +0800 CST  
原平市中三泉村杨家
中三泉村,位于原平市西南约7.5公里处,全村有408户,共1350人,村民大多姓杨。村中现存清乾隆年间杨嵩立的“进士第”石门匾,颇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三泉村历史上多出文人进士,武将军官,可谓人才济济。主要有:杨嵩(一名杨崧),清朝乾隆壬辰年间武进士,诰封都阃府,官至浙闽中衡副将。现村内仍存有他当年立的“进士第”石门匾。杨淑,字仪一,清朝道光己酉年间解元,著有《子文丙登贤书》、《一松轩古文集》。杨秀,清朝咸丰年间文进士。杨计羊,曾任晋绥军亲训师参谋长。杨增秀,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政委。杨万成,曾任保定军分区副司令员。杨明星,1926年出生,21岁时离开家乡到台湾从事饮食业,他创办的鼎太风美食连锁店,现已遍及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国以及我国的上海、北京、苏州、深圳等城市。1996年,捐资修建了中三泉村明星小学,造福全村人民。
五台的杨家将后裔
五台县的杨家将后裔主要居住在柏兰村、泉岩村、北高洪口、文兴村、刘家寨、杨家嘴、古城村、上王全庄、下王全庄、寨里村、北阳村、苏子坡、东会村、大石岭、南茹村、上红表村、蒋坊村、化塔村、北大贤村、南大贤村、门限石村、沟南村、潭上村、东雷村、河北村、郝家垴村等六十余个村庄。
据《杨氏族谱》记载,迁入五台县的杨家将后裔主要有六支。元朝末年,杨家将二十世孙杨贵(有财)从代县鹿蹄涧村迁居五台县柏兰村,这是迁入五台县境内的第一支杨家将后裔。明朝初年,先后又有四支杨家将后裔迁居五台。他们是:二十三世孙杨守先与侄儿杨钦等从代县鹿蹄涧村迁居五台县泉岩村;二十四世孙杨济从河北省赞皇县南关村迁居五台县北高洪口村;二十五世孙杨俊臣从代县鹿蹄涧村迁居五台县文兴村;二十五世孙杨冲、杨衔、杨卫兄弟三人从河北省定兴县留村迁居五台县杨家嘴。明朝中叶,二十八世孙杨银从代县鹿蹄涧村迁居五台县金山村。
杨家将后裔在五台繁衍生息,几百年来,英才辈出,成为五台的一大名门望族。主要有:杨梦弼(三十世):古城村人,万历庚子举人。曾任开封府同知,被明神宗御书为“天下清官第二员”,名震中州。杨梦周(三十世):古城村人,清以孙奉官赠昭勇将军。杨豹亨(三十一世):古城村人,清以子奉官赠昭勇将军。杨瑷枝(三十一世):泉岩村人,清康熙十五年丙辰科进士,曾任江南华亭县知县。杨琼枝(三十一世):泉岩村人,清顺治庚子举人,特授教谕。杨奉(三十二世):古城村人,清以武功历官河南河北镇中军游击授昭勇将军。杨安民(三十五世):泉岩村人,道光甲午科举人,甲辰大挑二等,曾任寿阳县教论。杨泰岩(三十九世):古城村人,日本留学生,同盟会会员。杨泰嵘(三十九世):古城村人,日本留学生,曾任山右大学校长、并州大学校长、山西大学法学院法律系主任等。杨爱源(三十九世):上门限石村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等。杨名时(四十世):古城村人,日本著名的华侨武术家,八段锦太极拳传人。杨日生(四十世):上门限石村人,美国加州大学毕业,现任美国杨氏工程管理公司总裁。杨安和(四十世):柏兰村人,曾任山西省公安厅厅长、山西省人大常务副主任等。