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殇(三十五):泾原兵变,因削藩引发的泼天大祸

唐朝289年历史中,泾原兵变是除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外,最严重的一次内乱。这次内乱源于唐德宗的削藩。
唐朝所有藩镇中,唐德宗最痛恨的是河朔藩镇,因为他们最嚣张、最骄横、最跋扈,俨然就是几个国中之国。泾州叛乱平定之时(见前帖),正好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的使者在京城,唐德宗故意将刘文喜的首级拿给他看,那神情似乎在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老实点!”

建中二年(781年)正月初九,春节的喜庆尚未散去,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了。
临死之前,李宝臣为儿子李惟岳接班做好了准备,他杀了深州刺史张献诚等一批将领。这件事很绝情,很残忍,但似乎很必要,因为李惟岳太年轻,又软弱无能,李宝臣担心他镇不住手下一帮悍将。可还有两个重要人物没有被杀,这两个人一个叫张孝忠,另一个叫王武俊。
李宝臣并非不想杀张孝忠,而是杀不了。张孝忠是易州(今河北易县)刺史,镇守易州十余年,深受当地军民爱戴。易州是成德节度使境内最北边的一个州,自从与幽州的朱滔交恶后,李宝臣就增强了易州的军力,以防朱滔南侵。
李宝臣派张孝忠的弟弟张孝节召他回恒州(今河北正定县),张孝忠不仅不回来,还让张孝节转告李宝臣,说:“那些将领犯了什么罪,一个接一个被杀?我怕死,不敢回去,但也不会背叛,就像大帅你不肯进京朝见一样。”
张孝节一听哥哥的话,腿都软了,眼泪哗哗地流,说:“如此一来,我死定了。”
“如果我回去,那我们兄弟俩才死定了。放心,有我在,他不敢杀你。”
果然,张孝节回恒州后,李宝臣没有杀他,甚至连责怪一声都没有,只是在心里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临死之际,李宝臣口不能言,但手却一直指着北方(易州方向)。
有张孝忠在,李宝臣死也不安心。
王武俊能够逃过一劫是因为他是李宝臣的亲家。李宝臣将女儿嫁给了王武俊的儿子王士真。王士真重金结交李宝臣的心腹侍从,故一家人才保住了性命。
王武俊骁勇善战,李宝臣放他一马,也是希望他能好好辅佐儿子李惟岳。毕竟,如果所有将军都死了,那谁来替儿子领兵打仗呢?

李宝臣死后,李惟岳秘不发丧,伪造了一份父亲的奏章,请求把节度使的位置传给儿子。
唐德宗答复得非常干脆:不准。
唐德宗还派了一名使者去恒州,以问候李宝臣病情为名打探虚实。李惟岳拿出重金贿赂使者,使者不敢接受。见再也瞒不住了,李惟岳只好发布父亲逝世的消息,然后自称留后,命成德官员联名向朝廷上疏,请求朝廷赐予符节。
唐德宗的回答仍然是:不准。
唐德宗强硬的态度惹恼了李惟岳,也震惊了河朔其他几个藩镇。尽管河朔藩镇心怀鬼胎,勾心斗角,但为了权力世袭,让割剧的这块土地能够传之子孙,他们又相互勾结,立场高度一致。当初田承嗣去世,李宝臣就极力向朝廷求情,把魏博节度使的职位传给他的侄子田悦。现在李宝臣死了,田悦理所当然频频上表,为他的儿子李惟岳求情。
但唐德宗已经打定主意,要将藩镇世袭的流弊彻底根除,所以立场毫不动摇。眼见事情陷入僵局,有人劝唐德宗说:“李惟岳承袭父位已成事实,现在只是差一个名号而已。如果不顺水推舟,对他册命,势必引发祸乱。”
“叛贼本没有资本作乱。他们聚众闹事,凭借的就是我皇家给予的土地和名号。以前朝廷为了息事宁人,不断满足他们的欲望,可结果呢?祸乱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由此可见,对他们封爵拜官不足以止乱,反而是在助长祸乱。如果李惟岳要反,给不给他符节,结果都一样。”
唐德宗的话铿锵有力,河朔藩帅感到一股冰冷冷的寒光向他们逼来。但他们不愿意俯首帖耳,因为这次一旦低了头,以后就永远抬不起来了。田悦、李正己都派使者去见李惟岳,又与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商量,决定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朝廷。
河朔藩镇中,只有幽州的朱滔站在朝廷一边。大历十年(775年)的田承嗣之乱,朱滔被李宝臣坑了一把,差点丢了性命,所以对李宝臣父子恨之入骨,时时想着南下报仇。
这次大规模的削藩战争,是在南北两个战场同时展开的。南战场即朝廷对梁崇义和李希烈的战争,北战场则是对河朔藩镇的战争。本来,梁崇义所在的山南东道(总部襄州,今湖北襄阳)与河朔之间隔了整整一个河南,如果唐德宗不是两线同时开战,而是一个一个解决,结局很可能会完全不同。
可惜,天下没有如果!
我们先来介绍北战场。

建中二年(781年)正月,也就是在河朔藩镇为李惟岳请求符节而不得之际,汴州城(今河南开封)因过于狭隘,开始动工扩建。于是流言四起,说朝廷准备兴师东讨,所以才加固汴州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派兵一万人,进驻与汴州接壤的曹州(今山东定陶县),田悦也加紧修筑工事,集结兵力,积极备战。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唐德宗批准修筑汴州城,是否有用兵河朔的打算呢?我们不得而知。眼见河朔藩镇调兵遣将,唐德宗毫不示弱,针锋相对,调整了临敌前沿的军事布署:
一、将宋、毫、颍(分别位于今天河南商丘市、安徽亳州市、阜阳市)分割出来,设立宣武节度,任命宋州刺史刘洽为节度使。
二、任命东都留守路嗣恭为怀、郑、汝、陕及河阳三城节度使。
三、永平节度使李勉坐镇汴州,统领刘洽和路嗣恭两道。
四、把前线各州刺史换成武将,将部分京西防秋兵调入关东。
双方调兵遣将,互不退让,战争很快就开始了。
建中二年(781年)五月,田悦先发制人,派兵马使康愔领兵八千进攻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别将杨朝光率兵五千人驻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北,切断昭义援军,自己亲率数万人围攻临洺(今河北永年县)。
田悦为什么首先攻打这两个地方呢?
原来当年田承嗣在昭义节度使薛嵩去世后,起兵作乱,乘机侵占了相、卫、洺、贝四个州,朝廷只获得了邢州、磁州以及洺州的临洺县。昭义地盘严重缩水,朝廷干脆将它与泽潞节度使合并。唐德宗即位后,昭义节度使总部迁移到潞州(今山西长治市)。
以太行山为界,新昭义节度使分成了两大块,泽州、潞州等在太行山以西,而邢州和磁州则在太行山以东,像两颗钉子一样,孤零零地插入魏博腹地。拔掉这两颗钉子,魏博的势力就向西拓展到了太行山。有太行山作屏障,当然会安全很多。
时任昭义节度使的李抱真是唐朝中期少有的一位很有头脑的名将。永泰元年(765年),李抱真被任命为泽潞节度副使,当时他就意识到如果山东(太行山以东)爆发战争,潞州乃兵家必争之地,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用以自保。可泽潞战乱之后,土地荒芜,百姓贫困,无力供养军队,怎么办呢?
李抱真先是核查了泽潞户口,然后从每三名男丁中选出一名壮丁,免除他们一切赋税徭役,发给他们弓箭武器,让他们在农闲时练习射击格斗,年终进行考核、比赛,优秀的奖励,不合格的处罚甚至淘汰。
有竞争,才有发展。三年之后,泽潞不仅府库充实,而且男丁大多精于射击。李抱真从中选出二万人,组建了一支步兵军队,而且是一支战斗力超强的步兵军队。
但与魏博相比,泽潞的军力还是弱很多,缺少骑兵,军队人数也少一大截。所以在得知田悦进攻邢州和临洺后,李抱真火速向朝廷求援。

