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经典历史战争电影《大决战》三部曲

廖兵团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行动已经被林帅看破了。



并做出了相应的布置



辽沈战役的最终战就要来临了。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1:00 +0800 CST  
廖兵团开始强攻黑山,解放战争中的三大阻击战(塔山、黑山、徐东)之一开始了。
面对共军誓死不退的防守,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




后来,101高地变成了99米高。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2:00 +0800 CST  
另一半,傅作义对西柏坡的“空心偷袭”也在实施中。这可忙坏了一个人。



由于杨尚昆是91年的郭嘉主席,所以他的戏份也是比较多的。毕竟人家是戍卫中央的部队,讲到中央的时候总是有机会给他一些戏份的。不过,现在的情况确实比较危险。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4:00 +0800 CST  
东北剿总这边,卫立煌还在位廖兵团回沈阳安排退路。他早觉得廖兵团不应该出沈阳,现在黑山又攻不过去,还不是只有回来吗?



不过却遇上了部下在偷听地台。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一起听就不算偷听了嘛!

卫立煌明白,这个“空心偷袭”只是傅作义拖着不想出兵东北的借口。反正也没有指望你来救,丢失东北的责任,还是留给我卫某人了。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5:00 +0800 CST  
其实,现在在听敌台的不只他们几个。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6:00 +0800 CST  
傅作义的偷袭最终无果而终了,西柏坡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下来。
朱和周开始了散步和回忆。

这个地址是周公的信上的地址,有人还去查过,结果发现其实应该是45号。据说是因为德语的数字表达方法导致的。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7:00 +0800 CST  
廖耀湘这边,黑山攻不过去,向银扣撤退的路上似乎又出现了东野主力。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8:00 +0800 CST  
就在廖耀湘去留不定的时候,东野的各路纵队已经分路赶上了他,将他团团围住了。法式滚筒正式出炉啦!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9:00 +0800 CST  
一片混乱之中,一次无心的“斩首行动”,彻底让廖兵团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

胡家窝棚,一个军史留名的地方。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09:00 +0800 CST  
九兵团的司令部被打掉了,更要命的是兵团部的通讯处完全被毁。廖耀湘面对这样“精确”的斩首行动,开始怀疑一切了。



于是,已经不太清醒的他犯下了最后的、也是最不应该的错误。




面对这样低级的失误,东野高层的评价用刘亚楼的话就是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10:00 +0800 CST  
面对比张松献图还精确、及时的情报,东野是时候对廖兵团开始总攻了。
总攻之前,先盘点一下我们到底围住了怎样一支部队。有点像吃大餐之前要先扫视一下餐桌一样。

这里的绕阳河又出错了,阳字被漏掉了,结果有的字幕就成了“辽河”。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11:00 +0800 CST  
九兵团的末日来临了。

注意这辆吉普上的9CA的字样,说明这是九兵团的车,《淮海》中的七兵团、十二兵团等等,其吉普都有专门的数字标志,可见本片之细致。



其实,这个时候九兵团已经全乱了,已经顶不住了。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12:00 +0800 CST  
全歼九兵团的场景也是很壮观的,这里只是截几张图。






这段航拍据说是一次完成的,这对导演的组织能力也是一大考验。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13:00 +0800 CST  
也许就像前面的网友说的那样,九兵团就这么窝囊地失败,肯定有人是不服的。



唉,国军精锐,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不过,安静下来的天空,似乎别有一番以前没有察觉的慈祥。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14:00 +0800 CST  
东北国军,现在只剩下沈阳、营口。而卫总司令现在在干什么呢?


难道是在等待组织吗?


结果还是被架着逃离了。(这话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其实廖兵团覆灭之时,国军方面的飞机连着两天报告说在辽中通往沈阳的路上, 有一群大约一万人的部队在前进。沈阳方面一直以为是廖兵团突围出来的。等这帮人来了才知道,原来是锦州附近地区的一些保安团、以及一些富户组成的逃难队伍。一方面这是欺负TG没有空军,另一方面也说明东野行动之迅速。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15:00 +0800 CST  
辽沈战役至此结束,对于TG来说,这是他们历史上第一次面对KMT有了军事上的优势。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18:00 +0800 CST  
《淮海战役》一开篇,仍然是介绍双方的最高统帅。

TG这边已经准备动手了。当然,这时候的“淮海”的概念和真正打起来之后形成的概念还远不是一会事。



华野和中野的联合作战,正好和蒋军的各自为政形成了鲜明对比。


KMT方面,颇有些“大厦将倾各自逃”的光景。

“小诸葛”如果能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剿总,可能情况就会不一样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37:00 +0800 CST  
上一部《辽沈》中提到,淮海的第一阶段是去打黄百韬,可是这边华野还没有出场,中野却先出场了。



刘帅这时还在教小参谋一些小常识。




这两位是刘帅此时的助手,后面也没有什么戏,主要只是露露脸。特别是李达在影片上映时还在世。
问题是,黄维现在就出现在观众的视线,太早了一点吧。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38:00 +0800 CST  
不过刘帅的判断还是很精到的。

这里的这封电报和历史上真实的电报基本一致。可以说是把“小淮海”变成“大淮海”的原因之一。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39:00 +0800 CST  
陈、邓接此电报,当然也没有什么异议。他们是一起去过法国的,没事的时候便开始怀旧了。

这首诗,大家如果读一下的话,其实也有点文艺范。

楼主 abc74745532  发布于 2016-10-11 20:39:00 +0800 CST  

楼主:abc74745532

字数:15873

发表时间:2016-10-12 01: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6-08 20:43:14 +0800 CST

评论数:110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