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复活的军团》的辩护,对美狗化春风的反驳

罗马短剑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02:14:00 +0800 CST  
公元3世纪出现的罗马长剑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02:15:00 +0800 CST  
铸造铜锡合金的含锡量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图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02:15:00 +0800 CST  
@化春风ooooo中国武器,秦时的武器都是经过兵马俑,还有出土文物分析的,而西方连淬火技术都没有还有《中国古代块炼铁技术》《《粉末治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1期,如此多的历史考古资料都在这里了。另外打仗靠的是灵活多变,在精锐的武器在灵活的战术面前都是无用功,因此如果罗马和马其顿大军遇见秦军都是挨打的份而已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02:23:00 +0800 CST  
@龙谷小迷@赤卫九龙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02:25:00 +0800 CST  
美狗化春风又把矛头伸向了中国古代的弩,那么我们来客观分析下中国古代的弩,再来看看是不是说几千米,违背基本物理学,让我们来看看古书上如何说的:中国古代弓弩,在世界军事领域里,算是发展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尤其是弩,从秦汉就成为了军阵射远器主力之一,和弓平分秋色,一直到明朝才完全没落。

与此不同的是,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当部分地区的弩发展是不太理想的,甚至还有段时期因其不符合价值观而约定禁止使用。毋需怀疑的是但凡居家旅行杀人之良器,必然有人偷着用,不用的才是傻子。于是我们看见电影里出现了亚瑟王辛康纳利被手弩暗算,第一骑士兰斯洛特李察基尔愤然出手。

所以不是说欧洲没有弩,事实上欧洲确实一直都有弩的,不过在十四至十六世纪前,威力大的多为守城堡用的固定弩,大规模由个人运用于军阵中的弩并不多。另外有些十字手弩,其以防身武器为主,射程比较近。而十四至十六世纪期间,虽然欧洲弩开始迅猛发展,但火器发展也已开始了,所以最终没出现军阵用弩的黄金时代。

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了欧洲重骑兵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使用密集阵形冲锋的重装骑兵,一度成为决战沙场的主要力量,通常他们一次冲锋就可以决定本次战斗的胜负。尽管他们其实也只能冲锋一次。

而在中国,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从战国、秦汉起,就有强弩这种军阵大杀器存在。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38:00 +0800 CST  
比较早的《战国策》中韩策的记载:“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汉代许慎也说天下好弩材料中有“溪子”,韩国出的这些弩都很有名。虽然对战国时期“步”的概念有不同意见,记载也不一,如周为八尺一步,秦则六尺一步等等,但无论是一步是多少尺度,六百步都是相当强劲的射程。哪怕真按人走一步约三十厘米算,都至少一百八十米了。

还有荀子的记载,他说魏武精锐能用十二石弩。这个说法看起来有点夸张,然而在汉代,有种叫大黄弩或大黄参连弩的,就分一到十石拉力,居延汉简有“大黄力十石弩”的记载,还有两石、三石、五石、六石、八石等等,理论上看,应该会有十个等级。同样,不管石的换算单位是什么标准,十二石弩以及大黄弩都是很恐怖的射远器。

在三国两晋以及隋唐,一直都有著名的弩出现,但无太详细的数据记载,比较可惜,譬如著名的诸葛连弩。晋代倒是有种腰引弩,《马隆传》里说其需三十六均力才能开,大约等于九石弩。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39:00 +0800 CST  
到了宋代,弓弩技术突飞猛进,射手能力也有长足的进步。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此有明确记载:“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岁教养所成……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沈括的计算,有的是有误差的,在这里就不讨论了,只是引来说明一下宋代弓弩武备情况的。

当时最著名的,是造出了一种叫神臂弓的弩,《宋史》曰其“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这个射程,也是一直是有争议的。因为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说其射程为三百步,而当时几种私人笔记和汇编类书籍里,则多云其射程为二百四十步,也都说能射进榆木半笴。据此看,《宋史》所载的三百四十步,有可能为二百四十步的错讹。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0:00 +0800 CST  
总之,中国古代的单兵弩,其射力都远大于弓,从宋代的情况看,约高出一倍,弓通常最大为一石二到一石四,弩则为二石到二石四左右。

