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延陵吴氏续修族谱,宗亲有知道情况的请和我联系.

江苏宿迁延陵吴氏续修族谱,宗亲有知道情况的请和我联系.qq:7352987


延陵堂宿迁吴氏族谱初创于明朝崇祯年间,再修于清朝道光年间,三修于同治年间,刊印成书于光绪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谱上载有辈序40代: 之 子 承 先 统 斯文 衍 庆 长良 心 培 可 久 百代 业 重 光景 仰 前 徽 在 永怀 继 世 贤修 身 能 立 命 作善 自 延 年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7:40:00 +0800 CST  
延陵堂宿迁吴氏族谱,以始迁祖大理公吴庸为第一世,一世祖吴庸是元朝时进士,官至河南行省右丞,明朝建立后,历任福建按察司副使、浙江金华知府、审刑司右审刑。明初,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巩固朱明江山,屡兴大狱,滥杀朝臣。洪武十八年,郭桓案发,诏令严查,牵连到各级官员以致富民百姓三万多人,由于打击面过宽,一时人心惶惶,为缓和事态,朱元璋转而问罪审刑司,以牺牲吴庸公为代价.家庭蒙难,夫人陈氏为避难带着两个儿子从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移居宿迁,后来该案风波平息,朱元璋赐葬褒奖吴庸公,追封他为大理寺少卿,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副院长。因此一世祖的后世子孙便尊称他为大理公,凡延陵堂吴氏宿迁宗亲,基本上是一世祖吴庸公的后代。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7:42:00 +0800 CST  
宿迁延陵堂的后人,现在正在续修吴氏族谱,具体辈分排序是:之子承先统 ,斯文衍庆长,良心培可久,百代业重光,景仰前徽在,永怀继世贤,修身能立命,作善自延年。请问您为何地人?我们修谱办公室电话:0527--84239809,手机:13815769123,有空来做客吧!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8:16:00 +0800 CST  
记我市吴氏族谱续修典礼
族谱或称家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国史、方志、族谱,被并列为我国三大历史文献。对修纂族谱的重大意义,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领袖均有精辟论述。
近日,吴氏延陵堂宿迁地区族谱续修典礼,在江山大酒店隆重举行。出席庆典的嘉宾、吴氏宗亲代表约120人。其中既有本地的各界人士,也有来自兄弟省市及祖籍宿迁的台胞。据悉延陵吴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轩辕黄帝。商朝末期,吴氏始祖泰伯、传世祖仲雍兄弟二人为避让王位,自陕西远走他乡,辗转到无锡梅里,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领当地人民发展生产,建城立廓,创立勾吴古国,他们的高风亮节,被孔子称为“至德”之人,意即具有最高道德的人。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四子季札,效法始祖,为避让王位隐居延陵,即今常州武进一带,“季札挂剑”的诚信美德,更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因此,谦恭礼让、开拓进取、重信守诺、讲求仁义是吴氏宗族的家世风范。
典礼上,首先举行了祭祖仪式,宣读了祭文,接着吴氏尊长介绍了吴氏的起源、吴氏的家风、宿迁延陵吴氏的来历及修谱有关要求。编委会负责人报告了族谱续修工作开展情况及下阶段的计划设想。嘉宾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宗亲代表作了表态性的发言。最后,出席典礼的市政协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希望吴氏宗亲一要积极为宿迁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二要进一步传承吴氏的优良家风,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三要自觉投身到宿迁文明城市创建的活动中,以自己的文明形象,带动家人,影响亲友,共同为宿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光添彩。典礼简朴隆重,气氛热烈。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8:25:00 +0800 CST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8:36:00 +0800 CST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8:37:00 +0800 CST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8:37:00 +0800 CST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8:37:00 +0800 CST  
台湾友人来大陆 只为寻根问祖
泗洪人民网讯:自古以来啊,中华民族就十分重视修订族谱,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最近,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友人就不远千里来到宿迁寻根问祖!他叫吴良耀,来自台湾,祖籍宿迁市陆集镇人。早在2004年,吴良耀的父亲吴延长就有了来大陆寻根问祖的想法,由于年事已高,没办法亲自来到大陆,今天,就由他的儿子吴良耀代替他,开始了他们的寻根路。吴良耀(我们台湾宗族也相当不少,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我们姓吴的是何人何时迁入宿迁的) 吴良耀来到宿迁后,加入到成立不久的吴氏延陵堂族谱续修宿迁理事会,开始了对吴氏族谱的续修工作。 吴良耀(族人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努力,这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增进了族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吴氏延陵堂宿迁理事会成立于今年三月一号。要修新谱,首先要找到当年的旧谱,理事会在陆集镇一位吴良玉市民的家中,找到了一部保存基本完好的族谱。 吴良耀(看了族谱之后,使我一目了然,有很大的收获。) 吴氏延陵堂宿迁理事会理事 吴良军(我们找到族谱之后都很高兴,搞了两个小组,一个就是编委,编辑委员会下设一个采集组,半年内,大致已经有两万人左右进行了登记。 理事会成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族谱续订工作已经开展了百分之七十,预计在三年之内完成吴氏族谱的续订工作。他们认为,修订族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活动,他们的这种做法也是在鼓励自己,教育后人。 吴氏延陵堂宿迁理事会理事吴良军(我们要通过这个平台把我们族内的所有人,把我们中华文化传承下来,把我们家风,好的东西传承下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而吴良耀告诉记者,十三年前他曾同父亲来过宿迁,这次是他时隔十三年再次来到宿迁,宿迁变化之大也让他很震惊。 吴良耀(十三年后一看,我所到之处,看到这个地理景观,人文景象,使我瞠目结舌,宿迁真是天翻地覆啊,大变化,让我难以想象。)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6 18:39:00 +0800 CST  
宿迁延陵堂的后人,现在正在续修吴氏族谱,具体辈分排序是:之子承先统 ,斯文衍庆长,良心培可久,百代业重光,景仰前徽在,永怀继世贤,修身能立命,作善自延年。请问您为何地人?我们修谱办公室电话:0527--84239809,手机:13815769123,有空来做客吧!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1-18 13:48:00 +0800 CST  
经查阅光绪33年的老谱和中华吴氏大统谱,老谱上明确记载为吴怀文后代,吴怀文前有11代一直居住在苏州,本支可上溯至苏州吴氏。且老谱上说明吴庸去世后族人一半在宿一半在山东峄县(今山东峄城区附近);查阅统谱可查阅吴怀文(85)--佐(86)---大思(87),因为缺少另外一半族人无法续接,中间疑似断代,请有相关消息的宗亲和网友帮助提供消息,不胜感激。联系方式本贴中已经有详细的方式。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02 14:13:00 +0800 CST  
序言

