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借法案与苏联坦克生产(租借援助不啻再造苏联,坦克部分整理贴)

既然谈到了坦克,顺便把机床、电炉、锻压设备整理下

上边浅白色表格是: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编撰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民经济(1941-1945)》 1990年版(实际上是1991年正式出版公布)
下边深灰色表格是: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档案馆解密的苏联战时接收盟国援助到货资料(2005年)

☆☆☆首先是锻压设备☆☆☆
重点提示:
1、1941年6月-1945年4月,苏联接收盟国提供的锻压设备一共5139台。
2、其中有2314台,直接写的就是子弹与火炮工厂专用(锻压)设备( 1942年到货460部,1943年到货1478部)很明显:子弹与火炮工厂专用(锻压)设备,1942年,1943年,供货数量最大。这明显是临时抱佛脚给苏联军火工业填坑呢。

1941-1945年苏联接收的锻压设备总量里至少28%,是盟国提供的。

☆☆☆第二是机床☆☆☆
重点提示:
如果苏联的产量只计算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则盟国提供的金属切削机床比例大致在30%左右。
另外,考虑到盟国提供的机床,大部分都是高端产品特种机床,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第三是电炉☆☆☆
重点提示:
1941-1945年苏联接收的电炉总量里至少26%是盟国提供的。

电炉的苏联自产量数据与接收数据都是从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档案馆找的,因为在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里不全。


☆☆☆重点提示☆☆☆
综上所述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档案馆解密的苏联战时接收盟国援助到货资料 对照 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编撰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民经济(1941-1945)》,明显可知,纯粹战时即1941年6月22日-1945年4月1日(4月1日之后的我有点懒没找,不是没数据,是我没去找),苏联接收的锻压设备、机床、电炉总量的超过30%是西方盟国提供的。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1:35:00 +0800 CST  
既然谈到了坦克,顺便把制造弹药的TNT,火药,铜整理下


苏联声称,战时接收的盟国弹药只占苏联总接收量的3%。但这是成品弹药,作为制作弹药的原料,火药,铜、TNT情况如下



☆☆☆首先是TNT(该论文讲的就是TNT)☆☆☆
重点提示:
1、如果考虑到这一点,进口甲苯和TNT的数量,与苏联自己工厂生产的放在一起对比,总体上看占1942-1944年的54.6%(大约是197500吨/361718吨)。
2、结果是红军火力超过一半以上是由盟国安排供应。
3、(盟国援助)这个因素是苏军在1944年进行的众多大规模攻势战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A.1942年苏联爆炸品工业能够供应前线的全部TNT只有88.8千吨TNT(最低消耗量是120-130千吨TNT),正是因为盟国提供了30000吨约占33.78%,才能维持平衡。
B.1944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盟国的供应增长了65%(成品TNT以及生产TNT的甲苯102000吨),由于这个原因,苏联工业部门才能够向前线提供了156000吨爆炸物。
4、在战时条件下苏联爆炸物的需求,依靠自己生产与自己资源大约只占50%,在卫国战争的个别年份(如1944年)这个比例甚至更低。
5、在离开盟国援助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并且我们的在新的军事装备和武器领域所获得全部成就都将化为乌有。
6、我们战后不愿意公布这个事实,特别是在那种与西欧和美国对峙加深的情况下,研究战前和战争年代的弹药与军事化学工业发展问题,甚至影响军事行动的这些因素都是被最严格禁止的。这个话题所具有的保密性特殊性导致促使其被忽视了。


☆☆☆☆☆特别重点提示☆☆☆☆☆
2、结果是红军火力超过一半以上是由盟国安排供应。
5、在离开盟国援助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并且我们的在新的军事装备和武器领域所获得全部成就都将化为乌有。


巴雷什(А.Н. Балыш作者单位:莫斯科航空学院)2012年的一篇学术论文
(选这个论文,而不是从档案里找TNT数据,是因为该论文已经考虑到了苏联自产与接收盟国的甲苯因素)
点击看大图












☆☆☆其次是火药☆☆☆
上边深灰色表格是: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档案馆解密的苏联战时接收盟国援助到货资料(2005年)
下边浅白色表格是: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编撰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民经济(1941-1945)》 1990年版(实际上是1991年正式出版公布)




