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改编】礼嬛~结合剧和小说做的一些修改

【跑题只加国初印象一】以下文字,有轻微的崇洋媚外倾向,如有不适,请绕道


坐上去加国的飞机,并不特别兴奋,虽然也算第一次出国,也许是平日里常常独自出游的关系,未见忐忑,倒是好久不见丈夫,有些期盼和想念。


那是一个十月初的上午,飞机在温哥华上空滑行,我打开了飞机窗,大女儿望着深绿的群山峻岭顶端都如帽子似的覆盖着皑皑白雪,以及海边点点白帆,甚是欣喜,拍手叹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女儿诗意的惊叹,让我也不禁动容。原来,中国古诗的意境,竟在一个外国之地,表达得如此的恰当。我的思乡之情融合在异乡的美景中,五味杂陈。


温哥华的转机并不顺利,因为是陪读的身份,要多签两年的证,与普通的旅行者入关不同,办很多的手续,不能从普通的海关口入内。于是我被引导进一个移民局的办公室,一位湛蓝色眼睛超级帅哥用温柔而细微,刚刚能让人听得见的声音问我情况。我结结巴巴的用英文交流着(真心发怵)。没想到那海关人员温和的一笑,找来了会华语的另一位海关,替我办理各种业务——其实,我心底里倒希望原来那个海关帮办理的,即便我英文很结巴,可是,能和一个顶级西洋帅哥说上几句,还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啊。。。(HC无节操的说)


在移民局逗留时间比较久,错过了原定飞往多伦多的班机。我心有些慌,觉得如果真的要在机场过一夜,就要面临着宾馆之类的事情,我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总是诸多不便的。还好在机场换票时,那服务员直接问我要不要坐下一班。我这才知道,从温哥华到多伦多,差不多每个小时或两个小时就有一班,不至于要住温哥华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飞机再次飞到多伦多上空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看到飞机下面一派的昏黄,没有高楼彩灯,没有各种炫目的广告灯牌,整个大地都只是笼罩在稀疏、低矮的街灯那昏黄单调的光里。我不禁有些失望,原来加国最大的都市,也不过如此,不如上海、不如北京、甚至不如深圳多矣。。。


两岁的小女,被飞机的停机声音吵醒。我说:“宝贝起来,到了,可以见到爸爸了。”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原是疲累的,然对于经历了近一年时间野生训练的女儿来说,这不算什么。她揉揉眼睛,收拾好自己的包包,数了数身上的物件,她负责的都没少。于是就抱着小熊随着人流开始往外走。


我也不知道是女儿领着我,还是我追着女儿,总之,我拖着随机的行李,默默的跟在她身后,没有牵手,也没有提醒。我看她如何解决出口、妈妈、行李等问题。


女儿跟着人群走一会儿,又回头看看我,看我还在,叫一声:“妈妈。”我回应了,示意她可以继续往前走,她就自己继续跟着人流往前,我们的距离总在十步之内。国内航班不需要过关,女儿比我先一步到了领行李的地方。忽然有人抱起她,女儿看了看来人,兴奋的叫着:“爸爸!”


程浩早早的进来候机,还巧妙的从始发处绕下来,直接在拿行李的地方等着我们,而并非在外面候机的人群里。所以我都没有意识到他会出现的地方出现,倒是吓了我一跳。女儿自从绕上了爸爸的脖子,就没再肯松手。一个多月未见了,她从未提过想爸爸的,没想到见面的时候原形毕露。


程浩的学校不在大多伦多地区,而是五大湖区附近的一个小镇。机场巴士开出去不到半小时,我们就陷入了一片黑暗里。


在中国,除了西北地区,我已经很久没有在什么地方是会感觉完全陷入黑暗中的。无论坐火车、汽车、在中国的东南北大部,城市、农村、总是灯光点点。目视距离之内,一盏灯都看不到,这只是我童年才有的记忆。


我惊异的问,我们就出了多伦多了?程浩点点头。


大城市之外怎么就漆黑一片?清凉、新鲜得几乎不真实的空气,以及一望无际的茫茫黑夜,让我有了一种坐上哈利波特列车的感觉,不会是进入魔鬼域了吧?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17 02:52:00 +0800 CST  
【跑题只加国初印象二】以下文字,有轻微的崇洋媚外倾向,如有不适,请绕道


好不容易见到星星点点的昏暗的亮光,转几个弯就到了一栋十几层的高楼。四周围灯光不强,也不知周围环境。


第二天睡醒睁开眼睛,还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女儿也醒了,拉着我的手来到阳台。展眼望去,哇——一个童话的世界。。。


整个小镇没有几栋高楼,放眼所见,都是一栋栋低矮的两层楼的独立屋,每一栋房子就像欧洲童话中的小房子,情态各异,色彩不同。


一片一片的红枫,摇曳在透亮的阳光里。那样的阳光,是我己经几十年未见的灿烂。天上一望无际的蔚蓝,没有一丝云彩,甚至没有一丝的杂色。


整个小镇,沉静在宁静中,宁静得能听到松鼠磕松果的嗒嗒声。


程浩早已上学去了,我和女儿收拾好自己,就出了大楼。


楼的前面是一片停车场,后面又一条林荫小径,我与女儿踏上小径往后面寻路。大约刚下过的雨,地上有些湿,满地的红叶,踩的沙沙的响,女儿又诗兴大发,叹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笑对女儿说:“宝贝儿,这些不是花儿,是枫叶。”


林荫小径上有一座拱桥,大约刚到中午吃饭时间,有中学生陆陆续续的往这边过来,见到我和女儿,无论是走路的还是踩滑轮的,都停了下来,让我们先过。先过了一个华裔的小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见了我们一脸的笑意,边让路边用纯正中文笑问:“你们好,是新搬来的么?”


这样的待遇,是我在国内未曾见的。在国内,这样半大的孩子见了我这种欧巴桑,怎么可能打招呼?低着头当没看见就过去了。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小男孩的热情,我简直是受宠若惊,磕磕巴巴道:“对啊!”


男孩主动笑道:“我叫×××,住那边六楼,欢迎去玩儿。有新邻居,我爸爸妈妈会很欢迎的。”说着看看时间,摆了摆手急速滑过。


接着过来两三个纯正的白人学生,有男孩有女孩,他们也让在一边,对我们友好的笑笑,然后,爆了一句中文:“你们好!”


天!我当时就呆愣当场。中文这么流行了么?我这是在国外么?


当然,惊呆的不仅是中文,而是加国孩子们的彬彬有礼。他们的打扮是干净简单的,他们的眼神都是清澈透亮的,和碧蓝的天空一样,不含一丝的杂质,即没有苦大仇深的怨怒,也没有玩世不恭的傲气。他们就如童话故事、卡通漫画中走出来的少年,宁静如水,清亮如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让人觉得他们是自信且谦虚,沉静而内敛。——我只能心中暗叹,是什么样的水土,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做养这样的青少年啊!


于是,我对这一片土地又多了一份好感。


---------------------------------------------------------
外记:今年圣诞节,我们一家在赌城玩儿,俩女儿在大街上买帽子,那一个卖帽子的商人问我们:“你们是不是来自加拿大?”


程浩说:“是的,你怎么知道?”


