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外历史上那些消失的伟大建筑

175.静宜园
时代:清朝
名声:皇家园林
消失:战火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是清代的一座以山地为基址而建成的行宫御苑。香山丘壑起伏,林木繁茂,为北京西山山系的一部分。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南、北侧岭的山势自西向东延伸递减成环抱之势,景界开阔,可以俯瞰东面的广大平原。清康熙年间(662~1722),就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乾隆十年(1745)加以扩建,翌成竣工,改名“静宜园”。这座以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的山林野趣的大型园林包括内垣、外垣、别垣三部分,占地约153公顷。园内的大小建筑群共50余处,经乾隆皇帝命名题署的有“二十八景”。静宜园于清咸丰十年(1860)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次遭受外国侵略军的焚掠、破坏之后,原有的建筑物除见心斋和昭庙外,都已荡然无存。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17 13:37:00 +0800 CST  
176.炎帝陵
时代:宋朝
名声:神州第一陵
消失:拆除
炎帝神农氏“以姜水成”,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炎帝陵(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 in Zhuzhou)。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它坐落于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主要建筑有炎帝陵殿和神农大殿。炎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新中国成立后,炎帝陵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烛,引燃殿内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文化革命”期间,陵殿及其附属建筑又重遭破坏,除陵墓外,全部夷为平地。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17 13:45:00 +0800 CST  
177.和平女神像
时代:民国
名声:欧战纪念碑
消失:拆毁
和平女神像:欧战纪念碑,又名和平女神像,民国时期坐落于今延安东路外滩,面朝西,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外国侨民回国参战的死难者而建。纪念碑呈长方形盒状建筑物,整个纪念碑底座由钢筋混凝土砌成,中间为空心,墙面贴有花岗岩,碑面刊有遇难者姓名,两旁有铜做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碑顶立一青铜制和平女神,手抚一孺子。后被入侵日军拆毁。图为1924年纪念碑落成典礼现场。可惜这件优秀的艺术品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久,1941年日本占领当局将其拆毁。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17 13:48:00 +0800 CST  
178.西夏王宫
时代:西夏
名声:西夏的王宫
消失:战乱
西夏王宫位于距银川市东13公里处的金水(黄河)旅游区内,“横城古渡”自古就是宁夏八景之一。西夏是我国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90年,经历10代皇帝。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1:39:00 +0800 CST  
179.圣·尼古拉大教堂
时代:清朝
名声:远东第一东正教堂
消失:焚烧
圣·尼古拉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原大直街和霍尔瓦特大街广场中心,是圆木垒成的典型的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是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圣·尼古拉大教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中心,占地面积393.64平方米。整座教堂以整齐的原木水平叠砌成墙体,墙体交叉处,原木互相咬合,属俄罗斯(古典哥特式)井干式圆木结构建筑,是一座八面体教堂。圣·尼古拉教堂是哈尔滨市开始近代城市建设最早兴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是颇负盛名的精品建筑,也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是哈尔滨市早期的标志性景观建筑,是“东方莫斯科”的象征,更是哈尔滨市建筑艺术珍品,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1966年圣·尼古拉教堂被毁。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3:15:00 +0800 CST  
180.云居寺
时代:隋朝
名声:中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
消失:轰炸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寺院占地面积0.07平方公里,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寺的南北有两座辽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塔已无存。北塔是辽代砖砌舍利塔,又称“罗汉塔”,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毁环。解放后,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3:26:00 +0800 CST  
181.甘丹寺
时代:公元1409年
名声:黄教六大寺之一
