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被某些人吹上天的隋炀帝杨广的“功绩”

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那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那是应授田数,不是隋朝实际的耕地数。
看看隋朝耕地数的两个奇葩的数据:“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换算成亩,约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亿亩,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亿亩”(考虑到度量衡的换算,那么这开皇九年为15亿亩、大业中期为43.5亿亩,考虑到大业三年曾改度量衡,则大业中期为16亿亩,据汪篯《隋唐史论稿》),1957年中国才有16.8万亩耕地,这还是几千年发展的结果。
而那几个隋朝耕地数,要么远超1957年的中国,要么与1957年的中国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国,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而隋朝在这些地区几乎没有耕地,有约20%的耕地在江南和岭南,但是隋朝在这些地方只有70万户,还有大片地区没有深入开发,所以隋朝的耕地数是绝不可能超过、也绝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国的耕地数,隋朝这耕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汪篯《隋唐史论稿》)

实际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恐本史之非实”。
而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时的数据,
西汉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积约8.27亿亩,
东汉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积约6.94亿亩,
明神宗万历30年,耕地面积约11.62亿亩,
清光绪13年,耕地9.12亿亩,
(参考《明神宗实录》、《光绪会典》、《我国历代耕地面积的变化》等,)

看人口顶峰,以上几个朝代的人口都远超过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汉、东汉、明朝疆域并不比隋朝小,历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区,也大多在这些朝代的疆域范围内,而清朝疆域则远超隋朝。
但是,隋朝耕地数竟然远超这些朝代。超过汉朝还有可能,但是,竟然远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术远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开发程度也远超隋朝。
可见,隋朝垦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5-05-21 08:12:00 +0800 CST  
杨广修的大运河分四部分,均用了之前王朝修的运河:江南运河用了吴所开运河、秦丹徒运河等、汉朝以及六朝所开运河等;山阳渎用了东汉邗沟(隋文帝用了吴邗沟故道);通济渠用了阳渠故道、汴渠故道(此外还用了黄河天然河道);永济渠用了屯氏古渎、曹操等开的白沟等(此外还用了沁水清水等天然河道)。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5-06-28 10:17:00 +0800 CST  
尉文通起义 王万昌起义 瓦岗农民起义 王薄起义 刘霸道起义 孙安祖起义 高土达起义 窦建德起义 张金称起义 刘元进起义 杜伏威起义 孟海公起义 韩相国起义 彭孝才起义 宋子贤起义 杜彦冰起义 李德逸起义 韩进洛、甄宝车起义 白瑜娑起义 郭方预起义 郝孝德起义 格谦起义 陈填、梁慧尚、李三儿起义 朱燮起义 管崇起义 吕明星起义 向海明起义 唐弼起义 张大彪、宗世模起义 刘迦论起义 郑文雅、林宝护起义 杨公卿起义 司马长安起义 刘苗王起义 王德仁起义 左孝友起义 卢明月起义 颜宣政起义 王须拔、魏刀儿起义 杨仲绪起义 张起绪起义 李子通起义 魏骐驎起义 敬盘陀、柴保昌起义 朱粲起义 翟松柏起义 卢公暹起义 孙华起义 赵万海起义 操师乞、林士弘起义 荔非世雄起义 杜扬州、沈觅敌起义 徐圆朗起义 王子英起义 张子路起义 李通德起义 郭子和起义 ……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5-08-09 12:27:00 +0800 CST  
这坟贴又被顶上来了……以下整理一些内容,补充一些内容: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4:28:00 +0800 CST  
这坟贴又被顶上来了……以下整理一些内容,补充一些内容: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4:28:00 +0800 CST  
大运河的大部分功绩不是隋炀帝杨广的。
大运河能造福后人、造福千秋,那是数千年来从春秋到清朝众多王朝修运河、疏浚整修运河的功劳。
首先,分清元朝京杭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用到现代的是元朝京杭大运河,而不是隋朝大运河。
其次,在隋炀帝之前,从春秋到南北朝的很多王朝,已经开凿修过了大运河的很多部分。杨广修隋朝大运河用了从春秋到南北朝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大量运河河道,而元朝修京杭大运河的大部分河道不是隋朝大运河的河道。
最后,唐、后周、北宋经常开凿疏浚整治才能令隋朝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失去这些王朝的开凿疏浚整治之后,隋朝大运河湮塞了。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明清也经常疏浚整修大运河保证其使用。大运河能造福千年,那是从春秋到清朝几千年来众多王朝修运河的功劳。
那些拿诗词里一些夸张的描写去吹运河的,就算了吧,诗词里的夸张的描写不能完全当真。

隋朝大运河分四部分,均用了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运河:山阳渎用了东汉邗沟(隋文帝用了吴国邗沟故道);江南运河用了吴国所开运河、秦丹徒运河等、汉朝以及六朝所开运河等;通济渠用了阳渠故道、汴渠故道(此外还用了黄河天然河道);永济渠用了屯氏古渎、曹操等开的白沟等(此外还用了沁水清水等天然河道)。

