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族大全

宁波
杨是当地第八大姓
镇海杨氏家族
浙江宁波镇海、北仑杨氏家族
杨 5371人。
河头杨王杨家,明成化年间由慈溪县城小关爷殿杨家迁此。
汶溪石臼岙杨家,传为汉太尉骠骑将军杨震后裔,自陕西迁严州转而迁慈溪县城北门外,至明成化间有一支迁此。
另一支骆驼杨家垫桥杨家,于明初迁入定居。
下邵老屋杨家、新杨家,明洪武年间迁自鄞县西乡。
杨沙溪上杨家、下杨家,明弘治年间徙自山东济南。
三山凤山、海口杨家,元至正二年由宁波西门外迁入。


宁海杨氏家族
黄坛杨氏,后周显德三年由永嘉迁入。
县城内市门头杨氏,南宋绍定间,长亭盐课司大使杨顺一定居于此。
竹口乡杨家杨氏,明末自县城迁此。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7:42:00 +0800 CST  
温州
洞头县杨氏家族
洞头县大杨氏


1、恩长公:生卒失考其夫人许氏生康熙庚寅年五月十一寅时卒乾隆丁未年三月十二亥时福建同安惠安前宅杨厝与弟迁同安寮(鹿坑)
2、恩次公:讳自长生卒失考其子宏达生雍正乙卯年福建同安惠安前宅杨厝与兄迁同安寮(鹿坑)
3、恩三公:生雍正癸卯年三月十七未时卒嘉庆辛未年正月初三寅时福建同安惠安前宅杨厝与兄迁居脚桶石
4、福徙公:康熙癸卯年十二月二十未时卒乾隆丙寅年十一月初九丑时福建同安惠安前宅杨厝迁半屏山
5、恩项公:生乾隆乙卯年二月初二吉时卒嘉庆甲子年四月初七未时(失水)福建泉州府惠安县东门杨厝乡迁桐桥脚
6、福公:资料全失居桐桥炮台
7、新立公:生康熙丙寅年八月十八酉时卒乾隆丙子年三月十二戌时福建银同来迁洞头打水埯
8、德成公:名讳俱失追号德成公生乾隆戊子年五月十四子时卒乾隆戊申年四月廿七寅时福鼎县桐山营前前打水埯
9、业森公:生乾隆丙申年四月廿四丑时卒道光丙申年十一月廿三未时福鼎县桐山营前迁打水埯随父同迁
10、三沙公:由三沙而来故名名讳生卒俱失
11、洞头岙内始祖名讳生卒俱失
12、炎公:字振隆生康熙丁酉年十二月廿三日卯时卒乾隆丁丑年闰五月廿四巳时由兴化府仙游迁居洞头打水鞍
13、君公:生康熙壬寅年二月廿二酉时卒乾隆已巳年七月廿三辰时福建福鼎迁洞头打水鞍
14、附公:生雍正庚戌年卒乾隆辛卯年十二月二十日福鼎迁洞头大山
15、勤公:生乾隆戊寅年五月初九巳时卒道光庚子年十月初一酉时福鼎迁洞头打水鞍
16、晟公:生嘉庆辛酉年六月初六卯时卒咸丰辛亥年七月十八戌时由下南同安县前宅米市村迁打水鞍
17、棉公:生嘉庆辛酉年六月初六卯时卒道光庚戌年十一月十八戌时与晟公系孪生兄弟同迁打水鞍
18、福五公:生崇祯辛未年九月廿三丑时卒康熙丙申年七月初八酉时福建泉州惠安县前宅青坑山仔后迁洞头三垄
19、财?公:生乾隆甲申年五月廿八卯时卒道光乙未年三月廿八亥时居洞头大山
以上各始祖先后接踵而来迁洞头之鹿坑、脚桶石、半屏山、打水埯、寮顶等地


洞头县杨氏宗谱(埭口)
1、正圲公:生乾隆乙未年卒道光壬辰年自永强白楼下迁居洞头埭口
2、正德公:生乾隆甲辰年卒道光戊申年与兄同迁居


永嘉杨氏家族
杨氏,原籍闽漳州南靖。
因董昌作乱迁温州。
明万历间有杨名考迁瑞安(《瑞志稿》)。


平阳杨氏家族
杨氏,先世五季时避闽寇乱,自闽迁平阳北港 (光绪《杨慕倪硃卷》)。


瑞安杨氏家族
杨氏,先世闽长溪潋村。
五世祖龙桂,淳熙中随兄宗旦来瑞任知县事,遂卜居瑞汀湾。


乐清杨氏家族
杨氏,始迁祖杨程,原籍闽莆田,宋元祐四年为乐清县令,后定居西塘;
又支始迁祖杨求安,原籍闽延平,淳熙间因经商定居乐清石马。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7:45:00 +0800 CST  
日本从中国输入铜钱、香药、经典、书籍、漆器、陶瓷、文具。销入中国的有黄金、刀剑、扇、铜、硫磺等。当时建有市舶司的地方有七处,松江(上海)、澉浦、庆元(宁波)、杭州、温州、广州、泉州(福建)。澉浦人杨发督理上海、澉浦、宁波三处港口的贸易,官职为浙东浙西市舶总司事,也称市舶司令。三处市舶司都是杨发的眷属在经营。杨发领浙东西市舶总司事,占籍澉浦,每岁招舶商。杨家很快搬到海盐县澉浦镇地区居住。4年之后,这里就变成了东南亚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至澉浦,在其游记中写道:“这里是一个优良的港湾,所以从印度来的货船,经常都在这里停泊”。在四个设置市舶的港口中,泉州、庆元都有具有相当长的对外贸易历史,泉州港更是兴于唐朝,在南宋时的地位已与历史悠久的广州港相当,澉浦、上海二港则是南宋时开始兴起的港口,当时澉浦隶属海盐州,上海隶属华亭县,元朝政府把此三港交由杨发管理,一来表示对他的重视;二来是由于杨发及其父杨春祖居福建,熟悉海事。而元朝政府的这一任命,使杨发成为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一员,澉浦杨氏自此与航海事业结缘。自此,澉浦杨氏世代为官,世代经商,聚集大批海舶。杨发死后,其子杨梓也因有大量私家船队而被任命为海运官员,继续他的事业。1311年,因“澉浦杨家等有舟,且深知漕事”,杨梓被封为海道运粮都漕万户,得到了更多的海上远行和贸易机会。杨梓,早年主要从事对日本和高丽等国的海上贸易。当时海上贸易出口货物除瓷器、茶叶和工艺品等外,主要是丝绸制品。
澉浦港有内河直通苏州、杭州、湖州、常州等地,通过海河联运把苏杭等地的丝绸制品远销海外。虽然元朝忽必烈在开国之初对日本两次用兵(第一次1279年。每二次1281年,出兵14万人,战船4400艘),但在当时和以后,从未禁止过与日本的民间贸易。澉浦、宁波、上海都是日本船舶报关、贸易和人员居住的地方。杨梓(浙东宣慰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后为浙西宣慰使)还在澉浦建立市场、街道、店房,供商人居住货卖用,促进了澉浦港口贸易的发展。还用日本铜铸造了2740公斤重的大钟,挂在惮悦寺的大楼上,敲钟为开市信号。后于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元兵南征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因杨梓熟悉海路和东南亚风情,任宣慰司官,随大臣伊克穆苏负责军事导航,前往招谕,获得成功,胜利归来后,以功受封为安抚总司,后又任杭州路总管。也使他日后得以跻身一代航海家,杨家成航海贸易世家,拥有自己的船队,历代从事海运业,虽无郑和下西洋浩浩荡荡,却以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孤船帆影驰骋印度洋。而杨梓之子杨枢,据元代史臣黄溍撰写的《海运千户杨君墓志铭》记述:1301年(大德五年),十九岁的杨枢被委任为官本船的代理人,远赴印度洋经营海外贸易,归来在波期湾忽鲁模斯港停泊时,巧遇波斯合赞王派出使中国的那怀等人一行,那怀于1303年平安到达中国,在大都觐见元成宗后,请求中书省左丞相哈喇哈孙答喇汗同意乘杨枢的海船返回波斯,元朝答应了这一请求,并特封杨枢为忠显校慰、海运副千户,授予佩带金符的荣誉,让他以官员的身份护送那怀一行回国。1304年(大德八年)初冬,季风盛吹,杨枢护送那怀一行出发,旅途历经艰险,风暴一再掩滞行程,直到1307年(大德十一年)才安全抵达忽鲁模斯港,完成使命。杨枢此次航海,餐风沫雨,漂泊印度洋5年,才得以返回,其勇气、其毅力、其艰辛,确为我们后人所称道和学习。元朝末年,杨家在浙江最后一次向元大都运送军粮,是由杨发的儿子管理松江市舶司的杨枢调集船只,起航于澉浦港的。朝廷对海洋贸易的垄断被打破之后,海洋贸易进一步发展,从事此行的商人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杨氏家族更以铺张排场著称,同时他们还布施寺院,印刷佛经,杨家修建的寺庙遍布浙江和江苏。从某种意义上说,杨氏家族取代了朱清和张瑄的地位,但元朝统治者对他们的管理更加严格。杨家的唯一权力就是征召进行海上贸易的商人,他们没有得到朱张那样的高官显爵,直到朱清和张瑄倒台之后才有机会得到重用。但是与朱张家族不同的是,杨氏家族的奢华生活一直延续到元朝结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才将他们铲除。尽管杨氏一族利用其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元朝当政者的恩宠,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但他们的活动对澉浦港的繁荣乃至中国的航海史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澉浦港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也是其贸易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澉浦港的兴盛与杨氏家族发韧的关联历史上,澉浦是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的港口型市镇,因天然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处于海外交通线上,易于发展海外贸易,从而间接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决定澉浦兴衰的关键是通航,即与海外诸国发展剜易关系,进行商品和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史料证实了这点。在“未开海以前则荒凉殊甚。”在唐开埠以前,澉地甚为贫瘠。“禾郡之贫,海盐为最;海盐之贫,澉为最甚矣,澉民之可哀也,”。[11]皆因澉地状如天井,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系一高地,可供灌溉的永安湖又不接下德,无开源之水,每逢大旱之年,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决定澉浦兴衰的关键是通航,总结澉浦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通番舶,地方富庶”。以港兴镇,以镇促市,以市富商,以商拓港。
澉浦的发展轨迹可以归纳为:唐起、宋兴、元盛、明禁、清复又衰湮。在这个发展链上,因一禁一复的波折,再加上邻近的乍浦港的竞争(二浦发展正好叠现一升一降景象),使一个地处东海之滨、外有良好的港湾、可以停泊数量众多船舰,且内有广袤腹地可供充足的吞吐货源的港口消失殆尽,甚至遗迹未存,澉浦镇也破败不堪。所以一个港口也只有在对外开放中得到发展,封闭就会萎缩。南宋时期,澉浦为一外贸通商口岸,澉浦港已初具规模,海内外的商品交换,使澉浦日渐繁荣,“珠香象犀玳瑁属,贾胡囊载而至,南关外灯火喧阗,几虞人满”。[12]商人往来如梭,市面上生意兴隆,港口码头停泊着来自东西洋的番舶,尤其是春秋二季,宜于航行。据陆秋山诗云:“巨规风樯泊海塘,春秋二度出东洋,更看商贾如云集,市上先推靛木行”。[13]澉浦能在元代成为颇为兴盛的贸易港口市镇,正是杨氏在当地多年锐意经营的结果。元至元皇庆间,宣慰使杨耐翁居此,“澉浦由杨耐翁构房筹资招商而成为海外贸易港口。”[14]“以己资广构屋宇,招集海商,番舶皆萃于浦。”[15]当时,澉浦港帆船林立,码头上人头攒动,街头小巷拥挤不堪,招接诸货的内河船只只能渔贯而入。许多商人和船只只能宿泊于周边村寨。澉浦镇西北六里的金家桥,“客旅巨舟重贩者,多在此泊,人镇贸易复归解缆。”。[16]六里堰市,“客舟不能达澉,咸泊于此,居民辐辏成市,木商、鹾贾变萃集焉。”[17]港口贸易大大带动了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澉浦港和市镇在兀代的繁华和海内外贸易规模可想而知。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并澉浦、上海入庆元市舶提举司,直属中书省”其后各地市舶司兴废无常,多数时间只保留泉州、广州、庆元三处,澉浦也没有再设。元朝削减市舶司的目的旨在加强对海外贸易事务的管理。所以当时不设澉浦市舶司,并不意味着对澉浦的不重视,因此也不影响澉地海船的进出,只是出海贸易的船只须到庆元(今浙江宁波)办理有关手续。杨发、杨梓以澉浦为基地,“筑室招商,世揽利权”、“代据金穴,富甲浙右。”在杨氏家属的影响下,当地小民争相仿效,以海为业,修船造船成风,海运业十分发达。海外贸易和与航海有关各业的发展,成就了澉浦港的一代繁华。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7:54:00 +0800 CST  
金华
下杨杨氏
杨氏和扬氏据下杨《岩下杨氏宗谱》和于斯坑《扬氏宗谱》记载,杨氏与扬氏是同宗同祖,其一世祖为杨虎。杨虎是唐宰相杨绾的五世孙,曾做过五代十国时后唐的回图使,因称回图府君。杨虎与杨家将杨业的祖父杨彪是同胞兄弟,世居开封五丈河。周显德六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避乱来居吴越漾沙坑(杭州漾沙坊),又迁富春北部巨石界,复自富春迁婺州大云乡安期里竹马营(今婺城区)。杨虎生二子,长子衡,迁居义乌双林乡赤岸里;次子 仍居竹马营。 生五子,次子献臣在北宋开宝年间,约公元970年左右,由竹马营迁处州之松阳,遗衣葬于武义仙岩庵,为宏山(扬谱写做横山,以下同)、刘岩祖。献臣之子逊,在北宋淳化年间,约公元990年,由松阳迁居武义宏山。逊生琼,琼生二子权和彬,从逊到彬三代在宏山居住了六十多年。琼长子权生三子,长曰俊卿,次珉出继吴氏,三修卿。俊卿、修卿居宏山。俊卿生三子大成、大有、大法,大法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官至华文阁侍制兵部侍郎,赠中大夫武义开国男。大法曾孙杨畴登咸淳乙丑年(1265)进士。琼次子彬生儒卿、伸卿,儒卿、伸卿兄弟二人由宏山迁到治西三十五里的刘岩下(即今刘秀垄口,擂鼓坪、麦磨坛背山脚地段)定居。儒卿生九子,其第六子大猷登绍兴戊寅(1158)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其第五子大明的第四子迈登嘉泰二年(1202)进士。杨氏在此定居三百来年后,到恭一公杨曰,在元末明初(约公元1370年后),逐渐向下溪滩(即今下杨)迁移。由于杨氏原在刘岩下居住,原来“刘岩下杨”就逐渐简单地口语化,叫做下杨。据《武川备考》记载,过去下杨有两座杨姓祠堂,一座叫“岩下杨祠”,始祖伸卿;另一座叫“上保扬祠”,始祖儒卿。
儒卿的孙子杨迈,登嘉泰二年(1202)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一次,宋理宗(1225—1264)为其题字“宸翰”,书写题款时,误将其姓氏杨字的偏旁写成挑手,杨迈后代子孙遂改用扬姓。扬迈生五子,长子躁的儿子岘登淳十年(1250)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五子調登绍定五年(1232)进士,历官权兵部侍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检讨。扬迈之后,只有四子琚和五子調的后代在武义居住,其它散居金华各县及外省。据2011年人口普查,金华各县市扬姓人口有14469人。住在武义的扬姓主要分布在:下杨、白峰(后迁居于斯坑)、武义县城扬家厅、南溪(今杨店)、顺治寺等地。調的孙子圆,于元初年间自刘岩徙居邑西之仙岩门里。圆的第四世孙仕茂、仕盛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迁扬迈祖坟附近的白峰(今泉溪大塘口村白峰自然村),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于该地处在武义江边,连年水灾,雯、亮、允兄弟三人于景泰元年(1457)迁居于斯坑(今茭道镇胡宅垄村于斯坑自然村)。圆的另一支裔孙宏吉、伯修兄弟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迁入南溪(今王宅镇杨店村)。扬姓在县城北隅有一座总祠叫“扬蜀祠”。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8:03:00 +0800 CST  
义乌杨氏家族
①北宋初,杨衡从金华安地奉父葬双林,定居赤岸。
仁宗时,后裔杨诜徙居柳青乡杨街,支派居柳村,
另一支迁杭畴乡枧畴村。
②明成化年间,杨进从江西景德镇迁夏演乡上杨村。


