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心理学界相关研究贴

心理困扰加速生理老化 抑郁症患者细胞老得更快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荷兰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有抑郁症病史的人的细胞可能老化得更迅速。这项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
他们将2400多位志愿者分为健康组和抑郁症组,然后比较了他们的细胞中被称为端粒的结构。端粒像一顶帽子一样盖住染色体的末端,保护细胞的DNA不受损害。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的长度就会缩短一点,因此端粒可以看作是非常有用的衰老标记。


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有抑郁症病史与从未得过抑郁症的人相比,其端粒明显要短大约83到84个DNA碱基对。即使将其他可以损害DNA的生活方式比如严重的酗酒和吸烟等因素考虑在内,结论仍然一样。由于人体端粒每年都会自然而然地失去大约14至20个DNA碱基对,研究人员说,这种差异也就意味着大约4年到6年的提前衰老。
但这项研究只显示了抑郁症和端粒缩短之间存在关联,并没有证明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并未完全确定端粒缩短对于抑郁症意味着什么。


研究报告的作者、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研究员约西内·范霍文说,端粒的长度相对较短可能会让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平添心理烦忧,但更有可能这是抑郁症的破坏在细胞水平上留下的痕迹。众所周知,抑郁症会扰乱很多生理系统,它能改变激素水平、抑制免疫功能、影响神经系统,有抑郁症病史的人患上老化疾病如心脏病、Ⅱ型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和癌症的风险更高。
“我们的结果表明,心理困扰,就像抑郁症患者所经历过的,对于一个人身体的磨损和消耗具有极大的不利影响,会导致生理老化加速。”范霍文说。


有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因其涉及人数之广而意义重大。“这份报告的力度在于它的规模。”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病学副教授艾蒂安·西贝尔说。他正在研究抑郁症如何导致大脑老化。
西贝尔表示,接下来需要科学回答的问题是,端粒缩短是否真的很重要,如果扭转它是否可以改善健康。其他研究表明,健康的饮食、运动以及采取措施来控制压力可能会延长端粒的长度。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00:00 +0800 CST  
脑杏仁核有助识别表情










人们如何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中识别情绪呢?一种名为杏仁核的组织对此起到关键作用,它体积很小并呈扁桃仁状,位于大脑的深层区域。不过,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如何对解读他人的面部表情产生影响的。
为了了解更多,神经科学家将电极植入即将接受大脑手术的7名癫痫患者的杏仁核中。实验中,科学家让患者浏览各种面部表情照片,有开心的也有恐惧的。最后,他们总共记录到200次杏仁核神经的活动,并对这些神经的反应方式进行了判断。


研究小组发现:杏仁核中存在一个细胞子集,用于区分被患者认为是开心或恐惧的表情。研究小组还对其中一些恐惧表情的图片进行了仔细处理,使得这些表情看起来情绪正常。然而,即便患者看到的面部表情是经过处理后的模糊表情,这种模式依然有效。
11月10日,这一发现在神经科学学会第43届年度会议上公布出来。根据研究结果,杏仁核神经对面部表情的反应是由个人的主观判断决定,而不是由图片的视觉特性决定的。


科学家还发现,在每张测试照片消失之后,细胞的反应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对面部表情的认知是由杏仁核和其他大脑区域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在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认知过程中,重要的并不是人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认为自己看到了什么。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01:00 +0800 CST  
人类对虚假记忆的易感性










一项研究发现,即便是有着非凡记忆的人也容易受到记忆扭曲的影响,而这是针对虚假记忆的研究所发现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超常记忆和记忆扭曲,Lawrence Patihis及其同事比较了38名有典型记忆的人和被认为具有甚至能准确记住他们遥远的过去的琐事细节的独特天才能力的20个人。


