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盗墓史简略及手法介绍(求精)

关于弩机,其实还有一种,那就是暗弩

暗弩
墓内设刀枪暗箭。这一防置措施见诸史书记载的当从秦始皇陵为始,但要设置此类暗器需有个先决条件,即墓室
必须宽大敞亮,有一个刀出箭发的空间。
具体设置和实施方法是:先在墓室两壁安装强弓劲弩,呈张弓搭箭状,每件弓弩搭载一箭或数箭,箭头皆用毒药浸泡,达到人类触之即伤、伤之即死的程度。然后以具有高强度承载能力的绳索固定,弓弩后部再于壁上固定一钩状物,以让绳索穿过,绳索的另一端固定于门上隐蔽处。若是左壁,绳索的一头则接于墓道的右门;若是右壁,绳索则接于左门。当盗墓者开门时,若开右门,则左壁上的弩绳索被拉断,绷紧的弓弩之弦疾速驰之,利箭即出,射杀的方向正好是门道右侧;若开左门,以同样的原理给予射杀;若两门齐开,则两壁弓弩一齐封闭门道,射杀进入者,从而形成了第一道阻击防线。
若墓门打开,由门的转动而牵引的弓弩之箭全部射出,而盗墓者没有全部被射杀身亡,或侥幸躲过了一劫,第二道防线则继续发挥作用。具体方法基本与前同,只是在墓门之后铺设多块翘板,并进行掩盖伪装,使盗墓者无法辨别与其他地方的异同。镶在墓道两壁的弓弩牵引绳索以隐蔽的方式接于翘板之下,或高于翘板,成为绊索。当盗墓者破门而入踏入墓道时,翘板自然上下启动,绳索因外力压迫而断裂,弓弩之弦瞬间松开,利箭自动发出,直射墓门方向,一时箭如雨下状,盗墓者非死即伤。若遇绊索,以相同的道理予以射杀。因箭头用毒药泡过,只要轻轻划伤或擦过一点皮毛,盗墓者也难有活下去的希望,很快就会一命呜呼。当第一块被踏过的翘板或绊索所引弓箭发完之后,若还有幸存的盗墓者继续前行,则无疑会踏到第二块、第三块以及更多的翘板。如此这般,固定在墓道两壁的弓弩便可形成多波次发射势如连弩,张而复发,直至将暗藏在墓道内所有的利箭射出,将盗墓者全部射杀。
其射杀威力不容小视,例如从秦始皇陵秦俑坑出土的弓弩来看,其弓干和弩臂均较长,据学者们估计,这种弓弩的射程当大于六百步(合今831.6米),张力也当超过十二石(合今738斤)。
连弩
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是连发,就可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这种“机弩矢”实际上就是“连弩”。为了防盗,就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遭到猛烈的射击。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32:00 +0800 CST  
流沙墓内的玄机
所谓的填沙绝技,即在墓道和墓室周边填塞细沙。这个方法很简单,却是中国人独到的发明创造。盗墓者之所以在一夜或几夜之内就顺利进入墓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打洞。
但无论是圆洞还是方洞,都是建立在泥石堆积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打洞挖坑。若周围不是土石而是一片沙漠,此事就难了。
发明者恰恰抓住这个特点,在墓道或墓周边填沙,少则几吨,多则几十吨、上百吨。盗墓者若想进入墓室,就必须与填沙打交道,或者说只能一点点地向外掏沙。沙呈软性,掏出一点,周围之沙立即拥将出来补充,如此循环往复,沙拥不绝,除非将所填之沙全部掏尽,否则不能进入墓道与墓室。而当盗墓贼见流沙不止,无有穷尽时,因情势所迫,只得停止挖掘另觅他处。
另有积沙积石的防盗方法,使盗墓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墓内停留,后来棺椁倒塌以后,大量沙石堆积在棺内,有效地防止了被盗。其积石积沙的防盗原理中,积沙主要是防盗,盗墓者挖洞挖到积沙层,沙子会流到洞里,沙子流动会带动石头塌方,从而击打盗墓者,因此,盗墓贼不可能在大范围内施盗。
石块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设计的,大致可分为乱石层、蒙顶石层、贴顶石层、拦腰石层和卧底石层,可以防止盗贼从不同的部位进入。散乱分布在积沙上层的乱石层,残存50余块,其中既有9公斤左右的小石块,又有100公斤以上的巨石,位置大小均无规律,起到了冷石“暗器”的作用。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34:00 +0800 CST  
已经被挖塌了一部分的流沙墓顶端这些石块边缘锋利
除了有一部是学术研究,大部分考古其实也就是挖人家祖坟,可以说是官办挖墓,非盗墓哈!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35:00 +0800 CST  
“自来石”堵墓门 最简单的自来是其实就是一块石板+一个坑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小时候看的定陵发掘的报告。里面说到一个自来石。是墓门后面抵在那里的一块巨大石条,这样两扇巨大的石门就被死死的压住。
为什么叫自来石呢?因为它是自动的,起码是半自动的。原理是这样的。先在门后的某处靠近门的地方挖一个坑,深浅适度。然后石条立上面,然后斜着抵在尚且没有完全关闭的门扇上,然后随着重力作用石条会慢慢斜着往下滑,直到把门抵住。这样门就能关死了。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37:00 +0800 CST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37:00 +0800 CST  
还有一种就是球形的自来石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39:00 +0800 CST  
