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维投影理论”认识世界

第二阶段

第一步:如果把以上黑暗的观察在多天之内反复练习,熟练之后观察也可以在白天进行。如果先在眼罩的黑暗中观察并进入较深的眼识三昧,此时保持轻闭着眼睛的状态突然闭着眼拿掉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发现背景的颜色和前景的点、线和面的颜色会发生“交换”,背景色会由黑色变成亮色,前景的点会由淡色变成暗色。阳光下背景的亮色呈奶黄色,前景的暗色点呈深蓝色、深绿色和深红色。

暗点在亮背景中的分布密度大体均匀,也呈动态分布,而且暗点的多少随眼睛看到景象的颜色深浅而变化,深色区域暗点多、面积大,浅色区域暗点少、面积小。如果之前在黑暗中进入的三昧足够深,突然切换到阳光下会明显的“看到”暗色的分布呈非常标准的蜂巢状,只是这样的觉知状态可能非常短暂,我第一次看到仅仅持续了约半秒到一秒钟,之后就被光亮的景象影响而退出了眼识三昧,不能看到像素了。

由于在有光线的环境下,环境光色、眼睛朝向、眼皮色泽等等都会强烈影响眼识界的投影,在观察的初期不利于进入眼识三昧,相反在黑暗中观察眼识三昧更具可操作性,只是突然切换到光线下可以认识到眼识界产生光线和色彩的运行机制。

第二步:如果经过多天反复的眼识三昧观察练习,就算在白天眼睛也能够逐渐比较敏感的发现眼识界的像素“底纹”,特别是在初睁眼的时候,达到这个观察水平后就可以开始在白天对眼识界的观察练习。

每天早晨天亮后刚刚醒来是白天观察的最好时机,因为此时意识容易平静,杂念较少。如果醒来后天还没亮,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先在黑暗中观察眼识界并进入眼识三昧保持平静直至天亮。首先需要保持闭眼状态,然后迅速睁开眼睛观看景象,再迅速闭眼,睁眼只持续“一眨眼”的功夫,然后依然保持闭眼状态,并反思刚才看到的天网投影显示的景象,会发现所有有光景象中的颜色均由天网像素组成,一切天网像素都呈标准的蜂巢状排列,且三角形的“底”边始终在视界中保持水平方向:

所有像素都以微波动的状态在微观上均匀而匀速的波动,但宏观上基本保持不变。

天网的基础像素始终只有红、绿、蓝三种颜色。在意识比较粗糙时,某些部分的基础像素会“合并”为面积较大的“合相像素”,其颜色由三色基础像素参杂混合而成一种单一的“新”颜色,这些“合相像素”会分布在景象中的均匀颜色区域中,在这个区域内“合相像素”的大小和间距都较为统一。

因此随着景象在不同区域的简单和复杂,基础像素会随之“合并”为面积或小或大的各种颜色的“合相像素”,并在宏观上组成景象,由于观察者意识粗糙,所以无法观察到基础像素,但是当意识精细之后又会发现“合相像素”是由微小的基础像素编织而成。

“合相像素”大小随有光景象的内容而变化,由于各区域的“合相像素”大小尺寸不同,就造成了它们之间的网格间距不同,当它们的像素在微观上均匀匀速变化时,就会产生同频而不同幅,且颜色和明暗各不相同的弦波动,在景象的复杂和简单的区域之间,或颜色和明暗差距较大的区域之间,不同弦波之间会产生干涉现象,让不同区域之间看起来会有一个明显而又呈过渡渐变的“边缘强化”区域,视觉上强化着两侧区域色彩的差异,这样的视觉宏观现象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轮廓”,其实是弦的干涉纹。

第三步:当眼识三昧达到一定深度时,本来呈蜂巢状分布的像素会突然变成一个个圆角正三角形色块,色块之间有一条极细、平直、均匀的亮色“缝”“露出”背景的亮色,三角的角尖处似乎呈圆角,“缝”在角尖处似乎呈现为一个“圆形”:

色块中无像素,且色块颜色纯净,我观察到的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正三角形色块相互间隔排列,在眼识界中呈“全屏满铺”,颜色的鲜艳度、饱满度和纯净度比之前观察到的像素显示方式要高很多。

三角形的大小和颜色随眼识三昧的观察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显色过程中每个三角形在微观上都保持基本静止,只是大小和颜色在整体上呈规律性的变化,显示效果比像素模式更为稳定、清晰和精致,颜色变化的过程也如艺术表演一般充满优雅的美感。这是天网的另一种显色模式,是一种与“微观动态像素”模式完全不同的“微观静态三角”模式。

以上是这一段时间内我在较深的眼识三昧中观察到的眼识界景象,应该还更多景象能够在更深的三昧中观察到,这些内容还有待以后深入观察和研究。

(3)对眼识界的猜想

猜想一,构成猜想
“雾”状的色块由“丝”状的线编织构成,线由像素的点编织构成。

猜想二,背景底纹猜想
回想整个观察过程中我感觉黑暗是一切现象的背景底纹,“大白点”是平时看到的光影现象的背景底纹,“横向带状浅色”是“大白点”的背景底纹,“环状浅色”是“横向带状浅色”的背景底纹,“星光”是“环状浅色”的背景底纹,“横木纹”是“星光”的背景底纹,“竖木纹”是“横木纹”的背景底纹,“各向同性雾丝”是“竖木纹”的背景底纹。

猜想三,从微观到宏观猜想
“大白点”是一种微观景象,“横向带状浅色”是“大白点”编织而成的宏观现象,“环状浅色”是“横向带状浅色”编织而成的宏观现象,“星光”是“环状浅色”编织而成的宏观现象,“横木纹”是“星光”编织而成的宏观现象,“竖木纹”是“横木纹”编织而成的宏观现象,“各向同性丝雾”是“竖木纹”编织而成的宏观现象。

猜想四,显色机制猜想
彩色显示器的像素通常只能显示三种颜色:红、蓝、绿,每一个像素就象一个大灯泡,这个大灯泡分别由一个红灯泡、一个蓝灯泡和一个绿灯泡组成,当三盏灯都达到最高亮度时像素整体上显示为白色,三盏全灭时像素显示为黑色,三盏灯不同的亮度变化编织组合则让像素显示为丰富的彩色。由于显示器的每一盏灯泡能够产生从0到255级共256级亮度变化,因此显示器在理论上一共能显示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

在眼识界的观察过程中,所有微观点的颜色都不外乎红色、蓝色和黄绿色,而所有宏观的颜色都由这三种颜色的点通过参杂“混合”而成,因此眼识界的显色原理与显示器的显色原理应该基本一致,或者说显示器可能是模仿眼识界的显色原理设计出来的?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25 18:21:00 +0800 CST  
补充“八、寻找上帝粒子”中“1、弦的前世今生”中“迭代”相关的内容如下:

弦的基础编织:迭代
在3+1维界中归纳起来略有五种迭代,分别是维度迭代,是弦在空间维度的衍生迭代:
0维维度迭代



1到3维维度迭代


0~及更高维弦才有的无有迭代:


1~及更高维弦才有的振频迭代



2~及更高维弦才有的振幅迭代



3~及更高维弦才有的螺旋迭代





等等。
维度属于一切弦的共有现象,维度迭代存在于一切弦中;振频属于0维现象,振频迭代只存在于一维以上的弦中;振幅属于1维现象,振幅迭代只存在于二维以上的弦中,旋转属于2维现象,旋转迭代(即螺旋)只存在于三维以上的弦中。根据这些规律可知,迭代产生维度,有无的迭代产生振频,振频的迭代产生振幅(比如一维母弦声音的振频越来越密集会产生声音越来越高、好象分形为二维子弦的振幅越来越大的感觉),振幅的迭代产生旋转,旋转的迭代产生螺旋……,由此可知迭代是弦的有与无两个要素之间产生由简单向丰富编织的基本方法。


综上所述:
弦的实相:无、有
弦的要素:坐标、点
弦的基础编织:迭代
弦的基本构成:疏密、路径
弦的实相编织(实相界):有无迭代(属火)、形态迭代(属水)、开闭迭代(属金)、轮回迭代(属土)、维度迭代(属木)
弦的复合编织(现象界):映射、分形、升降、叠加干涉……等等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29 10:29:00 +0800 CST  
在下一回,将讨论万有引力,寻找“苹果下落”的幕后机制,试图在超维投影理论的范围内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机制而不是那样的机制。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2-12 16:31:00 +0800 CST  
由于意识的刷新率数据取信有误,导致计算结果有误,现更正数据和相应的计算如下:
3、运动的本来面目