唐德宗命河东节度使马燧率领二万步、骑兵驰援昭义,又命李晟率神策兵一同出发。
三大名将,唐德宗一下子派出了两个。
马燧和李晟要救援临洺和邢州,首先得从崞口(位于河南林州市西南)越过太行山。崞口乃太行山一处险要关隘。田悦起兵之初,魏博一员叫邢曹俊的老将曾建议他先在崞口屯兵一万,遏制住山西过来的援军。但田悦刚愎自用,没有采纳。
过崞口之前,马燧写了一封信给田悦。信的具体内容,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但措辞相当温和,目的就是想要麻痹田悦。田悦果然上当,毫不戒备。
马燧与李抱真会合后,越过太行山,进抵邯郸。田悦高高兴兴地派使者前来招降马燧,马燧将他使者斩首。到这时,田悦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被骗了!
没办法,只能亡羊补牢了。田悦加派了五千人,帮助杨朝光拦截马燧,希望在马燧到达之前,自己能够攻克临洺。
马燧向杨朝光发起进攻,田悦又担心杨朝光失利后,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亲率一万精兵前去救援。马燧命大将李自良在邯郸西北的双冈阻截,并下了死命令:“如果田悦过了双冈,你提头来见!”
李自良等人拼死力战,成功击退了田悦援军。马燧集中优势兵力,火烧杨朝光营寨,一举击溃敌军,俘虏、杀敌五千余人,临阵斩杀杨朝光。
休息五天后,马燧率军继续前进,到达临洺。田悦全军迎战,双方大战一百多个回合。最终魏博军大败,一万多人被杀,田悦乘夜逃走。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1-26 18:57:47 +0800 CST  
说明一下,泾原兵变影响巨大,对唐德宗,唐朝历史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帖比较长,大体分两部分,前面讲述削藩战争,后面讲述泾原兵变。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1-26 20:24:46 +0800 CST  
田悦战败之后,向李惟岳和淄青的李纳(李正己的儿子,淄青和成德的战事我们后面再讲)求援。李纳派了一万人,李惟岳派了三千人去救援田悦。田悦纠集残兵败将,又集合了两万余人,驻扎在洹水(即洹河,又名安阳河)东岸,淄青和成德军队分别驻扎他的左右两边。
马燧等人屯驻于漳水北岸,田悦派人修筑一道月城,守住漳水长桥,阻止他们过河。这一招难不倒名将马燧。他用铁链将数百辆马车连在一起,装满土袋,沉入漳水长桥下游,等水浅的时候让军队蹚水过河。
客场作战,官军粮草不足,田悦深沟高垒,高挂免战牌,想拖垮、拖死官军。马燧命各军携带十天粮食,进驻仓口(今河北临漳县西),与田悦隔洹水对峙。
李抱真等人对马燧的这一做法深感不解,问:“粮少还深入敌境,为什么呢?”
“粮少,则应当速战速决。如今河北三镇连兵,坚壁清野,拒不出战,目的是想拖得我军筋疲力尽。无论我军攻他们的左翼还是右翼,田悦必出兵相救,到时我军腹背受敌,就危险了。因此我进逼田悦,攻其必救,如果他们敢出战,保证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马燧在洹水上架起了三道桥梁,天天前去田悦大营挑战,田悦坚壁不出。
一天晚上,马燧命各军半夜起床,吃完饭后“偷偷”沿洹水向魏州(今河北大名县)进发,下令说:“如果敌军追过来,立即停住,原地列阵。”
官军走了十余里路,田悦得到消息,立即率领魏博、淄青、成德步、骑兵近四万人从马燧架起的三座桥梁上渡过洹水,从后面追过来,边追边放火,鸣鼓呐喊。马燧预先埋伏在桥边的一百名骑兵等敌军过河后,放火将桥烧了。
听到后面的鼓噪声,马燧按兵不动,选五千敢死士列队阵前,将阵前一百步的杂草清除干净。田悦军队随着火势追到官军阵前,火突然灭了,士气一下子低落下来。马燧下令全军出击,田悦军队大败,急忙后撤。可等他们撤到当初过河的地方,却发现桥没了,登时乱作一团,许多人跳入洹水被淹死。
这一战,田悦一败涂地,二万多人被杀,三千多人被俘,洹水沿岸尸首满地,连绵三十余里。田悦收集残兵败将一千余人,逃到老巢魏州。

魏州守将名叫李长春,当田悦一行凄凄惨惨,摸黑到达魏州南门的时候,李长春竟然下令关闭城门,不让他们进来。显然,李长春对田悦起了二心,想等官军追过来把田悦灭了。但左等右等,天都亮了,始终不见官军的影子。没办法,李长春只好打开城门,放田悦进城。
进城后,田悦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李长春,然后号召将士登上城墙守城。此时,魏州城内军士只有数千人,士气低落,阵亡将士家属哭天呛地,哀嚎之声响彻整个魏州城。田悦的号召淹没在一片哭声中,几乎没人响应。
田悦又愁又怕,这是他接任魏博节度使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危机。他意识到,如果不尽快安抚将士,稳定军心,说不定还没等官军到来,就有人砍下他的脑袋拿去邀功了。
田悦能够获得伯父的信任,让田承嗣舍弃众多的儿子,选他接任魏博统帅,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见魏州城人人心惶惶,他手持佩刀,骑马立于府门之外,召集全城军民,先是痛哭流涕一番,然后说:“我不才,蒙淄青、成德两位世伯的推荐,继承伯父事业。如今两位世伯已经去世,他们儿子不能子承父业,我不敢忘记两位世伯的大恩,自不量力,抗拒朝廷,以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连累父老乡亲肝脑涂地,这都是我的罪过啊。我有老母在上,不能自杀,你们就用我手中的这把刀,砍下我的脑袋,提出城去献给马仆射(指马燧),争取荣华富贵,没必要同我一起赴死。”
说完,田悦从马上一头栽倒在地。这出苦肉计打动了在场观众,各位将领争相上前抱住他,说:“尚书(田悦有一个工部尚书的头衔)举兵,是为了大义,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胜负乃兵家常事,我们几代受田家大恩,怎能做这样的事!魏州兵马,尚可一战,如果再不胜,愿与尚书生死与共。”
到此时,田悦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但他没有停止表演,而是泪流满面,继续说“危难见真情,各位将军没有在这危难时刻抛弃我,我就是死了,也不敢忘记各位的大恩大德。要不,我们结为兄弟吧?”
田悦与各位将领挥刀断发,结拜成兄弟,发誓同生共死。然后,他拿出府库里所有钱财,加上搜刮魏州富民的财产,共一百余万贯,全部赏赐给将士。魏州人心这才渐渐安定下来。
十多天之后,马燧等人才抵达魏州城下,对魏州发起攻击,但战机已失,魏州城牢不可破。
马燧等人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才赶到魏州呢?
原来,马燧与李抱真之间有矛盾。李抱真曾经想杀属下一刺史,该刺史逃奔马燧。马燧上疏朝廷,说刺史无罪,救了刺史一命,却因此得罪了李抱真。临洺之战后,马燧把缴获的军粮大部分分给河东军,只分给李抱真一小部分,李抱真内心更加愤愤不平。等到要攻打魏州,马燧去李抱真军营取攻城器械,李抱真提出与河东军分开,自己独挡一面,双方产生了纠纷,于是各军逗留不前。
大好时机就这么白白浪费了。虽然魏博境内的各州都已纷纷投降官军,但只要魏州还在,田悦就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说完了魏博战事,我们接下来讲淄青。需要指出一点,魏博、淄青、成德,包括南战场的战事,几乎都是在同一时间展开的,只是为了叙事紧凑,我们一个一个地讲述。
官军与淄青的较量,以徐州(今江苏徐州市)和濮州(今山东鄄城县)为中心展开。建中二年(781年)六月,为了配合田悦进攻临洺和邢州,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派兵占领了徐州的甬桥(位于今安徽宿州市)和涡口(位于安徽怀远县,涡水于此处注放淮河),将朝廷的运输大动脉一刀两断。这一招非常的阴险,运河被切断后,官军的补给立即捉襟见肘。
一个多月后,李正己病死,他的儿子李纳自领军务,一面派兵协助田悦,一面向朝廷上疏,请求继承父位。
唐德宗把他的奏章扔得老远,心想,这小子没睡醒吧,都什么时候了,不想想脖子上的脑袋,竟然还做着子承父业的春秋大梦?
其实,李纳心里压根就没有想过唐德宗会同意他的请求,这只是一个必经程序,不得不走走形式。
李纳派兵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市),来势汹汹。不料,后院起火,他的堂伯、徐州刺史李洧(wěi)宣布归降朝廷。李洧还派使者去长安,口头告诉宰相,说:“单凭一个徐州对抗不了李纳,请求任命我为徐、海、沂观察使。我与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和沂州(今山东临沂市)刺史约定好了,如果我得到了朝廷的任命诏书,他们就归降。”
不费一兵一卒,就能从李纳手里夺得三个州,这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这一好事最后还是黄了,事情坏在宰相卢杞身上。
李洧的使者不了解朝廷内情,认为所有宰相都一样,他最先遇到的是宰相张镒,所以就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张镒,由张镒再转告卢杞。卢杞觉得受到了轻视,一怒之下,拒绝了李洧的请求。
李洧的背叛,让李纳怒火中烧,徐州又是咽咙要道,战略地位异常突出。建中二年(781年)十一月,李纳派大将王温等人领兵,会同魏博将领都崇庆,一起攻打徐州。李洧独木难支,派牙官王智兴向朝廷告急。王智兴是一员奔跑健将,徐州到长安一千多公里路程,他竟然只花了五天时间。