那商人说:“加拿大的孩子有着特别的气质,他们很文雅,很有礼貌。你们的女儿们身上就有这样的气质。这种气质我们美国孩子没有。”


呵呵,我们自己并不觉得,原来,紧挨着的两国,还是有区别的。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18 01:40:00 +0800 CST  
【跑题只加国初印象三】动物比人多


过了小桥,女儿就不肯走了,指着小溪对着我大叫:“妈妈,乌龟,大乌龟。”


是的,小溪的中间有一个巨石,一只两斤多重的大乌龟懒洋洋的趴在上面晒着秋日的阳光。水里是慢悠悠的大鲤鱼在游者。


小溪有许多的木质“堤坝”,这些堤坝,不是人建的,而是水獭。其实,一只水獭正忙着咔嚓咔嚓的咬断小溪旁的树枝,一节一节的努力筑坝。


女儿看呆了,足足一个小时也没肯挪步。


那小溪不是什么公园的小溪,里面的动物也并非人工饲养的,而是纯天然,纯野生的。桥的另一头,是几只鸳鸯在戏水,更远处,是两只优雅的黑天鹅,对比之下,那一群一群的麻鸭和加拿大鹅就一点也不显稀奇了。


我是没有想到,只距离高楼大厦一两百米的地方,就可以“荒凉”成这样。。。同一时间,可以在眼见范围之内,近距离观察十几种野生动物。。。


-------------------------------------------------------
外记:一只松鼠的故事


松鼠是非常非常常见的。我们家阳台就有这么一个“常客”。开始,我们很好奇,就喂它各种东西吃,吃着吃着,它就吃习惯了,天天来。有一次,竟偷吃了阳台上的腊鸭,香肠。。。


于是,我和程浩就做了一个麻辣馅饼,一家三口躲在落地的玻璃窗后看松鼠吃馅饼以后的反应。


那松鼠被辣得哇哇怪叫,从此就记恨上我们了,不满足于只偷吃我们阳台的东西。有一次趁我们不在,咬开了纱窗,钻进来,居然让它找着了一整包散装的巧克力。。。


松鼠来劲了,把巧克力吃了就算了,还到处藏,我的枕头下面,被子里,抽屉里,姑娘的鞋子里,袜子里,沙发底下。。。


我们从外面回来,一不小心,姑娘就踩了一脚的巧克力,我则是坐了一屁股都是褐色的。。。足足有一个月时间,我们就在不断的挖掘和发现“巧克力”中渡过。。。悲催啊。。。


那松鼠还不依不饶,之后动不动就偷进来翻箱倒柜。。。那纱窗补了又破,破了又补。。。


后来,我们用一个塑料筐子和一个诱饵把松鼠罩住了,刚好有点急事,就把松鼠先罩在筐子里,出去处理了不到半个小时,回来一看,塑料筐子也被它咬开一个洞,它竟然“越狱”了。


“越狱”之后的松鼠,并未变的谨小慎微,而是变本加厉地恶作剧。。。


于是,我们新买了一个筐子,再一次的抓住了它。无法可想,我与程浩带着松鼠,开车出去几十公里,把它丢在一个大森林里。


还好,它应该是没找到回来的路,我们总算是安生了一段时间。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18 02:05:00 +0800 CST  
上一两张图吧,当年相机不怎么行,就这样了。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18 08:05:00 +0800 CST  


想进我们家来偷巧克力的那只。




野外比较高清的一只



加拿大标志——呆头鹅



黑天鹅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18 09:13:00 +0800 CST  
几张打得比较高清的鸟儿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18 09:21:00 +0800 CST  
【跑题之穿越】
加拿大的民族政策是比较具有特色的,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求同存异”。


我们中国,无论古代、现代,都是比较宽容的,包容许多的外来民族。然而,各种的外来民族会因为强大的“汉”文化的温柔侵袭,逐渐的失去自己的特色。古代的各种民族,如匈奴,吐谷浑 、吐蕃、月氏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而如今的壮、瑶、苗、土家。。。许多的民族都只徒有其表,骨子里也已经汉化。


美国跟中国的汉族也一样,只是更强硬。美国虽然是一个最开放的移民国家之一,但是,他们的教育体系里是让所有来到美国的各国各族人民受到美式的教育,让他们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表,接受美国的价值观。不服从者,早已不存在,比如印第安人。


加拿大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包容”。所以,加拿大很奇葩的有两种语言为国语,如果中国人再多一点,说不定几百年之后会变成三种。。。。


我们所居的小镇,不仅建筑是英式的,街上随处可见的是严谨的英裔老太太,戴着小礼帽。


如果这还不算奇怪,当我们追着热气球到另一个德裔小镇时,我们被惊呆了!我们以为穿越到了十七世纪的欧洲。


那里所见全是古色古香的——人。


啤酒肚的男人,光着脚,穿着吊带裤,拿着一把大叉子在田地里挑着干草。女人们穿着十七世纪的大蓬裙,花边小帽子。公路上跑的是——马车。房子里点的是油灯。。。。


小孩子也是一水的“古装”打扮,赤着脚在野地里疯跑。。。


我们以为也许是因为什么节日。可是,我们错了,人家就是这样生活的,而且这样生活了几百年。他们拒绝高科技的“污染”。他们养的牛、羊、鸡都是纯天然的。甚至,他们的思想体系都是旧时代的。


我忽然想起了桃花源记,我们一家就像闯入了桃花源的武陵人,忽然看到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后来,我们不断的在加国各处游历时,亦见过更稀奇的种群,比如法裔、比如印第安人——不是美国那种只有肤色,完全没有印第安文化遗留的印第安人,而是仍然生活在中世纪,过着畜牧、游猎为主的印第安部落。


还有北极圈里住着的因纽特人——我们在中国学世界史,把他们称为爱斯基摩人。其实,称他们为爱斯基摩人是不妥的。就如我们把农民称为“乡巴佬”。他们的尊称应该是“因纽特”人。我不知道如今国内中学生的教科书改过来了没有?


大部分的因纽特人也依然保持着他们的生活习惯,吃着生的海豹肉,住着冰屋子。。。


这就是加拿大,他们不止是包容,而且是尽量为保持各民族的特色而努力。


在公立的学校里,不允许教任何宗教的内容。但是允许孩子们穿着民族服装,老师还经常组织孩子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历史。中国孩子一般都有一个作业——做出自己的家族树。孩子们要秀一些祖传之物——太贵重的可以秀照片。


在学校里,孩子们真的是五花八门,中国和东亚的孩子一般比较西化,穿着跟白人孩子相似。印度和穆斯林的孩子们就比较喜欢穿传统服饰,特别是穆斯林,大包头满街走。男孩子们的头发盘起来好长,妇女们的脸长什么样也不知道。。。最难过的,是学校里会经常发通知——班里又流行虱子了。。。这种事情会一而再,再而三。。。求同存异的结果嘛。。。


美国的学校是提供午饭的,加国的则没有,因为食物禁忌实在是太多了。各民族不能吃的东西都完全不同,所以没法提供食物。




在加国的各种小镇中旅行是很好玩的事情,因为不仅是地理会变化,时间也会变化。穿越着回事,你想随时发生,就可以随时发生。。。


在我所居住的小镇里,每年最好玩的活动当然属于热气球,这种上上个世纪的时髦交通工具,如今已经落后到淘汰得不见踪影了,只有这种古老的英式小镇上,年复一年的依然在玩儿。当漫天漂浮着各种特色的热气球,草地上有各种杂耍。。。我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可以遇上环游80日的贵族福克。。。


