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猪年收藏总结帖{唐宋封建}这是个尴尬的帖子~~

皇建元宝
古西夏国钱币。西夏襄宗皇建年间铸造,楷书旋读 。属于较珍惜的品种。
历史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西夏襄宗皇帝李安全,皇建年间(公元1210-1211)铸造。铸量较前期钱稍多,但小字大样者少见。今存世皆已不多。
币质:青铜
特征:小平,钱文楷书旋读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6 21:19:00 +0800 CST  
光定元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西夏神宗李遵顼,光定年间(公元1212-1223)铸造,钱文一般为楷书。另有篆书钱孤品,珍罕无定价。该钱普通品今已比较少见。是品篆书体 光定元宝小平钱,1984年出土于银夏贺兰山一代,钱径24.3毫米,厚1.5毫米,纯正的西北坑口,请大家欣赏。
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西夏神宗李遵顼,光定年间(公元1212-1223)铸造,钱文一般为楷书。另有篆书钱孤品,珍罕无定价。该钱普通品今已比较少见。是品篆书体 光定元宝小平钱,1984年出土于银夏贺兰山一代,钱径24.3毫米,厚1.5毫米,纯正的西北坑口,请大家欣赏。
相关介绍
传世原见楷书钱,数量颇丰,“光定元宝”四字俊逸潇洒,微含行书气韵。铜赤而纯,制艺精湛,边廓峻深优美,颇可与平钱佼佼者大定通宝媲美。径2.4厘米,重3.6克左右。历代泉谱唯此楷书钱一种,1984年宁夏银川出土一枚篆书光定元宝,实属钱币史上之最新发现。此钱形制、大小与楷书钱相类,然面文为优美娴熟之玉筋篆,仅“宝”字已作隶化、楷二体完全匹配,当可视为对钱,与乾祐元宝对钱相为呼应。光定元宝精美对钱之出观,既标志西夏铸钱工艺已达顶峰,同时亦宣告夏之消亡,遂成西夏最末一代钱币。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6 21:20:00 +0800 CST  
至大通宝

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元武宗海山,至大三至四年(公元1310-1311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三等,边廓峻深,光背无文居多,有背云朵。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6 21:22:00 +0800 CST  
至正通宝
是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行的钱币,品类繁多,但规律划一,钱文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记年或记数用蒙文,以背穿下有无汉字记数可将至正钱分为三大类,地支记年钱,穿下无汉字,穿上蒙文为寅、卯、已,午五个地支记处字。
相关介绍
内外都有郭,外郭宽平,内郭略细,“至正通宝”四汉文为直读,笔划粗壮厚实。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
每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径2.5--4厘米,重3.6--21克。至正通宝至正通宝种类较多,面文“至正”的钱币,有部分背穿上分别铸有寅、卯、辰、巳、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纪值数字。此十五品为元钱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记值为折三,折五,折十,三种。并且部分钱币背面铸有八思巴文。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元代以纸钞作为主要货币,铸币不多。并且除八思巴文货币外,其它汉文铸币量有限。有些年号仅有寺观钱传世,这种寺观小钱当时不作货币流通,只作信徒对寺观的香火钱,故亦称“供养钱”。元钱铜色以深红及浅红者居多,供养钱也有偏黄色的。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6 21:22:00 +0800 CST  
大中通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领袖朱元璋称吴王时所铸。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市)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以四文为一钱、四十文为一两、四百文为一贯。大中通宝,钱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钱均有光背、背字两种。大中通宝背字记京城及各行省简称。当十钱除记地外,注明“十”字,表“当十”之意。“京”字当十钱较各行省当十钱微大。
简介
名称:大中通宝