杨志义(四十世):柏兰村人,曾任海南钢铁公司总经理。杨凤英(女)(四十世):柏兰村人,曾任山西省司法厅副厅长。杨尚德(四十一世):北高洪口村人,曾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等。杨绍丞(四十二世):北高洪口村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老干局副局长。杨晋生(四十三世):北高洪口村人,现任山西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局长。
繁峙县代堡村杨家
繁峙县砂河镇代堡村也是一个杨姓大村,村内也有一座“杨家祠堂”,只比代县鹿蹄涧村杨忠武祠晚建了一百多年。寺内供奉的是十四世杨山的牌位。据说杨家将第十四世杨友(兄)和杨山(弟)兄弟俩分别驻守坚州(今繁峙县)和代州(今代县),都是武将,杨友的后代在代县居住,杨山的后代在繁峙繁衍,其主要的居住点就在代堡村。代堡村是一个大村子,现在全村常住人口有4300多人,杨姓就有4000余人。杨姓不仅人丁兴旺,而且事业有成,现在村里出了地厅级干部2人,县处级领导17人,博士4人,硕士9人。清朝中叶,代堡的杨姓迁徙到了晋南蒲州,后又返回繁峙,在笔峰村定居,现在笔峰村有2000多人,杨姓约占一半以上。代堡的杨姓还迁到了本县的砂河、杏园等地,这都是大村子,杨姓成为当地的大姓。目前,代堡的杨家将后裔在繁峙境内约有1万多人。
神池杨家坡村杨家
神池杨家坡村是神池城南的一个较大的村落,全村有800多人,70%是杨姓。据村人说,该村的杨姓都是杨家将的后代,但是属于两支,即从两个地方迁入,其中一支是和原平中三泉杨姓同宗,当地有“两杨不一家”的说法。该村的杨姓自古崇文尚武,民国初期有一个尚武的小孩子,叫杨元娃,13岁时,在戏场上杀死从朔州前去传武看戏的武林高手柴应魁,在当地传为佳话。杨元娃的后代曾为解放军正师级干部。杨家坡村自古重视教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该村有一所忻县地区的重点高中,也是全县唯一的地区重点高中。该村杨姓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读书人较多,在外工作的领导干部有数十人。
杨家将的后裔不仅移徙到忻州市境内的几个县市,更多的是移居到全国各地,有代表的一支是吉林杨姓,前些年,他们也出版了一部《吉林杨氏族谱》,记载吉林杨氏的始祖杨荣是从贵州携子到吉林的,杨荣迁居吉林后,孙子杨际时和侄孙杨景春共育8子,形成了8个支系。杨荣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于是《族谱》主编杨永玖受杨氏后人之托,前往代县鹿蹄涧村寻根认祖,在杨忠武祠管理处负责人的协助下,经过查阅资料作了如下证明:“经查吾祖明代、清代、现代历史族谱,杨荣为杨氏第28代裔孙,系杨家北宋爱国名将杨业之后。荣父崇德(27代),次子荣,长子弘。祖籍山西代县鹿蹄涧村。”
(作者祖籍为代县西马村人氏)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7:52:00 +0800 CST  
插个重庆的
秀山杨姓的起源与迁徙
作者;杨再庆

