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



楼主 决戰天下  发布于 2017-07-16 15:45:00 +0800 CST  


高句丽的民族属性是秽貊族,高句丽的貊弓与当今朝鲜的弓箭是一致的。朝鲜弓箭文化就是高句丽时期传下来的。

秽貊,沃沮,高句丽本来就是朝鲜之地,后汉书记载的非常清楚。
所谓的汉四郡是古朝鲜灭亡后设立的殖民机构根本就不是“自古以来”就存在,而且汉四郡的存在时间不超过70年。

楼主 决戰天下  发布于 2017-07-16 16:04:00 +0800 CST  



楼主 决戰天下  发布于 2017-07-16 16:32:00 +0800 CST  
高句丽人口并没有大规模流向中国


立国后高句丽积极开拓疆土,从612年杨广侵高句丽调集100余万军队未能取胜,645年李世民率军攻下白崖城后,高句丽北、南部傉萨引兵15万(包括部分靺鞨兵)来援看高句丽后期的总兵数,至少在30万以上。军官有大模达(比卫将军)、末客(比中郎将)等。作战中的功勋卓著者,国王常赐给食邑。人口应该有多少?

唐朝初立,尚且处于向突厥人称臣的地位,不得不采取和好政策,如单方面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并放回隋时虏获的高句丽人;高句丽国也允许唐国出钱赎买隋人万余,并毁了由战死隋军尸体筑成的纪念物“京观”,让唐收敛安葬隋军骸骨等。但高句丽国明白唐国野心最终不免一战,花费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当边境修筑了长城,自夫余城(注: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海,长千余里,十六年修成。

直至666年,渊盖苏文死后,高句丽国内乱,才被经过四年的喘息的罗唐联军击破平壤。高句丽自此不再。
671年,始终把统一半岛作为第一目标的新罗反击,攻下唐驻屯都督府,恢复了全部百济领土。674、676年两次打败唐军,最后唐军被迫撤走,李治将安东都护府由平壤后移至辽东(今辽阳)。
《杜佑通典》州郡典所记:高宗平高丽、百济,得海东数千余里,旋为新罗、靺鞨所侵,失之。 (旋即 如上所述,10年不到)

高句丽人随之解体。去向有五,即留在高句丽原国域,归入新罗(高句丽游民成为难民大举南下,松岳(现开城)成为了高句丽游民的中心城市),被掳去中原,散投靺鞨、突厥。唐领部分计69.7万户,为其境内的总户数(按一户5人计,是近350万;按一户4人计,是近280万,但当唐国很快就龟缩放弃了)。掳去中原的户数,高句丽国亡后的第二年,唐王李治掳3.83万户(其中包含靺鞨。唐人对靺鞨恨之入骨)于长江、淮河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先不说数据是否真实,考虑到路途遥远凶恶,活着到达目的地的又能有多少人?痛!)。掳去中原的高句丽人,绝大多数应该是戍边、充军,奴婢。有多少人能得以平安?(何其痛也!)。归入新罗的,分三种情况:一是投奔新罗,668年,高句丽争权内证,贵臣渊净土率民3500多往投。高句丽国亡后的第二年,钳牟岑率众义军复国战斗(唐国被迫龟缩回辽西)率4000余户投新罗;二是在罗唐联军攻高句丽时,被新罗俘迁去的,668年新罗文武王班师时,就随带“所虏高句丽人七千入京”;三是居住大同江流域的高句丽人,在国亡后,居地后划归新罗管理。250年后随着统一新罗逐渐衰败,弓裔以松岳地区高句丽遗民为基础于918年建后高句丽,跟新罗、后百济,三分朝鲜。弓裔暴虐(仇视新罗,试图杀死所有的新罗人),被杀,部将王建继位,改国号为高丽王国。后夺取新罗权柄,又灭后百济,三国融合成为高丽人,14世纪末改称朝鲜。