浦江杨氏家族
杨姓:祖籍河东(今属山西省),东汉建武年间(25-55) ,封杨茂为乌伤新阳乡侯,故定居本县。
其后代居住在今潘宅、郑家坞一带。
全县杨姓有7181人,其中潘宅乡有2394人.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8:07:00 +0800 CST  
湖州
杨是当地第六大姓
湖州杨氏家族中杨兴邦家族、杨知新家族、杨旦华家族、杨岘家族是当地杨氏家族代表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8:11:00 +0800 CST  
绍兴
上虞杨氏溯

杨氏郡 望:
1、弘农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东汉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农郡。
2、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
3、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此支杨氏,其开基始祖为韩襄王将领杨苞。
杨氏堂 号: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快滚出去!"杨氏因以"四知"为堂号。
迁徙分布: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再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起播迁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编及全国各地。
(迁徙至虞)
杨姓上虞名人:
杨光普:字以信,清代上虞沥海人,曾在定海总兵葛云飞部任军机参谋。
杨守正:曾用名田冲、田大聪,上虞市谢塘镇新岑村人,著名教授、学者。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8:14:00 +0800 CST  
衢州
开化姓氏来历
宋有杨等二十四族


衢州杨氏家族
杨姓 3.57万余人。衢县1.26万余人,唐盈川令杨炯孙杨承统迁居衢;另一支为唐僖宗时,杨向因功封信安侯,食采于此。江山1.14万余人,一支为唐代杨潭迁来,原籍无考;一支原籍江西南城县,清康熙年间迁来。龙游6200余人,一支为衢州杨向后裔,明洪熙元年(1425)迁来;一支原籍浦城,元末杨宗明官于建德,以乱不得归,明永乐间居寿昌梅岭,复徙龙游;另有清康熙初由闽省迁入的。常山2800余人,唐尚书杨锡之孙杨仲三为福建观察使,五季末,其孙杨福自浦城迁来;另一支原籍无考,宋绍定四年(1231)杨思问(字叔疑)知常山县事,遂家于此。开化2700余人,原籍江西吉水,宋淳祐二年(1242)杨德恒始迁来。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8:22:00 +0800 CST  
舟山
干石览杨家村有座“四知堂”
舟山文化遗产新发现 从宁波西门外迁入舟山
杨氏家族,出将入相、世代簪缨,其中八世杨震以“拒贿四知”闻名于世,“四知”亦成为杨氏后人的堂号,传承为人做事清正廉洁、光明磊落的祖训。在定海区干镇青龙社区杨家村内,就有一座已近300年历史的“四知堂”,该村一百三四十户人家皆为杨氏后人。几百年来,该祠堂历经风雨,沉淀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与情怀。   2009年12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杨氏祠堂,该祠堂门口正在修路,以便汽车进出。“四知堂”的牌匾悬挂于祠堂门口正上方,院内墙壁上有“杨四知堂38代辈分排行表”及“杨氏溯祖碑记”,记载着杨氏家族的概况及“四知堂”的渊源。据现在我市文化系统工作的杨氏后人杨伟介绍,杨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名门望族,廉吏名臣、爱国将领辈出,备受朝廷肯定与民众爱戴。如广为人知的宋代杨业(杨家将)乃杨氏第34代孙,御建“天波杨府”,名震天下。   而“四知”更是千古美谈。东汉名士杨震有“关西孔子”之称,曾任荆州刺史,后调任东莱太守。当他前往上任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原是他保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以重金相赠,杨震拒收之。县令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厉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县令羞愧难言,携金而走。这段故事在《后汉书》中有明确记载。杨伟表示,杨氏后人即以“四知”为堂号,一直流传至今。   目前,杨家村共住着400多人,没有杂姓。“杨氏家族如一棵大树一般,枝蔓很多。”今年50多岁的杨伟表示,因为杨氏家族历史悠久,后人分布各地,杨家村的先人从1684年后从宁波西门外迁入舟山,建立了“杨四知堂”。在杨家村的辈分排行中,杨伟是第十代,目前该村杨姓已传到第十五代。今年60岁的杨邦浓被集体推选为祠堂管理者,据他介绍,祠堂占地约一亩,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虽然族谱在“文革”中不幸被毁,但祠堂一直未遭破坏,完好地留存了下来。现在,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有102岁,为杨氏第七代。   对祠堂,杨家村的村民都有一份特殊的割舍不断的感情。村里规模较大的红白喜事都在祠堂办,逢年过节祠堂尤为热闹,子孙们都会到祠堂里上香祭祖,若有人在外去世,子孙们也会回祠堂祭拜,让逝者落叶归根。“人死了,每个人都必须到祠堂去见祖宗。”杨邦浓经常听长辈们说这样的话,平日,村里的一些老年人也喜欢到祠堂里聚聚,拉拉家常。   年代久了,祠堂内的牌匾、梁柱、石板等不免破损,村里的老人们想翻修祠堂,村民们都非常热心,每户人家都自愿拿出钱来集资,目前已投入了16万元。杨伟表示,在国内杨家后人聚居的地方,很多都建有“四知堂”,“四知堂”药酒亦闻名遐迩。在杨家村,“四知堂”做人清清白白、正大光明,做官清正廉洁的家风与堂训,也被很好地保留与传承下来,以教育下一代人。


