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维投影理论”认识世界

八、寻找上帝粒子
(与弦相关的有什么?火弦思维)

目前物理学界假设存在一种构成所有粒子的基本粒子,并命名为上帝粒子,有很多物理学家都在努力寻找它。在这里需要问的是:在我们这个3+1维界(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界,下同)里存在与基本粒子对应的基本弦吗?如果存在应该是什么形态?投影出三维空间基本弦的四维空间的母弦应该什么是形态?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从认识弦的基本性质开始,包括弦的要素、构成和编织。

1、弦的前世今生

说到弦的基本要素就不能不提弦最基本的两个现象,即上文中提到的0~的两个现象:无与有,也就是数学上的0与1:





1对应的是有,而0对应的是无。因为3+1维界都是高维投影的点,所以一切有都是变化的离散的点,也就是量子,无则是没有变化的虚空。

从虚空无变化(虚空无为)和虚空与有的关系出发,就能够认识到虚空应该具有这样一些性质:1、虚空无法分割;2、虚空没有边界;3、虚空超越一切维度;4、依于虚空能够度量有。

由此可见无是有的舞台,有是无的表演,0是1的衬托,1是0的彰显。在数学上有对应点,无则对应坐标,由此可以明确弦的基本要素:坐标和点,集合上可表示为弦={坐标,点}

在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第一点,坐标和点并非仅仅是理论中的抽象概念,而且对应着我们所在的现象界里的有和无两类根本现象;第二点,虚空中并非一无所有,同有中排列着有的点相对,虚空中紧密的排列着无的点,这些点不但彼此独立而且无隙不断,编织呈网却密不透风,如同天网,坐标就好象是以“天网”为刻度的标尺度量着有,因此坐标数轴上的数应该彼此之间即独立又无隙不断,“天网灰灰疏而不漏”说的正是这个现象界的奇妙特点。

我们所在世界的有,观天为圆:



观地为方:



为了更方便的衬托和度量有,基本的坐标应该是具有方的性质的垂直坐标系:



和具有圆的性质的极坐标系:



而圆、方与维度的编织又可以衍化出混合坐标系:



超维坐标系等复合坐标系:



与虚空的坐标相对的是有的点,点是弦的基本要素,点的构成方式也就是弦的基本构成方式,共有两种,疏密和路径: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19-12-10 15:35:00 +0800 CST  
弦与弦的不同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构成的不同,所谓弦的信息也就是指这两种构成的信息。其中疏密的信息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点的)位置和间距:



路径的信息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振幅和波长:



弦的编织是指弦的要素无和有的变化组合方式,弦的基本编织共有五种,分别是有无(属火)、形态(属水)、开闭(属金)、轮回(属土)和维度(属木)。

有无编织是有和无之间即虚空与点之间间隔变化的组合:



形态编织是点与点之间路径关系变化的组合:



开闭编织是形态呈开放与闭合变化的组合:



轮回编织是形态循环回转变化的组合:



维度编织是空间维度衍生变化的组合:



弦的复合编织是指弦在基础编织之间或在粗细、角度不同的观察方法状态下的衍生、变化组合,这些组合非常丰富,粗略说来有映射:



分形:
有两种,一种是路径分形




另一种是疏密分形,这是直线形疏密分形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19-12-10 15:44:00 +0800 CST  
这是圆形疏密分形


升降:
分形升降幅、升降频




映射升降维



叠加:



迭代:





等等。

综上所述:
弦的要素:坐标、点
弦的构成:疏密、路径
弦的基础编织:有无(属火)、形态(属水)、开闭(属金)、轮回(属土)、维度(属木)
弦的复合编织:映射、分形、升降、叠加、迭代……等等

三种说法:
第一种,高维的全息弦通过粗糙观察的降维形成了由高到低不同维度的弦;
第二种,低维的弦作为要素渐次组合成了由低到高不同维度的弦的集合,低维的信息也通过组合渐次组成了高维的全息;
第三种,无论是低维还是高维,一切弦都是心所投影出的点通过观察者意识的编织形成的主观影像。

也许可以这么说,弦的构成和编织反映的可能是观察者想要把点和点的运动在宏观上“想成什么”,这个过程正如我们欣赏风景时观云如马、观水如龙、观石如猴的过程,是一个观察者对感观现象赋予主观意识的过程,它实际上反映的是观察者的意识。

观察者的心产生了点,即道生一,点中分了无与有,即一生二,无有之间相互编织,即二生三,编织产生一切现象乃至现象界,即三生万物。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19-12-10 16:19:00 +0800 CST  
2、电磁波的微笑
(超维弦是如何降维投影的?水弦思维)

首先假设3+1维基本弦是存在的,并把它命名为3B~(三维Basic~,下同)。那么根据上文“六、宇宙的膨胀与坍缩”中“2、螺旋轨道背后的秘密”中,“宏观与微观弦的螺旋形轨道迭代”可知,3B~应该具有这样一些性质:

由于3+1维界的所有弦都是由3B~构成,所以3B~对应的现象应该是一切粒子都普遍具有的现象;
因为是最基本的弦,路径上没有迭代,所以传播速度最快,应该是3+1维界的极限速度;
因为是四维弦的投影,不依赖于其它三维空间的弦而存在,所以能够在3+1维界的“虚空”中传播。

不难发现,在所有物理现象中完全符合这些性质的最大嫌疑对象就是电磁波。现在我们假设电磁波现象就对应3B~,那么电磁波的波形为什么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呢?这就需要讨论三个问题:问题一,我们看到的电磁波是什么样子?问题二,高维母弦投影出低维子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问题三,四维母弦如何如投影出我们看到的电磁波的这个样子?

问题一,电磁波是什么样子?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电波和磁波的“二合一”传播模式,即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并以此相续相生的传播。其中电波与磁波都是平面的二维波,它们之间的振幅和振频协同,但它们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三者之间始终保持相互垂直,且遵循右手定则:



电波与磁波为什么始终相伴?为何它们之间的方向始终垂直且遵守右手定则?为什么它们之间总是同频?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在四维空间母弦投影出三维空间子弦的基本规律中找到答案。

问题二,高维母弦投影出低维子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在三维空间观察者的眼中只能够看到二维的弦,观察者通过比较对同一个三维弦不同视角投影的二维弦的差异,在意识中通过想象构建了三维空间,也就是说观察者是通过多个二维弦的三维差别来构建了三维空间。同理可以推测,观察者通过多个三维弦的四维差别构建了四维空间,观察者通过多个四维弦的五维差别构建了五维空间……。对于观察者来说,n维空间由多个n-1维弦构成,n维空间的n-1维弦是n+1维空间的n维弦的降维投影。

因为越高维的弦越具有规律性,正球体形是普遍存在的粒子形态,正弦形态是普遍存在的三维空间中的二维弦的形态,所以可以推测:投影出三维空间二维子弦的四维空间的三维母弦至少趋向于三维正弦,即正螺旋弦,其对应的形态应该至少趋向于正四维圆形;投影出四维空间的三维子弦的五维空间的四维母弦也应该趋向于四维正弦,其对应的形态也应该趋向正五维圆形。

四维正弦的疏密周期和路径周期应该同频,且疏密值的变化也应该遵循正弦曲线。

因为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伴,所以可以推测:是同一个四维弦用两种方式分别投影出了电场和磁场。

因为电场和磁场是两种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场,因此可以推测母弦投影出电场弦和磁场弦的投影方式完全不同,且两种方式之间应该总是(至少是趋向于)同频的规律性。

问题三,四维母弦如何如投影出我们看到的电磁波的这个样子?

