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发:日本南北朝激荡100年,日本古代史上最名将辈出的时代

一个兄弟的文,才写了个开头,发出来给大家瞧瞧,看有没有兴趣,给点意见,我好反馈给他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0-20 02:26:00 +0800 CST  
序言


许多朋友,可能对日本战国都不屑一顾,认为什么战国嘛?一群村长械斗而已!

更不用说知名度远不如战国的南北朝了。

但我希望告诉大家,人口少,地盘小,未必就没有名将,这世界上,有天生的战斗民族,也有天生的弱者。

战斗民族嘛,我举个例子,早期的越南只有北越半国之地,国力尚不如日本,却对抗宋元明清四朝总共六次入侵,几乎全部胜利,元军士兵葬身越南的数目更是接近三十万!明朝趁越南内乱攻灭越南,但因为强制推行汉文化太过激烈,招致义军反抗,一代南蛮战神——越南黎朝开国君主黎利十年血战,终于复国,明军损失部队接近十万,灰头土脸。

天生的弱鸡——印加帝国拥有1000万以上的人口,土地肥沃,国家富庶,9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也远大于日本的30余万,却被皮萨罗以170人的探险队所灭——装备的差距并不是非常大,探险队中只有少数人装备了步枪,大部分人仍然使用着冷兵器时代的刀剑。

而南美诸国于19世纪初独立之后,诸国之间也是争战不断,仿佛乱世,然而它们的战争烈度,指挥官水平,都远远不能与美国南北战争相比,纯属菜鸡互啄——南美的人口当时有数千万,土地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远大于中国。

从《明朝那些事儿》中了解日本战国的人,总以为战国诸将都是些纯粹的废物,而李如松比起他们则是一代军神。

但实际上,李如松、麻贵、陈璘、刘铤、邓子龙等人固然都是良将,放在日本战国也算优秀水准,但绝对比不上日本战国的巅峰水平!

丰臣秀吉的日本大军征讨朝鲜不敌前来支援的明军,有内部不和的因素,也有秀吉本人年老昏聩,无法亲自上阵带兵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曾经在战火中磨练出的英杰们,早已撒手人寰,或是在内斗中消磨尽了,出征朝鲜的,绝大部分只不过是一些徒有虚名之辈而已!

并非我盲目媚日,但假如将日军班子换成上杉谦信、武田信玄、毛利元就、北条氏康、织田信长、三好长庆、岛津家久、龙造寺隆信等一干英雄,而且这一班人还能团结一心,那么日军不说战胜明军,至少打个平手,从明军手中夺下半个朝鲜划入日本领土,绝不是问题!

因为虽然明初诸将的实力,要胜过战国群雄不少,但到了明朝后期,能匹敌信长、信玄等人的,怕只有戚继光、李成梁、马芳这样的顶尖人物了!

泱泱中华,也不是每个时代将领水准都强于日本,比如所谓的太平天国,曾国藩与杨秀清、石达开等人,不过菜鸡互啄,比起日本战国还差得甚远,然而研究天国的学者,曾屠夫的仰慕者们,不一样如同过江之鲫?

大家都喜欢乱世的历史,烽火之中,英雄拔剑而起,征战天下,岂不是让人热血沸腾!

那么喜欢日本战国,又有何错?

可是,哪怕是日本战国的爱好者,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整个战国的格局,都是日本南北朝所奠定。

那是一个名将辈出,英雄更胜战国一筹的乱世,是一曲热血燃上天穹的壮烈史诗!

这一段被尘封的历史,有太多太多的雄奇伟烈的故事。

一代军神楠木正成,赤坂城首举义旗震动天下。上野猛虎新田义贞,血战北陆卷起无尽战火。奥羽“花将军”北畠显家,千里挥师,转战十方,所向披靡。

而北朝诸将,也不是无能之辈。足利尊氏血战多多良滨,以千骑击破数万联军,该是何等地震撼人心?赤松圆心死守白旗孤城,以数百人令名将新田义贞六万大军不得进一步,其中的谋略对决又该是何等地惊心动魄?更有战术天才高师直,他的经历也值得大书特书!

千种忠显、名和长年、结城亲光、宇都宫公纲、楠木正行、新田义兴、怀良亲王、菊池武光、北条时行、佐佐木道誉、足利直义、少贰赖尚、高师泰、今川了俊、大内义弘、伊达朝宗……这一个个不显眼的名字,却又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故事可以叙说?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各位如果有兴趣,那就请随晚生走进那一段英雄辈出的岁月,如果有人认为我盲目媚日,把我看作汉奸之流,那小子也不惜一战,愿意用详实的史料来与先生争辩一番。

那么,闲言碎语就说到这里,let's go!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0-20 02:31:00 +0800 CST  
第一章


笠置山上,狼烟滚滚,一位衣着华丽的大人,正向下头俯瞰着。山下,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些大头丘八,所有人都举着同样的旗子,一面上面画着四个三角形的旗子,当时的人们称这个花纹为“北条鳞”。


山上的这位,并非别人,而是当时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后醍醐天皇,山下的,则是当时天皇名义上的臣子——镰仓幕府派出的军队。几天之前,后醍醐天皇还是身处大内,养尊处优的皇帝,谁曾想这几天之后,竟然就被镰仓幕府的十万大军给围在了山上,插翅难飞。


要说这君君臣臣,为何好好的就突然打起来呢?莫非是镰仓幕府想要谋朝篡位?非也,当时的幕府虽然执掌国柄多年,但是仍然没有到敢熊着胆子去篡夺皇位的,一切的一切得从百多年前说起了。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实也没有很久啦,就是在几百年前……好吧还是挺久的了,那时候的天皇其实还不至于像现在这个样子,被人给怼在山上当猴子,要知道,日本的天皇万世一系,可是从上古时候就传下来的,虽然他们有没有那么长的历史还不知道,但是既然人家说有,我们就权当有吧。


若从神武天皇算起,到公元6世纪可有上千年了。哪怕当神武天皇是个尧舜禹这样的神话人物,脱些水,到飞鸟时代(始于公元593年),时候也真不短了。


俗话说得好,夜路走多了总会撞到鬼,国足踢多了总要弄瘸腿。从古至今,东西方都木有一直掌权的千年王朝,这日本当然也不例外。古坟、飞鸟两个时代交接的时候,物部氏就开始专权,不把天皇太当一回事儿了。


天皇没辙,只好用权臣打击权臣,结果基本上是驱狼进虎,后面来的苏我、藤原,一个比一个跋扈,尤其是藤原和天子家联姻好几百年,逼得每一任天皇刚继位就忙着退位当和尚,绰号“法皇”。


Why?因为当着天皇,就被藤原家的舅舅抓在手里,当了太上皇才有点实权啊!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0-20 02:40:00 +0800 CST  
天皇搞了些“院政”之类的鸟东西,收效不大,到底没辙,只好求助于武士阶层,这武士阶层呢倒还和天皇沾亲带故,为首的源平两家本身就是养不起的皇族子弟贬为臣格,跑到边远地区开荒,一代代传下来的的。


但也别以为他们多了不起,举个栗子,当初姬姓不知道分了多少姓氏出去,要真说起来,建立大汉的刘邦同志,也是周武王姬发的血裔,那暴秦只糊弄了十几年就GG了,能不能说大周不亡,姬姓刘氏的邦哥重建周朝啊?


所以在藤原这些把持政治的公卿眼里,源平两家不过是一群乡下土鳖罢了,看他们的眼光,大概就跟秦始皇瞧刘邦项羽那伙人差不多。


事实证明藤原家想得灰常错,出身武士的伊势平氏平清盛同志政治手腕玩得很精,几场政变下来,收拾了一大堆公卿,又结果了曾经的合作者河内源氏,轻轻松松地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


但被平清盛同志干趴下的河内源氏没多久就死灰复燃,在平清盛死后,几乎将其一门斩尽杀绝。胜利者源赖朝比平清盛做得更绝,直接建立了镰仓幕府,幕府有自个的行政机构,于是不光天皇本人,跟着天皇混饭的那群公卿,全都成了吃干饭的摆设了。


可怜源赖朝和平清盛一样,也是继承人不行,镰仓幕府很快被外戚北条氏篡夺,北条氏世代担任幕府“执权”一职,统治日本。


趁着这机会,天皇还想奋起一搏,搞了次“天皇御反乱”——承久之乱,结果因为绝对的兵力劣势,把最后一丁点家底也都打光,这下好,老老实实当傀儡吧。


不过镰仓幕府搞了一百多年,渐渐地也弊病丛生,加上北条时宗时期和元朝的征讨军干了两架,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御家人们纷纷破产衰败,而一些御家人的庶族甚至一些在地的领主、小土豪便趁机崛起。