隋炀帝杨广靠着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丰厚人力国力,靠着从春秋到南北朝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大量运河河道,修了大运河,结果还经常湮塞。唐、后周、北宋要经常疏浚、整修大运河(疏浚,包括且不限于开挖、扩宽、挖深河道),才能令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没有及时疏浚、整修大运河,大运河的河道甚至会湮塞的几乎与岸平齐,“几与岸平……亦有作屋其上”。

根据曾长期研究古代地理与河道、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的岑仲勉的成果,不应过度推崇、过分高估隋炀帝修运河。在隋炀帝之前,许多王朝已经修过大运河的很多部分,在隋炀帝之后,唐朝宋朝等须时常疏浚,才能利用。(疏浚,包括且不限于开挖、扩宽、挖深河道。)



杨广根本没资格与秦始皇比。秦始皇统一;而北周留下丰厚遗产(庞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强大的军事、强大的帝国等等),隋文帝接手北周的丰厚遗产,灭陈统一,而隋炀帝接手北周、陈、隋文帝几代人留下的丰厚的遗产,短短几年就败坏成了人口凋敝锐减到200余万户、经济等各方面被严重破坏、疆域丢尽、严重分裂,华夏被严重削弱、外敌极端强大并入侵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面。
秦始皇修长城虽然也用到了其他国长城,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长城是秦国修的。而杨广修的隋朝大运河的绝大部分却是从先秦到南北朝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 秦始皇死的时候,长城可没塌。 而杨广末期,隋朝大运河就出现的湮塞。例如沁水会清水一段的运河已经湮塞了。



北周、隋朝文帝几代人留下了强大国力、丰厚人力物力,而接手这些丰厚遗产的杨广修的东都洛阳却“无外城,仅有短垣而已”,后来武则天时期才修了外城。《资治通鉴》:“长寿元年壬辰,公元六九二年 初,隋炀帝作东都,无外城,仅有短垣而已,至是,凤阁侍郎李昭德始筑之。







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已有统一之势,剩下的陈军事弱小、君主昏庸。然后杨坚隋朝取代北周,接手了北周的丰厚遗产(庞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强大的军事等等)。
隋文帝时期隋朝灭陈,“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高颎”,可见,是高颎真正指挥隋军,而杨广几乎只是个挂名统帅。
灭陈并统一的真正的功绩,是属于北周(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隋朝接手了北周的庞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强大的军事,而北周留下的陈军事弱小、君主昏庸)以及隋文帝杨坚、高颎、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的,而不是属于杨广这个挂名统帅的。

灭陈时,后有一代雄主杨坚,中有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高颎,前有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真正在前线作战,杨广几乎是个挂名的。是高颎在真正担任隋军的指挥(《隋书》:“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杨素给隋文帝进取陈之计(《隋书》:“上方图江表,先是,素数进取陈之计” );隋文帝下诏说是靠韩擒虎、贺若弼的能力平定陈、统一(《隋书》记载隋文帝下诏说韩擒虎、贺若弼“深谋大略,东南逋寇……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隋书》还记载隋文帝下诏说平定陈、统一的功绩都是韩擒虎、贺若弼(《隋书》还记载隋文帝又下优诏于韩擒虎、贺若弼曰“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韩擒虎、贺若弼)之功也”,《隋书》还记载隋朝统一是“考之人谋,实二臣(韩擒虎、贺若弼)之力”。

而隋炀帝杨广却造成了大乱、破坏了统一,留下严重分裂的局面。
看隋炀帝留下的是什么,不是统一的“中国”,不是弱小的突厥。隋炀帝接手了外无强敌、内部人口众多贮备丰厚、状况良好的隋朝,留下的却是破坏严重、分裂严重的烂摊子与恶劣局势、极其强大“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突厥,突厥还曾一度把隋炀帝围在雁门,隋炀帝脱险后至死没报此仇、更没能解决突厥的威胁,最终隋炀帝留下烂摊子与恶劣局势,却到江都去醉生梦死,没解决他留下的众多严重问题。






科举制的功绩不是杨广的。
看隋朝杨坚杨广的诏书,仍然是让五品以上官员推荐人,并不具备科举的本质与主要特点,没有允许平民“投碟自进”参加科举,所以没有打击贵族门阀的作用。
要说科举制的萌发,那是萌发于南北朝,其主要发展与真正成型是在唐朝,而不是在隋朝隋炀帝时期。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朝。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具体见研究过科举制的历史学家何忠礼的《科举制起源辨析》 、金铮 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4:46:00 +0800 CST  
如果把隋炀帝的“扩张”当历史功绩,那么问题就更大了。 看隋炀帝的扩张成果是否留给了下一任君主。实际上,隋炀帝靠着前人留下的丰厚遗产与国力 搞扩张,但是他那点扩张成果都被他自己丢了,没有留给下一任君主,隋炀帝甚至把他接手的前人留下的疆域也丢了很多,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反而被突厥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隋炀帝还造成中原王朝严重分裂、华夏被严重削弱。

