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零战的事儿

1L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7:15:00 +0800 CST  
接下来说说荣式发动机,原先是打算用本家的瑞星发动机,一种阻力,功率都更小的发动机,也确实用在原型机上了,海军官方后来还是指定采用中岛的荣式发动机。


中岛公司当时专利生产美国大黄蜂型/金星14缸风冷发动机,荣式发动机可以看做是大黄蜂型发动机减重减阻版,可惜成为往这个方向改进的终极版,后来中岛在大黄蜂上继续深入挖潜,把马力从一千提高到一千五百,不过那是后话了。


因为日本之前有丰富的现代空战经验,所以将这种经验也融入到对发动机的改进中了。
荣式发动机对化油器管系和阀门进行了优化设计,以防止负G状态下,多重紊流的相互扰动,还增设了供油回路等措施,实际上当时除了汉斯家的电喷发动机外,其它发动机都有在高G机动,长时间俯冲,或者长时间倒飞过程中有熄火现象,很多战斗机对机动动作都有限制措施。


荣式发动机的泼辣性可以让日本飞行员可以完全不要顾虑发动机的问题,进行无所顾忌的机动,当然除了不要飞太快。这对早期的空战影响很大


日本人吹嘘他们的零战倒飞水平当时世界最高

零战给人一个误解,就是俯冲速度有限制,比如零战21型俯冲速度被限制在630公里以下,零战52型740公里以下。
其实这只是最大表速限制,零战21型被要求4千米以下限制在表速340节以下,但4千米以上则是限制发动机转速,将转速控制在每分钟2800转以下


零战32型被限制在350节以下,也是针对表速/IAS而言,实际空战中,狗急跳墙情况下TAS超过390节也没啥事



其实闪电在一万英尺以下的表速也是被限制在差不多档次,420英里。


隼式II型战斗机俯冲IAS是600公里
钟馗II型的IAS是650公里


二战战斗机中滚转率最高的是Fw190(毎秒155度),接下来是喷火某些型号(毎秒150度)
P-51B(毎秒90度)
F6F(毎秒65度)
零战则只有毎秒55度
上述为各自最高的滚转率,而且发生在不同速度段上,比如喷火最佳滚转率发生在时速320公里时候,
Fw190则发生在时速467公里处
喷火和Fw190在时速超过600公里的时候,还能进行每秒80度的滚转


零战52型在时速555公里以下时候,各个舵面杆力都比较轻,超过555公里后,杆力大幅度上升,尤其副翼处于无法控制状态。
零战的副翼做得比较大,导致力矩也比较高,高速状态下强大的气流加速了这个趋势,另外副翼为了减重,采用了帆布蒙皮,高G状态下也容易发生变形。
实际上在高速俯冲的时候,零战是很难修正起飞行轨迹的


IAS160mph 零戦21≈56度/s、 零戦32(L)≈115度/s、 零戦32(R)≈108度/s
IAS180mph 零戦21≈55度/s、 零戦32(L)≈110度/s、 零戦32(R)≈112度/s
IAS200mph 零戦21≈54度/s、 零戦32(L)≈080度/s、 零戦32(R)≈095度/s
IAS220mph 零戦21≈53度/s、 零戦32(L)≈064度/s、 零戦32(R)≈080度/s
IAS240mph 零戦21≈51度/s、 零戦32(L)≈054度/s、 零戦32(R)≈069度/s
IAS260mph 零戦21≈48度/s、 零戦32(L)≈048度/s、 零戦32(R)≈060度/s
IAS280mph 零戦21≈45度/s、 零戦32(L)≈043度/s、 零戦32(R)≈051度/s
IAS300mph 零戦21≈42度/s、 零戦32(L)≈039度/s、 零戦32(R)≈045度/s
IAS320mph 零戦21≈38度/s、 零戦32(L)≈036度/s、 零戦32(R)≈040度/s
上面为零战在各种表速下的滚转率,零战21型为美国的测试数据,零战32型为皇家空军的测试数据,还分了向左向右滚的差别


零战的速度,上面都已经写了,纸面上看不高,不过这货翼载比较低,又轻,实战中往往比对手飞得更快,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种能力机动型的战斗机,遭遇战中尤其早期,巡航速度不慢,玩玩比对方更快达到最高时速,格斗中翻俩滚,转两圈后,也比对手能更快的恢复速度。


加上转圈的优势,和爬升的优势,所以在格斗战中能占据主动。


虽然在俯冲中,最大俯冲速度不足,而且高速俯冲中操控不行,但这也得分情况,只要不做长时间俯冲,这问题并没有那么明显,反而在俯冲最初的时候,有加速上的优势,往往反而比对手飞得更快。


比如和闪电J型同时在一万英尺高度以324公里俯冲的话,最初是零战领先,得到十几秒的时候,闪电才能反超,到30秒的时候,闪电反超200码的距离。


在二万五千英尺高度零21型和闪电J同时从324公里俯冲,30秒后闪电领先75码的距离


实战中除非高空,在中低空缠斗后,你没多少机会进行长时间俯冲,因为你会很快掉海里了


上述美军的测试是用闪电后期型号,闪电早期型号其实也是严格限速的,美军对早期闪电最大表速限制在563公里,英军引进的早期版更是限制在482公里以下,现实和纸面上的完全两码事情