招远原疃杨氏渊源考
招远原疃杨氏渊源考
作者 杨金山
原疃杨氏自明初徙招至今已六百余年,族谱屡世续修世系井然,村里新建祠堂中画于1958年的宗谱,载记得昭穆有序就是不朽的佐证。但因明初以来族谱一直没有付梓成书,所以我宗始祖迁徙脉络至今犹无准确定论,现只有手抄本杨氏族谱序(下文称“旧序”)中的:“杨氏原籍系浙江宁波府定海厅东门里,号半城杨家,于前明洪武四年(1372)奉旨始迁莱州府午城村,后迁登州府招远县曲城村,又迁城北原疃村,盖三迁也”。这种说法尽管所言不够具体,但仍是现在有关原疃杨氏始祖迁徙源流的唯一表述,分析此序作于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之后,当时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年时久远,事态变迁,无法做详尽的考证,更不可能对始祖的先人作具体的探究,同时序文所作具体年代及作者名讳皆不详,实为一大憾事。
今逢盛世,我宗决定续修族谱之后,不少宗亲建议:此次续谱一定要理清先祖迁徙脉络,以慰先祖并昭之后世。为此,我与过庭叔等人于10月8日,历近一周的时间,按旧序记载的线索,赴宁波进行了详细考查,先后在舟山市定海区史志办、东门里派出所、东管庙居委会,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档案馆,镇海区史志办,查阅了大量古今历史资料,并走访了有关知情人士。后据所获资料,经过反复论证,初步理清了我宗先祖选公的原籍及其先纪源流,现将我等考查论证的事由、依据、结论等阐述如下:
一、宁波府的来历。明洪武十四年前宁波府名为明州府,后因与国号同,改为宁波府。
二、定海厅与定海县、镇海县名称的沿革,证明我祖始迁于现宁波市镇海区。
据《定海县志》、《镇海县志》记载:今舟山市定海区在明洪武前期是昌国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二月升昌国县为州,昌国州下设昌国县,二十七年撤县存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昌国州为县,隶明州。十四年明州府改名宁波府,县随属。十九年征南将军汤和以“悬居海岛易生寇盗”为由,奏请行“清野之举,而虚其地”遣徙昌国46岛居民于内地。二十年六月废昌国县。自此原昌国县境俗称昌国乡(嘉靖《定海县志》),县城称舟山。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台湾郑克爽降清,十月朝廷办展海令。二十三年迁定海(部分)镇驻舟山,称舟山镇,是年展复舟山岛,招民开垦。二十五年舟山总兵黄大来等疏请设县,康熙帝准奏,以“舟名为山则动而不静”,二十六年五月御书“定海山”三字颁赐,诏改舟山为定海山,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二十七年置原昌国乡为定海县,隶宁波府。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四月,升定海县为直隶厅,隶宁绍台道。宣统三年九月(1911)定海光复改定海直隶厅为定海县,直属浙江军政府。直到1984年舟山设地级市时,定海县改为定海区。今宁波市镇海区,自唐朝至清康熙二十二年一直是定海县,与其后新置的定海县(原昌国县)隔海相望。
再,我市洼子村杨氏是从曲城迁居,其续修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杨氏族谱序(下称“洼子序”)中就有“始祖考显,……原籍宁波府定海县,明洪武年间迁山东莱州府掖县东北乡午城村,后又迁招邑曲城村,……显公来迁之初,原系兄弟三人,一居曲城,一居午城,一居招邑城(应为招邑城北原疃),同一本也”的记载。这一源脉之说更贴近《定海县志》和《镇海县志》中关于两地县(厅)地名沿革的记载。
由此可以肯定地说:“洪武年间的宁波府(明州府)定海厅”实际上是明“宁波府定海县”。定海厅之说,是由于数百年来宗人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再加之道光年间置了定海厅,旧序又作于此时以后,遂将“定海县”误之为清“定海厅”,或将二者混为一谈的缘故所致也。
三、从“定海厅东门里号半城杨家”与“定海县城里半街”(在东门里)及杨氏宗祠可以推断我祖始迁于现宁波市镇海区老县城内。
对于旧序提到的定海厅“东门里号半城杨家”,我们认真查阅了定海、镇海两县县志,和《镇海地名志》,并走访了有关人士,发现今定海区确有“东门里”的地方,但据定海区史志办吴宏军先生介绍:定海厅(区)旧城墙,建于清置定海厅之后,这里的东门里是旧时人们相对东门外而言,仅是界定城门内外方位的俗称而已。这里从来没听说有个半城杨家之说,更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杨姓的史料记载,就连原籍的杨姓居民,现在也很少见。
原镇海区史志办的老主任也说:“自古以来以半城为地名者,实属罕见,敢称半城的家族要么人多势众,要么有钱有势。元末明初的昌国一带,倭寇不绝,战乱不断,几次清野,人烟荒凉,岛上居民都以打渔为生,没有大家族”,以上历史事实说明,我祖始迁那个年代这里根本没有城墙,更不会有半城之说。在镇海的考察没有实际性的进展,我们怀着寻根问祖的强烈愿望,又返回了宁波市到档案馆查阅资料,我们深入查阅了《镇海县志》和《镇海地名志》,终于解开了迷团,我们惊喜地发现民国《镇海县志》卷二有镇海老县城地图,239页载有:“东门,一名‘镇远门’”,《镇海县地名志》239页载:“镇远门俗称‘东门’,为明洪武20年扩建县城时所置六门之一,位于今鼓楼东路招宝山饭店东北侧。”同时,此志240页“旧地名”栏目中,还记载有一历史地名曰:“半街”,并注释道:“半街:旧时东侧为商铺,西侧为民宅,故名。位于今鼓楼路与中山路之间”,即现镇海中心城区东部南大街以东(以上参阅本文所附光绪镇海县城图,今镇海中心城区图•东部)。这也就是说:半街在旧镇海县城城墙东门里一带,旧序所言及的“半城”应该就是这里,它同定海厅一样乃明清以来,宗人世代口传之误造成的,再是旧镇海县城东门里一带建有杨氏祠堂,据民国《镇海县志》卷三十四“宗祠”栏目载:“杨氏宗祠,在教场(见光绪镇海县城图:教场),东首金向任衕 口。清嘉庆年间,孟祥祀下建。”,此宗祠恰好也在东门里一带,且建于人来人往的大街口,是嘉庆时镇海县城里仅有的三座宗祠之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讲:明清时县城内地名及主要建筑没有多大变化,而且居于城里的居民、家族,都是很有名气和有一定势力的名门大户,能在城中建宗祠的家族,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在此居住也绝非一二百年。镇海城中既有杨氏宗祠,就一定会有“杨氏宗谱”,这是起码的常识,也是宗祠的必备条件,此谓“无谱不成祠”。今杨氏宗祠早已不复存在,宗祠中的宗谱也流失不知所向,镇海区档案馆珍藏的本地历代各姓氏宗谱有百余部,却无一部杨氏宗谱。据史志办的同志介绍,近几年也未听说杨姓居民有续修宗谱的。因之我们没有能够收集到我宗始祖选公的家族资料,即目前选公的父、祖名讳,无法查到,其先祖宗谱也难以接续,实为遗憾。
总之,我们认为:旧序所说洪武四年“定海厅东门里,号半城杨家”就世居在当时的定海县城里半街,后来其裔孙还建了宗祠,我宗始祖选公原籍就在这里,系宁波府定海县半街杨氏,迁入掖县、招远的时间应在明洪武中后期。
四、明宁波府定海县半街杨氏为东汉太尉杨震后裔。据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珍藏的多部修于清朝的宁波一带杨氏宗谱,。和《镇海县志》记载:宁波地区(含今舟山市)各宗杨姓居民都是弘农杨氏后裔,而且皆属东汉太尉杨震一脉,其先人大多在宋元时迁入,其中有的以宦入籍,也有宋朝南渡临安(今杭州)时迁入者,这在当地各宗杨氏宗谱里几乎都有详细记载。2009以来,为陕西潼关县重修杨震公祠,宁波地区的杨氏宗亲,慷慨解囊者众多,亦能证明这一点。又,据民国《镇海县志》“古迹”条目记载:镇海县署(在城里东南部)内,有一座古代建筑名为“四知轩”,“四知”源自东汉杨震暮夜以“天知、神(地)知、我知、子(你)知”四知却金的历史故事,古今以来为其后裔的堂号,凡杨姓者无不以此为荣。镇海县署的这座四知轩,就是当地杨震后裔和士宦,敬慕杨震清正为官的硕德而建的,这也说明:明定海县城里半街杨氏是杨震后裔。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8:24:00 +0800 CST  
于是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我原疃杨氏,源出明宁波府定海县城里,亦乃震公后裔也。我宗如今人烟腾茂,人物辈出,宗亲遍居海内外,不愧为四知堂清白吏子孙!在此我们真诚希望有朝一日,能发现一部旧镇海城里半街杨氏宗谱,使我宗先祖世系能接续得秩然有序。
五、原疃杨氏与曲城杨氏、掖县武城杨氏支派关系。按上述对旧序的辨析和洼子序记载:洼子、原疃两支杨氏先祖,俱来自明宁波府定海县,且都从本市曲城迁出,这不容置疑。但洼子序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历史信息,即:“始祖显公来迁之初,原系兄弟三人,一居曲城,一居午(武)城,一居招邑城(北),同一本也。”序中虽未言及午城、招邑城北先祖名讳,但却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始祖显公来迁之初,原系兄弟三人”,而且兄弟仨最终的定居地,亦记载得一清二楚。这与我村族谱旧序中,先祖“始迁莱州府午城,后迁登州府招远县曲城村,又迁招邑北原疃”之说一直。至于兄弟仨排行,洼子序亦末讲清,今已难考证,只有以待后人了。
如此,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出这样的结论:即曲城支先祖讳“显”,原疃支先祖就是我村祠堂宗谱上标明的选公,这是无可争辩的史实。另,目前据我们了解,莱州午城后杨家老宗谱已毁于文革,其支已无人记得先祖名讳,兄弟仨如今只存两人名讳,一人已佚名,惜哉!
又,据我村宗亲祖祖辈辈传说,始祖选公卒后葬于曲城,与兄弟显公在同一墓地,二世祖士寅公卒前曾对后人交代说:“我死后葬到曲城,去陪伴先人,以后的就不必了。”这既印证了我宗由曲城迁来原疃的说法正确,也显示了士寅公为后人着想的博大情怀。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午城、曲城、原疃三支杨氏的始祖,系同胞仨兄弟,由于他们先世的宗谱尚未发现,其排行与其先人世系,有待三支宗亲共同努力寻找,相信后人一定会寻访查证清楚。
六、结论。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我原疃杨氏始祖选公,明初洪武年间,由浙江宁波府定海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城里半街(在城里东门里一带),始迁至莱州府掖县午城村大院杨家(现后杨家),再徙登州府招远县曲城村,最后定居于招远城北原疃村。因此,旧序关于选公原籍的记载,不够确切。
综上所述,我宗源流的表述与记载,应更正为:“招远原疃杨氏,原籍系明浙江宁波府定海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城里半街(在东门里一带),时谓之为‘半街杨氏’,乃秦汉弘农华阴望族之东汉太尉杨震的苗裔。明洪武年间,半街杨氏选公与兄弟显公等三人,由定海县始迁莱州府掖县午城村,后显公、选公徙登州府招远县曲城村,不久选公又迁居招城北原疃村,盖三迁也。”是为我宗始祖选公之渊源矣。
七、另据考:午城老家后杨家村南一华里处,村民称之为南岭。在南岭上有一座杨氏“先茔”。茔坐北向南,茔前设石制供案、香炉,两侧依次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猪、石羊、石猴等,延绵约一华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先祖“杨震”公衣冠坟。先茔右前方有碑,为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八月十六日,嘉议大夫、益都路总管嗣孙杨春,前同治濮州事杨庆祖所立,石碑破碎成多块,已被收集保存。“定海杨氏先茔碑铭”也留在人间。碑铭“按”有这样一段话:“杨氏本唐叔之后,自晋归周,封为杨侯。在汉有太尉震,世为弘农人士,屡为东莱太守,子孙遂家焉”。根据碑文和立碑的时间,我祖并非从宁波迁至,系杨震公直系后裔。巧合的是“碑铭”中的“定海杨氏”,按金朝记载:东莱当时地名为“定海军”,如此说原疃谱旧述作者,可能将“东莱定海”与“宁波定海”混为一谈,这就为我原疃杨氏渊源考增添了一层悬念。这需他人和后人,进一步探究得到符合我族真实历史源流的结论。
对于上叙这两种结论,我们认真负责地声明:由于我们水平不高和所查资料的局限性,加之分析论证也只是我们一家之言,难免有疏漏,仍有待宗亲们质疑和进一步考证。
呜呼!木宗根,水宗源,原瞳杨氏宗杨震。震公乃轩辕黄帝之裔伯侨子孙。轩辕黄帝,生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其后历代为“皇帝少昊(即玄嚣)、蟜。极、帝喾、后稷、不屈(窖)、子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古公亶父、季历、西伯昌(周文王)、西伯发(周武王)、叔虞”,这就是我宗杨氏的先纪(受姓以前)世系。叔虞之后“传至伯侨分封杨侯,遂以为姓”。
杨氏受姓以后,有许多传说,这些传说不同的资料记载得有所差异,但大体一致,俱围绕杨氏由封地迁至弘农华阴为主线。据《弘农杨氏》、《杨氏源流》等书介绍,伯侨公后裔杨职公生六子:驸、赤、肸、虎、季、凤(也有说生四子:赤、肸、驸、虎)。其中杨肸(字叔向)公为晋太傅,食采于杨氏县(今山西洪洞县范村),其子伯石(字食我)公,后来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在任时,因同党祁盈犯案,牵扯其中,晋国六卿以“相恶于君”的罪名要“尽灭其族”。伯石公父子得到消息(有说肸公被杀),其家人为避祸连夜举家逃亡,后逃到了华山仙峪的白羊峰。据说在山中隐居了近二百年,到战国末期,其子孙杨章公始见于世,受到周王朝(也有说秦国)任用,因功封为华阴侯,世居华山脚下的晋公子宫(今华阴市东宫村)。亦有说:伯白石以邑为氏,号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杨石氏,肸逃于华山仙谷。亦名华阴有杨章者……”这些传说,大体梗概都如此,虽说法略有不同,却都以杨章公出世为结局,故华阴杨氏皆称尊杨章公为先祖。华阴县汉属弘农郡,东汉出了以杨震公为首的“四世三公”的望族,所以称为弘农华阴杨氏。弘农郡也成了中华杨氏的“郡望”。总之,中国杨氏自尊伯侨公为正纪始祖开始,其宗族如“太行之山蜿蜒盘回转而枝脉愈多愈盛,广大无穷”,如“彭蠡之水流湧波涛积而源潴,益远益长”,“子孙族居环宇”,“散处四方,瓜瓞绵绵”,世代兴旺,至今人口已近七千万,成为居全国姓氏第六位的大族姓。
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招远原疃杨氏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的正脉苗裔,是渊脉清晰的弘农华阴杨氏,东汉太尉杨震后人。籍招已逾六百年,六百年的沧海桑田,铸就了原疃杨氏敦厚淳朴的民风,坚韧刚毅的性格,和衷共济的传统,与时俱进的精神。原疃杨氏必能继续亨达兴盛,世代永昌!