我国古代单兵弩形制,自秦汉就有用手开和用脚蹬两种,至于床弩和弩车这种变态武器我们就不讨论了,因为需要畜力和百人绞开的大型射远器,其威力虽然约等于使用实心炮弹的火炮,但这不属于单兵武器范畴,也无法在突发的野战中使用,多用于攻守城池。

弓,则相对简单点,其拉力从秦汉、隋唐到宋都差距不大,如以宋的计量单位为准的话,其等级基本稳定在八斗、一石、一石二到一石四之间。为了让大家有个比较直接的概念,不很精确地换算成现代弓等级,大约略强于今九十磅、一百三十磅、一百八十磅左右的弓,这是极强力的弓了。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0:00 +0800 CST  
下面我们来分析分析中国的弩,一套保存完好的筋角复合反曲弓,弓身木质及装饰用的桦皮都保持异常完好,整套装备包括弓、两个胡禄,多枝完整的不同形制箭头的矢,还有挂装用皮质蹀躞带残件及上边的铁鎏金装饰件,其皮质依然保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外观。根据这些东西的形制、装饰纹样,及其制造手法、材料等等各种信息,可比较清晰地判断其为至迟为唐代弓,最早或为隋,为了严谨,我该说是隋唐时期。

#(pic,36378617502,577,463)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2:00 +0800 CST  
图:桦树皮所制胡禄,及弓体通体覆盖的桦树皮装饰。遗憾的是年代久远,毕竟无法确切地知道这是黄桦还是白桦了。实际单从胡禄形制,已经可以断代为南宋以前。因为南宋的箭囊已经不是这个形制了。而北宋虽然保留了筒形,但形制极为细长纤秀,结构也和南北朝至隋唐的胡禄不同。只不过为了更可靠,再配合其他一起的配件如蹀躞带残件上的纹饰、箭矢形制等一起断代,基本就可以说确凿无疑了。

这张弓,应是《唐六典》中记载的黄桦或白桦弓。在未完全伸直的状态下,全长一米六十多,几近一米七。弓渊上蓄能用的两块牛角片,单个长度达六十多厘米。

按:《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武库令条:“弓之制有四:一曰长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而《释名》有曰:“弓,穹也,张之穹然。其末曰肃,言肃邪也;以骨为之曰弭。中央曰弣,所抚持也。”今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稍弓,短弓也,利于近射;格弓,彩饰之弓,羽仪所执。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3:00 +0800 CST  
按:《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武库令条:“弓之制有四:一曰长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而《释名》有曰:“弓,穹也,张之穹然。其末曰肃,言肃邪也;以骨为之曰弭。中央曰弣,所抚持也。”今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稍弓,短弓也,利于近射;格弓,彩饰之弓,羽仪所执。

由此可以明确地知道,我手上这张长达一米六十多的反曲筋角弓,是唐骑兵用弓,唐制四弓里的角弓。按尺寸和大小,我估计最小是一石弓,最可能是一石二的。

(我相信,这应该是国内唯一一张存世的、完整的隋唐时期的木制筋角反曲弓。目前我还未得知有第二张。

说实话,对这个尺寸,我自己都有点吃惊,因为这个尺寸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题外话是,这张弓,我已经做了 CT,得到了 3D 切片数据,以及内部结构和精确尺寸,开始进入复原阶段。遗憾的是第一次复原的一批,全部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材料的加工和使用的文献以及技术传承严重缺乏,而复原又必须严格遵循以当时的原材料原工艺的准则来进行,不然就是仿制,而不是复原了。按文献及我能找到的唐代有存在的传统工艺技术来进行制造,包括材料的制备等等,充满艰辛,光是材料就找了好几个月才齐全,譬如 20 年以上水牛的角(单个大于 60CM 长度),最终是缅甸过来的。如用于粘合的鱼鳔胶的熬制和使用,外层包裹的牛筋覆盖层的加工,加工之后的贴合等等,一步步都是泪。都是一次次从失败到成功。这个成本很大,无论是人工还是时间成本,都非常很高昂,半年下去都还见不到头的。最后弓材用完,而由于季节问题导致新弓材自然干燥无法继续,只能停止,等待来年。现在又可以开始了……正在进行第二次复制,我想,应该可以成功吧。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4:00 +0800 CST  
复原过程,我一直都有视频及照片记录,也做了标准的日志记录。做完之后,我会找合适的时间公布出来。其实我最想做的,是邀请@滕腾一起来测试射程及穿透力。我手上还有同时期的完好的铁甲片,数量足够我们做破坏性的破甲实验,有兴趣否?)