基本上,到后醍醐天皇的时候,这镰仓幕府也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了。


文保二年(1318年)二月,在幕府的操控下,花园天皇退位,由后宇多天皇的次子尊治亲王即天皇位,是为后醍醐天皇。后醍醐天皇继位时已经三十一岁了,当时因为日本的实权被幕府篡夺,天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而自承久之乱以来,天皇们也乐得充当吉祥物,平时就养个小鸟斗个蛐蛐偷个情啥的,不用工作就有工资拿,一代代天皇们在这样肆意享乐之中就接受了幕府给天皇的设定。


按照之前的尿性来看,后醍醐天皇会以一个十分普通的身份继位,然后在天皇任上混上几年,资历够了就可以退位找个院子隐居当几年上皇开个院厅过过瘾,然后在院子里度过余生,逝世之后处于关东镰仓的幕府会派来使臣献个花圈表示下沉痛哀悼之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过,很明显,这位正当壮年的有志青年并不向往这种生活,后醍醐天皇很喜欢研读中国的《史记》、《汉书》等史籍,经常以汉高祖刘邦来勉励自己,汉高祖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已经五十四岁了,而自己现在才三十一,这么算来还有二十多年给自己捣鼓。因此,后醍醐天皇便十分相信,只要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人生就会变得灿烂起来。


后醍醐天皇想干的,是励精图治,创建古代天皇治下的盛世,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可惜很讽刺的是,这位有志青年尽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成为日本进入中世纪以来最有存在感的天皇之一,却不是因为治世,而是乱世。


后醍醐天皇继位之后,便发现自己的身上还压着“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经常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且随时随刻都在想着从自己的身上扒东西。这三座大山分别是镰仓幕府,皇族持明院统一系与皇族大觉寺统一系。而大山们想从后醍醐天皇身上扒的,是黄袍,是皇冠,后醍醐天皇就是这样坐在龙椅之上,缩着脚望着龙椅下紧紧盯着自己的三只恶犬。


要说回来,天皇既然没有了实权,为何还有那么多人盯着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皇族持明院统与大觉寺统的关系。简单地说,后醍醐天皇的曾祖父后嵯峨天皇这个脑子有坑的家伙,先是让位给大儿子后深草天皇,后来又因为溺爱小儿子又逼着后深草天皇让位给了小儿子龟山天皇,这就是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的起源。


当天皇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花销的经费要多一点,不用饿肚子,不必以皇族的身份去卖书画赚点饭钱,毕竟后来室町幕府时期就有亲王因为没钱贫病交加死掉的。


幕府鉴于“承久之乱”的教训,怕天皇再操事,于是控制后深草天皇和龟山天皇兄弟二人的后裔轮流继位上岗,美其名曰“二统迭立”,这样就好在皇族里头制造矛盾。


这种情况下,持明院统的皇族们当然对后醍醐天皇的身体状况十分关心,时不时就派人过来嘘寒问暖地询问:“您什么时候死啊?啊呸,您什么时候退位啊?”毕竟,后醍醐天皇只要早一日退位,离持明院统皇族当天皇就更近一步了。


持明院统的皇族给后醍醐天皇压力,那么大觉寺统身为后醍醐天皇的宗家,不应当是后醍醐天皇的坚定支持者吗,为何也会给他压力呢?


因为这二统迭立,其实啊,并不是那么严格,A家一个了马上B家一个,有可能是A家2个了,再换到B家一个。


而后醍醐天皇的老爹后宇多天皇,这个很早就退位却老而不死的东西,偏偏也是个脑子被驴踢的家伙,不喜欢儿子,却喜欢长孙邦良亲王——也就是后醍醐天皇的侄子,奈何孙子太小,才把位置传给后醍醐天皇。


当然,中间隔了两系的好几个天皇,包括后醍醐天皇那个早死的老哥,其实也干了七年,就不详细说了。


理由嘛,也很冠冕堂皇,和朱元璋同志传位给朱允炆差不多。后醍醐只是个老二,老大挂得早,但是长幼之序不能乱,所以长孙继位才合理。


朱元璋没选好继承人,搞出了一场靖难战争,杀得山东一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而后醍醐被老爹拿来当备胎使用,也是弄得他怨气冲天。


大觉寺统派的皇族公卿们,也是紧紧地绕着未来的天皇邦良亲王身边转圈圈,根本不鸟后醍醐天皇。


在大觉寺统皇族的威压之下,后醍醐天皇只得暂时妥协,将自己的后代定为“世袭亲王”,也就是世世代代担任亲王,丫的一看待遇还挺好,实际上则是后醍醐天皇在宣告自己的子孙后代均不参与皇位争夺。


想想当年源平两家也是天皇血脉,却混到跑到边远地区开荒吃土。伊势平氏和河内源氏是打出战功杀了回来,其他的分支没搞出事业的,现在早就成了普通老百姓,如今绝大多数还在田里吃土呢!


后醍醐天皇当然不想自己的后代混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步。


对于这些,后醍醐天皇揣着明白装糊涂,心里和明镜儿似的,虽然在后宇多天皇的病榻前信誓旦旦,但是一出房门之后就呸了一口,要我让位?门都没有。


除了两支皇族之外,巴不得皇位频频交替让朝政无法稳定的镰仓幕府也是经常在受了持明院统皇族的拜托之后,派人风尘仆仆地从镰仓上洛进京,对后醍醐天皇趾高气扬地说:“喂,任期差不多到了啊,别厚着脸皮赖在皇位上了。”


后醍醐天皇在面对多方的压力时,都打着哈哈应付过去。大概是因为这些经历,让后醍醐天皇决定干出一番业绩,证明自己并不是无能的天皇,并不是一个厚脸皮的天皇,而是一个,有能力的天皇。


天皇两统迭立,是镰仓幕府的错!


逼自己退位,也是镰仓幕府的错!


感冒生病了,都是镰仓幕府的错!


总之后醍醐天皇将一切的过错都安在了镰仓幕府的头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后醍醐天皇的“正确决定”,即是天皇亲政,从幕府、上皇手里夺回大权!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0-20 02:41:00 +0800 CST  
第二章 镰仓幕府的悲哀


客观来说,镰仓幕府这个锅背得有点冤。


一般来说,每个王朝的末代统圌治者,往往只是能力不足,一般都不是昏圌君,反而是想要力挽狂澜的,可惜能力不足,反倒把火圌药桶引爆了,譬如唐朝的唐昭宗,金朝的金哀宗,元朝的元顺帝,明朝的崇祯皇帝,或者中亚帖木儿帝圌国的巴布尔先生,都是如此。


当然作为一个某些人眼中的媚日汉圌奸,我依然认为认日本当爹的大清伪满溥仪同志不包括在内。


反正气数已尽的时候,除非神仙下凡,谁也救不了你。


当时的日本,不大太平,但是这个不大太平,不仅仅是因为幕府腐圌败,主要原因还是元军入侵的后遗症。


元军入侵日本,首当其冲的肯定就是与朝圌鲜半岛一海之隔的九州岛了,为了应对元军的入侵,镰仓幕府搞了个“西国御警固”的任务,把大批御家人派往九州,随时准备应对鞑圌子来袭,虽然文永•弘安之役过去了,但是镰仓幕府依旧不敢放松警戒。当然,至于防御工事啦,守军的军费支出啦,都是由御家人自己承担了。


御家人承担了这些军役之后,入不敷出,只得向其他非御家人或者商人借高利贷来弥补亏空,然后这个漏洞就越填越大,最终导致御家人破产。


御家人们破产之后,通常有以下几个选择:


一、老老实实还债,鉴于如果能还得起的御家人,一般都不会去借钱,这条pass;


二、迎接债主的儿子来担任养子继承家业;


三、剥削庶族以及在地领主;


四、赖账。


前两个选择会伤害到御家人本身的利益,因此通常御家人们选择的都是后两项,尤其是第四项,这种“反正我就是没钱,有种你来砍我啊”的做法,导致很多商人借出的钱就如同肉包子打狗一样有去无回。


永仁五年(1297年)的时候,幕府颁布了一项德政令是为“永仁德政令”,将御家人们的赖账行为给合法化,这下子许多通圌过高利贷获得了御家人土地的地主和商人们就都不干了,这些人逐渐地就演变成了镰仓幕府末年肆虐全国的“恶圌党”。


镰仓幕府一看,抵御元军入侵为的还不是大家的安居乐业,居然还有这么多人不但不理解幕府的苦衷,反而还跑去充当恶圌党,与幕府作对。镰仓幕府便命令各地的领主们前去讨圌伐这些恶圌党,甚至还通圌过招安圌拉拢了一批恶圌党前来效忠,其中有一支活跃在畿内的恶圌党——楠圌木一族,便是此时被幕府招安的对象。


关于河内黑圌道扛把子楠圌木正成如何成为进步青年,终于变身为忠义绝代的一代军神的故事,我们以后再说。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0-23 00:33:00 +0800 CST  
说完了客观的,就接着说说不客观的。当时镰仓幕府的幕府执权,名字叫做北条高时,北条高时是北条贞时之圌子,北条时宗的孙圌子。


当时的幕府千疮百孔,北条高时的父亲北条贞时当圌政的时候,就一直在努力想着修补幕府行政的许多漏洞,可惜北条贞时和北条时宗都不长命,也是正当壮年就病逝了。


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北条高时从小就是一个执绔子弟,父亲去世时他还年纪尚小,执权的位置由其他叔叔伯伯们来代替,直到他长大成圌人为止。


大概是因为父亲死得早,又缺乏人教圌导的缘故,北条高时从小就特别喜欢玩,从玩弹弓骑马打仗开始,北条高时经常幻想着自己在激烈的战场上战斗,最终有一天,假的打斗也满足不了他了。


可是总不可能让人决斗取乐吧?


