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军尚武』中国陆军坦克发展历程

当今主力99A镇楼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12:42:00 +0800 CST  
一、主战坦克
59式中型坦克
59式中型坦克是中国参考苏式T 54A中型坦克而研制的,是中国的第一代主战坦克。1959年生产出首批59式中型坦克,并完成了生产定型。该坦克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结构基本与苏式T54A中型坦克相同。该型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较好的装甲防护和机动性能,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维护比较方便。该坦克采用均质钢装甲,车身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车体首部和侧面的装甲较厚,最厚处为200mm厚度,炮塔成流线型,为铸造件,具有良好的抗弹能力。
70年代,根据部队的反映及坦克技术的发展,逐步开展对59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其间进行了很多试验型样车的研制,完成了59-1、59-2、59-2A、59D式和73式中型坦克抢救车的发展工作。80年代,59式中型坦克批量生产已经停止,但作为59式坦克的改进和现代化工作仍在继续。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12:51:00 +0800 CST  
改进型号:
59-1式中型坦克
1979年进行了改进设计,在59式中型坦克上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表火控系统、转向液压助力系统、热电偶传感器的自动灭火装置、车体屏蔽裙板、伪装天线、机油失压报警装置和便于开启的安全门等。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12:52:00 +0800 CST  
晚上更,都不许插楼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12:52:00 +0800 CST  
59-2式中型坦克
80年代初,在59式中型坦克上安装了具有自紧身管的105mm线膛炮、能有效防止二次效应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VRC-8000型电台和VIC-I型车内通话器。该坦克于1981年设计,1984年设计定型,1982~1985年生产,已装备中国部队。该坦克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操纵装置和粉末冶金刹车瓦制动带;车外两侧安装了裙板。经过改进的59-1、59-2式中型坦克均能安装挂胶履带板,改善了坦克在公路上的行驶能力。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17:18:00 +0800 CST  
59-2A式中型坦克
1984年底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单位开始研制59-2A式中型坦克。1985年10月制出1辆初样车,安装了带有轻型热护套的105mm火炮、双向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车首挂装复合装甲、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同时采用热烟幕和烟幕弹发射器、液压助力操纵装置以及工程作业装置等。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19:57:00 +0800 CST  
59D式中型坦克
1990年7月,解放军总部机关作出了对59式中型坦克进行重大改造的决定。1991年8月,总部机关批复并下达了改进的方案及战技指标。根据要求,科研单位研制了2辆59式坦克改进型正样车,产品代号为WZ120C。1993年10月至1994年6月,两辆样车又进行了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设计定型试验,并先后进行了倾斜状态下对静止目标射击等多项射击效能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结果。1995年4月,总部机关批准该坦克设计定型,并命名为ZTZ 59D1式中型坦克。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ZTZ 59D式中型坦克(WZ120D)。它与59D1式中型坦克的主要区别是换装了威力更大的加长身管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使坦克炮的有效作战距离增加近千米。该车装有一种简单型热成像仪,同时更换了第三代微光夜视作战设备。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对坦克目标观察距离达2000米,初步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1995年11月,总部机关批准ZTZ 59D坦克设计定型,命名为ZTZ 59D式中型坦克。1996年,59式中型坦克批量改装成59D式中型坦克,并已出口国外和装备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59D主战坦克,运用了大量高新技术,改进后的整体性能与国外二代主战坦克基本相当,真正实现了“宝刀不老”,成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主战坦克”。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19:58:00 +0800 CST  