假设有一个四维正弦作如下振荡:



其中路径的每一个“圆环”都应该趋向于正圆形,根据弦的形态建立超维坐标系:
[


在超维坐标系中围绕着xyz轴的红色圆形看似一个圆形平面,但由于这是一个四维坐标系,因此这个红色圆形实际上是三维正球体。

把四维正弦置入到坐标系中:



当四维正弦通过映射投影到xyz轴三维空间降维为三维正弦时,四维弦的正圆形圆环也会投影到xyz轴三维空间中,由于看不到第四个维度t轴方向,当圆环平面与xt轴平面方向越来越趋于一致时,这些圆环的投影似乎越来越被压扁成了椭圆形:



把这些看似一系列椭圆形的螺旋形弦按照四维母弦振动的先后时间顺序在三维坐标系中展开,形成三维高频子弦:



这个形态很象一根被斜向拉申扭曲的弹簧。观察力粗糙的三维人会自然关注三维高频弦的上下边缘随时间变化的极点位置:



当一个点随时间在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侧来回摆动时,观察者会自然的把所有摆动的极点位置与中间位置进行比较:



把极点和中间点所在的yz轴平面设为三维高频弦的二维投影面:



当观察者总是关注极点与中点的比较,时间长了以后感观疲劳晕花就会认为极点与中间点的位置差是真实存在的: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19-12-11 09:19:00 +0800 CST  
以上是四维母弦通过路径分形而投影出来的一个二维子弦,这可能是电磁波中一个波形的由来。

四维母弦在宏观上是路径,在微观上却应该是比四维更高维的弦投影的点,也就是量子:



这些量子在四维母弦宏观路径上的分布会呈现出疏密的周期性变化。根据高维母弦投影出低维子弦的基本规律,由于投影出四维母的更高维弦也是正弦,所以疏密分布的间距变化也应该按正弦曲线的绝对值来变化:



而且量子的疏密周期与四维母弦的路径周期应该(趋向于)同频。

三维人粗糙的观察力无法观察到精细的量子疏密分布,只能够粗略的感觉到四维母弦每一个振荡周期中有一个疏密极密点:



把极密点投影到yz轴的二维平面中:



观察者同样会关注极密点与中点的差异:



久而久之感观疲劳晕花同样会认为这个差异是真实存在的:



以上是四维母弦通过疏密分形而投影出来的另一个二维子弦,这可能是电磁波中另一个波形的由来。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19-12-11 09:23:00 +0800 CST  
如果把路径分形和疏密分形的两个二维子弦同时显示出来:



这可能是我们为什么会把电磁波看成这个样子的原因。在以上的投影过程中可以看出,电磁波之所以遵循右手定则是因为投影出电磁波的四维母弦在时间轴的正向上是右旋。因为所有的电磁波都遵循右手定侧,所以可以大胆推测:投影出我们这个3+1维界的高维弦都应该是右旋。根据右手定则和高维弦投影成低维弦的过程可以推测,疏密分形的二维弦是电场波,路径分形的二维弦是磁场波,至于为什么量子疏密的宏观形态会产生电场的物理特性?为什么量子路径的宏观形态会产生磁场的物理特性?这些问题还留待着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讨论。

那么如何验证电磁波到底是不是由一个四维弦投影而来的呢?有一个细节可以验证,因为路径分形的极点与疏密分形的极点在四维空间的三维弦的一个周期内相差90度,所以它们在z轴上的投影位置应该相应相差四分之一个三维弦周期:



因此,电磁波的电波与磁波看似同频,但应该还存在一个很小的频差,即高频三维母弦周期的1/4。如果我们能够在实验中观测到这个统一的频差,不但能够确定电磁波是一个三维母弦的两个二维投影,而且还能够确定三维母弦的振荡周期值。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19-12-11 09:24:00 +0800 CST  
至此基本可以大胆的得到这样一个推论,电磁波可能就是3+1维界中的“上帝粒子”,我们不但能够观察电磁波的“电波+磁波”这个样子,而且还能够认识到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由此也可以推论,电力和磁力是3+1维界中的“上帝力”,也就是牛顿力学中的基础力,相对论中的基础场力,量子力学中的基础量子作用力。

进一步说,3+1维界中的一切场都可能由电场和磁场编织而成,即由疏密分形子弦和路径分形子弦编织而成;3+1维界中的一切作用力都可能由电力和磁力编织而成,即由疏密分形子弦和路径分形子弦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不同排列编织而成;3+1维界中的一切物质与能量的现象都可能由三维观察者对高频四维母弦的存在信息缺省的粗糙观察,以及对粗糙观察结果在自己意识中的分别、比较和想象编织而成。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06 14:21:00 +0800 CST  
补充上文:“八、寻找上帝粒子” 中 “1、弦的前世今生” 中 “弦的复合编织” 中 “迭代”的内容如下

归纳起来略有四种,分别是0~及更高维弦才有的零维路径的无有迭代


1~及更高维弦才有的一维路径的振频迭代


2~及更高维弦才有的二维路径的振幅迭代



3~及更高维弦才有的三维路径的螺旋迭代








振频属于0维现象,振频迭代只存在于一维以上的弦中;振幅属于1维现象,振幅迭代只存在于二维以上的弦中,旋转属于2维现象,旋转迭代(即螺旋)只存在于三维以上的弦中。根据这些规律可知,有无的迭代产生振频,振频的迭代产生振幅,振幅的迭代产生旋转,旋转的迭代产生螺旋……,由此可知迭代是弦的有与无两个要素之间产生由简单向丰富编织的基本方法。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07 12:04:00 +0800 CST  
这个所谓的“基本方法”并不是属于弦的方法,因为弦本身并不知道方法,也不知道简单和丰富,这个“基本方法”是观察者通过意识赋予的,是描述弦的事实的语言符号,即使在本文中引用了这个符号,也并非意味着“弦拥有这个基本方法”。


以上是佛法中关于“(方)法无我”的内容。由于“人”和“方法”一样都是观察者通过意识赋予的,弦本身并不知道“人”,“人”是描述弦的事实的语言符号,即使在本文中引用了这个符号,也并非意味着“弦拥有人”,所以人也应该是“无我”的。在这里“无我”的意思是:虽然在现象界的确能感受到这样的现象,但是在实相界事实的角度,这样的现象本质上也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说不成立的。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07 12:06:00 +0800 CST  
在下一回,我们将讨论“世界是不是永动机?”的问题,试图在超投理论的框架内合理的解释“力的本质是什么?”、“能量需要守恒吗?”等等问题的答案。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07 12:06:00 +0800 CST  
九、世界是不是永动机?