发个图片HC一下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19 07:18:00 +0800 CST  
【跑题之富裕的加拿大国和节俭的加拿大人】


加拿大是一个相当奇葩的地方,她拥有着世界第二的国土面积,却只有三千万人口,只有三个北京大小。


加国因资源优势,可以说是相当富裕的。比如她的淡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五大湖区的淡水。。。别说五个湖,就其中一个湖的淡水的总量就超过了整整一个中国的淡水湖之和。五大湖的总面积相当于一个英国。这样的淡水,足以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


所以,虽然五大湖区的维度偏高(相当于中国的沈阳),可是气候要比沈阳好得多,年平均气温相当于北京,且比北京湿润,特别事宜动植物的生长。与中国同样的面临着东边的大洋,其气候是四季分明的,冬天极冷,夏天极热,这样的气候也是比较适合秋收冬藏的,比美洲的西部要合适得多。


因为丰富的淡水,其副产品就是充足的水利资源——电。加拿大电力高峰期的时候,经常是用不完,白送给美国用,美国还拽得很,倒贴钱我们才要啊。。。结果加国还真的倒贴钱给美国,让他们帮忙用电。


加国土地之肥沃,基本上是不需要农药化肥啥啥的就能长东西。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非常的爱护土壤,有规律的轮作,土豆、小麦、牛草、放空。。。每一片土地都是轮作的,这样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加拿大所生产的面粉,质量是非常高的(好多中国老太太探亲回国什么也不带,带几公斤面粉)。


土豆——这玩意儿也是加拿大的好,可是加拿大人太少了,所以本国人很挑剔的只吃爱尔兰王子岛出产的。其他地方轮作的东东,都不要,他们曾经白送给俄罗斯,俄罗斯也很拽——木有运力运,不如你加国帮俺们出运费吧。。。好吧,白送土豆还要搭上运费。。。自然,大部分的土豆都挖出来喂牲畜了,有时候农民根本不收,种出来又用推土机翻回了地里当肥料。。。


大家一定想象着,加国人个个都是土豪,每天蒸俩大馒头,吃一个还枕一个。。。


其实,加国人是很节俭的,虽然东西都很便宜。


前面不是提过,从飞机上看多伦多市,一片昏黄?都木有什么霓虹灯、木有各种的激光。我所接触的本土的加国人,他们的家里也是很节省电的,能不开灯就不开灯,走到哪里就关到哪里。偌大的房间,昏昏暗暗的。他们睡眠也很早,没有什么熬夜、夜生活之类的,早九晚五工作,到点就睡觉。商店7-8点就关门,节假日还不开。。。


他们的垃圾分类做得很细,回收效率很高,各种的农产品垃圾基本上都回收做成肥料,人们又买回来种花。垃圾回收都是不给钱的,加国人把纸箱都切割得很细,塑料瓶、玻璃瓶都洗得很干净才当垃圾扔掉,而且在家里已经把各种都分类好,以方便垃圾工人的分拣。这些功夫,他们都没说要钱。可是买垃圾他们却很乐意花钱。回收垃圾所制造的各种成品半成品,是加国人常常会买回来用的,比如前面说的垃圾土。


加国基本上没有“穷人”,只要拥有加国的国籍或绿卡,保证能吃上饭,甚至可以住上房子。低收入的人群,政府的公屋两居室的只需要80块一个月(只要你能证明你是赤贫——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银行存款也没有,就可以住那样的房子)。而每个城市都有许多免费发放食物的点,那些食物都是普通百姓捐赠的,你可以随便拿,不需要出示任何证明。


初到时,我们常见一些留学生去那样的食品发放点拿罐头、拿冰冻的鸡肉、火鸡。。。程浩一脸的黑线。。。咱中国人即便不捐赠也就算了,很多人把银行的钱都提出来当现金放在家里,冒充穷人拿救济。。。至于么?


而我们所见的加国本土的白人们,她们购物的时候都是多买一些,出门的时候就把一些罐头、冰冻食品放在门口的捐赠箱子里。这些白人,也未必就是什么很有钱的人,都是平民罢。我曾经观察过,一个捐赠箱子,大约就大半天也就放满了。


这些白人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我们去过不少白人家做客,他们自己其实吃的很节俭。即便是请客,一顿饭的用度还不如我们中国人自己一家三口一顿饭的花销。


程浩的教授,年收入也有上十万加币,可他竟然是徒步上班的,没有车,没有房子(单身汉,只租了一室一厅),甚至没有手机。每天只吃素食。。。


这样的白人并不少,加拿大的节俭不仅是普通民众,也包括富豪。我认识一百万富翁,他平常穿的衣服只值2块钱——他在别人的卖二手的车库买回来的。他家所有的家具全部都是二手。加拿大人很喜欢在自己车库买卖二手东西。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家人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摆出来卖。而很多人也会光顾去买。


以我们中国人来说,顶多能接受二手家具和小孩玩具。可我看许多白人甚至会买一些婴儿的小衣服、大人的衣服、旧鞋子也会买回去穿。


在我们所居的公寓楼,没有那些大宅子的人废旧东西多,也就不卖了。人们会把不要的东西洗干净,消毒好,放在公共洗衣房里,贴个温馨的标签:“请随便拿。” 我大女儿在那里就拿走一只毛毛兔,伴随了她好多年。


令我感动的,不是他们把不要的东西以这种不知名的方式送人,而是他们很细心的把这些东西都洗干净了,消毒了。小鞋子、小袜子都干干净净的,还喷了香水。。。


我们出国的时候,在中国,连清洁工大妈都有手机了。可加国人的手机拥有率都不到30%。大部分的人都是没有手机的,他们觉得宅电已经普及,不需要配备手机。


在中国,连DVD机都已经淘汰。。。而在加拿大,录像机依然还存在。当我们看到商店里还有录像带租,图书馆里还有录像带,甚至商场里还卖录像带机,我们就惊呆了,这么“古老”的玩意儿,肿么还有市场?录像带租借部的人说,很多录像机还能用,总不能当垃圾扔了吧,既然不能扔,租录像带就还有市场。。。


加国的房子,是有新的,但没有像中国这样大片大片的基建。更多的是老房子,细看那些房子的历史,还在住人的最远可以达100年。半数以上的房子都有60-70年的历史。他们的观念还是尽量建结实的房子,即便如今已经不时髦了,但是能住就别毁。


普通民众如此,政府也是如此的。各种城市,都还耸立着木头的电线杆——难看死了。可是,总比中国的扒了建、建了再扒、扒了再建。。。要节省多了。一根木头电线杆,耸立在那里,一立就是几十年上百年,它是很难看,是赶不上时髦,可是,好节约。。。


加国人和政府也花钱,都花哪儿去了呢?


