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经典电影《大决战》三部曲(字幕修订版)

作为东野的对手,东北剿总的几位国军统帅终于也出场了。

对于东野攻长春,卫总的意思是以不变应万变。


也许有人要说卫这个时候就算不是”共谍“,至少也有一个”通共嫌疑“。但为什么他手下的左膀右臂也同意他的”乌龟战术“呢?

PS----在金门炮战中,副司令赵家骧与另外两位副司令章杰、吉星文被当场炸死,而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却侥幸逃脱未死。同样是胡琏,在淮海战役中,他担任黄维兵团的副司令,在黄维兵团突围的时候,胡琏与黄维各自乘坦克突围,结果黄维的坦克开到半路发生故障然后黄维被俘,而胡琏的坦克却一帆风顺然后胡琏成功突围回到南京




我就是不出头,你能耐我何?



前面有网友问东北剿总里有一个叫”大伟“的人是谁,其实就是这里的赵家骧,”大伟“是他的字。这位老兄也算是有点故事的人。辽沈打到最后的时候,他和卫立煌一起飞离沈阳,最后到了台湾。结果在金门炮战的时候被炸死了。


说卫立煌”通共“,其实也是有根据的。这不,刚刚还在布置怎么拖住林彪,现在又在和夫人一起还旧了。


卫的夫人可是开明的很。她直接问卫为什么不去”恢复友谊“。这像是两军阵前该说的话吗?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10:00 +0800 CST  
东野这边攻不动长春,又引不出廖耀湘的九兵团(沈阳国军的主力),对付这种”乌龟战术“确实也很难办。


有的眼尖的果粉会指着墙上的地图大骂TG出卖外蒙古。其实他眼睛再尖一点的话,就会看到这个:


没错,KMT在1945-1953年间出版的地图就是这么写的。53年之后嘛,反正和蒙古已经断交了,就擦去了这几行字,并开始了”地图开疆“的伟大梦游。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12:00 +0800 CST  
看来长春实在是打不动啊!于是就算了吧。



于是长春围城开始了。当然会有人跳出来说长春饿死多少万人,可是怎么就不提长春解围时国军仍然有粮而百姓皆饿殍呢?就算都是国军,新七军和六十军也是差别对待啊!这种情况下,真是官逼民反,甚至是官逼官反。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14:00 +0800 CST  
东野现在也只能听军委的了,开始准备攻锦州。注意,这时林帅内心对于南下还是不情愿的。

请注意这里出现的这个带黑框眼镜的军委工作人员。按职务看的话,他应该是本片顾问之一的叶子龙。但是叶子龙当时是不带眼镜的(大家可以去百度他的老照片)。毛的著名秘书胡乔木也是不带眼镜的。从形象看的话,他又好像是毛的另一个著名秘书——陈伯达,陈是一直带黑框眼镜的。但是陈似乎并不参与军委的决策。所以我没有说明他是谁。
PS-------------这位戴眼镜的是开国上将李涛,在第三部《平津战役》中有说的,几位领袖称呼过他的名字.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16:00 +0800 CST  
既然东野要攻锦州了,那么共军的优良传统之一(同时也是国军始终学不会的一点)就来了——互相支援。华北这边就去打归绥(今天的呼和浩特),尽量把傅作义部队的注意力往西引,不要让他们去注意东边的锦州。所以这叫做”关外的文章从关内做起“。




某著名人物的父亲也露了一脸。。。。。。
注意:华北军区这时已经开始正规化了,即不再像以前那样叫XX纵,而是开始叫XX兵团了。等到49年中期的时候,全部四大野战军都完成了正规化。
ps-------华北野战军没有独立统一的司令部,三个兵团由中央军委直辖,三个兵团徐帅、杨成武、杨得志各管一摊,彼此照应不多,不像东北野战军由司令部统一指挥。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18:00 +0800 CST  
当薄老爹大气地说出”我给七万五“的时候,国府这边却为经济问题而愁肠百结。蒋大公子显然是要出手了。


蒋介石的著名智囊陈布雷这时发话了。


蒋大公子岂是知难而退的人?


很好,很好,希望你能言而有信。


可以说,TG的土改让KMT失去了农民的支持。而KMT自作孽地发行金圆券这种”大杀器“,而又让他们失去了城市的小市民的支持。只剩下那些靠政府关系大肆倒买倒卖的大资本家、能从黄金交易中获利的大银行家在这种情况下得利。说KMT政府从此之后成了”千夫所指“,实在是不冤枉。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21:00 +0800 CST  
1948年9月,中共在西柏坡召开了“九月会议”。几大根据地凡是能来的头都来了。这也给影片编导一个机会来描绘这时的解放军高层群像。




