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现象与效应详解

契可尼效应
契可尼效应指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


“契可尼效应”或许是“蔡戈尼效应”的误译。“契可尼效应”正确英译因该是“蔡戈尼克效应”,蔡戈尼克是一位出生在犹太家庭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她的中文姓名全称应为“布尔玛·沃夫娜·蔡戈尼克”。蔡戈尼克于1927年被德国柏林大学录取,她由库尔特·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指导的学位论文描述了“蔡戈尼克效应”,并因此创立了实验性精神病理学这一独立的学科。蔡戈尼克让被试做22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在出乎被试意料的情况下,立刻让他回忆做了22件什么工作。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在上述条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较好,这种现象就叫蔡戈尼克效应,即契可尼效应。


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是人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罗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有人会强迫自己织完一件毛衣,结果虽然不喜欢那件毛衣,但却觉得非穿它不可。对于某些事,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


初恋也是这样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6 13:24:00 +0800 CST  
破窗效应/破窗理论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损害有益”,是指,假设在市场完全饱和的情况下,一个人砸碎了理发店的玻璃窗,这一行为虽然对社会造成了破坏,但是理发师的不幸却是社会的福音,它将为玻璃生产商制造商机,生产商拿到钱后又去购买其他生产商的产品。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他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只是一次性的,可是给社会带来的机会却是连锁性的,于是得出结论:打碎一块玻璃,提供了无数金钱和就业机会,得大于失 。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6 13:27:00 +0800 CST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是指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的现象。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在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即为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在教育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6 13:30:00 +0800 CST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微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是对于地球大气这个复杂系统进行观测计算与分析判断,它受到地球大气温度、湿度、压力诸多随时随地变化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想其综合效果的预测是难以精确无误的、蝴蝶效应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人类研究的对象还涉及到其他复杂系统(包括“自然体系”与“社会体系”),其内部也是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其“相应的蝴蝶效应”也是在所难免的。“今天的蝴蝶效应”或者“广义的蝴蝶效应”已不限于当初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仅对天气预报而言,而是一切复杂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性的代名词或同义语,其含义是: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这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或者说带有一定的随机。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6 13:34:00 +0800 CST  
跳蚤效应


跳蚤效应指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变。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就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作为人类,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自我设限”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自身已失去跳跃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孩子如果在面对失败后,父母要善于帮孩子分析问题,鼓励孩子勇敢去超越自己。
有一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你没有追求成功的野心,肯定无法取得巨大成就。你害怕表现失常,从而导致惨败,害怕周围人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害怕失败后自尊和自信受到打击,于是你蹑手蹑脚行动,畏畏缩缩地思考,在不知不觉间你已经给自己设限了。这样你的潜力怎么可能爆发出来呢?其实只要你有成功的野心,你就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6 13:37:00 +0800 CST  
居然还有人看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7 19:48:00 +0800 CST  
路西法效应
社会科学工作者很少使用“善”、“恶”这样的词汇。大多数人更喜欢使用“暴力”、“攻击性”这样的词,或使用价值中立的精神病理学术语,一套关于失调的话语系统。菲利普·津巴多 不在此列。这位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在美国心理学会第18届年会上对听众说:“心理学很少研究大问题。我们有各种回答小问题的高招。但我们从来不费心去研究大问题。现在是该研究研究像恶的本质这样的大问题了。”


这个好像跟津巴多的一个实验有关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7 21:33:00 +0800 CST  
负重效应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淼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狂风巨浪。水手们惊慌失措,急得团团转。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所有的货舱,往里面灌水。“怎么能够往船舱里灌水呢?这样只会增加船的重量,使船迅速往下沉,这是自寻死路啊!”不少年轻的水手不解地问道。但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和毫无商量的神情,水手们只好半信半疑地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同样道理,船在负重时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于是,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负重效应”。