隋炀帝击败吐谷浑,耗费巨大,当时才大业五年隋炀帝已经造成隋朝大批百姓穷困、死亡。而且,隋炀帝设的那几个郡,除了极短暂的控制最小的、最东边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几个郡没有被隋朝控制。隋炀帝派伏顺去管理余众,才到西平,就不能前进到达,不得不返回了,而附近设的几个郡竟然没反应。不久,吐谷浑返回故地,并且进攻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
《资治通鉴》大业五年:自西京诸县及西北诸郡,皆转输塞外,每岁钜亿万计;经途险远及遇寇钞,人畜死亡不达者,郡县皆征破其家。由是百姓失业,西方先困矣。
《隋书 列传第四十八》:帝立顺为主,送出玉门,令统余众,以其大宝王尼洛周为辅。至西平,其部下杀洛周,顺不果入而还。大业末,天下大乱,伏允复其故地,屡寇河右,郡县不能御焉。


隋炀帝杨广造成隋末大乱,而契丹、突厥、吐谷浑、高昌再次与中原为敌。
汉朝就控制过甘肃、青海、新疆,汉朝曾在青海设置郡县。
隋炀帝开拓这些地区,并非前无古人,隋对西域的控制也只是控制西域东部的一小部分。而且隋炀帝仅仅控幉制这些地区很短的几年,就丢失了。
唐朝对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控制范围与控制时间,都远远超过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控制西域的范围小,而且控制时间极短,很快就丢失了西域。
隋炀帝开拓的疆土没能留给下一任君主。
隋炀帝留下的突厥极其强大,曾把隋炀帝围在雁门,后来隋炀帝脱险后至死也没能报此仇。隋炀帝搞的天幉下幉大幉乱,外族不再服幉从。隋炀帝留下的突厥,是极其强大的突厥,“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突厥将东北、河西、陇右、甚至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唐太宗面对的局面远比隋炀帝面对的恶劣,也没有隋炀帝接手的北周、隋朝文帝的丰厚遗产,而是隋末大乱留下的烂摊子。 但是唐太宗打败吐谷浑、西突厥,还攻灭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域诸国,并且扩张占据漠南、漠北、西域等地,不仅远超隋炀帝的扩张成果,而且把这庞大疆域留给了下一任皇帝。



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时,隋炀帝杨广的错误指挥导致惨败,损失的隋军超过34万人,隋朝民夫、资储器械也大量损失。百姓被隋炀帝的残暴征敛逼的没活路,纷纷起义。隋朝对百姓农民起义进行斩杀,却没能禁止,仍然有新的起义出现,“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然莫能禁止”。
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时,后方杨玄感起事,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隋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杨玄感这种贵族造反,却被隋炀帝迅速剿灭了,贵族门阀无力动摇隋炀帝的统治。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隋炀帝继续过度残暴征敛与统治导致百姓农民起义的规模更大,隋朝国内大乱。高句丽王表面上遣使请降,囚禁并送回之前投奔高句丽斛斯政,但是高句丽仍然不放还其俘获的大量隋人。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炀帝下令征高句丽王入朝,高句丽王却没有来。隋炀帝下令将帅严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但最后没有成行。
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窦建德、瓦岗军、杜伏威辅公祏等等屡次消灭隋军主力,使隋朝统治崩溃。

隋炀帝杨广征高句丽,结果,隋朝大乱灭亡,分裂内战严重削弱华夏,而高句丽还在,还俘获大量隋人不放还。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不是说征高句丽不对,而是要看征高句丽的方式。隋炀帝杨广这样征高句丽,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


说到征高句丽,或许有人会说唐太宗也征高句丽。但是,唐太宗征高句丽与隋炀帝征高句丽的区别大了。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取得的战果远大于损失,因为“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而班师。唐太宗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说没有成功,而深悔之(“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但实际不是失败。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

《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退兵原因,《资治通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之后,唐太宗派出李勣、牛进达、李海岸等攻打高句丽,都取胜了。再之后,唐高宗时期,唐朝攻灭了高句丽、百济。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4:57:00 +0800 CST  
隋炀帝没有打击门阀贵族阶层。隋炀帝反而重用门阀贵族。隋炀帝杨广的政权崩溃的原因不是打击门阀贵族阶层,而是隋炀帝过度残暴征敛与统治导致全国大量百姓农民起义。
看隋朝杨坚杨广的诏书,仍然是让五品以上官员推荐人,并不具备科举的本质与主要特点,没有允许平民“投碟自进”参加科举,所以没有打击贵族门阀的作用。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朝。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具体见研究过科举制的历史学家何忠礼的《科举制起源辨析》 、金铮 的《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


隋炀帝征高句丽更不是为了打击门阀阶层,也不是为了打击山东豪强。隋炀帝征高句丽用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兵与民夫,来自全国各地的平民百姓,而不是用门阀豪强的私兵。
《资治通鉴》记载:“先是,诏总征天下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 ;“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供载衣甲幔幕,令兵士自挽之,发河南、北民夫以供军须。秋,七月,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四方兵皆集涿郡”;“诏征天下兵集涿郡”……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将府兵以及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改为直接为朝廷所掌握。杨坚接手北周,经过改革,兵权被收归于皇帝之手,关陇贵族门阀集团已经难以对抗皇权了。在杨广登基为帝时,关陇门阀集团早已无力推翻隋朝。关陇贵族的成员反而要讨好隋炀帝杨广。
杨广重用关陇贵族门阀宇文述、宇文化及、周护、韦匡伯、侯莫陈毅、豆卢寔等。
杨义臣、宇文述在征辽中惨败,却没有被杨广严惩,而只是被免除官职或爵位,而且不久就恢复了官职与爵位,杨义臣甚至进位左光禄大夫。杨广如此庇护,何谈得罪、打击贵族门阀阶层?
甚至最后天下大乱时,关陇门阀集团的重要人物苏威仍然忠心于杨广,劝杨广深固根本。