286和186谈起了“跃进大别山”的得失问题,其实对这个问题今天也没有停止争议。只能说刘邓在无后方的情况下坚持下来了,确实是不容易。


比较喜欢体育的贺胡子也来了。当然是来找人打球的。
至此,共军的十大元帅,除刘伯承、彭德怀以外,已全部在本片中亮相。


要和一群未来的元帅打篮球,警卫连的士兵们不免有的担心。


有的字幕写作“后卫不好打”。其实难道这场球的前锋就好打了么?我改成这样,不知正确与否。
警卫小伙子们说了 远了就跺跺脚吓唬领导们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23:00 +0800 CST  
“九月会议”谈的就是如何尽快打倒KMT,所以作为TG手中的王牌东野当然重任在肩,林罗刘谭在听军委的指示。这时候其实军委已经没有给东野留余地了。主席这次是下了死命令了。

林帅终于下决心南下了。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25:00 +0800 CST  
暂时先到这里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1:26:00 +0800 CST  
东野放弃长春而南下,国军方面立即判断是要攻锦州,而锦州又是蒋的心理底线,于是派参谋总长顾祝同来说服卫立煌,让廖耀湘的九兵团西出沈阳,与葫芦岛的国军一起夹击在锦州城下的林彪。


卫立煌则还是想“以不变应万变”,于是说蒋总统一连犯了三个“勿”。是哪三个呢?


最后卫还明白说出廖兵团不可西进。


其实卫的预言是正确的,只是蒋的决心已下,于是会谈不欢而散。
林彪南下部队七十万,沈阳守军就是全出动也就二十来万,而且他们无法全部出动,长春守军已经饿的走不动了(长春新七军后面决定投诚时副军长就表示过徒步行军一天走不了二十里地)。一旦沈阳部队全军出击,长春周围的围城部队十万余人会很快追上来咬住,加上林彪手里那七十万大军,怎么看也是死局啊。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35:00 +0800 CST  
参谋总长来说服不了卫立煌,蒋总统于是亲自来了。为了郑重其事,他还一同带来了三个总司令。




(最后这个“联合勤务”,也就是“联勤”,大概是后勤部一类的机构。)
反正蒋是下了决心的。


面对蒋的直接命令,卫也只能沉默,不过并没有赞同的意思。


看卫的表情估计心中也是一万头XXX的感觉吧。
不过,由于是总统的直接命令,廖兵团还是不情不愿地上路了。
ps-------桂永清,换了其它国家,在兰封会战后就该被枪毙了,结果到了老蒋这,还官至海军总司令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38:00 +0800 CST  
廖兵团是西进,而既然是夹攻,当然还需要一个东进兵团,这就是葫芦岛的国军。
林帅是在南下的列车上得知葫芦岛增兵的。(能用火车运输部队和后勤物资,足可见当时东野的实力。)



否则的话,东进兵团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明显是要来夹击自己的啊!


刘上将的意思是多派部队来阻击东进兵团,但林帅一生不愿冒险的特点此时显露出来了。
于是就有了那份著名的电报。


关于这份电报,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它并没有直接否定南下,而是提出此时打长春更有利。二是电报署名是“林罗刘”,搞得好像是全部东野高层都是这个想法。
ps-------101太谨慎了,他自己也说过,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41:00 +0800 CST  
这下子军委可就炸了锅了。
周把毛叫醒,给他看东野的电报,而毛看完后则大怒。


ps------台词:其实因为葫芦岛增兵,变化并不大嘛 只要打下了锦州,全局就活了,这个林彪怎么就不明白呢?
最后居然说出“让林彪到军委来,让我到他那里去”的气话来了。
终于,在周的劝说下,毛决定回电严令东野打下锦州。
这里的台词中的“五个月以前……”、“两个月以前”,其实是历史上的毛的回电中的句子。简直就是在说林彪怯战了。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44:00 +0800 CST  
面对林帅的动摇,罗帅和刘上将都想劝他继续攻锦,而且是调主力来攻锦。


结果却触动了林帅的伤疤。



据说这是林帅当时确实用过的一个比喻。


BTW:守四平的陈明仁后来居然也投共了。不知果粉会怎么说这件事。
ps---------四平最大的问题就是炮兵问题,陈明仁后来就说过,东野的炮火虽然猛烈,但是分散乱打一气,没有集中使用,对国民党军的阵地破坏有限,毛的问题就是没想到当时的东野还没有练成大炸逼之术,还不懂大炮该怎么用,如果当时东野学会了集中使用炮兵,四平绝对守不住。
新一军为首的国军根本打不进共军的阵地,但杜是老司机了,派廖耀湘大军迂回侧翼,一时之间,扭转了局势。林彪在侧翼抵挡不住,于是只能撤退。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48:00 +0800 CST  
祸不单行。


这里的苏静就是本片的主要顾问之一。朱瑞当时牺牲时,他就在旁边。
演他的姚居德后来在唐国强饰演毛泽东的系列电视剧里面一直是演彭德怀的。
ps-------朱瑞牺牲时,苏静在旁边,林彪抗日被国军误伤时,苏静也在旁边。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49:00 +0800 CST  
本部电影最大的谜团出现了。


