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让咱们来挖一挖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吧!

【1920】
克努特·汉姆生(Knut Hamsun)(1859年——1952年),挪威作家,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向生命一切的青春举杯》《大地的成长》《神秘的人》《饥饿》《在蔓草丛生中的小径》等。他信奉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曾在各大报纸上发表赞扬希特勒侵略行为的文章。德国侵略挪威后,仍继续这一行为。1946年被挪威最高法院判为叛国罪,被软禁在奥斯陆一家老人院,1952年在老人院逝世。尽管如此,但这并不能抹杀汉姆生的成就。如今,挪威人已经学会了一分为二地看待汉姆生:批判他的政治观点,纪念他的文学遗产。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8:51:00 +0800 CST  
写作风格

自然至上

汉姆生是反对新浪漫主义的作家之一,主张极端的自然主义,提倡心理文学。在他的“为斯堪的纳维亚的文学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作品《饥饿》中,他出色地描写下意识的冲动和模糊的、非理性的情感。长篇小说《大地的成长》是汉姆生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的创伤走向了顶峰。

1920年“由于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大地的成长》”,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汉姆生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主张回归自然,反对欧洲的现代文明。在《大地的成长》中,作者在对自然和劳动赞美的同时,也反映出肯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保守观念。
汉姆生的晚年很不光彩,由于他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支持纳小粹,战后被挪威政府以叛国罪判刑,后因病获释。在老人院中,他谦卑而被贬抑地度过余生。

使命至上

或许有人要问:在他一生中,是不是有一种把那些单个的经历变成为有意义的整体的主导东西呢?一些评论家企图把汉姆生漫长的一生归结为纳小粹时期那一小段,以为这样就能解答汉姆生让人琢磨不透的一生;但这是徒劳的,因为这根本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假若要探讨汉姆生及其作品的话,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去领会他和写作的关系。说克努特·汉姆生写书是为了助长某种特殊的思想意识或是为了挣钱度日,这种理论的出发点就是要把人引入歧途。他写作的动机不是因为能用好的故事使芸芸众生得到消遣而感到极大的高兴,不是出于什么道义上的愤慨和某种责任感,不是虚荣,不是社交奢望,也不是想得到巨大的荣誉和变得多么有名气。所有这些因素在汉姆生选择职业时都可能起过作用,在他一生不同的时期都可能有过不同的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没有一处因素是他要当作家的真正动力。汉姆生也许感觉到了,与其说是他选择了文学,倒不如说是文学选择了他。迫于内在的需要,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使他注定要一辈子写作。假若在挪威文学史上“使命”二字是有所指的话,那无疑是指汉姆生。

语言至上

早在青少年时期,汉姆生就迷上了文学创作,就被语言那神秘的生命力所吸引。一八八八年,即汉姆生通过《饥饿》取得突破的前两年,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语言肯定会有音乐那种和谐的效果。任何时候,作家都应不断寻找感人的语言,并用得恰如其分而催人泪下。好的语言具有色彩、光亮和味道。作家的使命就是驾驭语言,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让它显得无力──这一点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作家必须能够在浩翰的语言海洋中游泳,必须能够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他不仅要知道文字的表面意思,更要掌握它的内涵。一个字往往有言外之意,潜在意义,还有旁敲侧击的意思。”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8:57:00 +0800 CST  
ps:许多东西都带有敏感词汇,发不出来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8:58:00 +0800 CST  
————————分割线——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8:58:00 +0800 CST  
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本名蒂波·法朗索瓦,生于巴黎一书商家庭。“法朗士”是他父亲法朗索瓦的缩写,又因他爱祖国法兰西,故以祖国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
少年时的法朗士经常替父亲编写书目、图书简介等,置身于书海之中。18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历史题材小说。由于受法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列南的“人类永远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响,他的这些作品均流露出历史循环论、社会改造徒劳无益论的悲观情绪,但更多的是充满对社会丑恶的嘲讽和抨击。法朗士的散文平如秋水,含蓄隽永,韵味深长。