唐德宗命将军唐朝臣率领朔方军,与宣武节度使刘洽、神策军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李澄一起救援徐州。当时,朔方军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军装、旗帜破破烂烂,被宣武军嘲笑,说:“难道叫花子也会打仗。”
唐朝臣把这种话转告部下,激起他们的斗志,还说:“都统(指李勉)有令,最先击破叛军营寨者,营中金银财宝全部归他们所有。”
官军与叛军在徐州城外的七里沟对峙。天色渐晚,宣武军稍稍后撤。朔方马军指挥使杨朝晟对唐朝臣说:“您率步兵靠山扎营,严阵以待。我率骑兵在山凹埋伏,叛军发现您孤军深入,势单力薄,一定会猛扑过来。我出动伏兵,将他们拦腰切断,定可击败他们。”
果然,叛军发现大部分官军已经后撤,只剩唐朝臣一支孤军,遂挥师过桥,前来追击。杨朝晟指挥骑兵从侧翼攻击,将叛军断为两截。叛军狼狈回撤,退守河桥,有些士兵来不及从桥上过河,就跳进河里,蹚水过河。杨朝晟对手下将士说:“他们能蹚水过河,我们为什么不能!”
朔方军蹚水过河,据守桥头的叛军士兵见状,赶紧放弃河桥逃跑。叛军霎时崩溃,四散而逃。此时,刘洽率领宣武军赶到,与朔方军一道追击敌军,斩首八千余级。叛军淹死者过半,辎重全被朔方军俘获。
朔方将士穿上华丽的军服,对宣武官兵说:“叫花子的功劳,与你们相比,谁多一点?”宣武官兵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一战,官军不仅杀得叛军丢盔弃甲,顺利解了徐州之围,还打通了江、淮漕运通道。
李纳退往濮州,宣武节度使刘洽率军追击,攻破了濮州外城。几乎山穷水尽的李纳没有了往日的威风,登上城墙涕泣悔罪,请求归顺。
此时,唐德宗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听信宦官宋凤朝的话,认为李纳已是穷途末路,没有接受李纳归降。李纳困兽犹斗,率众突围,逃奔老巢郓州。
李纳逃走后,唐德宗才发现自己失策了,又想起当初李洧的请求,任命李洧为徐、海、沂三州观察使。可为时已晚,海州和沂州已经被李纳派兵控制,李洧管辖的仍然只是他原来的徐州。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1-27 19:43:46 +0800 CST  
尽管唐德宗君臣一错再错,可战事还是在向着有利于朝廷的方向发展。魏博被打残了,淄青受了重伤,而在成德,官军取得的成绩更大——把李惟岳灭了。
负责攻打成德的是幽州节度使朱滔。接到朝廷诏令后,朱滔挥师进屯莫州(今河北任丘市北)。当时李惟岳手下大将、易州刺史张孝忠率领八千精兵驻守易州(今河北易县),朱滔派人游说张孝忠,说:“李惟岳乳臭小儿,胆敢抗拒朝廷,如今昭义、河东军已经攻破田悦,淮宁的李仆射也已攻克襄阳(李希烈的事,我们稍后再述)。河南诸军,朝夕北向,成德、魏博灭亡,指日可待。如果您能献出易州,归降朝廷,那剿灭李惟岳的头功,非您莫属。此乃转祸为福之良策。”
实际上,不用等朱滔来游说,张孝忠早就有心归降朝廷。
自从李宝臣向成德宿将挥起屠刀之日起,张孝忠对李宝臣父子的忠诚就已荡然无存。他屯驻易州,处境非常尴尬,既要抵御幽州朱滔的明枪,又要防范背后李惟岳的暗箭。所以,一经朱滔游说,张孝忠立即就决定向朝廷请降。
唐德宗大喜过望,任命张孝忠为成德节度使,然后又下令李惟岳护送父亲李宝臣的灵柩进京。
李惟岳理所当然地拒绝了。

朱滔和张孝忠联合攻破束鹿(今河北辛集市,深州下面的一个县),包围深州(今河北深州市)。深州离恒州(今河北正定县)不远,李惟岳忧惧不安。他的机要秘书(掌书记)邵真趁机劝他诛杀所有不听命的将领,亲自前往京城请罪。一开始,李惟岳同意了,还写好请降表,派弟弟李惟简先行入朝。
李惟简刚刚出发,就有人把这则消息秘密通知了田悦。田悦又惊又怒,派使者去见李惟岳,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责备,说:“田尚书举兵,正是为大夫您求旌节。您竟然听信邵真一派胡言,派弟弟去送降表,把叛逆之罪全部推给田尚书。田尚书哪一点对不住您,您要做出这等绝情之事!如果能杀了邵真,那我们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相好如初。如若不然,魏博从此与大夫一刀两断。”
此时,李惟岳懦弱、毫无主见的性格特点全部暴露出来了。被责备一通之后,他竟哑口无言,不知如何是好。他的几位幕僚见状,又劝他说:“田尚书因您之故身陷重围,大夫您若辜负他,真是不仁不义到了极点。况且魏博、淄青两镇兵精粮足,足以抗衡天下。结局如何,目前还难以预料,大夫您为何就三心二意呢?”
李惟岳转眼一想,觉得几位幕僚说得有点道理,于是把邵真召过来,当着魏博使者的面将他砍了。
既然不投降,那就只有接着打了。李惟岳派兵一万包围束鹿,想把这一重镇夺回来。张孝忠与朱滔回军,与成德军在束鹿城下展开大战。成德军大败,狼狈逃回。
朱滔想乘胜进攻恒州。不料,张孝忠却退兵了,率军返回西北,在义丰(今河北安国市)扎营。
张孝忠的这一举动让朱滔吃了一惊,他的下属也大惑不解。看出属下将领的疑虑,张孝忠微微一笑,解释说:“恒州宿将尚多,不可轻敌。逼得太紧,他们会团结一致,拼死反抗;稍微缓一缓,他们准窝里斗。你们不妨睁大眼睛看,我驻防义丰,坐等惟岳灭亡。而且朱司徒大言不惭,见识却肤浅,可与之共始,难与之善终。”
张孝忠不前进,朱滔也只好留屯束鹿。

张孝忠预料的不错,由于李惟岳的猜忌,成德将帅早已离心离德。而李惟岳最猜忌的,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王武俊。
王武俊骁勇善战,李惟岳想杀他,又觉得人才可惜,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故迟迟没有下手。正当他犹豫之时,他手下的另一员大将康日知投降了朝廷。
康日知是赵州(今河北赵县)刺史,他的投降让李惟岳对王武俊更加疑心,觉得所有老将都靠不住。此时,王武俊的儿子王士真平时在李惟岳心腹身上花的银子又起作用了,他们劝李惟岳说:“先公(指李宝臣)把王武俊当心腹,命他辅佐您。王武俊勇冠三军,他的儿子又是您的妹夫,如今危难之际,怎能相互猜阻?没有王武俊,谁替大夫您去退敌呢?”
李惟岳没有主见,听了左右侍从的话后,命王武俊与步兵司令(步兵使)卫常宁率军攻打赵州。为了显示对王武俊的信任,他还让王武俊的儿子王士真领兵进驻自己官邸,担任守卫。
走出恒州城后,王武俊长出了一口气,对卫常宁说:“今天总算逃出了虎口,我不回去了,打算去投奔张尚书(指张孝忠)。”
“李惟岳昏庸软弱,只信任身边这帮马屁精,这样下去,他终将被朱滔所灭。如今天子下诏,说谁砍下李惟岳的脑袋,就将李惟岳的爵位赐给谁。中丞(指王武俊)您一向深得军心,与其出逃,不如回戈一击,取了李惟岳的性命。转祸为福,易如反掌!到时如果事情不成功,再投奔张尚书也不晚。”
卫常宁一席话让王武俊茅塞顿开。正巧,李惟岳派一位叫谢遵的官员到赵州城下来传达指令。王武俊说服谢遵,让他入伙,共同对付李惟岳。谢遵答应了,回恒州后,秘密通知了王士真。
建中三年(782年)闰正月二十一日,王武俊率军从赵州悄悄返回恒州,计划袭击李惟岳。谢遵和王士真假传李惟岳命令,打开城门,迎接王武俊入城。黎明时分,王武俊率领数百骑兵突袭李惟岳官邸,王士真在里面响应,连杀十余人,其他人吓得再也不敢动。
李惟岳被活捉,一开始王武俊不想杀他,想将他押送长安。但卫常宁说:“他见到天子后,会不会将叛逆之罪归咎于中丞您呢?”
一句话,决定了李惟岳的生死。王武俊将他绞死后,将首级送往长安。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1-28 19:26:27 +0800 CST  
李惟岳死后,他下面的几个州也投降了朝廷。黄河以北,除田悦勉强支撑的魏州外,其它州县差不多都平定了。唐德宗君臣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天下指日可平。昏头昏脑之下,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一错误将所有胜利成果全部化为乌有。
建中三年(782年)二月,唐德宗下令将原成德节度使的地盘一分为三:
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
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
康日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
对这个结果,幽州节度使朱滔最不满意。按理说,他是剿灭李惟岳的最大功臣,正是在他的军事压力之下,张孝忠、康日知和王武俊才先后归降,成德最终土崩瓦解。可分割地盘,他一寸土地都没分到。
为了安慰朱滔,唐德宗将德州、棣州划归幽州管辖。这一决定让朱滔更生气,因为德州和棣州还被淄青的李纳占领着呢。当初可是说好了,谁攻占成德的城邑,该城邑就归谁。堂堂天子怎么能变卦呢?
朱滔觉得唐德宗把他当成了一头拉磨的驴,在前面挂了一颗青菜。磨拉完了,青菜却没有吃到,被移到了另一盘磨的边上。
朱滔上疏,请求把深州划归自己。唐德宗坚决不同意。朱滔一怒之下,留在深州,不走了。
王武俊对这个结果也不满意。他亲手杀了李惟岳,率领整个成德归降,功劳怎么也在张孝忠、康日知之上啊?可张孝忠是节度使,管辖三个州,他和康日知都是都团练观察使,管辖两个州,而且还要他拨三千石粮食给朱滔,分五百匹马给马燧。赵、定两州临近恒州,失去了这两个州,又没有了粮和马,那不任人宰割吗?
王武俊看出了朝廷的居心叵测,知道这是在削弱他的力量,于是不肯奉诏。