上面文字是一种球形,这个图是条形的一种,貌似很多小说都有写到。上面两张是俯视,下面的是横切图,比较模糊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0:00 +0800 CST  
关于自来石的破解之道(不是让你去盗墓哈)

这个是这样的,
首先,拿一个比较结实的钢筋条。然后把一端弯一个大钩子。再然后把钢筋条沿着门缝插进去。插进去以后横着转一下,这样那个钩子就能抵住大石条。然后用力推,让石条立起来,这样自来石就不会抵住门了。门也自然能打开。
如果不用这样的办法的话,把门炸了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多么的不文明,多么的动静大。
好,所以我们要记好这个经济实用的好方法
这张是破解图,不过破解方法实在不新鲜,主要是这张图对这种机关的细微处体现的比较具体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1:00 +0800 CST  
孙殿英盗乾隆裕陵时炸开地宫
其实,在“伏弩”发挥作用,自动射杀入侵进墓道者之前,还有一个“拦路虎”,也是反盗墓手段——用自来石顶死墓道。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特别是后室(玄宫所在)的防盗更严谨。在专供棺椁运行的长长墓道上,从入口到地宫一般至少设有三道石门,多者七道,道道有机关,石门重达数吨至吨数十吨,门固若金汤。最外面一层俗称“金刚墙”,而金刚墙的位置相当隐蔽,没有知情者很难找到。
1949年后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寑,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座被主动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寑。1956年5月19日,考古人员挖了第一铲土,但直到当年的9月2日,才找到传说中的、写有“此石到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才找到了金刚墙。
在金刚墙的石门后面,顶有一根同样神秘的“自来石”。这块石头,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起抵门棍的作用,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定陵两扇石门十分沉重,做得高大工整,高3.3米,宽1.7米;顶门的自来石长达1.6米,上面尚存墨迹:“玄宫七座门自来石俱未验”。这是什么意思?专家至今也未完全弄懂。
棺椁摆定,人员退出,里面不留一人,这自来石是怎么将门顶住的?原来,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槽,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又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打凿时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关闭石门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质凹槽内,通过一把特殊的工具,“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当人员从地宫中全部撤出后,先关起一扉门,工匠拉动拐钉,让其慢慢前倾,使之与石门上预留槽口对接。石条倾斜后,借助巨大的重量,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这时候工匠迅速拿开拐钉,石门自动关闭,直至完全合缝。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便将石门死死顶住,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
俗称拐钉的特殊物件,与钥匙的功能差不多。这种“开门”办法,在古代即为入户偷盗的贼人掌握,从门外可将拴起来的门轻松打开,造陵工匠、考古人员实际上借用了这种行窃技术。
盗墓者打开第一道石门后,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门。陵墓内一般设有多条迷道,搞不好人就走进了迷宫,出不来。找到第二道石门,也未必就能打开第三道门,道道石门背后的“机关”也不尽相同。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兵分几路。在盗慈禧陵寑时,进入地宫的最后一道石门便拦住了他,一时无法打开。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2:00 +0800 CST  
本来打算用炸药炸开的,担心震坏陵内宝物,遂改用笨法子,撞。40名士兵用粗木杠子,硬将石门撞开,方得以进入。调查人员后来在现场调查时发现,顶门的自来石被撞断成几截。  另一路士兵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时,更出了奇事,怎么都打不开玄宫前的石门,顶也顶不开。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当年乾隆沉重的棺椁安置到地宫石床上后,为确定风水线,校准龙脉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块很沉的龙山石。最后一道石成了拦路虎,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石门炸开后,士兵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其它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独乾隆的“走”了下来,成了“自来石”,将石门死死在顶住,以致士兵无法将门打开。