重要提示:
苏联战时获得的火药,有29%是盟国提供的。










☆☆☆最后是铜☆☆☆
重要提示:
铜的苏联自产量数据与接收数据都是从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档案馆找的,因为在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里不全。










☆☆☆重点提示☆☆☆
作为制作弹药的原料:
TNT:1942-1944年的54.6%——巴雷什(А.Н. Балыш作者单位:莫斯科航空学院)2012年的一篇学术论文(选这个论文,而不是从档案里找TNT数据,是因为该论文已经考虑到了苏联自产与接收盟国的甲苯因素)
火药:29%
铜:40%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1:35:00 +0800 CST  
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表格名字叫《苏联生产的主要工业产品种类相对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百分比(1940-1945)》

重点提示:
1、大部分指标即使在战前,1940年苏联就不如德国,比如关键性的硬指标机床,战前只相当于德国的47%
2、1942-1944年,德国的主要指标(表格里提供了,能够比较的)多数是苏联的2倍,甚至是4、5倍。(1941年因为有上半年,作为干扰项可以排除,有半年没开战)


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编撰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民经济(1941-1945)》 1990年版(实际上是1991年正式出版公布)第34-36页。
点击看大图


请注意上图数据:这是有悠久的给苏联自己数据灌水传统的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自己公布的数字,已经很偏向苏联了。




☆☆☆☆☆特别重点提示☆☆☆☆☆
1943年苏联的金属切削机床只相当于德国的26%,发电量只相当于德国44%,钢只相当于德国的41%,铁只相当于德国35%,煤只相当于德国28%,水泥只相当于德国的9%。(传统工业化时代三个最主要的工业指标:机床、钢、发电三大项,可见苏联与德国的巨大差距)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1:36:00 +0800 CST  
对了,我把制造装甲钢可能需要的一些稀有金属给拉了,补充下


有色金属苏联自产量数据与接收数据都是从俄罗斯联邦国家经济档案馆找的,因为在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里没有。

有色金属行业,苏联在战时都有重大缺口,严重依赖西方盟国

(苏联)铅:313千吨,(盟国)87.2千吨,苏联接收总量的22%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锌:290千吨,(盟国)63.0千吨,苏联接收总量的18%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镍:66千吨,(盟国)22.2千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25%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锡:15590吨,(盟国)357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70%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汞:1352吨,(盟国)13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49%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镁:19510吨,(盟国)95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33%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镉:654吨,(盟国)7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52%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钴:436吨,(盟国)6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58%是盟国援助的。
如果苏联的产量刨除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那么盟国援助的比例至少还可以提高5-10%







苏联对于盟国的钼、钨也是极度依赖,钼、钨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
(苏联)钼精矿:6127吨,(盟国)15300吨, 苏联钼精矿接收总量的71%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钨精矿:21175吨,(盟国)17100吨,苏联钨精矿接收总量的45%是盟国援助的。
如果苏联产量只计算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即刨除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盟国援助的钼精矿、钨精矿比例肯定还会提高很多。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1:41:00 +0800 CST  
最后的总结

☆☆☆☆☆☆苏联坦克缺陷(全是俄国人自己专业研究著作里说的)☆☆☆☆☆☆

1、1941年,实际上没有一个发动机部件能可靠的工作。
2、1941年苏联发生的灾难性事件造成全部或局部生产总量巨大损失。而且遭受攻击地区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所谓成功疏散被严重夸大了。疏散企业在生产环节(链条)被破坏的条件下安排生产,什么都缺,首先是五金制品——弹簧、钢绳、冷轧带钢、特种金属丝、紧固件等。
3、谈论摩托小时,那是在试验台上在几乎理想的条件下用完的。实际前线条件下,发动机运转还达不到这个寿命的一半。
4、即使通用机床还够用,但高效能特种机床绝对不够,苏联自己的生产的不能抵消机床缺乏。
5、坦克发动机工作条件非常恶劣,特别是供气和空气净化方面。B-2发动机上采用的空气净化器直到1942年秋都没有很好解决这两个问题。
6、Т-34坦克的四速变速箱极不令人满意。在其中为了啮合驱动轴需要一套传动小齿轮和从属的齿轮轴相对彼此移动。传动装置在运动中咬合是很难的。齿轮齿换档折断,变速箱外壳甚至发生断裂。
7、苏联自产悬挂装置弹簧钢质量太差,从1942年3月至1943年5月,苏联根本没有生产悬挂装置弹簧钢。
8、我们的生产者在1942-1943年的不能制造出合格的的观察仪器。
9、在1942年初苏联严重缺乏橡胶。导致缺乏橡胶密封水,坦克各种漏;Т-34的负重轮是要用橡胶的,这时候太缺不用了,不用橡胶各种折腾驾驶员。
10、从1941年8月至1943年10月,国产坦克瞄准镜质量陡然下降。生产光学玻璃的原材料基地在那个时期被丢失了,技能熟练的的员工也断送掉了。