此前的研究显示,这种被称为高度超常自传记忆(HSAM)的能力能让人们记住自从童年期中期以来的每天生活的事件细节,包括记得任何日期是星期几。这组作者使用一组现有技术用于测量记忆扭曲,包括一个诱导人们错误地报告说他们看到了其实不存在的飞机坠毁的录像片段的技术。这组作者发现高度超常自传记忆(HSAM)的受试者与对照组受试者一样容易或者更容易出现记忆扭曲。这些发现提示产生记忆扭曲的机制可能在人类中间广泛存在。这组作者说,如果得到证实,这些发现可能对于临床心理学和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论文 #13-14373: "False memories in highly superior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dividuals," 作者Lawrence Patihis 等人
媒体联系人: Lawrence Patihis,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心理学与社会行为系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Social Behavi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
电话: 310-994-7759 (手机);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02:00 +0800 CST  
在网上约会中,经历可能会抵消种族偏见






















项研究发现,在网上约会者中间,在从不同种族的人那里获得浪漫的表示之后其反对发起跨种族交流的偏见减少了。Kevin Lewis研究了一个网上约会网站的使用者接触或避开不同种族的人的程度。这位作者分析了网上约会网站OkCupid的12万6134名使用者在2.5个月里的数据,包括使用者的履历信息和使用者之间交换的所有消息。正如此前关于浪漫关系的研究提出的,这位作者发现这个网站的使用者不太可能与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使用者互动,即便这位作者控制了种族多样性的地区差异之后也是如此。

然而,这组作者还发现,相对于发起一个跨种族的互动,来自所有种族背景的使用者都同样可能或者更可能对一个跨种族的消息做出回应。此外,一旦使用者获得了一个跨种族的消息,他们就继续发起进一步的跨种族交流,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这位作者说,这些结果提示,与跨人群偏好的基准率的预测相比,人们更可能对跨种族界限的浪漫的姿态做出回报,而且一旦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就更可能发起跨种族的互动。
###
论文 #13-08501: "The limits of racial prejudice," 作者Kevin Lewis.
媒体联系人: Kevin Lewis,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社会学系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 CA;
电话:858-534-5423 (白天), 408-768-3631 (手机)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03:00 +0800 CST  
帕金森病患者为何易出现精神障碍?



















文字说明: 帕金森病精神障碍患者(女,76岁)黑质、海马的三维容积成像图
资料来源: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

帕金森病精神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症状隐匿,临床容易忽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与精神障碍均可导致锥体外系与部分皮质区域受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钟静玫所在课题组进行的一项关于“Why psychosis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的研究,对未经抗精神病治疗的帕金森病精神障碍患者与帕金森病无精神症状的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测,以期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是否与精神症状相关脑区与锥体外系之间白质纤维比值失衡有关。
结果证实,精神症状相关脑区的白质纤维受损程度重于锥体外系,这可能是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认为,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中的不同脑区各向异性分数比值的方法,将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神经精神疾病不同脑区相对受损程度的观察与研究当中,这将会有较好的临床与科研价值。文章发表在《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3年9月第27期。
###
Article: " Why psychosis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by Jingmei Zhong1, Shaoyuan Wu1, Ying Zhao2, Hui Chen1, Naiwei Zhao1, Kunwen Zheng1, Zhong Zhao1, Wenli Chen1, Bo Wang2, Kunhua Wu2 (1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32, Yunnan Province, China; 2 Departm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32, Yunnan Province, China)
Zhong JM, Wu SY, Zhao Y, Chen H, Zhao NW, Zheng KW, Zhao Z, Chen WL, Wang B, Wu KH. Why psychosis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Neural Regen Res. 2013;8(27):2548-2556.
欲获更多资讯:请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国际发展部联络;联络电话:+8613804998773,或用电子邮件联络:[email protected]。 文章全文请见: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03:00 +0800 CST  
美国研究发现儿童以貌取人 更相信漂亮面孔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外形靓丽的成年人更容易赢得儿童的信任,原来孩子也会以貌取人。

