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讨论】第三期 每周教你懂点心理学!



导读:每周学点心理学
心理学,好像很神秘,但其实也很简单;看似很枯燥,但也可以很有趣。它的目的在于告诉你一些心理学必知的常识,教你学会用心理学的观点去看待我们的生活、职场、爱情等方便的各种问题,去认识一些社会现象背后不易为人察觉的心理。
懂点心理学,你会发现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有助于益。


【本期主题】
1.光明思维术


2.心理学蔡戈尼效应——为何你总是半途而废


3.心理学:洗脑与反洗脑-洗脑篇

楼主 静若女神  发布于 2017-04-21 10:43:00 +0800 CST  
光明思维术:幸运的人总幸运


有两个穷困潦倒的人,手里只有一元钱。悲观的以为说:“哎,只剩这一元钱了!”
而另一位则乐呵呵地说:“嗨,我还有一元钱呢!”
积极心态是光明思维的结果。光明思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
一级光明思维——看到世界有黑暗也有光明(黑了南方有北方);
二级光明思维——看到黑暗可以转化为光明(塞翁失马);
三级光明思维——无论黑暗与光明都能充实人生(发生即恩典)。


每天学点心理学
有一个银行家,在51岁的时候,财富积累到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到52岁的时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债务。面临巨大的打击,他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决定要从头做起。


经过几年的奋斗,他不仅还清了300个债权人的欠款,而且重新积累了更多的财富。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这很简单,因为我从早期谋生开始,我就学会要以充满希望的一面来看待事物,从来不要在阴影的笼罩下生活。我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财富。只要去工作就一定会发现财富、获得财富。这就是我生活成功的秘密。记住:总是要看到事物阳光灿烂的一面。”


“这个世界应该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们懂得保持快乐是他们的责任。懂得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是他们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美妙多了。每天都快乐的生活,也是别人幸福的最好保证。”


每天学点心理学


即使失败了,也要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只要你的心里充满了光明,未来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
美国的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所以,许多在现实中遭受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其本人的烦恼和不快,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能否战胜挫折,关键在于任何情况下都不被一时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远怀着希望和信心,就能从逆境和灾难中解脱出来。


每天学点心理学


心理学家提示:
林语堂曾说过:“面对阳光,阴影总在你身后。”当我们遇到失败,要学会打开自己的心房,让阳光洒进来。要永远保持充沛的活力和乐观的情绪,幸运的活力和乐观的情绪,幸运就会常伴你左右

楼主 静若女神  发布于 2017-04-21 10:47:00 +0800 CST  
比钻石还闪亮的男人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人,目标坚定,有始有终或是漫无目的,半途而废。两种不同的选择却能让人过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然而,这两种人的区别是在于天生的意志力还是有方法有策略的行事方式呢?心理学家蔡戈尼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说明了每个人其实都具备坚定完成某件事情的意志力,只是,每个人都将这种意志力用在了不同的任务上最终造就了不同的结果。


楼主 静若女神  发布于 2017-04-21 10:48:00 +0800 CST  
心理学蔡戈尼效应——为何你总是半途而废

蔡戈尼效应,为何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蔡戈尼效应实际说明了人天生是具备完成某件事情的意志力的,从小时候得不到玩具誓不罢休,到上学时为解不出的题目而苦心思考,到成人时期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奋发图强,这些都是我们意志力的表现。然而,既然我们都拥有这种意志力,那为何人与人之间会不断地被拉开差距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拥有了更多的人生目标,然而也是在这种突然激增的目标数量下,大部分人无法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而产生了迷茫的心理状态,而目标较为准确的人,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蔡戈尼心理学效应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人能够坚持完成某个目标的驱动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未完成那部分给心理造成的压迫性,所以,轻易得到的便会忘记和不珍惜,得不到的才会永远在骚动。这种心理学效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比如:辛苦追求到的伴侣却失去了以往的珍惜;轻易完成的任务让人无法充分得到满足感;一件中途被迫停止的任务让我们耿耿于怀等等。