一、养小、养老和医疗。加国是全民公费医疗,只要住院,连吃的都是全包的。小孩子每个月都有牛奶金可以拿。老的可以拿养老金。生病了,老了走不动了可以住养老院,你只要银行里有钱,就交养老院费用,如果没钱了,一切费用全免,服务条件没变。。。


二、资助穷人。加国人太喜欢捐钱了,本国没穷人了就捐别的国家。没钱捐的就捐力气,做义工成了他们的传统。他们是太喜欢做义工了,世界上能数的上的各种慈善组织,都有加国人的身影。


三、处理垃圾。加国人不仅非常细心的保护自己的各种矿产资源,而且很珍惜自己的生态。他们会很小心的处理垃圾。有一些太难处理的——扔国外去。据我所知,有一段时间安省就在美国买了一块地专门扔垃圾。——Kao,连美国老大哥她都敢忽悠啊。


四、控制产品的安全性。加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级别几乎世界上最高的。许多在美国能敞开用的东西,根本进不去加拿大。


我见过的奇葩加国人,他们洗碗的时候,洗洁精泡过的碗他们拿出来就用,我诧异的问他们:“洗洁精有毒啊,你们就不冲洗一下?”
他们信心满满的说:“我国的洗洁精不会有毒的,不用冲吧。”——疯了。
他们装修的房子是立刻入住的,不少加国人隔三差五就装修自己的房子,刷刷油漆,换换地板,也没见他们什么敞开屋子晾晾之类的,都是即刷即住。
对于加国人的这些坏习惯——真是被政府给宠坏的。政府的严谨作风,得到了民众百分之一百的信任了。信任到可以吃洗洁精、可以睡未干的油漆屋。。。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22 03:52:00 +0800 CST  
回复@轻舞罗裳共婵娟:几天不见,以为你不来了,早知道放一张你没看过的。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23 00:50:00 +0800 CST  
【跑题之姓社还是姓资好 之一】
如@ice0berg00所说,加国是我见过的最接近社×主义,或者说共×主义的国家。和比邻的美帝国主义相比,两者到底谁优谁劣?



两个国家可以说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历史几乎一样的长。加国更重视民生——取消阶级分化、取消贫富差距、保留各民族特色——更人性、更平等、更宽容。


就单纯人与人之间的对比,我觉得加国人更像是道家:与世无争、无忧无虑、富不骄奢、贫不谄媚、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而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福利最少的,美国人更上进、他们的个人目标是尽最大能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征服自己、酷炫于世界。。。


第一次从美加之间的彩虹桥跨国过境到美国,就感受了完全不一样的气氛。美国的边Jing都是荷枪实弹,黑着脸。仿佛各个都是恐怖分子嫌疑。无论是海关还是其他的政府工作人员,脸色也是黑青的,仿佛俺们欠了他们多少钱,公事公办的各种盘问,拍照,按指纹(好像犯人)。几个小时的过境检查之后,自己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像恐怖分子。


过境玩了几日回来以后,再回到加国边境这边,加国海关轻柔的翻开我们的红色的中国护照,露出的却是“欢迎回家”的微笑。加国边境的海关帅哥美女仿佛都比美境的多似的,几次我们都是遇到超级帅的帅哥。一边看护照,一边跟我们聊天,赞我们的小朋友漂亮,问我们在美国买了什么东西(这是例行的,因为美国东西更便宜,每人每天只能带200元价值)。我们以为他们一定要开后箱查的(我们确实虚报了一些),真有些害怕。没想到他们对于我们所说的是绝对信任,我们说买了多少就是多少,他们就信了(加国海关真好骗)。后来我们知道,除了美国打折最多的感恩节那天出入境的车子查得比较严,其他时候他们都是不怎么查的。


之后我们频频出入美加国境。。。每次出去,映入眼帘的,就是美国景察那五大三粗的老黑一脸的凶相以及在关口一盘问就几个小时。而每次回来都是坐车里跟着帅哥聊几句就刷刷而过。。。以至于就有了条件反射,看到美国旗就发怵,而看到加国国旗,就有了回家的惬意感。。。


老美也是看人啊,后来我们换了加国护照之后,出入国境时遇到的脸色就好多了,再也不用下车,不用被盘问。。。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深深地更喜欢加国,因为在我们拿着红皮中国护照时,在加国可是受到一视同仁待遇的。。。


说到加国的景察和其他公务员,我们是怀有极大好感的。他们真的很耐斯,平日里带孩子散步,偶尔会遇到警车停在路边执行公务。小女儿好奇,就在警车边上转悠。景察看女儿好奇,索性就抱起她坐在警车顶上,让她看个够,摸个够。


加国的小学、中学和公寓楼里,火灾演习很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次,孩子们都跑习惯了。最初时,我们不是很习惯,几次狼来了以后,都不想挪窝了。最后,驱使我每次听到警报就往外走的动力,就是消防员。消防员们太太太帅了!!!我们片区有一消防员,就是一小正太的脸啊,每次见他都是温柔而腼腆的笑颜,水嫩得恨不能掐他一下。。。


要说我这些“艳遇”还真不算什么,程浩的艳遇则更“香艳”。我不知道国内只如何查酒驾的,在加国,这么多年我们只遇到一次。平时在高速上很少遇到景察(人太少,公务员也少)。只有节假日能遇上。一次圣诞节的半夜,我们在转弯上高速的地方被拦了下来。程浩摇下了窗户,一名超级美女景察把脸贴了过来,轻声的问程浩几个问题,比如从那里来,要到哪儿去。


我看程浩整个脸部肌肉都抽紧了,因为这位美女的脸实在太近了,水润的薄唇只在咫尺间,仿佛轻轻一抬下颚,就能亲上。当那女警问他:“怎么晚回来,有没有喝酒?”


程浩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美女靠那么近,是为了闻酒气。大约每一个都是先闻的,闻得有怀疑才用仪器,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可是,真的太香艳了吧。。。额。。。


我回头看了看后面排成长龙的汽车,想着这位美女要一个一个闻过去,各种的口臭。。。这圣诞节过的。。好替她心疼噢。。。然看她平静如水,温柔淡定的面容,听她满含抱歉的对我们说:“对不起,耽误你们的行程了,圣诞快乐!”不禁又有说不出的感动。。。


被美女搞晕了,好像有点跑题。。。
其实、大概、两地景察的态度不同,跟姓社还是姓资关系不大。。。
还是回归正传。。。


加国的税收是比美国高很多的,典型的劫富济贫。家庭收入三万以下不交税,但如果收入到6万,拿到手最多4万,收入9万,拿到手5万。。。捐款的部分不扣税。。。


这就是为什么加国人那么喜欢捐款,反正赚多赚少,拿到手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没收入,或者很少的收入,各种补贴加下来,一年也能有两万。。。


这么一算大家就明白了,不干活的每年拿2万,干活的税后:3万、5万还是6万,差别都不是很大。只要是打工一族,工资也就这般上下,超过10万的不多。加国的公务员有工资排行榜,比较高工资的是电力部门的,上10万的多一些。但无论如何,收入10万以上已经算是加国5%的人群了。正常的大学毕业生是3-4万,硕士5-6万,博士7-8万。


然而,专业的工人薪水是蛮高的,他们一般按小时算,修车工一小时30-70,电工、管工、护士也是18-40,看级别,专业工人考到各种证书以后,小时薪水就会升。这样算下来,蓝领的工人分分钟能高于白领的知识分子。


所以呢?加国没有穷人,也没有富人。爱干不干,生活水平相当。真的很共×主义。。。


以前学中国历史,说俺们大唐盛世,是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在加国也是可以的,特别是小镇(不是多伦多这样的地方)。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各国的人比较多,本土的人占很少的比例,所以事情会更复杂一点点。。。