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的伊戈尔·巴斯坎迪泽夫博士主持。英国《每日邮报》25日援引他的话报道:“当了解外部世界时,孩子们严重依赖他人向他们提供的信息。先前研究显示,孩子们会受一系列因素影响,譬如成人过去(所给信息)是否正确,成人是否熟人等。”

他说:“我们希望探究,相较于外形普通的陌生人而言,孩子们是否更相信外形靓丽的陌生人。”

研究人员征募了32名四五岁的儿童,让他们看6种新奇玩意儿并说出这些玩意儿的名称。无论他们是否说对,研究人员建议他们选择求助对象。

求助对象共有12名,是研究人员手中的12张照片。这是一组大学生从56张18岁至29岁女性照片中挑选的最具吸引力面孔和吸引力最差面孔。

研究人员让每个孩子只看两张照片,一张为最具吸引力面孔,另一张则是吸引力最差面孔,再让孩子们猜测谁知道那些新奇玩意儿。

等孩子们做出选择后,研究人员展示照片上女性所给的解析,再让孩子们说出,他们觉得谁给的解析正确。结果显示,孩子们,尤其是女孩,更相信漂亮女性给出的解析。

研究报告发表于《英国发展心理学杂志》。巴斯坎迪泽夫说:“我们从结果看出,即便没有明确理由显示面容靓丽者更了解标签事物,孩子们,尤其是女孩更相信有吸引力的面孔。”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06:00 +0800 CST  
儿童时期贫穷可能削弱成年期的情绪控制
















一项研究发现,儿童时期贫穷可能对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产生持久的影响。杏仁核在前额叶皮层(PFC)的控制下探测威胁并对其做出反应;这些大脑区域都在大脑的对压力的情绪响应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杏仁核与前额叶皮层(PFC)的异常活动可能导致了抑郁、焦虑、冲动性攻击行为以及对药物的滥用。

Pilyoung Kim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纵向fMRI研究从而检查了儿童期家庭收入对成年大脑活动的影响。这组作者研究了54名青年成年人,其中半数具有低收入背景,另外一半的参与者在他们9岁时其家庭收入高于贫穷线的2到4倍。当向受试者展示负面图像并要求他们减少他们的情绪反应的强度的时候,这组作者观察到了童年生活贫穷的成年人比其他受试者具有更高的杏仁核活动和减少了的前额叶皮层活动,即便当这组作者控制了成年收入因素之后也是如此。

此外,这组作者发现在9岁时对儿童时期贫穷做出反应的神经学变化受到了9到17岁接触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压力的进一步驱动。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为致力于减少健康水平不一致的干预手段提供信息。

###
论文 #13-08240: "Effects of childhood poverty and chronic stress on emotion regulatory brain function in adulthood," 作者Pilyoung Kim 等人
媒体联系人:Pilyoung Kim,美国丹佛大学心理学系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Denver,Denver, CO;
电话;303-871-4132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06:00 +0800 CST  
Nat Neurosci:在睡觉时减少恐惧记忆的新途径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在人们睡觉时减少恐惧记忆的新途径。这是首次证明人类情绪记忆可在睡眠过程中被人为改变。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

这一发现通过在夜间增加恐惧记忆的反复暴露,潜在地提高治疗恐惧症的白天暴露疗法效果。暴露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恐惧症的方式,涉及到逐渐向患者暴露其所担心的对象或情况,直至恐惧消除。

以前的研究表明,在睡眠过程中,可以增强空间学习和动作序列学习,但不知道情绪可以在睡眠期间被人为改变。西北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后研究员凯瑟琳·豪纳说:“研究显示,这一新发现可以在睡眠期间用以加强治疗恐惧症的效果。”

在研究中,15名健康受试者在看到两张不同的面孔时,接受了轻微的电击。在他们观察每一个面孔而感到震惊时,同时闻到了一种特定的气味,这样面孔和气味都与恐惧相关。受试者接收到与每一个面孔相关的不同气味,如木香、丁香、柠檬、薄荷或新胶底鞋味。