☆☆☆☆☆☆租借援助在解决苏联坦克缺陷上发挥的作用☆☆☆☆☆☆
☆☆☆☆☆☆(全是俄国人自己专业研究著作里说的)☆☆☆☆☆☆

第一方面:直到1942年夏季,坦克工厂、航空工厂和其他工业部门主要都是依靠美国提供的五金制品。
第二方面:提供高端特种机床,多亏,使用了根据租借法案获得的现代化的英美机床,制造出的元件质量得到了改善。其结果是改善了发动机寿命。再比如美国“Krenkshaft”牌独特的高频淬火机;“Barnel-Drill”牌用于加工变速箱零件的机器。在许多方面,多亏1943年根据租借法案送达(苏联)的现代化机床,非常重要的提高了В-2-34发动机、五速变速箱、车载减速器等的制造。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设备,工艺,机床,工具和材料在这方面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第三方面:提供原材料、原组件:比如原文中提到的橡胶、光学原料、以及从1942年3月至1943年5月苏联悬挂装置弹簧钢的需求只能得到满足只有通过租借法案。







--------------------------------------------
☆☆☆具体例子第183厂是苏联最大、最重要的坦克生产厂(全是俄国人自己专业研究著作里说的)☆☆☆

具体例子,以183厂是苏联最大、最重要的坦克生产厂,战时一共生产了26000多辆坦克(其中15757辆Т-34-76,10253辆T-34-85)为例
例如,哈尔科夫的第183厂表面上疏散到了下塔吉尔。可是工厂设备只有不到一半被撤走了。至于人员,疏散的12140人(大约全体人员数量的一半),成功被后撤到下塔吉尔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只有5234人。
第一,仅第183厂在战争期间得到的就有“Bullard”牌6轴和8轴自动机床;“Kon”和“New Britain”牌组合联动机床;“Reed”、“Fay”、“Lodge”、“Spires”牌多刀车床;“Cincinnati”牌铣床;Sykes”牌齿轮成型床;“Heald”和“Landis”牌磨床;“Werner SVEZA”牌转塔式车床;“Machinery”牌攻丝机床;美国“Krenkshaft”牌独特的高频淬火机;“Barnel-Drill”牌用于加工变速箱零件的搪磨机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根据租借法案得到的电动螺帽扳手、电动螺丝刀、用于去毛刺和清洗表面的气动机以及其他工具的帮助。
第二,“Т-34”最大生产厂,下塔吉尔的第183厂,因为没办法加工直径1600mm炮塔圈齿不能生产Т-34-85。
————新的立式车床是被定制的英国牌“Loudon”和美国牌“Lodge”机床。结果,第183厂的第一辆Т-34-85坦克在1944年3月15日就下线了。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1:42:00 +0800 CST  
☆☆☆☆☆☆租借援助在解决苏联坦克缺陷上发挥的作用☆☆☆☆☆☆
☆☆☆☆☆☆(全是俄国人自己专业研究著作里说的)☆☆☆☆☆☆