这个尺寸,和欧洲著名的英格兰长弓基本一样。问题是英格兰长弓不是筋角复合弓,也不反曲,只是单纯的直拉木弓,其蓄能不如筋角复合的反曲弓。英格兰长弓根据出土实物及复原品的多次检测,其平均拉力约为一百六十磅左右。当时合格的英格兰长弓手,搜遍欧洲也没多少。

然而我国古代军中的列装武器规格,却几乎全都达到了这个标准,也就说,我国古代弓手其实个个都有英格兰长弓手的实力,这就很可观了。所以沈括说当时“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是很有其道理的。其实文献记载中有一个唐代案例,可以清晰地说明唐弓的杀伤力。

唐初名将薛仁贵,高宗时任铁勒道行军总管出征西域。临行时高宗赐宴内殿为其饯行,席间高宗道:“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结果薛仁贵一发洞贯,高宗大惊,赶紧命人取来坚甲赐给他。估计是觉得普通铠甲太不保险了,还是让这位救过他命的爱将穿上大内精制铠甲安全些,以免在战场上出什么纰漏。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4:00 +0800 CST  
这个记载,最遗憾的是没有说薛仁贵用的是什么弓以及射击的距离。不过无论什么距离,哪怕只是二十米射,一箭洞穿五层铠甲也是极其惊人的。这个数量的铠甲叠加厚度,光是五层钢铁甲叶,按最少厚度计算,也是厚度七毫米左右的钢铁片层,这还没有计算铠甲的皮质基地和堆叠导致的缓冲阻碍。

至于文献记载中的三石、五石弓,虽然有人能开,但那应该是军中的测试用弓,不会用于实战。不用于实战的原因不是说拉不开,而是拉开后无法射准,哪怕是自由散射也射不了多少下,从军事和实用角度考虑,这没什么意义。

弓弩的大略情况和数据说完,开始说战阵。

为什么要说战阵不说战争和战斗呢?因为我国古代战斗极重视阵形(当然国外也重视),而阵形又对战斗几乎有决定性的效果。岳飞对此曾有句名言,他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其实看历朝兵书,会发现里面记载了无数种阵形,用各种小方块表示的复杂兵种,密密麻麻排列组合出各种阵形,让人看得头皮发麻眼睛发直。我个人以为最值得看的,还是明代戚继光的两本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不过这两本书,必须搁一起对照着看,不然没太大效果。

因为之前的兵书,就没一本像他说那么详细的。戚少保在里边甚至连扎营时厕所怎么处理,都不厌其烦谆谆教诲,比大妈还碎嘴。又譬如假设上下级两人,下级不断提出这个那个问题,上级就不断去解决和应对,看得我当时恶从胆边生:居然有这种专门找茬的手下!来人哪,把他拉出去砍了!