北条高时想出了一个替代品——斗狗。


平时御家人们前来镰仓参觐,多多少少都会带点土特产,自从北条高时当上执权之后,镰仓就变得和宠物店一样,御家人们带的特产也变成了一只只狗。


北条高时喜欢看斗狗,在他眼里,斗狗就像打仗一样,那一只只狗,就是斗场上的武士。同时,得胜的狗会得到北条高时的奖赏,吃最好吃的食物,住最舒适的窝。


与在镰仓天天观赏斗狗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相反的是,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恶圌党作乱,各地的饥圌荒与疾病,别说老百圌姓了,连御家人们也经常都扶着额头为生计发愁。


不过仔细想想,这是什么大问题吗?


笔者当年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看到《促织》那一篇,明宣宗喜欢玩蟋蟀,搞得民间如何民圌不圌聊圌生,还以为是个大昏圌君。


后来才知道朱瞻基同志既能微服私访,体验百圌姓疾苦,又能亲征边疆,箭无虚发,蒙古骑兵应声倒地,文武双全,堪称一代英主。


只不过他玩蟋蟀的小爱好的确让某些地圌方圌官瞎搞,害了不少百圌姓,他自己并不知道。可这与他的勤政爱民贡献比起来,只是毛毛雨。


当然,北条高时同志绝对没法和明宣宗比,但是他后世史书给他泼脏水的方式,大概就跟蒲松龄给明宣宗泼脏水的方式差不多。


以偏概全。


北条高时同志上圌任的时候,已经满地烽烟了,什么奥州虾夷的叛乱、安藤氏之乱,连绵不绝,内部斗圌争也很激烈。


当年隋炀帝杨广面对农圌民起圌义军满地的局面,可是怂得躲在江都,不敢担当,最后被手下宇文化及宰了。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0-23 00:34:00 +0800 CST  
北条高时无论如何,短暂的一生都在努力地救火,从没放弃过,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满门自尽,是条汉子。


不管他犯圌下过多少错误,做过多少蠢事让情况更加恶化,我总觉得他值得被温情一点对待。


镰仓幕府内部乱哄哄的,后醍醐天皇可是越瞅着越开心。


后醍醐天皇当上天皇的第二年,下野国的一户苗字为“足利”的武士家的嫡子元服,这名年轻的武士拜领了北条高时名字中的“高”字,取名为足利高氏。


什么叫苗字呢,打个比方,中圌国古代有姓和氏,比如秦始皇,他就是嬴姓赵氏,所以其实叫他赵政比较合理。


后来中圌国把姓玩丢圌了,氏就变成姓了。不然的话,你碰上个姓刘的哥们,还要问,你是姬姓的刘氏,还是其他什么姓的刘氏啊?


而在日本那边,他们的氏,是咱们的姓,他们的苗字,才是咱们的氏。这是比较简单的说法,复杂说起来,大家也头晕。


所以足利高氏同志是源氏,苗字足利,也可以叫源高氏。


足利高氏出身的足利家可不一般,往上捣鼓几代,可是大名鼎鼎的武士源义家。源义家的儿子源义国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源义重,次子叫源义康。源义重得到了父祖辈的祖产新田庄作为家业,而源义康则是领到了原本属于藤原氏出身的足利氏所有的足利庄。


源义国的长子即是新田义重,次子即是源氏足利的祖先足利义康(新田和足利都是苗字)。新田义重因为是源义国的长子,根正苗红的清和源氏嫡流,不过此人在当年源赖朝最终结果掉伊势平氏主力的源平合战中一度怀有二志,导致后来不被镰仓幕府的开幕将军源赖朝看好。


在北条氏篡夺了幕府的实权之后,为了打圌压这个“源氏遗老”,镰仓幕府把足利家给抬了出来,世世代代与足利氏联姻。北条氏抬高足利氏也是实在没得选,幕府将军源赖朝一脉已经死圌光光了,清和源氏的另一支摄津源氏在源平合战时被打的七零圌八落的,其他旁支的源氏再牛逼,你能牛逼的过源义家的孙圌子新田义重吗?北条氏出身桓武平氏,篡夺了源氏的幕府,为了堵其他人的嘴只得扶持一个支持自己的源氏家族。


顺便一提,北条氏(平是氏,北条是苗字)既然出身平氏,篡夺河内源氏的江山算不算给伊势平氏报仇呢?那就是纯扯淡。平清盛出身的伊势平氏只是桓武平氏的一支而已,大家血缘关系已经隔太远了,伊势平氏的死活,关北条家蛋事。


虽说是扶持足利家,但是足利家混的也挺惨的其实。在足利高氏的曾祖父足利家时的年代,镰仓幕府发生了“霜月骚圌动”,足利家时在此时受到了波及,自圌杀而亡。连幕府有圌意扶持的源氏家族都过得这么惨,足以想象其他源氏武士活的有多艰难了吧。


足利高氏就是在这样的家族中圌出生的,不过虽然北条家与足利家代代联姻,他却并不是北条家的女人生出的孩子。足利高氏的母亲叫上杉清子,是足利高氏父亲足利贞氏的侧室,出自藤原家。


嗯,就是那个曾经权倾一时,世代当天皇舅舅的藤原家,不记得的,请回看第一章。


足利高氏的哥圌哥足利高义才是足利贞氏的嫡子,是北条家的正室所生,奈何足利高义英年早逝,足利家的家业只得落在了足利高氏的肩膀上。


接过家督之位的足利高氏,当年只有十五岁,不过是初中生的年纪罢了。


足利贞氏在让出家督的位置时,对足利高氏说到:“当年我的爷爷自圌杀时,曾经留下遗言说自我以下子孙三代必定取得天下。今后,足利家可就靠你了。”


足利高氏点了点头,虽然他还不是很明白,这天下为何要分成朝圌廷幕府,源氏平氏,大家好好的过日子不好吗?不过既然父亲这么说,那就且听着吧。


足利贞氏摸了摸足利高氏的头,许久都没有说话。


北条家为了拉拢足利高氏,将北条家庶流赤桥流的赤桥守时的妹妹嫁给他为正室。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0-23 00:34:00 +0800 CST  
我那兄弟生病了,断更几天,估计下周末继续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0-23 00:56:00 +0800 CST  
第三章 河内扛把子楠木正成


刚说足利高氏,突然跳到楠木正成同志,各位可能会觉得很凌乱。


不过楠木正成可是日本历史上官方承认的三大“军神”里面唯一名副其实的一个,也是南朝三大将之一,在本作的前期,将与足利高氏共同担任主演。


现在不说他早年的经历,以后就没机会了。


首先强调下,“军神”什么意思。


这其实不必当真,水浒里面有个“赛仁贵”郭盛,难道此君真的比薛仁贵牛逼了?


但是日本明治政府钦定的军神仍然只有三位:楠木正成、上杉谦信、乃木希典。


这三位共同点在哪里?