在了解了电影的参数关系之后,就能够对观察者的眼识界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眼识界的相关参数数值。首先需要确定眼识界的形态,由于每一只眼睛只能看到二维的影像,而意识通过分别和比较两只眼睛的二维影像想象出了一个三维球形的眼识界。由此可知,眼识界存在于观察者的意识之中,观察者的眼睛始终位于眼识界的球心,准确的说是双眼之间的中心位置位于眼识界的球心,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影像都由四维弦投影在三维球形的内表面,因此像素(即量子)都位于三维球形的内表面上:
由光速的各向同性可知,每一对相邻的两个像素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因此像素应该这样分布:
(这只是一个示意图,真实的眼识界上所分布的像素密度要大得多,但像素分布的结构与此图基本相似)

眼识界的幅宽和像素间距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那些连接像素之间的线是不存在的,上图显示这些线条只是为了表达像素的分布结构,因此眼识界上应该只能看到像素,也就是量子:

弦的分布结构非常有趣:像素所在的平面并不是一个欧氏几何中的平展平面,而是一个黎氏几何中曲率恒为正常数的球面,在这个平面中没有彼此不相交的平行直线,任何直线都有曲率。在示意图中像素看似是一个个圆形图案,但实际上每一个像素本身都没有空间尺度,在数学上应该可以理解为一个点。在像素之间看似有距离,但实际上这个距离并不存在,像素虽然各自独立,但是像素与像素之间是至密无隙的。正如古人的描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样,其名“天网”真是恰如其分!


弦的分布结构非常有趣:像素所在的平面并不是一个欧氏几何中的平展平面,而是一个黎氏几何中曲率恒为正常数的球面,在这个平面中没有彼此不相交的平行直线,任何直线都有曲率。在示意图中像素看似是一个个圆形图案,但实际上每一个像素本身都没有空间尺度,在数学上应该可以理解为一个点。在像素之间看似有距离,但实际上这个距离并不存在,像素虽然各自独立,但是像素与像素之间是至密无隙的。正如古人的描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样,其名“天网”真是恰如其分!

根据真空中直线光速数据可知,眼识界所能表现的匀速直线极限高速:ɑv≈2.99792458E8m/s

另根据人眼能够看到的最高频的紫光波长约为λ=380nm=3.8E-7m,则眼识界的匀速直线极限高频为ɑf=ɑv/λ=2.99792458E8÷3.8E-7≈7.889E14Hz

又根据佛经内容:
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出自《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

二十念名一瞬顷。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出自《僧祇律》第十七卷)

由此可知,一日一夜=30×20×20×20×20×90×900生灭=3.888E11生灭,一日一夜=24×60×60秒=86400秒,则生灭的频率为3.888E11÷86400=4.5E6Hz。

一日一夜=30×20×20×20×20念=4.8E6念,则念的频率为4.8E6÷86400≈55.56Hz。

根据佛经内容可知,唯有开法眼的圣人有可能观察到细微的生灭,普通人的意识由于处理信息的速度比较慢,只能观察到心念,而更高频率的信息被迟钝的意识在无意间忽略了,因此(应该是人类平均水平的)意识的刷新频率应该约为55.56Hz,由此可知在帧频上普通人只能看到实相界最高频频次信息的55.56/4.5E6=0.0012347%。既然眼识界在意识中,那么眼识界的刷新频率应该等于意识的刷新频率,即vf=55.56Hz。

根据Δb=1/3*ɑv/ɑf(公式2-2),把上面的数据代入,有
Δb=1/3*ɑv/ɑf=1/3*2.99792458E8÷7.889E14≈1.2667E-7m
得到眼识界的像素间距约为126.67nm。(约万分之一毫米多,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自己平时到底忽略了多少早已看到的细节……汗~)

根据ɑb=ɑv/vf(公式1-3),把上面的数据代入,有
ɑb=ɑv/vf≈2.99792458E8÷55.56≈5395832.58m
得到眼识界的幅宽约为5395km。(宽5395公里、全周长约10791米多的球形电影,看片效果大气)

根据dr=ɑb/Δb(公式3-1),把上面的数据代入,有
dr=ɑb/Δb=5395832.58÷1.2667E-7≈4.2598E13p
得到眼识界的像素(即量子)分辨率约为42.598万亿×42.598万亿像素。(与时下最高端的手机屏幕相比,清晰度真牛!)

根据Δv=Δb*vf(公式6-2),把上面的数据代入,有
Δv=Δb*vf≈1.2667E-7×55.56≈7.0378E-6m/s
得到眼识界的匀速直线极限低速约为每秒7037.8纳米。

根据Δf=vf/dr(公式8-1),把上面的数据代入,有
Δf=vf/dr≈55.56÷4.2598E13≈1.3049E-12Hz
得到眼识界的匀速直线极限低频弦频率约为每2.4299E7年波动一次。

根据ɑa=1/2ɑb(公式9),把上面的数据代入,有
ɑa=1/2ɑb=0.5×5395832.58=2697916.29m
得到眼识界的匀速直线极限大振幅为2697916.29m。(也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最大条的光)

根据Δa= 1/2sin60〫Δb(公式10),把上面的数据代入,有
Δa= 1/2sin60〫Δb≈0.5×0.866×1.2667E-7=5.484811E-8m
得到眼识界的匀速直线极限小振幅为54.84811纳米。(也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最细枝的光)

由公式可知,如果每一个人能够看到的极限高频光各不相同,那么他们的眼识界的参数也会随之不同。现实中每个人能够看到的最高频紫光都略有微小的差异,因此每个人的眼识界都应该各不相同,也应该各自独立。因为我们这个3+1维界所有视力健康的人的眼识界参数都差异不大,所以看到的影像也应该大致相当(至少能够保证我们彼此之间的聊天依然足够愉快)。

由此可知,观察者看世界的肉眼即是佛经中所说的眼根,位于球心;肉眼所看到的二维的弦(即量子)的影像是色尘,位于球形内表面;意识通过对比左、右眼所看到的色尘的差异在球形三维空间中想象出来的影像是眼识;眼根与色尘相对产生眼识,意识中的眼根、色尘和眼识共同构成了眼识界:

由ɑb≈5.3958E6m、Δb=≈1.2667E-7m可知,眼识界的周长约为c=2ɑb≈1.0792E7m,半径r=ɑb/π≈1.7175E6m,面积S=4πr^2≈3.707E13m^2,一个量子所在位置区域的平均面积s=(3/2)×√3Δb^2≈(3/2)×1.732×1.2667E-7×1.2667E-7≈4.1686E-14m^2,总像素数量p=S/s≈3.707E13÷4.1686E-14≈8.8927E26p,体积v=4/3πr^3≈2.1222E19m^3。

这是一个半径约为一千七百多公里,由约8.8927百亿亿亿个像素构成,刷新率55.56Hz的“全视野球形无缝曲面高清3D显示器”,观察者的视角始终位于球心并能够在三维空间的任意方向旋转。“一场播放于属于观察者自己的显示器中的大片”——这可能是3+1维界一切运动现象的本来面目。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运动”是观察者在不同的时间位置顺序观察不同序列的量子排列组合的视觉假像,“运动”是弦(也就是量子)网格编织组合的视觉假像,那么真正的运动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运动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速度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速度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加速度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加速度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力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力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能量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能量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质量还能够存在吗?

更要命的问题是:既然三维空间是观察者对眼根感受到的两个不同二维影像的比较而在意识中想象出来的,那么真正的三维空间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三维空间都不存在了,那么比二维空间多出来的那个真正的时间维度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时间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空间还能够存在吗?