由于高句丽遗民联合新罗军队不断反抗,672年,因唐国侵略军试图用妥靖政策减少高句丽人的复国战斗,当授原高句丽君主高藏为辽东都督,封之为朝鲜王,放回辽东“以安余民”。【前次被抢掳到中国的高句丽人之中幸存的高句丽人一同大规模返回。“二月,丁巳,以工部尚书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遣归辽东,安辑高丽余众;高丽先在诸州者,皆遣与藏俱归。”《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二卷》】藏返回后,暗与靺鞨联络“谋叛”,唐发觉,高藏被绑架流放邛州(州治在今四川省邛崃县),一部分高句丽人被掳去河南(黄河以南)、陇右(今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诸州;未被掳走的,有的散投突厥,大多数698年前后先后聚集到高句丽人大祚荣的旗帜下,成了渤海国的成员,融合了粟末靺鞨等成为渤海国人。

楼主 决戰天下  发布于 2017-07-16 16:36:00 +0800 CST  
渤海国是高句丽人大祚荣,以被唐国强迫掳去辽西(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高句丽人和两批粟末靺鞨人(作为高句丽的国民,曾是高句丽抵抗当国入侵的部队之一。见注二)为基础东归建立的国家。后来,高句丽国的遗民,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又在发展进程中,用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下;但这些部族,直到渤海国灭亡,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称号,未成为渤海共同体的成员。

高丽太祖天授八年(925),渤海国内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兴兵灭亡渤海国,并以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在渤海故地建立了“东丹国”。到928年,由于契丹用兵中原的需要和渤海遗民的不断反抗,“东丹国”被迁移到了辽东,一时间广袤的渤海故地成了无人过问的空地。渤海的灭亡,使高丽与契丹的关系迅速紧张,契丹与后百济的盟约更使王建不能不有所防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丽开始主动的吸纳渤海的遗民,自天授十一年(928)三月“渤海人金神等六十户来投”起,渤海人便源源不断的涌入了高丽境内。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天授十七年(934)“渤海国世子大光显率众数万来投”。四年后“渤海人朴升以三千余户来投”,景宗献和王四年(979)“渤海人数万来投”。计有数万户亡入高丽,以白州为中心,居住于周边地区。初期来高丽的渤海人多被授予武职(大氏王族)一直保持到高丽中叶。可以说,自契丹勃兴之时起,直至辽亡为止的整个时代,渤海人是陆续投归高丽的。高丽“免减租税,经予各种优遇,视其为同一血缘纽带《朝鲜通史》”。942年,契丹再次遣使高丽为修复国交做最后的努力,结果失败。据《高丽史•太祖世家》所载:“壬寅二十五年冬十月,契丹遣使来遗橐驼五十匹。王以契丹尝与渤海连和,忽生疑贰,背盟轸灭。此甚无道,不足远结为邻,遂绝交聘。流其使三十人于海岛,系橐驼于万夫桥下,皆饥死”。于是,高丽与契丹的关系彻底决裂。与此同时,王建经略北边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到他统治的末期,高丽的北境已经远及今咸境南道的永兴和清川家的南岸,疆域大大超过了新罗。

高句丽人被抢掳到中国,史上虽记有两次,但中间唐国侵略军试图用妥靖政策减少高句丽人的复国战斗,其间,第一次被掳去之中残留的高句丽人中曾大规模返回。
公元677年,
“二月,丁巳,以工部尚书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遣归辽东,安辑高丽余众;高丽先在诸州者,皆遣与藏俱归。”《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二卷》
唐国任命工部尚书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送回辽东,安抚高丽余众;高丽人先已安置在各州的,都与高藏一起送回辽东。



罔顾史实,拿绑架人口作文章这类荒谬的数字游戏,是顾头不顾腚的鸵鸟推法,不服不行。高句丽的历史流淌在高丽人的血脉和生活中,高丽人的文字口头传承之中,这是无可置疑的。哪怕那中国“学者”的演义内容不也是主要参考高丽人的历史书籍么?