第一,能打仗。第二,忠义。


这就OK了,所以只是个荣誉性称号,不代表牛逼得天上有地下无,没看到源义经都没入选么。


而且和上杉谦信同时代的武田信玄、毛利元就、织田信长大概并不比上杉姐姐差嘛。


不过我们要看到一个问题。


第一,上杉谦信的忠义是扩大势力用的一个招牌,不是真的,这点我没空和广大上杉粉撕逼,有疑问请拨打热线电话咨询直江津人才市场。第二,乃木希典能打仗是假的,在西南战争中任14联队长时被萨摩军抢走了联队旗,后来在日俄战争中以伤亡6万人、耗时近半年的代价拿下了旅顺,哪怕不是“愚将”,也算表现平庸,成为“军神”主要靠的是两口子一起在明治老头儿过世的时候为明治天皇殉死。


所以哪怕按照荣誉性称号的定义,也就楠木正成一个人能达标了。


按照传统的说法,楠木一族是河内的恶党,一直在和万恶不赦的镰仓政府英勇斗争。


根据考证,这似乎并不是事实,因为在河内扛把子楠木正成当家后不久,他就受了招安了。


俗话说,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楠木正成的老爹叫楠木正康,是很有手腕的恶党头子。


楠木这个苗字的源流,据说出自橘氏。


奈良平安时代四大氏,源平藤橘,除了藤原之外,都是天皇家分出来的。


不过哪怕楠木家没有撒谎,也并没有什么卵用。现在的中国人估计有二成以上是大周姬姓后裔,里面绝大部分是笔者这样的搬砖狗。


楠木妈怀着正成的时候,去志贵山毗舍门这样的大型宗教机构祈祷,结果就在山上生下这孩子,认为很吉利。


毗舍门供奉的是佛门战神毗沙门天——对,就是上杉姐姐拿来撑场子的那位——又被称作多闻天王。


所以楠木正康和楠木老妈就给这长子起名叫多闻丸,又因为他长大后鼻毛特别长,所以绰号“鼻毛多闻”。


然而“鼻毛多闻”明显不如“军神”好听,所以后面提到楠木正成同志的绰号,一律使用“军神”,请各位读者注意。


楠木家作为恶党,并非专做无本生意,而是黑白通吃,乃是当地一大武装商团首领。


当时播磨经过摄津、河内两国的交通沿线,有一条非常肥的商路,“军神”楠木正成同志的老爹楠木正康就把势力沿着这商路展开,顺便还在赤坂附近挖点辰砂,往往可以卖个好价钱。


但是说到底,民难与官斗。河内的别当(地方官,相当于河内市副市长)八尾显幸经常仗着自己的政府地位,和楠木家撕逼抢商路抢土地,楠木家每次都吃瘪,楠木爹正康先生非常郁闷。


郁闷到一定程度,楠木正康看到自家小子也长大了,才能比自己好像还强一点,干脆当了甩手掌柜——老子不干了。


他溜到山上,把头发剃光,宣布出家(按照日本的说法又叫“入道”),家业都交给年纪轻轻的正成打点。


正成知道自家势力不够,而且要打仗,打输了吃瘪,打赢了,副市长八尾显幸可以让上峰制裁你们土匪,怎么都不占便宜。


在南朝三大将当中,楠木正成同志是最以智谋闻名的。他想了一阵,计上心头。


首先他先和八尾显幸的上峰联系上,打个电话过去。


听说现在满地都是火灾,我楠木正成作为恶党头子,黑白通吃,有大量的放火和救火经验,你们需要吗?


镰仓幕府的负责人听到这事,喜出望外——如今恶党满地走,少一家,政府就舒服一点。


于是楠木正成拿了招安令,也转职成为公务员了,就大摇大摆地带着山鸡、浩南一帮兄弟,在河内国进行广泛考察。


副市长八尾显幸虽然号称根正苗红,说白了其实和楠木家一样属性也是地头蛇。他们家的经济,主要靠着河内附近的主要水路——长濑川。


八尾家掌握了长濑川的吞吐,补给物资从这进来,出产从这出去,比楠木家走陆路方便多了。


问题是长濑川有一截路过楠木家的地盘。


于是楠木正成一声令下,山鸡、浩南、梁二,你们在河边上修几个船坞!


修了干嘛?


修完之后,船坞里造出来的船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只要商船路过此地,留下买路钱。


因为楠木家已经受了招安了,这买路钱收得名正言顺——我楠木正成是政府公务人员,现在是在设置关卡,提高政府收入,为我们大镰仓的经济事业做出一份贡献呢!


这一收,楠木家捞了不少,然后抽点毛毛雨缴给政府。而八尾显幸就倒霉了,进进出出都要被楠木正成同志刮一层过路费,进账越来越少。


八尾显幸在家里破口大骂,最后决定:出兵揍这小子!


你爹都被本副市长打得跟老鼠一样乱窜,何况你这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


楠木正成早就算到了这一点。


于是那些收买路钱的执法船,这时候又全体变身战船,八尾显幸的船队杀过来,被打得落花流水,变成一堆烂木头,在水上飘啊飘。


陆路更惨,“军神”哪怕还没进化到完全体,哪里是你这个小小副市长能对付的?


加上之前被楠木正成经济封锁,实力有所下降,被楠木正成正兵加奇袭,打得跟狗一样,灰溜溜地逃回家了。


初战告捷,楠木家军威大振,把一大群恶党全部收到自己麾下,势力更大。


八尾显幸不干了,跑去找上峰告状:妈蛋,那个刚招安的土匪头子私自攻打政府官员,十恶不赦,请求上峰做主啊!


这时候,楠木正成的表功信也到了:微臣楠木正成连消带打,为政府剿灭收服土匪、恶党若干,他们现在已经不杀人不放火,都变成了遵纪守法的大大良民。


要说楠木正成的管理手腕也是杠杠的,那些闻风而来的恶党跟着他,不用杀人放火,靠着黑白两道的生意就能大碗吃肉大口喝酒,当然的确不用杀人放火了。


这时候满地火灾太多,估计河内国这种破事还到不了镰仓政府最高领导人北条高时同志的眼里。上峰相关负责人一看,嗯,楠木正成是个好同志,八尾显幸打的小报告,懒得理会了。


于是楠木正成带着山鸡、浩南一棒子弟兄,收了青龙山、桃花山一干堂口,纵横河内一国,一跃成为河内最大的帮会头子,还有官面上的身份,赚得盆满钵满,好似许文强纵横上海滩,那是滋润得不行。


这时候的楠木同志,既没有理想也没有野心,他眼里最大的两个字就是“银子”!


只要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就好了。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04 09:50:00 +0800 CST  
第四章 正中之变(上)


后醍醐天皇因为拿着一手神牌还连续送掉南朝三大将在内的一群英雄豪杰,最后被怼在大和国吉野苟延残喘,被许多日本史爱好者视作纯粹的无能之辈,认为此君是比他祖上后白河天皇更“大天狗”的“大天狗”。


大天狗,是镰仓幕府创始人源赖朝同志骂后白河法皇的话,意思和咱们中国的“扫把星”差不多。


不过如果真是的毫无本事的家伙,凭什么将这么多英雄豪杰召集在自己麾下?


毛主席曾经用罗隐的两句诗评价过梁武帝萧衍——“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后醍醐按照某种标准,奋战不息,决不放弃,也算个英雄。


那么,他最厉害的地方在那里呢?


参考“国父”孙中山同志,嘴炮技能max,纵横全靠一张嘴,所谓“孙大炮”是也。


而后醍醐天皇最擅长的地方也是这个——洗脑!


后醍醐天皇小时候,可不仅仅爱看《汉书》,他还有计划地建立着自己的一套理论系统,为政治斗争做准备。


理论从哪里来?


中国的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


君君臣臣,五伦纲常不可废!


瞧着二程和朱熹的一大堆典籍,后醍醐如获至宝,发愤攻读,终于将洗脑技能几乎点满,堪比红色警戒2里面的尤里同志。


正中元年(公元1324年)九月,镰仓幕府委派在京都监视朝廷的六波罗南探题(原来叫京都守护,相当于京都直辖市市长兼军事长官,后来分成南北两个探题,把权力分开了)北条维贞卸任,返回镰仓。


新任的六波罗南探题却还没赶过来。


这也不能怪镰仓幕府行政效率低下,说实话,北条高时同志真的不容易。


当时的幕府内管领长崎高资,也就是镰仓幕府第二号领导人,是个做事非常强横的家伙。


而北条高时同志继位的时候却只有14岁。


别看后醍醐天皇憋得难受,北条高时同志这些年也是不断和权臣斗争着过来的,沉迷斗狗,未尝不是他韬光养晦和化解某些矛盾的不得已之举啊!


一把手和二把手意见经常不统一,二把手又如此强横,必然引起各种派系争斗。中枢内部撕逼下来,行政效率降低,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这时候,京都登时出现了幕府的视觉死角,政治嗅觉敏锐的后醍醐立刻抓住了机会。


可惜他的政治嗅觉不能一直敏锐下去,否则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破事了。


后醍醐马上招来了自己的亲信,两位青年公卿日野资朝、日野俊基。


这日野家是藤原氏后裔里面很有名的一支,著名的公卿大族。


这两位一是屁股问题,随着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全体公卿阶层都变得实权基本为零,跟着天皇一起找幕府讨口粮吃;二是早就被后醍醐的神级洗脑术洗得热血冲顶,压根不怕掉脑袋放在心上。


“朕心意已决,两位可有随我兴兵倒幕的决心?”后醍醐表情严肃。


“陛下终于下定决心了。”二人兴奋地道。


后醍醐捶胸顿足,感叹道:“想当年,承久年间,祖上后鸟羽天皇起兵倒幕,却惨遭失败,让皇室权威尽失,实在是耻辱啊!”