“负重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是:要教育下属们为自己加满“水”,也就是说要下属们胸怀大志,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了这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下属们就像负重的木桶和船,能够经受住人生风雨的洗礼,能够在企业改革的道路上迈出坚稳的脚步,能够切切实实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而一支高水平的下属队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的资本。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7 21:35:00 +0800 CST  
过度理由效应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因为我们无法用“亲戚”、“朋友”这样的外部理由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只能追究到他人格内部的这个原因。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工作”、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升华。管理者如果希望自己的员工努力工作,在给予恰当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必须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而不能简单地把工作与待遇挂钩。
走近互联网巨头Google公司的总部,人们会发现这里丝毫没有大公司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所有的员工看上去都很放松。他们享受着许多公司不具有的特别待遇,比如可以在公司里接受免费的按摩、可以打乒乓球、游泳或者到一间冰淇淋“吧”里去小憩一会儿,还可以免费吃到由大厨用有机原料作的饭菜。不仅如此,雇员们还被鼓励将其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任何形式的户外活动。这种休闲、甚至散漫的工作状态,在一些批评者看来是网络泡沫经济的显著表现,但Google却正是靠着这种方式,成功地将一批年轻的技术精英凝聚起来,并使其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从而为公司赚得大把钞票。
人们都有给事情找理由的习惯,所以很多商家利用“过度理由效应”,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可信的非买不可的理由,大大促进了销售业绩。在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为用户提供“花旗购物卡”的服务活动中。他们告诉消费者“使用花旗购物卡可以让您享受到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消费者对此的回应寥寥。经过自省后,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就是他们为消费者解释了利益,但是却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于是他们在后续的宣传中这样说道:使用花旗购物卡购物可以让您享受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因为我们的计算机一刻不停地监控着全国各地5万家零售商的价格,以保证您能够享受到市场上的最低价位。广告一经刊出,注册人数大增,几乎爆棚。
海王牛初乳宣称,他们的牛初乳进口于新西兰的奶牛基地,健康乳牛分娩后72小时内分泌的乳汁,一头健康的奶牛一年仅仅能提取2公斤。那么,海王初乳要满足中国上亿家庭的需求,那新西兰要多少头乳牛的初乳才能满足需求啊!这样的宣传就明显地让消费者感到依据不足,进而怀疑你的产品原料的真实性。
著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也说过,永远不要以为消费者是傻子,他比我们要聪明得多,而且商品摆在商店里买不买是他们的事,如果你说得有道理,他们就会相信你,如果你说得牵强附会于理不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你抛开。(蒋丽梅)
有权威的人即使撒谎,也有许多人相信。——契诃夫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7 21:38:00 +0800 CST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当观察者与观察对象十分相像时,观察者会很准确,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准确,而是因为此时的被观察者与自己相似。因此,导致了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


投射的定义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这种投射发生在潜意识。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
儿童发展心理学
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儿童常认为他人的感觉与自己是一样的,即同化投射,在自我中心时期过渡不良的人常会出现同化投射。同化投射可能产生在潜意识层,也可能产生在意识层。类似的同化投射现象在成人中也会发生,它是同理心与同情心的反面,人们不由他人角度而是由自身角度认识并推测他人与自己有同感。
分析心理学
投射是一种看不到的、存在于人们自身中的事物,它们在外部现实中寻找一个与它们相似的事物,然后它们把自己投射到这个合适的吸引物中去。投射不是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的,投射的发起者是具有自主性的无意识心理内容,这些心理内容具有自发地反映自己、进入意识的自主功能。投射的功能起到了潜意识表达的作用,潜意识通过这种办法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沟通,为对立物的整合提供“容器”。


这个应该很常见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7 21:41:00 +0800 CST  
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男女朋友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光环效应。两个恩爱的人在一起,便会觉得双方身上都是优点,没有一点点缺点。这就是在刚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只是喜欢上了对方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优点,然后经过晕轮效应的扩大,才使自己觉得对方身上全是优点。
企业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为大众了解并接受?一条捷径就是让企业的形象或产品与名人相粘连,让名人为公司做宣传。这样,就能借助名人的“名气”帮助企业聚集更旺的人气。要做到人们一想起公司的产品就想到与之相连的名人。




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譬如,我们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人格上解释】对人知觉时的晕轮效应,还在于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人的有些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比如,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这样,对某人只要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另外,就人的性格结构而言,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强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还表现在处世待人上襟怀坦白,敢作敢为,在外表上端庄大方,恳切自然。而一个具有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则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虚伪阴险,心口不一,或阿谈奉承,或骄横跋扈。这些特征也会在举止表情上反映出来。于是,人们既可从外表知觉内心,又可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上。这样就产生了晕轮效应。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7 21:47:00 +0800 CST  
瓦伦打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前些年泰山足球队有一个前锋几个赛季的进球都很少。他在门前的机会很多,可是每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那临门一脚,总是把球打到门框外面去。事实上,就连不会踢球的人都看得出来,有许多球,他只要一蹭就能进门,他把球打到门外面去比打进门难度大多了,费劲多了。当时某报有一个记者写了一篇文章给他支招说,当你感觉到往门外实在不好打时就往门里打!
这位前锋的毛病是典型的“瓦伦达心态”在作怪。他太想进球了,他太想立功了,他太想表现自己了。当他站在球门前的时候,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脑子里踢球以外的信息太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太在乎现 在和未 来的一切,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在这样的重荷下,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离成功越来越远。
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9 13:49:00 +0800 CST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