然后,当受试者睡着时,与面孔相关的两种气味中的一个被再现,但没有相关联的面孔和电击。在进入慢波睡眠状态,记忆巩固发生了。豪纳指出,在芝加哥康复研究所的科学家也有研究,睡眠对加强新的记忆非常重要。豪纳说:“在睡眠过程中,这个特殊的气味再现,重新激活关于面孔的记忆,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类似于在暴露疗法中消退恐惧的过程。”

当受试者醒来的时候,看到曾在睡眠过程中显现并与特定气味相连的面孔时,他们的恐惧反应均低于对另一张面孔的害怕程度。

对其恐惧的衡量方式有两种:通过皮肤上渗出的少量汗水,或者与测谎仪类似、带有神经影像学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MRI的结果显示与记忆相关区域的变化,如海马区;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模式的变化,如杏仁核。睡眠过程中,对于伴有气味的特定目标人脸图像,受试者大脑的变化反映出反应活性的下降。

生物谷推荐的英文摘要
Stimulus-specific enhancement of fear extinction during slow-wave sleep
Katherina K Hauner,James D Howard,Christina Zelano& Jay A Gottfried
Sleep can strengthen memory for emotional information, but whether emotional memories can be specifically targeted and modified during sleep is unknown. In human subjects who underwent olfactory 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 re-exposure to the odorant context in slow-wave sleep promoted stimulus-specific fear extinction, with parallel reductions of hippocampal activity and reorganization of amygdala ensemble patterns. Thus, fear extinction may be selectively enhanced during sleep, even without re-exposure to the feared stimulus itself.
更多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09:00 +0800 CST  
是什么决定了人类对情节记忆中来源信息的记忆?
















源记忆是情节记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对识记项目的来源信息等相关特征的记忆能力。其中,最令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为:是什么决定了人们能否记住识记项目的来源信息?行为研究发现,学习任务的指向性会影响源记忆的成绩。
华东师范大学的郭秀艳教授所在课题组进行的一项研究,试图分析这一影响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右侧前额叶和海马的源记忆效应受到任务指向的影响,而前额叶的项目记忆效应则会受任务指向的影响。这说明海马的功能在于有意识编码项目和来源信息之间的联系,即来源记忆,而前额叶的功能则倾向于加工那些被注意到的信息。
研究结果为阐明记忆构建过程的神经机制提供实验证据。相关内容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3年9月26期。
###
Article: " Effects of task orientation on subsequent source memory as revealed by functional MRI " by Xiuyan Guo1, 2, Lei Zhu3, Li Zheng2, Jianqi Li1, 4, Qianfeng Wang1, 4, Zhiliang Yang2 (1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Magnetic Resona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3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4 Department of Physic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Guo XY, Zhu L, Zheng L, Li JQ, Wang QF, Yang ZL. Effects of task orientation on subsequent source memory as revealed by functional MRI. Neural Regen Res. 2013;8(26):2424-2431.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10:00 +0800 CST  
最新研究发现:助人为乐或源自基因遗传














据《社会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基因型的一种变化似乎影响着人们是否参与助人行为。

通常,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在品德或者精神信的驱使下帮助他人,而且完全自愿进行有益他人或者社会的事情。但是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表明,做好事的趋向或许是由基因影响的。在《社会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基因型的一种变化似乎影响着人们是否参与助人行为。拥有基因型变化的个体倾向于产生社会性焦虑,也就是说会因周围的人产生不安,而且几乎不想帮助其他人。与之相反的是,拥有另外一种变化的人们不仅不焦虑,而且更倾向于乐于助人。