也谈秀山杨姓的起源与迁徙
杨 再 庆
今秀山地区,在春秋战国时属巴国南疆,秦属黔中郡,汉属巴郡涪陵县(治所在今彭水郁山),后属涪陵郡丹兴县(治所在今黔江联合),三国蜀汉至南北朝属武陵郡酉阳县(治所在今湖南永顺王村),隋唐时属思州务川县(治所在今贵州沿河城子头),宋置平茶洞羁縻思州(治所在今贵州岑巩思阳),宋、元、明置平茶、邑梅、石耶、地坝四长官司,清亁隆元年(1736)建立秀山县。现杨姓人口在秀山的占比近20%,达12万人,是有名的第一大姓。
一、源自姬姓的杨氏
杨氏是黄帝的后裔,出于姬姓。西周武王姬发,伐商纣胜利而归,诸侯都尊周武王为天子。周武王驾崩以后,太子姬诵继位,即周成王。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字子于,周武王的幼子)为唐侯。传说,有一次叔虞与已经即位的长兄成王做游戏时,成王把一片桐树叶用小刀切成一个“圭”,交给叔虞说:“把它分封给你。”不久,史官便提醒成王选一个好日子分封叔虞,成王说:“我是和他开玩笑。”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叔虞便被封到了唐(今山西曲沃东南、翼城县西),后被人称“唐叔虞”。
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记载,唐叔虞的儿子姬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并迁于晋(今山西太原),唐叔虞就成为了周王朝晋国的开国始祖。至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统一了晋国全境。翌年,即周禧王四年(前678),晋武公(唐叔虞第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范村古城一带),称为杨侯,杨氏受姓开始定型,以伯侨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又名文实,定悼公子,谥贤敬。伯侨长子名文,又名逊,袭侯爵。大部分史籍和杨氏族谱是以伯侨(有的以叔向或食我)为始祖记载杨氏世系的。
扬雄(原名杨雄)《自序》载:“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这就是后世的羊舌氏,羊舌突当时辖有铜鞮、杨氏、平阳三邑。羊舌突生羊舌职,羊舌职生羊舌赤、羊舌肸、羊舌鲋、羊舌虎、羊舌季夙。其中的第二子羊舌肸,字叔向,又称叔肸,是晋平公姬彪执政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职,因辅佐晋平公有功,被分封于杨邑(今山西洪洞东南),其子羊舌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国灭了强宗祁盈氏、羊舌氏,羊舌伯石有个儿子逃到今华山仙峪,遂居于华阴,开始称为杨氏。其后裔子孙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是为山西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由来世系:叔虞——夑——宁族——服人——福——宜臼——司徒——籍——费生——成师——鱓——称——伯侨——文——突——职——肸——食我。
二、弘农杨氏形成于东汉
在春秋时期,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发生“六卿之难”,杨姓人几乎被满门抄斩,遇到了灭顶之灾。幸存下来的一些杨姓人被迫向南奔迁,渡过黄河,在华山山脉的山林中(即人称“仙峪”)定居下来。之后,虽然一直默默无闻,但其家族却人丁兴旺,宗支茂盛。时间仅过百余年,便再度兴起。杨食我的子孙最初居住地华阴,位于华山北麓,春秋时期魏国首先在这里设置阴晋邑,秦国时改为宇秦邑,西汉高祖八年(前199)更名为华阴,其后裔就居住在华阴县东南一带。华阴隶属于弘农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汉武帝在函谷关设置弘农县(因弘农涧水而得名),次年置弘农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故函谷关城)。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以华阴县入弘农郡。自此,华阴县便一直隶属于弘农郡。其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伊川、洛川、浙川等流域及陕西省洛川、伊水上游、丹江流域。华阴的杨氏子孙后来向外迁徙,居住在以华阴为中心的潼关、灵宝、洛阳等地,形成一个大的杨氏家族,称弘农杨氏。