迷信的说法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将有贼人要来盗掘裕陵,自己只身下来顶门。但同样奇事在1975考古专家清理裕陵地宫时又出现了,乾隆的棺椁又“走”下来顶门了。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的地下水浮力作用,将棺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而且乾隆的梓棺四角有重石固定,如果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当有很大的波浪才成,而渗进来的水显然不存在这个条件。乾隆棺椁顶门一事,至今专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考古结论,成了有趣的谜题。
自来石是明清帝王陵常用的封门方式,还有的利用“杠杆原理”进行顶门反盗设计,秦汉时期常用。摆放在门后的石条会自动翘起来,将门顶住,外面怎么也推不开。要想顺利开启,就得想办法将石条压平。1968年,考古人员开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室门时,便发现了这种反盗设计。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3:00 +0800 CST  
“伏火”令人恐惧
马王堆一号墓发现前“火”力暴露
正好《汉旧仪》里所言,“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盗墓设计的传统手段之一。
这种古墓也有一个名词,“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盗墓者俗称“火洞子”。
曾震惊世人的长沙马王堆1号墓(“辛追墓”),就出现“伏火”。这座墓的发现颇有传奇,该墓位于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据地方志记载,此处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
1971年,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需要,大陆各地纷纷开始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为内容的备战运动。驻守旁边的军方医院看到高达几十米的马王堆,决定将高堆挖空,建一座秘密的地下医院。打孔探测中出现了异常,有一种冰凉的气体从孔中喷出。作业人员想试试喷出的气体压力有多大,便往里面灌水,但水竟然反溅了出来。有经验者便想到了“火洞子”,划着火柴一试,凉气“叭”地一下就烧了起来,推测下面必有未经盗掘的古墓。
作业部队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了湖南省博客馆。1972年初,考古专家对此墓进行了全面发掘,2000年前那位叫辛追的五十岁轪侯利苍夫人,得以出现在现代人面前。参与考古发掘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事后的考古报告中,记录了马王堆有“火”一事。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5:00 +0800 CST  
“伏火”,颇令盗墓者恐惧,不小心就会被烧死。古代这样的墓不少见——
“既发傅太后冢,崩压杀数百人;开丁姬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汉书?外戚传》卷97)
“盗发白茅冢,棺内大吼如雷,野雉悉雊。穿内火起,飞焰赫然,盗被烧死。”(《酉阳杂俎?尸穸》引侯白《旌异记》)
“张浮休云:盗夜发咸阳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剑击之,铿然以坠,视之,白玉帘也。”(《邵氏闻见后录》卷27)
“(焦四盗墓)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自烟一缕。自**喷出,约炊许而尽。”(《清稗类钞?盗墓类》)
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盗设计,学术界却存有争议。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有机物在缺氧的封闭环境分解成可燃沼气所致。实际上,并不能如此断定,或许古人已发现此原理,才有意在墓中置放有可分解物质。
墓中有无“伏火”,成为盗墓者判断古墓是否被前辈盗过的经验之一。如果有火出来,基本上可以断定,此墓完好无损,地下陪葬多多。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5:00 +0800 CST  
“毒墓”望而生畏
毒气冒出竟然毒死天上飞鸟
“伏火”是否是古人有意在墓中置放了某种未知物质所致,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但在墓中置放有毒物质,却是可以肯定的。