这就有一个麻烦,一个大麻烦,一个社×常见的毛病:人们都很懒。特别是工人,他们基本上是干半年,歇半年。反正挣多了都交税。


白领或技术人员,也很少愿意为工作加班加点,一分钟不多,一分钟不少,上班下班。。。


各种的政府机构都是拖沓、拖沓。。。什么事情都是预约、排队、明明预约了,还要排队,一排好几个小时。人们也习惯了这么懒散,排队几个小时都很有耐心的排着,仿佛时间不是时间。。。


这一点,在别的地方忍忍也就算了,对于生病的病人,简直是要命啊~~~


一个急诊,可以等四个小时见不到医生。一个癌症,检查时是早期,等到排期做手术,已经是晚期。你别指望一发现问题就能治,从发现病到排期手术,至少是三个月到半年。可以直接断气。。。


所以加国的移民们,一生病了就往自己国家跑。哪怕忍受中国的红包、美国的高收费。。。至少还能治吧,在加国就是等死。。。


症结,当然是因为加国的医疗姓社,美国的医疗姓资。。。


美国别的国家毕业的医生不承认,加国的是承认的。而因为加国是公费医疗,即便是专业的医生年薪最多也就20-30万。人家美国可以拿80万。加国又不能收红包,收一个红包就吊销执业资格。您说,都是医生,干嘛不跑啊。。。


奔向美帝国主义的医生太多了,以至于加国医生资源严重不足。。。


除了医生,其他的高级人才也留不住,太高的收税和不高的工资,就很难留住高级人才。反正隔壁就是万恶的美帝国主义,一抬脚就过去了,还不用签证。所以加国每年高校培养的若干人才,都是替美帝国主义培养滴。。。还有各种的歌星、影星。。。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23 02:10:00 +0800 CST  
【跑题之姓社还是姓资好 之二】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到加国,又对比美国之后,对这句话有了深刻体会。


1. 一个没有贫富差距的国度,和平时期还不会死,战争时期很难说。
就说加国偌大的国土,覆盖的士兵少得可怜,且不说本来人口就少,士兵就少。即便有,也是很惜命的士兵。加国的士兵最能耐的事情是“救援”,加国士兵只热衷于参加各种救援队。如果说在别的地方发生灾难,加国的人一定是第一个被救走的,因为加国人最爱惜自己的子民。


可是,如果是战争,就不好说了。加国的人,无论景察还是士兵,只怕都是属羊的。美加的边境线很长,很多地方是不防守的,不少资源只能任由美国来采摘。还好它的边境只面临一个美国,服服软就算了,如果换做别的地方,早就被瓜分殖民了。


这里说一个笑话,有一逃犯,从美国偷越边境逃进加国。美国景察跟加国边警打招呼,让他们帮忙截住逃犯,还特别声明了,逃犯有枪。。。结果,美国景察来到边境时,发现边境空无一人,海关、边警逃了个精光光。。。也就是说,那逃犯可以横行在加国偌大国土上,再无禁忌。。。按别国军法,逃兵可是要枪决的。可加国政府还替自己的边警开脱:“你们都说了犯人有枪啊,多危险,我们的景察也是人,当然首要保护自己的安全。。。”


2. 小朋友没有学习动力。
加国是没有高考的,只要平均分到B+,就能上很好的大学。所以呢,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小朋友是完全没压力,初中以前,连作业也没有,不知道考试是肿么回事儿。


最初要搬美国之前,许多朋友警告过,说孩子到了美国,跟回中国没什么两样,学习压力很大。我也为此忧心忡忡,加国的娃娃们实在是太“笨”了,四年级的孩子,连四则运算都不会,乘法口诀都没背会,到了美国肿么办?


据我所知,从加国搬美国或者回中国的孩子,至少得哭半年。我犹豫过,可是觉得女儿们在加国真的太懒散了,还是要稍微有些压力比较好。


搬美国之后,一开始大女儿真的很不适应,每天回来对着作业就黑着脸。现在两年过过去,我问她喜欢美国还是加拿大,她说喜欢美国,因为加拿大学习里学东西太少了,每天上学就是打瞌睡。


美国的学习压力比中国孩子差不多的。也有高考,只是次数多一点而已。而且万恶的美帝国主义真的很不平等。中国有少数民族加分,也就加10分20分。而美国的变相的种族歧视要厉害得多。在大部分的州,都是对华裔孩子在学校的比例严格控制(因为华裔太能考试了),所以黑人孩子只要考C就能上很好大学,华裔要A才能上——都是和自己的族裔在血拼,很惨烈。


我本以为女儿们会更喜欢加国的无忧无虑,没想到她们则更喜欢美国的生活,有活力,有挑战,有更多的力量感!


3.人类进步总在危机中产生
来美国之前,我的同事也警告我,说美国到处都是穷人。治安也不好,一旦失业,日子更不好过。


的确是这样的,在加拿大过惯了宁静祥和的日子,美国感觉就处处危机,不小心就有枪击案吓自己一跳。


大街上,也常常看到老墨在拦活儿,一小时几块钱,十几块钱的活他们都愿意干。跟中国的农民工在大街上拿个牌子(刷油漆)什么的差不多。以前在加国,根本看不到路上找活干的农民,当然,也就请不到保姆,在加国,干什么都得自己动手,想找保姆、月嫂什么的都没门儿。在美国,因为贫富差距比较大,终于可见这样的工人了。


在加国,中医师都是为“富人”服务的,也就是有工作的人,他们有中医保险,可以消费中医治疗。所以在加国,多数中医师都只是看一些富贵病,调理、减肥,都是蛮无聊的无关痛痒的问题。


可是在美国,是因为西医太贵了,不少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就看中医。所以在中医诊所就能见到真正的“病人”。各种的流浪汉、没有保险的临时工。他们的痛苦,会找中医师来解决。虽然收入很少,可是更有挑战,也更有成就感。感觉自己真的是在治病救人。当然,中医师的医疗水平,也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练成熟。不仅是中医师,各行各业的收入差距,也就凝聚和吸引了各种的人才。


怎么说呢?一个精英分子,如果生活在加拿大,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成就多看你一眼。一个富豪,开个豪车在加拿大的高速上,也不见得多赢得一些赞赏。犹如锦衣夜行。。。


人的一生有许多追求,有些人像老子,愿意躲在深山里修炼成仙。而更多的人是需要成就感的,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衣锦就要还乡,为的,不就是炫?没有了炫,还有什么进步的动力么?