第一方面:直到1942年夏季,坦克工厂、航空工厂和其他工业部门主要都是依靠美国提供的五金制品。

第二方面:提供高端特种机床,多亏,使用了根据租借法案获得的现代化的英美机床,制造出的元件质量得到了改善。其结果是改善了发动机寿命。再比如美国“Krenkshaft”牌独特的高频淬火机;“Barnel-Drill”牌用于加工变速箱零件的机器。在许多方面,多亏1943年根据租借法案送达(苏联)的现代化机床,非常重要的提高了В-2-34发动机、五速变速箱、车载减速器等的制造。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设备,工艺,机床,工具和材料在这方面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第三方面:提供原材料、原组件:比如原文中提到的橡胶、光学原料、以及从1942年3月至1943年5月苏联悬挂装置弹簧钢的需求只能得到满足只有通过租借法案。
上面这些都是俄国人自己专业研究著作里说的。


其实我转帖的不全,因为还有些工艺技术转移,我没翻译没有贴。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1:42:00 +0800 CST  
为了提前预防,有无知毛粉说苏联提供给美国很多铬、锰


请看,克森顿大佬的文章

下面是克森顿大佬写的
看到有人提到二战时苏联也向美国提供了铬,而美国的自产并不多。诚然,美国当时的铬主要靠进口,但只有苏联一个来源吗?不妨看看美国战争时期的铬矿进口情况(下图)。可见,在1941年美国没有从苏联进口铬矿,当年的主要来源是菲律宾、非洲南部和古巴。42年后从苏联的进口量开始增加。但以1944年为例,当年从苏联进口11.2万吨,但总进口量高达84.8万吨。要说没有苏联的铬矿,实在很难说会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因为美国有的是进口渠道,和当时进口几乎全部仰赖西方租借法案的苏联完全不同。



然后大家可以看一下纵向最后一栏"价格",可以发现苏联提供的铬矿和其他国家提供的比较简直贵得离谱。简直是洗钱。下图是39-43年的数据。

1941年美国没有从苏联进口铬矿,当年主要来源是菲律宾、非洲南部和古巴。42年后从苏联的进口量开始增加。但以1944年为例当年从苏联进口11.2万吨,但总进口量高达84.8万吨。要说没有苏联的铬,实在很难说会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因为美国有的是进口渠道,和当时进口几乎全部仰赖西方租借法案的苏联完全不同。




顺便看一下也经常被提到的锰,情况和铬差不多。美国主要向巴西、古巴、印度等国进口锰矿。从苏联的进口量微不足道而且价格是平均进口价的1.5-2倍。



锰美国从苏联的进口量微不足道。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1:45:00 +0800 CST  
假如蛤,假如没有西方盟国援助,苏联坦克
1、发动机质量奇差;变速箱、空气净化器质量奇差;2、悬挂装置弹簧钢质量太差;3、缺乏必要的橡胶,该密封的地方没法密封,四处漏严重影响各类器械寿命;4、光学系统质量很差。


对了还有:新型Т-34、KB和Т-60的正面装甲应当减少15-10mm,作为补偿使用厚度15-25mm的非装甲钢板放到上面。




这种坦克不仅自己人开着遭罪,纯属给德国人刷战绩的。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1:59:00 +0800 CST  
欢迎四处转帖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2:00:00 +0800 CST  
苏联的部分产能,这个谁都没有否认。苏联官方早就明确说明美援物资占战时物资4%
————————至于二战刚结束时沃兹涅先斯基那类东西更是垃圾都不如,一些无知者捧着这类东西当成所谓干货,无异于把屎当成蛋糕吃,实际上自己是在吃屎。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0 22:58:00 +0800 CST  
其实说句实话,我真没故意黑苏联坦克,我只是把租借援助对坦克质量的提升,归拢归拢。 巴里亚京斯基(М.Б. Барятинский)等人都是承认租借援助对坦克生产最庸非常大。

西部工业区被端掉造成的后果,很多书都讲了,比如
《Танковый удар: Советские танки в боях: 1942–1943 гг. 》《坦克碰撞:苏联坦克在战斗中:1942-1943》2007年版,有篇 鲍里斯·卡瓦列契科(Борис·Кавалерчик)的文章《Еще раз о Т-34》《再论Т-34》,简直是苏囧,好多内容我都没贴,很多残次品都有外号。
再举个例子,比如这个

《坦克碰撞:苏联坦克在战斗中:1942-1943》2007年版,第384页。

履带节生产质量又出现问题。造成组装履带的履带节严重不足。正因如此在1942年2月中旬乌拉尔坦克厂(就是第183厂)只有68%的Т-34被发往前线,其他剩下的成了“赤脚大仙”。
一半的履带节产品竟然是残次品。