我们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拿两种情况做一下对比,第一种是先提出一个不合理要求,再提出一个相对较小的要求,第二种是直接提出这个较小的要求,比较哪种情况下的要求更易被接受。实验结果表明,在前一种情况下提出的要求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而直接提出要求反而不容易被接受。通常人们不太愿意两次连续地拒绝同一个人,当你对第一个无理要求拒绝后,你会对被拒绝的人有一种歉疚,所以当他马上提出一个相对较易接受的要求时,你会尽量地满足他,而不太愿意连续两次摆出拒绝的姿态,毕竟我们并不想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让人觉得我们想拒绝这个人。


拆屋效应也是在谈判中常用的和有效的技巧,有时候我们需要在谈判一开始就抛出一个看似无理而令对方难以接受的条件,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想继续谈判下去,而只代表着一种谈判的策略罢了。这是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它能让你在谈判一开始就占据着比较主动的地位,但记住这只是“拆屋”,如果想让谈判真正有所进展,不要忘记“开天窗”。所以,如果你的一个要求别人很难接受时,在此前你不妨试试提出个他更不可能接受的要求,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9 13:51:00 +0800 CST  
还是晚上整理一下再来发吧。。。。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19 13:52:00 +0800 CST  
下去洗澡,然后再更~~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21 10:07:00 +0800 CST  
不知这个发过了没有
霍桑效应


所谓“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比如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应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工作环境属性能够被大量捕获,没有暗藏的或隐晦的信息。


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来效率一直未上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21 22:01:00 +0800 CST  
三分之一效应


所谓“三分之一效应”,属于决策中的心理偏差。人生在世,经常要面临各类选择。选择无非有两种:二者择一,或多者择一。二者择一,当然也有难度,但难度不大;而在“多者择一”的决策中,随着选择对象的增多,选择余地的增大,选择难度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也在增多和加大,最后使当事者陷入迷茫。


据婚介资深人士透露,很多大龄青年之所以成为“剩男”、“剩女”,是因为陷入了类似“三分之一效应”的心理陷阱,不少青年,尤其是条件好的白领女性,本来有极好的机会,却一次次错过,主要原因在于总认为前面的“店铺”还很多,“下一个”会更好,结果是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暮去朝来颜色故”。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21 22:03:00 +0800 CST  
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多看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才出现,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种现象。
有些人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在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时会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也就是不太让人喜欢了。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想想看,你周围有没有常在你面前“露脸”的人。如果想给别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常出现在他面前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好方法。
所以,作为大学生,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人缘,不妨多在寝室间走动一下,即使只是露个脸,借瓶开水,换本书。在这些细节的来来往往中,就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也获得了你所期待的群众基础。作为职场人士,埋头苦干也并非明智之举。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遇事逃避退缩,只会让你的职业发展之路止步不前。
当然,“多看效应”并非万能钥匙。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即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差,如果第一印象就很差,那么见面越多就越惹人讨厌,“多看”反而让人“多厌”,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切的前提,还是认清自己,理顺了,再拿给别人看。




---------所谓日久生情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21 22:06:00 +0800 CST  
肥皂水效应


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提出肥皂水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以赞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评,以看似简捷的方式达到直接的目的


批评是进步的明灯,因为有批评才有进步。俗语说得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圣贤都会有过错,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呢 !而有了过错,就得有人来指正,这样才会有进步。有句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往往我们做错了事,自己却不知而需借助别人的批评、指正。赞美要看时机,批评要靠技巧。我们不要用恶语中伤他人,劝告他人时,如果能态度诚恳,语出谨慎,那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友谊,为我们的人缘加分。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21 22:08:00 +0800 CST  
淬火效应


淬火效应,原意指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心理学把这定义为“淬火效应”。教育上也会有类似的现象,被称之为“冷处理”。
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衍生出的含义为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不妨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其心理会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对于麻烦事或者已经激化的矛盾,不妨采用“冷处理”,放一段时间,思考会更周全,办法会更稳妥。


楼主 __清岗寻芳  发布于 2015-06-21 22:10:00 +0800 CST  

楼主:__清岗寻芳

字数:18949

发表时间:2015-06-14 16: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30 17:12:02 +0800 CST

评论数:30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