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句丽与王氏高丽无前后传承关系


一、王氏高丽相承于泰封和新罗
王氏高丽国相承于泰封国,王建取代弓裔而为王,朝鲜古籍对此载之甚明。《东国史略》卷2《新罗纪》景明王纪中记载:“泰封诸将,立王建为王,国号高丽。”《三国史记》卷50《列传第十·弓裔传》记载颇详:弓裔在位后期残暴成性,猜疑嗜杀,臣僚军将人人自危。后梁贞明四年(918)六月,洪儒等4人夜至王建宅,列数弓裔罪状,要求王建废弓裔自立。王建“作色拒之”。其夫人柳氏乃谓王建曰:“以仁伐不仁,自古而然。今闻众议,妾犹发愤,况大丈夫乎!今群心忽变,天命有归矣。”王建遂在诸将拥簇下,“呼号而进”。弓裔见大势已去,逃人山林,寻为斧壤民所杀。王建就这样夺取了弓裔的王位。《高丽史》又载,王建登上王位的第二天,说:前主(弓裔)“……未及兼并海内,俄以酷暴御众,以奸回为至道,以威侮为要术,摇烦赋重,人耗土虚……联资群众推戴之心,登九五统临之极。”他为王第十七年巡视礼山镇时又讲:“往者新罗政衰,群盗竞起,民庶乱离,曝骨荒野。前主服纷争之党,启邦国之基,及乎末年,毒流下民,倾覆社樱,联承其危绪,造此新邦。’,③
《三国史记》所载,出自王氏高丽大臣金富轼之笔;而《高丽史》所载,系摘录王建发
布的“诏书”。这就清楚地说明,王氏高丽建国,实与高氏高丽无任何联系。另如,王氏高丽国“一代名儒”李齐贤,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称赞王建的话:“我太祖事弓裔猜暴之君,三韩之地裔有其二,太祖之功也。以不世之功处必疑之地,可谓危矣。而国人归心,将士推戴,然犹固让,欲循延陵之节,吊伐之事亦岂得已哉!”④
为进一步说明王氏高丽与高氏高丽无相承关系,并进而说明王氏高丽相承于新罗,下分
三点作探人探讨:
第一,《高丽史·太祖一》载,“弓裔据高勾丽之地(实只据原高句骊国南境地),都铁圆(今铁原),国号泰封。”因此,讲清创建泰封国的弓裔的族属,是弄清王氏高丽与高氏高丽有无相承关系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三国史记》载:“弓裔,新罗人,姓金氏,考第四十七宪安王谊靖,母宪安王殡御,失其姓名。或云,四十八景文王膺廉之子。’心《东国史略》卷2《新罗纪》在谈到弓裔叛于北原(今原州)时说,“弓裔,宪安王之庶子也”。弓裔为谁之子,为什么出现了二说?因为弓裔“生于外家”,不为王室所接纳。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弓裔之父是新罗族人,且是新罗国王。由此而知,弓裔为新罗族人,是新罗国王的血脉。既然弓裔不是高句骊族遗人的后裔,那么王建取代弓裔而建立的王氏高丽,显然与高氏高丽是没有相承关系的。
第二,弓裔既为新罗王子,那么他创建的泰封国又是一个怎样的政权?这是辨明王氏高
丽非相承于高氏高丽所必须弄清的又一个问题。新罗国末季,真圣女王**,佞幸肆志,贿赂公行,又加连年饥荒,百姓流移,于是叛乱纷起。时起事首领比较著名者,有竹州(今竹山)箕营、北原梁吉、武珍(今光州)甄置等。弓裔(又名善宗)先在真圣王五年(891)投箕置,次年改投梁吉。梁吉委以重任,领兵略地,累战获胜,归之者日多。弓裔“自以为众大,可以开国称君”,便脱离梁吉,于天复元年(901)在松岳(今开城)称王⑥,天佑元年(904)立国号摩震,乾化元年(9n)改国号泰封⑦。泰封国是在新罗政衰,群雄争立的条件下,弓裔凭藉流离失所的新罗民众,在新罗国境内建立的割据政权。可见,泰封国也并不是古高句骊族遗民为恢复高氏高丽基业而出现的。
弓裔既是新罗王子,为何要参加反叛新罗王朝的队伍?史载,弓裔“以五月五日生于外
家,其时屋上有紫光若长虹,上属天。日官奏曰:‘此儿以重午日生,生而有齿,且光焰异常,恐将来不利于国家,宜勿养之。’王救中使抵其家杀之。使者取于极裸中,投之楼下,乳婶窃捧之,误以手触吵其一目,抱而逃窜,的劳养育。年十余岁,游戏不止,其蟀告之日:‘子之生也,见弃于国,子不忍窃养以至今日,而子之狂如此,必为人所知,则予与子俱不免,为之奈何?’弓裔泣曰:‘若然,则吾逝矣,无为母忧。’便去世达寺,今之兴教寺是也,祝发为僧,自号善宗。”⑧弓裔因此对新罗王室怀有刻骨仇恨,遂参加了反叛新罗王朝的队伍。