对学生来说,戚少保这老师简直贴心之至。

只不过等你看完里边各种阵形和战阵注意事项后,你会发现真要列个阵,牵涉的事实在太多了,多到你会直接放弃这门看起来很有前途的课程。

列一个阵,要考虑的包括你有多少兵力,对方有多少兵力,双方都各有什么兵种;然后是双方各自所在的地形、周边的环境和道路交通情况,譬如侧翼是否有可能会受到攻击,后阵是否有可能被包抄等等;还有两军之间交战场所的地势——包括地质状态、场地软硬、水、树林等等要注意的条件;天时——包括时间、日照角度、风向风力、目前天气和之后天气是什么等等,等等,等等……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5:00 +0800 CST  
推演完一系列巨复杂的问题后,你才可以考虑布什么阵。书中有些阵形是很奇怪的,譬如前面是长枪兵、刀盾手混合横列,后面是弓手、火器兵混杂少量刀、枪兵的部队,被大家认为最具杀伤的骑兵队,却分为两大纵阵被放在了阵形中间……为什么这么摆?原因就是根据上面说的那些因素,因势而为。把这两书琢磨透了,自然有答案——于你就可以考虑在古代去混一下将军仕途了。

所以,古代兵法不是个容易学的科目,将军更不是那么好当的。宗泽授岳飞阵图,被岳飞拒绝而告之以“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良心话。最简单的问题,他两人带的部队数量不一,兵种不一,光这一个差异,岳飞就无法照搬宗泽的阵图。当然,岳飞的傲气也表现在这里,这小子……太不会做人了,好在对方是宗泽。

说这么多阵形问题,好象唠叨了点,但这和弓弩运用有密切关系,不得不说。

前面说有人认为古代骑兵冲锋,“临阵不过三矢”——骑兵冲锋一百五十米只要十来秒就冲到面前,而这个时间只够弓手射三箭,所以只要穿上优质铠甲死劲冲锋,顶过这三箭敌人就完蛋了。

问题在于这么简单的计算和推演,古代将领不知道吗?古代将领们在如此多的实战、教训、案例面前,天天玩得就是这些,虽然他们没有秒表和米尺,但如果这么简单就能解决弓弩手阵列,也太小看他们了。

首先一个问题,古代弓手部队的发射,是分批次的,所以绝不是你在一百五十米内只遭遇三波射击这么简单。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5:00 +0800 CST  
事实上,你从距离敌人阵地四百米处开始,每一刻都会遭遇大密度的射击,而且是没有间隙的全方位的火力覆盖,有来自空中的抛射,来自左右两侧面的直射和抛射、正面的精准强力直射。在这段冲锋路上,每一步每一刻,所有的空间都布满了箭矢。当然,我这样说的前提,是你遇见了一位优秀的将领和他训练良好、数量足够的部队。

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在和武田胜赖的决战中,首次使用了所谓火枪部队三段击技术,给发起冲锋的武田骑兵和步兵部队造成了巨大伤亡。织田的三段击,是建立在火枪发射及装填时间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他的火枪手在发射后再次装填到投入战斗的时间,大约为三轮发射,所以只要火枪手分批次射击的间隙控制得当,就可以获得不间断的火力输出。

但是,日本战国时期的火枪,是远不如弓手发射速度的,我国古代弓手部队无论在发射密度还是速度上,都远远优于织田时期的火枪三段击。所以,就不要指望什么“临阵不过三矢”了。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8:00 +0800 CST  
说个步兵弓弩对骑兵的经典案例吧。

汉代名将李陵,天汉二年(前 99 年)秋,率五千精于剑法和弓弩的步兵精锐出战匈奴。

出塞千里后,遭遇匈奴单于率领的三万骑兵,李陵首战选择了出营列阵,与之野战。他在前列布置了长戟手和持盾战士为拒马,后列弓弩手。匈奴见汉军兵少,直接发起了冲锋,结果是被弓弩俱发射杀无数,败走上山,又被汉军掩尾追杀,一战伤亡数千——从这一战可以看出,李陵压根就不怕这三万骑匈奴,不但出营野战,还敢以少数步兵反攻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匈奴骑兵,甚至直接仰攻追杀上山,如此嚣张,可见他有足够的自信消灭对手。