古人反盗墓的手段多种多样,虚冢、崖墓、流沙墓、火坑墓这类墓反盗的成功机率相对较高,但其中问题也有,就是设计过于复杂,一般人家也难以做到。但有一种方法却比较简单——在墓内置放有毒物质,形成毒墓;或在尸体涂上特殊物质,制造尸毒。盗墓贸然进入这种毒墓,便会中毒死亡,轻者也会成了废人,遭到所谓的报应。
古籍中,“毒墓”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酉阳杂俎?尸穸》记述:“贝丘县东北有齐景公墓,近世有人开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鹅回转翅以拨石。复下入一丈,便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墓内冒出的气体,竟然把天上飞过的鸟儿都毒死了,可见墓毒之厉害。
王充《论衡?死伪篇》(卷第21)“亡新改葬元帝傅后,发其棺,取玉柙印玺送定陶,以民礼葬之。发棺时,臭憧于天,洛阳丞临棺,闻臭而死。”到棺前查看的官员,竟然让棺中散了出来的臭气给熏死了,可见其气不是臭,而是毒。王充在书中推测了“毒气”来源:“臭闻于天,多藏食物,腐朽猥发,人不能堪毒愤,而未为怪也。”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6:00 +0800 CST  
古代人常使用的特殊“毒物”是水银。水银是一种液态金属,在中国古代有多种别名:铅精、姹女、汞、流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从这些丰富的叫法中,就可知道水银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水银用途广泛,还是古人常用的尸体防腐剂。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寑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时编地理书《括地志》称,“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
置水银反盗墓设计的陵墓中,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  古墓中的“尸毒”、“毒气”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还是后天形成,在考古界也有争议。古人在临终前几日,知自己寿限到了,往往会服食丹砂一类的东西,以保证死后尸体久放不腐。还有一个原因,包括帝王在内的古人迷信增寿一类的“不老药”,如现代人喜欢保健**一样,长期吞服。丹砂、不老药这些药中,都含有水银一类的有毒物质,累积在体内、骨络间,时间久了肯定要散发出来,客观上也形成了“尸毒”。
《太平广记?墓冢》(第389卷)“王粲”条:“魏武北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气蒸出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看,果大墓,有礜石满茔。一说,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而见此异。曹武之平乌桓,粲犹在江南,此言为当。”
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魏武帝北征乌桓时,登上山岭远望,发现有一片山冈寸草不生。王粲据此认为,这个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时候,曾服用过生礜石(硫化物类有毒矿石,曾是古时“不老药”的原料之一)。死后毒气挥发出来,导致地面寸草不长。魏武帝将信将疑,让人掘开一下,果然有座大墓,里面填满礜石。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现,这座古墓的“毒源”即是墓主生前服用或死后置放有礜石所致。
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来的,但“毒墓”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后世盗掘者或考古专家都会小心谨慎,防止“中毒”。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7:00 +0800 CST  
一般情况下,考古人员在设计考古发掘文案时,针对高规格的古墓都会考虑是否有毒气或机关,提前备好有特殊功能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确证没有威胁生命的安全隐患后,才会打开墓室和棺椁。2007年初,考古专家在开启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时,即考虑到墓内有毒气或机关的可能,但由于此墓早在唐代即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并没有意外发生
09年江苏盱眙盗墓事件现场,图为山顶盗洞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8:00 +0800 CST  
悬魂梯