制造年代:元末明初

文化价值
明初期货币大中通宝的来历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确切而言,大中通宝是在元末反元斗争中产生的,是反抗元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会动乱,纸币支持的经济体系严重破坏,元境内各地先后恢复了铜钱的流通。六支反元军事集团先后发行了自己的铜币,如韩林儿的“龙凤通宝”钱,张士诚的“天佑通宝”钱,明玉珍的“天统通宝”钱,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宝”钱。六支钱币中,也唯有“大中通宝”取得成功。战争期间,朱元璋是韩林儿的部下,他采用谋略,一方面协助韩林儿发行“龙凤通宝”,另一方面笼络民心,在战争期间答应老百姓继续使用元代交钞,规定交钞一两值作“龙凤通宝”四十文使用,十两交钞作一贯使用,作为补充。他还在应天府设置宝源局,开始铸造“大中通宝”,与其它货币一起参与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规模发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改元洪武,铸行“洪武通宝”,“大中”钱遂即停造。 “大中通宝”币身略薄。币有穿部,内外部均匀,正面书有“大中通宝”四字,布局疏朗,“通”字为单通。币背上穿铸有一“十”字。大中钱分五种,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宝源、宝泉两局外,朱元璋还陆续发行带有地名的货币,如鄂、京、浙、广等简称,铸于铜币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种等级的大中铜币系列。 “大中通宝”背十钱价格很平,而部分纪地钱为了昭示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只象征性发行,传世极少。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6 21:23:00 +0800 CST  
洪武通宝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明史·食货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钱文真书,直读。当十大钱一般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径2.45厘米,重3.4~3.6克。据湖南常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考证: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三月,开铸“洪武通宝”钱,仍继大中钱式,行五等钱。
版式研究
洪武通宝钱有四类六十一种,现存世可 见者五十八种:
(一)背“记局名”钱
此钱计有背京(应天)、北平(洪武元年八月改大兴
牧童骑牛府为北平府,二年,北平行中书省)、鄂(湖北省)、浙(浙江省)、济(山东省)、桂(广西省)、福(福建省)、豫(河南省)、广(广东省)等九种,各有小平、折二、当三、当五、当十五等。其中,背桂小平钱有穿上桂和穿上下“桂一”两种,实共四十六种。小平钱至当五四等钱的记局名大多铸于穿上,仅背福、豫者字在穿下,背广者字在穿右。照史书的记载,福建到永乐年间才铸钱,湖广到弘治年间才铸钱,可是洪武钱中,却有“福”字和“鄂”字。这是有待研究澄清的问题。在这些背文中,“京”“济”“鄂”等字都少见。
(二)“素背”钱
谱录拓存有五等。除素背当十钱外,余四等皆有存世。特别是小平光背的板别非常多。
(三)背“记值”钱
记值文字一、二、三、五、十皆铸于穿上。存世所见者有背上三、五、十等三种。背记局名当十钱皆加铸“十”字以记值。背桂、广、福之折二、当三、当五三等钱,亦加铸二、三、五记值文字。广西所铸的小平钱有两种背文。一种是穿上一个“桂”字,另一种除穿上的桂字外,穿下有一“一”字。这“一”字也是纪值。
(四)背“记重”钱
钱背穿右各有一钱、二钱、三钱、五钱和一两等纪重文字。规定百分之百用铜,生铜一斤铸小平钱一百六十枚,折二钱八十枚,折三钱五十四枚,折五钱三十二枚,当十钱十六枚。当时一斤为十六两,钱如其重。当十大钱则除穿右记重一两外,穿上加铸“十”字以记值。四类洪武通宝钱中,仅背记重钱为大中通宝钱所无,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恢复五等钱制,“诏更定钱样”所铸新钱。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0:00 +0800 CST  
永乐通宝
是大明王朝于永乐年间铸造的年号钱。明初推行纸钞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宝钞,铜钱铸禁无常。
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举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闭关政策,实行“怀柔远人”的对外开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永乐通宝钱,永乐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
简介
永乐通宝钱书法绝伦,铸工精湛,整齐划一,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这些铸造精整的永乐通宝钱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为明初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600年前的国际贸易硬通货。邻国日本、越南等也曾大批仿铸使用永乐通宝钱,如今所见永乐通宝钱背“治”、“木”等字的皆为日本所铸。