闪电达到马赫数0.68时候,会因为尾翼颤振诱发尾部结构解体,零战32型则是马赫数0.69,实战


急降下性能の比较について、比较。

F4U-1D・コルセア 対 零戦
「急降下初期の加速は、両者とも同等だが、それ以后は、コルセアの方が非常に速い。」

F5F-5・ヘルキャット 対 零戦
「急降下初期の加速は、両者とも同等である。それ以后はF6F-5の方がはるかに良い。」

「図解・军用机シリーズ 5 零戦」 P190

これによると急降下性能が劣るとされる零戦も、顽丈な米军机も急降下初动は同等。その后引き离されてる。
F4Uコルセアの最大速度は635km/hで、零戦21型に比べて100km近く速い、そして急降下制限速度は785kmで零戦は666km/hだった。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7:29:00 +0800 CST  
我靠,怎么刚贴好的东西又没了,算了,我怒了,截图吧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7:44:00 +0800 CST  
零式战斗机主要的优势包含
非常低的翼负荷、失速特性良好、低速下的操控反应极端灵敏。这是由于航舰起降安全所需,并基于当时日本极端重视水平回旋能力的思想所致。以上诸多特性成就零式战斗机极为优异的水平面回旋能力。无论回旋半径或是回旋率,都超越盟军当时参战的主力机种。该机优异的水平面回转能力,令盟国飞行员很难从后紧贴零式的航道从而获得开火机会;反之,零式战斗机出众的回旋能力令零式战斗机在初期的近距离空战中经常处于优势。
与同时期战机相比,远到不可思议的航程。
中高度以下良好的爬升率。瞬间爬升率几乎媲美特技机。即使被咬尾,一两个翻飞后就可能将情势逆转从而反咬敌机。
作为舰载机而言,相当良好的全向视野。
以同时期的战机而言算是比较早搭载20mm机炮的机种。对早期防弹相关设备不完备、结构也并不强韧的各国战机而言,该口径等级的火力非常具有威吓性。
而且将单发轻型战斗机击落四发重型轰炸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这等火力是同一时期较零式战斗机更为机敏,但武装只有两挺机枪的一式战‧隼所难以迄及的。
太平洋开战当时,以空冷引擎搭载机而言非常干净漂亮的气动外形,以及相当低的阻力。(阻力系数0.0234、综合阻力面积0.525㎡)
这不仅利于以较低马力达成较高速度,对巡航的燃费经济性也有好处。
开战初期仅次于一式战‧隼而胜过几乎所有对手的初始加速性。面对极速高于自己的对手,也往往有机会在对方达到高于自己的速度之前将之捕捉并击落。


说完好听的也来吐槽下很明显的弱点:


因为设计上要求低翼负荷,飞机重量必须刻意降低,导致结构强度不足以适应高速下大幅度动作产生的应力,原型2号机便遭遇俯冲超限翼梁与主翼外板无法承受负荷导致结构解体的情形,这问题在量产机上仍有类似状况。虽然日军很早就知道问题,也试图对机体结构进行强化修改,然而零式战斗机与西方国家战机相比高速俯冲下强度与操控性弱于对手的问题自始至终就没有获得实质上的解决过。另外,结构强度不足同时也就意味着飞机承受战损的能力不高。
日本的发动机技术不如其他航空先进国,使得零式战斗机的飞行性能必须靠近乎偏执地削减机体重量来达到,恶化前一点提到的结构强度问题。
零式战斗机的控制面在高速下很难改变角度,致使运动性能严重降低,这问题从大约220mph(354km/h)的空速开始浮现,一旦超过300mph(483km/h)的空速后,操纵杆需要施加非常大的力量方能移动。依据某些零式战斗机驾驶员的实战证言,超过500km/h时的杆力大到需要两手 +一腿的程度才能扳动。
也就是说,中高速度范围下的运动性能明显劣于同速度等级的盟军战机,而后期面对更高速等级的新一代英美战机时差距更是大到绝望的程度。
无线电通信品质不佳,有时驾驶们为了减轻重量会干脆拆掉无线电改用手势沟通;无论是前者或后者皆缺乏灵活、即时且精确指挥中队执行团体战术的能力。
油箱缺乏被枪炮命中时抗燃的设计,其自豪的轻质高强度板材 - "超超杜拉铝"易氧化的特性又使飞机更加易燃,且驾驶座对枪炮子弹可说是毫无防护力。
缺乏防御导致飞行员容易折损,到战争后期经验丰富的历战飞行员大量伤亡下实战经验难以传承,新手素质因此停滞不前,使其在接下来的交战中更快牺牲。
即使战争末期新锐机服役,也已缺乏足够数量的适格者试飞或在实战中与同盟国抗衡。这种恶性循环成为日本海航末期气力难支的主因。
战争后期,美国已找出抗衡零式的战法,以"打带跑"或"萨奇剪"等编组方式取代单纯的循环缠斗,让俯冲速度不佳、滚转率也不高的早期零式战斗机无法与之抗衡。
早期零式战斗机的99式20mm机炮的炮口初速低导致有效射程短、贯穿力不足,弹道弯曲又散射,连射性也差,实际上有效射程比美国的0.50英吋重机枪还短得多。
加上弹药基数少(早期型的九九式一号炮每门只有60发),对经验较少的飞行员来说只够一到两个长点射,还在摸索前置量时弹药已然耗尽,实战效果极低。
而一旦20mm炮耗尽,飞行员就只能依靠机首的7.7mm机枪,偏偏此枪口径与威力太小,无法穿透许多战机的装甲板,甚至难以伤及结构,需要非常高密度与长时间的命中方能生效。 而7.7mm机枪与20mm机炮两者的弹道与初速亦相差甚远,除非抵近至百米以内距离开火,否则枪炮齐发时两者只有其一能命中。
这对新手飞行员而言很难捉摸射击手感,即使是如坂井三郎之类射击技术超群的老练飞行员,对九九式一号炮差劲的性能也仍是多所抱怨。
中后期型零式战斗机改搭载提高初速藉以改善贯穿力和弹道特性的长炮管型九九式二号炮,弹药基数也经历了两次提升(60→100→125 ),飞行员们欢迎这项改变,但发现在零式战斗机上使用新款机炮射击时弹道发散的问题依旧严重。这是肇因于零式战斗机主翼结构太弱导致抗挠性也差,在承受机炮等级的后座力时无法将炮身稳定,因此导致弹道发散问题。虽然零式战斗机在改进途中曾试图强化主翼,但高初速的九九式二号炮也增加了后座力,两相抵销之后此问题直至最后依然无解。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7:46:00 +0800 CST  
零战的防御之差,几乎没有任何考虑生命保护的措施,尤其是早期零战,唯一一个可能的防御手段据说还是二氧化碳输入装置,意思是如果油箱中弹,可以迅速手动输入二氧化碳给油箱,不过实际中,哪个飞行员有福气在自己被命中后化为飞灰之前还能找到这样的机会,恐怕真的得天照大神显灵
这一点,日本陆军飞行性能和零战差不多的隼式都可以笑话自家海军大爷的海鹫