谱古所重也。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也。先王因生赐姓,祚土命氏①,别子为祖②。故太史公之为史,必人传之。世爵者为之世家,岂先王命氏之意哉!


吾吴氏起于延陵,世称侯服③,其来远矣。而家守义公以其远而不可征(证明,证验),独起自大理公。盖大理公自峄而之宿,则当为宿之始祖,而又推本于峄者,第(但)恐后之人竟忘其峄也,旨哉言乎!夫晋之王谢(王导、谢安两大家族)也,唐之崔卢(崔氏、卢氏两个豪门大姓,长期居高显之位)也,非姓之贵者也,然其子孙世笃(专心好学 )诗书礼乐冠裳(穿着官服的官宦士绅)焉,则又以人贵。姓也者,假令子孙不肖而艳(华丽的文辞) 称厥(他的)祖父,是徒为人之嗤谈也,奚论姓贵哉?芝兰之生于幽谷也,固不若桃李之芳于元都(神仙所居之地),而其馨自若,则夫邹鲁(人名,教育家)趋步(追随)伊洛(北宋程颢、程颐兄弟二人讲学于伊河洛水之间,因称其所创学派为“伊洛之学”),规范师表,乡国(故国)而风(风范)百世者,其责在人而不在姓昭昭矣。余不肖,仰藉(仰望依靠)祖宗,惴惴以未报春晖为惧。乃得守义公是编,付剞劂(Jī Jué雕板,刻印)。氏俾吾宗人授焉。晓然知是编也,以别疏而统同,敦始而修睦之至意也。所以广孝思之不匮云。