“高丽国旧分为五部,有城百七十六,户六十九万七千;乃分其地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一、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擢其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县令,与华人参理百姓。乃遣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之,其后颇有逃散。”《旧唐书》
“执藏、男建等,收凡五部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万。”“剖其地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县百。复置安东都护府”“总章二年,徙高丽民三万于江淮、山南。”“仪凤二年,授藏辽东都督,封朝鲜郡王,还辽东以安馀民,先编侨内州者皆原遣,徙安东都护府于新城。藏与靺鞨谋反,未及发,召还放邛州,厮其人于河南、陇右,弱窭者留安东。藏以永淳初死,赠卫尉卿,葬颉利墓左,树碑其阡。旧城往往入新罗,遗人散奔突厥、靺鞨,由是高氏君长皆绝。”“明年,以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后稍自国。至元和末,遣使者献乐工云。”《新唐书》
(当时高句丽有69万户,也就是大约300万前后人口,唐设置了州41个、县100个,而且任命高句丽人为官吏(唐军大概是驻屯军性质)。这都说明当时的高句丽人口很多,高句丽是种田为主,这和半农半猎的通古斯人以及游牧的蒙古人不一样,人口要多。)

楼主 决戰天下  发布于 2017-07-16 16:37:00 +0800 CST  
指出“高句丽流向学家”们计算的下流之处,他们的堆砌从来是只有正值没有负值的

比如高句丽灭亡后,“徙高丽民三万于江淮、山南”说明先前有确数的移民是3万(是‘户’还是‘人’?哪位这方面比较通烦请给指点一下)用于补充人口,而后来“还辽东以安馀民,先编侨内州者皆原遣”,本人古汉语不灵,想来是说上次迁移的3万应该回来了起码是大部(资治通鉴有类似说法)。
而后来由于高丽国家复兴运动,唐迁徙(当然,我宁愿使用绑架一词)了一些人,这些人应该是藏大王的亲近,而且此时正是高句丽义军联合新罗援军四处出击唐驻屯军不断败退之时,人口当不会太多,而且这和300万人口相比实在是很少。“旧城往往入新罗,遗人散奔突厥、靺鞨,由是高氏君长皆绝。”,也就是说贵族逃亡,高氏绝,民众地盘基本划入新罗。
新罗和百济义军,高句丽义军联手驱逐唐军(有吐蕃大敌当前,唐不能东西兼顾的原因),控制的领土一度抵至鸭绿水岸。及至渤海国复兴,高句丽遗民不少渐渐投向这个后继国家。重新形成一个新罗渤海南北对峙的局面。


而百济人口当时要比高句丽多,和高句丽属于同一族群,唐灭百济后没有足够的运输能力迁徙他们。后来的罗唐战争后很快他们也并入新罗。还有“有诏班师,拔辽、盖二州之人以归(新唐书)”那次,《资治通鉴》有写“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我仍然搞不清楚,这如何代表某些著名的WC文章里所扯的{李世民迁六万户、三十万人入中原(不全为高句骊人)}?更何况被虏的高句丽人所走过的是一个什么绝路?好大喜功的唐书里没有写,《资治通鉴》里是这样的“乙酉,至辽东。丙戌,渡辽水。辽泽泥潦,车马不通,命长孙无忌将万人,剪草填道,水深处以车为梁,上自系薪于马鞘以助役。冬,十月,丙申朔,上至蒲沟驻马,督填道诸军渡渤错水,暴风雪,士卒沾湿多死者,敕然火于道以待之。”
而后有一段“诸军所虏高丽民万四千口,先集幽州,将以赏军士”,哪位古文大家能否告诉我,这“万四千口”是不是那悲惨行军“七万人”中的幸存者??