提起零战,不谈谈它的最主要早期死对头野猫怎么可以呢




对比野猫,日本战斗机在高度1000英尺以上的飞行速度和爬升性能都占有优势,而且日本飞机在升限和航程上也超过了野猫。在俯冲性能上,二者大体相当。但在盘旋性能上,零战凭借更低的翼载和更低的失速速度又超过了野猫。所以试图同零战进行缠斗的野猫都是愚蠢的。对美国人而言,采取双机编队战术才能充分发挥野猫的优势——火力和防护性。
结论:在一对一的战斗中,野猫不是零战的对手,野猫只能通过使用双机编队战术并避免陷入缠斗才能应对零战。


那么是不是实战中野猫就只能让零战当靶子打呢,答案绝对是No!首先野猫的防御和火力效率绝对远在零战之上,这一点绝对代表了格鲁曼家族的家风,同样的打击,零战恐怕早就碧空火舞了,而野猫往往还可以带着一身窟窿回家,就算再不济,还可以尽可能支撑一段时间飞到尽可能安全的地方跳伞或者迫降,飞行员生还率绝非日本可比,如果结合火力看,那零战就更可怜了,早期零战那小机枪威力弱的叫一个悲催,而航炮固然威力不小,但载弹量,精度和射程又被野猫的机枪完爆,所以往往是日军有经验的老手大量升天,后继菜鸟经验跳水,而美军则不然,最大限度保证了老手的生还率,而老手可以回去继续战斗,或者老带新,过一段时间回国继续教徒弟,这样反复,到了马里亚纳海战时期,零战飞行员伴随零战就成了美军新一代地狱猫战斗机的口中餐,所以零战后来的衰败,看似一夜之间,实则是长期恶性循环导致,因此哪怕日本的研究者都有不少认为从长期战争角度看,零战只能看上去很美,但未必算得上所谓杰作机,当然,观点上各有不同,总之在设计之初日本军部胡乱蛮干无视人命的做法到最后吃到了恶果,毕竟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决定胜负的往往是人的素质,而非武器性能


但野猫的飞行性能被零战在包线上明显压制也是无可回避的,唯一一个俯冲速度优势还因为自己爬升速度迟缓而无从发挥,怎么办呢,不能凉拌,这不,吉米萨奇的经典战术闪亮登场:




美国经典系列空战决斗栏目中中途岛一集里,介绍了萨奇的精彩表现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vDXtF9cQA


当然,任何战术也都有其自身的弱点所在:萨奇交叉战术,其实就是编队蛇形机动的,双机编队或者四机编队互相作反向蛇形机动,给自己队友创造攻击态势,不过这种攻击态势,往往不能进入后半球,有时候常常目标在侧方出现,队友这时候又处于非常苦逼的状态,不容你慢慢占位,需要立即射击,赶跑对手,解救被攻击的队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救命举措,因为零战虽然俯冲速度不咋地,但爬升性能好,飞机轻,在俯冲平飞最初的加速段,速度优势比大部分对手要强,跟零战玩殷麦尔机动还是非常不划算的
一个2机分队遭到零战咬尾,两机做萨奇动作就是相互朝对方进行交叉转弯,在飞行轨迹形成一个漂亮的剪刀形态,这种动作的前提必须零战从后半球而且最好是5\6\7点方向过来
侧面过来的话,这个战术无效。


在电台通报和长机指示的情况下,进行战术协同这个动作没有电台基本就是废的实际成功战例主要还是中途岛的VF3萨奇的表演,萨奇主要是保命的!


萨奇剪刀机动的意义本来就是这个,先摆脱被动态势,然后反咬一口

大偏转角射击
这种射击很浪费弹药,有时候甚至是满偏转角射击
1,勃朗宁的威力够,二.弹药多,适合打大偏转角的持续长连射


日机持续追逐萨奇剪其中一架美机是萨奇剪战术奏效所必须的前提,只要日本飞行员不死缠烂打,而是稍微带杆并沿美机航向直飞,那么不断拉G值做左右交叉机动的美机编队很难获得能量优势,此时只要沿美军双机编队航线的切线直飞,在美军双机到达萨奇剪路线外侧顶点时进行平行射击即可完美破解萨奇剪
右滚俯冲其实是通过牺牲高度的方法躲避攻击,是万不得已时采用的最后的救命稻草,这时就算躲开了日机的追击也已经彻底丧失了高度。只要日本飞行员有点经验,就不会跟着追下去,那美机就真的只能凭借俯冲积累的速度一走了之了。
如果是F4F,速度上与零战比没有优势,爬升差得多,一旦俯冲下去就只能逃,再敢往上爬就是找死。零战也可以通过持续浅俯冲的方法保持追击,F4F靠俯冲获得的高速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而零战比F4F高,只要不犯错就不会输,到了海平面F4F就完了。如果是F6F,光是平飞零战就追不上。




但理想很美好,现实未必是理想的代名词:


编队空战得以推广,其一个前提是需要清晰语音通信的,这样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俩做反向蛇形机动的飞机,如果没有通话,很难做到恰到好处的配合占位。早期日本人知道美国人的伎俩,也只有干瞪眼,前面已经提过,零战早期的电台在语音通信方面聊胜于无,很多战斗机干脆把电台都给拆了。而根据美军的调查,日军战斗机机载无线电接近盟国标准,那恐怕都是44年了,这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这且不说,当日军发现萨奇剪子的秘密玄机后,有下级军官提出应对措施时,据说还被上级一通骂,什么,居然不要立刻追击,简直是八嘎,蝗国海鹫必须见敌必战,退缩不前贪生怕死,非国民的干活!结果,反制萨奇战术的招数据说除了在252和202航空队以外,几乎没得到推广,以至于日军的老手飞行员还是无法摆脱因此丧命的战斗


另外,不得不吐槽,日本海军战斗机部队甚至还不如其本国陆军马粪航空队前卫,无论是机型更新还是战术
当时的空战除了缠斗,还有个战术是一击脱离,在欧洲这很流行,在太平洋,因为有孤立的基地,航母需要必死的护卫,其实不太适宜一击脱离法,日本陆军倒是也玩一击脱离,不过海军一直比较抵制这种战法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8:14:00 +0800 CST  
零战和野猫同为舰载机,这就得说说它们在航母对决中的表现了,这是早期和中期航母对决中日军零战飞行队未归还零战的情况:





上面是珊瑚海海战对美军特混舰队的攻击波中零战直掩部队的情况,航母上空直卫部队情况暂不详,但肯定不会没有损失


中途岛飞龙两次攻击约克城的零战直掩队情况:



两次进攻,零战的数量都很单薄可怜,而且还有部分零战居然临时追赶美军无畏轰炸机而忘记给攻击队护航到底,结果导致美军野猫战斗机趁虚而入,从另一个角度看,珊瑚海海战让美军深刻吸取了教训,将舰载战斗机数量比例大幅度提高,这样多次航母舰队上空的防空较量中,美军野猫机队都可以集中很大的数量优势应对,而日军战斗机比例和总体数量一直不及美帝,所以后果也很明显


东所罗门也是如此


这一次直掩队零战数量依旧被美军舰队直卫野猫完爆,不过好歹这次只看零战和野猫交换比,几乎打平,这在如此数量悬殊前提下已经难得了


说起来,舰队防空的电子技术,美国人大大领先对手,哪怕是在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实力巅峰期:


美国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分3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舰载战斗机组成,任务就是拦截敌方攻击机群,第二道防线由各型护航舰只负责,以各种高炮实施密集的火力网拦截靠近的敌机机群。第三道防线由航母本舰自有的防空火力为其提供保护。由此可见,舰载战斗机将是特混舰队防御的主要力量,但是要在舰队目视距离以外拦截敌方攻击机群光靠舰载战斗机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敌机机群的高度和方位,所以还必须借助美国海军舰载雷达和无线电通信才能完成对敌方攻击机群提前报警。这就是雷达引导战术。美国海军战斗机引导战术来自于英国,由英国皇家空军首创,并在英国大不列颠空战中接受了实战的考验,当英国皇家空军血战德国空军时,聪明的美国人意识到这种战术将改变未来空战,于是美国将安纳波利斯海军指挥学院由战斗机飞行员出生的学员派往英国,在战争中学习英国空军的战斗机引导战术理论,其中一些军官还参与了保卫伦敦的实战。


企业号航母有两名战斗机引导官,哈姆 道少校和罗威尔上尉,道少校为资深战斗机飞行员,毕业于美国海军指挥学院,罗威尔上尉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是美国海军战斗机引导战术的创始人,他刚从英国回来,就在瓦胡岛建立了美国第一所战斗机引导学校,根据美国海军的和未来海战的特点设计引导作战方案,并且很快用于实战,在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中初见成效,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到瓜岛海战时已经初步完善,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探测——跟踪——联络——管制——截击这一整套在战争中发展的战斗机引导作战战术。


在一般情况下,战斗机引导小组在雷达测绘室进行引导作业,先由航母的雷达人员通过无线电向两名资浅引导官通报各种信息,然后由资浅引导官将各种信息标注在海图上,随后,道少校根据在海图上标注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并和罗威尔上尉制定引导战术,最后罗威尔上尉向己方机群下达命令,引导己方机群飞向目标!表面上看这确实为舰队防空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仍有致命缺陷,该引导方案完全借助雷达技术,当时美军实用的CXAM雷达虽然堪称当时世界顶级舰载防空雷达,但在实战中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无法探测敌机机群高度。第二,对于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不超过15海里,对于经验丰富的引导官来说,完全可以从敌机机型来判断高度并引导战斗机爬高,比如日军舰载机受限于自身性能与对海作战最佳适合高度,一般都在4000米高度巡航飞行,因此美军一般将战斗机引导至5000米高度。


这是一款1939-1940年间投入使用的长波对空搜索雷达,主要装备于大型舰艇上,为舰队防空提供保证,是美国海军第一代对空搜索雷达,作为初期较为出色的搜索雷达,这些雷达装置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具体性能参数如下
列装日期:1939-1940年
生产厂家:美国无线电公司
生产台数:约20台
波长:1.5m
工作频率:200 MHz
发射机功率:15kw
设备全重:2300kg
探测距离:对大机群130km,对单机90km
测距精度:270m
测角精度:3度
装备舰艇:列克星敦级航母等


而日军比起来就差很多了,甚至最主要差距并非雷达性能,21号对空雷达是日本海军最初的对空雷达,42年中途岛海战之前配备在日向级,之后翔鹤,隼鹰,金刚,武藏等也相继配备