杨金山
《满庭芳》
——招远杨氏祖墓重修揭彩祭奠仪式随想
杨钧庆2015.06.06
荡荡乾坤,皇天后土,杨氏兰桂绵绵。
文王血脉,栋柱世代延。
弘农蒲城光溪,彦通祖,宦籍招远。
忆往昔,觐观及第,翘楚翰林院。
人间,六百岁,沧海横纵,世事变迁。
御赐祖墓毁,敢问苍天。
幸有天理朗朗,裔孙喜,祖墓重建。
增甲沟,祭祖词讼,香火满神坛。
注释:1.“弘农、蒲城、光溪”、“增甲沟”均为地名。本词以记事为本,只押韵,
地名不符古词格律。
2. 觐观及第---九世祖,杨觐光、杨观光兄弟进士登科。‘及第’是殿试一甲
功名,二甲下应为登科,格律借用。
3. 御赐祖墓毁---八世先祖杨州牧御赐墓地在招远黄土崖(九世先祖杨观光墓
地亦在此)、九世先祖杨觐光御赐墓地在招远灵山,都在文革中被毁。
4. 弘农蒲城光溪---招远杨氏古今迁徙溯源
弘农--古地名,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与陕西潼关之间。先祖杨震公所在的华阴县亦在其境内。
蒲城--福建浦城。
光溪--宁波鄞县境内。
5. 增甲沟---地名,招远市西6公里。
附记:
2015.05.24上午10点,招远杨氏祖墓重修落成揭彩祭奠仪式在礼炮的轰鸣声中开始。招远杨氏宗亲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宗杨氏裔孙,汇聚在招远市西郊黄土崖西,增甲沟新建的墓园里,倾听主祭人杨金山宣读祭祖词,隆重庆典
杨觐光,山东招远人,字星仲又字星甫,号拱宸,又号百芝。明朝万历乙酉年3月生。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丙午年山东乡试20名,万历三十五年会试39名廷试3甲185名。万历39年授行人司行人,历江西兵备固原副使,陕西左右布政,南京太仆寺卿,崇祯5年通政使。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8:26:00 +0800 CST  
北蝉杨氏
杨震是东汉名臣,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三朝,有“关西孔子”之美誉,被尊为弘农杨氏始祖,其“清白吏子孙”的家规,成为杨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定海北蝉马峙村杨家有本《陡亹杨氏宗谱》,卷首赫然有“清白传家”四个大字。笔者细读《陡亹杨氏宗谱》,发现北蝉杨氏与鄞县陡亹杨氏同宗同源,源出汉太尉“四知先生”杨震之后裔。
北蝉杨氏与弘农杨氏之渊源关系
杨姓是中国大姓,族源复杂,以郡望来分,有弘农、天水、河内郡等。其中弘农郡(浙闽一带又称关西郡)至汉太尉杨震五个儿子起,扬名天下,是杨姓走向大蕃衍、大迁徙、大发展的阶段。故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而杨震被尊为弘农杨氏始祖。
北蝉马峙村,原名北马峙,清康熙《定海厅志》称为“北马秦”,当地方言“秦”“峙”谐音,因其曾是一个悬水海岛,耸立海中,改称北马峙。从前马峙以晒盐为主,民国时有盐田近200亩。北蝉马峙杨氏于清乾隆年间由鄞县鄞塘乡陡?(即现鄞县斗门桥)杨家村迁至,始祖为北宋鲁国公杨庆甫,始迁祖为陡?杨氏二十六世里五派杨一治。《陡?杨氏宗谱》“卷四”“里五房派下世系传”“卷二十”“附迁徙各地”等皆有记载。北蝉杨氏是鄞县陡?杨氏之一分支。那么,陡?杨氏与弘农杨氏又是怎样的源流关系呢?
鄞县陡?杨氏是由杨震这一脉络蕃衍过来。鄞县陡?杨氏始祖杨庆甫,约宋元丰二年(1079),“卜居鄞南茅山之陡?”。祖籍福建浦城,先祖是蒲城之世家,祖杨亿(974-1020),翰林学士,官至工部侍郎。父杨攸,太常丞。《陡?杨氏宗谱》“谱序”“源流考”及“先训”“世德传”等篇多处讲到了鄞县陡?杨氏与弘农杨氏之渊源关系,特别强调了杨震“以清白遗子孙,关西之名以公而著”这一事实。
对于陡?杨氏与弘农杨氏之关系,鄞县《光溪杨氏宗谱》讲的更为明确,鄞县光溪杨氏是陡?衍派,崇祯年间光溪杨氏十九世厚积公“续修宗谱谱序”对四明(即今宁波)杨氏、弘农杨氏始祖杨震、陡?杨氏始祖杨庆甫三者之间源流进行了梳理:“我四明杨氏,源出关西夫子伯起(杨震,字伯起)之裔,历汉、唐、宋,奕世华阴。逮文(杨亿谥号‘文’)公亿之父衡,黄门侍郎,徙家宁(宋建宁府,今福建省建瓯市)之浦城(宋属建宁府),二世讳攸,太常丞,继体曰庆甫公,于宋季,由祖荫初授将仕郎,累迁明州(即宁波)推府,……任阕,百姓攀留,……遂筑室于茆山斗,为吾宁之鼻祖。”这与《陡?杨氏宗谱》“陡?杨氏源流考”等内容所述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作为鄞县陡?杨氏之分支的北蝉杨氏从源头上来说,就是东汉名臣以清白传家的“四知先生”杨震的后裔。
北蝉杨氏“清白传家”家风
“清白传家”是千百年来弘农杨氏驰名中华大地的根本所在,也是北蝉杨氏引以自豪、一以贯之的家风。北蝉《陡?杨氏宗谱》卷十六“先训”说:“杨氏清白传家,凡有嘉言懿行,人人皆奉为圭臬。”北蝉《陡?杨氏宗谱》“先训”篇列举了杨氏先祖众多“嘉言懿行”,置于首则的就是东汉太尉杨震“四知拒金”故事。内容如下:
汉伯起公,讳震,迁东莱太守之郡,道经昌邑,故所荐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之。辞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公曰:“天知,地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公性清廉,子孙蔬食步行,故旧劝其开产业,公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遗之,不亦厚乎?”
上述文字与《后汉书·杨震列传》所载基本相同。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他的“四知拒金”故事彪炳青史、历代流传,其高风亮节成为历代历朝官员修德重贤的典范。杨氏后裔更是“奉为圭臬”,代代相继,世守家风。杨震的五个儿子个个都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三子杨秉清廉节俭,以“三不惑”闻名于世。宗谱“先训”篇就载有杨秉“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之言。《后汉书·杨震列传》称: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
“清白传家”之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杨氏后裔。北蝉杨氏始祖杨庆甫曾言:治民要威而不猛,宽而有方。在明州任观察推官时,有惠政,任职到期,“百姓遮道扳留”。宗谱“先训”“世德传”还记录了陡?杨氏第五世、宋代大儒杨简的“嘉言懿行”。杨简,字敬仲,“以父赘居慈水程氏,遂为慈溪人。”宋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创慈湖学派,与袁燮、舒璘、沈焕并称“甬上四先生”。杨简说,“清明纯一,非礼不动,平居接物,从容和乐。”一生为官五十多年,“廉俭自持,民爱之如父母”。升为驾部员外郎时,老百姓是“老稚扶拥缘道,倾城哭送”。
北蝉杨氏千字家规
北蝉杨氏家规有近千字,由“敦孝悌以笃天性”“励勤俭以裕资生”“务耕读以修职业”“鉴善恶以决从违”“馨俎豆以洁烝尝”“贞柔顺以肃闺阃”六个内容组成,分别从孝悌立本、克勤克俭、耕读传家、积善成德、敬祖思源、娴习姆训等方面对家庭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进行规范。
北蝉杨氏家规语言上是循循善诱,且又有先祖身体力行之榜样,读之令人心悦诚服。虽然说如今社会结构已发生重大变迁,传统家规已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但家规中不少内容在历经岁月沉淀之今日,依然让人值得铭记。列举北蝉杨氏家规部分语句:
敦孝悌以笃天性。……孝悌者立身之本也,百行之源也。
励勤俭以裕资生。夫勤者业之广也,俭者德之舆也。
务耕读以修职业。夫余三余九鲜不自耕来者,中矩中规鲜不自读始者。
鉴善恶以决从违。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走进马峙村,村口文化礼堂宣传橱窗显眼位置挂着“陡?杨氏宗谱”照片,还有历史名人、善行义举榜、模范家庭榜、民风民俗等文字图片,杨氏祠堂里悬挂着“清白传家”匾,传统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里的每一个人。营造家风、家训文化氛围,这对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文明和谐乡风,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18:28:00 +0800 CST  
台州
天台杨氏
状塘杨氏源出隋荣王杨白。肇基新晶彩烟。六世杨凤迁天台西乡。状塘(祥塘),下张、西岭、洗翠坑、翠屏、奖大(南平)、大路杨(前山)《天台状塘杨氏宗谱》(1910)榜山杨氏杨营,先世关西,随驾南渡,居天台山东麓。响堂、八都、横潭坎、安固(螺溪),平窑(坦头镇),柘树坦、苦竹(滩岭)《台东杨氏宗谱》(1922)
上杨杨氏杨智于宋嘉定十七年(1224)由新昌择前迁天台南山上杨。上杨、前杨、里翁(南平乡)《天台杨氏宗谱》(1946)
南山杨氏杨瓒于宋绍定五年(1232),由汴梁桐巷迁天台南山。前杨、下杨、韩家(南平乡)《天台南山杨氏宗谱》(1914)
妙山杨氏杨重禄于元末自南山迁县城学宫之侧。城关针,下肖(三合镇),西岙杨(明岙),奓园(苍南)《天台妙山杨氏宗谱》(1947)
潘岙杨氏明杨衍楞(1449-1509)由仙居杨府赘天台潘岙王氏女。叶宅(街头),潘岙杨(祥和)《仙居杨氏宗谱》(1917)
绿凌杨氏明杨恩荣(1494-1574)于嘉靖初年自温岭迁天台屿山。前洋、绿凌(现名六另)(坦头镇)《台东绿凌杨氏宗谱》(1886)
西王杨氏世居宁海亭旁。清杨谨由梅坑来迁。西王(苍宝)《天台西房杨氏宗谱》(1925)


榜山杨氏家族
杨营,先世关西,随驾南渡,居天台山东麓。
响堂、八都、横潭坎、安固(螺溪),平窑(坦头镇),柘树坦、苦竹(滩岭)
《台东杨氏宗谱》(1922)


三门杨氏家族
亭旁杨氏,始祖杨宁,祖籍宁海黄坛,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族叔杨镇龙起义抗元失败,避难迁入。
后分迁善岙杨、王村、梅坑杨、善见、山后芦、山上杨、叶家山、半岭等地。宁海杨氏又迁溪头、坎头、卢家塘、南林、长林、葫芦田。又杨昭卿居珠岙。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21:12:00 +0800 CST  
丽水
缙云杨氏
双龙杨氏源于关西,支分浦城。北宋至和前后,浦城杨尧卿,购宅县城西虞山下而居。其后,遭火灾,子孙移居桑谷(今双龙)。

官店杨氏与双龙杨氏同宗。南宋绍兴年间,丽水水东杨国荣,遭世乱,访族兄于绥,游仙都,遂定居关川之今官店)。

东门杨氏南宋时,青州(今属山东)杨添遂任职处州,死后葬绍云美化乡云苍山。南宋末,其后裔克谦任给云知县,居县城东门东和坊。子孙散居长澜、黄坛、东溪、西坑口等处。


遂昌杨氏家族
有7支,共2952人,分布12个乡镇。
(一)世伸于清乾隆间由江西兴国县佛岭徒吴泉聚族。
(二)世华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于明季徙举淤口。
(三)始祖千五,居闽汀杨家坊,后裔惟翰、惟章于清乾隆间徙下西坑。
(四)始祖九二郎,世居闽汀连城杨家坊,后裔上贤于清康熙间徙鹏落畈。
(五)大七于明初由徽州绩溪县后杨家村徙洋溪。
(六)公涵、公灏,祖籍徽州休宁,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徙渡口。
(七)坑口、荫樟源杨姓来自南京。项庵杨姓来自松阳赤岸。