要探究“世界是不是能够永远运行?”的问题就需要先搞清楚能量的本质,要搞清楚能量就需要先搞清楚力的本质,而要搞清楚力就需要先搞清楚运动的本质。

1、肉眼显示器的证据

在上文“七、量子魔术的秘密”中提到,观察者在宏观低速状态下所谓的“连续的空间位置变化的运动”在量子的微观尺度上根本不存在,所谓运动只是一系列“无”和“有”的量子随着时间维度上在先后顺序的时间位置分别呈现不同的排列顺序,当观察者在先后不同的时间点上顺序观察这些排列时,在自己的意识里以视觉残留的方式想象“有”量子在“无”量子中“运动”。

那么“无”和“有”的量子又是在哪里排列呢?首先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无”和“有”的量子在视觉上应该在观察者的视界中排列,即上文“六、宇宙的膨胀与坍缩”中的“3、银河系看起来为什么是这样?”中说的我们在意识中想象的以眼睛位置为中心的“三维球形意识显示器”:



观察者所看到的一切视觉现象,包括一切运动现象,都是由四维空间的弦在这台“显示器”中投影而点亮的点,即“无”和“有”的量子,随时间而变换不同的排列组合。观察者根据这样的观察结果,通过视觉残留的想象“补充”了量子不同排列组合之间的那个并非连续的过程,让其似乎变得“连续”了起来,从而在宏观上感觉好象有事物在三维空间中作连续的运动。

到此可能有读者会提出异议:这些都可能只是作者对视觉感受机制一廂情愿的理论假设,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视觉感受就应该按照这个猜想来产生,也可能是别的什么机制产生了视觉感受。那么有没有一个确定无疑的证据来证明视觉就应该按照这个猜想来产生呢?我认为:有,这个证据就是光速在3+1维界中的极限性、各向同性和不可叠加性。为了通过光速的这些性质来描述观察者的视界——这台“二维肉眼+三维意识的球形显示器”(简称“眼识界”,下同)的工作原理,下面就对数码电影中的运动现象作详细的考查。

假设有一场由一台固定在地面上的摄影机从始至终以一个镜头完成全部摄影的记录数码电影,投影到屏幕上的画面尺寸固定为直径10m的正圆形:



设电影屏幕的幅宽为ɑb,则ɑb=10m。而且拍摄的帧数和播放的帧数相同,始终以每秒24f(帧,frame)的固定速度拍摄和播放,设电影的帧速度为vf,则vf=24f/s,设帧时长为fl(Frame length),则fl=1/24s≈0.0417s。如果在电影数码胶片的每一帧画面中有一个像素的影像:



当数码胶片的前一帧与后一帧之间这个像素影像在画面中的位置差越大时,观众在视觉上就会感觉它的移动速度会越快。但是无论速度有多快都不可能比下面连续的这两帧所表现的速度更快:

这两帧所表现的速度就是这个ɑb=10m、vf=24f/s的电影表现的极限最高速度,设这个最高极速为ɑv,则有ɑv=ɑb/fl≈10/0.0417=240m/s。

如果这个电影需要表现一列火车相对于地面由左向右作速度为24m/s的运动:



因为24×fl=24×0.0417=1m,所以电影前后两帧之间的火车像素位置只需要向右差异1m:



观众在视觉上就会认为火车在以24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

如果电影需要表现有一个人也在以24m/s的直线速度在火车顶上向右奔跑,那么电影前后两帧之间人的像素位置只需要向右差异2m:



观众在视觉上就会认为人在以24m/s的速度相对于火车向右运动,同时也在以48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并可以认为“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等于“人相对于火车的速度”加上“火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只要火车和人的速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电影的最高极速ɑv,“两个速度之间可以叠加”的逻辑在电影中似乎都是成立的。

但是如果把火车和人的速度加快到它们之和大于电影的最高极速ɑv,比如都提高到240m/s的速度,表现火车运动的前后两帧之间的火车像素位置需要向右差异10m,由于电影屏幕的幅宽有10m,因此这个速度依然还是可以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



但是要表现人向右以240m/s的速度在火车顶上直线奔跑就遇到麻烦了,因为此时人相对于地面应该以480m/s的速度向右直线运动,这就需要前后两帧之间的人的像素位置向右差异20m,这已经超出了屏幕的宽度极限,因此即使人真的跑了这么快电影也无法表现出来,观众也根本看不见。只要电影里还能够让观众看到人,这个人相对于地面的直线运动速度就不可能超过240m/s:



因此电影中影像的运动速度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当两个速度v1和v2之和小于或等于电影的最高极速ɑv时,v1和v2的叠加v1+2等其代数和,当v1+v2≤ɑv时有v1+2=v1+v2;当v1和v2之和大于最高极速时,v1和v2的叠加恒等于最高极速ɑv,当v1+v2≥ɑv时有v1+2=ɑv;两个乃至n个最高极速之间叠加依然恒等于最高极速,也就是说最高极速之间根本不存在速度叠加这回事。

这个规律说明:在一个固定屏幕大小和固定帧频的电影中,从观众视角看来多个低速直线运动之间看似可以叠加,而且叠加值看似等于所有速度的代数和;但是在接近电影的最高极速的多个高速运动之间就不可能这么叠加,而且电影的极限速度之间无法叠加。

另一方面,由于屏幕是各向同性的圆形,因此这场电影中的影像无论朝屏幕平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作直线运动,其最高极速都是10m/fl=240m/s,也就是说电影的最高极速具有各向同性。

由此看来,虽然在低速运动中观察者似乎能够看到“运动速度的叠加”,但在最高极速的运动中,运动从来都未曾“叠加”过。圆形电影的“投影说”很好的解释了在视觉中“为什么会存在无法超越的最高极速”的问题,解释了“为什么低速能叠加,而最高极速却不能叠加”的问题,解释了“为什么最高极速具有各向同性”的问题,这即是为什么“视觉应该按照‘超投影’这个理论假设的机制而不是别的机制来产生”的原因。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12 06:58:00 +0800 CST  
2、电影特效的极限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电影屏幕上的合相,再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屏幕上的像素。首先需要确定屏幕像素分布的结构,由于电影的最高极速在屏幕平面上具有各向同性,这就决定了每一对相邻像素之间的间距Δb都相等,这也就决定了像素的分布结构只能是蜂窝状,设间距Δb=0.001m,有:


(注:此图仅为示意图,其中10m幅度和0.001m间距的比例并非真实,仅为方便观看效果和公式演算。)

当然,图中的线只是为了表达像素之间的分布结构,在实际电影中只有像素能够被显示出来: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种分布不是各向同性而是有方向性的,因为像素之间连接而成的六边形的底边是x轴的水平方面。如果这个屏幕是矩形的,那么这个方向性是成立的,由于屏幕是正圆形,无论六边形的底边朝着哪一个方向都必然是这样的分布方向,不存在任何一种与之不同的分布方向,就导致了这个方向性不成立,因此“像素在正圆形中的等距蜂窝状分布”是各向同性的平面分布。