魏州城内的田悦得知朱滔和王武俊的这一变化,就像看见救命稻草一般,迅速派人去深州见朱滔,对他说:“朱司徒您奉诏讨伐李惟岳,旬日之间,拔束鹿,下深州,李惟岳穷途末路,王大夫(指王武俊)趁您破竹之势,才得以砍下李惟岳的人头。这全是您的功劳。皇上曾颁下诏书,宣布凡司徒您攻下的城邑,都划归幽州管辖,现在却把深州给了康日知。皇上自食其言,看他雄心勃勃,立志扫清河朔,不让藩镇世袭。魏博灭亡之后,就轮到成德和幽州了。只要魏博在,成德和幽州就能高枕无忧。司徒您如果怜悯魏博,伸出援手,不但有‘存亡继绝’之义,也可让子孙享万世之利。”
田悦还提出把贝州献给朱滔。朱滔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对朝廷又一肚子怨气,听了田悦使者一番说辞后,大喜过望,立即同意救援田悦。
田悦派来了两名使者。朱滔让一名使者回魏州,告诉魏博将士即将有外援到来,坚定他们守城的决心。另一名使者陪同朱滔的使者去恒州,劝王武俊反叛。
王武俊几乎没有犹豫,很快就答应三镇(魏博、成德、幽州)联合,共同对抗朝廷。
朱滔又派人去劝说张孝忠,张孝忠不愿意反叛,说:“我生性朴直,既已为唐臣,就不想再做逆贼了。我与王武俊都出身蛮夷(张孝忠是奚人,王武俊是契丹人),深知其性情反复无常。回去告诉朱司徒,不要忘了我今天的话。”
朱滔使者还想劝说,张孝忠大怒,准备把他抓起来送往长安。使者只好灰溜溜逃了回去。
朱滔与王武俊厉兵秣马,积极为谋反做准备。唐德宗却蒙在鼓里,派宦官到河北,命他们调兵南下魏州征讨田悦。
王武俊把那位倒霉的宦官抓起来送给朱滔。朱滔决定公开谋反计划,召集幽州将士,进行了一番战前动员,说:“将士们浴血奋战,我替你们向朝廷求官,一次都没有成功。今天我想与诸位整装南下魏州,击败马燧,夺取他的粮草财物,如何?”
全体将士默不作声。朱滔一连问了三遍,才有人回答说:“幽州之人,自从安禄山、史思明反叛之后,追随他们南下的人,一个都没有活着回来,他们的孤儿寡母痛入骨髓。如今太尉(指朱泚)、司徒受国家宠信,将士们也都蒙朝廷加官授勋,我们只想保持现状,不敢心存侥幸。”
朱滔一时呆住了,默然无语。散会后,他诛杀了持反对意见的大将数十人,用重金安抚军士。
康日知得知朱滔的阴谋后,通知了马燧,马燧又转奏唐德宗。唐德宗考虑到此时无力控制朱滔,于是下诏封朱滔为通义郡王,想用一顶王爵的帽子把他安抚笼络住。
通义郡王?朱滔用鼻孔“哼”了一声,毅然决然地率领步骑兵二万五千人离开深州南下。到达束鹿后,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正准备出发,忽然士兵们秩序大乱,鼓噪呐喊道:“天子命司徒回幽州(唐德宗命朱滔发兵南下讨伐田悦,但让他本人回幽州),为什么违抗命令去救田悦?”
朱滔又惊又惧,匆忙躲进驿站后堂藏起来。牙官蔡雄(就是那位游说张孝忠的使者)和兵马使宗顼等人劝军士们说:“你们不要喧哗,听司徒号令!”
士兵们稍稍安静下来,蔡雄接着说:“司徒当初从范阳出发时,皇上颁下圣旨,说夺取的李惟岳土地,就归我们幽州所有。司徒因为幽州缺少丝棉,所以与你们同心协力,浴血奋战攻取深州。深州是丝棉产地,司徒希望获得深州以减轻你们的负担。不料国家失信,把深州给了康日知。还有,朝廷因你们有功,每人赐绢十匹,可在魏州西边,全被马燧抢走了。司徒只要留在范阳,何愁荣华富贵?如今南行,是为了你们,不是为了他自己。你们不想南下,当然可以北上回家,何必喧哗悖乱,不守军纪?!”
士兵们听了蔡雄一番话,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半晌过后,他们才说:“钦差为什么不替我们守护赏赐?”大家一窝蜂拥入敕使院,将前来传令的两位宦官给杀了。杀人之后,军士们又说:“虽然司徒此行是为了我们,但最好还是接受朝廷诏令,回幽州去。”
“好。”蔡雄说:“你们各自回队伍,明天一早回深州。休息几天后,回家。”
朱滔率军返回深州。他不甘心计划半途而废,暗中调查领头闹事、制造混乱的军士,查出来二百多人,将他们全部斩首。

血腥的场面把幽州军士震慑住了,没人再敢说半个“不”字。于是,朱滔又领兵南下,攻克宁晋(今河北宁晋县)后,他暂时停下来,等待王武俊。
王武俊率领一万五千名步骑兵攻下元氏(今河北元氏县)后,很快就赶到宁晋来与朱滔会合了。
事已至此,唐德宗无可奈何,只好命朔方节度使(朔方军被分割了,但没有被取消)李怀光率领朔方军与神策军共一万五千人前来协助攻打魏州。
朱滔、王武俊抵达魏州,田悦杀牛宰羊,摆酒出城迎接,魏州军民欢呼声震天动地。