龙泉市住龙镇碧龙村杨氏家族
大屋里支系杼公83世,世福公之次子仕良公支系,第92世正逸公于清康熙29年(1690),由福建连城杨家畈迁居碧龙,山下同属于正逸公。神坛坑支系83世,世福公长子海生支系93世昌义公于清雍正年间由福建连城杨家畈迁居碧龙神坛坑下首。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4 21:14:00 +0800 CST  
贵州
杨是贵州省第一大姓
威宁杨氏家族
杨姓:原为汉族杨姓的一支入教,主要居住在威宁县秀水乡。据《威宁回族杨姓家谱》载:“威宁杨姓先祖,祖籍江西泰和府,后迁应天府,属于南京籍,明洪武十四年,杨万伯、杨万金随傅友德主帅、沐英、兰玉副帅,带雄师三十万讨伐大西南,杨万伯驻守云南大理,杨万金镇守贵州威宁,居往此地,娶刘氏有子二人崇仁、崇义,崇仁由威宁授命进云南后返回南京,崇义娶王氏有子一人杨敏。杨敏娶何氏有子八人:杨省、朝京、庵宇、芳声、应选、毓秀、来连、联伯,疏散居往云贵川。”“随后,杨联伯进教娶马氏有三子:杨承麟、杨承伯、杨承群。另据威宁民间口碑传说,杨姓是清朝康熙年间刘吉阿訇劝其变回教的七姓之一。


黔西《杨氏谱系》
民国年间杨氏后裔据彝文纂修。
据谱, 杨氏始祖孟越, 第三十一代为隆穆, 隆穆有六子, 是为“ 西南六祖” , 彝姓, 世居黔西。
明末改土归流, 设八目分司其地, 始有余、杨、苏、李、禄、张等汉姓之分。
是谱用汉语文抄录, 谱后附有“ 夷字释略” 。
载有源流, 世系, 乌蒙世系彝汉文对照, 各家支世次, 丙午年葬家母于青杠寨奠章文, 纠纷照判书, 请族词合族一据, 永敦和好合同字据, 审判给照, 民国四年杨芳枝任土目“ 袭职稿” , 水西安文焕公配补块氏老安人节孝序, 后水西同仕请详顺德夫人奢香建
祠修墓稿, 土目效命效力, 土目氏仪理论, 北肇支祠警碑等。
附录水西将军碑铭, 奢香夫人诗。
乌蒙杨氏, 谱至七十三代, 其间不无遣佚。
手抄本一册, 藏杨氏后裔之处。
彝族。


遵义桐梓《杨氏家谱史》
1990年,杨端之第四十四代孙杨修礼、杨修国等, 根据旧谱及史志编纂。
据谱, 该支杨氏乃弘农郡杨氏后裔。
播州今遵义先祖杨端, 原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人氏。
唐嘻宗乾符三年, 平蛮人播。
谱分三卷, 一卷为编纂说明, 杨氏原籍序、世次记二卷为碑记, 端祖之世纪, 姓氏来历, 世系源流, 谱系, 谱云, 名宦词, 历朝历代名士事实, 杨氏在遵义仕居分派史三卷为承续总歌, 总歌注解, 正宗源流等。
是谱载有大唐乾符三年, 太子少保太师平播总督司十七代孙杨端序潮州刺史韩愈《送杨少尹序》内阁太子少保骆宾王序。
还载有世次图, 拜献行礼图, 艺文等。
从杨端上溯四十八代, 从杨端始谱至四十七代。
铅印本一册, 藏遵义桐梓县杨氏后裔处。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5 18:03:00 +0800 CST  
四川
杨为四川省第六大姓
渠县杨氏
渠县杨姓一脉,系清顺治初由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入,始迁祖杨九福率10子入渠,落业于青神乡大青山(今土溪镇境内)与鲁姓划地为业。其地故称“鲁杨二坝”。后其子以甲分支。一甲居流溪大石湾一带;二甲居河西杨家湾一带;三甲居李馥乡杨家垭口一带;四甲居广禄乡黑石沟及三板、岩峰一带;五甲居板桥乡、青龙乡杨家湾、鹰嘴岩一带;六甲居址不祥;七甲居广禄、平安之间的杨家巷;八甲仍居青神乡杨家坝、蒲涛坝;九甲居平安九甲及涌兴一带;十甲居大竹清河、杨家一带。


昔日杨氏宗祠 今日文化阵地
——天全杨家祠堂的“蝶变” 天全县老场乡有一四合院名为杨家祠堂,历经100余年风霜,经历了繁华、衰落与寂寥。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历芦山地震后,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当地文化部门结合杨家祠堂的历史底蕴,将祠堂打造成了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
天全县老场乡群山环绕的平坝内,河水静静在场镇边流淌,老场乡的老街上传来琅琅读书声。
循着读书声,走进河岸边,穿过一片竹林,跨过一座小桥,从一条窄长的老街前行,在老场乡中心小学旁边,就是杨家祠堂。
木柱石雕:
古建的精美工艺
崭新的大门,高大的院墙,在学校外格外显眼。
推开木门,眼前是一个石板院坝,屋檐下的牌匾上写着“杨氏宗祠”四个大字。
继续往前走,走过一段走廊,推开一道两扇门,一个四合院展现在眼前。
四合院的管理员高方芳正在院坝里打扫卫生,她仔细地清除着院墙角落里的杂草。
老场村1组79岁的杨明森走进祠堂里,对着祖先画像和牌位鞠躬。
一块牌匾高悬门框上,“慎宗追远”的黑底金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这里就是杨家祠堂。”杨明森指着正中的画像和几根木柱说。
“杨家祠堂,越来越气派了!”杨明森说,原来的杨家祠堂,除正中的大殿保存完好外,四周的厢房破败不堪。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杨家祠堂进行了大的整修。
如今的杨家祠堂,房新壁净,雕梁画栋,古朴庄重,气势恢宏,既保持了民族古风格,又洋溢着时代新气息。
最为显眼的是,祠堂大殿中有垫柱石的八根木柱。每根柱子高约5米,最大的柱子直径有70多公分,没有一丝虫蛀的痕迹。
正中的六根柱子最大,需要两个成年人合抱才能抱完。
这六根柱子下的垫柱石,均为八角菱形,雕刻有各种花纹,有描写劳动场景的、有戏曲故事的、有祈求福祉和祝愿长寿的,内堂对称的两个柱石上,还分别雕刻有两个狮头,雕工精美,栩栩如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杨明森说,现在大殿里最古老的物件,就是木柱和垫柱石了。
这些木柱和垫柱石上的精美石雕,让杨家祠堂散发出历史的气息。
修建传奇:
140余年的四合院
4月1日,星期五。
对于老场乡中心小学10岁的杨子桢来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因为当天下午的课外活动课,就是到旁边的杨家祠堂参观。
下午,杨子桢和同学们一同走进杨家祠堂。同学们最喜欢的就是来到祠堂参观,并听当地老人讲故事。
“没有虫蛀的柱子和精美的雕刻,得益于工匠高超的技艺。”杨明森给孩子们讲起了他从祖上听来的故事。
话说当年,杨家主事人在准备修建祠堂时,为了保证杨家祠堂的经久耐用,当年的祖先想了一个招聘工匠的办法。一次,杨家主事人召集了周围乡镇的十多个木匠来应聘。
“所有的工匠都要制作一只木马,做好后放进老场乡一处名叫‘霸王沱’的深水里浸泡七天。”杨明森讲得有声有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七天后,十多只木马从水里捞出,并现场对木马进行“解剖”检查。检查的结果是,仅有一只木马内部是干燥的。其它被水浸泡后,内部有水的木马自然淘汰。
制作工艺的优劣,在木马是否渗水的时刻有目共睹。优胜者自然成功应聘成功,成为了杨家祠堂的“总工程师”。
不久,杨家祠堂建成了,祠堂坐北向南,分为前堂、正堂、后堂,东厢房、西厢房,四合院建筑群,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小青瓦顶,占地面积有五六百平方米。
杨明森说,当时,如此宏大规模的四合院建筑,又属于祠堂建筑,在雅安也是少见的。
“杨家祠堂先有‘上祠堂’,再有‘中祠堂’,后有‘下祠堂’。”今年79岁的杨明森小时候曾在三个祠堂内玩过。
如今,下祠堂仅存遗址,上祠堂经维修后,也仅存三间青瓦房,而保存完好的中祠堂,也正是现在同学们参观的杨家祠堂。
“现在保存下来的是清同治11年重建的杨氏家族的宗族祠堂。”顺着杨明森手指的方向,头上的正梁上,写着“同治十一年岁次,壬申月健任,子朔十一日壬辰寅时登柱。正取癸丑日辰时上梁大吉,唯祈合族发达,僧俗咸安、子祥之兆”。
短短数十字记录了祠堂修建的时间和对族人的祝愿。
如此算来,杨家祠堂从同治11年(公元1872年)至今,已经有144年的历史。
四处厢房:
记录杨家宗祠辉煌过往
在重建维修四合院之前,杨家祠堂里还保留着四个厢房、四个拱门,以及拱门上的文字。
如今,在四合院里四个角落里,那白色墙壁和上面的文字,分外醒目。
“思过处”、“适意斋”、“养性轩”、“清心所”,每个厢房还有相对应的楹联。
“思过处”对应的是“一院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下午放学时间,老场乡中心小学校长杨军也来到杨家祠堂,他分别就各处的对联及功用作了解释。
杨军说,这里是杨氏家族对子孙进行“思想教育”的地方,据说里面原来堆放着众多的书籍,包括家规、家训。现在,里面已成为红色文化展厅,用实物和资料展示着红军长征时在老场乡的过往。
“适意斋”对应的是“松间泼墨临摩诘,花径衔杯咏少陵”。这里是客厅和厨房,是会客见友的地方。现在,此处是书画室,里面还挂着众多当地书画爱好者的作品。
“养性轩”的对联是“石上题诗扫绿苔,室窗酌酒邀红月”。这里是杨家祠堂的“管家”居住之地,大小事务全由这里决定,相当于一个单位的财务室。据说里面有20几张大桌子,每年的家族大会就在这里召开。现在,此处是阅览室所在地,里面放着诸多图书,方便当地村民查找资料。
“清心所”的对联是“敲诗人坐小楼中,看竹客来深巷好”。 根据意思,说这里就是杨家的花园所在地。现在,里面用文字和图片,记载着杨家祠堂的过往。
杨军说,杨家祠堂也叫杨家土司祠堂。杨家祠堂最初为明代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副招讨使杨世仁修建。
“杨土司的统治范围就在老场及周边一带,杨氏从山西迁到天全,杨家也繁衍为一大家族,人员发展至周边县市。”杨军说,现在老场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姓杨,“杨姓在这里是大姓。”
看着对联和四处厢房,听着杨军的介绍,可以想到当年杨家祠堂的辉煌过往。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5 18:13:00 +0800 CST  
祠堂新用:
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
杨子桢和同学们参观完了杨家祠堂的正堂后,跟随着老师在红色文化展厅和杨家祠堂历史展厅等参观后,就分别到四合院的几处厢房,找寻自己的“乐园”。
修建一新的杨家祠堂内,有图书阅览室、书画室、舞蹈室、电影室、红色文化展厅和土司文化展厅等。
大多数孩子和杨子桢一样,选择了到图书阅览室去看书。图书阅览室的后面房屋内,是一间摆着十余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
彭周君说,祠堂作为传统村落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如何活化保护,许多村落都在探索。杨家祠堂是天全杨氏后人的精神守望地,因此,如何让杨家祠堂在新时代下发挥新的功用,成了他们重建中一直考虑的问题。
“我们重建杨家祠堂时,就想着让杨家祠堂发挥其文化作用。”彭周君说,我们按照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来打造,结合杨家祠堂的历史底蕴,分别打造了图书阅览室、书画室、舞蹈室、电影室、红色文化展厅和土司文化展厅等。
在杨家祠堂里参观,你能感受到祠堂的厚重历史和现代的文化气息。
原有的家族祠堂,在灾后重建后,发挥了活动阵地的新作用。
“每到周末或是下雨天时,这里的群众特别多,他们有的看电影,有的看书,有的下棋,有的排练舞蹈……特别热闹。”自2014年下半年杨家祠堂重建后,高文芳担任着杨家祠堂的管理员。
杨家祠堂外,还有一个儿童游乐园的修建正进入收尾阶段,儿童游乐设施已经安装完毕。
改建后的杨家祠堂,已然成了老场乡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2014年,作为老场乡的综合文化站,杨家祠堂在获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再次获得了“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殊荣。
传承文化:
乡人精神寄托地
4月1日下午,一位从上海归家探亲的杨家游子回到老场乡,他见完亲戚朋友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杨家祠堂里来参观。
杨家祠堂,有着他们儿时的记忆和对家族发展的寄望。
“对于每一个外出的杨家游子来说,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杨家祠堂,永远是忘不掉的那一缕乡愁。”杨军说,杨家祠堂,曾是教育家族子弟的地方,后来成了学校。”
杨家祠堂,也一直延续着教育子孙后代的作用。
在四合院的历史展厅内,有一张杨家祠堂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三间青瓦房,房屋外有两棵枝繁叶茂的桢楠树。
杨军说,在杨家祠堂修建之前,学校一位退休教师杨名光就住在祠堂里。这张照片正是他所收藏的。
据杨名光讲述,杨家祠堂本为二进房结构的四合院,但戏台在1949后被一场大火烧光了,今天幸存下来的,就只有我们所见到的前四合院,也就是正堂。
1940年出生的杨名光,见证了杨家祠堂的变迁。据杨名光考证,1912年,钟灵乡(现为宝兴县灵关镇)中心小学在这里成立,这是有关杨家祠堂成为公办学校的最早记录。
1949年后,杨家祠堂继续承担着学校的任务,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教室和老师宿舍。杨名光的哥哥曾任学校的校长,那张老照片正是他的哥哥所拍摄。
后来,杨家祠堂旁边修建了新的教学楼,考虑对祠堂的保护,杨家祠堂被圈进了学校。
“原来只是杨氏族人读书地方,现在是全乡人民子女受教育,也是村民们文化活动的最好场所。”杨军不觉感叹。
杨家祠堂与学校的相同功用,使杨军以及这里众多师生,感受到杨氏文化气息的熏陶。
杨家祠堂现有的文化阵地作用,也让当地村民们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在杨家祠堂里休闲学习。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黄伟
延续文脉 让家族祠堂焕发新的生机
家族祠堂,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雅安的一些祠堂建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修缮后,以其崭新的姿态营构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承载缕缕乡愁和历史记忆,服务于现代文明,焕发别样风采。
将家族祠堂改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新时代下家族祠堂的一次“涅槃”,让家族祠堂的文化功用得到最大化体现。
在采访杨家祠堂当天,彭周君还带记者参观了杨明森口中说的上祠堂。这个位于老场乡红岩村的杨家上祠堂,在地震前曾是村里村委会所在地。上祠堂在地震中受损,村委会搬至对面。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维修一新的上祠堂再次呈现出古色古香的特点来。彭周君说,上祠堂也将打造成红岩村的村民文化活动阵地。
祠堂变成文化站,在雅安并不少见。
在名山区新店镇中坝村,当地的赵家祠堂也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将家族祠堂打造成了该村的村民委员会和村民文化活动阵地。
民间有“一村一家庙,一姓一宗祠”的说法,祠堂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基因,祠堂铭记了历史,留住乡亲与乡情。正如杨家那位游子所说:“无论他们身在何方,家族祠堂永远是忘不掉的那一缕乡愁。”
家族祠堂,作为乡间最重要的公共空间,经历了上百年历史,如今仍保留着强劲的生命力,记录着古建筑的历史变迁和家族兴衰史。家族后人,可以通过祠堂,寻根问祖、缅怀先祖,并且起到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 。
如何利用当地的家族祠堂等历史建筑,打造既有文化,又能惠民的文化场所?从祠堂转变为综合文化站,杨家祠堂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杨家祠堂已经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通过当地文化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祠堂翻修一新,并对外开放。如今村民们在这里下棋、练书法、练舞蹈……
杨家祠堂,真正成为了村民活动重要的公共空间,焕发出新的时代气息。
杨家祠堂的转变,可以给更多正在建乡镇或村级综合文化站的地方,给予更多的启示。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5 18:13:00 +0800 CST  
荷叶乡杨姓源流
薛恒渊
杨姓肇始神农,系至周姬,郡建宏农,原为唐叔虞之后,至九世伯侨,公子孙侨,食采于羊舌,后为羊舌氏。至周景王时,叔向有功于周,受封姓彘,杨氏均属于此得姓。散流天下,遍布四方,亦子孙多矣。自伯侨数传,至西汉成帝时,兴字君蒲为长安令。东汉安帝时,杨震为太尉、夜静四知,有清白传家之训。至北朝,忠为刺史,即事后周为都督,有功封相国,号称随公。唐喜宗时,炎为司马,黄巢起义,杨氏先祖避迁湖北麻城孝感乡。经梁、唐、汉、周至宋元。明之中叶,杨嘉庆由湖北来蜀北,生子伯、仲、叔,祖居三。传伟、礼忠、可芳。三世单传。仅延一线,至崇祯九年十月,张献忠起义,蓬邑地方,人多伤残高祖挈眷属逃避山林。至清顺治三年,王师来蜀平治,高祖奉始祖之命,复返蜀北蓬邑荷叶溪,插占业花园沟和园坎子。未几,将花园沟赠授梁、陈二姓,于园子坝世代居住,,实有祖坟墓在焉。
杨氏宗祠建在荷叶溪畔,清明会自乾隆丙申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历时二百余载,其有会业和会庄,以作宗祠蒸尝。庶宗祀可观,凝成神主,妥为有庙。杨氏入蜀字派即杨,传伟之子礼忠生可芳,曾孙荟芃分两房。(这四代未计入再以四十二字之内)。今以传至十三代了。
杨氏字派:永维德厚继先绪,大振廷元作世光,亨泰纯文华国用,恒居昌运敦含章,时宗盛治学思善,本茂林中毓秀长。