他说的就是有名的承久之乱,后鸟羽天皇,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爹,东拼西凑组织了一万七千人准备讨伐北条氏,结果北条家直接拉起号称19万的大军把他揍翻,于是天皇公卿们连最后一点本钱都被打光了。


据说当年镰仓幕府的当家北条义时说过这话:“先派十九万大军供上皇御览吧,如果不够的话,我就再亲率二十万大军上洛(日本古代模仿中国东汉,称京都为洛中)!”


当然实际情况大概是北条家随手组织了几万人把天皇的那点兵打爆了。十万以上的部队真要搞出来很烧钱的,杀鸡焉用牛刀,北条家没那必要。


日野俊基接过话茬:“陛下,当年后鸟羽上皇失败的原因,就是单独以朝廷的力量对抗天下武士,势单力薄啊!现在咱们可不能再犯这错误了。”


日野资朝也点头:“对对,现在所谓的恶党横行全国,其实呐,他们都是被镰仓幕府的罪恶行径逼得奋起反抗的武士。咱们要是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那就算成功一半了!”


第二天,日野两兄弟(不是亲兄弟,只是族兄弟)就带着一票后醍醐多年苦心培养起来的亲信,前往各地活动,联络武士倒幕。


要说当年朝廷以藤原家为首的公卿们把武士们当看门狗,说实话现在北条家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他们自己的中枢行政机构,叫御内人,稍微外边的叫御家人,听着好听,其实就是打手的意思,更边缘的武士就更不用说了。


混不到御内,都是看门狗,管你平氏源氏,差不多待遇。而这御内人又被北条家的几家世袭重臣和几家支流把持着,其他家族基本挤不进去。


阶层固化这个毛病,也是镰仓幕府的江山过个一百五十年不到就玩完的重要原因(如果仅算北条家执政的时间,那其实只有一百年出头)。后来室町幕府虽然看起来各种乱七八糟,大部分时间都被砍砍杀杀的“战国时代”覆盖,好歹续了两百多年。


很快,就有一大堆武士闻风而来,聚集在天皇身边,这群人可不止恶党,更有镰仓政府麾下一些出不了头的公务员。


美浓国离京畿近,那地儿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也是个出豪杰(说野心家也无不可)的地方,在室町幕府时期多次折腾,然后被外来户长井利隆、斋藤道三父子二人窃了国。


三位美浓豪杰很快得到后醍醐的重视,他们分别是土岐赖贞、土岐赖兼父子以及多治见国长。


土岐氏出身清和源氏中的摄津源氏,是传说中斩妖除魔一级棒的源赖光的后裔,在镰仓初期定居东美浓,成为美浓国实力不凡的地头蛇,而且基本上每一代都有几个子弟混进镰仓幕府政府机关当公务员,支持家族发展。


这种老牌武士家族都对政府如此不满意的时候,这镰仓幕府,也的确药丸了。


眼见形势一片大好,后醍醐天皇当真喜上心头,感觉英特纳雄奈尔马上要实现。


没想到就在这时候,出了岔子。


九月十九日凌晨,京都街头突然出现了大量北条家六波罗探题麾下的大头兵,直奔京都多治见国长和土岐赖贞的宅邸,然后跟土匪一样放起火来。


可怜三位美浓豪杰,转眼就要和一众追随者一同,葬身官兵刀剑之下。


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呢?


各位且听下回分解。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05 01:15:00 +0800 CST  
第五章 正中之变(下)


原来问题,也就出在这个根深叶茂的土岐氏身上。


土岐赖贞、土岐赖兼父子接受了天皇密诏,准备起兵,当然就通知了手下的一干族人郎党,让亲信们做好行动准备,还特别交代说要保密。


可现在土岐家要当这个出头鸟,难免出怂包,土岐父子的族人土岐赖春回家见老婆时,突然就泪下如雨,说自己很快要不久于人世了。


他老婆当下就问,结果这货一边哭,一边跟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家主倒幕勤皇的计划泄圌露得一干二净,还叮嘱老婆说,千万别说出去!


问题是此君的老婆是什么身份?


前面已经说了,土岐氏这样的大族,每一代都有几个子弟混进镰仓政圌府当公圌务员。


所以联姻,往往找的也是一些公圌务员家族。


土岐赖春的老婆,是六波罗探题麾下一名奉行斋藤利行的女儿。


跟着直辖市市长做事,显然比土岐这种憋在美浓的地头蛇家族相对中圌央亲近得多。


土岐赖春这简直是故意放怂卖族长啊!


果然,土岐夫人立刻就找到了老爹,把这事和盘托出。


斋藤利行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立刻气急败坏地跑到女婿家里——“臭小子,你他圌妈干嘛参与这种反政圌府活动,你这不是要你泰山大人的命么?”


倒幕如果发动,肯定在京都先开始。哪怕被扑灭了,六波罗这伙人也很难保全。


当年的京都守护二阶堂光季在承久之乱当中,一开始就被后鸟羽天皇下令抓起来,杀了祭旗,他的手下也几乎全军覆没,才导致京都守护变成六波罗探题的。


就算斋藤利行侥幸逃过,因为女婿的事情,说不定自己也要受牵连。


所以这岳丈大人不怒才怪了!


土岐赖春又哭起来,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泰山大人,不要怪我。这不是我的主意啊,都是族长父子俩的意思,我只是奉命行圌事啊……”


听完土岐赖春的报告,斋藤利行明白,再拖延下去,自己和自己的上司说不定也要重蹈当年二阶堂光季的覆辙,被倒幕军杀了祭旗!


这时候六波罗南探题依然空缺,继任的北条贞将还在来京都的路上。多亏当年镰仓幕府做了改圌革,虽然是分圌权,但好在现在京都还有个北探题北条范贞。


北条范贞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土岐父子等人在京都的人马不多,大部分还在老家美浓,他们的算盘也该是召集天下武士了再动手,不会蠢到靠着身边的一点人就开干。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声称摄津国发生了农圌民起圌义,假装要召集士兵过去救火,趁夜调集了山本时纲、小串范行为首的三千部圌队,兵分两路,突袭土岐、多治见两家在京都的宅邸。


山本时纲攻打土岐赖贞住处的时候,土岐父子刚刚起床,山本时纲就带着北条家的兵马冲杀进来。


土岐赖兼不愧是条汉子,大叫一声:“老爹,你是族长,不能死,快走!”


虽然北条军数目不少,但承平多年,战斗力说不上突出,而土岐家的一门郎党却都是武士精锐,虽然只有几十个人,但在烈火当中浴血奋战,对着上千北条士兵,竟然还撑了好一阵,杀了不少人,才被尽数歼灭。


土岐赖贞则趁着儿子血战的时候,含圌着泪抽刀一声长啸,连续砍翻数人,从包围圈里头杀了出去,镰仓士兵光顾着围杀土岐赖兼等人,一时半会竟没追上他,让土岐赖贞逃掉了。


多治见国长就没这么好运了,昨晚他慷慨饮酒,召妓同欢,所以如今正在宿醉不醒。等他被叫醒过来的时候,一名浑身是血的郎党武士已经撞了进来:“不,不好了,六波罗士兵杀过来了!”


这时候,门外又进来一人,乃是借宿在多治见国长家中的信浓豪杰小笠原通弘,一身戎装,手持弓箭:“计划已经泄圌露,到了这一步,只能粉圌身圌碎圌骨,以报君恩,也不负我等的豪杰武名了!”


多治见国长长叹一声,抽刀披甲,与小笠原通弘一同杀入敌阵,并指挥一门郎党拒敌,竟然一度将北条军赶出宅邸门外。


血战到下午,北条军方才从多治见国长家的后门杀了进去,前后夹击,歼灭了这区区几十人,多治见国长和小笠原通弘这两位豪杰双双殒命。


北条军好不容易,才消灭掉了天皇这边的几名主要豪杰,然后迅速控圌制皇宫,将后醍醐的两名精英说客日野资朝、日野俊基兄弟逮了起来,绑赴镰仓。


然而二人早有必死之心,面对严圌刑拷圌打,坚决说一切都是两兄弟的主意,后醍醐天皇毫不知情。


北条高时和镰仓二把手长崎高资两人无可奈何,恰逢这时,后醍醐天皇又派了特使,向镰仓解释,直接把日野兄弟卖了,说自己确实不知道。


这也不能怪后醍醐,既然出圌事圌了,日野兄弟就要做好被抛弃的准备。


镰仓幕府内部一商量,后醍醐天皇放下圌身段给名义上的臣下道歉,臣下总得给个台阶下吧?