这种二十三层的石阶,学名应该叫做“悬魂梯”,这种设计原理早已失传千年,有不少数学家和科学家都沉迷此道,有些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数字催眠法,故意留下一种标记或者数字信息迷惑行者,而数学家则认为,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数字模型,身处其中看着只有一道楼梯,实际上四通八达,月牙形的记号就是个陷阱,记号其实是在台阶上逐渐偏离,再加上这些台阶和石壁,可能都涂抹了一种以远古秘方调配,吸收光线的涂料,更让人难以辨认方向,一旦留意这些信息,就会是使人产生逻辑判断上的失误,以为走的是直线,实际上不知不觉就走上岔路,在岔路上大兜圈子,到最后完全丧失方向感,台阶的落差很小,可能就是为了让人产生高低落差的错觉而设计的。
网友设计的悬魂梯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49:00 +0800 CST  
悬魂梯,以楼梯的四个角为A、B、C、D点,从其中任意一点下楼梯,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这就是《鬼吹灯》里边对“悬魂梯”的描述,胡八一遭遇的“悬魂梯”似乎应该是8字型的,不过那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情形到底有没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看法不一,其中有人提到,在黑暗的环境中,通过巧妙的使用阴影和特殊标志将人引上岔路而毫无觉察,加上本来坡度很小,而石阶很大,只要长度够长,就会造成上坡和下坡的感觉不太分明,从而达到上面的效果。我比较赞同这种观点,不过个人认为应该再加上一个条件,这个楼梯应该是有斜度的,只是斜度太小而不会被人察觉,这样才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转弯或是什么。
说到这里有没有让你想起“鬼打墙”呢?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50:00 +0800 CST  
声东击西——设疑
防止被盗墓,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别人压根儿找不到墓地的位置。
曹操生平多疑,死后也给世人留下一大谜团,因为至今没人找到他的墓地。这位聪明人给自己设置了七十二座坟墓,让人根本没办法下手从中找出真相。甚至有传说这七十二座坟墓都是假的,真正的曹操墓在漳河河底。曹操死后几百年,有个渔工在漳河泅水,忽然惨叫一声就死了,尸体被分为两截,后来又有人在那里遇害,于是太守下令在上游拦河截水,水干后,竟然发现河底有长刀利刃,借助水流旋转,设置非常巧妙。把机关去掉后,一座古墓显现出来,入口的石碑上写着“汉丞相曹操之墓”。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至于曹操墓的真实地址,直到今天还是个谜。
跟曹操墓有一比的,是蒙古王公的墓地。他们的埋葬地点实在让人称道:选择埋葬在沙漠中的,在埋葬后让千万匹奔马将沙地踩平;选择埋葬在草原上的,在埋葬前移走草皮,下葬后再将草皮植回原处。这样的埋葬方式不留下任何痕迹,让人无处可寻。可是,到祭祀时,后人要怎么找回先人的墓地呢?原来在死者下葬时,家人在墓地上杀死一只小骆驼,让它的血洒在地上,还要让一只母骆驼待在一旁。骆驼具有异乎寻常的方位感,于是到了祭祀的时候,只要让母骆驼找到小骆驼被杀的地点,后人也就找到了先人的墓地。成吉思汗的墓地至今也还是一个谜,估计也是这个方法使然吧。
此外,像这样设疑迷惑世人的方法还有:将墓地挖在山崖岩石中,建造“崖墓”,给盗墓者制造困难;在墓室里面开通多条甬道、墓道、耳室或壁龛,让盗墓者走失方向;设置双层墓冢,使盗墓者难分真伪等等。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51:00 +0800 CST  
曹操七十二疑冢
事实上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是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这是一种反盗墓的有效手段。
“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又与帝王贵族追求富丽显赫的心理常规不相合。”王子今介绍说,于是出现了另一种既炫耀其威权富贵,又努力“令后不知其处”的形式。这就是传说曹操的“疑冢”,其中多数并不作为真实葬所的,又被称为“虚墓”。历史记载中多见的所谓“衣冠冢”,有时其实也是一种“虚墓”。
“除隐蔽墓葬之外,墓葬一般都力求坚固。如曾经普遍运用石质棺椁作为防盗措施。而古墓积石可能是更为通常、也更为有效的方式。”王子今教授说。
据介绍,春秋晚期的太原晋国赵卿墓,墓圹的四角,每隔深1米左右,各放置着一块重约50公斤的大石头,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贴近椁室上部的填土。这些石块,显然是填墓时有意放置的。椁室周围都是堆积结构严密紧凑的砾石。墓圹内也有厚约1.2米的砾石层。这些砾石应是木椁周围使用剩下的积石,是有意识填在墓口上的。考古工作者判断,其作用,在于积石非常容易溃坍,使盗墓者难以进入。曾有许多盗墓者丧身于积石之中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52:00 +0800 CST  
墓中储水
这个没找到图不过找到关于水底墓的图片。沈万三水底墓

楼主 我晋中宇威武  发布于 2013-10-29 12:53:00 +0800 CST  

楼主:我晋中宇威武

字数:14260

发表时间:2013-10-29 20: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3 03:30:08 +0800 CST

评论数:1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