大邑杨氏
杨先生将族谱排行通过手机短信发给四川省大邑县地方志办公室的赵先生,原文是:云长凤九登,存文万天开。正仁忠厚结,国义民培林。
赵先生求教于大邑县对杨姓族谱有研究的几位杨姓长者,对天全《杨氏族谱》,大邑《杨氏族谱》、崇州街子的《杨氏族谱》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将有关大邑杨时春那支的族谱的部分内容和成都杨永彬先生提供的崇州火井塘杨氏的相关资料通过电子邮箱发给了杨先生。
杨先生阅后认为,根据其祖先排行,昊天观杨氏与杨时春那支杨氏没有直接关系,与火井塘杨氏祖籍地不同,昊天观杨氏来自湖广麻城县,火井塘杨氏来自山西。
与杨先生的祖亲有直接关系的杨姓亲人到底在那儿呢,赵先生和家人通过网上发布寻根信息,在大邑银屏伯乐村、晋王村、青屏村和青霞镇的马坎村及崇州的东关等地张贴了寻根启示,请大邑县、崇州市、天全县及川内外杨氏宗亲和知情者提供线索,帮助杨先生尽快寻找到亲人。
经查大邑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县志,所记姓杨的有个别与杨姓字派相合,不能说明问题。
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大邑县全县有5759户人姓杨,分布较多的乡镇有三岔520户,敦义488户,王泗396户,银屏354户,唐场333户。 1991年版新编《大邑县志》第29篇社会风俗宗族类姓氏条载:“据80年代前期县内各地区户籍册载,姓氏有294个。千户以上的姓有:李杨王张陈刘黄周何罗余傅徐牟赵郑吴高朱等19个,李杨王张四姓在5000户以上,分别为7216户、7008户、6915户、5976户。”可见,杨姓在大邑是第二大姓。


四川客家简阳杨氏续修 族谱参考资料(杨庆)
附修谱内容大纲目录及修谱倡议书,供宗亲参考,并提建议意见为谢!


附件:1)四川客家杨氏续修族谱内容目录大纲
2)四川客家杨氏修谱倡议书
3)第11次续修四川客家杨氏族谱感言
我的电话:13183825975(成都)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收信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二中队 马利生转杨庆 收
邮编:620010 电话:13990380060(马)
四川简阳客家杨氏续修族谱发起人:杨庆
2007/11/06于四川简阳
续修四川客家杨氏族谱大纲目录
---------主编:杨庆
一:四知堂云岫门龟山派广东客家入川支脉之
杨氏族谱

二007年重修手抄版/电子版
二:当代杰出杨氏宗亲题词
(1)杨慎《临江仙》词(明代,已有)
(1)杨成武上将题词(已有)
(2)杨汝岱副主席题词(已联系,待)
(3)杨振宁院士题词(已联系,待)

三:续修四川客家(简阳)杨氏族谱序
(1)追根朔缘话杨姓 (杨庆文 义乌,已有)
(2)续修杨氏族谱序世纪新篇(杨庆,已有)
(3)续修杨氏族谱序(杨清廷/杨清平 已联系?待)
(4)续修杨氏族谱序(杨其宗 香港 已有)
四:新版杨氏族谱目录

(1)四川客家(简阳)杨氏存四知堂云岫门龟山脉之江西瑞金/广东梅州老谱发现记实(已有)
(1--1)老谱发现记(已有)
(1--2)老谱的保存情况,谱记内容,以及在当今中华杨氏族谱文化里的作用和意义简述。(已有)
(1--3)修谱主编:杨庆宗亲简介(杨氏宗亲网斑竹 杨清涛)(已有)
(2)杨氏世系简表
暂收录广东入川始祖友祥公简阳分支:高明场/谭罐窑杨泽熙一房(缺);石堰乡杨泽忠一房(已有);海螺河乡杨泽汉(音)一房(缺);简城镇杨泽光一房(缺)。自杨受姓始祖杼公至我清字辈共传108世直系简表,(约3000余年不间断世系)

(3)杨氏图腾(已有)
(4)杨氏世系歌(已有)
(5)杨氏起源简考(含自黄帝---杼公世系,已有)
(6)杨氏迁移历史(含本房历代直系迁移图,已有)
(7)杨氏各郡望,堂号源流(已有)
(8)杨氏四知堂杰出祖宗画像及传记(已有)

收录:黄帝,周武王,杨杼,杨喜,杨敞,杨震,杨修,杨坚,杨玉环,杨炯,杨绾,杨行密,杨云岫,杨业,杨时,杨万里,杨存中,杨圭,杨士奇,杨廷和,杨慎,杨涟,杨继盛,杨爵等等
(9)杨氏迁移各地始祖列表(以四川客家杨氏直系祖宗主脉为依据,已有)
(10)杨氏有关的典故与故事(已有)
(11)杨氏历代文臣武将列表(已有)
(12)大唐王朝杨姓11宰相列表(已有)
(13)杨氏历代续修族谱序(已有)

老谱含:宋,明,清时期谱序15篇,悉数收录。
(14)杨氏家族族规,家训,格言。(已有)
(15)关于杨氏祖坟被占之官司御状及广东按察司判复原文(清初,已有)
(16)关于广东客家杨氏由粤入川之史实考(已有)
含:湖广填川之背景,客家精神及民歌,友祥公入川情况细解及分析
(17)清初广东入川始祖友祥公支脉分布图(已有,待完善)

含:以简阳,仁寿为中心,散居各地以至国外(美,英,澳,新等)。
(18)四知堂云岫门龟山派友祥房入川后裔之辈分表。(已有)
(19)杨氏历代名人与简阳客家杨氏的血脉关系简考。(部分已有)
为防止宗亲修谱常犯的冒籍和攀附,特做此简考,以明亲疏之血缘。
(20)杨氏文化研究文选(已有)
(21)四川及广东宗亲发展和修谱情况(含简阳修谱记事)(已有)

(22)杨氏宗亲会各地分布表(含海外)及发展(已有)
(23)附:杨氏近现代名人录(已有)
含:军,政,科,教,文,工,商等领域(杨成武等17位上将,杨振宁等35位院士等等)
(24)杨氏清明祭祖文告及入川先祖墓葬图(已有)
(25)杨氏续修族谱倡议书及相关祭奠活动(已有)
(26)现代族谱世系简表格式范例及保存方法(已有)