隋炀帝仍然重用关陇集团。隋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隋炀帝得罪关陇集团,不是因为遭到关陇集团的反抗,而是因为隋炀帝过度残暴征敛与统治导致的大量百姓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关陇集团(关陇贵族集团)这个概念,只是历史学界部分人(陈寅恪)提出的,而历史学界仍然有很多人不认可这个概念。 即使历史学家里认可这个概念的那部分人里,还有认为关陇集团在隋炀帝初年就已经解体的,还有认为关陇集团在隋文帝时期就解体了、退出历史舞台了的。例如历史学家雷依群的《论关陇集团》指出,隋文帝时关陇集团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最早爆发的是百姓农民起义,隋朝对其镇压、斩杀,却没能禁止,仍然有新的起义出现,“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然莫能禁止”。 而之后贵族杨玄感的起事却迅速被杨广平定了。 第三次高句丽,隋炀帝的征敛与统治更加残暴,导致大量百姓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在百姓农民起义已经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之后,李渊李世民才起兵。李渊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李渊李世民击败众多强敌、打下的天下、统一并扩张出庞大疆域,唐朝的天下实际是李渊李世民打下的,而不是取自隋朝的。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4:59:00 +0800 CST  
隋炀帝杨广那些所谓的功绩,实际上大部分是其他朝代、其他人的功绩被挪用给了杨广(具体说明在楼上、楼下的其他段落里),而其余的也是靠挥霍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丰厚遗产人力物力做事,结果还造成大乱,严重损害了华夏的实力。
隋炀帝的那些功绩,但凡拥有北周、陈、隋朝隋文帝留下的那丰厚遗产,并且皇帝不是傻子,就能做成。

而隋炀帝杨广诛杀贤臣高颎、贺若弼、张衡、薛道衡等;言者有罪;挥霍程度竟然严重到了把北周与隋朝文帝数代人留下的丰厚遗产败坏殆尽,完全不顾国家与百姓的死活而去过度惨败征敛与统治……如再不称昏君,真不知昏君其为何物了。隋朝征高句丽,在国力军力上都拥有绝对优势,却因为隋炀帝杨广的战略错误而一头栽在高句丽手下。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5:04:00 +0800 CST  
在打击突厥方面,杨广不但没有功绩,反而造成大乱以及突厥崛起极端强盛。
北周时期突厥室点密西征,实质上西突厥已经形成并割据行政,突厥实质分裂。之后是隋文帝、长孙晟、杨素搞垮突厥。
而杨广出征对突厥作战的结果是没有任何杀获就返回了。
隋文帝时期,突厥入寇,杨广率军出征,却没有什么斩获就返回了。《隋书》记载的杨广“后数载,突厥寇边,复为行军元帅,出灵武,无虏而还”,无虏而还,没有俘获而返回。

而在隋炀帝后期,突厥反而崛起极端强大,一度把隋炀帝包围在雁门,隋炀帝脱险后至死也没能报此仇,更没能解除突厥的威胁。
隋炀帝杨广造成大乱,留下“戎狄炽强,古未有也”极端强大的突厥,突厥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而隋炀帝杨广却无可奈何,杨广反而到江都去醉生梦死。
隋炀帝死后,隋朝萧后与杨政道去了突厥,杨政道被突厥立为隋王,这个“隋”反而完全成了突厥的傀儡政权。
《隋书》:“八月,始毕率其种落入寇,围帝于雁门。”
《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有遗腹子政道,与萧后同入突厥,处罗可汗号为隋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5:04:00 +0800 CST  
隋炀帝杨广接手北周、隋朝文帝几代人留下的丰厚遗产,但是隋炀帝杨广造成严重大乱,败坏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丰厚遗产,人口户口锐减到约200万户,疆域大量丢失、严重分裂,内外众多强敌,隋炀帝导致的隋末大乱严重削弱了华夏,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杨广不收拾他留下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反而到江都去醉生梦死去了……杨广留下的是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华夏面临突厥吐谷浑等N胡乱华的危险,杨广是既罪在当时,又罪在千秋。多亏李渊李世民击败众多强敌,改变了恶劣局势,阻止了“罪在千秋”。