73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该抢救车是59式中型坦克的变型车,由59式中型坦克去掉炮塔后在底盘上安装绞盘、手摇式吊架和驻锄等装置设计而成,用于对战斗损伤、淤陷以及其它失去自救能力的装甲车辆实施抢救。车上备有可拆卸的手摇式吊架,起吊重量可达1000kg,可以用于更换发动机及其他部件。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19:58:00 +0800 CST  
62式轻型坦克
中国62式坦克,于1958年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它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该坦克的改进型为62-1式轻型坦克,变型车有79式轻型坦克抢救车和82式军用快速推土机,均已生产和装备使用。由于这类坦克车体较轻,特别适合南方作战使用。
62式以59式主战坦克的基本设计为基础,采用一个较小的尺寸和单一化的装备。在1978年生产停止前,800辆左右坦克被交付到解放军,很少的62式也被出口到朝鲜(50辆,于1995年退役)。
62式在1979年得越南边境冲突期间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以实际战斗经验来看62式的薄装甲非常容易受损伤,甚至40毫米火箭筒(RPG)能穿透装甲和严重地损害坦克。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02:00 +0800 CST  
62式轻型坦克在2000年被大量改进升级,改为装上新型焊接炮塔及更稳定的105毫米线膛炮、新型火控系统、夜视装置、烟雾弹发射器、爆炸反应装甲。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02:00 +0800 CST  
69式中型坦克
69式坦克是在59式坦克基础上自行改进设计的中型坦克,1963年下达战技指标,1964年完成设计,1965年生产出样车,1974年设计定型。车上安装了双向稳定器及红外夜视夜瞄装置等。该坦克的装甲防护与59式相同,采用均质钢装甲,铸造炮塔,车内携带半自动型灭火瓶3个,手提灭火器1个,车上装有电点火烟幕筒2个。该坦克在火力和机动性以及夜间作战性能方面比59式坦克均有所提高。
在该坦克底盘基础上先后发展了69-Ⅱ式主战坦克、69-ⅡB式指挥坦克、69-ⅡC式指挥坦克、69-ⅡC1式指挥坦克以及69-3(79式)主战坦克和653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07:00 +0800 CST  
69-Ⅱ主战坦克
该坦克是在69式中型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1981年完成设计,1982年投入批量生产。该坦克的主要改进项目有安装了100mm线膛炮,配备有钨头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安装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行星侧减速器;液压助力的主离合器操纵和转向操纵装置;自动灭火系统;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三防装置;热烟幕施放装置;889型电台;橡胶侧屏蔽裙板;机油失压报警装置、摩托小时计、快速开启的安全门等。后期生产的69-Ⅱ主战坦克还有一些新的改进,包括激光测距与瞄准镜二合一的新型瞄准镜,在炮塔两侧前部安装了抛射式烟幕发射器,在炮塔的外部周围有栅栏式屏蔽。
69-ⅡB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主战坦克基础上研制而成的,1982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该坦克装有2部电台(889型电台和892型电台各1部),炮塔外设有双杆状天线,一根是2.8m(2节),另一根为4m(4节)。该坦克不仅可在行进间用于联络指挥作战,还可在隐蔽情况下利用汽油发电机组和延伸电缆在地面进行作战指挥。由于增装1部电台,炮塔内的炮弹减少2发,炮塔后部可增装桅杆天线1根。
69-ⅡC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B指挥坦克基础上将892型电台更换为889型电台,即装有2部889型电台,炮塔外设双天线,2根天线均为2.8m(3节)杆状天线,其余性能和69-ⅡB式指挥坦克相同。该坦克于1982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
69-ⅡC1指挥坦克
该坦克是在69-ⅡC式指挥坦克基础上采用天线共用器,将2根天线合并为1根3.3m(2节)宽带天线,由2部889型电台共用1根天线。该坦克1983年设计,当年投产,用于外贸。该坦克的其余技术装备和作战性能与69-Ⅱ式主战坦克相同。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07:00 +0800 CST  
69-3(79式)中型坦克
又名WZ-121D,该坦克是在59-Ⅱ中型坦克和69-Ⅱ主战坦克基础上于1982年发展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它装有带热护套的105mm线膛炮、安装了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潜望式微扰动简易火控系统、二代微光夜视夜瞄装置及VRC-8000型电台和VIC-1型车内通话器。底盘部分的性能和结构与69-Ⅱ主战坦克相当。1985年大量装备我军,于2004年退役。该坦克后来有所发展,火控系统增装了热像仪,炮控系统采用了电液复合式双向稳定器,还增装了车长超越射击装置。在炮塔前部两侧焊装了烟幕弹发射器支架,在炮塔周围增装了栅栏式屏蔽。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08:00 +0800 CST  