如甄嬛者,聪明于算计,让她一辈子在凌云峰上吃霜喝露,必然是不满足的。中国人传统教育中分两种,一种偏道家,一种偏儒家。儒家讲究:天降大任,天生我才。。。道家偏避世。


所以,加国虽好,但能安于在加国生活的,必要有道家的风骨,道家的根基。能知其雄,还能守其雌。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23 03:00:00 +0800 CST  
【跑题之医疗制度】
转了两三个国家,说说医疗制度罢,个人觉得,中、美、加没有一个医疗制度是真正令人满意的。



中国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就不说了。加国是全民公费医疗,只要有国籍或常住居民的身份,就可以享受完全的公费医疗。总的来说,医院条件还是不错的,医生也算尽责,就是人数太少。排队很困难,可一旦能排上队,在医院里就是享受,这个以后等写到生老二的时候细说。对于生育小朋友,加国的服务绝对是一流的。


美国是保险制度,只要有一份固定工作,一般公司都会帮忙买医疗保险。医保买得有多好,就看公司的大方程度。基本的药物、住院保障都会有。更好一点的,就有眼镜、护齿、耳聋、中医、按摩。。。


但是,如果没有固定工作——打零工。医疗就完全没有保障,如果以个人名义买保险,费用是很高的,一个人的保险费用肯定超过吃饭钱。


如果不买保险,能不能看得起病呢?答案是——不能。在美国,一个最简单的生孩子,顺产,帐单上出现的就是超过一万美金。其他的只要涉及住院的。。。动不动一天就上万。。。


这样高昂的医疗费用(加国也一样),成为了政府、保险公司、个人的巨大负担。如果说加国是等不起,美国则是病不起。。。而加国、美国的政府的税收大部开支都被医疗给掏空了,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不过,在美加,有一个制度我认为是很不错的,就是家庭医生制度。


在中国,人们生病了喜欢找大医院——无论大病小病。


在美加,都是先找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说不上水平有多高,但是因为是固定的,所以他特别了解自己的病人的各种情况。


在美加,如果你决定定居几年,首要的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家庭医生,建立自己的医疗档案。如果一直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家庭医生可能就是跟自己一辈子。


这就有两个好处:这个医生是很了解你的,知道你的体质,问题。。。甚至知道你的家庭情况,性格个性。。。能够最准确的给你建议(哪怕他水平就只相当于赤脚医生)。但很多时候,一个每天看80个病人的专科医师,判断病情未必比跟你很熟悉的家庭医师强。


这个家庭医生的作用就是治疗一些小病:感冒发烧,慢性病的开处方什么的。一旦发现你有大毛病,他就会推荐你找专科医师。


第二个好处:他就生活在附近,他跟你熟悉,你跟他也熟悉,他不得不顾忌口碑,不敢太乱来,收红包,使坏心眼什么的铁定是不敢的。医生的良心——也是要受条件监控的。


家庭医生一般都是一个人一个诊所,或者几个医生合伙一个,没有谁是领导。这也有一个好处,他自己可以说了算。不像在中国大医院里的医生,很多医生原本很有良心,希望给病人尽量开对的药而不是贵的药,可是领导不乐意啊,没创收了。。。所以国内医生也是里外不是人。


美加的医疗制度还有一个比较值得学习的:医药分离。——中国古代也是这样的。也就是诊所没有药,药店才有药。医生只开方子,药一定要去药店买。这样避免了医生和售药的勾结。为了拿回扣拼命开贵药。中国古代也是医生不可以卖药,药店老板不能做医生。药店老板一般懂医的,还会帮病人看看药方开得是否有问题,双重监督的。。。


但现在国内的医院和药房就是一个体系,这样的体系怎么能不滋生FB?


现在说美加的专业医生,他们也是有自己的诊所,但是定期要去大医院服务。他们和大医院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只是因为自己诊所没有仪器设备,所以病人要做手术就去大医院。病人在大医院住院,医生还是他自己挑的专科医生。除了手术他会来,该他值班时他会在,其他时候就是实习医生或者值班医生,一般没有什么紧急情况,值班医生是不管你的,他也不了解病情。


出院以后,如果还是这个专科医师跟踪病情,那么再看病就是去专科医师的小诊所。直到病完全好了,或者没有太多变化,只是需要定期服药,那么就又转回家庭医生那里。




现在说对于普通疾病的处理:


在美国和加拿大,对于感冒发烧这样的病,家庭医生一律是——不开药。最多告诉你,回去喝水,发得太高的话就吃泰利诺。。。


有一次整个地区流行痢疾,几乎每个人都感染了,我们一家都上吐下泻的。去了家庭医生那里,就开了一味:姜茶。(Kao,我差点以为那犹太老头是中医),话说回来,姜茶还是管用滴。。。


美国和加拿大对小孩子打疫苗的要求不一样,但都很少,比中国少很多。上小学的时候,是要复印一份疫苗证明给学校看的,我们大女儿在国内2年,到加国之后就没有再打过任何针,上学时交上去,通过了,没有要求加什么针。后来老二出生,我们按照加国规矩打针,半岁前是每月一针,半岁之后就没打,最后一针在周岁。之后就没有了。到了美国,上学前要求多打一种:肺结核。


有些家长会在带孩子回国前询问家庭医生,是否需要加打疫苗——主要是担心中国的细菌和病毒侵袭。家庭医生基本上没太多建议,顶多是说可以打乙肝(只是建议)。


刚开始一两年,我们还偶尔去家庭医生那里,后来觉得好乏味。虽然也有定期体检,可是也就是量血压测个身高什么的。抽血会有,可是检查项目很少,具体数据也不告诉我们,只说很好很好,后来都懒得去了。无论是美还是加,虽然有家庭医生,早忘记他长什么样了。


我家老大13岁了,在中国(我不在场的情况下),被我父亲带去打过一次吊针。老二现在8岁,一岁以后就没打过针,也没上过医院。好像也没吃过西药。。。中药吃过两幅(完全是我学中医的时候拿她们做实验用的)。。。


其实她们小时候也不是没有生过病,经常会生病的,特别是上学前班以后,每次开学都会病,反正大家都一样,有病就扛着,扛着扛着就习惯了。即便不是我会些中医,可以给调理,就是别家不会中医的,上医生那里回来也就是得一句话:“多喝水。”


这些医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加国人是对抗生素最敏感的。如果是真有什么大病,加国人最容易好,很少分量,很便宜的抗生素就能治好。因为加国长大的孩子身体里最干净,没有什么抗药性。。。


加国小朋友的体质也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小时候生病都扛过去了,身体免疫机能比较好。所以加国人的平均寿命是比较高的。


美国就低于加国,一是因为美国医疗不如加国好,很多穷人都看不起病,拉低了寿命预期。二是因为美国人更拼命和更不注重养生。


在加国很少看到巨胖的。美国就有不少,在美国,看到胖子,基本上可以判断他生活比较困苦。瘦的,黑的,都是有钱银。因为他们有时间健身、晒日光浴。。。而美国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平均寿命也还是很高的。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25 04:46:00 +0800 CST  
上面三张照片的答案:
第一张:最后面福字下面那个。
第二张:中间转圈圈的那个。
(这两张她都是领舞)
第三张:后排最左边黄色的狮子,前面是老大,狮子尾巴看不见的是老二。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4-30 04:07:00 +0800 CST  
【关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


中国已经实行了31年的计划生育,而这个计划生育,正在更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巨大的隐患。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我想说,可不知道从何说起,教育?经济?养老?