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统治崩溃、名存实亡。隋炀帝杨广造成隋末大乱,华夏被严重分裂内战削弱,外敌崛起入侵,形势非常恶劣。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只有太原,因为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形势,为了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自己,李渊才暂时结好突厥。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不久就与突厥开战。唐朝一面打败众多敌人,扩张,进行统一战争,另一面抵御突厥,还消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还分化突厥。
[
历史大家、隋唐史泰斗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指出:隋末华夏弱,而突厥极强,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华夏有不世出之人杰李鎻世鎻民,李渊李鎻世鎻民数年苦战,不仅统一,还抵御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图,因而【保卫了华夏民鎻族几千年的文明】;还消灭了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击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历史大家、隋唐史泰斗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军事,不世出之人杰,是推进历史发展、改变亚洲形势的主要人物。
]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5:06:00 +0800 CST  
在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被各种起义搞的统治崩溃、名存实亡了。李渊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以及自己招募的3万军队,军队数量并不多,靠着李渊李世民等人突出的政治与军事才能,李渊李世民才击败众多强敌,唐朝李渊李世民的江山是击败众多强敌、自己扩张打下来的,而不是取自隋朝。 唐朝、李渊、李世民的正统地位、合法性,来自唐朝、李渊、李世民击败众多强敌、统一、平定隋末乱世,所以唐朝、李渊、李世民都没必要歪曲、抹黑杨广。

如果唐朝官方写的《隋书》黑了杨广的话,那么民间野史里的杨广应该比《隋书》里的杨广好。但是实际却正相反。 民间野史里的杨广,比唐朝官方写的《隋书》里的杨广,更垃圾。

何况,《隋书》作为信史中的地位和准确度是历史学界公认认可的。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5:06:00 +0800 CST  
隋炀帝的暴政已经导致大量百姓死亡,而隋炀帝却执迷不悟,昏的继续其暴政,逼的幸存的百姓没活路纷纷起义。隋末天下大乱正是隋炀帝的暴政导致的。隋炀帝的暴政以及其暴政导致的天下大乱造成人口户口锐减四分之三以上。请问,隋炀吹们哪个愿意自己全家全族死四分之三以上去满足隋炀帝的为所欲为?

隋末战乱以及人口大减正是杨广造成的。先是杨广的过度暴政导致大量百姓死亡,然后杨广的过度暴政导致幸存的百姓活不下去而纷纷起义,杨广的过度暴政导致的大乱也造成大量百姓死亡。 隋末大乱人口骤减,主要责任在杨广。 而唐朝李渊李世民较快平定天下、统一,还较快结束了战乱,不仅阻止了人口继续减少,还使社会、百姓获得安定,社会、人口、经济、文化各方面开始发展。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5:07:00 +0800 CST  
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隋炀帝杨广造成隋末大乱,华夏被严重分裂内战削弱,外敌崛起入侵,形势非常恶劣。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只有太原,因为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形势,为了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自己,李渊才暂时结好突厥。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不久就与突厥开战。唐朝一面打败众多敌人,扩张,进行统一战争,另一面抵御突厥,还消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还分化突厥。

唐太宗派李靖李勣攻灭了dong突厥汗国,控鎻制了漠南;又派李靖李道宗等攻灭了吐谷浑汗国。薛延陀崛起成为一个新兴的强大势力。唐太宗又派李勣打败、攻灭了薛延陀汗国,将漠北纳入统鎻治。唐太宗还派兵打败西域诸国,并将西域纳入统鎻治。
[
历史大家、隋唐史泰斗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指出:隋末华夏弱,而突厥极强,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华夏有不世出之人杰李鎻世鎻民,李渊李鎻世鎻民数年苦战,不仅统一,还抵御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图,因而保卫了华夏民鎻族几千年的文明;还消灭了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击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历史大家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军事,不世出之人杰,是推进历史发展、改变亚洲形势的主要人物。
]


隋炀帝接手的是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丰厚遗产(庞大疆域、大量人口丰厚人力物力国力),但是隋炀帝却过度残暴、造成大乱,不仅破坏了华夏百姓的安宁,还造成大乱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到200万户,隋末战乱以及人口大减正是杨广造成的。先是杨广的过度暴政导致大量百姓死亡,然后杨广的过度暴政导致幸存的百姓活不下去而纷纷起义,杨广的过度暴政导致的大乱也造成大量百姓死亡。 隋末大乱人口骤减,主要责任在杨广。
隋炀帝不仅把他扩张的疆域丢了,没留给下一代,而且隋炀帝连接手的前人留下的河西、陇右以及中原的部分地区也丢了,成为突厥的势力范围。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打的隋朝河右郡县防御不了。突厥可汗还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隋炀帝使华夏陷入巨大危机。多亏后来李渊李世民解决了危机。