万历丙午秋九月 七世孙明德沐手敬序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3:55:00 +0800 CST  
欲溯流穷源,族之当谱,其有关于身家也,要矣。盖木之植未始,必芟夷而培根,根毁旋凋也。人之族未始,不同于祖,祖远而亲疏有别。苟不辨亲疏,不晓其宗,不睦其族,不敦大义。故族也者,继也,聚也。以其继则继世而理,以其繁衍,故谓之聚。夫继斯远,远斯忘矣。繁则众,众则错矣。是天之生物,原始一本,如错而忘,其孰能思之,其孰能一之哉?甚哉!族之当谱其有关于身家也,要矣!吴氏旧谱毁于兵火,先伯守义自据见闻纂修传论,授之先父,先父追询神主,考其支派,正其讳字,集兹大成,没于王事,未就剞劂,终属缺典。隐不肖抚帙增悲,恐久而成沉泯也。虽然岂以隐之不肖竟废先人之苦心乎?于是敬遵遗训,用继厥志。崇世系所以亲亲也,奠昭穆所以长长也,叙行实所以贤贤也,纪爵秩所以贵贵也,悉训诫所以严是非也,谨丧祭之礼所以慎终追远也,隆冠婚之仪所以责成人而启后嗣也,酌庆唁助遗之节所以通和而广众也。亲亲必能尊祖,尊祖而孝兴焉;长长必能恭让,知恭让而弟悌焉;贤贤必能思齐,知思齐而品正焉,品正而知劝学,知劝学而业着也。严是非必能律己,知律己则宽以待人。慎终追远,日归其厚,人成嗣茂,世延其庆。通和广而知相恤相爱,知相恤相爱乃不凌不偷。是故一谱告成,而九族亲睦。先伯创于始,先父成于终,其有功教于吴者大矣!不然其后裔弗知其先,视其异,弗问其同,何族之为?隐不肖复述于先伯先父遗帙以合族。故曰:甚哉?族之当谱,其有关于身家也。

八世孙吴隐熏沐慕撰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3:58:00 +0800 CST  
《族谱赞绪序》

吴斐然云:树木有根,水有源头,人怎么能没有祖宗呢?探寻水流方向一定要寻求水的源头。植树一定要培好根,感恩长辈怎能没有家谱呢?从大的方面说,国家编有历代帝王繁衍世系,姓氏的发源、渊源、支脉;从小的方面讲,编修家谱,能彰显祖先的业绩,后世子孙确实应重视。


为何要重视呢?有家谱,能敦促九族宗亲亲近自己的亲人。这是仁;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这是义;慎重地对待死者,追念祖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这就是礼。家族世代相承的血缘关系的系统不乱,.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有分别,这就是智。不属于本族血缘的要坚决祛除,这就是信。族谱一旦修成,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种尊卑、长幼的关系的常道就完备了。近的讲,对自己的父母,远的讲,对四面八方的人,各自亲睦和谐,和乐升平。因此编修族谱事关重大啊!我吴氏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先祖父守义公因所见所闻多,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开始编修族谱。后得到叔祖完初公合族编修,无不完备载录。总的说,没有我先祖父的努力,就不能启导叔祖父继承前人的事业。没有叔祖父的努力,就不能开辟未来的道路。两位先祖对我族续修族谱功劳真大啊!他们续谱完成后,每人发给一册。我的叔父澹夫公继承先辈的事业,单独将族谱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又加了序言,雕板印书告成,使我吴氏族谱没有消失,叔父的功劳太大了。然而,即使知识浅薄,仔细地阅读《序言》、《谱论》、《谱传》,细心体会,其中意味深长。赞扬忠孝廉洁,批评忌恨恶人,勉励学好,规劝改正错误 ,奖励好人,贬斥坏人,鉴戒后人。观点明确,立场鲜明,根据事实坦言直书,不加任何掩饰的词语。至于那些有关隐晦的社会公德和旧习俗,人们只相信确切的定论。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意思是,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继续发扬他的德行。这是匡正祖宗的垂示教训的话。圣贤人的生活礼节、守则、理想、人生,都在《六经》中标示出来。然而两位先祖的理想在家谱里,虽然驽钝,拙劣,也不能埋没他们修谱的苦心而吝惜不外传呀!我不考虑自己才疏学浅,见识鄙陋,写了这篇《族谱赞绪序》,附在《序言》的后边。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3:58:00 +0800 CST  
吴希孟曰:

高皇帝鉴輙zhé胜国多用重典。一时仕高皇帝者伙矣,无论善终,几能善其后哉?大理公为刑官,司农卿郭桓赃犯,累巨万,词连天下。高皇帝震怒,一时逮死者甚重。会有天变,诏下求言。言官追论刑官失入,而大理公尝当雷霆之下不获免。卒之,上悟其冤,赠官赐祭,非廉洁最著深当乎上心者,故未易有此也。嗟呼!野史纪大所以所以死,而不及其他,虽然苍头一人,敝衣数件,亦足以见大理公矣。


大理公生二子:伯讳简,仲讳启。启精堪舆,家言称阴阳公。遭难家奉母陈氏侨居于宿。母氏没,相埋地,见马陵之西有地一区,叠起叠伏,负山面河,乃葬母焉。曰:此后吾家子孙繁衍当有兴者。后果如其言。第后人不晓先人葬法,点画既谬,昭穆复差,至今见者惜之,卒葬祖茔。


阴阳公生聪。聪为人深沉,多大节,读书不成,遂以布衣任侠里。中通黄老之学,晚年诵《道德经》甚敬谨。嗟呼!旨哉五千言,非晓人开士.鲜不以为。家人常语耳,味而读之,乃有以见。高祖娶徐氏继刘氏,卒葬祖茔。聪生敬,敬娶顾氏,生三子:长子即太父,处世公霖也。次讳霰。曾太母顾氏卒,继王氏,王氏绝爱而妬,于是霰出而居刘马庄。旋而出居治之北方。太父曾以长子义,不可离左右。王氏妬益甚。尝以事激曾太父,曾太父大怒,以石击太父,误中椟,椟 几碎。先君方数龄,以嫡孙过庭下,履橐橐有声,王氏问曰:谁何之?先君惧,遂匍匐而走。高太母谓王氏曰:而为人晚母,如此妬甚,吾非而晚姑乎?独奈何不相容也。久之,度势不可,取金环于耳上付太父曰:若不闻申生留而亡,重耳出而存乎?盍图之。于是太父亦携先君之刘马庄居焉。王氏殁,始归。归而,每观破椟 ,泪辄数行下。曰:无修整令后人见之,知我不得于亲也。又感刘氏恩,泪辄数行下。曰:后世子孙岁时拜坟墓,幸无忘刘奶奶楮钱也。今累世遵其言,无敢违者。卒葬祖茔。


太父讳霖,字天恩。尝为邑诸生。缘为后母所妬流落。不偶,遂请去博士籍,人以是称为处世。公平生刚正慷慨,守分安贫。邻家俱大厦,所居茅檐仅避风雨,处士绰如也。服食起居俱有常度。虽见苦为生,而每事一禀。于仁义人皆谓太父为长者。时有兄弟异产,召太父为盟主。有宅二区,一湫隘,一爽垲。其弟欲得爽垲者。中夜叩门而请于太父,太父拒之曰:而不闻礼有大宗,家有长子,此宅合当归乃兄,使我一有所私,则尔兄弟无用召我为矣?遂语塞而去,闻者叹服。讼者为仇,得太父居间,而两家之忿解。族中事无巨细,辄问:大兄以为何如为?吴氏祭酒云:年德即尊,邑令宾之,太父受其札而不赴,曰:吾马陵老布衣,平生有愧乡评多矣,一旦敢与县官分庭抗礼坐宾筵,令父老俎痘我,我其勺之人耶。年八十无疾而终,太母张氏旌义民,十世同居。张公宾女也,太母素习其家法,归太父,以孝谨闻。平生秽言不出口,足履不逾阃。生二子:长即先君。卒葬祖茔。