人物影响
在文艺理论方面,法朗士要求文艺评论家发表自己的主张,反对强加于人和教条式的批判,他曾在《时报》上长期主持论坛,与保守派批评家布吕纳介对垒。
法朗士65年创作的杰出成就,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文坛宗师”,他那“博学、富于幻想,清澈迷人的风格,还有他融合讽刺和热情所产生的神奇效果”(颁奖词)以及他创作的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等,为作家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03:00 +0800 CST  
ps:这是为共产党哟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05:00 +0800 CST  
————————分割线——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05:00 +0800 CST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Jacinto Benavente y Martinez,1866.08.12 ~ 1954.07.14),西班牙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既成利害》、《不该爱的女人》、《热情之花》等。1922年,“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08:00 +0800 CST  
贝纳文特把他的富有想像力的天才主要献给了戏剧,看来,是他的种种经历系统地引导了他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对于这个富有想像力的艺术家来说,他的创作似乎只是对他的整个生活所作的自由的直截了当的表达。跟他所获成就的重要意义相比,恐怕再没有哪个人能以较少的努力和构思达到他所达到的目标了。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
使他能够坚持下来的感情是一种异常完满与和谐的天性:他所热爱的不仅仅是戏剧艺术和戏剧的环境;他对外部的生活、对现实世界也怀有同样亲切的感情,而把这些搬上舞台正是他的艰巨的任务。这可不是仅仅对生活不加批判地肤浅地加以崇拜就行的。他以极其明亮和敏锐的眼光观察他的世界,又用机智和灵活的才智权衡他所见到的一切。他不允许自己受别人或其想法愚弄,甚至也不为自己的想法或自己的同情所蒙蔽。不过,他也绝不让别人有丝毫的抱怨或厌烦。
因此,他的作品体现出最有特色的优点——优雅。这是一种少见的长处,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因而在市场上竟没有多少人问津,不为大多数人所赏识。然而,优雅毕竟是与它的少见同样可贵的。它是力量均衡的标志,是自我修养和艺术自信的标志,尤其是当它不是自身的结束,不仅仅是一次无聊的举动,而是不需明显的努力就能给予整个创作过程以特征的时候。因此,它不光是在表面上起作用,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它还决定了主题处理方面的每一部分,决定了描写中的每一行文字。
这恰恰是贝纳文特的情况。他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在程度上颇为不同,但都是以准确、熟练的技巧和严格忠实于主题为基础的。他毫不费力、毫不夸大地表现出了主题所能赋予的东西。他所提供的精神食粮都是丰富和有趣的,尽管程度有所不同,但都是非常地道纯粹的。这是贝纳文特作品的一个典型特征。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08:00 +0800 CST  
————————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13:00 +0800 CST  
【1923】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叶芝的艺术代表着英语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叶芝早年的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便属于此风格。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艾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14:00 +0800 CST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20世纪现代主义诗坛上与 T·S·艾略特各领风骚的爱尔兰诗人,其创作理论和实践对现当代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他被艾略特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他因对爱尔兰文艺复兴做出的杰出贡献而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风格对埃兹拉·庞德、詹姆斯·乔伊斯甚至艾略特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即使在当代,他的作品集如《苇间风》(The Wind Among theReeds)仍为无数外国读者争相传诵。
叶芝作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其作品的现代性却颇具争议。分析叶芝作品的浪漫主义抒情传统,并结合其象征主义的发展和面具理论的应用,可以看到叶芝不断追求自我创新的现代性。叶芝象征主义的发展,本身体现了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渡。叶芝的浪漫主义传统和现代性的对立统一。浪漫主义抒情是他的本质,而象征主义的发展和面具理论的应用则体现了诗人不断自我否定和创新的精神。某些批评家因为叶芝作品中缺乏城市印象所以否认其现代性。此观点实际上是对现代主义本质的误解。从象征主义的观点看,无论城市还是叶芝笔下的爱尔兰斯莱哥乡村,都仅仅是内在情感的客观对应物而已—— 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人的异化危机的逃避和反抗。叶芝的这种独特性不仅使他的那路诗在以艾略特为代表的“反抒情”现代诗歌中显得如此出类拔萃,卓尔不群,而且在后现代主义接过现代主义的旗帜之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16:00 +0800 CST  
《丽达与天鹅》,据希腊神话传说,众神之王宙斯化作天鹅与人间少女丽达交配。后来丽达生的女儿海伦因其绝色引起特洛伊的十年战争;战后希腊联军凯旋之时,丽达的另一个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又谋杀了她的丈夫、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诗人从他的神秘主义体系出发,认为宙斯与丽达产生了希腊文明,但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和巨大的灾难。
汉语译文
猝然一攫:巨翼犹兀自拍动,
扇着欲坠的少女,他用黑蹼
摩挲她双股,含她的后颈在喙中,
且拥她捂住的乳房在他的胸脯。
惊骇而含糊的手指怎能推拒,
她松弛的股间,那羽化的宠幸?
白热的冲刺下,那扑倒的凡躯
怎能不感到那跳动的神异的心?
腰际一阵颤抖,从此便种下
败壁颓垣,屋顶和城楼焚毁,
而亚加曼侬死去。就这样被抓,
被自天而降的暴力所凌驾,
她可曾就神力汲神的智慧,
乘那冷漠之喙尚未将她放下?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19:00 +0800 CST  