唐太宗接手的是大乱破坏之后的烂摊子,但是唐太宗却保证了华夏百姓的安宁与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唐太宗还扩张占据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并且把扩展的疆域留给下一代。
而且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前,李世民在“攻灭众多强敌、平定天下大乱,做到统一”中亲自指挥或参与多次重要大战、立下大功,为“较快结束战乱”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李渊李世民较快平定天下大乱,做到统一,并且较快结束了战乱,阻止了人口继续减少,还使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发展,人口开始增加。
(受隋炀帝造成的隋末大乱严重破坏所留下的烂摊子的拖累,唐太宗贞观年间人口户口不多,但是唐太宗时期人口户口是较快增长的,到了唐高宗初有380万户,比隋炀帝造成隋末大乱留下的200万户多多了。)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5:09:00 +0800 CST  
唐太宗出兵10万骑征讨的可不是一个小小西域国龟兹,而是打败了处月、处密、焉耆、龟兹等等西域诸国,“凡得七百馀城”,将西域纳入统治(之前唐朝攻灭高昌、占据了西域东部,这次占据了更大范围的西域),还打败了西突厥军。 而且之前唐朝已经把漠北纳入统治,包括回纥在内的铁勒诸部被纳入唐朝的统治之下,这次唐朝出兵10万攻打西域诸国,动用的除了汉人士兵以外,还动用的相当一部分铁勒诸部兵。减轻了华夏百姓的负担。
当时唐朝攻占西域诸国、震慑西突厥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突厥、吐谷浑都在隋末崛起,突厥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还入侵中原,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而吐谷浑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郡县,隋朝河右郡县防御不了。唐朝攻灭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消除威胁。
薛延陀则是崛起于漠北的新兴的强大势力,还想吞并漠南,这与唐朝冲突,当时漠南被唐朝统治。唐朝攻灭了薛延陀汗国。
唐太宗还派兵攻打松外诸蛮,唐军也取胜了。
高句丽攻打唐朝的属国新罗,破坏地区力量平衡,而且高句丽这种东北的中央集权化的并且扩张性强的势力,任高句丽发展扩张会造成很大隐患。也有打击的必要。
唐太宗动用10万军队攻打高句丽。因为“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而班师。唐太宗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而说没有成功,而深悔之(“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但是实际唐军的战果远大于损失。
《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退兵原因,《资治通鉴》记载: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之后,唐太宗派出李勣、牛进达、李海岸等攻打高句丽,动用的军队并不多,但都取胜了。(再之后,唐高宗时期,唐朝攻灭了高句丽、百济。)


蜀人出钱为征高句丽造船,导致蜀人生活困难,唐太宗知道之后,改成官方出钱造船。
隋炀帝导致隋末大乱、留下烂摊子与恶劣局势。而唐太宗在不仅协助唐高祖李渊统一、唐太宗还四面征战取胜(并且扩张成果留给了下一任君主、给下一任君主留下了庞大疆域)的情况下,还使唐朝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仍然发展的不错。隋末大乱导致人口锐减、唐初武德年间只有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朝)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而经过贞观年间的发展,到了唐高宗第三年、永徽三年已经增长到了380万户,主要是在贞观年间的增长。史料里没有贞观第一年与最后一年的数据,可以用622年至652年(包括武德后几年+贞观共23年+永徽前3年)这段时间的人口户口平均每年增长推算出贞观年间人口户口平均每年增长。贞观年间人口户口平均每年增长,大约这是以200万户为基础,平均每年增长约6万户,这在中国古代已经是比较快的人口增长了。说明唐太宗对外征战并取胜,而唐朝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也不错。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15:13:00 +0800 CST  
杨坚接手北周江山,这跟什么华夷之辨、华夏正朔无关。杨隋代周本质上是一次权力集团的内部集团利益斗争,与汉人鲜卑无涉,杨坚班底中,有相当程度的鲜卑人参与其中。
西魏-北周的统治阶级,是由鲜卑人和汉人融合而成的,但要注意的是,鲜卑人本身就是高度汉化的少数民族,所以二者除了血统,基本没有本质区别。无论是否有杨坚隋朝取代北周,汉化都是必然的。最有可能执政的赵王宇文招,“幼聪颖,博涉群书,好属文,学庾信体,词多清丽”,汉学修养极深,即使赵王执政,也会继续推行鲜卑与汉人的融合、汉化。
至于杨坚上台后恢复汉姓等一系列政策,对统治集团本身没有决定性的影响,隋朝同北周一样,鲜卑贵族仍然是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朝统治集团里的鲜卑人,上自三公、三师下至刺史、总管,比比皆是,是隋统治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中枢机构出纳王命者,列表说明如下:



本表所列仅限《隋书》本纪及有关列传,显然并非全部。但这已经清楚地表明鲜卑贵族在隋代中枢机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和极重要的地位。他们或以有所建树而著称,或以总一方面工作而闻名,或以恩幸而得宠。




特别值得提出的则是宇文述。自隋炀帝即位至大业十二年的十几年中,宇文述差不多一直是隋炀帝最宠任的权臣,压倒其他大官僚。还在杨广镇扬州时,宇文述看出杨广有“夺嫡”之心,便迎合杨广参与了谋划废太子杨勇事件。开皇二十年,杨勇被废,杨广被立为太子,宇文述因功被任为太子左卫率。自此,宇文述就成为杨广的心腹。