朱滔在魏州城外的惬山安营扎寨。当天,李怀光也到达魏州,马燧命军队列阵相迎。朱滔误以为官军是来袭击自己,匆忙出兵。
官军本来没有交战的打算,可当看到幽州军乱成一团,营垒未立,李怀光立刻指挥军队杀了过去。幽州军仓促应战,一千多人被杀,还未摆好的阵势霎时间崩溃。
李怀光骑在马上,揽辔持鞭,洋洋得意。他的部下争先恐后,杀入朱滔军营抢夺财物。此时,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王武俊率领二千骑兵横冲过来,将李怀光军拦腰切断。朱滔又整军反击,李怀光军前后不能相顾,被杀得大败,士兵被逼得跳入永济渠,淹死无数。官军人马相互践踏,尸体堆积如山,塞满了永济渠。
马燧等人紧急收兵,退回营寨。当天晚上,朱滔等人又悄悄把永济渠堵塞,将渠水注入王莽古河道(古黄河的一个支流),切断了官军的粮道和退路。第二天一早,马燧等人起床后,陡然发现营寨外,平地水深三尺有余。
马燧害怕了,知道遇上了强敌。他写了一封措辞谦卑的信,派人送给朱滔,请求网开一面,放各路官军回去,还承诺会奏请天子,将河北军政全部委托给朱滔处置。
这显然是一个缓兵之计。可没想到,朱滔竟然同意了,而且不顾王武俊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让马燧与李抱真、李怀光、李晟等各支军队安然蹚过河水,向西撤退。
朱滔为什么会放马燧等人一条生路呢?《新唐书》说他是怕王武俊战胜官军后不受控制(忌武俊胜而不制)。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对朝廷还心存幻想,马燧的承诺打动了他的心。
马燧等人退到魏县(今河北大名县西南)后,停下来继续与叛军对抗。朱滔发现自己上当了,于是向王武俊道歉。王武俊表面接受了他的道歉,可依然怀恨在心。
几天以后,朱滔等人领兵进驻魏县东南,与官军隔水对峙。
魏州解围,田悦对朱滔满怀感激,提出拥立朱滔为王,向他称臣。朱滔虽然野心勃勃,可也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连忙推辞,说:“惬山大捷,都是王大夫(指王武俊)的功劳,我何德何能,敢独居尊位?”最后大家商议,如战国时各诸侯国尊奉周王朝一样,朱滔、王武俊、田悦,还有淄青的李纳全部称王,但仍然采用唐王朝年号。四人筑坛结盟,商定有违盟誓者,大家共同讨伐。
于是,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派人请李纳称齐王。四人推举朱滔为盟主,他们的妻子称妃,长子叫世子。四镇都仿效唐朝廷设置官员,只是名称稍稍不同而已。
大唐一夜之间,仿佛进入了战国时代。唐德宗李适觉得天旋地转,他不明白藩镇为什么成了打不死的“小强”,越打越猖獗。
让唐德宗更抓狂的是,在朱滔等人称王后不久,南方的李希烈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俨然在为称帝做准备。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1-29 20:11:48 +0800 CST  
南方战犹酣
李希烈是李忠臣(原名董秦)的族子,也是他的养子。
大历十一年(776年)李灵曜叛乱被平定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强行占据了汴州(见《唐殇30》)。唐代宗为了息事宁人,干脆同意将淮西李度使总部由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迁至汴州。
李忠臣贪婪残暴,又特别好色,淮西将吏漂亮的妻子或女儿,差不多都被他奸淫了。由于心思全放在了财色上,李忠臣把军政委托给妹夫张惠光处理。张惠光,还有他的儿子,依仗李忠臣的权势,胡作非为,横行霸道。最后,淮西将士忍无可忍,在李希烈的带领下,杀了张惠光父子,将李忠臣驱逐出境。
时为大历十四年(779年)三月。唐代宗既没有怪罪李忠臣,也没有怪罪李希烈。他给了李忠臣一个宰相的头衔,把他留在京师,然后任命李希烈为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刺史、淮西留后。不过,经此一事,淮西节度使总部由汴州迁回了蔡州,名称也改为淮宁节度使。

建中二年(781年)二月,唐德宗一面调兵遣将讨伐河朔藩镇,一面对盘踞襄阳的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采取怀柔政策,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梁崇义这个人,我们以前提到过。广德元年(763年),来瑱被杀后,梁崇义被山南东道的将士们拥立为帅(见《唐殇23》)。从此,唐朝廷失去了对这一镇的控制权。与河朔藩镇相比,梁崇义兵少,只有二万余人,势力最弱,所以一方面他对朝廷恭恭敬敬,礼数周到,另一方面又与河朔藩镇相互勾结。
对梁崇义这点心思,唐德宗看得很清楚,但既然已对河朔藩镇动手,他只好耐着性子安抚梁崇义,以免两线作战,兵力不足。
不料,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跳了出来,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梁崇义。有了李希烈的支持,唐德宗胆气壮了许多,于是加封梁崇义同平章事,赐给他铁券,派使者征他入朝。
即使有免死铁券在手,梁崇义也不敢入朝。他对属下说:“来公有大功于国,上元年间被阉宦谗毁,迁延稽留,想多活几天。等代宗皇帝即位后,他主动入朝觐见,最终还是惨遭毒手,身死族灭。我与朝廷的矛盾日积月久,怎可进京?”
见梁崇义抗命,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唐德宗封李希烈为南平郡王,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督导各军讨伐梁崇义。
李希烈如此热衷讨伐梁崇义,不是因为他对朝廷忠诚,而是想借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对李希烈心里的这点小九九,宰相杨炎一清二楚,他劝唐德宗说:“李希烈是董秦(即李忠臣)的养子,受董秦亲任,无人能比,可他却驱逐董秦,取而代之。这个人狼子野心,凶狠暴戾,冷酷无情,没有功劳尚且倔强不守国法,如果他讨平了梁崇义,朝廷如何控制的了?”
当时杨炎已经失去了唐德宗的信任,杨炎的劝谏反而坚定了他重用李希烈的决心。他很不耐烦地对杨炎说:“我已经决定了,不能食言。”

李希烈轻而易举就击败了梁崇义。建中二年(781年)八月,梁崇义与妻子跳井自杀,山南东道的叛乱被平定。
李希烈占领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总部)后,露出了本来面目,他屯兵城内,想将襄阳据为己有。唐德宗刚上心头的一点喜悦之情旋即被阴云笼罩。
当初预料到李希烈有异心的不只是宰相杨炎。一位叫李承的大臣也曾对唐德宗说:“李希烈必立微功。只是恐怕功成之后,桀骜不驯,更烦朝廷用兵耳。”唐德宗认为李承是杞人忧天,不以为然。现在他想起李承的话,觉得李承有先见之明,于是任命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李承单骑赴襄阳就任。李希烈对他百般胁迫,威逼利诱,李承誓死不屈。当时官军对河朔的战争进展顺利,李希烈考虑到公开造反的时机尚不成熟,所以返回了蔡州。临行之前,他把襄阳城的财物抢劫一空,留下几名将领在襄阳看守抢来的财产。
李承一边治理襄阳,修缮城防,加强防御,一边秘密结交淮宁将领周曾等人,计划诛杀李希烈。
时间差不多过了一年,河北战局急转直下。朱滔、王武俊反叛后,官军与叛军相持不下,陷入僵局。淄青的李纳由于获得了田悦的资助,又蠢蠢欲动,向宋州(今河北商丘市)进攻。在此情形下,唐德宗竟然想到了李希烈,想借助李希烈的力量来对付李纳。
建中三年(782年)七月,唐德宗李适任命李希烈兼淄青、平卢、登莱、齐州节度使,命他讨伐李纳。淄青、平卢、登莱、齐州都由李纳控制。显然,李适是想让李希烈与李纳鹬蚌相争,自己躲在后面当渔翁。
李适的这点小算盘岂能瞄过李希烈?他干脆以此为借口领兵北上,十一月,李希烈带领三万人移驻许州(今河南许昌市),以招降为名,明目张胆地派人去见李纳,相约一起攻打汴州(今河南开封市)。李希烈还通知镇守汴州的永平节度使李勉,说自己奉命带兵前往淄青,要求借道。
所幸,李勉没有上他的当,同意他借道汴州,但严密戒备。
李希烈见李勉有了准备,没有攻打汴州。不过,他与李纳勾结后,双方的游兵来来往往,朝廷的漕运船再也不敢经汴河北上。这条运输大动脉又被切断了。

建中三年(782年)底,李希烈在朱滔等人的规劝下,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到这时,唐德宗总算清醒了些,抛弃了对李希烈的幻想,开始考虑用军事手段对付他。
杨炎罢相后,唐德宗提拔张镒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不久,张镒被卢杞排挤,出任凤翔节度使(这件事我们以后再讲)。卢杞推荐关播接任张镒的职位。
建中四年(783年)正月,在宰相关播的推荐下,唐德宗任命李元平为汝州别驾(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助理)、代理刺史,让他坐镇汝州,防御李希烈。
李元平是一个赵括式的人物,性格疏傲,夸夸其谈,谈起用兵打仗滔滔不绝。关播觉得他有将相之才,所以多次向唐德宗举荐。
汝州(今河南汝州市)离许州最近,是许州通往东都洛阳的门户。李元平踌躇满志地来到汝州,招募民工,修治城墙,加固防御,撸起袖子加油干。
李希烈派几百个士兵化装成民工,光明正大地走入汝州城应募,李元平丝毫没有察觉。几天之后,李希烈派大将李克诚率兵袭打汝州。李元平调兵遣将,准备好好展露一番自己的军事才华,突然,几百名“民工”蜂拥而出,把他按倒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打开城门迎接叛军入城。淮宁军兵不血刃,占领了汝州。
李元平身材短小,没有胡须,见到李希烈后,瑟瑟发抖,大小便失禁,流了一地。李希烈故意逗他,问李克诚:“我叫你去抓李元平,你怎么把他儿子抓来了。”
“我…我,我是李元平。”
“宰相真是瞎了眼,派你这样的人来对付我,也太看不起我了吧。”
汝州失陷后,叛军又攻占了尉氏(今河南尉氏县),包围了郑州,四处抢劫掠夺。东都百姓惊恐万状,纷纷逃窜,躲进深山老林之中。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1-30 18:27:34 +0800 CST  
东都岌岌可危,唐德宗问宰相卢杞有什么办法。卢杞说:“李希烈年轻气盛,仗着立下一点功劳,骄傲自大,身边的将吏都不敢规劝他。如果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官,奉陛下恩旨,前去当面向他分析祸福利害,他必能洗心革面,诚心悔罪。如此,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他降服。颜真卿三朝老臣(应是四朝),忠诚正直,刚毅果断,名重海内,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卢杞这是在借刀杀人,想借李希烈之手除掉颜真卿。可唐德宗听后,竟然觉得很有道理,频频点头。
卢杞与颜真卿之间没有私人恩怨。相反,颜真卿对卢家还有恩。
当年安禄山攻下东都洛阳,卢杞的父亲卢奕时为御史中丞,留驻东都,惨遭杀害。安禄山为了震慑河北官吏,派人带着卢奕等三人(另外两人是东都留守李憕和判官蒋清)的头颅巡视河北。颜真卿当时为平原太守,他杀了安禄山的使者,用蒲草编了三具尸身,与卢奕等人的头颅连起来,装进棺材安葬。
颜真卿秉性刚正,不攀附权贵,所以屡屡遭受排挤。直到大历十二年元载被杀后,杨绾当宰相,颜真卿才受到重用。杨绾举荐颜真卿任刑部尚书,没多久又转任吏部尚书。
可惜好景不长,杨炎执政后,觉得颜真卿太过正直,碍事,将他改任太子少师,表面上是尊重老臣,实际上是让他退居二线。
卢杞当政后,更加不喜欢颜真卿。颜真卿任太子少师时,还兼任了一个礼仪使的职务。卢杞提升颜真卿为太子太师,但免了他的礼仪使一职,将他彻底闲置起来。这还不够,没多久,卢杞又问颜真卿:“太师您觉得方面之任,哪里为便?”
颜真卿已经老了,不想再离开长安到地方任职,于是对卢杞说:“我性格急躁,遭小人憎恨,被贬被流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如今年老体衰,希望相公庇护。相公先父首级传送至平原,满脸是血,我不敢用衣服擦拭,亲自用舌头舔干净。难道相公忍心,容不下我吗?”
卢杞矍然一惊,赶紧起身下拜,但心里对颜真卿更痛恨。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卢杞对颜真卿起了杀心。