(27)四川客家(简阳)杨氏世系详表(含原老谱所有伯叔祖世系表,已有)
上古篇:黄帝---杨杼;古代篇:杨杼---杨友祥;入川篇:杨友祥---杨庆,杨清廷等;(光琏公一房资料已经完善,缺另外三房简阳分支世系)
(28)修谱艰辛记,编后记。(已有)
杼公第108孙,震公第72世孙:杨氏关西宏农/江西瑞金/广东梅州/四川客家老谱持谱人:------杨庆
电话: 13183825975 QQ:736675785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特别备注:A,本谱初稿为杨庆宗亲历时15年完成;
B,本谱为家族公益性质,不作盈利目的;
C,本谱修谱及印刷所有经费全部由本谱主编杨庆先生独立负担;
D,本谱将分赠海内外各主要杨氏宗亲会以及杨氏部分杰出宗亲参考惠存。
杨氏续修族谱倡议书




————等宗亲:
千家百姓,你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姓杨?;茫茫史海,你的历代先祖都是些谁?华夏沧桑,先祖历史上经历过那些磨难和荣耀?;方圆大地,你的根在那里,先祖什么原因辗转定居来到这里?;你的辈分是多少,孰长孰幼?等等,要答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靠本氏之族谱来解读了。
族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链接氏族的纽带。自华夏姓氏产生以后,先辈们为使本姓繁衍的人丁和睦相处,凝心聚力,开发自然,共同生存,随以修谱明根晰脉,尊祖敬宗,逐代相连,使之亲善,孝敬礼让,以免五服之内混而倒置,同宗一脉岐而胡越。
追溯杨姓始祖一世杼公,始于春秋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天子的分封,是周王之嫡亲后裔,传至三十六世汉代太尉杨震公(四知堂),一门四世三公,以清白家风传世,其后子孙帝王将相封疆大吏不下千员,先祖之金枝玉脉不断分迁繁衍,至今传至简阳现“清”字辈已108世,世系所载世系已逾2800余年,家族历史远在孔,孟,颜,曾之上矣。
再溯广东客家入川简阳(仁寿)始祖,第100世祖友祥公:自大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时年公23岁),从原籍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地名兴良约上村百侧布(现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顺应清初客家人“湖广填四川”之历史潮流,携妻子钟氏历尽艰辛,长途跋涉西进5500余里,辗转暂居于四川内江府仁寿县方家场,先以杂货生意为生。
公立足以后,于大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冬月赴原籍广东接父母(守岳公)携昆季俱来仁寿,次年三月才抵方家,而行一家团圆之乐。然方家场“山多田少,亦非乐郊”,暂居数月后,我守岳公携妻子谢氏其余四子友廷,友华,友辉,友耀公(美麟公早逝)遂北上,移居之内江府东乡杨柳桥等地,耕读定居创业。在大清光绪年以前,两地宗亲彼此都多有往来,但时过境迁现已失稽,料想其后裔宗亲也遍布内江,资阳,成都诸地了。本着对这几房宗亲之牵挂以及修谱之需要,本人曾多次实地寻访无果,亦曾求助于四川大学图书馆,在其馆藏书籍目录中翻阅有我守岳公杨氏简谱一部,然只有前80多代世系,进川后并无详细之记载,本人也曾联系内江市档案局,地方志办等,多方寻觅均无结果,这实在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5 18:20:00 +0800 CST  
自仁寿方家场第二次分家以后,我友祥公一房仍暂居仁寿方家经商创业,后以杂货生意之积蓄,在简阳河西苏家坝(今简阳县高明场,坛罐窑一带)逐渐置地,并于大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弃商而移居简阳河西以耕读传家为业,公与妻子钟氏共生四子:光曼,光容,光英,光连(名字前均加王字旁),其中在仁寿留有分支遗脉,在民国以前仍相往来,可惜至今也已失稽。友祥公在大清雍正,乾隆年间先后数次返回广东原籍购置祭田奠供奉祖先,每次往返均要跋涉一万多里,耗时数月之久,以当时清代之交通与物资条件,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矣;尤其我友祥公最后一次返粤祭奠先祖是大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的事迹了,时公已79岁高龄仍携胞弟友辉公胞侄光缙公一同前往,此行惟恐年迈行走不便,遂陆续将直系三代之祖宗愈发公,多寿公,美麟公等金骸殓回简阳等地安葬,以便继续祭奠。这种尊祖敬宗之美德,是我客家杨氏之悠久传统,现今想来仍让吾辈后人感动和嘘唏不已!
至于续谱,修谱在我客家杨氏的家族生活中,亦是头等之大事,几乎每数十年遂有各房族长聚族修谱议事,从现有族谱资料可知:
我简阳客家杨氏族谱自大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由进士文富公以江西嫡亲老谱为据续修(后称为广东梅州老谱,主要记载云岫门世系)以来,历代先祖为承上启下,不畏艰辛,在宋元明清时期坚持续修,使之宗脉清晰,逐代延伸有序,族中人文发展一览无余。先辈清初入川创业以后,仍秉承传统,还于乾隆年间筹集银两,在成都府修建我客家杨氏总祠堂,联宗睦族,我房友祥公且是主要之发起人和捐款人之一,遥想当年我友祥公在四川客家杨氏中的威信,是何等之高望。
然自大清朝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第10次续修以来,由于清末官脏帝昏,其后进入辛亥革命民国以来,军阀二刘相争,国共两党内战频频发生,加之日寇侵略,民无生息,无力续修,只是简为本房主要人丁之添补,并无人物事迹与历史事件之叙述;解放后在大抓阶级斗争之年代,修谱乃是宗族复辟,无人敢为;三年自然灾害加大跃进之人祸,饿殍满地,却高呼亩产万斤,时人之不保何言修谱?后又逢史无前例之“文革”愚民时代:平祖坟,毁宗祠,烧族谱,族中原谱损失殆尽,修谱业已冷落,因此间断百余载,无人问津,以致眼下族中脉络不清,代位紊乱,宗祖淡漠,祖坟荒芜,老屋残破,祠堂凋零,族下呈现团结涣散之景象,想我堂堂杨府沦落下陷至如此不堪,余无奈而叹曰:“本是同根生,相煎也很急矣!”,,,
鉴于此,一脉之宗亲,聚散何凭?子孙后代何处去问祖,哪里去寻根?长此以往,吾氏子孙岂不成了断线之风筝,大海之孤舟矣?诚若是,我等将何颜面对列祖列宗?又如何向子子孙孙作出历史之交代?宋代名贤欧阳修说:“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难道我等甘作杨门之不肖子孙吗?吾辈今日不修谱,三代以后谁识你?
故修谱联宗睦族成为我客家杨氏家族生活中当务之急了:族谱可以考世系,溯本源,明人伦,别长幼。通过修谱,我辈可以寻根访祖,追念先辈美德,继承祖宗遗训,光达前人业绩,传我杨氏青史,沟通了解,团结族人,激励来者,为富国强民贡献力量。修好族谱,为子孙留下一笔永久享用之精神财富,这是我等义不容辞之历史责任与使命。

为此,遵照中共中央一九八四年档案宗7号文件“研究宗谱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及“宗谱是国家文化遗产中亟待发展的一部分,它蕴藏着大量的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家族制度以及地方史资料”之精神,时下各地各族修谱方兴未艾。近年来,经查询:全国各地(陕西,山西,福建,安徽,广东等)宗亲和简阳周边各族(包括从湖北湖南移居来的简阳普安杨氏,云龙杨氏,镇金杨氏等)均多已聚族修好族谱,唯独堪称望族之简阳仁寿内江广东客家杨氏修谱时断时续,各自为阵,族散而无人倡议: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过辉煌篇章、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之旺族——杨氏之子孙,我等(简阳,仁寿客家)岂能落伍焉?
然我客家杨氏友祥公由粤入川280余年,繁衍10代有余,随着历史发展之进程,由于外出避难,戍边转业,游学留洋,经商贸易,随官从政,婚娶外嫁,务工创业等诸多客观因素,族亲已经散布于全县,全川,全国乃至海外美,英,澳,新等国,已难有旧时按村户祠堂聚族修谱之条件了,此番景象既是幸事也是憾事矣。
关于本次修谱,留在简阳原籍乡土耕读之淳朴族亲,虽热心但清贫守家已无相应之修谱学识与条件了;而外出离乡有成就之族亲,相互往来渐少,信息亦不畅,虽几经艰难打听征询,感觉其乡土和宗亲观念也趋淡漠?或曰没时间,或说无能力,多相互之推委;诚然:修谱大事,系巨大之工程,需极多的历史,地理,人文,政治,军事,文学,书法等涵养知识,亦势必将耗费大量之精力与财力,更要有一棵为家族公益事业付出之热心,完成此业须有宗亲果敢付出与牺牲,然综观族亲:合此诸多条件者,能有几人?
为此,族中热心宗亲长老每每想及也多有不安,时有零星聚集议论修谱之善事,值此已移居眉山地区之转业军干:友祥公第七世孙泽忠公及其子杨庆,面对断修之客家杨氏宗谱,心急如焚,随即多次回乡艰辛奔走,搜集并得传到我简阳客家杨氏清代手抄完整嫡亲世系之原谱一部,为此次续修简阳客家杨氏族谱提供了坚强可靠之依。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起人得传老谱以后,本着责任心与兴趣,曾怀揣老谱先后自费走访我杨氏嫡系先祖历代踪迹之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吉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先后拜访查询了四川大学,上海,北京等地图书馆,亦请教诸多牒谱学专家和藏家,翻阅无数之相关史籍,收集整理考证出大量杨氏族谱史料。期间,为每次新的发现而欢欣鼓舞,又因为一时的困惑而迷茫,这兴许就是修谱的乐趣所在。如此,而前后历时15年心血,所受之孤独,艰辛与委屈难于言表,终于使我客家杨氏族谱入川前两部事迹内容得到详实,并与杨氏四知堂国内主要之分支都续上渊源,实为可喜可贺之大事。
然友祥公入川谱记三世以后,繁衍分支往来渐少,谱中除光琏公石埝一房世系脉络清晰不断外,其余皆不详,是为美中不足也。与此同时,由杼公108世孙/老谱嫡系传人/嗜好历史研究与文学写作之杨庆宗亲心系修谱大事,又屡次回乡,邀集了本族留在简阳诸位退休之嫡系族亲:杨波先,杨泽永,杨清琼,胡泽帮,杨泽光,杨泽琼,杨东清等等,以及杨氏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陕西,山西,湖南,安徽,香港,台湾等分支之宗亲以及宗亲会的广泛关注与鼓励下,倡导修补我杨氏受姓至今之历代世系族谱,以及健全友祥公入川后之新谱系,几经商讨统一了认识,大家决心为续修我杨氏族谱发一份余热,以上对先祖,下为后辈尊祖敬宗打一个良好之基础。如是再次行动,筹备动员拉开了简阳客家杨氏族谱第11次全面大修之序幕。

此次续修过程中,本着建议为理顺宗族脉络为主导,追根溯源为基础,继往开来为目的,提高族人尊祖敬宗的意识,弘扬敬老爱幼的美德,增加宗亲社会竞争力。编修前建议精心组织,以自然村为单位,以房、户为载体,扎实而有序地统计了族中人丁、家世。编修时在坚持原谱欧图苏传的规范下,以注重当代人,连接上代人,抓住编写世系线图,昭示族人的脉络,按照我族“四知堂云岫门龟山脉友祥房”使其族人认祖归宗。此次宗谱编写在围绕原谱世系线图为主之情况下,为了解当今族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发展概况,展现简阳客家杨氏族人在各行各业之名人名事,建议新编杨氏家世之新谱(入川前两部已经由杨庆独立完工);同时本着“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的也能传根接代”之精神,建议将杨氏族中的女性(含已出嫁的姑娘)也编进了家世,以现户主为主的女性子辈也挂线入谱,展现了族中的人文概况,冲破了男尊女卑之旧习,适应改革进步的时代。
故此次族谱续修入川篇分支合族之整理工作,我等将面临着范围广-分支多-年代久-信息不畅-无经费来源之景况,希望得到了友祥公简阳四房分支,以及仁寿,内江等族亲之理解与支持,成立我“四川简阳客家杨氏族谱修缮联谊小组”,也好顺利地完成了杨氏族谱入川后部的续修工作,以继续宏扬我“清白传家,精忠报国”之杨家精神。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5 18:22:00 +0800 CST  

遂宁市蓬溪县柞房沟杨氏家族
西华八村三社楼房沟杨姓,系从射洪洋溪镇迁来,入川始祖不详,至今已传至十一代了。其字派为:登玉真世春,文长富贵兴。福秧益事新,一家传万代。(杨贵泽提供)