仁寿四年,隋文帝患病,却发现杨广的负面事迹,于是召杨勇,但是杨广与杨素宇文述等人矫诏封锁宫廷,隋文帝死因不明,杨广登基即位。在这次事件中,杨素矫诏以东宫兵进宫廷宿卫,宫掖“门禁出入”,一由宇文述等节度(《杨素传》)。可见宇文述在这事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即以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不久,“参选事”,为“选曹七贵”之一(《通鉴》卷180《隋纪》四)。宇文述与杨素是杨广登基功劳最大的两个人,而杨素“特为帝所猜忌,外示殊礼,内情甚薄”(《杨素传》),并于大业二年就病死了,所以宇文述也就成了大业前期隋炀帝唯一可靠的心腹。大凡隋炀帝一系列荒唐之事都与宇文述有关。大业六年,宇文述“常典选事,参与朝政”。“时述贵幸,言无不从,势倾朝廷”,“文武百僚莫敢违件”。“述之宠遇,当时莫与为比”。后来曾随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和高句丽。大业十二年,宇文述“观望帝意,劝幸江都,,。宇文述也就在这一年病死于江都。在宇文述死后,“帝为之废朝,赠司徒、尚书令、十郡太守,班剑四十人,
辍辕车,前后部鼓吹,溢日恭。帝令黄门侍郎裴矩,祭以太牢,鸿护监护丧事”(《宇文述传》)。宇文述虽一生未做过三公、三师、宰相等要职,但他在朝廷中所起的作用又远远超过身居要职的官员们。

另外,大业十四年,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字文智及兄弟为首在江都发动政变,杀死了隋炀帝。这与元胄保护杨坚脱险、宇文述参与谋划杨广登极相映成趣,更有力地表明了鲜卑贵族在隋代政治生活中具有何等重要地位!至于鲜卑贵族任州刺史(或郡太守)、总管者,枚不胜举,其“有善政”、“甚有能名”、“甚有惠政”者极多,还有“政为夭下之最”者。当然也有象元弘嗣那样以“酷”而出名者。因篇幅有限,不加赘述。


鲜卑人在隋十二卫中任大将军的:







北周宣帝猜忌宗室,齐王宇文宪、重臣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皆被杀,令赵王宇文招等五王就国,排挤宗室力量,试图把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北周宣帝忽然病重,临终前试图召五王回京辅政。然而近臣刘昉、郑译担心宇文氏诸王回京执政会清算他们,所以矫诏拉拢郑译故旧、有后父之戚的杨坚辅政,以对抗五王回朝执政。面对天赐良机,杨坚抓住机会,完全没有按照刘昉、郑译的安排计划,直接假黄钺,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以武力逼文武百官服从入府,掌控了中枢,并迅速组建了自己的班底。
杨坚建立隋朝既得益于北周宣帝暴崩的偶然,又侥幸于近侍内臣矫诏辅政,从而控制中枢。杨坚依靠北周武帝宣帝两朝积累起来的强大皇权,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终于篡夺了北周的国祚。


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拥有庞大的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国家强大,而且剩下的陈军事弱小、君主昏庸。杨坚隋朝接手了北周的丰厚遗产(庞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强大的军事、强大的帝国等等)。
(北周留下了大量隐漏瞒报人口户口,北周有大量实际人口户口没有统计上来。根据历史学家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北周“留给”隋朝约690万户以及约690万户以外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隋朝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开皇年间就达870万户,《资治通鉴》记载:“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隋炀帝大业五年达到890万户,之后隋炀帝造成大乱,破坏严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户口只有200余万户(《通典》记载杜正伦奏“……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实际上,北周留给隋朝的疆域与人口,远多于隋朝留给唐朝的疆域与人口。而唐朝打败众多内外敌人,经过扩张,疆域面积远超过隋朝,后来经过发展,人口、经济等方面也远超过了隋朝。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21:04:00 +0800 CST  
那说什么唐朝吃了隋朝存粮几十年的,完全就是无脑谣言了。马周说的不是粮食,而且有其他史料证明马周还把“至今未尽”的原因搞错了。 实际上,北周、隋朝那大批粮食、财物,早就被隋炀帝大量消耗,在隋炀帝后期就已经没剩下多少了,隋炀帝后期隋朝自己都“百姓疲劳,府藏空竭”“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了。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赵才入谏曰:“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旧唐书·食货志》: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战乱、火灾等等,能轻易毁掉巨额的粮食与财物。
隋朝的粮仓,储存的再多,经历隋炀帝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留给唐朝与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
马周的一段话造成了误解。有人提到“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有人借此说“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实际这是错误的。
其实,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想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物资。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
“渊倾府库以赐勋人,国用不足,右光禄大夫刘世龙献策,以为‘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苏贵而布帛贱;请伐六街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可得数十万匹。’渊从之。”
何况,根据《隋书》列传第三十也记载,大业十二年时隋朝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根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的戴胄的上言,大业中年隋朝就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隋朝已经“无以支给”。


实际上,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了物资。而马周所说的西京府库存的东西“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原因是李渊、李世民往西京府库里存东西,才能使其“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并非是靠隋朝储备。
而洛口仓、东都等地的物资,反而被唐朝的对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这对唐朝来说并不是好事。

