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读《大学》遇到的一些疑惑,希望与有缘者切磋

初读大学,有很多明悟,也有很多疑惑,这个帖子把主要的疑惑梳理出来,希望可以与各位切磋交流。一人一角度,每个人的理解都是基于他的学习经历、社会经历,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兼听而明应是贴吧交流的基本原则,向诸位求教了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7:38:00 +0800 CST  
《大学》原文(来自互联网免费电子书)
第一部分,总纲概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二部分,运用阐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第三部分,详细解释:
1,诚其意的解释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2,心正而后身修的解释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3,身修而后家齐的解释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4,家齐而后国治的解释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5,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解释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第四部分,全文总结阐述
1,君子先慎乎德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2,能爱人、能恶人,以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3,生财有道,以财发身,国以义为利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16:00 +0800 CST  
下面开始罗列我感到困惑的地方,希望吧友们赐教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17:00 +0800 CST  
第一:大学之道,究竟是在亲民,还是在新民?亲民、新民该如何理解?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21:00 +0800 CST  
第二,止于至善该如何理解,是理解成以“至善”为止还是不断追求至善?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24:00 +0800 CST  
第三,物格该如何理解,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不管事物好坏,均能客观的看到它好与不好两面,能兼收并蓄,无所偏好),不以主观为转移,客观看待事物而致知,还是广泛的去实践观察,利用自己的认识而致知?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30:00 +0800 CST  
第四,“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这一句话该如何理解,
是理解成不喜欢恶臭、喜欢漂亮就是自谦,
还是理解成不喜欢恶臭、喜欢漂亮是本能,(君子在这些方面)需要自谦(自我抑制,不放人个人嗜好)?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40:00 +0800 CST  
第五,“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这句话云里雾里,不知和此处文本论述的主题“诚其意”有何关联,求教大神释疑。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42:00 +0800 CST  
第六,“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和上下文又有什么关系呢?求释疑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48:00 +0800 CST  
第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等,该如何理解,这一段话和此段文本主题”诚其意“的联系在哪里?求解释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8:53:00 +0800 CST  
第八,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这一句话该如何理解,
其一,孔子是在说要体谅讼者的苦楚,君子反省修德完善自己的治国方略,不让自己的子民再次陷入争讼,就如去西岐找文王评理的人,半路感化于西岐的教化自动放弃纠纷一样。所以,君子若是没有爱惜百姓的“情”,即一个人的诚意,是难以“尽其辞”,即难以聆听到百姓最心底的呼声。聆听不到百姓最心底的呼声,会失民心而失天下,君子大畏民心之变,所以时时诚意以民为本,这叫知道了根本。
其二,孔子说审理别人的案件,我和别人的想法一样,一定不会再让别人有争讼,让无情的理亏者不敢有丝毫的狡辩,让人民畏服,这就是知道了根本。
两种理解各有千秋,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理解,但是一时难以取舍,求大神共同探讨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09:20:00 +0800 CST  
第九,“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一句话该如何理解,
其一,承接上一句话,进一步强调欲正其心者,要无忿懥、无恐惧、无好乐、无忧患,表现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其二,从反面论证上一句话,若是意不诚,就算有所视、听、食,也不能致知而无忿懥、无恐惧、无好乐、无忧患,最后导致有所辟。
哪一种理解合理呢?难以取舍,求朋友释疑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10:01:00 +0800 CST  
第十,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这一句实在是不通,在出嫁之前有没有学“养子”和“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有任何关系么?这两句话的内在关系究竟是什么?求解惑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10:07:00 +0800 CST  
第十一,“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其一,这一句话又该如何理解呢,畜马乘、伐冰之家各自术业有专攻和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有任何关系么?求解惑
其二,孟献子的话与“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有任何逻辑关系么?“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怎么能论证“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求解惑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10:21:00 +0800 CST  
第十二,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这一句的“彼为善之”、“虽有善者”该怎么理解,实在是想不明白,无法融会贯通,求释疑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10:23:00 +0800 CST  
我能力有限,对大学这部千年经典实在是有很多不能透达的地方,希望诸位朋友诲人不倦,给予赐教解惑,以上就是梳理出来的主要不解之处,在此向每一个参与此贴的“吾师”致谢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10:28:00 +0800 CST  