现在假设电影播放每一帧画面时,像素发光的时间长度为无穷小,也就是亮了的瞬间就灭,由于观众的意识有视觉残留的机制,所以观众依然会看得到像素发光的影像,而且这个影像会在意识中持续一帧的时长,即约0.0417s。

当电影前后两帧分别显示两个相邻的像素前后发光时:



这个时候所表现的是电影的“极低速匀速直线运动”,设这个速度为Δv。在反复播放这两帧视频的情况下,如果有观察者b正在微观像素尺度测量研究这个视频,当他测量的时长达到0.0417s,则会看到视频在两个像素之间反复闪烁:


于是能够通过视觉测量来确定这个“极低速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Δv=Δb/fl=0.001/0.0417≈0.024mm/s(公式6-1),但是与此同时却无法精确测量像素的位置,不知道到底是在第一帧的像素位置还是第二帧的像素位置,因此存在一个位置差Δb即0.001m是b在测量研究中无法避免的误差。

如果b把测量的时长缩小到小于0.0417s,且测量时段仅在某一帧时长区间之内,那么b在这个时长内只能看到一帧的画面,而且画面固定不闪烁,虽然能够精确测量到像素的精确位置而不存在位置误差Δb,但是却无法测量到“极低速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因为画面没有发生任何“运动”,在测量中量子的运动速度保持为0,所以在测量“速度”中就不可避免的存在Δv-0=Δv的误差。

由此可以得到“观众视角的电影测不准原理”:当测量时长t≥fl时,“位置误差”≥Δb,当测量时长t<fl且位一某一帧时长区间内时,位置误差Δb消失,但“速度误差”≥Δv。

如果“运动”是由观察的视觉残留意识虚构的假象,那么从量子的视角来说“运动”本来就不存在,也就不可能在量子的尺度上或者更精细尺度上测量到“运动速度”。因此,测不准原理的意义应该是:观众在电影里虽然似乎能够看到运动的现象,但是运动本身却并非真实存在。

当电影前后两帧分别显示直径两端的像素前后发光时,犹如上面的火车的高速运动一般:

这两帧表现的即是电影中的匀速直线极限高速,设这个速度为ɑv,则有ɑv=ɑb*vf=10×24=240m/s(公式5-1)

电影的像素间距离Δb与幅宽ɑb一起能够反映整个屏幕的像素分辨率,设分辨率为dr(display resolution),有dr=ɑb/Δb=10/0.001=10000p(公式3-1)

那么在这样的电影中最高能够表现多高频率的弦呢?比如在下图中有一个这样的弦:



在逻辑上这个以Δb为波长的弦似乎是成立的,但是从观众的视角出发却无法分辨像素与像素之间的间距,就好象我们看高清的手机屏幕也无法分辨像素之间的间距一样,因此这样高频率的弦在电影中观众是根本无法分辨的,观众不会认为这是波,而会认为这是一条两个像素粗的横线。

由此可知观众只能观察到如下图这样高频的弦,即波长最小为3Δb的弦: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12 07:07:00 +0800 CST  
设电影能够表现的匀速直线极高频波频率为ɑf,有ɑf=1/3*vf*dr=1/3×24×10000=80000Hz(公式7-1)

由屏幕和像素的结构可知,电影能够完整展示的最低频的弦是波长最大为ɑb的弦:

它的振动过程是这样的:

设这个弦的频率为Δf,有Δf=vf/dr=24/10000=0.0024Hz(公式8-1)

由屏幕和像素的结构可知,电影能够完整展示的最大振幅的弦是这样的:

设这个弦的振幅为ɑa,有ɑa=1/2ɑb=0.5×10=5m(公式9)

电影能够展示的最小振幅的弦是这样的:

设这个弦的振幅为Δa,有Δa= 1/2sin60〫Δb=0.5×0.866×0.001≈0.000433m(公式10)

由此可以归纳电影参数及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如下:
设幅宽为ɑb,像素(即量子)间距为Δb,刷新率(即帧速度)为vf,其倒数为帧间时长fl,匀速直线极限高速为ɑv,匀速直线极限低速为Δv,分辨率为dr,匀速直线极限高频为ɑf,匀速直线极限低频为Δf,匀速直线极大振幅为ɑa,匀速直线极小振幅为Δa,有

ɑb=3ɑf/vf*Δb=3×80000/24×0.001=10m(公式1-1)
ɑb=ɑv*Δb/Δv=240*0.001/0.024=10m(公式1-2)
ɑb=ɑv/vf=240/24=10m(公式1-3)

Δb=ɑb/dr=10/10000=0.001m (公式2-1)
Δb=1/3*ɑv/ɑf=1/3×240/80000=0.001m(公式2-2)

dr=ɑb/Δb=10/0.001=10000p(公式3-1)
dr=ɑv/Δv=240/0.024=10000p(公式3-2)

vf=ɑv/ɑb=240/10=24(公式4-1)
vf=Δv/Δb=0.024/0.001=24(公式4-2)

ɑv=ɑb*vf=10×24=240m/s(公式5-1)
ɑv=3ɑf*Δb=3×80000×0.001=240m/s(公式5-2)

Δv=Δb/fl=0.001/0.0417≈0.024mm/s(公式6-1)
Δv=Δb*vf=0.001×24=0.024m/s(公式6-2)

ɑf=1/3*vf*dr=1/3×24×10000=80000Hz(公式7-1)
ɑf=1/3*vf*ɑb/Δb=1/3×24×10/0.001=80000Hz(公式7-2)

Δf=vf/dr=24/10000=0.0024Hz(公式8-1)
Δf=vf/(ɑb/Δb)=2vfΔb/ɑb=2×24×0.001/10=0.0024Hz(公式8-2)
Δf=vf/(ɑv/Δv)=2vfΔv/ɑv=2×24×0.024/240=0.0024Hz(公式8-3)

ɑa=1/2ɑb=0.5×10=5m(公式9)

Δa=1/2sin60〫*Δb=0.5×0.866×0.001≈0.000433m(公式10)

由以上公式可知,在一个屏幕尺度和帧速度(即刷新频率)不变的电影中,电影像素所组成的弦的频率、振幅、直线传播速度匀有上、下极限,超越极限的弦电影无法完整的表现出来,会或多或少的损失这些弦的信息。

电影的参数与其能够完整表现的弦的性质之间有这样一些关系:
由公式5、6可知,如果刷新频率越高、屏幕尺寸越大,则直线传播弦的速度的上、下限越大;
由公式7、8可知,如果刷新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则直线传播弦的频率的上、下限越大。
由公式9、10可知,如果屏幕尺寸越大、分辨率越高,则直线传播弦的振幅的上、下限越大;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12 07:11:00 +0800 CST  
番外篇:两则眼识界的冷知识

1、如何在现实中观察眼识界?