居住在华阴的杨氏子孙沉寂百余年之后,终于在战国末期开始有人崭露头脚,他就是杨章。杨章是伯侨的第十七世孙,叔向的第十三世孙。杨章为秦国的左庶长,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杨章奉命率兵进攻楚国,在丹阳大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又进取汉中,置汉中郡,以功封为华阴侯。以后的华阴杨氏子孙都以杨章为第一世祖。杨章有三子:杨苞、杨朗、杨款。杨苞为韩襄王的将领,因镇守修武,子孙便徙居河内;杨朗为秦将,封临晋(今陕西大荔一带)侯,子孙留居凤翔;杨款为秦国上卿,其子孙们留居在弘农华阴。从此,弘农杨氏才一步步一代代由弱到盛,进入仕途为官的人越来越多,开始步入辉煌时期。东汉时期,杨章的后裔都相继入世,官至太尉,这就是传为千古佳话以弘农为郡望的“四世三公”。
所谓“四世三公”,是从杨震开基,杨震及其子、孙、曾孙四世,相继有四人在东汉都城洛阳官至三公。当时的三公是指司空、司徒、太尉(司马),都有宰相的职权,因此又被人称为宰相。其中杨震先后任司徒、太尉;其子杨秉任太尉;杨秉子杨赐先后任司空、司徒;杨赐子杨彪任司空、司徒。这“四世三公”分布于东汉中后期近80年间。
直系世系:杨食我——道——忠——业——赞——祺——羡——惠——元——温——志——章——款——硕——喜——敷——胤——囗囗——敞——忠——谭(出嗣恢)——宝——震。
三、杨奉支系的演变
杨震有五子:杨牧、杨里、杨秉、杨让、杨奉。
泰始元年(265),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了晋王朝。第二年,司马炎立杨艳为皇后,开始了杨氏执掌西晋军国大权的时期。杨艳是弘农华阴人,其祖是汉太尉杨震第五子杨奉。杨奉官职不高,为城门校尉、中书侍郎。他有一子杨敷。杨敷隐居未仕,有两子:杨纂、杨众。杨众在兴平二年(195)随汉献帝入长安,后又与堂兄杨彪随汉献帝东还,被任命为侍中。其后裔成就了“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的盛况。
晋太康年间(280一289),太子太保杨珧以本家一门两后,位持重权,恐遭罹难,三次上书辞职不允,私下送子杨结入五胡慕容氏处避难,后为慕容氏中山(今河北定县)相,生子杨珍、杨继。
杨钧,恩之子,字季孙,弘农人,杨结之玄孙,杨奉的十一世孙,居冯翊(今陕西大茘境内)。博学强识,举秀才,颇有干用,自廷尉正迁长水校尉,中垒将军,洛阳令。出任中山太守,入为司徒,又出为徐州东荆州(今湖北枣阳县)刺史,还为廷尉卿,拜恒州(今山西忻州)刺史,转拜怀朔镇(今内蒙古五原西北)将。正光五年(524)八月二十九日遘疾卒于镇,建义元年(528)九月三十日归葬华山之下。追赠使持节、侍中、司空公、都督雍州诸军事、雍州刺史、临贞县开国伯,谥“恭”。因其封越恭公,故后裔称越公房。
清《华阴县志》载:杨凭,成名长子,字虚受,一字嗣仁,杨奉的十九世孙,虢州(今河南灵宝)弘农人。少孤,其母训导有方,及长,善于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773后)连登进士及第,时号“进士三杨”。凭为大历甲寅(774)进士科状元。其为人,重交游,尚气节,重然诺,与穆质、许孟容、李鄘相友善,一时钦慕,号“杨、穆、许、李”。岳阳圣安寺为其所建。安史之乱,移家苏州。杨凝,成名二子,字懋功,大历戊午(778)进士科状元。杨凌,成名三子,字恭履,最善为文,与兄凝生同日,大历十三年(778)中进士甲科状元,授官侍御史,卒于大理评事。
综上所述,纵观历史的变迁,从杨奉至杨凌十九世的繁衍,都生活在北方,大多集中于华阴、洛阳、灵宝、大荔一带。
直系世系:杨震——奉——敷——众——囗囗——囗囗——超——珧——结——继——晖——恩——钧——俭——文伟——荣——恪——元政——志元——成名——凌——茂谦——帐成——临傥——居忠——再思
四、杨再思定居五溪
杨再思,居忠长子,高祖茂谦,越公房后裔杨凌之次子。曾祖帐成,居家于淮南(今扬州)白沙桐木村,仕唐有功,诏封爵秩。生三子:临琅、临牒、临傥。临傥生三子:居本、居庆、居忠。居忠唐昭宗时奉守州郡,单骑退海贼,生擒贼首贺大王,以功封镇国大将军。生二子:再思、再韬。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因避世乱,居忠乃携子自淮南徙家叙州(治所在朗溪,故城在今湖南黔阳西南卧龙岩,辖境包括今湖南芷江以南至会同、靖州、绥宁一带)。天祐年间(904一907),再思与父居忠奉守沅州(今湖南芷江),授江淮湖广都铃辖使。时马殷据湖南,自为“潭帅”。后梁开平四年(910)十二月,辰州(治所在今湖南沅陵辰溪境内)蛮首领宋邺,叙州蛮首领潘金盛及其党杨承磊为乱。邺攻湘乡(今湖南湘乡),金盛攻武岗(今湖南武岗)。乾化元年(911)正月,马殷遣邵州(治所在今湖南卲阳)刺史吕师周率五千兵讨之,斩承磊,生擒潘金盛,归武岗斩首以徇。梁诏赠马殷太师兼中书令,封楚王。以再思为银青光禄大夫、辰州刺史,都统军马,屡见奇勋,复赐银牌金印,授尚书左仆射,食邑一万二千户。