版式特征
永乐时期开铸永乐通宝的钱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其版式的差别,微乎其微,为铜色紫红,真书直读,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没有折二以上的大钱。钱币直径2.5厘米,重4克左右。钱面文字“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其文字笔画清秀。制作上铸工精湛,整齐划一,钱文秀逸,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永乐通宝钱中也有折三黄铜大钱(背三钱),其钱径达到3.4厘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但传世仅一枚,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应属试铸品并未发行。“永乐通宝”如今没有发现有大型的折十钱。
发现情况
永乐通宝钱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币。永乐通宝钱在国内出土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却有大宗发现。20世纪70年代在东沙、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发现,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沉船所遗下的铜钱,永乐通宝钱数量非常巨大。如西沙群岛第一次清理古钱,约80706枚,其中永乐通宝49684枚,占61%强。第二次清理能看清文字的铜钱有1995枚,永乐通宝1215枚,占明钱的91%。在东沙群岛清理古钱,发现明钱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三种。国外考古中也有大量发现。如1930年入田整三对日本48处所发掘铜钱的分析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永乐通宝有29225枚。南中国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肯尼亚、坦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出土发现永乐通宝的记录。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0:00 +0800 CST  
关于永乐通宝,我想说下。我这个永乐我想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吧,是所谓的安南版的。我记得当时入手的时候。总被嘲讽不是国产的。。。。我想强调的是。在永乐时期,安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觉得,安南铸造应该被列为国产!
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张辅率军深入安南,至1407年,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权(即胡朝),得府州十五、人民三百十二万。 [1] 1407年农历六月,明朝消灭越南胡朝后,声称为了回应当地官吏耆老“原复古郡县”的请求,便将之改名“交趾”,朱棣改安南国为交趾布政使司,自此明朝成功收复安南,然而统治不利,安南人民独立已久,视明朝为侵略者,同时官吏昏暴,各地多有反抗,至明宣宗时,宣宗全面战略收缩,杨士奇、杨荣等大臣乘机进言,宣宗决计罢兵,诏尚在安南的王通等人率军八万余人北返,罢交趾布政使司。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4:00 +0800 CST  
宣德通宝
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大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开铸“宣德通宝”,约铸行十万贯左右(约1亿枚),钱体厚重,全部为素背平钱。宣德通宝字迹没有永乐朝那样的刚毅,更多了一些仁宣之治太平江山的雍容。宣德通宝
明朝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铸造,版式为小平钱。宣德通宝铸量少于永乐通宝,版别统一,几乎每一枚都是精工制作,未见质量低劣者。如今存世量已不多。“德”字偶有省去一横的,称作“省一宣德”,比较少见,价格颇高。
年号介绍
年号:宣德
纪年:1425
庙号:宣宗
皇帝名字:朱瞻基
即位时间: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4:00 +0800 CST  
弘治通宝
大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因纸币政策崩溃,宝钞信用无法挽回,朱祐樘命两京十三省钱局开铸“弘治通宝”钱,定制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并规定了每年的铸额。弘治十八年五月朝廷令户部调查各地铸造情况,各地所铸量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二;正德二年四月朝廷下令各省停铸,弘治通宝前后铸期不足四年。