65-3中型坦克抢救车
该抢救车是69-Ⅱ主战坦克的变型车,由69-Ⅱ主战坦克去掉炮塔,在底盘上安装绞盘、液压起吊架和驻锄等设计而成,用于对战斗损伤、淤陷以及失去自行能力的装甲车辆实施抢救、牵引后送及换件修理等技术保障任务,必要时也可为主战坦克构筑掩体与开辟道路。1982年开始生产,1983年通过技术鉴定,产品代号为WZ653,通常称为653中型坦克抢救车。车上配有照明装置和驾驶员夜视仪,能在夜间作业。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08:00 +0800 CST  
84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在653中型坦克抢救车基础上利用69-3(79式)主战坦克底盘研制而成,改进后的抢救车于1984年正式定型并装备中国部队,其代号为WZ653A,正式名称为84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09:00 +0800 CST  
80式主战坦克
80式主战坦克是中国的第二代新型主战坦克,其火力、机动、防护性能比第一代坦克有大幅度提高。该坦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涡轮增压大功率发动机、新型105mm线膛炮、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微光夜视、摩擦式减振器、不等刚度扭杆悬挂、大行程小直径负重轮及披挂式复合装甲等。
该坦克从1974年着手新部件的研制,1980年开始整车研制,1981~1987年共研制样车12辆。车体前上装甲明显倾斜,中部安装有防浪板。炮塔位于车体中部上方,动力舱在车体后部。与59式、69式不同,80式坦克左侧最后一个负重轮无发动机排气管。车体后方常安装附加油箱和自救木。炮塔近乎半球型,填装手转塔在炮塔顶部右侧,外装一挺12.7mm高射机枪。105mm火炮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炮塔两侧及后部安装有储物筐。炮塔两侧各有四个烟幕弹发射器。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第一、二负重轮之间和第二、三负重轮之间有较大间隙。诱导轮前置,主动轮后置,有托带轮。行动装置上部有裙防护板。
该坦克是中国第二代主战坦克的基型车,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将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在设计定型之后,又研制了一系列新的车型,如80-1主战坦克、80-Ⅱ主战坦克等,使80式主战坦克成为一个车族。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10:00 +0800 CST  
80-1主战坦克
该坦克保留了80式主战坦克的推进系统和防护系统,主要改进了火控系统、观瞄装置和三防装置。在火控系统中将80式的光点注入式简易火控系统改成了潜望式微扰动简易火控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把昼夜瞄准和测距三者合为一体,使得坦克在昼夜均能使用该系统对静止或运动目标进行射击;具有较完备的自检能力,能及时显示系统出现的故障;瞄准线与火炮轴线采用电同步,传递精度高。观瞄系统中夜视夜瞄镜均由一代微光改为二代微光。三防装置除保留80式主战坦克个体防护装置外,还增加了增压风扇、滤毒罐等集体三防装置。
80-Ⅱ主战坦克
该坦克继承了80式主战坦克的基本结构,主要改进了观瞄系统,增设了较多的特种设备,其改动部分包括:在变速箱上安装了空气压缩机;增加了吹洗装置;增加了热烟幕装置;三防装置改成了集体防护式;观瞄系统的夜视夜瞄镜均采用二代微光管,大大提高了观瞄能力;通信设备采用了带保密机的VRC-83电台及配套的车内通话器;在乘员处增设了电风扇,提高了乘员的舒适性。该坦克的研制成功,使80系列坦克性能更加完备,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11:00 +0800 CST  
85式主战坦克
在80-Ⅱ主战坦克的基础上更换了新的传动装置,并装备了新型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和新的加长身管105mm火炮,从而形成了85型。新的传动装置为液压换档的行星变速箱,转向操纵改成方向盘式。该坦克在发动机功率和火炮威力上均有加强,在发动机辅助系统方面也作了相应改变。火控系统为稳像式,可实现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该坦克的研制成功,全面提高了80系列坦克的性能,使中国主战坦克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85式作为80式的又一发展改进的分支,设计目的主要用于出口,以及积累相关技术。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13:00 +0800 CST  
85-I式是在85式上装上改进的热套管主炮,炮塔装有复合装甲。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13:00 +0800 CST  
85-II式是改进85-I式火控系统的版本,装有雷射测距仪、风向感应器、来自中东T-72的自动装弹机(估计是伊拉克俘虏伊朗的部份零件)。



楼主 共和国开路先锋  发布于 2015-08-02 20:14:00 +0800 CST  

楼主:共和国开路先锋

字数:8879

发表时间:2015-08-02 20: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2-28 20:27:28 +0800 CST

评论数:1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