其具体性能参数如下
列装日期:1943年8月
生产厂家:东京电气
生产台数:约40台
波长:1.5m
工作频率:200 MHz
发射机功率:5kw
测距精度:1000-2000m,测角精度:3度
设备全重:840kg
探测距离:对大机群100km,对单机70km


虽然翔鹤在南太平洋海战中曾经超水平发挥,发现了一百多千米以外美军机群,效果上不亚于列克星敦在珊瑚海,但关键是,日军的雷达室没有以电话形式和防空指挥所连接,据说往往还得雷达兵跑腿报告,白白耽误信息,这且不说,就雷达应用方面,美军也完爆日军,日军舰艇的防空雷达往往还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只能起到一个早期预警被动防御的作用,根本无法和美国那样,以雷达指挥战斗机主动应对空战防御敌机,归根结底,这还是日本的电子技术应用差距导致,零战那渣渣无线电啊


所以,美军的雷达不但让舰队防空炮提前准备,航母提前损管,而且可以让原本爬升迟缓的野猫有了更长的爬高和集结时间,有了高度优势就可以发挥俯冲优势,占据高度奇袭日军攻击波。


零战虽然有费尔柴尔德公司研制的导航系统,不过一般日本飞行员不太信任这玩意。
远程飞行主要靠多座飞机领航,万一被打散的情况下,就得靠一种专用的导航计算盘/计算尺,还得目视观察海面波纹来确定风向,计算实速,航向来进行导航,双脱手搞计算需要比较高的驾驶技能。这种导航误差对母舰归航,晴天大约150海里误差20海里,抵达目标大致区域后进行矩阵来回搜索母舰。
对于菜鸟来说,不少就此挂点了

对于美军来说比较容易,有雷达,有VHF通信,后来甚至有敌我识别系统
但是二战中因为事故和天气等因素导致的非战斗损失哪怕对盟军也一样:1945年1月15日新西兰皇家空军出动36架海盗空袭拉包尔,第14中队的一架海盗被防空炮火打坏后在拉包尔附近海面着水迫降。
然后第14和第16中队出击15架海盗掩护一架鱼叉空投橡皮艇,结果返航时候碰上会坏天气,互相碰撞,迷航迫降,只有2架成功返航着陆,死亡飞行员7人
那位飞行员十天后死于日本监狱


1945年6月1日,空袭大阪,美军从硫磺岛出击148架野马为458架B-29护航,遭遇空中紊流,导致空中碰撞等事故,当天事故损失达到27架,这也是美军在硫磺岛基地的野马部队最大一次损失(野马因为布置较晚,赶上日军后期航空兵衰弱,所以到日本上空大打一仗的机会实在不多,更多损失因素是高炮以及自然因素或故障所致)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8:58:00 +0800 CST  
当然空战中零战露脸的事儿也不少,比如打喷火,虽然对手是沙漠型,但飞行员并非菜鸟,很多还在北非参战过:


对喷火,日本海军一共出动了9次,其中陆攻队101架次,被击落2架,零战出动208架次,被击落3架
澳大利亚出动了261架次,损失了38架
不过要考虑的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喷火mk.5型是沙漠用的型号,带大型空气滤清器,性能上在六千米高度只能达到564公里的时速
95名战斗机驾驶员中只有43名具有实战经验,而作为对手的202空(旧三空)最菜的也有一千小时以上的飞行经验,是当时日本实力最强的部队
1943年2月6日
喷火2架击落1架百式司侦
3月2日
21架零战护卫9架陆攻,24架喷火迎击,因为引导不利,只有小部分接触,同时喷火的机关炮被冻结,结果双方都相安无事


3月7日
4架喷火击落1架百式司侦
3月15日
26架零战护卫19架陆攻,27架喷火迎击,8架陆攻负伤,1架零战被击落,4架喷火被击落死亡2名喷火飞行员


5月2日
零战26架,掩护陆攻18架,33架喷火迎击,其中五架因为发动机故障返航,7架零战和7架陆攻负伤,喷火被击落4架,另有4架喷火因为发动机或者螺旋桨低速装置故障而失事,5架因为燃油耗尽迫降,其中1架彻底报废。3名飞行员失踪(故障损失在沙漠迫降)


5月10日
零战9架空袭机场,5架喷火迎击,击落1架零战,另有架零战返航时候迫降,喷火1架负伤迫降


5月28日
零战7架,陆攻9架来袭,喷火6架迎击,击落2架陆攻,1架陆攻在返回基地的时候迫降,2架喷火被击落


6月17日
一架百式司侦高空侦察,出击42架喷火进行迎击,百式司侦跑路

6月20日
22架隼掩护18架百式重爆,9架双轻,2架百式司侦,46架喷火进行迎击,击落1架隼,2架隼在战区迫降,1架重爆被当场击落,1架在战区迫降,3架喷火被击落,死亡2名飞行员


6月28日
零战27架掩护9架陆攻来袭,42架喷火迎击,陆攻1架返航着陆时候全损,1架陆攻和3架零战负伤,2架喷火被打得迫降


6月30日
零战27架掩护23架陆攻来袭,38架喷火进行迎击,1架陆攻迫降,5架喷火被击落,2架因为发动机故障损失,3架B-24在地面上被摧毁


7月5?日
零战25架掩护21架陆攻来袭,36架喷火迎击
击落2架陆攻,2架迫降,2架零战负伤,喷火被击落6架,2架因为发动机故障迫降
8月17日
4架百式司侦来袭,被喷火全部击落


9月13日
零战36架,百式司侦3架来袭,被击落1架零战,喷火被击落3架


9月26日
零战21架护航99式双轻21架来袭,喷火没有遭遇日军,有2架喷火因为机械故障坠毁,死亡2名飞行员


11月11日深夜
8架陆攻来袭,被喷火击落1架



对宿敌地狱猫也有不少反败为胜的例子:


1945年8月15日,也就是二战结束当天,日军302航空队出动4架雷电和8架零战,先后与美军VF-88(6架地狱猫),VF-6,VF-31,VF-49(后三者各4架地狱猫)交战,击落VF-88的4架地狱猫,自己当天总共被击落4架。VF-88宣称击落9架日机,VF-6宣称击落3架,VF-31和VF-49合计宣称击落12架。实际上,也有零战52老手和地狱猫不差的飞行员遭遇,单挑半天互相打光了弹药都没能将对方怎么样,最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还有和野马的:


当时の海军航空队のP-51に対する认识及び戦果の一例を参考に记载しておきますね。
≪海军第601空、戦闘310,戦闘308飞行队≫
昭和20年5月29日、B-29 551机 P-51 101机戦爆连合大编队来袭。
零戦52型51机が発进、内47机が敌机と交戦。
B-29 1机撃坠、4机撃破、P-51 11机撃坠を记录。损失・未帰还零戦3机。被弾复数。3名戦死、2名负伤
戦训
(1) 対P-51空戦
1 旋回圏极めて大にして攻撃避退共に容易なり。
2 速力想像外に大にして切り返しは早めにせざれば后落す。照准発射もこの点考虑を要す。
3 P-51は我に対し相当后落するも射撃し射距离500米内外にても弾道极めて良好なるを以って我が兵器戦法を 以って彼を律し油断することなき注意を要す。
この日 日本を攻撃した米军机はB-29 7机、P-51 3机を失い多数の被弾损伤机(175机被弾、39机不时着)を出しています。

≪海军第302空第1飞行队≫
昭和20年8月3日 相模湾上空PB4Y哨戒机/P‐51戦闘机邀撃戦
相模湾上空でP‐51戦闘机4机と交戦 P-51 1机撃坠(搭乗员は捕虏となる)味方损害なし。


好比早期美军以劣势装备对付零战一样,后来日军也有一些老手开着面对盟军新式战斗机明显过时的零战反败为胜,再次说明了空战胜负更多是依靠人而非武器的性能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9:07:00 +0800 CST  
再谈谈交换比问题,这东西乍看上去很容易被忽悠住,比如什么日军台南航空队在莫尔兹比空战,和盟军交换比甚至超过1:10,以及后来地狱猫的1:19,海盗的1:14之类,美军的宣称战绩往往也高的吓人,比如地狱猫和野马:


Navy and Marine F6F pilots flew 66,530 combat sorties and claimed 5,163 kills (56% of all U.S. Naval/Marine air victories of the war) at a recorded cost of 270 Hellcats (an overall kill-to-loss ratio of 19:1).
F6F与日机的战损比为19:1.

欧洲战场的野马机也很厉害,也达到19:1。
The P51 Mustang had an astonishing success rate. Its ratio for kills to losses was said to have been 19 kills for every 1 Mustang lost. The P51 Mustang is credited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4,950 German planes – more than any other Allied fighter<in the ETO> – and some of these kills included the jet powered Me 262.


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1943年11月1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25机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2机
1943年11月11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30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6
1943年11月21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21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9
1943年12月5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28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15
1944年1月12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32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0
1944年2月17、18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130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62
1944年3月30、31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93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35
1944年6月15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40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17
1944年6月24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100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66
1945年2月17、18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341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78
1945年7月25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8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2
1945年8月15日の空戦   米军报告撃坠9     実际の日本军损失0

ここまでで米军报告撃坠数857、日本军の実际の损失292 比率は34%
これに米军侧の全期间での报告撃坠数9282机を挂けると3162机
米军机の空戦による被撃坠906机との比率(キルレート)は1 : 3.49 となる
日本军损失は基本的に“未帰还机”であり、対空炮や机位を失ったことによる帰投ミス
による自爆等が含まれているので空戦の実际のキルレートはこれより下がると思われる。
やはり1:3くらいか。 上のほぼすべてのケースで米军侧の机数が圧倒的に多かったこと、
大戦后半期で日本侧パイロットの练度が低かったことを考虑すると、日本机は思われている
ほどヘタレではない、という结论に


另一件事也差不多可以说明美军方面极度高估战绩的程度:


柯林.P.凯利(Colin P. Kelly)的中队在 12 月 10 日向北飞回克拉克机场,并加油挂弹以攻击日本舰队。凯利原本的 B-17D 由于故障无法出动,只能驾驶一架 B-17C 升空。凯利在吕宋岛的最北端投弹击中一艘日本军舰,并爆发出巨大的火光。当 B-17 返回克拉克机场时被零式战斗机咬住,其中之一由坂井三郎驾驶,炮弹引燃了装满燃油的机翼,他的 B-17 燃起了大火。凯利命令机组人员跳伞,他一直待在飞机上,和飞机一起栽进了海中。坂井三郎击落了他战绩中的第一架 B-17 轰炸机,坂井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 B-17 机体坚固,极难击落,并且速度快,零战要加足马力才赶得上。生还的机组报告他们可能击沉了一艘日本战列舰,当时在一片失败声中,美国人渴望能自前线传回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于是凯利的事迹传回国内便被夸大——击沉了日本战列舰榛名号,凯利上尉因为英勇无畏的表现被罗斯福总统追授卓越服役十字勋章。根据战后几年获得的敌方资料,显示当时榛名并不在此海域,这艘军舰很可能是一艘巡洋舰,而且只受了轻伤。