弘治通宝版式为小平钱,直径24~26mm,存世弘治通宝均为光背。另有大字光背版式,比较少见;传世品有一枚当十大钱,可能是试铸样钱。弘治通宝因含锡过多而质地不佳,流传于今多数漆黑漫晦。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六年,命北京、南京两京外山东、福建、湖广等13省钱局开铸“弘治通宝”钱,定制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并规定了每年的铸额。然弘治十八年五月,帝下令户部调查各地铸造“弘治通宝”的情况,各地所铸量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二;到了正德二年,四月下令各省全部停铸。前后铸期不足四年。
弘治通宝存世量较崇祯、天启等其他明代钱币为少,制作多不精,文字粗拙,笔画粘连,大小不一,背多平夷。其钱配比含锡量较高,因此多青灰质,暗灰色,另有少许呈现紫褐色。从“治”字的三点水旁不同写法,可分为“连水治”和“分水治”两种大的版别,其中“分水治”相对少见一些。由于制作粗糙、多薄小,因而字口清晰的“弘治通报”价格较普通其他明朝钱币高一些。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5:00 +0800 CST  
嘉靖通宝
是中国明代钱币之一,明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铸造。“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直径一般为2.5cm左右,嘉靖通宝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嘉靖朝所铸嘉靖通宝存在铜色偏白现象,即所谓“白铜钱"。
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定钱重为每文一钱二分,铸钱成色为每用铜一斤加好锡一、二两。但改制之时孝宗已崩,武宗已继位,次年即改元正德;故依制所铸的弘治通宝钱不多,但按一定比例加锡铸钱,却成为嘉靖朝和万历朝鼓。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发现过一枚较大型“嘉靖通宝”,该钱直径57.8毫米,穿径10.24毫米,有内外廓,外廓宽3.5毫米,厚3.7毫米,内廓宽窄不等,在3.4至2.4毫米之间,内厚1.12毫米,重41.5克,钱面铸“嘉靖通宝”四个字,每字见方17×18毫米,字体魏碑,文对读,背光。经专家鉴定属纪念性质,当为明代嘉靖时期东川府开始铸钱时,为纪念开炉而铸,该币对研究会泽造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铸造。“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直径57.8毫米,穿径10.24毫米,有内外廓,外廓宽3.5毫米,厚3.7毫米,内廓宽窄不等,在3.4至2.4毫米之间,内厚1.12毫米,重41.5克,钱面铸“
嘉靖通宝”四个字,每字见方17×18毫米,字体魏碑,文对读,背光。该币经会泽铅锌矿质量检验科1990年6月27日取样分析化验,该钱含铜90.18%,铝0.584%,锌0.532%,铁3%,银每吨含640克。经专家鉴定属纪念性质,当为明代嘉靖时期东川府开始铸钱时,为纪念开炉而铸,该币对研究会泽造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价值分析
嘉靖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世宗嘉靖七年铸。仿洪武钱制,分为五等,小平径2.5毫米,重3--4.5克,折二径2.8毫米,折三径3.3毫米,折五径3.9毫米,当十径4.5毫米,重24克以下。钱文楷书直读,除光背者记重有:二钱,三钱,五钱。记值有:一两。存世平钱较丰。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6:00 +0800 CST  
隆庆通宝
重一钱三分,有金背、火漆。明穆宗朱载垕于隆庆四年(1570年)颁旨始铸,皆为小平钱,钱面真书直读,文字端正,铸工精美,光背无文。隆庆时期两京铸钱仅二万贯(约2000万枚),当今传世甚少,制作精美属明代稀有泉品之一,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此外,有人提出隆庆通宝仅用于当时发官俸之用。
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明朝穆宗朱载垕,隆庆4年(公元1570)铸造。小平,光背,文字端正,铜质厚重,铸工精美。存世量不大,较一般明朝钱币为少。
(哈哈。。。我这个隆庆通宝,挑战全网最次隆庆!!!!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6:00 +0800 CST  
万历通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3年)始铸。仿造嘉靖钱制,有小平,折二两种。万历通宝光背者较多见,少数小平钱背有“工”,“天”,“公”,“正”,“江”,“河”,“厘”等字,其中“厘”表示值银一厘。万历通宝背“河”、“户”者极少见;折二钱铸量也多,制作精良,偶有背星月者,价格颇高。此外,还有银质“万历通宝”钱。
背铸有文字或星月纹,但都较罕见。万历通宝钱有折二钱,也为真书直读,狭郭,双点通,钱径为2.8厘米;“万历通宝“大钱传世只有一枚,为孤品。
明初仿效元代货币政策,推行纸钞,禁用金银。后因经济的发展,海外市场的开拓,货币需求量增大等原因,明英宗正统年间“驰用银之禁”,白银取得合法的货币地位。