考虑到这次的事态闹得不大,而且已经杀了这么多武士豪杰,如果再斩杀两位有名公卿,影响不好,反而可能被各地的反政圌府武圌装拿来做文章;镰仓做出决定,将日野资朝流放佐渡,对日野俊基暂不处罚,送还京都。


两兄弟虽然这次保得一命,但他们初心不改,下一次就真的要为天皇的理想和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这就是史称的“正中之变”,又和当年的承久之乱一样,被民间呼为“天皇御反乱”。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05 11:41:00 +0800 CST  
也就是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幕府统圌治,老百圌姓早就只把天皇当个吉祥物了,所以天皇兴兵倒幕,在他们眼里,属于谋反行为。


后醍醐天皇好说歹说,又是赌咒发誓又是痛苦流涕,才写检圌查混过了这一关。


事后他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发现还是日野兄弟招来的这几位豪杰不是很靠谱。


当年祖上后鸟羽天皇至少控圌制了近畿一带,把京都守护二阶堂光季杀了祭旗,才被北条大军打爆,倒也说得上虽败犹荣。


自己这次栽得可真是窝囊。


反思之后,后醍醐感到,自己需要一位非常靠谱的武士干圌部,来组圌织各地豪杰。


据说有天晚上,后醍醐做梦梦到皇宫紫宸殿外头的庭院里栽着一棵大树,朝南生长的枝叶最为茂圌盛,树下有个面南朝北的座位空在那里,文武百官都整整齐齐地坐在树下。


突然就有两位童子出现,指着树下的座位说:“普天之下,已经没有可以容纳陛下的地方了,只有这个座位可以供陛下入座。”


于是后醍醐天皇连忙找来了笠置山上的僧侣快元解梦,快元解释说:“楠,不就是河内国的楠圌木正成嘛?”


把一切扯到梦境上,未免太过虚无缥缈,大抵属于传说一流。不过很明显,笠置山上的这群和尚也都被后醍醐成功洗圌脑,发展成了他的联络机圌构。


总而言之,后醍醐天皇应该是听说楠圌木正成在河内国的名气,于是让近臣藤原藤房把他征召而来,入宫面圣。


河内扛把子楠圌木正成正忙着捞银子呢,但是天皇相召,哪怕是个吉祥物,也到底不敢怠慢,立马赶到宫里,问陛下有何贵干。


“楠卿,最近生意做得怎么样啊?”


楠圌木正成受了招安,拥有“兵卫”的官圌职,是政圌府公圌务员,后醍醐如此称呼他当然没问题。


听了这话,楠圌木正成摇头叹气:“碰上乱世,生意不好做啊。”


他靠着混黑圌道起家,但如今受了招安,势力虽然大了,但也要努力养活一帮子堂口的弟兄,并不容易。


当初他在长濑川设关卡,收副市长八尾显幸家来往商船的过路费,可如今才意识到,满地烽烟,跑自己这做生意的商人,也经常被各地的反政圌府武圌装抢了,商路不通,他的人脉关系也不能覆盖到日本各地,搞得他很烦。


“生意不好做,谁之错呢?”后醍醐天皇一脸和蔼慈祥。


楠圌木正成低头沉吟。


如果说是各地黑圌道圌人圌士的错,楠圌木家也是恶圌党起家。如果说是起圌义百圌姓的错,那更不对了,他楠圌木正成是个讲义气的老大,对自家佃农也是不错的,心底明白得很,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会造政圌府的反?


“陛下的意思,是赵家REN(北条家)的错?”楠圌木正成反问道。


后醍醐微微一笑:“楠卿你还不明白吗?冠履倒置,让北条家做了赵家REN,才是天下一片混乱的根源所在啊!”


“你是生意人,我就用生意人的道理跟你说。这天下好比一家大公圌司,本来朕才是董事长,将军是总经理,北条家作为执权,充其量只是个副总经理而已。”


“要是你们楠圌木公圌司也让副总经理一代代当家,把你这个董事长,以及总经理都给架空,你家的生意能做好么?”


楠圌木正成虽然出身恶圌党,却也是读过书的人,当下如同醍醐灌顶。


“陛下英明!”


越是有文化的人,很多时候反而越好洗圌脑。楠圌木正成不是粗人,偏偏纵横河内的他,就这样被后醍醐短短几句话给折服了。


成功给这样一员智勇双全的豪杰人物完成洗圌脑工作,后醍醐大喜过望,他知道楠圌木正成的智勇,当下向他询问兵机战策。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05 11:43:00 +0800 CST  
第六章 元弘之变


楠木正成自幼熟读兵书,深通谋略。


他很快便给后醍醐天皇制定了计划,明确地告诉后醍醐天皇,承久之乱时后鸟羽天皇的搞法,占据京都对抗幕府大军,以寡敌众,纯属作死。


镰仓幕府虽然失去了人心,但架子还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单纯凭借各地豪杰的力量,是不可能将其击败的。


后醍醐天皇准备充分之后,应当占据险要,打起倒幕大旗,引诱幕府大军来攻,而自己与各地其他豪杰则秘密建造坚城,率领兄弟手下与天皇相呼应,只要幕府大军久攻不下,人心越发动摇,天下武士就会群起响应,而幕府军中也一定会有人倒戈。


之后的情况,虽然出了一些偏差,但终究证明了楠木正成的战略完全靠谱。


说到底,虽然智计非凡,楠木正成同志其实是个比较纯粹的人。


他接受后醍醐的招揽,加入倒幕阵营,当然有希望扩大自家势力的因素,但更多的,大概是想要天下太平,万民安乐。


后醍醐告诉他,只要打倒了镰仓幕府,重整河山,就能天下太平了。


当他坚信这一点,后醍醐的理想,也就成了他的理想,曾经的江湖义气,也化作了对天皇的满腔忠义。


这成就了楠木正成军神的赫赫威名,却也决定了他悲壮无比的结局。


再说正中之变之后,朝廷和幕府的情况。


嘉历元年(公元1326年),幕府的一把手北条高时突然得了重病。


他继位以来,一直和二把手长崎高资撕逼着,强臣欺主,大概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有那群狗帮忙调节,但效果显然不大。


长崎高资知道北条高时被自己气病了,非常开心——因为按照规矩,你病成这样,就得卸任,老子越发好专权了。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21 23:52:00 +0800 CST  
当然,以北条高时的血统,哪怕卸任了,如果这次没病死,病好之后依然可以幕后控制,还是幕府的一把手,可是终究面对长崎高资这位强臣会变得更难堪。


长崎高资假装很贴心地对北条高时说:“领导啊,你现在既然要卸任了,按照父子相继的原理,就让你的大儿子北条邦时做执权吧。”


看起来真是好人一个啊。


问题是,北条邦时这时候才多大呢?


8岁。


所以长崎高资又要求出身庶流的北条贞显做过渡执权。


一个小屁孩,和一个毫无威望的庶流子弟,被长崎高资抓在手里,那可真和傀儡没什么区别了。


这时候,终于有家人站出来,表示强烈抗议。


谁呢?


这一家叫安达氏,是御家人的头头。


前面说御家人都是看门狗,倒也不确切。足利、新田这些诸侯性质的御家人,的确被当成看门狗对待,但也有安达氏这样牵头的御家人,是可以混到幕府中枢去的。


安达氏世代和北条家嫡流联姻,算是混得很不错。


以安达氏为首的一群混得比较好的御家人,想要推举北条高时的同母弟弟,北条泰家担任幕府执权。原因嘛,北条高时、北条泰家都是安达氏的女人生的,哥哥病休了弟弟上,可以继续和长崎高资撕逼。


然而长崎高资这个权臣简直只手遮天,目无纲纪,照样把自己选上的北条贞显推上执权之位,作为自己的乖乖傀儡。


长崎高资大概本来想气死北条高时,但也许是气过头了的缘故,北条高时听到这事,大骂一声娘希匹,出了一身臭汗,病竟然好了。


他不敢拿长崎高资怎么样,于是扬言要把当傀儡的北条贞显宰掉。北条贞显吓坏了,连忙辞职,剃光脑袋上山当了和尚。


奈何长崎高资反应更快,又立了另一位庶流子弟北条守时,作为自己的傀儡。


于是倒霉的北条高时只能以太上执权的身份,和长崎高资继续撕逼。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21 23:52:00 +0800 CST  
嘉历二年(公元1327年),长崎高资因为胡乱受贿,逼反了东北虾夷地区的御家人安藤季长,最后虽然被幕府扑灭,但安藤季长的余党却到处流窜,成了恶党。


东北作为北条得宗家(即嫡流)的本家领地,比起别处可是要重要很多,东北也闹起了恶党,幕府也就只剩下关东镰仓(关东平原南部,现在东京往下的那一块地方)周遭这一亩三分地还算安宁了。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21 23:54:00 +0800 CST  
顺带一提,东北这群恶党里面,就有著名的伊达家、南部家等等等等,在南北朝初期,他们是“花将军”北畠显家同志的忠实追随者。