最好找一个万里无云、空气干净的晴天,或者有大面积蓝天的少云天气也可以,在室外选择一个没有任何遮挡的看到大面积蓝天的地方,同时也一定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建议选择阳台或公园里,请远离房顶、墙头、街道、路口、桥梁、悬崖、树上等等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我们可以舒服的或站立、或坐着、或躺着。

第一步调节观察方向:在背对太阳的方向双眼望向蓝天。由于蓝天的颜色是上深下浅,所以可以找一个自己看起来深浅比较舒服的区域来观察,并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蓝天的蓝色上面来,不关注蓝色以外的任何景物。

第二步调节观察距离:首先把双眼望向无穷远处,然后由远及近慢慢向眼前的近距离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缓慢、安静而仔细的观察,会发现在蓝色的“前面”似乎有一些淡淡的“躁动”的半透明的浅色在“扰动”,关注这些动态的淡淡的浅色,放松眼球让眼睛自然调节,最终我们会发现是一些白色的点在作看似无规律的“扰动”运动(实际上其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三步保持稳定观察:保持身体和头部不动,并保持双眼放松、不旋转、不调节焦距去看任何景物,把注意力调节到完全关注白色运动的点上面来,也就是整个视觉只看运动的白点,不看任何其它东西,保持这种稳定而专注的观察状态,此时会随着眼识而进入意识与眼保持一境性的定中。

关于“意识与眼保持一境性的定”,实际上是一种初浅的眼识三昧。三昧又叫止观双运,“止”是停止,即意识停止对眼识界中显示的“景物”假像的想象和关注,“观”是妙观察,即对眼识界“天网”真相的妙观察,止和观同时进行叫“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最佳状态是保持止的心力和观的心力匀衡,不偏向任何一方。

在眼识三昧中观察白点会发现它们的分布结构类似于这个状态:

白点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双眼所能看到的“画面”中,无论我们如何改变眼睛的朝向,把眼皮张大一点或关小一点,白点的均匀分布都始终保持不变。每一个白点都是真正的“点”,我们即无法看到它的任何长或宽的形状,也无法看到它有白色之外的任何颜色。白点的分布间距基本上是均匀的,没有任何两个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比其它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存在明显的差距,也就是说白点的分布密度在一切方向上和区域上都基本相等。白点一刻不停的在运动,看起来永不停息,运动速度似乎保持不变,在运动的任何一个过程中都保持着它们之间的间距基本均匀。它们的运动路径类似于这个形态:

更仔细的观察会发现,这些白点的分布、颜色、运动路径和运动速度与我们的观察方式无关,与观察时间无关,与观察姿势无关,与观察方向、观察区域和环境景物无关,与我们眼睛玻璃体中的混浊物无关,与我们的意识状态和想象无关,无论我们观察时的年龄、日期、方式、姿势、地点、方向、区域、环境、玻璃体和头脑中的想象、思维如何改变,白点一直都保持这个样子,一直都作这样的运动,没有一丝一毫曾随之改变。

静下心来慢慢观察还会发现,我们无法追踪其中任何一个白点从始至终的连续运动,但同时又感觉每一个白点的运动路径似乎是连续的。持续一段时间观察后(约几十秒钟)会发现,大约每半秒钟白点会“刷新”一次,“刷新”本身不需要时间长度,基本上是瞬间完成。在两次“刷新”之间的半秒钟内白点运动的路径看起来好象是连续的,但每次“刷新”之后所有白点的位置都会发生“瞬移”而重新分布,分布间距依然和之前相当,因此“刷新”前的运动路径和“刷新”后的运动路径之间是不连续的。

再观察白点与自己的距离会发现,所有白点都在一个与自己等距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双眼中心等距的球形内表面,所有白点都分布在这个表面上,白点也仅在这个球形表面上作曲平面运动,运动路径完全在这个平面之中,白点只作上下和左右两个维度的运动,完全不作前后纵深维度的运动。这个与我们等距的球形内表面,如果在意识中想象距离自己很近就会感觉它很近,甚至可能近到感觉它就在眼球上贴着,如果想象距离很远又会感觉它离自己似乎很远,甚至可以远到天边。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根本无法确定这个平面到底离自己有多远,我们也无法用实际看到的景物,比如树木、房子、道路或山水风景等等,甚至包括眼睛玻璃体中的混浊物来参考比较这个平面距离自己到底有多远。无论我们把这个表面想象得远还是近,白点的点状、分布和运动都保持其本有的状态不变。

当我们把电视或者手机调节到某种单一颜色的显示状态时,如果观察距离适当并保持专注,会观察到电视或者手机屏幕上整齐排列的像素,而且会发现无论我们怎么观察电视和手机,观察距离有多远,无论电影和手机里显示什么颜色和图形,像素的分布结构、间距、形态、数量、密度等等都不随之改变,总是保持其本有的状态。这是因为在观察者的观察中,在电视和手机显示的图形中,像素是超越一切观察方式,超越一切图形内容的存在。

同样的道理,上面观察到的这个超越一切观察方式、超越一切眼睛状态、超越一切环境因素、超越一切意识想象的“神奇白点”,应该是与眼识界上的像素相关的某种运行痕迹,与电视和手机像素不同的是这种痕迹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为什么眼识界像素的运行痕迹是白色的点?为什么是这样分布的平面、分布的间距和分布的状态?为什么会有这样形态的运动路径和运动速度?为什么每半秒刷新一次?……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着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认识。

眼识界只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中,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图形都是眼识界天网像素的组合形象,组合形象虽然能够拍摄记录下来,但天网本身却无法直接拍摄,天网的像素和像素的运行机制的痕迹也无法直接拍摄,这就好象摄影机虽然能够拍摄一切景象,但摄影机却唯独无法拍摄和记录自己,也无法拍摄自己的运行机制。因此想要真正认识天网、认识天网的运行机制就只能在自己的实际体验中去感受和验证天网的存在了。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13 10:35:00 +0800 CST  
2、为什么距离是各向同性的而视觉却对水平距离比对垂直距离更敏感?