罗帅仅仅用了一句话就让林帅回心转意了吗?当然不是。可惜在彰武车站的这次谈话的具体内容,后人永远无法得知了。


于是本作中,林帅第一次表现出了“横扫千军卷席”的气势。


基本上,这是东野的全部家底了。既要两面堵住“西进”和“东进”兵团,又要防止沈阳、长春的国军趁机突围,还要集中主力攻下锦州。难度不可谓不小。
ps------林总在辽沈战役的排兵布阵绝对是大师手笔,一点机会都不留给对方,4野最强的5个纵队中,2纵3纵带头打锦州领衔主攻方向,4纵死守塔山,1纵(1师2师)蹲在塔山和锦州中间以防万一,6纵主力(17师攻坚厉害,打锦州去了)和1纵的3师、5纵、10纵,都是林总给廖总准备的。
作为事后诸葛亮,站在国军角度,当时连沈阳都应该不要了,前面207师开道,新1新6第二梯队,新3和52军负责右路,49军、71军负责左路,53军拖着瓶瓶罐罐做后队,直杀锦州,同时华北以傅作义的嫡系纠缠聂纵,全部国军嫡系杀向塔山,这才是唯一翻本的机会。不过就炮党那尿性 我赌一包辣条 他们做不到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53:00 +0800 CST  
阻击葫芦岛的东进兵团,东野只能依靠塔山。


不过塔山虽号称是山,却基本上无险可守,所以也只能挖战壕了。
注意,镜头远处的就是打鱼山,其实就是一个涨潮时是岛、退潮时是山的小丘。原来的字幕里把这里称为“大羽山”,实在是没有看地图的缘故。


国军这边,蒋既然已经令廖兵团西进,现在当然要来葫芦岛这边督促东进。国军将领似乎也很有信心。


可是这里有问题。难道国军是把共军的“纵队”当成了“师”一级的单位了吗?如果他们知道“纵队”是“军”一级的单位的话,估计不会说出“几个打一个”的话吧。内战都打到了这一步了,国军居然连对方的基本建制都还没弄明白,真是无力吐槽了。
ps-------国军打仗总是按番号估计战力的,在他们看来一个军应该能顶共军一个纵队,在华北确实如此,像35、54那种军单挑可拿下任何一个华北野战军的纵队,可惜遇到四野就悲剧了,三野号称15个纵队,四野12个纵队,实际好使的永远都是那8-9个纵队,淮海战役就发生过华野3个纵队和国军一个重组的军打平的战事,没错,4纵后面的11纵就是这么一个酱油男的角色,虽然出过一个董存瑞。站在国军角度,塔山就是4纵加1个小跟班以及两个更差的跟班。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55:00 +0800 CST  
对于塔山阻击的重要性,此图可以一目了然。


此地图上突出了沈阳,锦州、义县,锦西、塔山的位置。辽沈战役后来的几个关键地点,黑山、大虎山、新民、台安、盘山等等也在其中,看清此图,后面的电影就很容易理解了。
注意:图中的字是从右向左排列的。
ps-------貌似这是当年的真迹地图么,1999年前是一档馆的档案文件,1999解密后是国家一级文物。《大决战》无法复制很难超越,这就是明证之一。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57:00 +0800 CST  
蒋在这边督促葫芦岛的国军海军出战,用舰炮支持攻击塔山。
“生的”的这个译法是采用了杜聿明回忆文章的写法。其实,当时只有20几发24厘米炮弹,后来国军还很遗憾20几发都打了出去,结果锦州还是丢了。没有自己的国防工业,一切只能靠进口的痛苦啊!

“生的”的这个译法是采用了杜聿明回忆文章的写法。其实,当时只有20几发24厘米炮弹,后来国军还很遗憾20几发都打了出去,结果锦州还是丢了。没有自己的国防工业,一切只能靠进口的痛苦啊!
不过,拍电影的话,当然还是要渲染一下的,所以塔山那边的景象就很壮观了。


ps-------这个是24磅炮吧,重庆号是24磅炮,152MM的口径。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2:59:00 +0800 CST  
塔山在死守,锦州的外围战也要开始了。


主攻锦州外围重要据点配水池的营长,后来成了赵尚志。哎,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东野的总部也迁到了锦州前线,新家嘛,一切都是新鲜的。


这个栓马桩上的字,有的字幕是“赦令符 弼马瘟 撰词”,我改的是“敕令户 弼马温 占此”,大家可以认一认。这只能说是字幕组的疏忽了。

楼主 宋神宗赵頊  发布于 2016-01-03 23:01:00 +0800 CST  

楼主:宋神宗赵頊

字数:36705

发表时间:2016-01-04 03: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27 08:16:51 +0800 CST

评论数:27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