单于战败后大惊,又召来附近的八万余骑匈奴,再次交战。李陵可不是个只知匹夫之勇的将领,兵力差距变得如此悬殊,当然是且战且退,途中的一战,又斩匈奴三千余级。

四五天后,汉军抵达一个大泽芦苇地,匈奴开始纵火试图火攻,但李陵也同时纵火,烧出了一个隔离带,匈奴的火攻没得逞。之后他南行至一处山下,单于骑兵凭借机动优势已占据了山上,于是令其子率领骑兵凭借地形优势乘高而下,再次发起大规模攻击。李陵见势,率军列阵于山下的树林中,结果又再次斩杀匈奴数千。

此刻因日益靠近汉地,匈奴怕汉军来援,急于结束战斗,开始以车轮战战术对付李陵,然均被李陵击败。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匈奴一天内发起多达数十次的冲锋,但依然没有突破李陵的阵形,反被斩杀两千多骑。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48:00 +0800 CST  
双方在抵达距离汉地仅百余里的鞮汗山时,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时刻。这个时候的最高记录,是一天内李陵部队射出了五十多万枝弓弩矢。遗憾的是,李陵部队带的箭储备到此彻底告罄,随后又不幸被叛徒出卖,使匈奴尽知汉军底细,终于兵败被俘。

李陵部队矢尽兵败时,汉军士兵尚有三千多人。也就是说这十余天的战斗,汉军总计伤亡才一千多人而已。李陵最后感叹是:“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

凭他这句话,我就可以算出 李陵部队战斗用箭的数据,包括弹药基数。

此地距离汉地百余里,这个路程行军约需两天,李陵说再有数十矢就足以脱出,那么按最大数量计也不过每人九十九枝箭,所以他的部队战斗最大平均量约每人每天五十枝箭左右。而文献记载的最高记录是他一天消耗了五十万箭,约为每人一百枝箭,比平时高了一倍,可见战斗之激烈。

我国古代弓手的个人随身携矢量,自战国到隋唐,一直在五十到六十枝这个范畴内,汉代一般为五十枝,实际就是当时一人一天战斗所需的标准弹药基数。按每人每天消耗五十箭,战斗时间十天计算,李陵部队的全部箭矢储备,则最少在二百五十万枝以上。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50:00 +0800 CST  
这个辎重的负担非常大,不过这也解释了他的部队为什么会拥有如此之多的战斗马车。这么多的战斗马车不但可以用来构筑外围防御阵地,还有足够的富裕给伤员们乘坐。实际上,晋代的骁将马隆,也曾大规模使用过这种步兵战车。他率三千人乘坐战车,在大漠转战一年,灭匈奴汗王而归。明代的车营,也是这种战术的延续。

在这次战役中,李陵能且战且走,其步兵不惧与匈奴骑兵野战,且行军速度不慢,这种战车阵起到了很大作用。

匈奴在这次战役中的伤亡,有明确记载被杀数字的为一次两千多,一次三千多,合计五千多,其他几次战斗结果,都说是杀了数千,因此最少伤亡也在一万以上。按战役延续的时间以及交战强度推算,我估计正常的数目,至少在两万左右。总计两成战损,如果以现代战争做参照,那几乎等于每次发起冲锋的部队,都被打得丧失了建制,几近全灭。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50:00 +0800 CST  
最后要说的是,从考古结果看,匈奴在当时已进入铁器时代,且从青铜时代起,他们就已经拥有不亚于汉军的铠甲。内蒙古曾出土过类似板甲的大面积覆盖的全身青铜甲,标称是元,但我比较存疑,这个且先不说了。更有匈奴部落的名字,意思就是制铁。因此那个时候,匈奴钢铁技术虽然不比汉朝先进,但也不是落后太多。所以不要以为他们没有铠甲。但在弓弩制造技术上,限于科技、地理及材料,匈奴落后中原地区的程度比较大。这个差距,以后也一直存在。所谓游牧民族的骑射强,只是说其骑兵素质和马匹好,在弓弩制造技术上,他们是一直不如中原地区的。

楼主 奋斗的无产者  发布于 2016-08-14 11:52:00 +0800 CST  

楼主:奋斗的无产者

字数:6350

发表时间:2016-08-13 22: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3 09:30:07 +0800 CST

评论数:43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