乾化二年(912),再思奉命出镇诚州(即今湖南靖州),为诚州刺史。初,再思与李克用同受唐昭宗衣带诏,使征兵擒王,道长梗阻,不果。自是,共结营靖州之飞山,奉唐正朔。再思设古州、龙里(今贵州锦屏县龙里)、洪州、潭溪、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新化十峒,各峒设“长史”,即各峒首领,号“十峒首领”。以部属吴、石、龙、潘各大姓为僚属峒官,抚驭峒民,招抚流遣,教以耕织、贸易,境内之民,焕然改色,具礼乐文物之盛。
是时,罗甸(今贵州罗甸)及牂牁(今贵州思南、石阡等地)蛮长张万浚及都匀蛮长尹怀昌各恃势劫掠,骚扰境土。再思素习武略,择人任用,遂分兵其弟再韬屯珍州(治所在今贵州桐梓县东)之十万山,而己则自飞山或战或守。每出阵,辄身先士卒,敌众无不惊愕,望风瓦解,有功则归功于下,故部卒乐为之死,民乐为之用,物阜民康,境内安宁,称“令公”焉。
值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再思保境安民,诚州赖以安全。镇诚州四十余年,卒于后周显德元年(954)。葬于今贵州黎平佳所长岭岗,有古碑书“杨英惠侯之墓”六字。
据统计,靖州杨氏是杨姓中最大的一支,始祖杨再思,是弘农杨氏后裔,其父居忠原居住在淮南,任唐朝镇国大将军,后迁居到叙州。再思任后梁辰州刺史时,后梁官府为了更好的管理靖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把靖州归于其掌管。此时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他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再思的子孙从此在靖州居住,发展繁衍,后散居在湖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地。
正滔,再思次子,字怀玉,分居罗蒙(今湖南通道县城),后住湖耳(在贵州锦屏铜鼓镇,为形胜要地,湖耳衙门一九八八年古历十一月二十日晚被火烧,今犹存石鼓、石狮、石花碉门阶等遗迹)。宋开宝八年(975)以平蛮功授武功大夫,湖耳青草(在湖南境内)等处都总管防御使,加授湖耳、黎平等地龙虎大将军、都元帅,军民两管宣抚使。年五十余而战殁,民间立祠祭祀,称“湖耳土主青草助顺大王”,葬湖耳嫩寨后山。其后裔为湖耳房。元至正四年(1344),裔孙建祠于南宁堡(原属湖南新晃,今属贵州玉屏),祠联曰:“开辟南疆五溪区域同化,连征北塞一篇史绩留芳。”生四子:通声、通胜、通温、通威。子通声、孙光宾、曾孙昌除均居湖耳。
元丰八年(1085),昌除任思州邛水(今贵州三穗)沿边溪洞万户总管,加招讨校尉,为邛水杨氏开基祖,卒年五十四,葬三穗胆洞秃罗婆。昌除迁邛水,坐镇后山洞(在今三穗胆洞),靖边治乱有功,宋神宗赠宝剑一柄、金牌一面。金牌镌五十一字,铸昌除之名、官爵、镇守地。
再西,昌除曾孙,秀初长子,资貌奇伟,绰有雄风。隆兴元年(1163)九月,袭父职,任思州务川万户总管。淳煕八年(1181),奉诏率子政疆等开辟省溪、迪罗(在今贵州江口境)、铜仁大小两江等处,始居拱门,后移居迪罗。返思州,卒于道,葬邛水(今贵州三穗)磨瘦湘。三子政纲,居迪罗岑江(今江口县太平河境)。
直系世系:杨再思——正滔——通声——光宾——昌除——胜聪——秀初——再西——正纲——通晟。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7:54:00 +0800 CST  
插个江苏苏州张家港
杨氏孝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硬山式建筑,坐西朝东,为清政府表彰孝子杨岱而建,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修复后的杨氏孝坊为四进厅屋,格局与榜眼府类似。孝坊第一进,室内曾有石牌楼一座,上有嘉庆皇帝的《圣旨》两字的镂空石刻一块,今保存完好。二进正厅中墙内嵌有《谨表孝行杨君家传》石刻三块、《杨氏读书田记》石刻三块、《布政司执贴》石刻一块。三进为祭祀之用,四进为供奉牌位之用。杨氏孝坊的修复为研究当时建筑、历史及人文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7:55:00 +0800 CST  
临汾
杨为当地第七大姓
临汾发现晋商大鳄襄汾杨世堂墓志铭
襄汾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南赵杨家杨世堂即杨凤楼故居遗址,有一篇文章就是关于杨世堂的那篇《晋商的绝响》(见2013年1月19日《山西商报》第七、八版)。