根据历史文献高句丽人的最终去向主要有三处:渤海、新罗,被唐朝强行掠去的只是少数的贵族。
说高句丽人的去向之前首先得弄清楚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所谓的高句丽国灭亡的问题:只是征服了一个国家的首都能不能算是灭了这个国家?因为高句丽这个国家太特殊了,高句丽国一到战时其兵民都会进入各自的山城以山城为单位形成独立的战斗力量,自主性很高。但是一到和平时期这些兵民又都从山城中全部出来相互保持紧密联系而自动变成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很多人认为公元668年平壤城被攻克就等于是高句丽灭亡,可是按新罗国的《三国史记》记载看当时平壤城虽然被功克,但还有安市城、北扶余城、辽东称、赤理城等18个城从来都未被攻克过,还在发挥各自的顽强的战斗力!只有平壤城等11个城被唐暂时攻克。又据新罗《三国史记》载总章二年(669年)王之庶子安胜率众人投奔新罗并在那里开展抗唐战斗,结果导致唐设在平壤的安东都督府被赶出来不断向西迁移,最后安东都督府竟被赶到了辽东(见《旧唐史》)。
次年670年剑牟岑举反唐旗杀死支持唐的法安也开始了抗唐复国运动,高丽遗将高延武和新罗薛乌儒等更是过鸭绿江攻打已经撤退到辽东的唐军,唐军大败。为了报复,671年唐朝派高侃率兵功打安市城,但是未果,后又功平壤城又未果。672年再次功平壤城也未果。高丽各地的反唐运动此起彼伏把唐军打的疲惫不堪元气大伤,三次大举攻打高丽的战争也已经把唐朝弄得国力严重虚弱,唐已经坚持不了。

又根据《旧唐书》:“高藏至安东,潜与靺鞨相通谋叛。事觉,召还,配流邛州,并分徙其人,散向河南、陇右诸州,其贫弱者留在安东城傍”,可以看出此时位于辽东的安东城里早就没有高丽人,以致于高藏想“谋叛”也只能和安东城里的靺鞨联手。所以此次被移民(也是最后一次的移民)的人应该多是安东城内的靺鞨人,因此数量也应该很少,以致于史书里根本都没有记录移民人数,如果数量庞大肯定会载入史册。如果跟他一起“谋叛”的靺鞨人数庞大的话他的那次“谋叛”肯定也会大获全胜,当时是冷兵器时代,人数多的一方往往会取胜。但是他们没有成功,说明当时参与“谋叛”的靺鞨人数少的可怜。而且“其贫弱者”还都被“留在安东城傍”,因此实际移民的人数应该少的可怜。高藏至安东“谋叛”而“事觉召还”的时间是他到达安东后的第四年(开曜元年,681年)的事情,虽然这些参与某叛的少量靺鞨人是被迁移到内地,但是唐朝对安东地区高句丽人的“安抚”政策没有变,唐继续派已经降唐的高句丽贵族为傀儡而实施安抚政策,如《旧唐书》:“高藏以永淳初卒,赠卫尉卿,诏送至京师,于颉利墓左赐以葬地,兼为树碑。垂拱二年(686年),又封高藏孙宝元为朝鲜郡王。圣历元年(698年),进授左鹰扬卫大将军,封为忠诚国王,委其统摄安东旧户,事竟不行。二年(699年),又授高藏男德武为安东都督,以领本蕃(指高句丽遗民)!”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所谓“谋叛”应该不是指直接率军反唐,而应该是高藏想利用安东城里靺鞨人的力量先除掉他身边监视他的人,因为当时高藏只不过是唐朝的傀儡身边有很多唐朝派来的监视他的人。对想复国的高藏来说最重要的是首先获得人身自由,不然怎么和各地山城里的高丽军民取得联系以重新组合高度统一的国家?当时高藏成功了的话,那个元气大伤的唐朝肯定会被重新复国的高句丽给一举歼灭。即使是在唐太宗时代高丽军队都可以把唐太宗的军队追赶到北京郊外(就是汉人非常熟悉的泉盖苏文亲率的军队),何况此时的唐朝更不如唐太宗时代,几次大规模征讨高丽使得唐朝国力严重虚弱元气大伤。再加上北方突厥等势力不断崛起南下,以致当时唐朝连首都防卫都很吃力。所谓的安东都督府更是已经图有虚名,对山城里的高丽军民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更不要说去征讨他们,唐朝已经没有那个能力。所谓安东都督府只是退缩在安东城内,不敢出来,因为高丽军民不断来骚扰,他们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高唐战争中高丽军民打的一直都是利用地势的守城战和游击战,因此高丽的军事实力并没有严重下降,高藏复国后一举歼灭元气大伤的唐朝绝对没有问题。那样也可以为我们的靺鞨兄弟报血仇,唐军屠杀了很多靺鞨人包括老幼;据说是唐太宗中的就是靺鞨人射的箭,所以特恨靺鞨人,不久后唐太宗因旧伤复发而死,真是活该。