鲍里斯·卡瓦列契科(Борис·Кавалерчик)的文章《Еще раз о Т-34》《再论Т-34》里面还有很多多这样的地方,我如果,真想故意黑苏联坦克,完全可以把这些缺陷,全找出来。

这类囧缺陷实在太多,而且其实都不是小毛病。但是我着重找的就是他们对租借法案的评价
《坦克碰撞:苏联坦克在战斗中:1942-1943》2007年版,第394页。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1 01:06:00 +0800 CST  
楼上鲍里斯·卡瓦列契科这文章后面,提到质量提升的时候,特意提到租借法案“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设备,工艺,机床,工具和材料在这方面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巴里亚京斯基的《Т-34在战斗中》也说“多亏1943年根据租借法案送达(苏联)的现代化机床,非常重要的提高了В-2-34发动机、五速变速箱、车载减速器等的制造质量。”


像巴里亚京斯基还有专著《租借坦克在战斗中》里面就提到:“谈到有关租借法案的时候,我们一再强调,通常谈及的关于军事供应的话题,它仅占全部援助规模的20%。确实是,非军用供货直接地影响军品生产,以及作战装备的使用效果。”而且前后好几次强调“非军用供货直接地影响军品生产”。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1 01:30:00 +0800 CST  
众位网友手头可能没有最近十年俄罗斯新出版的二战坦克专著,好多书里都大量引用巴里亚京斯基(М.Б. Барятинский)的东西。有个方便的方法。


我再次强烈建议,大家去俄文wiki Т-34、ИС-2、ИС-1、ИС-3、КВ-1,КВ-2 这些词条(尤其是俄文Т-34、ИС-2词条,自己最好亲自去看看)直接看看他们的引用Барятинский是不是特别多。


巴里亚京斯基(Барятинский)是俄罗斯的苏联装甲史研究的大牛,我不会给大家贴猪头红三炮贴的那种博物打杂的游戏顾问的网文。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1 12:36:00 +0800 CST  
☆☆☆☆某些有色金属在苏联装甲钢生产中作用巨大☆☆☆☆


这个命令让俺疑惑不解:
根据国防人民委员会1942年2月23日的命令,1942年上半年装甲板生产一定出现了问题。这个命令指示坦克生产者要千方百计地节省装甲轧材。事情发展到工厂领导需要直接通报国防人民委员会,不仅是有关符合标准轧材的存量,甚至三种轧材的边角废料。所有以前的旨在增强坦克甲防护的改装都被撤消。因此,新型Т-34、KB和Т-60的正面装甲应当减少15-10mm,作为补偿使用厚度15-25mm的非装甲钢板放到上面。

苏联国防委员会(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обороны)1942年2月23日的命令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 Об уменьшении толщины литой башни танков КВ-1 до 95-100 мм.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 О танках Т-34. (Отмена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я ГКО № 1062 об экранировки лобовой части танка)

巴里亚京斯基(М.Б. Барятинский),《租借坦克在战斗中》莫斯科:2009年版,第286页

巴里亚京斯基(М.Б. Барятинский),是俄罗斯的苏联装甲史权威专家,不可能胡说八道。
但那出了问题,他这本书也没说。


带着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第一手俄文原始资料(上次那个缺一年,这个找全了
苏联1941年装甲钢板产量是294千吨,1942年是527千吨,1943年是446千吨,1944年是588千吨,1945年是510千吨。从1941年-1945年苏联装甲钢板总产量是2365千吨,即236.5万吨。
从1940年数据观察,到1945年,明显可知,苏联是在竭尽所能生产装甲钢板。
如果不考虑质量,数量上对于陆军基本是够用的。


那么一定是质量上除了严重问题,所有才会有国防人民委员会1942年2月23日这样的命令:“新型Т-34、KB和Т-60的正面装甲应当减少15-10mm,作为补偿使用厚度15-25mm的非装甲钢板放到上面。”


我觉得,这个问题类似,那个履带节的问题,因为质量除了大问题,结果导致只有68%的Т-34被发往前线。
《坦克碰撞:苏联坦克在战斗中:1942-1943》2007年版,第384页。