吴希孟曰:

嗟呼!太父在日,余仅七龄耳,尚能记忆当时命坐侍食,想见其状貌云:太父状貌不逾中人,而质行多长者。余见其内行一,五十年如一日也。太父严事鬼神,孝事祖宗。岁时,伏腊具丰腆。诸孙能履者,令俱诣墓所。每晚坐北堂东南向,饮酒不过三大杯,辄闭目坐,坐良久始就寝。率以为常。家无诸胥,仅供饘粥 而已,欣然终日,颐养天年。又见诸大姓推重,太父不称大晜,不谈,不下马,不过门,茅檐外多长者车。谚有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太父之谓耶。盖余观先太父庶几哉?有古先民之遗风焉。

先君讳辇,字孔御,别号青山处士。公霖长子,称长公云:先君生而美鬓眉,声吐洪亮,魁梧丈夫也。太父春秋高,令先君应徭役,主外政;先叔应宾客,主内政。先君因而十九在外,十一在内。早晚归,辄问太父食否?不则百计为具。尚太父食,然后食。性刚方,好面折人,不能容之过。里中浮薄少年时时谨避之。第平生不妄语,无他肠,人无怨之者。居家肃然,仆俾最惮,先人未尝鞭笞相加。即有过,叱喝之而已。娶先母,得奇疾,耳目俱废。太父谋为置别室,意在先君启口,先君终身念不及此。厚德若斯,故虽传记所称何以加焉。既杖而宾于乡,尊太父遗教竟不赴。享年七十五,卒于正寝。先母张氏,卲店张公宪之女也,有废疾,不预家政,见者惜之。卒年七十,葬马陵东新茔。生不肖三人:长讳希增,庠生,娶朱氏。次讳希祯,娶李氏。季即不肖希孟,新泰县儒学司训,娶刘氏,孙男若而人,曾孙若而人。

先君平生虽未尝读书,而识道理,言论甚正,立心操行可质鬼神,持方严不偕于俗。好事少年见,以为迂远不近人情耳。晚年寥落,不肖等无所见明。每对客叹曰:吾三十年前骑唉叚马贸易山以东,归而获息乎?授余弟未尝诘问,岂料今日穷也。虽然,皇天岂负我哉?尝试论世俗所羡慕者,无过名利而已。故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今人情一快意当前,则沾沾向妻子有德色;一失意当前,则戚戚向妻子有忧容,常态耳。余谓先君平生未尝有之。岂其天性耿介有绝人者乎?语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先太父及先君积德累行俱穷约终身不食其报世。有饰诈钓名专利罔上者,反享尊官厚禄,子孙逸乐,累世以之。谚有之:曲如钩,封公侯,直如弦,死道边。倘所谓天道无知者,是耶?非也?虽然望其报而为善者,天不与也。因其不报而怠于为善者,天弗与也。诗曰:贻厥孙谋。又曰:绳其祖武。余不肖,亏损先德,窃意子孙必有兴者,借曰无之,然则恢恢之网漏耶?冥冥之报爽耶?必不然矣!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4:03:00 +0800 CST  
三吴传(旧谱翻录)

吴庸东鲁峄县人也,登元顺帝至正某年状元叶祖洽榜进士,任至云南太守,扶夷爱民,礼贤忠国,至今载之,迨我明朝征辟为大理寺亚卿。明刑折狱,世无冤民。时以直言救户部尚书郭桓者,钱谷之乏数,因被太祖以诖加刑。后直节彰明,复褒重之。当奏议加刑时事具见明《起运录》载也。

厥孙曰讳裕,中景泰癸酉科举人,除河南鲁山县教谕。造士有方,尤恤贫生。命典试山东省乡试,选举得人。因抗节监司,复除湖广道河洎所在大使即归养,终身不仕。

厥曾孙曰讳政,膺出任,被委任)弘治某年岁贡士,除河南道归德州知州。时在京师领符节(朝廷委派的地方长官或专使)时,闻孀母李氏遘疾,即顷刻缴符节于吏部堂,辞职归养。时执政咸称为真孝子。欲以太守之衔予之,即不屑就。及急归,遇刘贼之难,守丧不避。时刘贼义之,即免患。