从现象界的角度来说,空间、时间、运动、速度、加速度、力、能量、物质等等现象观察者似乎都能够感受得到,但是从实相界的角度来说,它们都应该是观察者对弦天网投影的不同编织组合的意识想象。人们通常把弦在宏观尺度上的想象称之为“波”,在微观尺度上的想象称之为“量子”。

至此,还要不要担心世界运行的能量会不会耗尽呢?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2-14 14:26:00 +0800 CST  
2、六识原代码

六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前五识是指五种感观,具体来说是:舌根对应味尘产生的味觉,耳根对应声尘产生的听觉,鼻根对应香尘产生的嗅觉,身根对应触尘产生的触觉和眼根对应色尘产生的视觉。意识是意根对应法尘(可以近似的理解为记忆)产生的意识(可以近似的理解为心理现象)。

(1)视觉原代码

通过上文“2、开启眼识界之旅”可知,除了定中之外,通常情况下视觉的产生源于五种基础光:红、黄绿、青蓝、黑和白,其中红、黄绿和青蓝通过参杂产生彩色,黑和白通过参杂产生明暗。每一种基础颜色从微观来说都是“点”,也就是视觉量子,量子严格按照天网的结构来排列。

按五行理论,由简单向复织迭代杂编的顺序是:火→水→金→土→木,五色对应的五行为:红←→火,黑←→水,白←→金,黄绿←→土,青蓝←→木。

另根据前文“八、寻找上帝粒子”中“1、弦的前世今生”的“弦的实相编织”内容可知,有无迭代属火、路径迭代属水、开闭迭代属金、轮回迭代属土、维度迭代属木。

综上所述可知,可能由天网有无迭代的投影产生红色视觉,路径迭代的投影产生黑色视觉,开闭迭代的投影产生白色视觉,轮回迭代的投影产生黄绿色视觉,维度迭代的投影产生青蓝色视觉。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2-20 12:52:00 +0800 CST  
(2)听觉原代码

想要认识耳识界,方法与认识眼识界相似,需要进入耳识三昧中来观察,方法如下:

找一个安静而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环境,让自己的心理逐渐平静。平静之后先把意识全部集中到耳识上面来,注意听耳朵里的各种声音。耳里的声音通常有四种,一是外界的声音,如空调声;二是耳鸣声,这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三是心里默念语言或思考的声音;四是耳里细小的背景声音,这是由耳识界的背景投影造成的。

在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分辨耳鸣声和耳识界的背景投影声:耳鸣声会随时间而变化,先由无到有,由小声到大声,可能持续几分钟后又会由大声到小声,最后由有到无。而耳识界的背景声永远不会变化,无论我们的时间、姿势、方向、用手堵耳或不堵耳、外界有声无声、环境如何,耳识界的背景投影声均恒定不变。

重点来了,在保持对外界声、默念声和耳鸣声觉知的情况下,停止默念,身心保持安静,把所有的意识集中到背景声中来。这里的关键在于不可以“拒绝”任何声音,因为任何声音都是无法“拒绝”的。在接纳一切声音的前提下,保持对背景声的专注,没有杂念,人就会随之逐渐进入耳识三昧。

在耳识三昧中,首先会感觉双耳同时听到了一个频率稳定的声音,如果与标准的音乐对比会发现这个声音的音调比角音(mi)略高。随着三昧深入会逐渐区分出左耳和右耳听到的声音是各自独立的,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到左耳声音,会感觉右耳声音如梦中之声,反之亦然。左右耳的声音虽然各自独立,但音调和音质却基本相同。

随着三昧的进一步深入,会发现这两个稳定的声音也存在变化,首先会发现音量有大小变化,且变化的周期基本不变。如果三昧更深,会发现音调也有变化,大约在比角音(mi)略高的音和比商音(re)略高的音之间变化,周期与音量变化的周期相仿。

在整体上仔细听背景音会发现它很象一片“海潮”声,自己犹如在大海的上空听着“海面”上四面八方无数个均匀翻滚的“海浪”。详细分辨会感觉每一个“海浪”的强度、高度都大小相当,所有“海浪”在整体上延绵不止,似乎永不停息。当三昧更深后,会感觉“海潮”声也有强弱变化,而且变化的频率基本稳定,再听一段时间(几分钟)后会发现,有“老海浪”在渐渐“消失”,同时也有“新海浪”在渐渐“产生”,正是“海浪”微观上的“此消彼长”造成了声音在微观上的强弱波动。

在更深的三昧中会发现,每一个“海浪”声在极微观上都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不可分割的“点音”构成的,这种“点音”听起来好象“在远处听水珠滴在海里的声音”,这应该是耳识界的声音量子。

根据五行理论可知,五音对应的五行为:徵←→火,羽←→水,商←→金,宫←→土,角←→木。

综上所述可知,听觉可能是由天网的有无迭代的投影产生徵音,路径迭代的投影产生羽音,开闭迭代的投影产生商音,轮回迭代的投影产生宫音,维度迭代的投影产生角音,并通过这五种基础音的迭代编织衍生出更为复杂和丰富的声音。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2-20 13:02:00 +0800 CST  
(3)触觉原代码

对身识界的观察有一定难度,身识界的背景触觉影像非常精细,观察过程中容易随身体姿势的微小改变而受到干扰,如果不能稳定的保持身体姿势将很难观察,在无病痛、不劳累的时候也很难稳定的观察到酸、痛、麻和痒。我是偶然在一次持续15天的痛风过程中进行的观察,由于痛风中的五种基础触觉在多天内都比较稳定而明显,在痛风中的人也不敢轻易的改变身体姿势,反而令自己能够比较清晰的观察看到触觉的基本性质。

在所有触觉中最简单直观的是“触”的感觉,这就好象用指尖轻轻接触物体时的感觉,这应该是一种宏观的感觉。在痛风中,每当我的内心接纳一切身体感觉,包括完全接纳一切苦痛的感觉,并保持这种心境不变,就会逐渐进入触觉三昧的定中。在触觉三昧中能够在痛风的“痛”中精细的分辨出其中更为微观的触觉组成要素。

如果精细的观察“触”(引号中的感觉为宏观触觉或意识妄想的感觉,非引号中的为微观触觉,下同)的感觉时,会发现在微观上它是由一个一个的“触点”连成一片的宏观现象。再仔细观察每一个“触”点又会发现,这个“触”的感觉其实是一种胀的感觉,类似于身体受到挤压变形时感觉到的胀。当胀的感觉很微弱时宏观上似乎感觉是“触”,当胀的感觉较强时宏观上似乎感觉是“胀”甚至是“胀痛”,比如用力攥紧拳头时就会明显感觉到前臂肌肉的“胀”,打针后会明显感觉到臀部肌肉的“胀痛”。如果能够在“胀痛”状态下保持触觉三昧观察这个“胀痛”就会发现,“胀痛”的“痛”是基于强烈宏观的胀的一种预期想象,具体来说我的想象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以后会更糟”,正是加入了这份担心的妄想,让胀似乎有了一些些不存在于触觉中、只存在于意识中的“痛”的感觉。其实在触觉的胀中并没有痛,胀与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触觉。

更详细的观察胀会发现,胀在微观上是非常精细的胀点呈非常高频的“闪现”,胀点的分布方式:主要是位于体表以内的三维空间中,近似球形。

如果胀的感觉不断加强并达到某种程度之上以后,身体会以胀的区域为中心,向外发出“电弧形”的酸的感觉。酸与胀不同的地方在于,胀的次微观感觉通常是比较稳定的,而酸在次微观上却象一阵电流一般是瞬时的。如果在宏观上感到持续的酸,在次微观上则是酸的“电流”在一次又一次的“放电”。通常酸的“电流”会顺着筯脉运行,当运行到关节处时身体会产生无力感。观察无力感会发现,酸的“电流”似乎扰乱了体内传输指挥身体运动的生物电命令,使得筯和肌肉难以产生运动的力量。酸点的分布方式:主要位于体表以内的三维空间中,近似曲线形。

如果酸的“放电”频率不断提高、路径不断丰富,体内会出现酸的“电网”相互编织的状态,当这种编织的密度达到某种程度之上以后,在“电网”的编织节点上会感觉到痛,此时如果能够在触觉三昧中详细观察会发现,痛与“胀痛”的“痛”完全不同。痛也呈点状分布,且与酸一样是瞬时感觉,只有当痛点高频出现时才会在宏观上感觉到“稳定的痛”。“痛”的强弱并非决定于每一个痛点痛觉的强弱,实际上每一个痛点的痛觉强弱都基本相当且稳定不变。“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痛点的总数量、频率和密集度。宏观上整个痛觉区域在密集的核心处会感觉似乎有一个主痛点,其它痛点似乎以主痛点为中心从里到外由密到疏呈均匀分布。痛点的分布方式:主要位于体表以内的三维空间中,近似中心发散的球形。