忍无可忍的北条高时指使长崎高资的族人长崎高赖去刺杀长崎高资,结果不幸泄密失败。北条高时遭遇了和不久前后醍醐天皇差不多的命运,道歉写检查,然后把长崎高赖当替罪羊流放到陆奥。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21 23:54:00 +0800 CST  
北条高时的确比崇祯还憋屈。崇祯好歹上台就干掉了魏公公,而北条高时则是和他的魏公公斗了一辈子,最后大家一起完蛋。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21 23:56:00 +0800 CST  
看见镰仓幕府内讧加满地救火,想起不久前被自己洗脑成功,正在默默经营的楠木正成等人,后醍醐天皇又起了倒幕的心思。


持明院统得到了点风声,跑去向幕府告状,不过呢,证据不足。


但是组织内部却又出了二五仔,关键时候,后醍醐天皇的亲信吉田定房怕死,把他给卖了。


这时候,是元弘元年(公元1331年),所以后醍醐这次操事,也被称作“元弘之变”。


天皇再次“御谋反”的消息传到镰仓,一片哗然。


北条高时和长崎高资不敢再撕逼了,一商量,达成共同意见,严惩。


幕府重臣二阶堂贞藤表示反对,当然结果是无效。


专横的长崎高资表示:你乱投反对票,说明你可能是二五仔,为了证明你的忠诚,这次就交给你带着三千兵马打先锋,去抓天皇吧!


二阶堂贞藤被臭骂一顿,然后带了三千幕府精锐上洛,并通知六波罗,准备组织更多兵力,收拾天皇。


然而幕府的行动效率一向比较低,后醍醐天皇的皇子护良亲王搞情报工作又比较给力,很快得到风声,报知自己的老爹。


看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要搞起义啊革命啊,经常出现泄密的事情,那怎么办?提前动手呗!


后醍醐天皇发动女装技能(此技能后来常校长等各位革命同志经常使用),带着象征天皇的三神器,秘密潜出皇宫,转移到奈良京,又溜到笠置山上,召集勤王兵马。


与此同时,后醍醐天皇还发动了影分身之术,让近臣藤原师贤充当自己的替身,在护良亲王和宗良亲王的护卫之下,大摇大摆地住进比叡山延历寺。


六波罗南探题北条时益和北探题北条仲时首先得到延历寺方向的消息,当下聚集杂兵,与二阶堂贞藤的部队汇合,凑了一两万部队,上去攻打延历寺。


天皇这次动手,据说延历寺那边的疑兵就有两三万——这无疑是吹水,当时日本总人口才700万人,后醍醐仓促起事,他技能再多,毕竟没修炼中国道术里面的撒豆成兵之术。


护良亲王英勇善战,带着一群和尚们依靠山险抵御敌兵,多次击退六波罗军队进攻。但是和尚们渐渐发现来的天皇是冒充的,感到不开森,觉得遭到了戏弄,于是扔下两位亲王的部队跑路。


护良亲王和宗良亲王看到也拖了这么多天,任务大概算是完成了,于是各自带着自己的直系部队(脱水之后,大概几百个人),突围溜走。


六波罗这下总算发现后醍醐的本尊其实躲在笠置山上了,这时候天皇已经在笠置山上纠集了一些豪杰和他们的部队,数量不详。


于是六波罗北探题北条仲时派佐佐木时信带着一点兵,防备比叡山延历寺的和尚再来添乱,自己带着剩下的部队马不停蹄又去攻打笠置山。


六波罗毕竟兵力有限,战斗力也拙计,打了一阵,并没有攻下。


幕府的援兵这时候终于慢悠悠地晃到了,加上六波罗的部队,号称十万,也有号称100万的说法。反正那个时代的兵力都比较水,吹牛本身是不用钱的。


带领幕府援军的,是北条一族族人,大佛贞直和金泽贞冬,还有源氏的足利高氏。


足利高氏作为打手,名字排在最末尾。


并且他本来不想来的,因为他爹足利贞氏刚过世,正在服丧。


而且这些年镰仓幕府满地火灾,作为幕府有力打手,足利家估计也没少被幕府吆喝着到处救火,军费、人员伤亡什么的,大多都是自家负担,这可不是什么好活儿。


然而上峰下了命令,你就得服从,于是憋着一肚子的火,足利高氏利用足利家在源氏里面的影响力,拉了一票自家的和源氏各族的兵马跟着出征。


幕府大军赶到,一群准备不充分的豪杰部队终于吓得有点怂,士气开始下降。


幕府方就派了五十多个精兵充当奇袭队,趁着夜色,抄小路到山上天皇行宫边放了一把火,山下的部队看到火头一起,纷纷擂鼓吹号,集体冲锋。


后醍醐天皇仓促聚集起来的这群乌合之众看到火起,以为笠置山沦陷了,吓得到处逃散。


因为准备不够,虽然后醍醐也是按照楠木正成的方案行动,然而笠置山上的部队被幕府没费什么力气就打爆,并且与后醍醐呼应起兵的,只有河内楠木正成和备后樱山兹俊等寥寥几人。


后醍醐天皇眼见一片兵荒马乱,便想要突围投奔在河内赤坂城举兵的楠木正成,没想到在路上就被大佛贞直派遣的兵马给拿了去。


他的亲信日野俊基、日野资朝等人也一同被抓,这次直接给砍了。


只有护良亲王躲在般若寺一堆经书里头,侥幸逃掉,溜掉奈良国吉野,准备伺机东山再起。


得到天皇被俘的消息,备后的樱山兹俊感到大势已去,万念俱灰,又见幕府军来剿,于是拔刀自尽。


天皇这次举义,所谓的“元弘之变”,眼见又要草草收场,成为一个笑话。


现在,只剩下赤坂城的楠木正成孤军奋战。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在如此危急关头,一代军神楠木正成能够创造奇迹么?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1-21 23:56:00 +0800 CST  
第七章 赤坂烽烟——军神的初战!


天皇被擒,各地勤王义师相继被平定的消息,很快传到河内国。


此时楠木正成已经在自己的地盘上修筑好了赤坂城与千早城(又名千剑破城)两座坚城,并用楠木集团多年来积攒的财富收购了大量粮草物资,储备在城中,本打算在笠置山出现危机时,将天皇迎接过来,继续号召天下义士。


这个消息传到楠木正成耳朵里,不啻于晴天霹雳。


手下一帮子兄弟一个个惶恐不堪:老大,天皇都被抓了,咱们别干了吧。


楠木正成如今举义,自然再不是政府公务员的编制,而是幕府口中人人得以诛之的反贼,好在他在黑道上大有势力,如果分散人马,遁入山林,镰仓幕府一时半会也拿他这群兄弟没辙。


但就此放弃,岂是一代军神的作风?


楠木正成心里清楚无比,哪怕这镰仓幕府药丸,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日本国并无外患,所谓倒驴不倒架,靠着这个架子,如果没人去推一把,幕府再厮混上几十年是不成问题的。


而他楠木正成,莫非就甘心带着一群兄弟在山林河汊里头躲上几十年,等到幕府自行完蛋之后再钻出来么?


当初和副市长八尾显幸斗,楠木正成一点没怕过。现在要与掌控整个日本资源的幕府战上一场,楠木正成也义无反顾。


拼得一身剐,敢把执权拉下马。就算这次败了,也要狠抽幕府的脸到肿,让天下豪杰都明白,如今的幕府已经成了什么外强中干的货色!


楠木正成对兄弟们说:没胆的先走吧,我只留下不怕死的人。


这话一出,原来从各大小山头投奔过来的恶党们,一溜烟就跑了一大半。


但剩下的都是些忠心耿耿,能够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


听说楠木正成还有狗胆与幕府为敌,刚刚拿下天皇的大佛贞直、金泽贞冬、足利高氏等人立刻带着数万大军,向着赤坂城浩浩荡荡杀来。


五百对数万,这个数据不需要怀疑,因为按照幕府方面的号称是30万或者一百万。本身幕府解决掉天皇在笠置山举义的兵力,几万人是绝对要的。


而且楠木正成的五百人还并非都是战兵,有一部分只是负责后勤的部队。


考虑到希腊史上有名的温泉关之战,斯巴达三百勇士一开始还有数千各城邦联军助战,直到关隘即将不守,才留下三百勇士断后。


赤坂城之战兵力之悬殊,甚至还要在赫赫有名的温泉关血战之上!


而且幕府军刚刚攻陷笠置山,生擒天皇,战意如虹,根本没有将小小的赤坂城放在眼里,认为可以将其如同碾碎一颗鸡蛋一般,一举踏平!