距离是各向同性的,无论是横向还是竖向的1米都是相等的距离。但是这个逻辑在我们的视觉里却完全不成立,比如仔细观察这个在几何尺寸上基本均匀的“井”字:



虽然这个井字的横画和竖画一样粗,横画间距和竖画间距相等,但如果单独仔细的观察这个字:



会发现在视觉上明显感觉横画粗而竖画细,横画间距窄而和竖画间距宽,而且感觉井字的中间不是一个正方形,而是一个偏“瘦高”的矩形,整个字的尺寸也感觉是一个偏“瘦高”的矩形。

如果把竖画明显加粗,比如加到原来的1.5倍粗:


不要与原来的井字比较,而是单独审视这个井字:

会发现即使几何尺寸不同,却发现比较之前的“井”字感觉横竖的粗细比例在视觉上“进一步更均匀”了。

然后再把横画间距明显调窄,比如调到原来的86.6%:

再次单独审视这个井字:

会感觉横画间距和竖画间距之间的比例在视觉上也“进一步更均匀”了,同时中间的矩形也似乎感觉即不“瘦高”也不“矮胖”的更“匀称”了。

最后把竖画的总高度明显缩短,比如调到原来高度的86.6%:

又再次单独审视这个井字:

会感觉整个字的高宽比例在视觉上更“匀称”了。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14 11:00:00 +0800 CST  
为什么距离明明是各向同性的,而我们的视觉却明显更偏向水平方向呢?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眼是宽度比高度大,从而造成横向的入射光多于竖向的入射光,所以我们对水平方向的尺寸比对竖直方向的尺寸更敏感。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当我们看下面这个井字时:

就应该感觉横细竖粗,应该感觉井字偏“矮胖”而不是偏“瘦高”,但实际上我们的视觉依然是偏横向的,所以视觉的偏横向性与入射光在横、纵方向上的多少比例应该无关,与眼皮打开时的横、纵向尺寸也应该无关。

这个问题如果用眼识界天网的分布结构就能够很好的解释。由于天网的像素是球形曲平面上的蜂巢状分布:

设水平方向上两个相邻的像素间距为1,那么竖直方向上两个相邻像素的间距就应该为1×sin60〫≈0.866

当我们看到的水平线n个像素左右相连所展示的宽度a,在竖直线上同样是n个像素上下相连所展示的高度却只有0.866a。因为宽度a的水平线和高度0.866a的竖直线都分别对应数量相同的像素,所以我们依然会认为这两个几何尺寸不等的线条长度在视觉上是“相当”的。

另一方面,在眼识界上最细的连续水平线条的总宽度为一个像素所占位置的圆形的直径d,而最细的竖直线条总宽度却为1.5d:

因此,我们看到的最细水平线条所展示的粗细度为d,同样是最细竖直线条所展示的粗细度却为1.5d:

但是由于粗细度为d的水平线条和粗细度为1.5d的竖直线条在粗细维度上的实际宽度都是相同的1个像素:

所以我们依然会认为这两个几何尺寸不等的线条粗度在视觉上是“相当”的。

由此可知,视觉偏水平方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天网的蜂巢式分布结构造成的。蜂巢式分布在一个球体内表面上的天网原本虽然是各向同性的,但是如果观察者把正六边形的底边方向“人为的”设定为“横向”,与之垂直的方向设定为“竖向”,则整个天网的分布就会呈现各向非同性,而且在视觉的长度权重比(或敏感比)上横向和竖向之比为1:0.866,在视觉的粗细权重比(或敏感比)上横向和竖向之比为1:1.5。

只要大致观察古今中外的字体,特别是其中横、竖笔划的粗细设计比例:



不难发现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横细竖粗更协调,宽大高小更匀称”的视觉特性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也可能说明全人类眼识界天网的蜂巢状分布结构应该基本一致。

既然在视觉上更偏向水平方向,那么我们又是怎么知道距离是各向同性的呢?这是因为我们观察距离的时候视觉方向是可以任意旋转的:当我们观察水平距离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头部方向,把这个距离调节到自己视觉的水平方向来观察,这样观察的习惯可能是因为视觉对水平距离更敏感;当观察竖直距离的时候又可以调节头部方向,仍然把这个距离调节到自己视觉的水平方向来观察。当同样的距离放到同样的视觉水平方向来观察时,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距离是各向同性的,而自己的视觉感觉却更偏向水平方向”——这似乎产生了一种“自己的视觉在犯错”的感觉。

在这里也许需要郑重的给自己的视觉平一回反:不应该是视觉对距离和粗细犯了错,而应该是我们误会了自己的视觉。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14 11:03:00 +0800 CST  
在下一回,我们将讨论有关“天眼”和“天眼”与肉眼是什么关系的问题,试图在超投理论的框架内合理的解释“天眼存在吗?”、“天眼是什么构造?”、“眼的本质是什么?”等等问题的答案。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18 06:58:00 +0800 CST  
十、超级天眼

当观众观看立体电影的时候,看到的实际上是两个摄影机镜头拍摄到的两个不同角度的影像:


放映电影时分别用两种光线来分别投影这两个角度的影像到银幕上,两种光线通常采用两种技术方案:

第一种是电影院电影设备常用的偏振光方案,用两种振动方向不同的偏振光来分别投影两个影像:


观众戴的立体眼镜上有两个偏振光滤镜片,左眼镜片过滤掉右侧摄像机拍摄的偏振光影像,只让左侧摄像机拍摄的偏振光影像通过,右眼镜片过滤掉左侧摄像机拍摄的偏振光影像,只让右侧摄像机拍摄的偏振光影像通过,从而让左、右眼分别对应看到左、右侧摄影机拍摄的影像,随后观众在意识的想象中“还原”出拍摄时的三维空间。

另一种是家庭电影设备常用的红蓝光方案:


用红、蓝两种光来分别投影两个影像,观众的立体眼镜上分别有蓝光滤镜片和红光滤镜片,如果左眼镜片过滤掉右侧摄像机拍摄的红色光影像,只让左侧摄像机拍摄的蓝色光影像通过,右眼镜片过滤掉左侧摄像机拍摄的蓝色光影像,只让右侧摄像机拍摄的红色光影像通过,从而让左、右眼分别对应看到左、右侧摄影机拍摄的影像,随后观众在意识的想象中“还原”出拍摄时的三维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双眼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眼识界的投影,眼识界上的所有像素分布在球形面上,那么左、右眼观看眼识界的影像时,为什么会分别看到两个不同空间角度的平面影像呢?眼识界是如何把两个存在空间透视角度差的影像分别投影到左、右眼中的呢?这两个影像从哪儿来的?影像的来源是什么形态呢?

1、天眼的立体投影机制

由于我们的左、右眼的感光原理完全相同,观察和调节方式也完全相同,因此能够看得到的光的性质都应该相同,左眼能看到的颜色右眼也能看到,左眼能看到的偏振光右也能看到,因此眼识界的立体投影机制即不可能是偏振光方案,也不可能是红蓝光方案。

球形的肉眼眼识界是通过双目视觉产生的,因此不可能存在两个肉眼眼识界。一个肉眼眼识界的球形表面应该是一个面,一个面能够分别对左、右两只眼睛投影出两个空间透视角度的光线,这决定了这个面不应该是简单的一个球形表面,而应该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曲面。因为左、右眼看到的光线在每一个像素上都存在空间透视角度差,所以这个曲面应该至少在每一个像素范围内都具有一个相同的曲率变化周期。由于眼睛的视觉成像具有各向同性,因此这个曲率变化也应该具有各向同性的。

归纳以上眼识界的结构特点和眼睛成像的相关条件可知,每一个肉眼眼识界像素的曲面也应该是具有各向同性的球形:



(其中像素的球形直径应该为眼识界周长的1:2dr≈1:1.052E9,约为10亿分之1,在本图中像素的直径明显偏大,仅为示意图。)