密苏里大学社会心理学家Gustavo Carlo是这项研究的合着者之一,他说道:“基因型变化只是导致人们成为好人的一种间接原因。大脑化学的其它基因变异或许也会产生影响。现在有许多研究都在对利他行为相关的微观生物过程进行研究。”内布拉斯加大学行为遗传实验室的一位研究人员Scott F. Stoltenberg也是这项研究的合着者,他声称之前的研究发现表明,在焦虑的相对水平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关系。当社会焦虑较少的人遭遇他人需要帮助时,他们没有需要克服的问题而且会参与进去。一个患有社会焦虑的人或许会感觉到如此不安,以至于他(她)会避开这种情况。”

Carlo警告称,研究的发现不一定就意味着遗传因素倾向于焦虑的人们也缺乏同情心。尽管对于他们来说参与助人的公共行为更加困难,他们也可能匿名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以其它不需要人机互动的方式提供帮助。为什么人们会形成助人为乐的能力一直是另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之前的研究表明,助人行为的倾向或许至少是部分可继承的,也就是说是代代相传的,而不是父母或者老师的道德影响。2007年韩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55%的助人行为似乎是由于基因,而且基因联系似乎会随着孩子长大而增加。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13:00 +0800 CST  
大脑的戒烟控制














科研人员发现了大脑的一组神经元可能通过在戒烟期间增加对尼古丁的响应从而破坏戒烟的努力。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尼古丁与大脑中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结合可能改变神经回路从而促进成瘾。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α3、β4和α5亚单位在重尼古丁使用和复吸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Ines Ibañez-Tallon及其同事研究了小鼠在戒断尼古丁期间的这些亚单位和调控尼古丁渴求的神经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组作者比较了来自这些小鼠中系带——这是α3、β4和α5受体亚单位聚集的一个大脑区域——的两个区域的神经元,并且发现了促进大脑有节奏的电脉冲的所谓节律通道的存在。破坏这些节律器让从未接触过尼古丁的小鼠诱导产生了尼古丁戒断的症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尼古丁激活了含有α3、β4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从而增强未接触尼古丁的小鼠的节律器活动。

尽管这类活动也在接触尼古丁的小鼠身上观察到了,这组作者报告说,当接触过尼古丁的小鼠进行尼古丁戒断并且重新接触尼古丁的时候,节律器活动增加到了原来的两倍以上。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识别出了大脑的一组神经元,它们在一段时间的戒断之后对尼古丁做出了不同的响应,这提示这些神经元活动的改变可能使戒烟变得困难。
###
论文 #13-13103: “Reexposure to nicotine during withdrawal increases the pacemaking activity of cholinergic habenular neurons,” 作者Andreas Görlich 等人
媒体联系人:Ines Ibanez-Tallon,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New York, NY; tel:
电话:212-327-7989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14:00 +0800 CST  
早期听觉学习始于子宫中
















一项研究发现,在子宫内听到的声音可能塑造发育中的人类大脑,从而影响人出生后的语音和语言发育。人类胎儿在怀孕后大约27周开始感受到外部声音,引发胎儿听觉皮层重新组织以及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的成熟。但是胎儿是否能够学习这些声音从而影响在婴儿期的语音感受和发育,这仍然不清楚。




Eino Partanen及其同事探索了胎儿期的经历如何影响胎儿进行学习的神经基础的,而该学记过程会响应胎儿在子宫内听到的声音。这组作者对33名芬兰女性从怀孕第29周直到出生进行了跟踪。其中半数母亲每周聆听几次重复数百遍的假词“tatata”的简短录音,有时候中间那个音节被替换为“to”或者以不同的音调发出。在出生后,比较了在子宫中曾经接触过这些发音和没有接触过这些发音的新生儿对这个假词以及不熟悉的发音变化的神经响应。

这些发现提示胎儿的大脑具有在出生前进行听觉学习的能力,并且出现了结构变化,导致了可能在婴儿期影响语言习得的神经记忆踪迹。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可能为着眼于预防未来的语言障碍或帮助缓解诵读困难等遗传疾病的干预手段提供信息。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14:00 +0800 CST  
语言如何影响视觉意识