麻是一种高频循环变化的感觉,当它们的比例和变化频率达到某种程度区间以后,身体会主要沿皮肤的表面向外发出“平面振荡波”的麻的感觉。通常在短时间内麻的“波”的面积、振荡频率和强度都比较稳定。麻点的分布方式:主要位于体表的二维曲面上,近似外壳形。

痒是一种以前四种感觉为基础迭代编织的感觉,其比例以麻为主,胀次之,痛和酸则较弱,当它们的比例和变化频率处于某种程度区间,身体的表皮会在由这四种触觉编织的网格上的节点处产生痒点,当痒点长时间持续密集分布时会感觉一片表皮都在发痒,如果短时间持续密集分布时则会感觉一串一串的发痒。痒点的分布方式:主要是位于体表的二维曲面上,近似点形。

在自己整个痛风的发病过程中,五触的迭代发展的顺序是这样的:胀→酸→痛→麻→痒。把身体这一系列的感觉称为“触觉”应该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胀→酸→痛→麻→痒”几乎遍布身体内外,其激发的原因和显相的机制非常复杂,远非一个“触”字能够代表,因此把它称为身识应该会更为准确。

五触对应的五行为:胀←→火,酸←→水,痛←→金,麻←→土,痒←→木。

综上所述可知,可能由天网有无迭代的投影产生胀觉,路径迭代的投影产生酸觉,开闭迭代的投影产生痛觉,轮回迭代的投影产生麻觉,维度迭代的投影产生痒觉,并通过这五种基础触觉的迭代编织衍生出更为复杂和丰富的触觉。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2-22 11:02:00 +0800 CST  
(4)味觉原代码

对味觉的观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不一定在定中进行,只需要在品尝美食、饮品的时候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舌头的感觉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触觉维度,另一个是味觉维度,而且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当我们把味道纯粹而鲜明的食物放到舌上时,比如口含一些酸味的橙汁,并凹陷舌头前半部,把橙汁停留在舌尖味觉敏感的部位,稳定的保持一段时间(比如一分钟左右),在此期间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味觉上来,不难发现舌尖上整体感受到的酸味在微观上由一个个的点构成,味觉的感知在微观上呈点状分布,然后在宏观上呈现为舌头的前面、上面、侧面、舌根面共同围成的一个曲平面。

味觉中比较有趣的现象是鲜和辣。鲜实际上不是一种单一的味道,而是对五种基础味道相互编织感觉到的复合味道,其中的比例大致上以咸为主,其次是甜与酸,再其次是辣与苦。由于很多时候做的菜都以咸为主而且不放糖,当菜的原味缺少甜味时就常常造成甜味相对不足而导致的鲜味缺失,此时如果向菜里适当加一些糖就会明显的提升鲜味,但是一但加多了,超过了咸主甜次的比例,鲜味反而会消失无踪。

有人认为辣味本质上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痛觉,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如果辣本质上真是一种痛,那么人体任何能够产生痛觉的部位都应该能够尝到辣的味道,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辣与痛分别对应味觉与触觉两种感观性质不同而且相互独立的感观系统,因此它们应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感觉。

那么人们为什么常常以为辣味是一种痛觉呢?这可能与舌头和辣椒的感观性质有关。舌头具有触觉与味觉的双重感受性,有的时候自己会把舌头的这两种感觉弄混。另一方面,辣椒对人体也能够产生触觉与味觉的两种刺激,其中对味觉产生的辣味刺激迅速而强烈,只需要很少的辣椒、不到一秒钟舌头就能够准确清晰的感觉到辣味;辣椒产生的痛觉刺激却比较慢速而缓和,需要较多的辣椒、经过几秒甚至几分钟的持续刺激皮肤才能够比较粗糙的感觉到痛。

在吃辣椒时如果仔细对比舌头上的辣味和痛觉不难发现,我们总是先感知辣然后后才感知痛,如果在吃到少量的辣味后立刻停止吃辣,并迅速用清水漱口,就不再会感到任何痛,这些都充分的说明辣味和痛觉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说到辣与痛我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川菜。在八大菜系中川菜对大多数食客的吸引力明显要超过其它菜系,这是为什么呢?除川菜以外的其它菜系虽然都能够把味觉、听觉、视觉、嗅觉作系统深入的编织应用,但唯独对触觉中的麻和痛的编织应用严重不足。麻和痛有一个重要特点,它们是产生触觉快感的两个权重最大的要素,可以说缺少麻和痛的触觉基本上不能产生显明而强烈的触觉快感。

川菜与其它菜系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麻、辣、烫常常同时具足。其它菜系或有缺少,或不常同时具足,只有川菜不但麻、辣、烫常常同时具足,而且对麻、辣、烫之间还进行了比例和强度非常精细的编织调配,在通过五味极大的激发舌头味觉快感的同时,也通过烫产生的胀和痛、麻产生的胀和麻、辣产生的胀和痛、以及它们的胀共同产生的酸,系统的运用这五种基础触感的巧妙编织极大的激发了舌头的触觉快感。可以说在一切菜系中,只有川菜做到了对人体五感二十五种基础感观的全系统深入编织,从而比其它菜系更系统全面的激发了人体的五种感观快感,川菜横扫中国甚至世界,自然在情理之中。

五味对应的五行为:苦←→火,咸←→水,辣←→金,甜←→土,酸←→木。

综上所述可知,味觉可能也是一种由球形天网投影的味觉量子,与舌根相对后,在味识界中由简单到复杂编织产生“苦→咸→辣→甜→酸”的感觉,其中可能由天网的有无迭代的投影产生胀觉,路径迭代的投影产生酸觉,开闭迭代的投影产生痛觉,轮回迭代的投影产生麻觉,维度迭代的投影产生痒觉,并在这五种基础感觉的基础上,由迭代编织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味觉。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2-22 11:19:00 +0800 CST  
(6)意识原代码

意识现象非常丰富,意识的基础组成要素非常精细,因此想要比较详细的观察意识的要素和运行的机制需要较深的三昧功夫。我目前还没有这样深的功夫,对意识界的观察自己是偶然在一次濒死体验中进行的。

长年放纵而无规律的生活加上失败的爱情与事业,从06到08年我积郁成疾终于暴发严重的心脏病,前后三次进入医院急救室,而且一次比一次病重。2008年底最后一次心脏病病重期间各大医院不再收治,其实那时我也很清楚:自己是真的要走了。

濒临死亡的时候,从心脏开始产生极其痛苦的麻木,然后向周围不断扩散,自己很明白这是肉体开始死亡的信号,续而逐渐由痛苦的麻木逐渐陷入昏迷的状态,随后五种感观全部中断,唯有意识还在运行。

在昏迷之中在脑海里突然出现了自己的人生电影,其中包含一生所有时间的一切影像:从吃奶、襁褓、学走路……直到36岁濒死之前,可以说36年间经历的一分一秒、一丝一毫都不缺少,此时我才知道,所谓“忘记”和“想起来”全都是意识的假象。

在内容上,人生电影不但有图像和声音内容,还有味道、触觉、气味和意识内容。

在观察范围上,人生电影不但能够看到当时自己的视角能够看到的事物,而且能够看到当时在自己背后的事物,能够看到自己所处房间之外原本观察不到的事物,甚至能看到封闭空间内的事物,或高处的事物、角落的事物。

在空间视角上,人生电影可以从自己的主观角度观察,可以从记忆中的其他人的主观角度观察,也可以从虚空中的任意客观角度观察,甚至可以从身体的内部空间来观察,或从物质微观的缝隙、间隙甚至结构中来观察。

在意识视角上,人生电影可以从自我意识角度来体验自己的感受、思维和情绪,也可以从他人意识角度来体验他人的感受、思维和情绪,甚至可以从其它动物的意识角度来体验。

在时间序列上,人生电影可以快进倒带、可以慢放快播、可以暂停,甚至可以一帧一帧的观察,可以在播放或暂停中任意切换观察的空间角度或意识角度,也可以多空间角度或多意识角度同时观察。

当我对记忆帧仔细观察时发现,每一帧记忆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记忆单位,在每一帧记忆中包括舌识、耳识、鼻识、身识、眼识和意识信息,因此记忆帧在六识的角度来说是全息的,而且六种意识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事后梳理以上体验的整个过程可知,意识的基础要素是记忆,一切意识都是以记忆为原材料编织而成的宏观现象;记忆在六识的角度是全息的,包括五感、时间、空间和意识的全息;记忆在微观上并非连续,而是由记忆帧构成。