楼主 平壤一坛菌  发布于 2020-03-13 09:01:00 +0800 CST  
二、王氏高丽非“高勾丽之旧”
10世纪末,契丹与王氏高丽发生领土争端。双方举行谈判,王氏高丽的代表是中军使
徐熙,契丹的代表是东京留守萧逊宁(即《辽史》中的萧恒德)。谈判中,“逊宁语熙曰:‘汝国兴新罗地,高勾丽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蚀之,又与我连壤而越海事宋,故有今日之师。若割地以献而修朝聘,可无事矣。’熙曰:‘非也。我国即高勾丽之旧也,故号高丽,都平壤。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何得谓之侵蚀乎。”’。徐熙的话显然是欺诈之谈,不仅他所谓“我国即高勾丽之旧”的说法在朝鲜古籍中极难见到;王氏高丽的都城本在松岳(今开城),何谈平壤?另外,东京城(今辽宁辽阳市)自秦汉以降为中国历朝州、郡治所,这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足见徐熙的说法,纯属不实之词。但是这个说法却被某些人利用了,他们以此证明高句骊、王氏高丽、李氏朝鲜是前后相承的发展。而事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所以,需要围绕王氏高丽是否“即高勾丽之旧”的有关问题一一剖析,以还历史本来面目。
第一,王建用“高丽”作国号,并不能因为高句骊在南北朝以后简称高丽,就说明王氏
高丽“即高勾丽之旧”。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王建之前,出身于新罗王族的弓裔即用“高丽”为号,自称后高丽王。如《高丽史》卷57《地理二》罗州条载:“罗州牧,本百济发罗郡,新罗景德王改为锦山郡,罗季甄置称后百济王尽有其地。未几,郡人附于后高丽王弓裔。”同卷海阳县条也载,县“本百济武珍州……真圣王六年(892)甄置袭据,称后百济,寻移都全州后,后高丽王弓裔以太祖为精骑大监,帅舟师略定州界”。又如同书卷58《地理三》北界条记:“孝恭王九年(905),弓裔据铁圆(今铁原),自称后高丽王,分定坝西十三镇……后称北界。”比《高丽史》成书早约一个半世纪的《三国遗事》和与《高丽史》同时期成书的《世宗实录地理志》,也有相同的记载。这说明以高丽为号不是始于王建,而是始于新罗王室子孙弓裔。
退一步说,即便用同一名号,也不一定前者即为后者之旧,这类例子在中外历史上实在
太多了。但弓裔和王建以高丽为号,也是各有缘由的。弓裔称后高丽王,似与他为发泄私愤有关,又已有反抗新罗王朝的甄营称后百济王在前,故他称后高丽王。王建以高丽为号,则与当时新罗境内形势有关。其南面东为新罗、西为后百济,势力都很强大,而王建与新罗并无不共戴天之仇。出于策略考虑,以高丽为号,既能争取更多的民众支持,又可借以表示他意在向北发展,从而使南面两个强邻不把自己看作是近期最危险的对手。他的这一策略果然奏效。新罗与后百济在互相争战中,双双被削弱,最后都不得不拜倒在王建的脚下。
第二,扑朔迷离的“高丽世系”,说明王氏高丽“即高勾丽之旧”难以成立。若王氏高
丽“即高勾丽之旧”,作为王氏高丽开国始祖王建的先祖,应是高句骊族人。这不仅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时期的史学家说不清楚,连王建本人也未曾说过。《高丽史》载,王建取代弓裔以后的第二年,在追溢祖先时,只“追溢三代”,没有一言提及其远祖与高句骊的关系。王建已不知曾祖父以上的“世系”,怎能把距其建国已灭亡了250年(按20年为一代计算,已经历12代)的高氏高丽国,说成是王氏高丽国“之旧”?《高丽史》作者在是书开头列《高丽世系》一题,欲对王建先世有所介绍,但苦于无据可依,正文只写65字:“高丽之先,史阙未详。《太祖实录》:即位二年,追王三代祖考,册上始祖尊谧曰元德大王,妣为贞和王后;鼓祖为景康大王,妣为元昌王后;世祖为威武大王,妣为威肃王后。”由此可知,徐熙所谓“我国即高勾丽之旧,故号高丽”,纯系信口开河。