一项研究发现,语言可以影响我们看到的事物,而且其影响的方式是这样的,当听到一个物体的名称,而并没有看到那个物体,可以驱使我们意识到那个物体。Gary Lupyan 和Emily Ward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了语言如何影响视觉,在这些实验中,诸如邮箱、拖拉机、眼镜、狗和袋鼠等熟悉的物体和动物的图画通过一个称为闪光抑制的过程而变得不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向人们的一只眼睛展示一个图像,向另一只眼睛展示视觉噪声。这种噪声抑制了这幅图像,而使其长时间不可见。然而,在这些实验中,当受试者听到了这种不可见的物体的名字的时候,他们就意识到了这个图像。例如,当受试者听到“袋鼠”一词的时候,一个本来没有被到的袋鼠图片就引起了视觉注意。然而,听到错误的词会让图片难以被发现。这组作者提出,词语甚至可以影响最基本的视觉过程。这组作者说,其结果是,语言可以改变人类看到和感知的事物。

论文 #13-03312: “Language can boost otherwise unseen objects into visual awareness,” 作者Gary Lupyan 和 Emily Ward.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15:00 +0800 CST  
厌食症女孩大多有自闭症特征














中国科技网伦敦8月7日电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女孩大多有着自闭症的症状特点。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表明可能有女性自闭症患者因其厌食症状而被误诊或忽略,需要引起更多注意,而如提高社交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一些自闭症治疗方法则或可作为治疗厌食症的一个新手段。

英国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66名年龄介于12岁至18岁、患有厌食症的女孩和1600名没有厌食症的同龄人进行了自闭症特征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通过自闭症光谱量表(AQ)测试她们的自闭症特征,使用系统商(SQ)测试她们的系统化能力,使用情商(EQ)测试她们的共情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患有厌食症的女孩,在自闭症光谱量表测试的得分比其他同龄人高出5倍,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女孩显示有自闭症广泛表型(BAP),而其他同龄人中只有15%的人具有这一特征;在系统化能力和共情能力测试方面,相比于其他同龄人,厌食症女孩的系统商测试得分更高而情商测试得分更低,这表明她们的系统化能力超常而共情能力缺损。系统化能力超常而共情能力缺损被认为是导致自闭症患者产生社会认知障碍和非社会性特征的两大原因。

厌食症是一种因害怕肥胖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有许多女性在青少年时期就有类似的性格倾向。乍看上去,厌食症和自闭症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病症,但它们却有着许多相同的表象,如态度和行为表现刻板僵硬、非常自我、过度追求细节等。“传统上,厌食症仅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饮食障碍,但新研究表明,在女孩厌食行为表象背后,还有着自闭症的诸多特征,”剑桥大学领导该项研究的西蒙·巴伦·科恩教授说,“两者都有着很强的兴趣系统,厌食症患者更关注体重、形象和食物摄入量等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自闭症多被诊断出现于男性当中,而新研究则表明,女性当中的自闭症患者或许多被忽略或者误诊为厌食症了。这一研究结果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角度,对于那些患有厌食症的人,尽可能帮助她们提高社会交往技巧,适应变化环境,不失为一种新的干预治疗方式。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0 08:15:00 +0800 CST  
一人点赞,N人跟风?














在网站顶个评论、在豆瓣给个星级或是在微博点个赞,也许根本不会使这个世界发生任何改变,但它们却能以某种方式影响看到这些信息的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列夫·穆奇尼克(Lev Muchnik)和同事与一个新闻聚合网站组成了研究团队,对不同的网络信息所引起的社会影响做了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社会影响倾向于累积,并经常引发人云亦云的“羊群效应”,而消极的社会影响则通常会受到群众的纠正而被中立化。这种效应在涉及政治、文化以及商业等特定主题时尤其显著。

研究所用的网站允许用户发表评论,也允许其他用户对这些评论加以评价。研究者设法使用户发布到该网站的每一条评论都在发布的同时被自动且随机地附上一个评价:可能是积极评价“赞”,也可能是消极评价“弱”,也可能不获得任何评价。研究者对随后的用户评价情况进行了观察。