南方杨家将故里——杨氏官厅
座落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大竹坪村的杨氏官厅,门对青山,清溪环绕,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杨氏官厅原名“杨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5年)。
“官厅”原指官员办事的地方,以官厅代祠堂之称,全国仅此一处,可见历代杨氏人才辈出,深为历代统治者所认可。杨氏官厅已成为湘、桂、黔、川等地杨氏后裔认祖归宗之地,也成了一张“中国南方杨家将”文化旅游的名片。
梅州杨家祠
在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城郊东厢村百祖岗,有座由民间资本正在筹建的杨家祠公园。
建园经费是由十多个省,市及海内外杨氏数百万裔孙共同捐资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千年历史文化古迹,弘扬杨氏文化,传承“清正廉洁”的优良家风,继承和发扬流传几千年杨氏卫国爱民,匡扶正气,科教兴国之优秀传统,把杨家祠公园建成传播研究杨氏文化中心,教育和啟迪后人,为社会服务。公园规模是以建墓有1045年历史的“杨姓始祖墓”“定光古佛玉甲墓”为中心,向周边拓展46亩占地,除原有12亩千年不枯之水塘外,园内拟建纪念堂,纪念亭榭阁及种植花草树木。
杨氏名人
杨炯
初唐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杨振宁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
1945年,杨振宁考取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49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利伟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延展阅读
杨家将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宋史》对杨家着墨不多。杨业、杨延昭(杨业之长子)、杨文广(杨延昭三子)确实存在,其余如穆桂英及杨排风等皆是杜撰出来的,并不存在于《宋史》等史实中。《宋史》记载的杨业七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朗(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其中杨延玉随乃父征战,于陈家谷口一战殉国,其余六子,后皆善终,延朗为崇仪副使,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官名)。正史并无战死、出家、流落番邦、身死奸臣之手一说。
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家体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许多场合表演的,都是这种杨式太极拳或由其演化而来。杨式又派生出李式、吴式太极拳,在太极拳界执大旗地位。在全国八大太极拳门派中,源于永年的已占其五。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8:05:00 +0800 CST  
祖籍山西部分河南杨氏家族
河南南阳市淅川县(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杨氏字辈:“川廷青春山,荣贵景恩长,光华朝宗海,兴基世振祥,先福林和瑞,容会天茂昌,文材兆元绪,书绅锦成章,功德培泽盛,重修化育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券门(始祖杨澄,祖籍山西洪洞县)杨氏字辈:“大登宗玉景,始万殿春立,永怀道德明”。

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祖籍山西)杨氏字辈:“光照普群绣,永安定长寿,平太坏祖恩,宗延昌兰胜”。


河南许昌市西岗区杨安家/南阳市方城县(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始祖杨跟、杨模)杨氏字辈:“崇德如松俊”。


河南信阳市(四知堂,祖籍山西)杨氏字辈:“ 光宗耀祖,培正佳音,雨思伟穗,国泰民安”。

河南信阳市(祖籍山西)杨氏字辈:“家国忠厚庆安全,正大光明世德延,登本敬宗福守礼,开春纪树保其年”。


河南新乡市(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桐县)杨氏辈分:“山多永发福,世富全增禄,志量恒久寿,传习孔孟书”。


河南安阳市北关区纱厂街道十里铺村(祖籍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杨氏字辈:“……作晋继凤天……”。


河南一支(祖籍山西)杨氏字辈:“越可宗世,建文进法,乘復得来”。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8 18:08:00 +0800 CST  

楼主:赵氏棘龙

字数:321635

发表时间:2019-06-24 00: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17 10:35:17 +0800 CST

评论数:26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