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连载中)

转机


压抑是宇文护给的,转机也跟宇文护有关系。
天赋这东西,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权力再大也不行。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宇文护是个好师长,当个军长也凑合,但是当不了一国之主。宇文护在北周执政16年里,打了两次北齐,结果两次大败;联合西梁打陈国,也打不过。宇文护皇帝宇文邕啥事不管,当然也不替宇文护背屡战屡败的黑锅。连战连败,宇文护刚开始攒那点政治优势一点点的丧失殆尽,大家开始怀疑宇文护的指导方向是不是正确,宇文护的个人声望急剧下降。
宇文护为了挽回威望,继续维护自己的权力统治,使了一个大招。宇文护坚信这个大招一旦使出来,绝对能把威望从战败的悬崖边上拉回来。
宇文护的大招是:把权力部门全部换成自己人。
宇文护认为有权的全是自己人,不会反;想反的没权力,反不了。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08:11:00 +0800 CST  
宇文护很得意自己的聪明,可惜这个大招一点没少,全打在自己身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宇文护指望自己人拉一把,没成想却被踹了一脚。上梁不正下梁歪,宇文护的儿子、心腹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鸟,有了权力之后,个个欺上瞒下,鱼肉百姓,闹得天怒人怨。
宇文护本来就是踩了点狗屎,“自己人”把狗屎抹到了他脸上。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08:12:00 +0800 CST  
据说抗清名将金正希写了一副励志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要是翻译成现代流行语就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12年的等待,终究没有白费,宇文邕等来了突破口。
突破口不是外人,也是熟人,庞晃的上司、宇文邕的亲弟弟宇文直。
前面说过,宇文直就是个唯利是图的无赖。这些年皇帝亲哥不得势,宇文直就抱着堂哥宇文护的大腿。宇文护专权,宇文直紧跟宇文护的步伐,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但是在乱世,混是要讲资本的。沌口一战,宇文直战场上的表现一塌糊涂,北周损失惨重。
宇文护把宇文直骂了个狗血淋头,官也给免了,回家反思去吧。不过我猜测宇文护这么做并不是真的想收拾宇文直,只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战败这么一大口黑锅,总得有人背,皇帝不背,皇帝的弟弟背。等把满朝文武糊弄过去,再找个机会让宇文直官复原职。
宇文护这么想,可宇文直却不这么看,宇文直看中的是利益,他又不是宇文护的粉丝。
“作战方案都是你宇文护定的,让我背这么大个黑锅。背就背吧,被骂成狗,我也不说什么了,你竟然还动真格的免了我的官!”
宇文直恼羞成怒,开始怨恨宇文护,而且是非常的恨,恨到换了阵营,跑去劝说哥哥宇文邕干掉宇文护。
宇文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08:13:00 +0800 CST  
你死我活