在连续5个月的实验当中,有101281条评论被浏览超过1000万次,这些评论获得了308515个用户评价。研究者发现,事先附带“赞”的评论被首个进行评价的用户点“赞”的可能性,要事先不附带评价的评论(对照组)高出32%。这些事先附带“赞”的评论也在其他评价者中引起了“羊群效应”——在实验结束时,对这些评论的积极评价上升了约25%。

此外,事先附带“赞”的评论,获得的首个用户点评为“弱”的可能性较小。这意味着当信息已获得积极评价时,用户们倾向于不去改变评价既有的感情色彩。而被事先附上“弱”的评论,则更可能被下一个读到评论的用户点“赞”。这表明如果当既定评价是消极的时,用户又更倾向于纠正这些评价。研究者指出,这种现象在朋友之间尤其明显。

这项实验还仅仅是个开始。穆奇尼克和同事希望他们的这项实验能够激发同行的兴趣,从而对选举投票和股票预测等信息的社会影响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2 01:15:00 +0800 CST  
以发现精神疾病精确诊断方法








中国科技网特拉维夫8月4日电 以色列贝尔谢巴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精神疾病自杀患者血小板数量比非自杀患者明显高,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为用简单的血液测试来预测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倾向提供了可能。


人体的其他疾病一般可通过血液或其他生物标记识别,但至今为止,大多数精神疾病的评估,只能通过耐心的观察,它要求精神科医生或相关的医疗从业者长期跟踪检查病人的行为和其他外部症状,以确定病人是精神分裂、抑郁或双向情感障碍等。这在医学界一直是存有争议的问题。


以色列贝尔谢巴精神卫生中心的米莎·拉戈利斯基医生和他的同事说,找到一个有自杀倾向的病理是研究的关键,特别是在青少年中。他说有严重自杀念头的青少年,60%会在一年内公开这些想法并企图自杀。另据以色列疾病控制和预防部门的统计,自杀是10岁到24岁青年的第三大死因。
米莎的研究始于1995年,到2004年结束,共选取了108个12岁到18岁之间的不用药住院病人,对照组随机选取了79人。他们根据研究开始前的病情检查,将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住院病人分为两大类:自杀和非自杀。对照组都被认为是非自杀组。


他们评估每一个人的年龄、性别、吸烟习惯和血小板数,发现血小板数唯一与之有关:自杀的患者比非自杀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有更高的血小板数。为了证明血小板数与抑郁症无关,研究人员比较了自杀及非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发现血小板数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确有关联。米莎说:“不用说,这样的研究会对世界各地的精神病诊断有多大的影响,这可以防止多少人被误诊。”
米莎称,他们很快将发表一篇论文,聚焦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用血小板数预测其可能出现的狂躁症和忧郁症。同时他们认为心理科学与神经学和生物学的关系正越来越密切,“这将引领和催生更加精确的诊断学,发现不同精神病患者更加细微的区别,以采取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法”。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2 01:15:00 +0800 CST  
如果你看到这里,可能你已经把我发的东西全都看过了。虽然里面相当的部分和“医学”有关,但也有很多可能对你有启发的。如果你对思维、认知什么的有了比较好的系统性认识,看这些东西已经能比较好地理解以及延伸到其他方面去。乐观点估计的话,可能有一部分人能像我所说的那样。毕竟,就算你知道“本质”,也不一定能有系统性的认识。因为每个人局限在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当中。本质是“空话”,你会推演和延伸的那些才是真正的知识或体系。
我准备开新的一贴,因为发贴的字数太多,度娘经常吞楼。这个贴稍稍估计都有十来万字了

楼主 jeckkman  发布于 2016-03-12 22:22:00 +0800 CST  

楼主:jeckkman

字数:31412

发表时间:2016-02-10 03: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1 04:25:04 +0800 CST

评论数:25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