楼主 决戰天下  发布于 2017-07-16 16:38:00 +0800 CST  

原在朝鲜半岛的高句丽人都融入了新罗,而紧接着在辽东地区的高句丽故土上的高丽遗民们也又重新建立了高句丽继承国--渤海!
渤海国建立的契机是腐败的唐官僚营州都督赵文翙等依仗手中权势,对东北诸少数民族的剥削和民族压迫越来越重,激起各族人民极大不满。公元696年忍无可忍的契丹首领李尽忠等终于杀死营州都督赵文翙,开始了反唐战斗。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也加入了反唐行列。事发后,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应付,粟末靺鞨人大祚荣率所部向东撤,降唐的契丹大将李楷固紧追不舍,至天门岭(今吉林省境哈达岭)处,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大败唐军,李楷固脱身败还。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突厥入寇唐朝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省中西部),契丹与奚又依附于突厥,于是中原通往东北的道路被阻隔。大祚荣审时度势,于公元698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建国称王,这就是渤海国。大祚荣是粟末靺鞨人,也是高句丽遗将。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也是和高句丽有着密切关系的靺鞨部。但是这个靺鞨部的人口少的可怜,如《北史·勿吉传》记载:粟末靺鞨部落“胜兵数千”;白山靺鞨部落“胜兵并不过三千”。《隋书·靺鞨传》说:“其一号粟末部,与高丽相接,胜兵数千,多骁武,每寇高丽中。”,《两唐书·北狄传》均明载“白山部素附于高丽”。

可见大祚荣只靠这些人数少的可怜的靺鞨部是根本无法建国,为了得到占绝对多数的辽东高句丽故土里高丽军民的支持,大祚荣声称渤海国是高句丽的继承国。渤海国的这一政治主张在渤海王大武艺致日本天皇的第一封国书中充分表露出来了,如《续日本纪》卷十:“高齐德等上其王书并方物,其词曰:武艺启...复高丽之旧居!有扶余之遗俗!但以天涯路阻,海汉悠悠,音耗未通...”,《续日本纪》卷21:“高丽使杨承庆等贡方物。奏曰:高丽国王大钦茂言,承问,在于日本照临八方圣明皇帝...”。从此日皇致渤海王的回书也成了“天皇敬问高丽国王”,如光仁天皇宝龟三年(772)2月日本天皇给渤海国王的国书中云:“赐渤海王书云,天皇敬问高丽国王”。渤海国的这一政治主张充分证明,在渤海国里高丽人占绝对多数!大祚荣声称渤海国是高句丽的继承国立即得到在各自山城中各自为战的高丽军民的支持,高丽军民迅速集结,到建国不到30年的大武艺时代(719-737年)渤海国已经变成强兵10万、人口百万的强国!高丽军民纷纷投靠大祚荣,也导致唐朝的安东督护府彻底变成空中阁楼,因为在位于辽东的安东城里已经看不到高丽人,都投奔渤海国了,如《旧唐史》载:“圣历元年(698年,渤海建国年)...自是高丽旧户在安东者渐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等,高氏君长遂绝矣!”,而秦升阳在其《高句丽人口问题研究》一文中,故意断章取义把这里的“高氏君长遂绝矣”歪曲解释成“在整个高句丽故土里的已经没有高丽人”。