命颜真卿到许州安抚李希烈的诏书一下,满朝文武面无人色。所有人都知道,颜真卿必定有去无回。到东都后,有人劝颜真卿稍做停留,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但颜真卿不同意,说:“皇上的命令,怎能违抗?”
永平节度使李勉一边上疏请求留下颜真卿,一面派人中途拦截,但晚了一步。
颜真卿抵达许州,打开圣旨准备宣读,李希烈的一千多名养子把他围起来,大声诟骂,有人还拔出刀,作势要砍下去。颜真卿面不改色,连脚都没有动一下。李希烈只好挥挥手,让养子们退下,恭恭敬敬地把他安顿在驿馆住下。
一开始,李希烈不想杀颜真卿,甚至还打算送他回去。可就在返回前的饯行宴会上,颜真卿见到了李元平。生性耿直的颜真卿把李元平责骂了一顿,李元平满面羞惭,怂恿李希烈把颜真卿留了下来。
正巧,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都派使者到许州来见李希烈,上表称臣,劝他称帝。朱滔等人当然不是真心拥挤李希烈,而是想把他架在火炉上,让他成为众矢之的,从而减轻河北的压力。但李希烈不是曹操,没有曹操那样的慧眼。当初孙权劝曹操称帝,曹操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用心,说:“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啊。”
李希烈拿着朱滔等人的劝进信,洋洋得意地对颜真卿说:“如今四王劝我称帝,不谋而同。太师看这情势,被朝廷猜忌,不容于大唐的难道只是我一个吗?”
“此乃四凶,哪有什么‘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做大唐忠臣,却与乱臣贼子来往,想与他们一同灭亡吗?”
李希烈强忍着怒火,命人把颜真卿扶了出去。
李希烈对颜真卿一忍再忍,有他自己的政治目的。正如卢杞所说,颜真卿四朝元老,德高望重,如果能够收服颜真卿,无疑可以提高他的政治号召力。然而,颜真卿软硬不吃,让他无计可施。
有一次,朱滔等人的使者当着李希烈的面对颜真卿说:“久闻太师名望。如今都统(指李希烈)将称大号,太师正好赶到,宰相非太师莫属。”
“什么宰相!你们听说过一位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他是我哥哥。我年近八十,只知道守节而死,岂能受你们威逼利诱!”
四位使者无言以对,悻悻闭嘴。李希烈勃然大怒,命人在地上挖了一个大坑,说要把颜真卿埋了。颜真卿神色自若,对他说:“死生有命,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只要给我一把剑,就能如了你的意。”
颜真卿被拘禁了一年零七个月,兴元元年(784年)被李希烈缢杀,享年七十七岁。

颜真卿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己,有一个小细节更加突出了他的悲哀。
正月十七日,唐德宗下诏命颜真卿前去许州安抚李希烈,二十一日,他就任命哥舒翰之子、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率领凤翔、邠宁、泾原、奉天、好畤行营等各镇兵马一万余人讨伐李希烈,此时,颜真卿应当还没有到达许州。显然,唐德宗没有把希望寄托在颜真卿身上。对他来说,颜真卿能成功固然好;失败了,也只是失去一位臣子而已。
舍身效忠的对象根本不在乎效忠者的死活,这不仅仅是颜真卿的悲哀,也是大唐臣民的悲哀。
二月,哥舒曜攻克汝州,生擒李希烈大将周晃。
三月,江西节度使(总部位于洪州,即今天的南昌)李皋向李希烈发起攻击,先后攻取黄州(今武汉市新洲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
官军南、北两方面的胜利加剧了李希烈集团内部的分化。山南东道节使李承一直在策反李希烈部将周曾等人。见李希烈频频失利,周曾等人伺机而动,密谋发动兵变,诛杀李希烈。可惜他们行事不密,被李希烈提前得到消息,李希烈派李克诚率领三千骡子军袭杀了周曾等人。
不过,周曾等人的计划还是极大地震慑了李希烈。他感到内部不稳,于是领兵退回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把所有罪状全部推到周曾等人头上,假惺惺地上表悔过,实际上是想等待北方“四王”的支援。
此时,唐德宗终于看清了李希烈的真面目,不愿再像个傻瓜一样被李希烈牵着鼻子走。于是,唐德宗下诏,悬赏诛杀李希烈,还命神策军使白志贞在京城募兵,招募禁军用于讨伐李希烈。