幕府军兵分四路,分别由大佛贞直、金泽贞冬、足利高氏和武田家家主武田信武率领,向着赤坂城发起了全方位的猛攻。


相对于接近两千年前的温泉关之战,赤坂城也是极为险峻的地形。


然而楠木正成的优势在于,比起古典时代,弓箭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温泉关之战时,数千希腊联军纵然拥有天险,但仍然需要依靠血肉之躯近身格斗,虽然杀死了大量的波斯人,但也令己方兵力遭到惨重消耗,在二十万波斯部队的轮番猛攻以及迂回下,终于不得不放弃关隘。


而楠木正成在城中储备了大量的精良弓箭,兄弟们也个个都是弓术精湛的神箭手。


居高临下,箭落如雨,加上滚木礌石纷纷落下,镰仓士兵们被压得几乎抬不起头来,死伤惨重,在第一轮进攻中,就被击杀了数百人,伤者近千,不得不仓皇退去。


镰仓毕竟百年社稷,绝大部分军队的战斗力比起当年源平合战甚至承久之乱时都下滑了不少,士兵们一般都不愿意打硬仗,把自己的性命消耗在攻坚上头。


于是幕府军几位主帅一商议,觉得这个楠木正成是块硬骨头,如果蜂拥蚁聚将他拿下,损失太大,得不偿失,不如把他围起来,困到他粮草吃尽,自然束手就擒。


幕府大军就绕着赤坂城扎下营寨,密如星罗棋布,望起来无边无际,仿佛黑云压城。


大军扎营,看起来就比起结阵攻城,声势显得还要浩大许多,在绝对优势兵力攻城时,这样的围城之术,正是打击敌人士气的妙招。


不光是围城,甚至打对峙战也是如此,所以刘备在夷陵才要连营七百里。


不过,刘备在夷陵之战连营七百里,差点被陆逊做成了牛肉火烧,这次幕府军又该如何呢?


楠木正成身为一代军神,在南朝三大将当中智谋第一,一向算无遗策。可以说幕府的动向,全部在他的算计之中!


他早已让自己的弟弟,楠木帮副帮主楠木正季和手下青龙堂堂主和田正远带着三百号精勇兄弟,埋伏在赤坂城两边山上多日。而幕府的那些大头兵懈怠惯了,一扎营下来,立刻精气神都垮了,在营寨里面搓麻将掷骰子喝二锅头,闲得不亦乐乎。


楠木正季与和田正远率领麾下兄弟,漫山遍野高举旗帜,敲锣打鼓,大喊百万义军已到,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直冲幕府营地,楠木正成也打开城门,直捣中宫。


幕府那群丘八一时慌乱不堪,压根不知道楠木军有多少人,登时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假设大佛贞直、足利高氏等人是昆阳之战中王邑王寻那种废物,在乱军中直接掉了脑袋或者远遁千里,也许楠木正成这一击就能让幕府军完蛋。


然而大佛贞直是北条一门出名的战将,足利高氏也是有名的强力打手,都很有那么几下子,他们很快就安抚下了士兵,整顿好阵势。


楠木正成眼见敌人阵势开始变得齐整,心知战果到此为止,只得鸣金收兵,大摇大摆地回到城里。


但无论如何,幕府军几万人被几百个人追着打,到底也是狼狈无比。而且大佛贞直和足利高氏害怕路上还有更多部队埋伏,竟然没敢追击,等他们意识到楠木正成手下总共就这点人的时候,楠木正成已经把赤坂城的防御工事又给加厚了几层。


大佛贞直作为总指挥,不由恼怒无比,下令全力猛攻,一定要把楠木正成一伙人杀得干干净净。


足利高氏看着自己的源氏子弟们死伤了这么多,却是颇为肉疼。他征战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碰上楠木正成这样的硬骨头。


当然,这时候足利高氏还绝对想不到,此人将成为自己的半生夙敌。


足利高氏作为幕府头号打手,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但他不敢出言反对——如果反对的话,大佛贞直一定会认为他吝惜自己的源氏战力,少不得要给他小鞋穿。


于是又一波蜂拥蚁聚的攻城战开始。


这一回,城里头的箭雨没有之前那么密集了。


“嘿,楠木正成这个二五仔,看来城里的弓箭不多了!大家加把劲,砍下他的狗头来!”大佛贞直给大头兵们鼓着劲。


大头兵们也兴奋不已,努力爬城,想要把楠木正成这个最后的反贼拧下脑袋领赏。


但是爬着爬着,原来还带点坡度的城墙,突然变成了九十度,然后一百三十五度,一百八十度。


啪嗒,啪嗒,就跟下饺子一样,镰仓士兵们纷纷砸在地上,还没爬上去的,也被掉下来的士兵摔得筋断骨折。


原来这城墙是假的,是在真正的城墙外头覆盖了一层厚重的硬木板,画上城墙的图案,再用绳子固定好。


等敌人爬城的时候,把绳子砍断,镰仓士兵就一大堆全部掉了下去。


能想出这一招,不得不说楠木正成简直是个天才!


城下的镰仓士兵一片混乱,夺路逃走,甚至自相残杀,城上立刻滚木礌石齐发,又杀死七百多人。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2-06 05:20:00 +0800 CST  
大佛贞直仍然不肯放弃,他组织了一群督战队,然后抽取最勇猛不怕死的士兵在前头冲锋,下令:有敢后退一步者死!


数万镰仓大军,哪怕幕府军战斗力下降得再厉害,总有些胆大不怕死又贪图赏赐的。士兵们一个个红着眼,用盾牌聚集成阵,向着赤坂城冲锋而去。


他们借着盾牌的掩护,试图用铁钩子毁坏城墙。


有人该奇怪了,城墙怎么可能靠铁钩子就能毁坏?


因为赤坂城并非真正的城池,而类似中国十六国时期的坞堡,而且营建仓促,整体只是土木结构而已。


眼见着一块块土坷垃都城墙上头被挖下来,土砖砌成的城墙危在旦夕,突然之间,一大堆长长的冒着烟的管子从城墙上伸了出来。


镰仓军们正奇怪呢,这是什么玩意儿?


然后滚油热水就从里头倾盆倒了下来,还有些奇臭无比的东西,却是煮沸了的屎尿。


了解些冷兵器知识的同志们应该知道,滚烫的尿粪水,学名金汁,不但奇臭无比,而且因为肮脏,烫伤之后极易感染,死亡率奇高。


镰仓军一个个被烫得如杀猪般叫起来,败回军营,不数日就有不少人不治身亡。


这下大佛贞直也被打怕了,只好屯兵城下,严修营寨,把赤坂城围得水泄不通。


楠木正成见到敌人这次营寨结实,没有机会奇袭,城里的粮食又越来越少,心知这城到底是守不住的。镰仓大军足有几万人,楠木正成虽然前后杀伤数千,对他们也不算什么大事。


而且赤坂防御战,抽了幕府的脸,让大家见识到了幕府军的孱弱,初始的目标已经算是完成了。


楠木正成找来一干弟兄商议:“像樱山兹俊那样以死报答天皇,那是光荣的,但是现在幕府当道,咱们现在死了混不到烈士,只会被定义为反贼,不如溜出去找机会东山再起?”


一众兄弟被憋了这么久,当然也想出去重新吃香喝辣,但是青龙堂堂主和田正远就疑惑了:“咱们就算溜了,幕府还是会派一大堆人漫山遍野搜捕咱们,哪里有机会东山再起?”


这可难不倒楠木正成,他打了个响指:“只要咱们假装集体自焚,幕府军难道还会找死人的麻烦?”


说干就干,在一个狂风大作的夜晚,楠木正成在城里挖了个大坑,把镰仓士兵的尸体和己方战死者的尸体堆在坑里,往里面泼上油,点起熊熊大火。


而楠木正成一伙人则穿着镰仓军的衣服,从山旮旯小路里分头溜了。


镰仓军看见大火,冲进城来,只见城里鬼影都没有,只剩下一个大坑里满是正在燃烧的尸体,不由一个个欢呼起来——这群反贼粮草吃尽,吓得集体自焚了,咱们终于可以收兵回家了!


不过这座城修得还不错,留点兵驻守,可以防备其他的不轨分子——大佛贞直这么认为,于是他留下汤浅定佛留守赤坂城,而幕府大军则收兵回到镰仓和京都六波罗府。


在远远的山岗上,楠木正成一伙人却用冷冽的眼神看向赤坂城里头的一群幕府丘八。


这座城,楠木正成只是暂时借给幕府——我胡汉三还会回来的!




楼主 白衣战帝  发布于 2016-12-07 05:15:00 +0800 CST  

楼主:白衣战帝

字数:27246

发表时间:2016-10-20 10: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5 00:22:12 +0800 CST

评论数:198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