如果沿着下图中的红线把眼识界截开:

那么截面应该是这样的结构:

左、右眼对一个像素分别看到的影像,应该是一个肉眼眼识界像素曲面上的两个投影:

这就好象如果玻璃珠表面上有一个高光点,当双眼同时看这颗玻璃珠时,这一个玻璃珠表面上的高光点在左、右眼看来会分别对应在两个空间透视角度不同的位置。

左、右眼在眼识界像素上看到的高光点应该是量子,根据超维投影理论这个量子应该是二维的两个子弦,它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投影源——三维母弦,这个三维母弦应该在眼识界像素球形的中心位置向球形表面投影出两个子弦:

由于投影存在一个角度差,这就导致左、右眼所看到的两个二维子弦也存在一个与之相同的角度差: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23 08:07:00 +0800 CST  
在这个过程中,左、右眼就分别看到了三维母弦在两个不同空间透视角度上的投影:

然后在意识中通过比较这两个投影的差异,最终在想象中“还原”出三维母弦原来的三维空间结构,从而让只能感受二维子弦的肉眼眼识界似乎“看到了”三维母弦的三维空间。

那么三维弦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上文“八、寻找上帝粒子”中“1、弦的前世今生”中“弦的基础编织:迭代”可知,高维弦由低维弦通过迭代编织而成,三维弦也应该是由多个二维弦在三个维度上的迭代编织而成的现象。另一方面,二维弦对应三维肉眼眼识界,类似的三维弦应该对应四维的天眼眼识界,同理四维的天眼眼识界也应该由三维的肉眼眼识界通过迭代编织而成,由此可知四维的天眼眼识界应该是这样的超球形结构:

原来在肉眼眼识界中的一个像素点,在天眼眼识界中都是一个眼识界单位,而且每一个单位的像素都与肉眼眼识界中的像素相等。由肉眼眼识界的参数推理可知,在天眼眼识界中的每一个单位里都有5.25934亿×5.25934亿个像素,整个天眼眼识界拥有5.25934亿×5.25934亿个这样的单位,天眼的像素精度则应该达到5.25934亿×5.25934亿×5.25934亿×5.25934亿个像素。

由于拥有5.25934亿×5.25934亿个单位,因此天眼眼识界就比肉眼眼识界更多了一个维度——第四个维度,也就是肉眼眼中的时间维度。在天眼中的每一个单位都能显示出前半部分的像素,也就是说天眼可以同时在每一个单位中看到1/2×5.25934亿×5.25934亿个像素,而在我们的肉眼眼中从每一个天眼的单位中同时只能看到两个像素的影像:

而其它像素的影像都被我们忽略了。这是由于我们习惯于用三维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而没能发挥出天眼的真实功能,退而把整个天眼当作一个“肉眼”来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天眼正是被自己片面而粗糙的三维思维给“封印”了。

在每一个单位中天眼看到的1/2×5.25934亿×5.25934亿个像素和肉眼看到的两个像素之间,即是肉眼与天眼能够看到的信息差异,这可能是肉眼为何会“丢失”第四维度信息的原因。从某种角度来说,天眼就好象是一只拥有1/4×5.25934亿×5.25934亿只肉眼的超级眼睛,能够把三维空间在不同时间位置的影像一次就一览无余,因此也可以说天眼超越了肉眼的时间维度。

设肉眼像素间距为Δb、天眼像素间距为ΔB,按“3、运动的本来面目”中的参数和上文的天眼结构推算:
ΔB:Δb=Δb:2r≈1.2667E-7/(2×21.2058)≈2.9945E-9
可知,天眼像素间距约为肉眼像素间距的10亿分之3,由于天眼拥有比肉眼更为精细的像素间距:

因此天眼眼中的现象应该比肉眼更微妙和精致;

设肉眼像素为p、天眼像素为P,按“3、运动的本来面目”中的参数和上文的天眼结构推算:
P/p=p≈1.3556E17
可知,天眼像素约为肉眼像素的13.556亿亿倍,由于天眼拥有比肉眼更多角度的像素,因此天眼观察事物应该更全面和系统;

由于天眼拥有比肉眼更多一维空间,因此天眼中的空间也更广袤和丰富多彩。

由以上天眼与肉眼的比较可知,天眼中的四维世界应该是一个比肉眼中的3+1维界更广袤、更丰富多彩,更微妙精致、更全面系统的世界,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因为在天眼看来三维弦的位置总是在左、右肉眼看到的两个二维子弦的中间:

所以当我们通过思维训练,把自己的天眼功能完全打开时,应该会感觉天眼位于左、右肉眼之间:

现在,也许更能够深刻理解“天眼位于眉心”的第四维内涵了。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23 08:15:00 +0800 CST  
2、开启眼识界之旅

(1)开启前的准备

之前对眼识界的观察都比较粗浅和间接,只能从侧面证明眼识界的存在,基本上无法详细的认知眼识界。这一次将比较直接、详细和稳定的观察眼识界,并在这个过程中试图探索眼识界的显示方式和显色原理。

观察之前请特别注意这几点以确保自己在进入眼识三昧后不会得禅病,在类似眼识三昧的定中被惊吓、受凉等很容易得禅病,并提高观察效果:

第一点,在初期观察的时间最好选择在睡醒之后天亮之前,因为此时精神状态较好不容易昏沉,同时环境光很弱不容易破坏观察的精细性和稳定性,提高观察效果,容易观察到大量细节。如果睡前观察容易昏沉,当然如果白天能够钻到无光的山洞里,或进入无光的地窖、密室内就更好了,只是条件比较难以实现。

第二点,把一切着急的事都办妥,心中无挂碍,无病痛,无极冷、极热、雨、雪、雷、大风等极端天气,三急全解决干净,不冷不热、不饥不饱、不渴不累、不焦不忧、不急不懈,情绪平稳。

第三点,确保自己处于非常安全的环境中,比如把自己反锁在一个房间内,如果房子里还有其他人需告诉他们自己在观察的时间内(半小时到两小时左右)不可被打扰,千万不要突然闯入自己所在的房间,不要发出突然的巨响或突然的接触吓到自己。如果在一个房间内身边有其他人,需告知对方不可打扰自己,不可以用视觉、声音和接触来对自己开玩笑,并保持安静或睡眠状态。

第四点,衣服宽松透气,观察的姿势可坐可卧。坐的话可选择在稳固的木椅或木榻上,不宜坐在沙发或软床上,因为其稳定性较差,心跳、脉搏等身体的微波动会被其放大,影响眼识三昧的深入。高度以膝关节保持约90度即可,可铺一个布垫子防止身体久坐不适,脚踏实地,微微挺腰展背,头部放松正直,呼吸自然顺畅,双手可平放大腿上。卧的话可放松仰卧,也可以向右侧卧,身体尽量放松而稳定,以能够长时间保持的姿势为好。