意识的这些性质说明:六识虽然对应六个参数各不相同的识界,但是在更高的维度中六个识界可能都统一在天网之中,用弦的概念来说,六识可能共同源自于一个母弦,可能是一个母弦在六个识界中分别投影出了六识的子弦。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2-24 11:29:00 +0800 CST  
六识界与天网的关系说明,每一识界都应该有其对应的三维的肉识界、四维的天识界和更高维的识界。每一个肉识界都是一个蜂巢状分布的三维球形天网,每一个四维天识界都是一个蜂巢状分布的四维超球形天网,并以此迭代方式构成更高维识界的天网:

六识界的天网虽然参数各不相同,但结构性质和运行机制应该统一,六识应该在甚高维的天网中统一,六识中的六种子弦应该在甚高维的母弦中统一。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2 18:43:00 +0800 CST  
3、“万有引力”的大片

(1)眼识界的“黑体辐射”

进行这样一个眼识界的“黑体辐射”的思想试验:

初始状态
假设肉眼眼识界中没有任何现象,也就是说整个眼识界的量子都处于无的状态,即数学中的“0量子”,可以把这样的初始状态表达为:眼识界={0}。

规律
如果眼识界增加“有量子”,即数学中的“1量子”,那么最少能够增加多少个“1量子”呢?由于量子无法分割,因此最少只能增加1个“1量子”,眼识界“有量子”的增加只能以1个“1量子”为单位来进行,也就是说眼识界中“1量子”的增或减只能以1个“1量子”为一份,一份一份的增或减。

由于(不在定中的)三维人的感观比较粗糙,在微观上只能观察到天网中相对变化的感观投影,对天网中恒定不变的感观投影几乎完全忽略,因此三维人基本上只能感知“闪动”的量子的投影,也就是说三维人只能感知量子在“有”与“无”两种状态之间的“闪动”。在感知范围内当量子“闪动”的频率越高时三维人感知到的感观量应该就越大,因此在感知范围内量子“闪动”的频率与感观量应该成正比率关系。

操作轮
第一步,把眼识界的初始状态“眼识界={0}”想象为一个黑体。

第二步,当眼识界由初始状态变化为有了1个“1量子”,眼根就能够看到这个“1量子”,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黑体对观察者辐射了一个量子。

第三步,由于这个“1量子”是闪动投影,设其闪动的频率稳定为nHz,那么眼根就会在1秒钟内看到n次“1量子”的闪动,即感受到“1量子”感观闪动的次数为n。

系统解构
现在需要统计观察者看到的“1量子”的数量。如果把统计“1量子”感观闪动量的时间单位设为1秒,那么在统计时就需要把眼根在1秒钟内感受到的“1量子”闪动次数n除以“1量子”的频率,才能够准确的知道在单位时间内黑体到底辐射出几个闪动的“1量子”。

由此可以得到闪动“1量子”数量的统计公式:1个闪动“1量子”的一次闪动=眼根在一秒中内感受到的这个“1量子”的闪动总次数÷这个“1量子”的闪动频率。

1个“1量子”每一次闪动对观察者的感观都会产生一个单位量子感观闪动量的刺激,设这个单位量子感观闪动量为h(简称量子常数,下同),眼根在一秒中内感受到的量子感观闪动总量为E,“1量子”的闪动频率为v,则有:h=E/v即E=h·v(公式11)

有人可能会反驳这个观察:如果观察者没能看到某1个“1量子”的某一次闪动,比如说在观察者的脑后闪动了一次,那么对这个观察者而言公式11就不能够成立。但是在上文“(6)意识原代码”中已经在濒死体验观察意识的记忆中证实:六识的信息在一切时间、一切空间、一切观察者三个维度上是完整且不可分割的全息,所谓“观察者的眼根没有看到”只是意识的假象,在“六识全息”的事实中从来没有任何1个“1量子”的任何一次闪动没有被观察者的意识界观察到并记录到记忆之中,因此对任何一个观察者来说公式11不仅在眼识界成立,而且应该在六识界的全时间、全空间、全观察者三个维度上精妙而统一的成立。

由物体热辐射的规律可知,公式11应该是普朗克关系式,量子常数h应该是普朗克常数,“1量子”的闪动频率应该是量子频率,量子感观闪动总量应该是量子能量。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2 18:44:00 +0800 CST  
(2)“力场”的特效原理

设想一下这样的思想试验:如果在电影中想要通过特效来让观众感受到一个“爆炸”的“力”需要做些什么?首先银幕是绝不可能对观众“发力”的,可以通过视觉特效制作一系列“爆炸”的视觉幻影来模拟一系列“被炸物”突然“四散分裂”的视觉;喇叭也不可能对观众发出“爆炸”的“力”,但是可以通过听觉特效制作一个“爆炸”的听觉幻音来模拟一系列“爆炸音波”突然“四面暴发”的听觉;再用一台出口安装在坐位下方的吹风机对观众突然吹一阵风来模拟一系列“爆炸气流”突然“迎面袭来”的触觉;最后用一台会朝各个方向振动的椅子来模拟一系列“爆炸振动”突然“推动身体”的触觉。

只要这些模拟的各种感观闪动的总量和比例与真实的爆炸略有相似,观众就会被自己意识中的“爆炸思维模式”所禁锢,“自动”的“采用”“爆炸”的“力”来“合理”的解释这一系列感观现象,从而想象出“爆炸”的“力”。

如果把上面的试验由几十个人看一场数小时的视、听、触觉特效电影,换成全世界的人共同看一场经历数百亿年的五感观+意识特效的全息动感电影,而且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够发现这场电影的硬件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也没有发现这场电影的五感观+意识特效的制作原理,那么全世界的人还会认为这只是一场电影吗?显然全世界的人都应该会想象出“爆炸”的“力”,并通过相互确认这个共同的想象来共同的“实证”这个“爆炸”的“力”“确实存在”。

再设想一个这样的思想试验:有一个人A戴上了一个六识VR设备而不自知,由于VR设备中的五感观+意识的模拟特效统一而精妙,A无法通过自己的感观和意识来区分感受到的一切到底是真还是假,因此A应该认为自己在VR设备中感受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

A在VR设备中感受到这样一个场景:在地面上画一个直径为1m的正圆形:

A自己可以用一支脚踩踏到正圆形边上的任意一个位置上。设A瞄准了正圆形边上的a点,经过0.2秒垂直踩了下去,无论A怎么瞄准a点踩上去,0.2秒后VR设备都对A投影出这样一个感观结果:“自己的脚精准的踩到了圆心”:

A反复的做这个试验,无论瞄准正圆形边上的哪一个点踩下去,0.2秒后VR设备都投影出相同的结果。那么A的意识会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呢?

按照上文“1、‘太空隧道’与混凝土搅拌机”中的推理3,A的意识可能会这样解释:正圆形范围内有一个由圆边指向圆心的“引力场”:

任何在其圆形范围内的物质都会受到“引力场”的向心“引力”而始终向圆心发生“引力运动”。因此即使事实上根本没有“引力场”的存在,A也可能会在自己的五感观里“体验”到这个“引力场”的“引力”,并通过意识想象来“合理”构建能够解释“引力”现象的“引力场”理论。

如果A进一步作物理学思考,设脚的质量为m=10kg,踩下去的时间长度为t=0.2s,“引力运动”距离为d=0.5m,脚在“引力场”中受到水平“引力”的大小为F,“引力场”对脚做的功为G,A可以根据上面思想试验的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在踩下去之前,脚相对于圆形边上某一点a的水平偏移速度为v1=0m/s,在踩下去的0.2秒内脚由于受到“引力场”的力F的作用,从而相对于a点在向圆心方向上发生了0.5m的水平偏移,因此脚在0.2秒内的水平偏移“帧速度”为v2=d/t=0.5÷0.2=2.5m/s,那么F=(v2-v1)m/t=(2.5-0)×10/0.2=125N,则G=F·d=125×0.5=62.5J

也许有人会认为,“太空隧道”中意识想象的“旋转力”可以通过关闭视觉来识破,那么上面实验中的“引力”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关闭某个感观来识破呢?