楼主 决戰天下  发布于 2017-07-16 16:41:00 +0800 CST  
渤海国的建立是高丽军民反唐战斗的延续,渤海人勇猛善战,宋人有“三人渤海当一虎”的记载。和渤海国逐渐强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唐朝国力的严重衰弱。唐朝已经无力再攻打重新崛起的高句丽国--渤海,为了压制渤海国唐朝竟然和人数少的可怜的黑水靺鞨(女真人)联手。可见唐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事情败露后,渤海国就派兵去镇压北部的黑水靺鞨,彻底切断了黑水靺鞨和唐朝的关系。同时渤海国又派水陆两军分路攻打了唐朝的登州和马都山,唐朝都不敢还手。都这样了,唐朝还在表面上以渤海国的宗主国自居,真是羞死人,无药可救!唐朝是统治阶级的生活极度奢侈、极度腐败,民不聊生的朝代,社会矛盾激化,朝廷不得人心,这也使“李正己”等的国中之国有了民众基础,敢和唐朝庭对抗长达60多年,这很象明代的农民起义。“安史之乱”,紧接着就是吐蕃乘虚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凤翔以西、邻州以北的10几个州。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很快打到长安城下,吓得代宗逃到陕州避难。吐蕃兵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当自己的统治工具。纵兵焚掠,长安洗劫一空。渤海王在给日本国的信中介绍说唐朝穷困都已经到了“人民相食”的地步,渤海王已经不把唐朝廷当成一个国家的政府,直接贬称“李家”。“安史之乱”时渤海王还关押了来求援兵的唐朝使节。三次大举攻打高句丽的战争使唐朝虚弱的“人民相食”国不象国。
那么在大辽境内残留下来的渤海人到底有多少呢?1114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但是女真人口少得可怜,其女真兵员才刚“满万”。为了解决兵员严重不足的问题,阿骨打号召:“女直、渤海本同一家,我兴师伐罪,不滥及无辜”,于是渤海人纷纷倒戈,降于女真,女真贵族将其能为兵者编为“渤海军”,据《金史》载:“所谓渤海军,则渤海八猛安之兵也。所谓奚军者,奚人遥辇昭古牙九猛安之兵也”。金朝原来实行的是兵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金太祖二年(1116年)金太祖“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也就是说渤海八猛安等于二万四千户,约12万人,而且这也是大辽强行迁移渤海国遗民200年后的数据。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那么200年前(928年)实际留在大辽境内的渤海人数应该是几万人左右而已,真可为是寥寥无几!
对这12万渤海人的最终下落,《松漠纪闻》载“金人虑其难制,频年转戍山东(蒙古军大屠杀重灾区),每徙不过数百家,至辛酉(1141年),尽驱以行,其人大怨”。1177年,金世宗完颜雍下诏禁止渤海男女婚娶沿用旧俗,也就是说强迫渤海人与女真人通婚。由上还可看出渤海遗民和女真人通婚则是1177年以后才发生的事,离女真国被全部屠杀灭亡(1215年)只相差38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倔强的渤海人能有多少人能与异族女真人同婚?更何况被金人迁移后的渤海人所居住的山东地区遭到蒙古军的大屠杀,在那场种族大屠杀中渤海人和女真人一起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中国人口数量巨降,“90%被屠杀,北方大地被杀得千里无人烟”(祥见《漫谈中国主流蒙元史专家如何巧妙地扭曲历史、及其严重危害》一文)。
可见无论是高句丽人还是其继承者--渤海人最终都溶入了朝鲜民族当中,溶入女真人的几乎没有,完全可以忽略不记。因此无论是高句丽史还是渤海国史100%是属于朝鲜民族的历史,和中国历史没有任何关系!


附 资料:《三国史记地理志》城,相当于现在的市或郡这类的行政単位
1. 唐侵略军控制成功的城 - 14城
1) 唐侵略军攻占的城 ( 3城) - 穴城、银城、似城
2) 高丽都城陥落之后屈服的城 ( 11城)
- 양암성、木底城、薮口城、南苏城、甘勿主城、능전 곡성、心岳城、国内州、屑夫娄城、朽岳城、자목성

2. 唐侵略军未能控制的城 - 18城
1) 坚持抵抗唐侵略军没有陷落的城 (11城) - 北夫余城、节城、豊夫城、新城、桃城、大头山城、辽东城、屋城、白石城、多伐岳州、安市城
2) 坚持抵抗唐侵略军、后战略撤退的城 (7城) - 铅城、面岳城、牙岳城、鹫岳城、积利城、木银城、弯山城

楼主 决戰天下  发布于 2017-07-16 16:42:00 +0800 CST  

楼主:决戰天下

字数:8619

发表时间:2017-07-16 23: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01 11:08:42 +0800 CST

评论数:18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