遂宁市蓬溪县祚房沟杨氏家族
西华九村二社柞房湾杨氏,从东宁乡大兴场迁来,其字派只能记忆十个字:世代荣昌兴,大德尊福寿。(杨兴清提供)


四川杨氏家族

始迁祖杨继祖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5月,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迁往四川绥定府(今达州)居住,后人分布大四川各地。杨继祖有长子杨孝、次子杨义、三子杨忠,定居渠江流域。杨孝子长子杨玉成娶妻李氏,次子杨玉先娶妻唐氏,兄弟二人各生五子,商议依年龄大小排列为十甲,后便称之为杨氏十大分支。其中杨玉成之长子杨昉为一甲;次子杨暄为三甲;三子杨旻为四甲;四子杨旼为六甲;五子杨珍为八甲。杨玉先之长子杨希闵为二甲;次子杨希颜为五甲;三子杨希曾为七甲;四子杨希恩为九甲;五子杨希孟为十甲。定居渠县、大竹、邻水等地。
字辈共排行40字:起培汝守恒,有志益然兴,赵先圯为书,章广乃昌恩,同时全本德,希烈尔之伦,永远思祖泽,祥光世代荣。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5 20:59:00 +0800 CST  
插个
南监东门杨氏发展史(浙江苍南县芦浦镇东门洋)
弘农杨氏肇基于周繁衍于宋,十世八十余叶,以似以续,而文献无徵疑以传疑似也,兹谱数典不忘,惟取本支一脉联络者,冠之于前,母附会而母系紊滥,后有作者,继继绳绳知南监世系始于周,发祥于宋,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根也,族谱实为吾祖辈故人与现代子孙对话也,猗欤盛哉。

吾人深感南监东门杨氏族氏族谱之紊乱不详,近两年专研本族宗谱(清朝道光年间的老谱),常常地体会,江南所有的杨门氏族均为萼公之后裔无疑。由于年代久远,风潮屡破兵燹频,两次倭寇肆虐,总谱焚坏无可考也。

由于年代久远,各地不无彼此,或兄弟不睦,诸多因素所造成各地杨门氏族谱之断章取义,而又无追根寻源;如章家堡杨氏之祖正程(臣)公,字履泰号道南,系东门杨氏之鼻祖萼公之次子也,正淮公之异母同父之弟也。又如神宫桥之祖,杨湜,字一清,号云海,确为谦度公之次子。杨源公,字一澄,号海鹤之兄弟也。芦浦杨氏系渚南派之后裔,属老三議度公及老六讓度公之后(有清朝道光年间的老谱记载)。由于风潮屡破,兵燹频,两次倭寇肆虐,避居东括底,小荪湖山内年逾,仅半数回家居住芦浦古城内,自立芦浦派各从灰烬,而即续家乘。尚有一半居于何处?吾人以为散居在如箭嶴、李家堡、河尾垟、龙船、东括底、平阳宋埠、北港青街属杨十元帅后裔其,其廟内尚供奉杨十元帅之神像等等。有温州梧田谱头记载南监迁居,这是第一次倭寇肆虐所造成。

南监东门杨氏之祖萼公之子正淮公有六子,如谦度公、晦度公、議度公、诚度公、谆度公、讓度公,从当时处境来分析,正淮公年仅三十八岁逝世,留下六个儿子,都是靠其母亲操持家中一切事务,其困苦可想而知。当时其弟杨正程(臣)好声韻,与二陆齐名,而不应试,移居白沙十都倡诗教四方来遊者为结社于里北会文阁,恁吊前贤允称一时之盛。三世祖谦度公有兄弟六人。

老大谦度公:年仅一十九岁,只知读书,不知人间米盐事。每当夜雨青灯或编蒲织柳书声机声绳而不绝,其母终年辛劳不已。官至临安教授,与同邑诗人陈子雅改升将之官。陈卒暴尸不得归,为分俸而奠殡宫儀,谦以理学儒宗目之。后以表上乞归养其母,不感其诚,许之,以嗣旌其门。曰:“孝友传家”,著有绿云居诗文抄国史,校正诸书,逝后孔影行志其墓,事实具戴江南文献録,生有二子,老大源公,次子杨湜,字一清,号云海,迁居神宫桥。

老二晦度公,字守训,号小畦,年仅一十五岁,为人诚恳正直,年仅弱冠时,读书很有声望,可惜三试不中,考虑到家中贫寒艰辛,初时遊学到章家堡季父家,后到邑城表兄也怀家,成家立业而逝。可见此派后裔“棠”无法可证。

老三議度公,子守章,号矩民,年仅一十三岁,行止方正,博古通今,仅以秀才终,著有敞帚集行。考虑到兄弟多,家境艰难等诸多因素,移居诸南而续家乘。生二子,敬(京)和,敬(京)杏,敬(京)和到监后垟而续家乘。敬杏生三子,名应骧、应骐、应骥、迁诸南居住。

老四诚度公,字守朴,号雪臣,年仅十岁,读书识大義,为人诚实,听导遗训,自题其堂曰:“寸草春晖”教顺其母,早晚问安,后因子贵,诰赠承奉郎,生子五,名杨林,字植松,号苍岑,才学优袷,权谋出群,威淳辛未年(1271)登武进士,上膺学士,任湖北省制置司制干敕赠威武将军。

老五谆度公,字守咨,号愚谷。年仅七岁,少时玉立一表才,母教其识字读书,稍长后出类拔萃,文章堂皇壮丽,常蔫贤良能人,谢绝出仕,生子一名敬澈。

老六讓度公,字守礼,号迟嚴,成人后文学才干很高,为人仗义,讲学于芦江寺。其后裔代代居住诸南,自称为诸南派。后因元至正(公元1353年)倭寇肆虐,逃往东括底,年余后半居芦浦古城内,自成芦浦派,即为芦浦杨,而续家乘,与南监东门杨氏不无彼此,生子一,名云,字一龙,号化渊,生子四,自称诸南派。

南监东门杨氏源远流长,一至九世祖人才济济,子孙繁盛。如一世祖萼公是两科进士,二世祖正淮公能过目不记成育,但身体较差而困家中,年仅三十八岁仙逝。

四世祖杨源,字一澄,号海鹤,薦五经博士,性脱客,倜傥不群。

杨湜,字一清,号云海,工吟咏而喜山水,搜奇陡险不惮其劳著有五遊一卷。是源公这亲弟弟,后迁居上垟之神宫桥。

杨林,字植松,号苍岑,才学优裕,权谋出群,威淳辛未年(公元1271)登武进士上膺学士,任湖北制置司制幹,敕赠威武大将军谥日“忠义”。有三名属請南派。

五世祖,杨应鳌,字经明,号戴山,阀阅世家,淡于荣遇,逍遥物外,乐道忘忧,自名其室曰“一壶居”无疾而终。其弟杨应选,字经贤,号筠荘,名列国子生,亘明义达未及冠,咸目为奇雅之士、杨应卯,字经国,号乙亭,林公之子也,天资联盟闻广学,咸淳辛未(1271)随父进京应试,登左榜进士,父登右榜进士,时有父子同科进士。此时有四名属诸南派。

第六世祖,杨彦宇,字硕卿,号蕙圃,应鳌,公之子出。国子生,修温州路志及平阳路志。

杨建宇,字卓卿,号盟石,应选公,三子也,幼习兵符多谋略,经尤济世,忠勇持躬,招兵抗剿倭冠。敕封杨十元帅,后建廟崇祀。此时有七名属诸南派

第七世祖,杨太玉,字镜虚,号充然子。彦宇公之子也。襟怀磊落,无一毫塵谷态,且廉静好学,精通易像大全,家无余产,能捨基为倡文社建义塾课训童蒙。与处士史伯璇,为文字知已,造亭畅炎至第二天日出尚兴致不竭。明初以老学究,授六科判事,坚不应召。年近古稀,尤復访胜湖山,昑不衰,不知老矣将至也。哲嗣渊源家学,名动公卿,时有三良之目,后以贵达追赠宣义郎。有老顽童心情,陆地之偓佺之称,远振家声获报之隆。

杨太华幼遭方国珍之乱。出家为僧,主持箭岙灵鹫,佛名炒智僧。此时十五名诸南派。

第八世祖,“一俊”杨孟文,仲文、叔文、号称三甫(勉甫、励甫、勗甫)明初皇上封其“三俊”奖其门。

“二俊”杨仲文,任荣经且丞,政声远播,上级极卖其才华,凡疑难案件委其受理,判后一清二楚。其妻苳氏常佐理于庭不让须眉。

“三俊”杨叔文公曾任永嘉教谕,学术之精深无不知叔文。

先生者。

杨廷衮邑痒生

杨廷玉,字玉甫,号蕴石,仗义乐施,建惇义桥等役,遇岁歉必出所贮以岩之,邑令上其事,封其为“义民”以“尚义”两这旌其门。

杨珦,字廷諭,号琴莹,贡生,三河且教授。

杨廷鼐,赠迪功郎,此时有二十二名诸南派。

第九世祖,杨望晓,字元规,薦入经明行修科,选中而逝,闻者无不流泪。

杨望东,字光光昇,号暹亭,入国子上舍,天姿朗悟,诸史书,

历諭古今人物,滔滔如江河之不竭。著有“伴芦访诗文”“杨氏源流辨证”等书,名噪一时乡闾称之为“嗜古先生”。

杨元溥,号雪渔,贡生,任宜黄县训导。

杨元永,号秋槎,贡生,任上海县教諭,此时有二十一各诸南派。

第十世祖,杨怀英,字宇雄,号夫,生而岐嶷颀,茂才天性好友,为人仗义疏财,重修保安院,迎青桥,建回龙桥,其义行彰。

吾祖区字辈有十三人,区士公为区十一,区泰公为区十三,尚有十一名区字辈兄弟居住何处?区字子辈为昌字,昌字兄弟有三十三人。昌字辈兄弟,尚有二十七名居住何处,南监东门杨氏仅六名。区士公有三子,老大行昌七,老二行昌三十,老三行昌三十五。区泰公有三子,老大行昌十一,老二行昌十八,老三行昌三十一。仅区昌两代尚有三十七名居于何处待考也.....、吾人认为,嘉靖乙卯年(公元1556)二次倭寇肆虐,吾祖辈避难及遇害者存亡过半矣,避难居于异地,无可考证。但是如河尾杨、龙船争、李家堡、东括底等等,应该居于南监东门杨氏之分支,但而无彼此。顺治辛丑年(公元1664)因寇乱奉文扦界合族避居南北两港,西头祖先伯任公迁居北港南湖鹿角山下十几年至康熙辛亥年(公元1672)復归故里。由此可见吾辈祖先创业之艰难,散居各地之混乱,又无人详细去调查,所以各地之杨姓之氏族有祖而根不详,望以后有识之士去考证矣......。

奉南监东门杨氏,一至五世祖墓塟九都墨城中坪(现在称杨家坪)。自五世祖至第九世祖墓塟东括将军之原。部分墓塟北岙芝文坡。故之东括将军有南北两山祖墓星分。惟北山尚遗坊表二座,一刊“南监英遂”四字。一刊“杨氏族墓塟门”门字。英遂即指杨十元帅等等。

杨十元帅:讳建宇,字卓卿,号盟石,幼习兵符多谋略,济世忠勇。洪武庚申年(公元1381),勅封杨十元帅。事实具戴功德碑文及江南文献録。第九世祖至十五世祖墓塟北嶴大小校椅。西头区士公派下子孙都墓葬祖坟下壇即为大校椅。东头区泰公派下子孙都墓葬北嶴小校椅,即大小校椅恰相对而立。

本人近两年专研东西头总谱,深刻地体会到,宗谱是祖上遗留下的宝贵财富、见证我的族的发展史,也是与子孙后裔对话的一种方式。得此编后按之心得,发表以上个人肤浅见解,仅供后者之参考,但承蒙杨介锡、杨介串、杨乃拢等有识之士大力支持,完此肤浅宿愿,以供后辈能人志士去探究。


杨乃富拜撰

注解:  ○1什么叫诸南:在古芦浦城之南水门桥外
宋元明已有此古城(现在田梗上有很多
红色瓦片,是被大火烧的)以给无此诸
南之名称
○2陸地之倔佺,即为地仙之意。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5 21:16:00 +0800 CST  

楼主:赵氏棘龙

字数:321635

发表时间:2019-06-24 00: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17 10:35:17 +0800 CST

评论数:26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