“太空隧道”这个科学装置只能在视觉上引导观察者产生旋转的想象,而无法影响观察者通过触觉来感知身体并无旋转的事实,因此观察者在“太空隧道”中想象的“旋转力”能够通过关闭视觉来识破。但是在上面实验中的六识VR设备却不一样,VR设备能够同时在五感观+意识的投影统一而精妙的引导观察者产生“引力”想象,因此观察者无法通过部分关闭感观和意识来区分自己体验到的“引力”到底是真还是假。

由此可知,决定上面这个思维实验是否成立的因素只有一个:每个人是不是都戴着性能相同的六识VR设备却都不自知呢?

在前面的“2、六识原代码”中已经通过观察感观的实验说明,这个六识VR设备——“天网”应该每个人都具有,感观和意识都是“天网”投影的现象。由于“天网”无法自己“拍摄”自己,因此每个人应该都不自知“天网”的存在,还以为感观和意识对应的内容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踩向圆边的是“观察者的脚”,所以观察者才会想象并感受到“引力”。但是如果把实验中的“脚”换成垂直落向圆边的“铁球”,只要实验的结果相似,观察者一样能感受到“引力”。

可能还有人会认为,如果观察者真的“看到”“脚”或“铁球”在引力作用下任意连续的向圆心发生位移,就能够证明引力是真实存在的,而VR设备无法模拟这个“任意连续的向心位移”,因此观察者能够分辨出这只是一个假象。

然而量子尺度的实验已经证明,量子“任意连续的位移”根本就不存在,每一个量子每一次位移都是“瞬移”,我们在宏观上感觉到的“任意连续的位移”只是自己的意识把微观上量子的“瞬移”通过想象“补充”了那个非连续的部分,使之变得似乎“连续”了起来。因此即使VR设备模拟的位移是不连续的“瞬移”,观察者的意识也能够通过想象来补充这个位移的非连续部分,使之显得“连续”,从而一样能够感受到“引力”,并通过实验精确的计算出这个感受到的“引力”的大小。

这个试验说明,即更是存在于观察者自己意识想象中的“力”,也能够被观察者的感观体验到,通过“物理实验方法”分析出来,并在“物理学”上合理的“计算”出结果。如果这个实验可以被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重复进行,并产生相同的体验和计算结果,那么“地上画一个直径1m的正圆形内客观存在着一个引力场”就应该会被实验证明为真。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2 18:50:00 +0800 CST  
(3)“万有引力”的原代码

就算是电影投影出“爆炸”的“力”都应该有其背后的特效机制,如果观察者的五感观+意识都是“天网”这个“VR设备”投影的影像,那么“天网”投影出“万有引力”的机制到底是什么呢?

虽然每个人本来都具足四维天眼,但是由于思维禁锢于三维思维模式,三维人只能把四维天眼当作三维肉眼来使用,从四维的角度来说三维人虽然在事实上是用着天眼,但是在感观+意识上感受着肉眼,直白的说:我们都用着天眼的设备:

却看着肉眼的假象:

三维人的双目视觉所观察到的,是位于肉眼一个球形像素内,位于球心位置的三维弦:
当然由于三维人观察力粗糙无法详细的观察到三维弦的细节形态,只能大略的看到三维弦在宏观上概略性的一个点,因此三维人在视觉上感受到的像素总是位于球形像素的球心位置的一个点,这也是三维人在视觉上看到的肉眼的假象。

另一方面从四维天眼的角度来说,位于肉眼一个球形像素球心位置的三维弦,是一个天眼单位的球形表面上若干亿个天眼像素共同投影的形态:
在“四维天识界单位”的角度来说,四维事实是“分散”分布在球形表面上若干个像素,而三维的假象是“集中”在球心位置上的一个像素。在三维假象与四维事实之间像素的位置相差一个统一的长度,即四维天识界单位的球形半径长度1/2Δb。

根据“推理3:力应该是不能感知的事实与能够感知的假象之间的差异在意识中产生的想象,力的方向应该总是与差异的方向相反,力的大小与差异的大小应该成正比例关系。”可知:四维的事实与三维的假象之间的差异在意识中会产生“力”的想象,量子的事实位置是“发散”的球形表面上的若干亿个像素,量子的假象位置是“集中”的球心上的一个像素,因此事实与假象之间有一个“发散”差:
意识想象的“力”应该是与“发散”方向相反的三维向心的“引力”:
设:量子的事实状态与假象状态都在一个“运动系统”中,量子的感观闪动总量,也就是质量为m,事实“运动”状态为t(Truth),假象“运动”状态为i(Illusion),意识想象的“导致运动”的“力”为F,有:F=-(t-i)m=(i-t)m(公式12)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3 20:48:00 +0800 CST  
设:肉眼的刷新频率为R,肉眼量子感观量常数为h,天眼单位球形半径为1/2Δb,肉眼“1量子”的闪动频率为v,E为频率为v的闪动“1量子”1秒钟内对感观投影产生的感观总量,意识想象的“引力”为F,则有:

在肉眼识界中,闪动“1量子”在1秒钟内的感观总量应该是物理上“1量子”的质量,即E=m=h·v
F=(v2-v1)m/t=(1/2Δb/(1/R)-0)E/(1/R)=1/2Δb·R·E·R=1/2Δb·E·R^2=1/2Δb·h·v·R^2(公式13)

由于三维人认为在四维天识界单位球形范围内都有“引力”,因此三维人会认为在一个肉眼球形像素范围内存在一个产生“量子引力”F的“量子引力场”。

如果量子的“作用力”是意识想象的“引力”且公式为F=1/2Δb·h·v·R^2,那么为什么量子尺度的粒子之间有“万有引力”、“电磁力”,以及其它“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等等各种大小、方向和性质各不相同的“引力”和“斥力”呢?

对于三维人而言,在每一个四维天识界单位中最多只能观察到一个量子,然而这一个三维量子在四维的事实中对应的四维量子的数量却有很多,如果对应的四维量子数量较多,则三维量子的“引力合力”就较强,如果对应的四维量子是四维天识界单位球形中的半球量子,则“引力合力”达到最大值:
如果对应的四维量子数量较少,则三维量子的“引力合力”就较弱,如果对应的四维量子只有1个,则“引力合力”达到最小值:

由于高维母弦与低维子弦之间有迭代性,因此四维母弦与三维子弦之间也有迭代性,由前文“七、量子魔术的秘密”中“2、为什么量子看起来这么不可思议”中“绝对存在的且呈正态分布的动态误差”可知,三维量子的“引力合力”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可能呈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函数可以计算出宏观上三维量子“引力合力”应该有一个平均值:
为描述方便,在下文中把上图这样的平均值量子统一表述为下图:

就单个“量子引力场”而言,无论其“量子引力”的方向如何都是各向同性的,因为球形在三维空间中具有各向同性;但是就多个量子之间的“引力”而言,量子之间在天网上的方位本身就具有相对的方向性,因此它们各自“量子引力场”的“量子引力”之间应该具有相对的方向角度差:

当两个量子之间的方向角度差接近于最大值180〫时,它们之间“引力”的矢量差较大,根据推理3可知,观察者意识中所想象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应该较大,观察者应该认为这是“强作相互用力”;同理,当两个量子之间的方向角度差接近于最小值0〫时,它们之间“引力”的矢量差较小,其“相互作用力”应该较小,观察者可能会认为这是“弱相互作用力”。

当观察者计算多个量子的“量子引力”之间的“合力”时,如果多个量子的“量子引力”方向是相对统一的,那么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合力”较大,即是“宏观强相互作用力”:
如果多个量子的“量子引力”方向相对杂乱,那么它们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合力”较小,即是“宏观弱相互作用力”:
因为这些从高维到低维的“合力”的不同,从宏观统一到宏观杂乱的“合力”的不同,所以观察者应该会认为量子尺度的粒子间的“各种不同的作用力”在大小、方向甚至性质方面都各不相同。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3 20:51:00 +0800 CST  
那么粒子间的“斥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由于肉识界天网的量子间距离Δb固定不变:
这导致量子尺度的粒子间的最小距离不可能小于Δb。三维人的意识既然已经想象出各种不同的量子间“引力”,同时粒子间距离又不能小于Δb,要合理的解释这个感观现象意识就需要想象出各种大小不同的“斥力”来“平衡”各种“引力”,从而“确保”粒子间距不会由于“引力”的“存在”而小于Δb。

“万有引力”的思想试验:由于“万有引力”的“引力”是一种粒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因此有理由估计这是由多个量子的“量子引力”方向相对杂乱的“引力合力”。“量子引力”杂乱的方向本来是在三维空间中的任意方向,但为了便于观察和计算在下文中把这个杂乱的方向都统一“压缩”到一个平面之内,即便如此,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杂乱方向的“量子引力”的矢量“宏观合力”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都趋向于0,并不影响杂乱方向“宏观合力”的计算结果。