北周、北齐的战争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公元572年,周、齐又一次讲和,停战。宇文护从督战前线回到京城长安,进宫觐见皇太后,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过,今天稍微有点特别,宇文邕让宇文护去见皇太后的时候帮个忙,这件事很家常。
宇文邕说:我妈太爱喝酒了,老人家岁数不小了,老是喝酒容易伤身体,喝完酒还爱撒酒疯,影响不好。我自己劝不住,堂哥威望高,老太太听您的,希望堂哥去帮忙劝劝。
宇文护一听,有点警觉说:我不知道怎么劝啊。
宇文邕给了宇文护一篇《尚书·酒诰》:你进去之后就给皇太后读一读,太后一听明白了,以后不喝酒了就行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宇文护想皇太后也是自己的婶子,自家人的事又不牵扯什么政治,而且之前宇文邕的表现一直非常良好,宇文护没有怀疑就去了。
到后宫之后,见到皇太后,宇文护行礼完毕,对着太后就一本正经的读起《酒诰》来。突然,站在宇文护身后的宇文邕举起自己手中的玉圭(长方形,比‘板砖’略长)就朝宇文护的脑袋上来了一板砖。事发突然,宇文护没有防备,被一板砖拍懵了。宇文护也是军人出身,虽然被拍倒在地,但是还不至于致命。
宇文邕一看宇文护没死,急了,让亲信宦官何泉砍宇文护,这个宦官心理素质不行,吓坏了,连砍几刀都没砍中。如果再这样下去,让宇文护跑出去,在场的所有人都得死。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一个人突然杀出,一刀插进了宇文护的胸膛,这个人就是藏在门后的宇文直。
就这样,北周权臣宇文护死了,这个把持北周朝政16年,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终于死了。
写几句对他的评价吧。
一直以来,宇文护形象都是:乱臣贼子、骄横跋扈。为了维护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毒杀皇帝,诛杀功臣,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任人唯亲,祸乱朝纲,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好像一个权臣能用上的贬义词都给他用上,也都能恰如其分。
可是,我想说的是:其实宇文护也是一个可怜人。
要说宇文护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也不全对。最开始的时候,孝闵帝宇文觉联络李植夺权的时候,宇文护发现之后,只是把李植调离京师,并没有大开杀戒。我相信他最初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大臣,他只是获得权力之后欲罢不能,最终走上了权臣的道路。
再说宇文护很孝顺。
我个人有个择友标准:孝顺的人不会差到那里去;不孝的人,再好,也不值得交。宇文护亲妈阎氏被北齐扣做人质多年,期间,宇文护写给***信《报母阎姬书》入选过大学语文教材,而且是这段乱世唯一入选的。《报母阎姬书》写的感情至真,感人肺腑,看得我热泪盈眶,实属南北朝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我相信,宇文护是孝顺的,没有至诚的孝心,绝写不出来‘一味情真,字字滴泪’的文字。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总之,我承认宇文护是个骄横跋扈的权臣,却不认为他是个坏透了的人。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08:13:00 +0800 CST  
这么简单?
煽情完了,回到正题。
历史再一次重演,斩草必须除根。
宇文邕杀了宇文护以后,立刻让亲兵卫队捕杀了宇文护所有身居要职的儿子、亲信和一个厨子。
一个厨子,出现在这里,是不是很突兀?
事实上,宇文泰的五子宇文宪也不理解,劝四哥宇文邕说:这个叫李安的厨子只是个下人,又不参政,不用非得杀他。
宇文邕回答说:老五,你不知道,大哥(周明帝宇文毓)被毒死,就是这家伙干的!
看到宇文邕的回答,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宇文邕隐藏的也太深了,宇文毓被毒死,那是560年的事,现在是572年,十几年里,硬是没一个人知道,这城府真是太恐怖了。宇文邕不说,不代表他不知道,他在心里默默记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一笔一笔的恩怨,张三、李四、王五,连个下人,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谁都跑不了。就隐忍这点而言,宇文邕真比东汉刘秀还要出色。
这个提问题的齐王宇文宪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08:14:00 +0800 CST  
严格说来,宇文宪算是宇文护一党,而且还是宇文护的心腹亲信。宇文宪是宇文泰的第五子,宇文邕的异母弟弟。宇文护专权时期,对宇文宪十分信任,所有大事都让他参与,是宇文护身边的红人。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08:16:00 +0800 CST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08:19:00 +0800 CST  
没那么简单