履带节生产质量又出现问题。造成组装履带的履带节严重不足。正因如此在1942年2月中旬乌拉尔坦克厂(就是第183厂)只有68%的Т-34被发往前线,其他剩下的成了“赤脚大仙”。
一半的履带节产品竟然是残次品。


盟国提供的装甲钢只有0.49万吨

可能有些网友,对这个装机钢数量,提出质疑,认为盟国不可能援助这么点,但是我要强调这是解密档案,苏联不解体咱们永远看不到(苏联可没有西方的档案定期解密制度),这是在苏联时代是绝密文件,根本不是给屁民看的,没必要造假。
因此,我认为,这是数字大体可信。


那么问题在哪?对有色金属



☆☆☆☆☆☆特别注意,镍的供应量☆☆☆☆☆☆
整个战时,苏联镍接总收量的25%是盟国提供的,相当于苏联自产镍量的34%(苏联自产66千吨,盟国援助22.2千吨),而盟国援助的主要是1942、1943年提供的镍


综上考虑,
原因就是:
制作装甲钢的一些稀有金属添加料短缺了,(这个类似前面那个因为严重缺乏橡胶,坦克该用橡胶密封的地方不用)。这还有个旁证,就是前面贴过的,有色金属,苏联接收总接收量里,盟国占了非常大比例(比如镍、钼、钨),我不太懂,但是我猜测这个可能性最大。
因为租借援助,都是苏联开单子要,而且要的基本都是急缺的东西。

我觉得原因一可能性,比较大,即苏联某些稀有金属缺乏了。所以大大影响了装甲钢生产,所以才有国防人民委员会1942年2月23日这样的命令:“新型Т-34、KB和Т-60的正面装甲应当减少15-10mm,作为补偿使用厚度15-25mm的非装甲钢板放到上面。”
苏联国防委员会(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обороны)1942年2月23日的命令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 Об уменьшении толщины литой башни танков КВ-1 до 95-100 мм.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 О танках Т-34. (Отмена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я ГКО № 1062 об экранировки лобовой части танка)




☆☆☆☆☆结论:盟国援助的有色金属,对苏联装甲钢帮助非常大☆☆☆☆


结论:盟国援助的有色金属,对苏联装甲钢帮助非常大。
另外一个顺带发现的问题,就是,盟国装甲钢成品,给苏联的很少,大概只有区区0.49万吨(差几个月我觉得不会差太多)。这类似盟国援助的弹药成品只有3%(但是援助的弹药原料里TNT:1942-1944年的54.6%(考虑到甲苯因素),火药:29%,铜:40%)。 盟国对装甲钢帮助最大的,就是提供了,有色金属,相当于苏联自产35%镍(苏联战时总接收量的25%),(如果刨除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这个比例还会大幅度提高。

另外再次强调,我说占苏联总接收量多少,即 租借援助 / 苏联自产+租借援助*100%=

而大部分数据苏联自产都包括了(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这其实等于灌水灌了一整年的数据,但没办法,因为人家是按年统计的,按月统计的过于详细不好找。
如果刨除了(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就以有色金属为例,我估计盟国援助至少都能在比例上提高10%左右,至少10%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1 18:28:00 +0800 CST  
点击看超大图
苏联坦克与自行火炮生产详表(按月统计)