夫以吴氏之族曰庸为忠臣,曰裕为清吏,曰政为孝子,清风高节,咸萃于一门。当时乡士大夫已韪之矣,仍观风太史氏采焉。
附传一节妇传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4:07:00 +0800 CST  
附传(二)


人生贵不朽。所不朽者存乎名。品行坚定者,或载书史;学问素著者或记邑乘。是皆树勋业于一时,播芳名于千载者也。我观宿邑吴氏,论其世,历年五百,考其人,别户千余,其中有可法可传者,盖不乏人矣。皇明《启运录》云:吴氏庸公,本元朝进士,任皇明太守,明刑折狱,世无怨民。时而直言谏证,艰险莫避,忠何如也!厥孙曰裕,中癸酉举人,任鲁山教谕,礼贤下士,周恤贫生。时而更除湖广,矢志不仕,清奚若也。及今世近二十,知吴氏载入国史俾名不朽者,不能枚举。或曰:此男子所能及,非女子所可为也。然而树美德建懿行,岂分男与女乎?余有嫡堂妹,幼聘吴衍忠为妻,未婚,忠病故。妹闻以为含耻而生不如守义而死,于是服烟而亡。迨吴氏娶柩合葬。即如《诗》云:榖①则异室,死则同穴也。后经增生吴衍棠等请旌建坊修传入志。虽则张门之不幸,足为吴氏稍增辉耳。余忝戚谊聊存数语附吴氏族谱之末,曾不免为高明所窃哂②也已。


安徽泗州民籍翰林院编修 张启藩 撰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4:08:00 +0800 CST  
谱论

余尝读李献吉族谱,未始不惕然有感也。曰:善哉谱乎!不虚美,不隐恶,称家史矣。廼献吉谓宋欧阳氏谱有远胄之谬,又谓欧苏二谱俱详其所自出为不可。夫详其所自出,余前有说,姑无论,论其谬者。献吉祖伯阳氏,非远胄也耶?余自大理公而上,罔敢置喙,盖宁为狄青①,不附梁公②之族,不为崇韬而拜子仪之墓③,诚虑及此耳。且也,海内明公巨乡大家世胄,代不乏人,族谁无谱,第考其列传,率多贵显之人,究其修辞类。


假鸿笔之彦,以故世人艳而称之,以为寔录。余既寡昧又复寒微,况其所祖述者不过皆闾巷之夫、布衣之侠,此何以称焉?虽然前人隐行,孟虽然无以忍泯没之乎?故拠jù(据)寔而书,示我子孙。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非敢示诸人也。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4:08:00 +0800 CST  
宗支谱序

亲亲之道,从古维昭人,不亲睦虽分属手足,犹陌路视之,况不同支不连乎?所以我前人修家乘、建祠宇,俾吾族众诜(shēn众多)和集,则亲者不失为亲,即疏者亦能视为亲矣。兹有仁四图若文茂、衍强与北一图苗儿庄庆纹、长松、长林诸户,其数世固与吾谱中班次无差,而素呼为同宗者也。溯其源亦谓系出延陵,派分南国。想吾族自分姓以后,其散佚于天各一方者,固已多年矣。今文茂与庆纹等幸得与吾族聚处此邦,且夙深敦睦之情,每循长幼之序,观其殷殷恳恳,寔怀一本之心。今故于修谱之时情愿入地同谱共祠,具见奉先思孝之诚。特憾其以上宗派无可考稽,其殆即始祖以后之散佚者欤。窃未敢臆断也,第无征者不足信,固未堪混厥支流而收族者,乃敬宗又胡可逸之谱外。姑将文茂与庆纹等所记忆数世详载谱内,俟后人之细考也。


十五世孙文涛撰十六世孙庄书
仁四图文茂衍强衍康等入香火地十亩整坐落河北镇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4:08:00 +0800 CST  
族约