白志贞,原名叫白琇珪。唐代宗李豫诛杀鱼朝恩后,没有再让宦官掌管神策军,而是由神策军将自行统率。鱼朝恩原来的心腹王驾鹤掌管神策军十余年,权倾天下。所幸,王驾鹤小心谨慎,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唐德宗李适即位后,把神策军交给白琇珪统领,并给他赐了一个新名字——志贞。白志贞不是武将,没有武将的骄横;更不是宦官,不会像鱼朝恩等人一样,有点权力就想骑到皇帝的脖子上拉屎。他胥吏出身,性格沉稳,做事老练,还在李光弼麾下做过几年文职官。在唐德宗看来,白志贞绝对是接管禁军的不二人选。
唐德宗唯一没有考虑的是,军队是讲纪律的,需要严格训练。就算他不派白志贞领兵打仗,不上前线,但军队的日常训练、管理也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丝毫马虎不得。而在这方面,白志贞是个外行。更糟糕的是,他还是个贪官。
白志贞贪婪给大唐造成的恶果我们稍后会看到,这里我们先说他募兵的事。
白志贞接到募兵诏令后,奏请曾经的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使(这些官职都是军职),不管他们健在还是亡故,弟子都授予五品官,率领奴仆、随从参军,所需马匹、铠甲自备。唐德宗批准了白志贞的请求。
将帅之家,按规定可以免除徭役赋税,现在这项特权算是彻底剥夺了。虽说无官不贪,但退下来的军官还是有些变穷了。这道募兵令让很多家庭苦不堪言。史书说,京城人心开始动摇。
白志贞招募到了三千人,唐德宗命神策将领刘德信率领,与淮西招讨使李勉(唐德宗已经升任李勉为淮西招讨使)一道,前去救援哥舒曜。
原来,哥舒曜在唐德宗的一再催促下进军,走到颖桥时遇上倾盆大雨,一道雷电又劈死了军中七匹马,不得己退回襄城(今河南襄城县)。经过三个月的修整后,已经获得喘息的李希烈率军三万人把哥舒曜围困于襄城。
李勉上了一份奏章,说:“李希烈精兵都在襄城,许州(今河南许昌市)空虚,如果我们袭击许州,那襄城之围自然解除。”
这招围魏救赵确实是一条妙计。李勉不等唐德宗回信,立即派将军唐朝臣率精兵一万,与刘德信一道前去攻打许州。可在半途,唐德宗派来的宦官追上了他们,斥责他们违抗诏令。唐朝臣和刘德信两位将军吃了一惊,狼狈返回,因心情沮丧,没有派斥侯警戒。
这个疏忽是致命的,因为李希烈已经在他们的归路上设下伏兵等着他们。官军士气低迷,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大半,唐朝臣逃奔大梁(今河南开封,汴州政府所在地),刘德信逃往汝州。
这一战,不仅让襄城更加危急,汴军(李勉的军队)也一蹶不振。更严重的是,李希烈的前头部队进攻到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关,东都再次告急。
风云变幻的战场如同变化莫测的赌场,陷进去就难以自拔。已经赌红了眼的唐德宗一再错失好局,为了挽回颓势,他孤注一掷,又重重地压上了一个筹码。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唐德宗命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五千人前去救援襄城。这支部队经过长安时,发动兵变,杀进皇宫,闹出了弥天大乱。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2-01 19:23:56 +0800 CST  
钱,是一个大问题。
打仗打的是钱,黄河南北同时展开的军事行动,给唐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为了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唐德宗下令凡是离开驻地,出境参战的士兵,每人除了发给酒钱、肉钱外,还拿双倍工资。新的一份工资留给士兵们自己用,原来的那份薪水,则由各镇送交他们的家属。这样一来,每一名出境作战的士兵,等于拿了三份薪水。
让唐德宗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条鼓励措施反而坏事了。有这么好的待遇,傻瓜才会冒生命危险冲到最前线。战争拖得越久,拿三倍工资的时间就越长,何乐而不为?所以,有一些军队,一离开驻地就按兵不动,优哉游哉地享受着比平时多好几倍的军饷和补贴。
战争一开始,为了筹措军费,唐德宗就将两税法的税率由三十税一提高到十税一。可即使这样,随着战争旷日持久,国库还是快没钱了,怎么办呢?
借!
向谁借?
商人。
根据两名太常博士的建议,唐德宗下令所有富商,家财万贯以上者,留下一万贯,其余的全部借给朝廷以供军需。
执行借钱令的是判度支(相当于财政总监)杜佑。杜佑是大诗人杜牧的祖父,他自己则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史学大师,编撰的《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典章制度的典制体史书。
历史上,杜佑的官声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受儒家重农抑商的影响太深,不喜欢商人。接受借钱任务后,杜佑大肆搜刮商人的财产、货物,可仍然怀疑他们有所隐瞒,所以又把商人们抓起来严刑拷打。有些商人熬不住,上吊自杀了。
把长安城中的富商折腾得死去活来,杜佑只借到了80万缗钱。当时军费一个月高达130万缗,这点钱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唐德宗又把目光瞄向了普通百姓(主要还是小商贩)的钱袋子。他下令将长安城的钱柜、仓库全部查封,强行借走四分之一。百姓生活难以为继,纷纷停工、罢市,接二连三上街拦住宰相的马车哭诉。一开始,宰相卢杞还耐着性子解释,后来见人越来越多,势不可挡,赶紧抄小路一溜烟跑走了。
一番巧取豪夺之后,长安民间财富为之枯竭,而朝廷最终也只“借”到了200万缗。
200万,还是太少。战争在继续,朝廷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为了保障军队供给,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不得不采纳新任判度支赵赞的建议,下诏推行税间架和除陌钱法。
所谓的税间架,其实就是房产税。税间架法规定,房屋两架为一间,上等房屋每间征税二千(文),中等一千,下等五百。税务官员拿着笔和纸挨家挨户实地勘查,如有隐瞒者,每隐瞒一间杖六十,赏给举报者钱五十缗。赏钱当然由瞒报的人出。
不经意间,唐德宗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推行独立房产税的皇帝。只是这个第一,实在不怎么光彩。老百姓辛辛苦苦,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建了几间房屋,贷款还没还完,又要交房产税,这日子怎么过啊?!

除陌钱,就是交易税。“陌”通“佰”,除陌,就是做一百块钱的生意,扣除一定比例的税收后,余下的才归你自己。
赵赞提出的交易税率是多少呢?每缗50钱,即5%,按生意总额,而不是按利润征收。以物换物、赠与,也得折合时价,按相同税率征收。有敢隐瞒者,瞒一百钱,杖六十,罚钱两千,赏给举报者十缗。
除陌钱的税率似乎并不算高,可征收面广,百姓动辄就得交钱。
常税(两税)已经提高了好几倍,现在又是税间架,又是除陌钱,加上其它的苛捐杂税,即使是衣冠士族也不堪重负,贫苦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愁叹之声,遍于天下”。
唐德宗并非不知道老百姓怨恨不满,他多次就军国大事征询翰林学士陆贽的意见。陆贽眼看兵疲民困,担心朝廷内部出现变故,写了一封长长的奏疏,劝唐德宗深根固本,把神策军调回来,加强关中守卫,再废除税间架、除陌钱等杂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此时的唐德宗已是骑虎难下,他拒绝了陆贽的建议。不久,泾原兵变发生,陆贽的担心成了现实。

泾原兵变
泾原军,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安西北庭行营军(见前帖)。刘文喜叛乱虽遭镇压,但这支军队与朝廷的矛盾没有解决,只是转入隐蔽状态。
襄城危急,唐德宗紧急征调泾原兵五千人,由节度使姚令言亲自率领,南下救援。时值初冬,天气寒冷,又赶上下雨,五千将士冒雨到达京城,饥寒交加。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携子弟同行,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赐,由子弟们拿回去养家糊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泾原军到达长安后,朝廷吝啬得很,一点赏赐都没有,将士们大失所望。
休息一天,队伍继续前进,到达浐水(灞水支流)。唐德宗下令京兆尹王翃犒劳三军,将士们心想:“这下总可以好好搓一顿了吧?”
结果,王翃摆出来是连皮带谷的糙米饭和一点青菜,连肉腥都没有,更不用说酒了。
为什么其他军队出境参战有好酒好肉,还一人拿两份薪水,而我们只是糙米饭、南瓜汤?泾原将士的怒火彻底爆发了,他们把饭踢倒在地,破口大骂,后来有人提议:“听说琼林、大盈两座仓库(皇帝的小金库)金银绸缎堆积如山,不如我们自己去抢!”
士兵们一呼百应,立刻披上铠甲,拿起长枪,扛起军旗,锣鼓喧天回师进攻长安。
节度使姚令言正在宫中向皇帝辞行,听到兵变的消息后,急忙骑马飞奔回营。在长乐阪(位于西安市东),他遇上了部队。可此时军队已经不听他的指挥了,有士兵还朝他放箭。姚令言俯身抓住马鬃,突入乱兵之中,急得大喊:“各位错了。我们东征,如果立了功,还愁荣华富贵吗?为什么要做这灭族之事?”
姚令言的劝导丝毫不起作用。乱兵拔出刀剑,强行簇拥姚令言,继续向长安进发。
唐德宗接报后,知道事态严重,赶紧下令赏赐泾原将士绸缎,每人两匹。没成想,这反而激怒了乱兵。原来朝廷不是没钱,而是不愿给我们!
前来宣旨的宦官被乱兵射死了,唐德宗又急忙再派宦官前去安抚。这名倒霉的宦官刚走到通化门外,就被疯狂的士兵杀了。唐德宗大恐,下令运二十车金银绸缎赏赐泾原将士。
可一切都晚了,乱兵已经冲入京城,喧哗呐喊声震耳欲聋,势不可遏。长安百姓惊慌失措,狼狈逃窜,乱兵大喊,说:“不用怕,从今以后,没人抢你们的钱了,你们也不用交间架税、除陌钱了。”
唐德宗命皇子普王李谊与翰林学士姜公辅出宫安抚乱兵,向他们解释。此时乱兵已到皇宫丹凤门外,长安百姓知道他们不会伤害自己,很安心地聚在旁边看热闹。