相关介绍
万历初年朝廷铸钱并不多,约两万锭,万历十三年(1585年)增为十五万锭,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
九万锭。当时全国铸炉60余座,潞安府是其中较大的两座,平均一年为朝廷铸币近万锭,两座铸钱局需招铸币匠人约三四千名,由此给地方带来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也出现了货币私铸取利的现象。万历四十年(1612年)潞安知府在其编纂的《潞安府志》中这样写道:“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而制钱堆积不能行。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8:00 +0800 CST  
泰昌通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即位,定年号为泰昌。九月,光宗卒,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继位后,于泰昌元年十二月颁令天启元年补铸泰昌通宝一年。泰昌通宝钱版本不多,分单点通、双点通、大字、小字、背星月纹等,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最为稀罕的,是泰字左上方少一点,泉界称为心泰版或二水泰。
形制
泰昌通宝钱版本不多,分单点通、双点通、大字、小字、背星月纹等,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最为稀罕的,是泰字左上方少一点,泉界称为心泰版或二水泰。接下来的少见版便是泰昌通宝大字隶昌,也是明钱中的名誉版。
存世量
泰昌通宝,是明钱中较少的品种。
折五大钱,当今仅存一枚,名为泰昌通宝折五大钱。这枚钱币的出土,打破了当时无大钱之说。该枚钱币现存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8:00 +0800 CST  
天启通宝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补铸完“泰昌通宝”之后开铸天启通宝。“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天启二年七月开铸当十大钱。天启五年十月,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大钱铸期不过三年;
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
简介
明熹宗,天启元年八月补铸完其父年号钱“泰昌通宝”,随即开铸天启通宝。
天启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名“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铸造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天启二年七月开铸当十大钱。天启五年十月,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大钱铸期不过三年;
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7:59:00 +0800 CST  
崇祯通宝
由明毅宗朱由检于崇祯元年(1628年)始铸。据《续文献通考》载∶天启七年12月,户工二部进崇祯新钱式,帝令每钱一文重一钱三分,务令宝色精彩,不必刊户工字样。钱文真书,通宝之“通”字有单点、双点之分。有小平、当二、当五,又有当十型大钱四种。小平钱径一般2.2~2.6厘米(实测最大径2.6厘米),重约3~6克;当二钱径一般2.7厘米,重3.7克;当五钱径3.3厘米,重6.2克,南都钱较轻。
明末所铸崇祯通宝年号钱,其版别之复杂、品类之繁多,计有百余种,尤其是背文之繁缛,实为中国货币史上所罕见。崇祯通宝钱背有星月,也有的有奔马图形,俗称“跑马崇祯”。小平、折二、折五钱背文繁杂混乱,有记重、记天干、记局、记地、记局兼记值、吉语钱等,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其中以光背及记地平钱为最多。传世当十大钱光背无文,有文者。此外,崇祯通宝还有合背钱。
简介
崇祯通宝,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8-1644年)始铸。《续文献通考》载∶天启七年12月,户工二部进崇祯新钱式,帝令每钱一文重一钱三分,务令宝色精彩,不必刊户工字样。钱文真书,通宝之“通”字有单点、双点之分。有小平、当二、当五,又有当十型大钱四种。小平钱径一般2.2~2.6厘米(实测最大径2.6厘米),重约3~6克;当二钱径一般2.7厘米,重3.7克;当五钱径3.3厘米,重6.2克,南都钱较轻。
其间的轻重没有什么规律。钱文"崇祯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顺读。钱背有星月,也有的有奔马图形,俗称"跑马崇祯"。另外有一种背文为满文,据说为清兵入关时所铸,也有人怀疑可能是民间私铸钱。小平、折二、折五钱背文繁杂混乱,有记重、记天干、记局、记地、记局兼记值、吉语钱等,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其中以光背及记地平钱为最多。传世当十大钱光背无文,有文者。另外崇祯通宝还有合背钱。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8:00:00 +0800 CST  
伴随着崇祯通宝的更完,预示着大明王朝的大一统时代彻底结束。
对于崇祯帝来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做到了。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8:00:00 +0800 CST  
弘光通宝
清军入关后的南明政权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后铸行了背上星、穿角加铸小四决纹的弘光通宝钱,其径2.5厘米,厚0.1厘米,重3.8克,黄铜质,钱币传世中因其锌受酸侵蚀的原因呈黑红锈色。此钱背自明清以后铸小四决纹,今日难得一见,因而显得珍贵。
史籍记载
弘光通宝钱史料上多有记载。《明史稿·三王传》载,“福王由崧,神宗第二子福恭王之长子,崇祯十七年五月壬寅,立于南京,号曰弘光,(清)顺治二年(1645年)灭之。”甲申(1644年)三月,京师失守,四月凶问至南京,参赞兵部尚书史可法等迎立为帝,改元弘光,以高宏图、史可法、马士英等为东阁大学士。甲申十月初一日,福王命铸弘光钱。”翁树培《古泉汇考》载:“陈莱孝曰:弘光钱有正书八分书两种,背穿上有星及凤字者。”夏龙《币海漫游》158页中说,弘光钱上有恩、户、工、凤等字和星纹。可见笔者这枚同时铸星和四决纹的弘光通宝钱,泉币专家都未曾见过,极有可能是因战乱而铸量极少的出谱品。
文化背景
古钱币上同时铸星和四决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古钱币中穿角上延伸铸小决纹,古钱谱中较少见,而铸四出纹者居多。小四决纹源自秦始皇定型的方孔圆形“半两”钱的尺寸含义。据钱币专家考证,秦半两重12铢,直径26毫米至29毫米,以方孔的四角为起点,分别延长孔边,射线交于外圆,各起点到交点的距离都为“六”的本数或倍数,“六”又是阴阳五行中“水”的记数,说明它和阴阳五行思想有密切联系。弘光钱背穿角向外凸出的斜纹,正是象征“半两”钱“分别延长孔边、射线交于外圆”尺寸的阴阳五行意义。
阴阳五行中的水德,是秦汉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附会王朝的命运。古代王朝的建立,必自称具有五行中的一德,如南朝刘宋王朝自称以水德王,故旧史或称为水宋。因此,此弘光钱背穿角上的小四决纹,极有可能象征南明皇帝朱由崧为王者受命之运,暗称以水德王。南明都居江南一隅的水乡南京,我们从其“弘光”年号之意也可窥见一斑:弘,大也,如弘愿、弘图。《晋书·裴秀传》有“勋业弘茂。”弘还有扩充、光大之意,《论语·卫灵公》云:“人道弘道,非道弘人。”
可惜清军入关后,一连串出江南的明王朝3个皇帝,他们全是十足的酒肉皇帝。当时民谣形容南明小朝廷的腐败说:“职方(泛指地方官)财如狗,都督(高级武官)满街走,相公(高级文官)只爱钱,皇帝但吃酒。”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8:01:00 +0800 CST  
永历通宝
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三藩纪事本末》对此有较为明确的记载:“永明王神宗孙,避于梧州,于丙戌改元‘永历’,其钱有大小4种。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末农民战争之中。和兴朝通宝一样,是乱世的产物。永历通宝是南明政府的铸币,它在很多特点上都与兴朝通宝相似,比如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属于“滇派”风格——钱文多出自匠人之手,因此字体古拙朴素;内郭、外郭都较其他钱币为宽,钱好打磨不甚精整;用材单一,多为铜币;铸工较粗糙,但钱体分量十足。而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贵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其踪影。