如何利用这种效应更好地增强我们的意志力
既然我们天生就具备意志力了,但是为何我们还是半途而废,拖拖拉拉却永远完不成一件事情。我们首先来看这几个问题是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1、有的人能看完一本几十万字的玄幻小说,却背不了10个单词。
2、有的人彻夜玩游戏想要角色升级却把工作任务置之不理,一拖再拖。
3、有的人能够看完一部电视剧却看不完20分钟的培训课程。
这几种现象是否真的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呢?
心理学家在对网瘾的研究中发现,具有网瘾的人实际上有很强的意志力,但是因为目标选择出现问题,所以导致这种狂热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如果我们总是半途而废,说明我们并没有选择好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支撑我们有始有终的行为动机。


确定目标,合理安排目标完成计划
如果你被困在迷宫里,10分钟之内不走出去生命便会结束,你会契而不舍还是直接放弃呢?
反之,如果你不完成工作目标,学习目标,你的职业生涯便会布满荆棘,最终导致碌碌无为,生活坎坷,你会选择一步步完成目标还是直接认命呢?
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你都会因为生活所迫而拥有一个目标,只不过有的人的目标是成为更优秀的人而有的人是拼命地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这也是为何人会在不同的生活目标中逐渐拉开距离的原因。


我用自己当作案例来说明目标选择和分配对于有始有终的重要性
用我自己做个案例,我是一个创业者,需要更多经验和知识的吸收。但是我也有很多目标,比如说:我要学英语、我要积累客户、我要学习所在行业知识、我要进修心理学、我要健身等等。每天我都有12个小时的活动时间,除去吃饭、休闲、生活杂事,我可能还剩下8个小时,我需要对目标进行更精细化的安排和选择。
对于我来说,积累客户、学习行业知识是首要目标,那么,要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做什么事情呢?这就需要一个精细化的计划安排,如:每天给客户打电话、和客户见面、和客户吃饭。详细安排可控时间,留下来一些不可控的时间。
健身是我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但其实并不占用太多时间,每天早起和晚上各安排半个小时时间,我想要穿衣显瘦、脱衣有肉,我想要健康和迷人,这就是我的目标。
英语和心理学进修并不是主要目标,因为对我现阶段没有直接地帮助和实际体现,但这是一种长远的规划,因为一定会有帮助。那么,我会将这两个目标穿插到每天的时间当中,如早读五个英语句子,每晚睡前看半个小时的心理学书籍。
看似杂乱无章,但是我会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个人能力定下来一个日、周、月、年的目标,即我要将体脂率降低到18%左右,我要积累100个客户,我要让英语口语水平达到一个程度,我要看完30本书。这些目标细化到每天之后,你会发现目标会变得相对容易,但是做不到时会因为总体目标没有达到而感觉到想要去完成的骚动。


最终发现,一旦你安排好自己的目标和时间,每天并不会将自己逼的很紧还能将目标一步步的达到。当然,你的第一步是寻找目标和详细、合理的安排你的目标。

楼主 静若女神  发布于 2017-04-21 10:54:00 +0800 CST  


洗脑与反洗脑,就和钥匙和锁的关系一样,从诞生之始就在互相纠缠中不断进化,说不清楚究竟是道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本文首先介绍的,是传销与邪教组织是如何对你进行说服与洗脑的。


洗脑-教化与说服


1997年3月22日,马修和他的37名信徒认定,拜托自己那仅仅是“臭皮囊的身体”,塔城哈雷彗星去天堂的时刻到了。他们服下安眠药自杀,并用熟料袋绑住头部,以便自己能在睡眠中窒息。同一天,加拿大一村庄的农舍发生爆炸,5名太阳神教的信徒死亡,这些人希望自己能搭乘飞碟前往9光年外的天狼星。
很多人都会文,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放弃了以往的信念,加入这一禁锢精神的群体呢?什么原因让那些人如此俯首帖耳?这仅仅是受害者的性格特质么?或者可以从我们熟悉的从众,顺从,失调,说服以及群体影响的原理来解释他们的行为——把他们和我们放在相同的层面,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而已?
教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影响人的行为,下面我们一一说道


态度依从行为:


我们总是以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但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很多证据都证明了态度追随行为。