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体见余扶危、贺官保的《隋唐东都含嘉仓》。
而考古发掘出的含嘉仓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这些谷子是宋朝存进去的,并非隋朝存进去的。
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说隋朝的富裕与强盛,但是,用含嘉仓存粮去说“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就错的严重了。何况,隋朝的富裕强盛,早就被隋炀帝杨广造成大乱败坏了,没留给唐朝。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22:47:00 +0800 CST  
那于说什么唐朝吃了隋朝存粮几十年的,完全就是谣言了。马周说的不是粮食,而且有其他史料证据证明马周把“至今未尽”的原因搞错了。 实际上, 北周、隋朝那大批粮食、财物,早就被隋炀帝大量消耗,在隋炀帝后期就已经没剩下多少了,隋炀帝后期隋朝自己都“百姓疲劳,府藏空竭”“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了。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赵才入谏曰:“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旧唐书·食货志》: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战乱、火灾等等,能轻易毁掉巨额的粮食与财物。
隋朝的粮仓,储存的再多,经历隋炀帝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留给唐朝与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
马周的一段话造成了误解。有人提到“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有人借此说“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实际这是错误的。
其实,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想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物资。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
“渊倾府库以赐勋人,国用不足,右光禄大夫刘世龙献策,以为‘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苏贵而布帛贱;请伐六街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可得数十万匹。’渊从之。”
何况,根据《隋书》列传第三十也记载,大业十二年时隋朝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根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的戴胄的上言,大业中年隋朝就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隋朝已经“无以支给”。



实际上,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了物资。而马周所说的西京府库存的东西“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原因是李渊、李世民往西京府库里存东西,才能使其“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并非是靠隋朝储备。
而洛口仓、东都等地的物资,反而被唐朝的对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这对唐朝来说并不是好事。

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体见余扶危、贺官保的《隋唐东都含嘉仓》。
而考古发掘出的含嘉仓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这些谷子是宋朝存进去的,并非隋朝存进去的。
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说隋朝的富裕与强盛,但是,用含嘉仓存粮去说“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就错的严重了。何况,隋朝的富裕强盛,早就被隋炀帝杨广造成大乱败坏了,没留给唐朝。




有个荒谬谣言说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接下来反驳这个谣言。
隋文帝时号称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粮食,那么多粮食是属于大规模储存粮食,其正常储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现代远比古代先进的科技条件下,大规模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才2到4年,见《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隋朝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是短于现代的),粟存的大规模储存时间稍长,有达到9年的,接下来说明,即使放宽条件认为隋朝大规模存粮能存5年或9年,也对唐朝没有多大帮助,更不会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隋朝时期存下的粮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从隋炀帝开始消耗巨大的征讨、工程时,就难以大规模存入粮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粮食。(而隋炀帝征讨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随着隋炀帝造成的大乱很快丢失了。)
所以,等到隋炀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粮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炀帝的征讨消耗了,这也与《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粮食,部分被战火毁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义军、割据势力消耗,即使还有剩余,也很快就变质了。 各起义军、割据势力要靠乱世里百姓新收获的粮食生存。李渊起兵后,一边作战扩张,另一面在关中等地这些扩张占据的疆域上恢复农业生产、经济生产,主要是靠自己治下的百姓生产的粮食。等到李世民的贞观时期,吃的粮食基本是李渊武德时期生产的、以及李世民贞观时期生产的。

某些人提出用“替换”“轮换”的方法使唐朝贞观十几年的时候仍然吃隋朝存粮、贞观之治靠隋朝存粮。但是,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才有可能使这种方法成立。第一个条件:隋文帝时期存入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时期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消耗与破坏,还能剩下相当多的粮食。第二个条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间生产储存的粮食能够替换大量隋朝生产储存的粮食。 这两个条件都成立时,才有可能使“替换”“轮换”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个条件成立,就等于说,用不到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下 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与 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差不多,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何况,退一步说,如果这是成立的,那么就等于说人口凋敝天下大乱时都能生产储存与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差不多的粮食,那么隋朝存粮就更没有意义了。)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大乱时期这些生产的粮食无法大量“替换”“轮换”隋朝存粮,那么只“替换”“轮换”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这样的话,能够“替换”“轮换”的只是大乱时期生产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则变质,结果能“替换”“轮换”的数量只保持在大乱时期生产的那一小部分上,实际到了贞观初期,吃的粮食就已经是唐朝武德年间生产的,而贞观十几年的时候,吃的粮食已经是贞观初期生产的粮食了。 如果这也算吃隋朝存粮的话,那么按这说法这样轮换下去,往后,能轮换到宋、元、明、清,直到现在,往前,能轮换到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按这说法,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中任何一个王朝的存粮了,可见这说法是很荒谬的。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说吃隋朝存粮是很荒谬的。

而且第一个条件是否成立都有问题,隋文帝存粮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的各种征讨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其中有隋末农民起义军(如李密翟让瓦岗军等)、军阀(如刘武周、梁师都、薛举等)开仓赈济百姓等等(这种情况的赈济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导致百姓拿的粮食超过其力所能运回去的量 ,不得不将大部分粮食抛弃在路边的荒郊野地)。经过这样的消耗与破坏,隋文帝那庞大的存粮也没有多少能留给唐朝了。
所以第一个条件也很难成立。而第二个条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粮吃到贞观年间,更无法使隋朝存粮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所以 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这说法是荒谬的谣言。

而且,实际正如前面列举的史料所说的,大业中年隋朝就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隋朝已经“无以支给”,大业十二年时隋朝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楼主 舒尔赫  发布于 2016-11-20 22:47:00 +0800 CST  

楼主:舒尔赫

字数:30225

发表时间:2015-05-18 20: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2-20 23:18:11 +0800 CST

评论数:20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