康熙字典释义(来自在线新华字典)
1,【說文】取木也,从斤新聲。
2,【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3,【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4,【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5,【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现代释义(来自百度字典):
1,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


2,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
3,不久以前,刚才:~近。
4,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


5,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


6,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7,姓。

吾师在10楼解成“新,省也,自忏,自省,自改,随处随时行此自省功夫,日久自然变化气质,彻见本心”,切合现代释义的第2点解释,且与原文浑然一体,反而是康熙字典“【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的解释有点牵强,【易·大畜】日新其德“的”新“应该也是”性质改变得更好“、自省自改而追求不断完善的意思。您解的非常好,谢谢@护吾念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7 10:48:00 +0800 CST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扌为)谦。
象曰:无不利,(扌为)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8 11:17:00 +0800 CST  
朋友字字珠玑,论述简练透达,衷心佩服下面我说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完全同意“亲民”不必改成“新民”,诚然,【欲新之必先亲之,才是圣人之道】,整部大学都是自达达人之道,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亲”更符合“修身”的主旨。


第二,关于“止”的理解,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这个帖子7楼、23楼有一些相关内容,复制一下
1,一方面,“止”还可以更进一步深挖,理解成以xx为止,也即是不断的追求xx,没有xx,就一直到追求到xx才停息,否则就自强不息。而xx做至善讲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的至善,只有不断的完善。或许不断的完善、超越才是至善,所以止于至善也可以理解为以至善为追求,以不断的自我超越、不断的完善为追求(这种认识的前提是“至善”不是绝对的,本身仅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却永不可能达到的一个境界)。
2,另一方面,凡是过犹不及,一切皆有天道自然,适度而附合人类、客观的发展规律即可,不可索取无度、过分作为,此时当“止”,生物本能的霸占与排他性是和天道平衡相矛盾的,天道是有一个平衡机制,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们只有正视自己的本性,正视天道,才能自我适应天道(此时是福),而不是天道好还反向调节自己顺应天道(此时是祸)。适可而止,只有适可,才能顺应天道,才能干一番事业,此时当做停止的“止”
3,承接这一楼的第1点,或许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至善、至圣,孔子也非圣人,也不完美,也不一定全对,孔子自己还说要日三省乎己,才能行无过矣,可见孔子有很清晰的自我定位,孔子和其他先贤传世言论的意义仅在于给我们提供一个巨人的肩膀,供我们去踩、去超越、去发展,从而最终兼济天下,做到论语说的仁人境界。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8 18:07:00 +0800 CST  
第三,关于”物格“的理解,朋友没有展开,我就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吧,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1,在这个帖子6楼,我比较倾向于放下执念,能客观的看待事物,用孔子的话就是”一以贯之“,用老聃的话就是”无弃物、无弃人,善恶唯阿相差不多、正反上下相形相成“,都是平等的万物,用金刚经的话就是无相、无无相,无所住而生心、而触香味生法布施,从而无差别惠及天人阿修罗。用大学自己的原文就是要【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不能【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也就是格物就是无差别、客观、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平等的看待宇宙万物的意思,类似于道德经的【无欲以观其妙】。
这种状态,看见老虎吃人,也是无动于衷,想到的仅是老虎需要进食,人被吃也是没有社么不妥的,众生平等,人可以吃别的生物,别的生物自然也可以吃人,看到的仅是物质大循环的一个自然过程而已。


2,至于用人类主观利用自己的认识而致知,就需要人们有所喜恶,有实践,根据自己的感受不断的总结、认知,再根据自己的认知再去实践,这个类似与马克思的认识论,应该属于老聃有欲以观其缴的过程。
这种状态,看见老虎吃人,会迫切希望救下将要被老虎吃的人,为了救人可以杀掉老虎,这时想到的就是怎样不要让人自此被老虎吃,怎么样改善老虎的生存环境,如何处理好人与老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3,仅是一种感觉,格物就是上面第1点的无欲状态,而意诚就是第二点状态了,而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就属于在格物、意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厦了,类似与老聃的【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了。

楼主 寒波溯游  发布于 2015-11-08 19:04:00 +0800 CST  

楼主:寒波溯游

字数:4022

发表时间:2015-11-07 15: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1 16:55:45 +0800 CST

评论数:33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