试想一下那些你进入一种新角色的时光,也许是你第一天上班或上大学。比如在你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周,你也许会对新的社会环境非常敏感,努力表现成熟,避免做出高中时的一些行为。此时此刻你会有强烈的不适应感,因为你的新的言语和行为方式,这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某天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我们已经习惯于虚伪的卖弄自己,也变的十分自然了。这种角色已经与我们十分匹配了。


态度去努力适应行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我们的认知出现了失调,这是一种心理上不一致的感觉,而为了减少这种被唤醒的不愉快,我们经常去调整我们的想法。我们产生了改变自我的压力,这便很好的揭示了为什么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通常认为抽烟的危险很小。


当我们试图去洗脑别人时,往往也可以用行为先于思想这一原则,请他帮个小忙,或者让他置身于某种环境中,而这可以迫使他的思想去适应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洗脑的第一步。


说服的因素:


说服通常有两条路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


当人们需要系统而全面的思考问题时,则使用中心路径说服,即关注强有力的论据,如果信息有效,就能产生说服效果。


而有时论据是否有力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可能很多时候并不会进行仔细的思考,例如我们对问题不感兴趣,或者太忙。而此时,外周路径说服,即关注那些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则会十分有效,就像精明的广告商通过视觉图像吸引我们。这时的大脑对商品的看法往往是基于感觉的而非逻辑的。

楼主 静若女神  发布于 2017-04-21 10:55:00 +0800 CST  


精通此道的专家往往会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手段,从而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
群体效应
记住,群体具有塑造其成员观点和行为的力量。
邪教与传销组织通常会将成员与其先前的社会支持系统分离,同时也避免他们与其他成员相互接触。这样可能会出现一种社会内爆现象:外部联系逐渐减弱,知道群体的社会性作用完全指向内部。每一个人都只和群体成员联系。一旦与家人和朋友市区联系,他们就无法反驳。这时,群体会向他们提供认同感并且混淆事实。由于邪教和传销组织反对或惩罚不一致声音,所以表面上的意见统一显然有助于消除任何些许的怀疑。另外,压力以及情绪的唤醒往往会缩小人们的注意范围,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那些毫无根据的观点,顺从社会压力,并倾向于诋毁组织之外的人”
同时,成员之间会互相强化彼此的异常想法,而社会孤立更强化了这种荒谬的想法。这种现象被称为几个人的精神错乱。
当然,这些方法的力量不是无限的,邪教组织往往会综合使用说服,群体效应,胁迫以及保利来维持统治。甚至到最后不得不使用药物来实行精神控制。这也是很多邪教的传销组织成员都患有精神类药物依赖症的原因。
结语:说服并不邪恶
邪教组织与传销组织滥用说服这一事实并不能说明说服本质是邪恶的。核反应既可以用于发电,也可以摧毁我们的城市。说服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去启发或欺骗他人。但说服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了解说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清社会上的套路,让你真正的做出你自己想要做出的选择。

楼主 静若女神  发布于 2017-04-21 10:56:00 +0800 CST  
【这10个经济学实用效应,你应该了解!】登门槛效应、鸟笼效应、飞轮效应……这些心理学、管理学最实用常用的10个效应,你都知道吗?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对你的生活、职业、心理都会有些帮助的。【看下图】






楼主 静若女神  发布于 2017-04-21 10:58:00 +0800 CST  
【精品推荐位】
1.【倾诉】你以为你合群,其实你是在浪费青春。
https://tieba.baidu.com/p/3467256644——小犬~像一狼

2.【话题】分享下我走出社交恐惧症的经验给大家。
https://tieba.baidu.com/p/4402778883——王永祥是神

3.【原创】如何战胜恐惧心,我个人的心路历程。
https://tieba.baidu.com/p/3978963498——笨也要逆袭
吧友们喜欢这样的期刊形式吗?


欢迎大家积极点评,提出不足和改进之处等建议或者意见


此外本专栏每周一次汇总,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哦!
本期完!

楼主 静若女神  发布于 2017-04-21 10:59:00 +0800 CST  

楼主:静若女神

字数:4891

发表时间:2017-04-21 18: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5 06:19:27 +0800 CST

评论数:5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