只看上面的数据,根本不会知道如果没有盟国援助,那么会怎样。
只能表层感觉,苏联坦克好多啊。


但是呢
1、1941年,实际上没有一个发动机部件能可靠的工作。
2、1941年苏联发生的灾难性事件造成全部或局部生产总量巨大损失。而且遭受攻击地区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所谓成功疏散被严重夸大了。疏散企业在生产环节(链条)被破坏的条件下安排生产,什么都缺,首先是五金制品——弹簧、钢绳、冷轧带钢、特种金属丝、紧固件等。
3、谈论摩托小时,那是在试验台上在几乎理想的条件下用完的。实际前线条件下,发动机运转还达不到这个寿命的一半。
4、即使通用机床还够用,但高效能特种机床绝对不够,苏联自己的生产的不能抵消机床缺乏。
5、坦克发动机工作条件非常恶劣,特别是供气和空气净化方面。B-2发动机上采用的空气净化器直到1942年秋都没有很好解决这两个问题。
6、Т-34坦克的四速变速箱极不令人满意。在其中为了啮合驱动轴需要一套传动小齿轮和从属的齿轮轴相对彼此移动。传动装置在运动中咬合是很难的。齿轮齿换档折断,变速箱外壳甚至发生断裂。
7、苏联自产悬挂装置弹簧钢质量太差,从1942年3月至1943年5月,苏联根本没有生产悬挂装置弹簧钢。
8、我们的生产者在1942-1943年的不能制造出合格的的观察仪器。
9、在1942年初苏联严重缺乏橡胶。导致缺乏橡胶密封水,坦克各种漏;Т-34的负重轮是要用橡胶的,这时候太缺不用了,不用橡胶各种折腾驾驶员。
10、从1941年8月至1943年10月,国产坦克瞄准镜质量陡然下降。生产光学玻璃的原材料基地在那个时期被丢失了,技能熟练的的员工也断送掉了。


这些问题都是前面翻译的书里讲过的,而且租借援助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几个前面贴过的
巴里亚京斯基(М.Б. Барятинский),《Т-34在战斗中》莫斯科:2008年版,全是116-117页。

巴里亚京斯基(М.Б. Барятинский),《Т-34在战斗中》莫斯科:2008年版,第313页。

巴里亚京斯基(М.Б. Барятинский),《租借坦克在战斗中》莫斯科:2009年版,第272-273页。

《坦克碰撞:苏联坦克在战斗中:1942-1943》2007年版,第393页。



本帖完结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2 00:56:00 +0800 CST  
本人贴的下面言论,并不代表本人完全认可俄国官方文宣言论。
本人转帖下面言论,是为了表明21世纪的今天,就连俄国官方文宣言论在对待租借援助的态度上在都比黄俄毛粉客观很多。(但我认为依然还不够客观)

《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1941-1945 годов》
《伟大的卫国战争1941-1945》(12卷本)第7卷,经济与战争武器,莫斯科:2013年版,第557页。

对租借法案章节(Роль и место оружия и военной техники, получаемых по ленд-лизу,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трофейного вооружения)《依据租借法案得到的武器与军事装备的作用与角色,及缴获的武器的利用》(第535-557)的结论性评价:
依据租借法案盟国向苏联提供的武器和军事装备是(苏联)达到胜利的重要因素。有重要意义的是生产武器的原材料,火药,炸药,盟国提供稀缺原料,机床和工具器械。红军和海军装备的依据租借法案获得的作战武器,参与作战行动并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对租借法案章节(Роль и место оружия и военной техники, получаемых по ленд-лизу,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трофейного вооружения)《依据租借法案得到的武器与军事装备的作用与角色,及缴获的武器的利用》(第535-557)的结论性评价:
依据租借法案盟国向苏联提供的武器和军事装备是(苏联)达到胜利的重要因素。有重要意义的是生产武器的原材料,火药,炸药,盟国提供稀缺原料,机床和工具器械。红军和海军装备的依据租借法案获得的作战武器,参与作战行动并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伟大的卫国战争1941-1945》(12卷本)第7卷,经济与战争武器,莫斯科:2013年版,第557页。


官方承认:有重要意义的是
1、生产武器的原材料,
2、火药
3、炸药,
4、盟国提供稀缺原料,
5、机床
6、工具器械。

另外:其实具体很多其他卷也都有涉及到租借援助,我大概批量检索了12卷,涉及到租借援助内容的大概一共300处。



本人贴的上面言论,并不代表本人完全认可俄国官方文宣言论。
本人转帖上面言论,是为了表明21世纪的今天,就连俄国官方文宣言论在对待租借援助的态度上在都比黄俄毛粉客观很多。(但我认为依然还不够客观)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2 00:57:00 +0800 CST  
中文语言环境,多数关于苏联二战的数据性东西,基本都不是源于解密档案。而多数是【70-80年代初苏联“再斯大林”时代,就是勃总时期吹牛的官宣】这类东西很多现在已经价值不大了(至于二战刚结束时沃兹涅先斯基那类东西更是垃圾都不如)。勃总时代的官宣史著作这类东西在80年代末-90年代大量被翻译成中文。一些无知者捧着这类东西当成所谓干货,无异于把屎当成蛋糕吃,实际上自己是在吃屎。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2 00:57:00 +0800 CST  
补充下,上面帖子47楼 关于 国防人民委员会1942年2月23日的命令的那个帖子