楼主 平壤一坛菌  发布于 2020-03-13 09:06:00 +0800 CST  
那么,是否王建不知其先祖为故高句骊人,而徐熙通过史书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这也
是难以想像的。因为《高丽史》作者郑麟趾,在介绍诸史家关于王建先世各说中,皆未谈到高句骊。仅仅因为国名相同,就说王氏高丽“即高勾丽之旧”,凡是对朝鲜半岛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作出这种推论。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王建及其先祖的族属?《高丽史》介绍王建身世时说,太祖“松岳郡
人,世祖长子,母威肃王后,韩氏,唐乾符四年丁酉正月丙戌生于松岳南第”11。松岳,今开城,地在北纬38度线南,为汉乐浪郡南境。乐浪郡置于公元前108年,郡治由平壤迁至辽西在4世纪初,则高句骊占有松岳地区当此之后。668年高句骊国亡,这里地接新罗境。735年唐赐浿江以南地给新罗。据此,王建及其父祖辈应为新罗国居民。即使王建的远祖为高句骊人,在历经近200年与新罗人杂居过程中,也与新罗人融合了,故应为新罗族人。

楼主 平壤一坛菌  发布于 2020-03-13 09:07:00 +0800 CST  


楼主 平壤一坛菌  发布于 2020-03-13 09:10:00 +0800 CST  
根据二,金宽毅在《编年通录》中编造王氏世系传说,因荒诞不经而遭到李齐贤、郑麟
趾等人的非议。但其中有王建祖父景康大王为“唐贵姓”之后,并说是唐肃宗与宝育二女辰义交合而生。。此虽子虚乌有,然透过这一离奇传说,使我们感觉到王建先祖与汉族的关系。因为金宽毅作为王氏高丽毅宗朝的官员,不能不知道编造这一传说,若王氏先祖原本为高句骊族人,岂不是侮辱君主,犯欺君之罪。故对金氏编造离奇传说的合理解释只能是,金氏大概知道王氏远祖是汉族人,在王氏“祖宗之业,几乎坠地”时,用有恩于新罗国的宗主国贵人之后,用以暗示王氏有国是应该的,别人则无资格篡夺国家权柄。象王建这样有雄才大略的开国君主,大概正因为他知道往上追溯其先人,势必与汉人接上关系,这对于他在新罗、百济故地为王极为不利,故他只追溢三代。这大概就是“高丽之先,史阀未详”原因所在。
第三,王氏高丽国统治集团成员姓氏表明,王氏高丽“即高勾丽之旧”的说法,也难以
说通。笔者将高氏高丽与王氏高丽出现于史书的姓氏作了粗略汇集,极大部分都不重合,显然“之旧”关系无从说起。现对比于下:高氏高丽见于《三国史记》中的姓氏凡20余个,除王族高氏外,前后出现的姓氏有,克、仲室、少室、松、乌、扶、礼、位、羽、负鼎、络、乙、大室、戴、穆、于、刘、椽、明临、葛、孟、孙、乙支、温、师、泉等。其中泉氏在高氏高丽后期统治集团中占有重要地位,松氏为王族早期的通婚集团。不见于《三国史记》而见于我国《资治通鉴》等古籍中的姓,还有豆、钳(一作剑)、王(即唐玄宗时官员王思礼、王毛仲)等。

楼主 平壤一坛菌  发布于 2020-03-13 09:10:00 +0800 CST  


楼主 平壤一坛菌  发布于 2020-03-14 15:47:00 +0800 CST  

楼主:平壤一坛菌

字数:4121

发表时间:2020-03-13 17: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6 01:22:34 +0800 CST

评论数:5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