天哪,想想都觉得这哪里是什么正常美军飞行员啊,整个一美国队长啊,就差背着盾牌开飞机了,难道不是?单机面对金刚级战列舰密集对空火力,以高空投弹方式炸沉之,难道说一架B-17的威力可以和华盛顿号主炮8千米齐射相比,更精准到今日激光制导的地步?当然,那时的美军面对的局势很惨淡,珍珠港被炸,南洋几乎失守,全国士气低落到了极点,需要有这样的美国队长级英雄鼓舞士气,所以吹了也就吹了。而飞虎队那些雇佣兵,击落1架日机,常凯申答应的赏金提成高达500美元,这在当时对那些穷飞行员可是巨款,所以为了赏金不惜大肆吹牛也就不足为怪了,至于将日本陆军的Ki27和隼式当零战也不算啥。


可想而知地狱猫那个恐怖的交换比有多大水分了,所以从零到零的文中对早期日军以及后期美军宣传的极高交换比介绍时不忘记说明,那是单方面说法,至于日军大本营对国内的战报战绩宣传,那只能呵呵,就好比今天看抗曰神剧手撕鬼子差不多。日军也好美军也罢,衡量其战绩的最好手段只有核对其内部损失报表,这样靠谱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9:21:00 +0800 CST  
直观对比下零战家族的飞行性能好了:


零战21


Altitude.Speed/Climb/Time to height.
Meters...mph/fpm/minutes to altitude.
S.l......280/2750/----
.1,000...290/2705/-1.15
.2,000...300/2661/-2.4
.3,000...309/2616/-3.7
.4,000...319/2572/-5.0
.5,000...327/2316/-6.4
.6,000...323/1984/-7.7
.7,000...317/1651
.8,000...309/1308
.9,000...301/-985
10,000...292/-653
11,000....../-320

Maximum: 328 mph. @ 16,000 ft. / 2,750 fpm. @ S.L.


另一份数据:


Altitude.Speed/Climb
Meters...mph / fpm
S.L......298/3500
.1,000...307/3439
.2,000...317/3378
.3,000...327/3317
.4,000...336/3256
.5,000...344/2904
.6,000...340/2445
.7,000...334/1985
.8,000...327/1512
.9,000...318/1067
10,000....../-608
11,000....../-149

Maximums: 345 mph @ 16,000 ft. / 3,500 fpm @ S.L.


零战32:


Altitude..Speed/Climb
Meters...mph / fpm
S.L........288/3410
.1,000...299/3410
.2,000...311/3335
.3,000...318/2810
.4,000...312/2775
.5,000...328/2675
.6,000...324/2215
.7,000...317/1765
.8,000...305/1295
.9,000...288/-855
10,000..246/-405
Feet......mph/fpm/minutes to altitude.
.5,000...306/3410/-1.46
10,000..318/2785/-3.02
15,000..322/2775/-4.85
20,000..324/2175/-6.84
25,000..312/1480/-9.60
30,000..285/-790/14.15
35,000..232/-100/29.30

Maximums: 327 mph @ 17,500 ft. / 3,410 fpm from S.L. to 6,100 ft.


零战52:


Altitude.Speed/Climb/Time to height.
Meters...mph/fpm/minutes to altitude.
S.L......295/3140/----
.1,000...309/3140/-1.2
.2,000...323/3225/-2.2
.3,000...335/3090/-3.4
.4,000...332/2620/-4.7
.5,000...337/2620/-6.1
.6,000...350/2620/-7.3
.7,000...355/2225/-9.1
.8,000...340/1625/11.4
.9,000...328/1075/13.9
10,000...302/-500/----
Feet.....mph/fpm/minutes to altitude.
.5,000...317/3275/-1.7
10,000...334/3050/3.4-3.6
15,000...332/2620/-5.6
20,000...352/2620/7.4-7.8
25,000...350/1850/10.4
30,000...325/1000/14.2
35,000...270/-100/----

Maximums: 358 mph. @ 22,000 ft./ 3,340 fpm. @ 8,000 ft.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9:47:00 +0800 CST  
其实研究旧日本海军,最好的一处资料查询来源莫过于美国海军对日技术调查报告,网站地址:
http://www.fischer-tropsch.org/primary_documents/gvt_reports/USNAVY/USNTMJ%20Reports/USNTMJ_toc.htm


几乎涉及到了各方面,雷达,火炮,弹药,射控,装甲及其制造过程,绝非一般的网站和书籍可比,属于极为庞大的报告内容
你比如重装甲分支:http://www.fischer-tropsch.org/primary_documents/gvt_reports/USNAVY/USNTMJ%20Reports/USNTMJ-200E-0184-0239%20Report%200-16.pdf
就有22页之多


部分翻译的内容就可知其研究深度,严谨性和真实性绝非其他多数东西可以比之一二的:


本报告原文所涉及专业名词之汉字–拼音–英文–以及中文译注对照如下:
指挥仪类
方位盘 HOIBAN Low Angle Director 对海陆低射角射击指挥仪
高射机 KOSHAKI High Angle Director 对空高射角射击指挥仪
射击装置 SHAGEKI SOCHI Short Range Director 近程射击指挥仪

计算机类
射击盘 SHAGEKIBAN Low Angle Computer 对海陆低射角射击计算机
高射射击盘 KOSHA SHAGEKIBAN High Angle Computer 对空高射角射击计算机
苗头盘 BIODOBAN H.A./L.A. Simplified Computer 海空高低射角简化射击计算机

火控系统类
高射装置 KOSHA SOCHI High Angle Fire Control System 对空高射角射控系统
炮战指挥装置 HOSEN SHIKI SOCHI Low Angle Fire Control System 对海陆低射角射控系统

以下为各种火控设备型号及概略列装表
低射角指挥仪
十四式方位盘 已除役
九四式方位盘 标准方位盘,大和、武藏除外
九八式方位盘 大和、武藏
九四式改五方位盘 改作12.7厘米炮用高射机用于防空巡洋舰(译注:如五十铃号)
九四式改六方位盘 同上,更名为二式