看看下面的命令,再联系 国防人民委员会1942年2月23日的命令,削减装甲厚度代之以相应的非装甲钢板的命
这几道命令是我偶然发现的

命令:关于增加苏联镍生产的措
命令: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关于增加诺里尔斯克镍联合企业镍生产
命令:关于色冶金工业人民委员的“镍联合”企业的恢复(这个词还有重建的意思)
命令:关于扩大有色冶金工业人民委员在南乌拉尔的镍联合企业的镍矿基地

点击看大图

点击看
整个战时,苏联镍接总收量的25%是盟国提供的,相当于苏联自产镍量的34%(苏联自产66千吨,盟国援助22.2千吨),而盟国援助的主要是1942、1943年提供的镍。
如果苏联自产数据刨除(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我估计盟国援助至少都能在比例上提高10%左右

由此,盟国对苏联镍的援助,对苏联装甲钢的生产至关重要
确切无疑,镍等有色金属的生产对苏联装甲钢板生产有着几乎致命性的影响,因此西方盟国战时提供的镍等有色金属对苏联装甲钢正常生产至关重要。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2 15:19:00 +0800 CST  
再补充一点
秘境追踪:二战苏联装甲钢生产,极度依赖盟国提供的稀有金属成分




列表中元素有:碳,锰,硅,磷,硫,铬,镍,钼。



苏联生产装甲钢的重要成分,钼、镍(两种数据前面都贴过)

第一:苏联在二战时钼的缺口超级巨大
1941年:苏联自产钼精矿1.18千吨,盟国提供2千吨。 盟国供钼精矿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7倍。
1942年:苏联自产钼精矿1.317千吨,盟国提供2.9千吨。盟国供钼精矿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2倍。
1943年:苏联自产钼精矿1.096千吨,盟国提供4.2千吨。盟国供钼精矿相当于苏联自产的3.8倍。
1944年:苏联自产钼精矿1.13千吨,盟国提供4.4千吨。 盟国供钼精矿相当于苏联自产的3.9倍。
1945年:苏联自产钼精矿1.404千吨,盟国提供1.8千吨。盟国供钼精矿相当于苏联自产的1.3倍。

第二:镍的缺口也极大
1942年:苏联自产镍8.7千吨,盟国提供3千吨。 盟国供镍相当于苏联自产的34%。
1943年:苏联自产镍13.2千吨,盟国提供5.1千吨。盟国供镍相当于苏联自产的39%。
1944年:苏联自产镍15.4千吨,盟国提供9.2千吨。盟国供镍相当于苏联自产的60%。
1945年:苏联自产镍19.9千吨,盟国提供4.9千吨。盟国供镍相当于苏联自产的27%。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3 12:05:00 +0800 CST  
根据苍白地狱se网友提示:
苍白地狱se: 镍、钼、钴添加到钢里基本没有缺点,而且也涉及到很多人忽视的高温性能(当然这方面钨是老大),硬质合金基本上逃不了钨镍钼钴。另外镍做催化剂在石油化工里也是经常出场(包括而不限于费托和直接加氢两种煤制油、合成橡胶、炼油、合成氨等)。这两大项几乎可以说是所有军工的上游了。
苍白地狱se:我印象里要用镍催化剂的,很多都可以用钼、钴催化剂。很多反应的催化剂都是这仨排在那论优缺点。不过钼、钴催化剂多为二战后发明使用的,这里就没说


镍、钼、钴、钨,我前面有色金属的总接收量数据截图里已经贴过,量非常大。


注意:总接收量是 援助量/(自产+援助)。而且苏联自产量还包括了(1941上半年,1945下半年)。

楼主 智慧之熊小小熊  发布于 2017-08-23 20:58:00 +0800 CST  

楼主:智慧之熊小小熊

字数:18429

发表时间:2017-08-21 05: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8-31 18:13:33 +0800 CST

评论数:9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