从每一个方面去说,都是沉重的。2014年之后,很多的问题会渐渐凸显,仅仅是放开二胎,已经挽回不了了。


所以,关于兄弟姐妹的问题,我不是不想谈,是不敢谈,不忍心谈。中国三十年的独生教育,已经起到了巨大的洗脑作用,人们只见其好处,而忽略了更大的坏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种极端的计划性灾害,比之三年大跃JIN,十年文化GM,更深更远的危害,绵延上百年。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我可以推荐一本书《大国空巢》,在当当或者其他书网可以买到这本书。


至于两个孩子之间:
两个孩子,天生就加入了竞争关系,孩子从小就在兄弟姐妹中学会“竞争”。所以出到社会更能适应工作之间的人际竞争关系。


三个孩子,除了竞争关系,还有合纵连横关系,其中两个联合起来对付另一个,另一个又想尽办法联合这个对付。所以,微妙的三角关系会让几个孩子都学会了合作、竞争、妥协、集中力量等等人际间最有用的关系。


中国的易经,谈到子女,都是最提倡三个孩子的,这样的关系最能培养出各色优秀人才。


至于说养育孩子的成本,如果说,养一个孩子会花掉10万,那么养两个孩子只用12万,养三个则只需要12.5万。


为什么呢?第一,如果是一个孩子,小的时候需要1个大人100%呵护到至少10岁。两个孩子以上呢?只要第一个孩子到3岁,两个孩子一起玩,虽然大人还是在身边,已经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而不需要被孩子缠着,解放了劳动力。


衣服是可以接着穿的,不需要用钱。


更多时候,不需要花钱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的多余的东西,因为你对孩子的期望值会完全不同。一个孩子,你希望他什么都会,两到三个孩子之后呢,你只会希望他把自己喜欢的学会就好,心态不一样。这就是传统说的,一个孩子照书养,两个孩子照猪养。然而,照猪养的孩子未必比照书养的孩子差。对比统计几个孩子的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成功人士的比例就知道了。孩子们之间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纠正能力会弥补各种不足。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模式,都是人为孩子是自己一辈子的负担,从小时候管吃喝,到大了管上学、工作、找老婆,再到抱孙子。


所以,中国人是最不愿意多生、最不愿意养孩子的。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都是华裔。没有计划生育,中国人也会生育很少的孩子。从历史到今天,中国的生育率都不是世界上最高的。之所以中国人多,只是因为古代中国孩子的存活率高于全世界,并且战争的频率低于其他民族,而瘟疫死亡率又低于其他民族(中医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上个世纪,人类医学经历了一场革命,让婴儿的死亡率降到了最低。所以全地球的人口爆炸了。中国并非人口发展最快的,其实,他不如日本,不如美国快,只是发展时间晚一些。当日本和美国的有了避孕已经经济发展之后,生育率就降低到了交替水平以下。而中国要晚30年。


2018年之后,人口下滑带来的巨大灾害就会显现。人们即使是赶着生二胎,三胎,只怕也很难挽救 中国的人口危局。可是上面的政策还依然是连二胎都还卡着。。。


不从大局来说,就从一个小家庭来说,一个孩子,将承受着生命之重,是难以想象的,他绝对不能出任何的危险,否则整个家族自下而上上十口人都会崩溃。失独家庭之痛,沉重到难以想象。两个孩子就会概率小了很多。


做父母的,很多时候只考虑到两个孩子给自己带来的负担,以及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没有想过,自己给孩子会带来什么样的负担。


人总会老,很多人潇洒的说,自己老了靠政府,不需要孩子养。好吧,即使金钱上不靠,那么精力上呢?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好命可以轻松老死。一个人生病住院,至少会牵扯四个劳力。若只有一个孩子,他能怎么办呢?更何况,父母生病,老去,死亡。他只孤零零的一个人,都没有一个兄弟姐妹可以抱一抱,彼此互相安慰,他们的孤独,又有谁能体会?妻子么?丈夫么?他们不是至亲骨肉,怎么能如兄弟姐妹那样有着同样的切肤之痛?


所谓同病才能相连。多一个兄弟姐妹的安慰,忧郁症的发病率会低很多。在过去,很少的家庭是独生子女,所以,即便有独生子女,他们至少还有表兄弟姐妹,如林黛玉,还有贾宝玉一家照顾。可如今的中国呢?亲的兄弟没有了,表的也越来越少了。一旦他们成为孤儿,又有谁能照顾得更好呢?


算了,不敢谈了,一声叹息!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5-04 07:42:00 +0800 CST  
【跑题之人口危局】
一个国家的人口是否健康,不是看他有多少人口,而是人口结构如何。
如果结构是下面大,上面小,那么就是一个健康的关系。如果是下面小上面大,就很麻烦。


中国目前是最“富裕”的,这有赖于1960-1975年出生的大量人口,这些人口目前都没有退休,而且这些人的孩子很少,都只有一两个。


现在的中国,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老人+小孩)是6:1,也就是说,6个劳动力养一个非劳动力。所以,现在是中国最富裕的时候。老人和孩子最幸福的时候,真的可以老有所养。退休金还发得出。


可一旦1960年-1975年的人口开始进入退休状态,那么,中国人就会变成3:1,甚至2:1。也就是说两个劳动力养一个非劳动力。而且,那个时候是老人为主。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年轻人是养不起老人和孩子的。要了爹妈要不了孩子,要了孩子要不了爹娘。真正到那个时代,估计彻底放弃生育的更多,因为自己都可能吃不饱。


这就是当今日本的状态,日本因为太多的老人,所以每一个工作的年轻人拿到的钱很少,政府的资金大部分要拿去给老人花。这样的结果就是年轻人买不起房,生不起娃娃。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直至整个民族崩溃。


日本人本来是很狭隘的民族主义,根本不接纳别的国家的移民。可是如今因为人口下滑,很多工作没有人做,只能开放移民。可开放移民的后果又是什么?


看看美国吧,美国的有色人种的数量慢慢赶超白人,所以,他们出现了第一个黑人总统,再过10年,有色人种数会达到一半以上,所以,10年后很可能就看不到白人当总统了。整个国家的族裔分布就会不同,文化也会变掉。


历史上的各种兴盛过,又没落的的民族莫不如此。古罗马就是在最兴盛时期少生育孩子,最后没有人当兵,只能雇佣兵,最后古罗马灭亡,文化消失。


日本民族非常谨慎的保守,依然抵抗不了人口倒三角逼迫下的民族换血。


英国也是一个岛国,可是他们的一项主张多生,生多了就移民,目前英国在地球上的后裔有两亿多。英语文化侵占全世界。


我们中国文化呢,因为我们祖先的谆谆教诲、细心维持,繁衍到明朝,人口占全世界的25%,如今中国人只占全世界的19%。再过50年,60-70年代的人都不在的时候,中国人可能只占15%。


而且,因为中国这几十年的大量老人的存在,年轻人一定会分出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去抚养老人,那个时候,投入科研、小孩教育的经费就会比今天要少的多得多。而且,哪里有那么多人力来照顾老人,只能允许外国人移民进来。中国人、汉族人、会慢慢被稀释。中国文化也可能会慢慢消失。


人——是一种资源。每一个健康的,从出生、工作、到退休死亡,他对社会的贡献值会比他所获得的多。正是因为这种正能量,人类才从远古石器时代走到今天的信息时代。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个人,只把人当作一种负担,称呼人为“人口”而非“人手”,那是连数学都没学好就出来忽悠世界,是多么的愚昧!!!