简介
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三藩纪事本末》对此有较为明确的记载:“永明王神宗孙,避于梧州,于丙戌改元‘永历’,其钱有大小4种。”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末农民战争之中。和兴朝通宝一样,是乱世的产物。永历通宝是南明政府的铸币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开创了一派自己的风格——“滇派”,其影响十分深远。“滇派”钱币与众不同,钱文多出自匠人之手,因此字体古拙朴素;内郭、外郭都较其他钱币为宽,钱好打磨不甚精整;用材单一,多为铜币;铸工较粗糙,但钱体分量十足。这种风格对后世吴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孙吴世璠的“洪化”诸钱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黔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其踪影。南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时铸。此钱版式多种,可分四等,小平钱径2.5-2.7厘米,重4-4.8克,折二钱3厘米,折五钱3.2厘米,折十径3.5-4.5厘米,重10-26克,轻重大小悬殊较大,除光背者,小平钱背文,御敕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尚有记局,记值等,折五背文五厘,折十背文壹分。永历帝虽在位16年, 台湾永历钱甚至流通时间达37年之久。清廷在台湾鼓铸康熙钱后, 永历钱开始销毁改铸,。加上清廷后来大力回收销毁,永历钱的存世量在明年号钱中不算多。
永历通宝面纹的文字差异就有数种:有所谓“二水永历”(“永”字写成上“二”下“水”)者;“三角通”(“通”字上的横折点写成一倒三角形)者;“双禾一目”(繁体“历”字内写成上为双“禾”字,下为一“目”字,而正确写法应为上“林”下“日”)者,还有“双禾一日”等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8:01:00 +0800 CST  
隆武通宝
弘光元年(1645),南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铸行“隆武通宝”。隆武通宝属于大明铸币,有小平,折二两种,小平钱分背有文及无文两类。目前光背小平钱存世较丰
小平有背星纹及户、工、南、留等字。
背无文小平钱有“正”隆、“生”隆、“缶“隆,又有武字笔画分上、中、下点区别。
折二钱直径约29毫米,重6克左右。
此外还有“隆武通宝”铁钱,较为罕见。
隆武二年八月,清军攻入闽,俘隆武帝,隆武帝绝食死于福州囚处。


楼主 唐宋封建  发布于 2020-01-27 08:02:00 +0800 CST  

楼主:唐宋封建

字数:83303

发表时间:2020-01-27 00: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9 22:15:47 +0800 CST

评论数:25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