消失:拆毁后重建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该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甘丹寺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50多座建筑组成,主要由措钦大殿、宗喀巴寝殿、羊八犍经院、宗喀巴灵塔祀殿、绛孜扎仓、夏孜扎仓及23个康村、20个米村组成。措钦大殿、绛孜扎仓、夏孜扎仓及23个康村、20个米材组成。文化革命”中,寺庙被毁。1980年以后国家拨巨款对寺庙进行了彻底维修。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3:37:00 +0800 CST  
182.岳飞墓
时代:南宋
名声:岳飞墓地
消失:拆毁
岳飞墓,亦称岳坟。位于杭州栖霞岭南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经过历朝历代,仍然保存较为完好,建筑规格曾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时改变 。全墓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启忠祠区三大部分。中间的墓园区,种植了大量的古柏和花草,沿东西向轴线对称布局,一座宋代建筑风格的墓阙将墓园区分为陵园和墓地两部分。穿过墓门有甬道通至墓前,岳飞墓在正中,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岳飞墓的左侧是岳云墓,墓碑上写着“宋继忠侯岳云墓”。文化革命中被毁坏。1979年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 ,使岳庙更增添了几分历史遗存的气息。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3:43:00 +0800 CST  
回帖的越来越少了不开熏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5:52:00 +0800 CST  
183.华藏寺
时代:唐朝
名声:慧聚寺子院
消失:炸毁
华藏寺,位于昆山马鞍山,原慧聚寺子院。在山顶有一凌霄塔,建于唐代。慧聚寺,建于梁代天监十年(公元511年)。吴兴沙门慧向为该寺之开山。慧向,为梁武帝萧衍之师。梁武帝赐铁香炉、丝绣佛像,又赐田二顷、山一座、木千枝。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除凌霄塔外,均毁于兵。民国二十三年(公元 1934年),邑人重修凌霄塔,不料修至第七层时,“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塔遭日机轰炸,塔受损。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日侵华,山寺被炸,山被日军所占。胜利后僧人搭建平房三间,一直维持到1949年解放。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6:15:00 +0800 CST  
184.阿克苏姆古城
时代:公元1世纪
名声:文化遗产
消失:废弃
阿克苏姆古城的遗址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边境附近。在古埃塞俄比亚时代,这里是王国的中心,当时阿克苏姆王国是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最强大的国家。当地发现的大量遗迹都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到13世纪之间,这些发现包括方尖石塔、大型石柱、王室墓地和古代城堡。尽管在公元10世纪,阿克苏姆城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日渐丧失,但是埃塞俄比亚国王的加冕仪式仍然在这里举行。位于东北高原的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名城,其海拔高度为2100米。大约在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出现,并定都于此。公元4世纪至6世纪是王国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6:33:00 +0800 CST  
185.石鼓书院
时代:唐朝
名声: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消失:炮火
石鼓书院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是谓石鼓书院之始建。宋太宗赵匡胤赐名“石鼓书院”。1944年7月:石鼓书院原有的楼、阁、亭、祠等建筑物,在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中被于日军焚毁。故址内还有唐、明、清碑刻多处。1964年,陶铸来衡阳视察时,要求恢复衡阳的名胜古迹,诸如石鼓书院、回雁峰等。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限于历史条件,仅培植了树木花圃,建以亭榭,在废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园,无法恢复当时的建筑和陈列。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7:12:00 +0800 CST  
186.白鹿洞书院
时代:北宋
名声: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消失:火灾、战乱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 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率百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残垣断墙,杂草丛生。朱熹非常惋惜,责令官员,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经营。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抗战时期,又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合抱大树毁坏甚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表示白鹿洞书院由当时设在南昌的中正大学接管,作为中正大学的永久校舍,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8:48:00 +0800 CST  
187.岳麓书院
时代:北宋
名声:千年学府、四大书院之一
消失:轰炸