第五点,眼睛背向窗户以减少户外光线影响,关闭一切室内光源,最好戴眼罩,如果没有眼罩也可以用深色不透光的厚布料轻轻盖住双眼(如保暖裤),但是不要影响眼睛的睁与闭,注意即要确保眼下鼻子两侧不漏光,又确保不要盖住鼻孔影响呼吸。

第六点,进入黑暗后先适应一下黑暗的视觉状态,反复睁眼和闭眼检查视觉上有没有明显差异,如果有漏光需及时调整,直至睁眼和闭眼在视觉上没有明显差异为止。然后把眼睛调节到似闭微睁(别人看起来好象闭着眼,但实际上自己能够看到景象)的状态,这样即不容易昏沉,也不容易沉浸在眼识界的景象想象中,有利于进入眼识三昧。

(2)操作步骤

第一阶段

第一步:当眼睛完全适应黑暗后,会发现黑暗本身并不是绝对的纯黑,其中有一些淡浅色斑的“噪点”,这些“噪点”的分布似乎随机,分布密度在整体上是均匀的:

有趣的是,无论睁眼还是闭眼,无论眼睛的朝向如何变化,这些“噪点”的大小、数量和分布都基本保持不变,会感觉眼睛看到的景象与眼皮的睁闭无关,与眼睛方向无关,与一切环境无关,但与眼睛焦距的调节有一定关系。与景象更密切相关的是意识心态,心态越平稳、安静而无杂念,则后续的景象会一一相续出现,如果意识中有明显的杂念甚至有妄想,则眼识界会立刻幻化出杂念和妄想的景象,如果有较好的觉观力,此时会感觉自己好象开始做梦了,这种梦大多很短,前后梦之间通常杂乱而不连续,后续的眼识界景象都不再会出现,观察也就基本失败了。

黑暗中的大白点,其密度与上文“番外篇:两则眼识界的冷知识”中的“1、如何在现实中观察眼识界?”的蓝天中的白点相仿,但面积比较大、比较模糊,不是真正的“点”,大白点呈缓慢的动态变化,似连续又非连续,分布位置也在缓慢变化,变化的频率和它们间距基本稳定不变。

第二步:放松眼球让眼睛自然“放”在眼框中“自然”的调节焦距,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大白点上,逐渐会发现它是由一些“丝”状线条组成,而且“丝线”以比较快的速度在变化。再仔细观察这些“丝线”会发现它们成群的编织组成一小片一小片浅色区域“飘在”黑暗之中。

随着对白色“丝线”的全神关注,并保持这种全神观察的状态,我们会随着观察逐渐进入眼识三昧的定中。保持眼识三昧状态一段时间后,分散的浅色区域会逐渐演变成一个横跨整个眼识界的横向带状浅色,并且会由上而下的呈匀速“下沉”状运动,当一个带状“下沉”到视界的下端后会逐渐在视界中消失,消失过程中视界上端又会出现与之相似的带状浅色继续作“下沉”运动,如此反复,看起来好似用天线看电视信号不好时的“下沉”状干涉信号波纹。“下沉”运动的速度和频率基本稳定不变。仔细观察会发现,带状区域的“下端”,即运动的“前端”是比较模糊的浅色,而“后端”是比较清晰的“丝线”。

第三步:随着三昧的深入,带状浅色形态会由横向的带状演变为圆环状,运动也会由“下沉”状变为“收缩”状,圆环状区域由视界的边缘向中心不断缩小,最后在视界的中间偏下位置逐渐“汇集”为一个很小的区域。当这个区域很小时会发现这个区域呈现有韵律的“旋转运动”,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失。在消失前能够逐渐清晰的看到浅色区域实际上是由很多“丝线”编织而成,当这些“丝线”快消失时,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丝线”是由更微小的“点”组成。这些“点”看起来是真正的没有长宽尺度的“点”,其中似乎有红色“点”、蓝色“点”和黄绿色(略偏黄色的绿色)“点”,这些不同颜色的点“参杂”在一起来,在中宏观尺度上构成了一条条浅色“丝线”,在更大的宏观尺度上构成了圆环状浅色区域,这些浅色区域宏观上的颜色会由于“参杂”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点”的比例变化而呈现出或淡绿色、或淡紫色、或淡粉色等颜色。

第四步:随着三昧的进一步深入,会发现在“收缩圆环”的黑色背景中还有一些相对固定不变的浅色点背景,就好象夜空中的“星光背景”一样,把注意力放到这些背景浅点之上,会逐渐看清“星光”原来布满了整个眼识界的“全屏”,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横向“拉丝”状的纹理,宏观看起来好似木纹纹理,仔细观察会发现依然是由极“细”的“丝线”编织而构成,“丝线”又由极“小”的“点”构成。与前面所有景象不同的是这个“横木纹”看起来感觉是“固定”的,与之前看到的每一个像素都波动不已的景象完全不同,仔细观察会发现“横木纹”的每一个细纹都在以比较缓慢而的频率稳定的切换着位置,无法追踪每一个细纹的位置变化路径,这些变化应该不是连续的,但是整体宏观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保持一段时间,随着三昧的更深入,“横木纹”会不知不觉的变成“竖木纹”,其变化方式与“横木纹”基本相似。

第五步:当三昧更为深入时会发现“纹理”的横、竖向性突然消失,所有“纹理”会以各向同性的方式作随机的“丝雾”状分布。从局部上看来象一幅有厚薄变化的“雾”,局部上与这张图相似:

整体上的分布在全局上均匀且各向同性,整体分布上与这张图相似:

细节上像素的编织在全局上均匀,细节上与这张图相似:

详细看象一根根“丝”相互编织的“网”,“网”的编织方向具有各向同性,编织的密度有疏密变化,编织变化的分布在全局上均匀。从极细节观察则是一个个“点”,“点”之间的距离有大小变化,距离变化的分布在全局上均匀。“点”的颜色始终都是红黄蓝三色,相互参杂的“点”在宏观上呈淡紫色。整个“各向同性丝雾”在眼识界中基本上是静止不动的,但细节上有微细而缓慢的变化,感觉象是坐着一艘飞船在宇宙中匀速的浏览尺度巨大的星系团,变化的速度和频率基本不变。

“各向同性丝雾”是以上所有景象中最难以保持的眼识界“底纹”,此时如果意识中略有想象或妄想的波动,这个“底纹”立刻会幻化成想象或妄想的图案,比如在观察中忽然想到自己在系鞋带,整个眼识界立刻就会变成“一双手在系鞋带”的景象,变化在瞬间完成。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想象或妄想,则能够回到眼识三昧中来,想象的景象也会逐渐消失,随后又会随着三昧的深浅程度而回到以上这一系列的某一个景象中来,或回到“横木纹”、“竖木纹”中,或回到“缩小圆环”中,或回到“下沉光带”中,但最容易回到的还是最开始的黑暗中的“大白点”中

楼主 邓炎佳臣  发布于 2020-01-25 18:20:00 +0800 CST  

楼主:邓炎佳臣

字数:21677

发表时间:2019-10-20 00: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9 13:39:00 +0800 CST

评论数:32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