设:在天网单位面积的网格上有一个“量子引力”方向相对杂乱的量子群排列如下:
为了便于面积的计算,可以把上面的排列转换成下面标准正方形的排列:
因为量子群中量子的数量比较多,“引力”方向在各个方向上均匀的杂乱,因此观察者在宏观上应该认为其中所有“量子引力”的“宏观矢量合力”趋向于0。但是在量子群的边缘观察者始终感觉存在一个“宽度”为一定值的“量子群引力轮廓”:

“量子群引力轮廓”的面积应该是观察者对单位面积量子群感受到的“宏观引力”。轮廓的面积会随着量子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与量子数量成正,也就是与量子群的总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把“量子群引力轮廓”的面积所对应的“引力”平均分配到量子群中每一个量子上来计算每一个量子的平均“引力”,相当于把“量子群引力轮廓”的面积在量子群的总面积上平均分配,设每一个量子的平均“引力”为g,则g会随着量子群面积的增加而减少。由于量子群的面积是由量子间距在宽度和高度两个维度上构成的,因此g与量子群的量子间距构成的总宽度和总高度的乘积成反比例关系,可知“引力”与量子群的面积成反比例关系。

设:单位面积量子群的水平方向量子间距构成的总宽度为r,量子群的水平感观质量维度为m1,垂直感观质量维度为m2,“量子群引力轮廓”的面积,即宏观“引力”为F,量子间距为r,“量子群引力轮廓”的“宽度”对应的“量子引力”感观常数为G,则量子群面积=r^2:
量子群质量=m2·m1:

根据宏观“引力”与量子群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与量子群的面积反比例关系,则有:F=G·m2·m1/r^2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量子引力”感观常数G应该是万有引力常数。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3 20:54:00 +0800 CST  
可能有人会置疑:如果引力和引力场都是观察者感观假象和意识想象的产物,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地球上物体的自由下落运动,为什么会看到陨石陨落星球的运动路径呢,观察者亲眼看到的自由下落运动及其路径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引力和引力场的客观真实存在吗?

我们自以为完整的看到了“地球上物体自由下落运动的路径”,但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3+1维界的二维弦是由四维空间的三维螺旋弦:

由于三维人观察力粗糙降维而成:

三维人的肉眼虽然只能直接看到二维弦,但是通过双目视觉能够把左、右眼中两个不同的二维弦在意识中重组为三维螺旋弦:

乍一看,三维人意识重组的三维螺旋弦与四维空间原有的三维螺旋弦似乎一样,但从四维空间的角度看来三维人意识重组的三维螺旋弦是存在信息缺损的子弦,而四维空间原有的三维螺旋弦是信息完全的母弦,二者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

由于三维人无法直接感受三维弦,只能在意识中的时间维度的流逝中间接的感受三维弦,因此三维人感受到的三维子弦应该是这样的:

由于一切弦都遵循时间正向方向上的右旋旋转,所以三维人看到的一切三维子弦都呈右旋旋转。

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三维子弦是弦的完整路径形态:

但是这个观点在四维空间的角度不能成立,因为每一个四维天识界单位内若干亿个量子的信息三维人只能看到概略性的一个量子的信息,其它信息都被忽略了。这就好比我们的三维思维在上面的四维完整母弦形态之上作了一个黑色的感观遮罩:

绝大部分的母弦信息都被低维思维屏蔽了,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信息片断能够被看到。三维人把这样的片断信息放到黑暗虚空的背景中来观察,当三维弦不停右旋时:

三维人应该会以为自己看到的一切量子都在作“相互吸引”的“引力运动”,并以为自己看到了量子“引力运动的完整路径”。由于感观的透视作用会认为运动的向心方向为时间维度的正向(也就是四维空间第四个维度的正向):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3 20:59:00 +0800 CST  
三维人通过超维的思维训练一但突破了三维思维的禁锢,能够在四维空间观察到母弦右旋的全貌时应该会发现:

那个自己意识想象中的“完整的引力运动路径”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由低维到高维识界的迭代结构如下:

在五维天识界的角度来说四维天识界也有“万有引力”,四维天人也有“重量”。由于三维、四维、五维识界的对应的量子间距分别处于不同的数量级:三维识界的量子间距远远大于四维识界,四维识界的量子间距远远大于五维识界;四维天识单位半径远远大于五维天识单位半径:


根据“引力”公式13:F=1/2Δb·h·v·R^2可知,三维识界单位量子的“重量”远远大于四维识界单位量子的“重量”,对不同维度的观察者而言单位量子的“引力”应该会随着每一级维度的提升而呈现出“若干亿分之一”数量级的“缩小”,因此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越高维的世界越轻盈,越低维的世界越粗重。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3 21:02:00 +0800 CST  
注:以下两层内容是对121楼“3、运动的本来面目”的补充和修正。


3、“测不准原理”的原理

电影的“测不准原理”思想试验:设有一场数码电影,参数为幅宽ɑb=10m、帧速度vf=24f/s、蜂巢状分布的像素间距Δb=0.001m,有一个像素从银幕的最左端沿水平直线“运动”到最右端:

每一帧向右“移动”一个像素的距离,设这个“运动”的“宏观速度”为v,则有v=像素间距/帧时长=Δb/fl=Δb·vf。

观众对电影在“运动”的某个阶段进行科学观察时会发现,当观察的时间大于等于电影的帧时长时,即t≥fl时,电影的“1个像素运动”会在两帧画面之间闪动,显示的这个像素会在两个连续的像素位置间闪动,从而无法确认这个像素的“具体位置”:

且有:“运动位置”的测量误差≥像素间距Δb

当观察的时间长度小于电影的帧时长,且观察的电影帧只在一帧之内时,能够“精确”的观察到这个像素会停留在某个位置上不动,此次测量速度为0,从而无法观察到这个像素“原来”的“宏观运动速度”:

则有:“运动速度”的测量误差≥像素宏观速度-此次测量速度,设这个像素的闪动频率为ν,有:Δv≥v-0=Δb/(1/ν)=Δb·ν

设这个电影每一个像素每闪动一次对观众感观的刺激常数,即单位量子六识感观量为me,每一个像素每1秒内的刺激常数总量为电影的单位像素感观闪动量m,由像素的闪动频率为ν=24可知,m=me·ν=24me

设电影的普朗克常数为h,根据以上电影的“测不准规律”则有:

电影的普朗克常数≤像素位置的不确定性×像素速度的不确定性×像素感观闪动量/电影刷新率
h≤Δb·Δv·m/vf
h≤Δb·Δb·ν·me·ν/vf=Δb^2·ν^2·me/vf

如果设:电影单位量子六识感观量me=1,有
h≤Δb^2·ν^2·me/vf=0.001^2×24^2×1/24=2.4E-5m^2·Hz

由此可以得到电影“测不准原理”的关系式:h≤Δb^2·ν^2·me/vf(公式11)

把不等式改成等式:h=Δb^2·ν^2·me/vf,设像素能量子(即电影量子)的一份能量为E,则有电影的能量子公式:E=hν=Δb^2·ν^3/vf(公式12)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6 10:52:00 +0800 CST  
在了解了电影的参数关系之后,就能够对观察者的眼识界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眼识界的相关参数数值。首先需要确定眼识界的形态,由于每一只眼睛只能看到二维的影像,而意识通过分别和比较两只眼睛的二维影像想象出了一个三维球形的眼识界。由此可知,眼识界存在于观察者的意识之中,观察者的眼睛始终位于眼识界的球心,准确的说是双眼之间的中心位置位于眼识界的球心,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影像都由四维弦投影在三维球形的内表面,因此像素(即量子)都位于三维球形的内表面上:

由光速的各向同性可知,每一对相邻的两个像素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因此像素应该这样分布:

(这只是一个示意图,真实的眼识界上所分布的像素密度要大得多,但像素分布的结构与此图基本相似)

眼识界的幅宽和像素间距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那些连接像素之间的线是不存在的,上图显示这些线条只是为了表达像素的分布结构,因此眼识界上应该只能看到像素,也就是量子:

弦的分布结构非常有趣:像素所在的平面并不是一个欧氏几何中的平展平面,而是一个黎氏几何中曲率恒为正常数的球面,在这个平面中没有彼此不相交的平行直线,任何直线都有曲率。在示意图中像素看似是一个个圆形图案,但实际上每一个像素本身都没有空间尺度,在数学上应该可以理解为一个点。在像素之间看似有距离,但实际上这个距离并不存在,像素虽然各自独立,但是像素与像素之间是至密无隙的。正如古人的描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样,其名“天网”真是恰如其分!