ps:楼上的诗感觉好污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20:00 +0800 CST  
————————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3 19:21:00 +0800 CST  
【1924】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Władysław Reymont 1868~1925)波兰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福地》和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等。192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民》写得很出色”。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出生在一个乡村教堂风琴师的家庭,在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长大。13岁时,他去华沙跟姐姐学裁缝手艺,因参加政治运动而被驱逐出首都。
从20岁到24岁,他一直变换职业,当过演员、店员、推销员、铁路职工、修道士和流浪汉。艰苦的生活使莱蒙特深深感受到波兰农民的苦难,他立志要从事文学创作。
1893年,莱蒙特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主要反映农民、城市贫民和流浪艺人的辛酸遭遇。1895年,莱蒙特受一家报社之邀,随朝圣者采访朝圣活动,回来后发表了一组通讯,引起文学界的注意。1895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喜剧演员》和续篇《愤恨》(1897)。1899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福地》,以纺织工人为题材,揭露了资产阶级尔虞我诈的本性,体现出莱蒙特的民主主义思想。
自1904年开始,莱蒙特相继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农民》。该书共四卷:《秋》(1904)、《冬》(1904)、《春》(1906)和《夏》(1909),表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波兰农民的苦难和英勇的抗争。
1924年,莱蒙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评语称:“莱蒙特的杰作《农民》是一部内容广阔、气势磅礴的史诗,它把波兰农民的命运放置在四季更替的背景里,是一曲生活的颂歌,具有广泛的重要意义。”授奖时,莱蒙特已瘫痪在床,不久病逝于华沙,年仅57岁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4 10:34:00 +0800 CST  
波兰作家符瓦迪斯瓦夫·茉蒙特创作的同名多卷本长篇小说(1899~1908),莱蒙特用10年时间创作了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包括《秋》、《冬》、《春》、《夏》。小说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后,沙俄占领下的波兰的农村状况。这部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认为是波兰农村的百科全书,给作家赢来了世界性声誉。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4 10:43:00 +0800 CST  
————————分割线——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4 10:44:00 +0800 CST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4 10:46:00 +0800 CST  
乔治·萧伯纳出生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一生留下了五十余部剧本。他从小就爱好音乐与绘画,最后走上了作家的道路。他接受了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钻研过马克思的《资本论》;还参加过英国改良主义组织;反对暴力,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主张文学要反映社会问题。[1] 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思想。
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介绍萧伯纳,并翻译和出版了他的数种剧本。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了更多的新译本,而且多出自老舍、潘家洵、朱光潜、杨宪益等译家之手。北京还上演了他的剧本《卖花女》、《巴巴拉少校》等。[1]
长寿经验
在萧翁94岁时,曾有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究竟能活多少岁数?”萧翁道出了他的健康长寿经验。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萧翁的体育锻炼方式多种多样:游泳、划船、爬山、打网球、骑单车、跑步、骑马、日光浴、冷水浴、体操,甚至拳击都是他的爱好,其中游泳和日光浴,是他酷爱的项目。每当他写作到疲累时,他就下海游泳。他喜欢在阳光下做日光浴,特别是到了晚年,简直成了太阳的“崇拜者”。为了更多地得到阳光,他在故乡的庭院里造了一间茅屋。这间茅屋的房基安装了轴承,可随阳光的移动而转动。这样,萧翁在这间茅屋里写作,整天可接受阳光的照射。
[生活简朴布衣素食]萧伯纳出身贫苦,有着艰苦的生活体验。因此,即使成名,他也并不为此所动,依然崇尚俭朴的生活。在饮食方面,他喜欢素食,早餐晚餐多半是可可茶、黑面包、通心粉、小扁豆、鸡蛋和一定数量的生菜。但他终身禁烟忌酒,即使在宴会上,他也是滴酒不沾,以矿泉水代酒。这种合理的饮食方式,促进了他健康长寿。在衣着上,他不慕华丽,不趋时尚,喜棉毛织物,讲求的是舒适、大方和整洁。
[勤奋创作重视规律]萧翁对创作极为勤奋,而且又有很好的生活规律与工作节制,注重劳逸结合。每天很早起床,到郊外跑步、骑自行车。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规定自己每天写作最多20页文稿,并规定写多长时间就出去游一次泳,或是散步、骑自行车,绝不因为贪多写点而过分疲劳,影响身心的健康。所以他到高龄时,仍保持精力充沛,文思泉涌。
[幽默机智乐观豁达]萧伯纳生性乐观,胸襟豁达,具有高度的幽默感与机智,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诙谐作家”。他的作品常以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机智与风趣;同时,也是他待人接物处世交际的方式。在家庭生活中,对妻子相敬如宾;对朋友体贴入微;对误解攻击的论敌,从不发火,能保持超脱和镇静的态度或以机智的语言、幽默的妙用去化解;对穷困不幸的人,能给予同情与爱心。科学研究和实验证明,机智风趣的幽默感,是增进健康长寿的增补剂。萧翁的现身说法,信而有证。



楼主 月末画  发布于 2016-03-04 10:56:00 +0800 CST  

楼主:月末画

字数:274256

发表时间:2016-03-02 21: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08 20:54:42 +0800 CST

评论数:113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