岳麓书院是古代传统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风景区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现为湖南大学下属学院。1938年4月,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校园,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毁。1941年4月日机再次轰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修复。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8:56:00 +0800 CST  
188.应天府书院
时代:后晋
名声:四大书院之一
消失:洪水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书院内主要景点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明代中后期睢阳没于黄河,城址北迁,原讲院故址已无存。2004年2月,应天府书院修复工程开始一期工程建设。重建的应天书院由河南大学设计,按历史文献记载恢复原貌,一期工程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仿古围墙、大门、崇圣殿、道路、门前广场、状元桥以及院内外绿化等工程。总建筑面积4116.8平方米,道路占地2523.4平方米,占地52亩。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9:05:00 +0800 CST  
189.茅山书院
时代:北宋
名声:北宋六大书院之一
消失:战乱
茅山书院,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北宋天圣二年(1024)创建于江苏句容的茅山,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院址在江宁府三茅山后侧,故称茅山书院。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余年。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经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赐给田亩,充书院经费。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迁至金坛县顾龙山之麓。在众多书院中,人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宋代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事实上,除了四大书院的说法,历史上还曾有过六大书院一说,金坛的茅山书院就位列其中。只可惜,茅山书院的旧址早已无存,后人亦少有茅山书院的记载,近世茅山书院之名几乎销声匿迹。今日探究茅山书院之兴衰,既能体察中国书院历史的变迁,也可重温金坛崇文尚学的古风。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9:14:00 +0800 CST  
190.海清寺
时代:唐朝
名声:苏北、鲁南地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佛教寺院之一
消失:拆除
海清寺法脉为临济正宗,始建于唐代,曾是历史上苏北、鲁南地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佛教寺院之一。鼎盛时期高僧云集,法音远达,人天普济。据载:宋天圣二年正月设供僧850人,宋天圣三年设供僧900人,足见其香火鼎盛。据传过去海青寺是花果山三元宫的下院,不管是到这游山观景者、还是到三元宫朝山进香者,他们都是先由南城渡过风急浪高的恬风渡,然后到海青寺歇脚留宿,养足精神第二天开始进山赏玩。可惜的是在58年修建大村水库时,该寺被完全拆毁。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9:19:00 +0800 CST  
191.汴梁虹桥
时代:北宋
名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消失:战乱
汴水虹桥:北宋建都在河南开封,开封市内有一条汴河,气势磅礴,贯穿全市,这座桥就架在汴河之上,故称汴水虹桥,如长虹卧波,古朴典雅。由于汴河是开封市的水路枢纽,北宋建都开封,故开封也称汴京。虹桥为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古代桥梁的杰作。造桥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桥的两旁有木拱,桥的坡变平坦,拾级而上,行走平稳,拱梁的两端,分别雕刻狮、虎头像,既增加木桥的外表美,又反映中国的建桥特色和民族风格。北宋画家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中央位置的汴水之上,有一座形若彩虹的木制拱桥。因使用短的构造材料,却形成了大的跨度而被视为中国在世界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赵州桥)、泉州的万安桥、梅州市梅县区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可是其中三座桥梁至今仍保存于世,而汴水虹桥却随着北宋覆亡后与干涸淤死的汴河河道一起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9:28:00 +0800 CST  
192.汾阳宫
时代:隋朝
名声:隋朝行宫
消失:战乱
汾阳宫,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规模壮观,殿宇楼阁,水榭歌台,栈道回廊,应有皆有。因为该行宫距汾河的发源地不远,故史称“汾阳宫”(或称“汾源宫”),据说,隋炀帝经常来这里巡猎、避暑、游玩,也少不了携爱妃宫女们云游。另据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建成的这座行宫规模是非常可观的,即所谓“汾阳宫因池而筑,环水精建宫室台榭,其殿宇楼阁,金碧辉煌,分外壮观。”实际上一点儿也不过分。而汾阳宫究竟毁于什么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1-20 19:58:00 +0800 CST  
吧里在进行长篇图文的投票,喜欢的投我一票么么哒

楼主 泉哥土豆  发布于 2017-02-03 13:23:00 +0800 CST  

楼主:泉哥土豆

字数:72815

发表时间:2016-09-23 16: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03 10:09:06 +0800 CST

评论数:395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