孔子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言寡图之害也(主张、约定少是想把国家治理好的祸患)。传云: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分,隆替之途也(能否共同承担是关系国家的兴亡盛衰的途径)。有人无教,有教无礼。严,善恶之由也。(能否严格要求是善恶的必由之路)。吾族人丁繁矣,可无教乎?今约以礼(按照《礼》的条例制定族规族约),俾(使)人人遵而行之,知敦本尚义(注重根本,尊崇道义),世保身家永称善,庶乎不坠(败坏)家声,不负(违背、辜负)兹谱矣。


一、族人繁众,贤者固多,而不肖者亦有之。必于族众择一高年隆德者,立为族长,次选优行在庠(学校)子孙一人,使为书记(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统主一族之事。凡国课(国家赋税)徭役均平完公,方位忠良。冠(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婚丧祭,文质(言谈举止)合礼便称佳士。少不如规,族长正之,正之不从者族长罚之。


二、冠婚丧祭悉遵家礼之仪,仍随其家贫富斟酌而行。富厚者毋得过制,贫乏者不宜苟简。初冠不得衣红紫,婚姻不得慕财势,丧不得用僧道,祭不得用巫祝。


三、男子二十以上皆可婚,女子十六以上皆可嫁(按:这与现代婚姻法不符)。凡议亲须择善良之家,门户相当及伦序不紊。不许苟合无礼,以败家风。


四、治丧须遵家礼,随贫富,务尽慎终之道。毋得勉强徒为美观。不许久停柩在家,不许火化、水葬,违者罚之。(按:此条违背现行政策)。

五、居丧,戚莫大焉。频会宴饮,非礼也。故初丧而成服则会食;将葬而吊祭,则会食;既葬而劳慰则会食。
六、家有丧,亲者助之;亲者不足,稍亲者助之;再不足,各房众助之。但助之治丧事足矣。毋惠及私事。

七、尊长有伦,不可侵犯。有事当禀族长,从容辩论,不许忿讼公庭。如恃尊压卑,有所侵夺或卑幼犯尊,有所欺忤,族长分理曲直。尊则同众面数其过;卑则责其犯上之罪。

八、男女有别,所以异于禽兽也。凡十岁以上不同席饮食;丈母不与女婿同席;出嫁女不与兄弟同席;诸妇不与宾亲相见,父母无大故不许归宿于家,亦不许露面出游或入寺观烧香,违者罚其男子。(按:这些是封建礼教)
九、男子贤愚不齐,士农工商,各习一也,安分守己,无忝尔祖,方称完人。如小子顺孙,义夫良吏,一切善行,合族恭敬之,贫则恤之。若习学非义,败荡祖业或赌博者,盗窃者,酗酒者,健讼者,卫役下贱者,诓骗财物者,外内乱者及为官作吏贪赎犯刑者,不孝不弟、不慈不睦、无籍无行、无廉无耻者,合族摒之,终身不齿。

十、男子生,父教读书知礼,毋得习学歌唱,毋近下流。女子生,母教习学女工,务知勤俭,毋得读书识字。(按::这些是封建礼教)


十一、女行不出闺门,惟以孝顺贞洁为上。若夫亡守节,生用不足,亲房供之。盖棺定论,合族旌之。如夫亡改嫁或夫在行亏者,众共弃之,不入家谱。(按:守节给家族带来荣誉,却给妇女带来痛苦)


十二、良贱等威,律法甚严。族中奴仆若见尊长及子弟辈,坐而不起或敢有言语犯忤者,告其养主治之;养主不治,告于族长并养主治之。

十三、谱以明先世之德,绪宏来裔之宗传。非苟虚文,徒饰夸美,使哲人贞士遵而行之。祖宗果有灵,必佑尔子孙。若狂夫悍子,唾而弃之。鬼神却无私定折尔来福。古语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可不慎哉。

十四、丈夫之冠,父母命之;丈夫之名,父母命之。凡父兄命名子弟余大祭之日,先告祖宗:某第几子今已成人,应命某名。随通于族众,使皆知之。不致有重差之误也。斟酌既定,然后登名于谱。

楼主 wupeiqiang101  发布于 2013-12-14 14:09:00 +0800 CST  

楼主:wupeiqiang101

字数:7514

发表时间:2013-11-17 01: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17 20:30:12 +0800 CST

评论数:20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