90-00后,中国的新生儿数目只有70-80后的1/2都不到。如果这些80-90后的人都不生两个、三个以上的孩子,那么出生人数还会进一步减少。


从2012年开始,劳动力人口已经下降,所以,2014年开始房子卖不动了。2018年开始,中国总人口数都会下降,到那个时候,只怕房地产会彻底崩溃。


用工荒问题今年比以往都重的多,保姆、护工的薪水至少翻了3倍,这还只是开头,前面说过,如今是劳动力人口最旺盛的几年。可预计,10年之后,护工的工资是如今的10倍,那个时候没有子女的老人,只怕真的病不起。


用工荒会导致各种的企业倒闭,倒闭之后又会引起大量的失业,年轻人失业的后果就是更不愿意生孩子,不愿意生孩子的后果是老了更没有人养。


政府因为企业的倒闭,工人的事业,税收降低,养老金投资的企业如果也倒闭了,养老金也就不靠谱,不靠谱之后,老人也发不出工资。那老人该怎么办?没有孩子养自己,也没有政府养自己。所以政府就会不断的提高退休年限,60-65-70-75.。。。


日本现在多数的老人就属于活到老,干到老——这还是一个很富裕的民族。90年以前,他们几乎可以赶超美国的。可惜90年开始,他们的劳动力开始下降,经济危机随着劳动力人口比例的降低而来,30年过去了,日本再也没有敢说超过美国,而是越来越困难了。


去年开始,日本就出了很多起老人生病急救打十几个电话找不到救护车的情况,老人太多,救护车太少,出车困难。


而中国呢?去年中秋,光杭州一个城市就发现了3例孤寡老人死在家里多天没有人知道。这还是在劳动力6:1的最好的年代啊!如果劳动力只有3:1,2:1的时候会怎么样?


所以,能生孩子就赶紧生吧,能多生就多生,别管什么户口不户口的,将来都是了不起的资源,无论对自己,对国家都是。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5-05 11:13:00 +0800 CST  
说一句不好听的,如果中国人都不生孩子,将来中国大地上也不会少了人类。只是不一定是黄皮肤就是了。


俄罗斯、德国、欧洲各国比我们更早进入人口减少的时代,但是他们能保持一种人口减少且同时很幸福吗?不能,他们有钱,可他们也需要年轻劳力替他们服务,所以他们鼓励移民。


可是他们同时也很害怕这些外来的移民,文化的不同,会有冲突和矛盾,不安定因素会很难调和。


这些问题,在中国的广州已经存在,作为劳动力密集工厂发源地的广东,因为这几年的劳工荒,找不到中国工人,只能给非洲的黑人。所以,这几年在广州的黑人数量呈指数级上升。这也给广州的治安造成极大隐患。


边疆地带汉族人的减少,也造成了民族极端主义的抬头。各种冲突和暴力事件也会增多。


中国这种只控制汉人人口,不控制少数民族人口的政策,长久之后,汉人没有办法当一个国家绝对的老大的时候,这个国家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知道。
好的,就想美国,很和平的换一个民族掌权。若不好呢?五胡乱华、北宋时期的北方诸国。。。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5-05 11:30:00 +0800 CST  
【硅谷的种族史】


旧金山、硅谷是美国的科技中心,也是世界的科技中心。
我没事干的时候,会游荡在这里的各个角落,研究每一栋房子,每一段故事。


80-90年代的时候,日本裔开始展露头角。
90-00年代,台湾后裔、韩国后裔逐渐占了科技的上层,日本裔没落。
95-10年代,大陆科学家、学者、企业的CEO,逐渐出现了大陆人的身影。
10年之后,是印度裔的时代。


在我们搬到硅谷的时候,华人在各大科技公司已经没有说话的分量,大部分的领导,都讲的是一口得得得得的印度英文。华人沦为打杂。


当然,白人从80年之前就已经不行了。
在硅谷70%都是亚裔。白人要么就是投资人,要么就是体力工。中间那层的很少了。


而以上的这些兴衰,跟这些后裔的本国年轻人的高峰期吻合。


日本,80-90年代,25-35岁的人最多,最有创造力,所以他们国家辉煌了,在国外的精英分子也多了。
顺势,到台湾、韩国的25-35岁比例最高。然后,三星、现代出现了。
之后是大陆的崛起,95-10年,是什么人在25-35岁,大家自己算吧,是毛时期所生的人扛起的中国的繁荣。


而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没落了,被印度阿三打败。因为如果算年轻人人数的话,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年轻人。所以呢?各大IT公司的大头目,70%是印度人。中国人只是在印度阿三的鼻息下讨生活而已。


一个硅谷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兴衰的镜子。我们都照见了什么呢?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5-06 11:36:00 +0800 CST  
刚有一个差消息


小女儿的天才班刚参加的比赛,她们这个组三个华裔,一个印度裔,一个白人。没拿到第一名。
第一名是5个小男孩,全部是印度裔。

其实,在他们的学校,甚至是周边的学校,华裔人数和印度裔人数差不了多少。



几年前,在白人的认知里,日裔、韩裔、华裔最聪明。
可惜,只是几年时间,他们的认知就颠覆了。如今在湾区,最聪明的孩子中,印度裔占了多数。


无论我们如何瞧不起印度阿三,无论他们如今是不是比我们落后很多。
然而,他们的国家因为年轻人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潜力会更好。


其实,粮食的提高产量其实比人口的爆炸数量要快的。人类不断的提高数量的同时,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在增长,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可惜大多数的人对自己的智慧并不自信。困难来的时候,不是想到怎样去解决困难,而是想到自宫,割自己一刀。等把自己的手手脚脚都割残了,却发现没力气吃饭了。


实际上,过于快速的人口爆炸和人口衰落都是灾难性的。人类自己能调节,在过去,生育的孩子会死去一半,所以人们平均会生6-7个孩子。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伟大的抗生素和疫苗诞生之后,有过一段爆炸期,人们惯性的生6-7个孩子,结果那些孩子一个也没死,于是各个国家人口爆炸了。


然而,人类的智慧是可以跟上发展的,医疗进步了,农业也进步了。人口爆炸的这一百年,反而饿死的人比过去还少了。而由于婴儿不死了,所以避孕也出现了。少死就少生。现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生少了。


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在没有计划生育的70年代初,那时的年轻母亲平均也只生2-3个,即使没有强行的计划生育,也不会有什么灾难性的后果了。可惜人口爆炸论太深入人心,人类自己智慧的减少生育还不足,为了练葵花宝典,中国人又自宫了一把。


一个健康的国家,一对夫妻只生两个孩子是不行的。因为会有5%的妇女无法生育,还有10%的妇女生育一个孩子以后就无法生育,10%的妇女是生育两个以后无法生育。所以呢,能生的妇女至少要生三个,才能维持一个国家的人口相对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在美国,加拿大,遍地都可见4个,5个孩子的家庭。我的邻居就生7个孩子,还有生十几个的。可是,即便是这样,美国妇女的平均生育个数才1.93。而加拿大才1.65。美国和加拿大都着急的不得了,因为要维持一个健康国家,每一个妇女需要生2.1个孩子。
日本韩国是1.3左右,日本和韩国政府已经为这个超低的生育率闹疯了。
中国呢!知道是多少么?1.08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现在的小孩人数是20年前的一半,20年以后,还会再少一半。也许大家说,放开了中国生育率就可以提高。错了,台湾、香港、新加坡都没有计划生育,但生育率全球最低。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愿意生孩子的民族,没有之一,就是“最”。别看现在一个两个都看着旁边有人生二胎。二胎而已啊,即便能生的都生二胎,因为各种的不孕不育独身等等的影响,绝对达不到1.6以上的生育率。更别提能达到持续发展的2.1了。

楼主 木鱼leiyy  发布于 2014-05-06 11:59:00 +0800 CST  

楼主:木鱼leiyy

字数:982417

发表时间:2013-02-22 12: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1-18 23:42:03 +0800 CST

评论数:1167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