危险迫在眉睫,唐德宗下令召禁兵护驾,可竟然无一人前来。都火烧眉毛了,禁军去哪了?
原来白志贞掌管禁军,东征死亡的将士他都隐瞒不报,而是接受富家子弟的贿赂,用他们的名字递补。这些富家子弟虽然名列军籍,拿一份禁军的工资,人却在街面上做生意。摆在皇帝面前的禁军名册里人数倒是不少,军营里却空荡荡的。
司农卿段秀实曾上疏提醒唐德宗:“禁兵不精,人数不足,万一有变,如何对付?”
唐德宗对白志贞很信任,没有理会段秀实的警告。
就在唐德宗茫然不知所措之际,乱兵已经杀开宫门,蜂拥而入。唐德宗慌忙与他的几位妃子、太子、皇子、公主从禁苑北门出逃。大部分后宫嫔妃,以及亲王、公主都来不及跟着逃走。
唐德宗这次出逃,比他曾祖父唐玄宗、父亲唐代宗狼狈得多,身边一个护驾的禁兵都没有,只有大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率领一百来个小宦官贴身护卫。皇子普王李谊在前面开路,太子李诵手持兵器亲自殿后。
此时此刻,唐德宗心里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凉,他感慨道:“危难见真情,还是自己的家奴——宦官最可靠。”
唐德宗一行途经禁苑时,郭子仪的儿子郭曙带着几十名家丁正在禁苑打猎。见皇帝这副狼狈样,郭曙立即率领家丁上前护驾。稍后,正在训练士兵的右龙武军使令狐建也率领四百人赶到。唐德宗的心才稍稍安稳了些。
当天夜晚,唐德宗一行到达咸阳,吃了一点饭后又匆匆上路,第二天到达奉天(今陕西乾县)。事出意外,一开始唐德宗身边的大臣只有奉旨安抚乱兵的翰林学士姜公辅一人。慢慢地,宰相卢杞、关播来了,白志贞、王翃、赵赞、陆贽等大臣也赶来了。十月五日,左金吾大将军浑瑊到达奉天。
浑瑊打仗勇猛,素有威名,乃唐德宗时期三大名将之一。奉天之难,正是由于他的存在,唐德宗才死里逃生,转危为安。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2-02 19:08:09 +0800 CST  
皇帝走了,皇宫被乱兵占据,他们登上含元殿,兴奋地大叫:“我们发财了!”随即争先恐后冲入府库搬运金银绸缎,直到搬不动为止。有些胆大的长安市民也趁机入宫抢夺财物,出出进进,整整闹了一个晚上。
抢完了,闹够了,天也亮了,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问题摆在了节度使姚令言面前。
姚令言一肚子委屈,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要造反。但他是这五千人的头,在乱兵的裹胁下参与了整个兵变。现在把天捅破了,自己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既然洗不清,那就干脆不洗了。”姚令言心想,保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错就错,一条道走到黑。
姚令言与乱兵商量:“如今众人无主,总这样乱下去不是办法。朱太尉在家闲居,我们不如奉他为主。”
这个提议,得到泾原将士的一致赞同。

姚令言所说的朱太尉,就是幽州节度使朱泚。
我们以前说到过,朱泚亲自率兵防秋,被弟弟朱滔夺了兵权,只好留在长安(见《唐殇30》)。唐德宗即位,命朱泚领兵镇守凤翔(今陕西凤翔县)。
建中三年(782年),朱滔反叛后,写了一封信,用蜡书封好藏在使者的发髻中送给朱泚,相约一同造反。这封信被马燧截获后,连同使者一起送往长安。朱泚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
唐德宗召朱泚回长安,把朱滔使者带到他面前,蜡书给他过目。朱泚诚惶诚恐,顿首请罪。唐德宗说:“你们兄弟相隔千里,不可能同谋。这件事跟你没关系。”
唐德宗虽然没有处罚朱泚,但也不可能再让他领兵了,于是将朱泚留在长安,赐给他名园、田地、彩绸、金银,还保留了他幽州节度使、太尉、中书令的职务。不过,失去兵权的朱泚内心还是怏怏不乐。
凤翔离长安很近,是长安西边的门户。朱泚留在长安后,那谁去镇守凤翔,谁能镇得住他手下的那批范阳兵呢?唐德宗犯难了。
当时的宰相是卢杞和张镒(杨炎罢相后,张镒接了他的位置)。张镒性格刚直,卢杞想把他挤出长安,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借口。见唐德宗琢磨凤翔节度使人选,卢杞说:“朱泚名位尊崇,凤翔将校官阶普遍较高,非宰相重臣,镇不住他们,臣请求前往。”
对卢杞这个丑八怪,唐德宗出奇地信任,几乎到了离不开的地步。听了卢杞的话,唐德宗低头沉吟,没有回答。
卢杞接着说:“陛下一定是因为我长得丑,怕三军将士笑话,那就请陛下指定吧。”
唐德宗抬起头,看了看张镒,说:“文武全才,名重海内,除了爱卿外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张镒明知被卢杞算计了,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跪下叩头,接受任命。
张镒是人才,但并非将才。唐德宗命他镇守凤翔,又是一个大失误,白白葬送了张镒的性命。此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姚令言和叛军决定奉朱泚为主,是有原因的。唐代宗大历年间,朱泚曾经率军驻防泾州,与泾原将士相处友好。刘文喜叛乱时,他还曾短暂地担任过泾原节度使。叛乱平定,朱泚没有乱杀一人,赢得得了泾原将士的尊重(见前帖)。
姚令言率领数百骑兵去见朱泚,请他主事。朱泚内心一阵战栗,心脏狂跳不止。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天换日的绝好机会!
当天夜晚,朱泚在叛军的簇拥下,骑马入宫,居于含元殿,自称暂代六军统帅。
十月四日清晨,朱泚发布公告,说:“泾原将士久处边疆,不知朝廷礼仪,闯进皇宫,惊了圣驾,皇上已经西出巡狩。太尉暂统六军,所有神策军将士和文武百官,凡是有职位领薪水的,要么前往皇帝处报到,要么到各自所属机关报到。超过三天不报到者,斩首。”
公告发布后,文武百官都出来拜见朱泚,不少人劝他迎回唐德宗。朱泚一听,脸色顿时暗了下来。也有人劝朱泚登基称帝,这些人中,以光禄卿源休最积极。
源休有才,但无德。因为一点小矛盾,源休把妻子休了。他的妻子就是前面提到的用糙米饭犒劳泾原将士、激起兵变的京兆尹王翃之女。王家是一个大家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因此提起控诉。案件交给御史台(相当于中纪委)审查,源休又迟迟不答辩,惹恼了一帮纪检干部,被罢免官职,流放。
杨炎当宰相后,为了打击政敌——当时的京兆尹严郢(王翃的外甥女婿),将源休从流犯直接提拔为京兆少尹,希望他多搜集一些严郢违法犯罪的证据。没想到,源休不仅没有帮杨炎,反而与严郢相处甚欢。杨炎一怒之下,奏请皇帝,命他出使回纥。
回纥与唐朝的关系在唐德宗登基后变差了。原因我们以前提到过,就是宝应元年(762年),唐德宗李适(当时是雍王)率军与回纥军一道攻打史朝义,双方在陕州发生的那场礼仪之争(见《唐殇22》)。那次争执,回纥人将李适的四位随从各鞭打一百,其中两位随从因受伤过重,第二天就死了。
因为这个原因,唐德宗非常不喜欢回纥人。不过,两国表面上还维持着一种友好关系。
由于协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唐朝廷对回纥非常优待,常年留居长安的有上千人。这些人骄横不法,抢劫、强买强卖,甚至杀人,积累了大量财富。
建中元年(780年),回纥发生内乱,登里可汗被他的堂兄所杀。堂兄自立为可汗,史称武义可汗。当时武义可汗的叔父突董正好在长安,唐德宗命他回国。
突董带着手下九百多人,用马车载着积累起来的财富,还有抢来的妇女,浩浩荡荡回家去。在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他们停留了三个月,要当地官府好吃好喝招待,每天单肉就吃掉一千多斤,而且还任意放牧,践踏庄稼。
振武节度使张光晟知道唐德宗不喜欢回纥人,故意让副将激怒突董,突董打了副将几十鞭子。然后,张光晟带兵把包括突董在内的九百多人都杀了,只留下两位胡人回国复命,说:“回纥人鞭打大将,还阴谋攻取振武,振武军迫不得已,只好把他们杀了。”
接到报告后,武义可汗气得差点吐血,要求唐朝把杀人犯交给他们处置。唐德宗没有答应回纥人的要求,但为了安抚他们,还是将张光晟贬为睦王傅(睦王李述的师傅,一个闲职)。
源休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使回纥的。可见,这项任务不仅辛苦,还很危险。
源休带着突董等人的灵柩来到回纥。回纥宰相高坐大帐之中,命源休等人站在帐外冰天雪地里,盘问唐朝诛杀突董的情形,几次想杀了他们,但到最后关头,还是忍住了。

源休被回纥人关押了五十多天,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武义可汗。回国前,武义可汗派人对他说:“我国人都想杀了你们,为突董报仇,可我不想这样做。你们已经杀了突董,我再杀了你们,冤冤相报何时了?以血洗血,只会越洗越脏,我用水洗血,岂不是一件好事!回去告诉你们皇帝,大唐还欠我马绢180万匹,快点还!”
源休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其时杨炎已经罢相,卢杞担心他见到皇帝后被重用,抢先给他安排了一个光禄卿的闲职。
接连被猜忌、打压,源休对唐朝彻底失望了。同样失望的还有张光晟、李忠臣等人,这几个人与姚令言一道,成为朱泚最得力的干将。
在朱泚为是否谋反犹豫不决之时,一批前去救援襄城的凤翔、泾原兵逃回长安,投奔朱泚。朱泚大喜过望,觉得自己众望所归,终于下定决心:反了!
楼主 流水星晨  发布于 2019-12-03 18:58:19 +0800 CST  

楼主:流水星晨

字数:23723

发表时间:2019-11-27 02:57: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4 19:01:54 +0800 CST

评论数:13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