高射角指挥仪
九四式高射机 舰用
三式高射机 陆用

低射角计算机
九二式射击盘 40厘米炮,如长门
九四式射击盘 14厘米炮,如长门
九八式射击盘 46厘米炮,如大和、武藏

高射角计算机
八九式高射射击盘 已除役
九四式高射射击盘 目前使用者,如大和、武藏

低射角火控系统(译注:〔括弧〕内加入附件(C)之列装表)
九四式方位盘 + 九二式射击盘 长门 〔长门级/扶桑雾岛两级/7000吨以上重巡的40/36/20厘米主炮〕
九四式方位盘 + 九四式射击盘 标准 〔长门级/扶桑雾岛两级的14/15厘米副炮、轻巡的14厘米主炮〕
九八式方位盘 + 九八式射击盘 大和、武藏〔46厘米主炮、15.5厘米副炮〕
九八式方位盘 + 九四式射击盘 长门 (译注:存疑,附件(C)也无此资料)
二式方位盘 + 二式苗头盘 驱逐舰〔50倍径12.7厘米炮,对海空两用〕
九四式方位盘 + 九四式苗头盘 驱逐舰〔50倍径12.7厘米炮,仅对海〕

高射角火控系统(译注:〔括弧〕内加入附件(C)之列装表)
九四式高射机 + 九四式高射射击盘 大和、武藏〔大和长门扶桑雾岛四级的的40倍径12.7厘米高炮〕
九四式高射机 + 九四式高射射击盘 航母及7000吨以上重巡的40倍径12.7厘米高平炮、12厘米高炮、九八式10厘米高炮〕
九四式高射机 + 九四式高射射击盘 〔驱逐舰的九八式10厘米高平炮〕
九一式高射装置 九一式改二,自长门拆除
二式高射装置 陆用
三式高射机 + 九四式高射射击盘 陆用,更名为四式
三式高射装置(三式高射机+ 三式高射射击盘) 陆用,高射射击盘过于复杂从未制成
三式高射装置 舰用,从未制成
九五式射击装置 以Ward-Leonard式机构动力遥控机关炮
九五式高射装置 陆用,过于复杂除役
四式射击装置 简化九五式射击装置
五式高射指挥装置 陆用,即“雷云”系统,仅制成一套,未曾实战
五式电探方位盘 + 二式苗头盘 驱逐舰及巡洋舰用雷达火控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19:53:00 +0800 CST  
航続距离 3500km 巡航速度333km/h 燃料0855リットル ;零戦二一型 増槽330リットル使用时、
航続距离 2300km 巡航速度333km/h 燃料0525リットル ;零戦二一型
航続距离 1340km 巡航速度229km/h 燃料0545リットル ;F4F-4 ワイルドキャット

航続距离 1055km 巡航速度426km/h 燃料0570リットル ;雷电21型
航続距离 0756km 巡航速度438km/h 燃料0500リットル ;スピットファイヤ Mk.Ⅴ


P51は燃料を主翼内に92USガロン(348リットル)×2、胴体内タンク84USガロン(321リットル)搭载。(注、胴体内は実用上246リットルに制限)
これによりP51は戦闘时の航続距离925km/高速巡航速度583km、フェリー2220km/低速巡航时を実现する。

航続距离 3700km 巡航速度394km/h 燃料1836リットル ;P51D ムスタング  大型増槽386リットル×2 使用时
航続距离 2220km 巡航速度394km/h 燃料0942リットル ;P51D ムスタング  (低速巡航)
航続距离 0925km 巡航速度583km/h 燃料0942リットル ;P51D ムスタング  (高速巡航)


一组续航力数据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5-01-17 21:32:00 +0800 CST  
Altitude/Speed/Climb
Meters/mph/fpm
S.L.---307/2440
1,000-320/2490
2,000-334/2555
3,000-347/2580
4,000-359/2570
5,000-373/2500/5.3
6,000-384/2350
7,000-394/2075
8,000-396/1445
9,000-376/1240

Full throttle height: 397 mph./7,800 m. ( 25,590 ft.)
Critical altitude: 2,580 fpm./3,000 m. (9,843 ft.)

Engine: Mikulin AM-35A. 1,350 hp. Supercharger gearing: 0.902

Ceilings
Combat: 31,330 ft.
Operational: 35,700 ft.
Service: 39,500 ft.

Range Clean: 509 mls.

Combat Weight: 7,385 lbs.

Wing Area: 187.7 lbs.

Wing Loading: 39.34+lbs./sq.ft.

Power Loading: 5.470+lbs./hp.

Turn Time: 23 seconds.




Altitude/Speed/Climb
Meters/mph/fpm/minutes to altitude
S.L.---294/2235
1,000-307/2285
2,000-319/2320
3,000-332/2340
4,000-344/2330
5,000-357/2295/5.7
6,000-369/2185
7,000-379/1850(381)
8,000-382/1435(385)
9,000-369/1045

Full throttle height: 382.5 (386) mph./7,800 m. (25,590 ft.)
Critical altitude: 2,340 fpm./ 3,400m. (11,155 ft.)

Ceilings
Combat: 29,910 ft.
Operational: 33,380 ft.
Service: 37,720 ft.

Range Clean: 391 mls.

Armament (standard all): 1 x 12.7mm/300 rds. + 2 x 7.62mm/750 rpg.

Engine: AM-35A

Combat Weight: 7,272 lbs.

Wing Loading: 38.74+lbs./sq.ft.

Power Loading: 5.387-lbs./hp.

Turn Time: 22 left/23 right seconds @ 1,000 meters.

楼主 热爱隐身  发布于 2016-03-09 21:48:00 +0800 CST  

楼主:热爱隐身

字数:20268

发表时间:2015-01-18 01: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4-30 23:23:43 +0800 CST

评论数:25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