如果把3+1维界看成六识界天网的投影,那么由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六识界“测不准原理”的关系式:h≤Δb^2·ν^2·me/vf

根据肉眼识界的“黑体辐射”的思想试验,可以作出这样一个推理:1个“1量子”每一次闪动对观察者都会产生一个最小单位的感观刺激量,这个量应该是一个不变的常数,而且这个单位感观刺激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下应该即是普朗克常数:h=6.62607015E-34J·s

普朗克常数h的单位为J·s,可以对其进行单位转换:J·s=N·m·s=kg·m/s^2·m·s=kg·m^2/s

根据转换后单位kg·m^2/s的物理意义,可以在天网结构参数中找到“单位感观刺激常数”即“普朗克常数”的计算关系如下:

单位感观刺激常数=h=单位粒子质量×单位粒子空间/单位粒子时间=天网单位像素质量×天网像素所占圆形面积/天网的帧时长=6.62607015E-34kg·m^2/s

因为正电子与负电子泯灭后会产生一对光子,而一个光子在六识界中应该对应一个天网像素,一个光子的每一次闪动应该对应六识界中一个像素的一次闪动,即天网的一个量子,因此一个电子的(静态)质量应该对应一个天网像素的质量。设天网单位像素质量为me,由电子的(静态)质量大约为9.109E-31kg可知,me=9.109E-31kg,则有

h=单位粒子质量×单位粒子空间/单位粒子时间=天网像素质量×天网像素所占圆形面积/天网的帧时长=me×π(1/2Δb)^2/fl=me×π(1/2Δb)^2·vf

h=me×π(1/2Δb)^2·vf(公式13)

另一方面,根据佛经内容: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出自《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

二十念名一瞬顷。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出自《僧祇律》第十七卷)

由此可知,一日一夜=30×20×20×20×20×90×900生灭=3.888E11生灭,一日一夜=24×60×60秒=86400秒,则生灭的频率为3.888E11÷86400=4.5E6Hz。肉眼识界也属于识的范围,因此肉眼识界的刷新率应该与识的生灭的频率相等,即vf=4.5E6Hz,代入公式13有

h=me×π(1/2Δb)^2·vf
6.62607015E-34≈9.109E-31×3.1415926(0.5×Δb)^2×4.5E6
Δb≈1.434635158363968E-5m

肉眼识界的像素间距约为0.01434mm

根据真空中直线光速数据可知,眼识界所能表现的匀速直线极限高速:ɑv≈2.99792458E8m/s

把以上vf、Δb和ɑv的数据代入下列公式,可计算出肉眼识界的各种参数如下:

幅宽(公式1-3)ɑb=ɑv/vf=2.99792458E8/4.5E6=66.6205464m
分辨率(公式3-1)dr=ɑb/Δb=66.6205464/1.434635158363968E-5=4.643727432134932E6p(约460万×460万像素)
匀速直线极限低速(公式6-2)Δv=Δb*vf=1.434635158363968E-5×4.5E6=64.55858212637856m/s
匀速直线极限高频(公式7-1)ɑf=1/3*vf*dr=1/3×4.5E6×4.643727432134932E6=6.965591148202398E12Hz
匀速直线极限低频(公式8-1)Δf=vf/dr=4.5E6/4.643727432134932E6=0.9690491239558274Hz
匀速直线极限大振幅(公式9)ɑa=1/2ɑb=1/2×66.6205464=33.3102732m
匀速直线极限小振幅(公式10)Δa=1/2sin60〫*Δb=0.5×0.866×1.434635158363968E-5=6.211970235715981E-6m

半径 r=ɑb/π=66.6205464/3.1415926=21.20597890382095m(半径21米多)
周长 c=2ɑb=2×66.6205464=133.2410928m(周长133米多)
表面积 S=4πr^2=4×3.1415926(21.20597890382095)^2=5651.015606077699m^2(面积约5651平方米)
像素所占面积 s=(3/2)×√3(1/2Δb)^2=1.5×1.732×(0.5×1.434635158363968E-5)^2
=1.336786635430298E-10m^2
体积 v=4/3πr^3=4/3×3.1415926×21.20597890382095^3=39945.10590921555m^3(体积约4万立方米)
总像素 p=S/s≈5651.015606077699/1.336786635430298E-10=4.227313062760157E13p(约42万亿像素)

由此可知,观察者看世界的肉眼即是佛经中所说的眼根,位于球心;肉眼所看到的二维的弦(即量子)的影像是色尘,位于球形内表面;意识通过对比左、右眼所看到的色尘的差异在球形三维空间中想象出来的影像是眼识;眼根与色尘相对产生眼识,意识中的眼根、色尘和眼识共同构成了眼识界:

这是一个半径约为21.2米,由约42万亿像素构成,刷新率达到每秒四百五十万次的“全视野球形无缝曲面高清无拖影3D显示器”,其“大小”大约可以装入一个占地1600多平米、高度40多米的正立方体的房子里,观察者的视角始终位于球心并能够在三维的任意方向旋转。“一场播放于属于观察者自己的显示器中的大片”——这可能是3+1维界一切运动现象的本来面目。

由于六识界具有统一性,肉眼识界与其它五识界应该统一,因此肉眼识界的参数也应该是肉识界共同的参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运动”是观察者在不同的时间位置顺序观察不同序列的量子排列组合的视觉假像,“运动”是弦(也就是量子)网格编织组合的视觉假像,那么真正的运动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运动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速度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速度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加速度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加速度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力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力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能量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能量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质量还能够存在吗?

更要命的问题是:既然三维空间是观察者对眼根感受到的两个不同二维影像的比较而在意识中想象出来的,那么真正的三维空间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三维空间都不存在了,那么比二维空间多出来的那个真正的时间维度还能够存在吗?如果真正的时间都不存在了,那么真正的空间还能够存在吗?

从现象界的角度来说,空间、时间、运动、速度、加速度、力、能量、物质等等现象观察者似乎都能够感受得到,但是从实相界的角度来说,它们都应该是观察者对弦天网投影的不同编织组合的意识想象。人们通常把弦在宏观尺度上的想象称之为“波”,在微观尺度上的想象称之为“量子”。

至此,还要不要担心世界运行的能量会不会耗尽呢?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6 10:54:00 +0800 CST  
@bt赵文丽
你的原文:“不管玄理论正确与否。这种从天体结构来观察世界的方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哲学的认识论。这才是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


我的意见:“从天体结构来观察世界的方法是正确的,才是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这个结论的成立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必须有一个与任何观察者的任何观察都无关的,包括一切天体、粒子和量子的客观世界真实存在。”
如果假设这个前提成立,会得到这样的推论:因为客观世界是相对运动的,所以相对运动客观真实存在,因为相对运动真实存在在,运动是空间与时间的现象,所以空间与时间客观真实存在。
《相对论》已经把时间的“客观真实存在”证伪了,因为时间与观察者所在的运动系有关,不同运动系的观察者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量子尺度的粒子实验已经说明:粒子在量子尺度的运动根本就不是连续的,运动的不连续性说明,所谓“运动客观真实存在”不能成立。
实验证明了光速的三个性质:最高极限性、各向同性和不可叠加性,这说明所谓“运动速度客观真实存在”不能成立,运动速度的不成立就说明了所谓“空间与时间客观真实存在”不能成立。
单光子双缝试验的结果说明:一切光子的运动都与每一个观察者不同的观察方式系统相关,这说明所谓“与任何观察者的任何观察都无关的客观世界”不能成立。


如果你的结论的前提全部不成立,那么世界就应该是不同观察者用不同观察方式感受到的各不相同的主观世界,所以观察世界的“正确”方法一定不是观察“天体结构”为代表的观察世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更宏观的站在观察“不同观察者观察世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观察者观察世界”的世界,这也应该是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3-08 07:02:00 +0800 CST  

楼主:邓炎佳臣

字数:21677

发表时间:2019-10-20 00: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9 13:39:00 +0800 CST

评论数:32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