我承认宇文宪能力很强,是宇文泰儿子里最会打仗的,也没见到他有什么劣迹的记载。我有几条自己的疑问罗列一下。
第一、宇文宪忠于北周,而非宇文护,在宇文护当权期间何以能成为宇文护的亲信,屡屡升官?宇文护要是只看重才华,唯才是举,他还叫权臣吗?杨忠就是个反例。
第二、《周书》和学术界的说法都只能解释:免祸,不治罪。却不能解释,‘反而升官’的问题。
第三、宇文邕清算宇文护余党的态度,史书记载很清楚:牵扯皇族宗室的,也绝不姑息。宇文护儿子、亲信全部被杀,宇文护一党官员一律免职,唯独这个传了几句话的宇文宪,宇文邕却没有追究。
第四、亲弟弟宇文直一再要求清算宇文宪时,宇文邕说:“齐公(宇文宪)的心迹,我心里全都清楚,不得再有怀疑!”话说的斩钉截铁,是什么让宇文邕这么坚定的信心?史书没有记载,不由得人不遐想。
疑问说清楚,我们就再做一个推论。
诛杀宇文护事件当中,谁居首功?
应该是宇文直,因为他不光参与策划,而且手刃了宇文护。
事后,位居首功的宇文直得到的赏赐是地官大司徒一职,地官大司徒在百官排行第二。排行第一的是天官大冢宰,那宇文邕把天官大冢宰给了谁?
宇文宪!
我看过一些史学著作,有专家说是因为宇文宪有才,宇文直不是那块料,再加上宇文邕要夺宇文宪的兵权。确实,在《周书·齐炀王宪传》有明确记载:武帝以宇文宪“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实夺其权也”。
但是我觉得逻辑上还是说不通。要是单纯为夺权,宇文宪就是宇文护余党,这个罪名足够夺权免职了。就算不免职,为什么不给个大宗伯让宇文宪抓抓教育,管管礼仪?
显然不单纯为了夺权。
咱们从逻辑上分析。‘授官夺权’说明宇文邕不信宇文宪,不能让宇文宪当大司马,掌握军权,所以把天官大冢宰给了宇文宪。
亲弟弟宇文直想当大冢宰,宇文邕没给;宇文直又要大司马,宇文邕也没给,最后给了地官大司徒。这说明宇文邕也不信他的亲弟弟。
不信任还要给,说明应该给。
那就是说:宇文直应该得地官大司徒,宇文宪应该得天官大冢宰。
想明白这个逻辑就能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应该给?
有功。
宇文直也有功,而且是头功,手刃宇文护;宇文直是武帝的亲弟弟,宇文宪是异母弟;宇文直弃暗投明的时间也更早。无论从哪个角度,宇文直都更应该是首功。但是从事实情况看,宇文邕心里的首功是给了宇文宪。
这就说明宇文宪肯定也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至少不比宇文直的贡献小。那什么贡献能比杀了宇文护贡献还大呢?
我大胆假设一下:宇文宪被策反了。宇文宪是宇文护一党的骨干,心却跟着宇文邕。策反时间应该就是传话期间,投靠时间比宇文直早,这样再看看史书的记载是不是更为合理一点。
要是再大胆一点假设:宇文宪是宇文邕派去的卧底。我知道这更吸引人,但是不妥当。
所以我的结论是:宇文宪被策反了。
史学界有个说法叫“孤证不立”,我就再说一个旁证:整件事有一个问题往往被忽略:武帝诛杀宇文护时,为何如此顺利?
一般诛杀权臣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剪掉羽翼,调虎离山,策反部将等等。史书上,宇文邕拍了一板砖,宇文直给了一刀,皇宫卫队带人把其他人一抓,祸乱了16年的宇文护一党就被连根拔起了。如果真的一块板砖就能解决问题,中国历史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权臣祸乱天下了,康熙杀鳌拜,这个千古一帝的功绩就掺了水分。
城府、谋略如此强悍的武帝,难道不怕宇文护的儿子、亲信这些握着兵权的人起兵谋反?派出去的亲兵为什么消灭宇文护余党这么顺利,为什么没有遇到抵抗?
我想,答案显而易见,有内应。
谁是内应,应该比较好猜,宇文护的大司马是宇文宪。
以上纯粹自己个人看法,没经过专家推敲,未免给大家造成误导,还是说清楚为好,信不信取决于大家。不管历史真相是不是如推论这般,宇文宪还是很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气度,曾经手按着办公桌,当着下属的面,指着心口发誓效忠武帝宇文邕:“吾之夙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复何言。”
自此之后,宇文宪跟着皇帝四哥宇文邕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09:06:00 +0800 CST  
再被猜忌


北周武帝宇文邕推翻了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开始了自己辉煌的皇帝生涯。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宇文邕把572年改年号为‘建德元年’。我认为这个年号其实是在骂宇文护,宇文护一死,就开始“建德”,你说在武帝宇文邕心里,宇文护得是多么无德吧。
宇文邕是真恨宇文护,到骨子里的那种恨。一般情况,地位较高大臣薨了,朝廷是要给个官方的谥号,总结评价大臣的一生。谥号有好有坏,文献、文正都是极好的谥号,像“炀”“荡”“幽”“厉”就说明这个人生前相当不咋地。杨忠死后,谥号“桓”,就是个不错的谥号。只要大臣生前官职够高,死后不管好坏谥号,都要给一个的。宇文邕根本不想再提起宇文护这个人,更别提给他谥号了。一直过了好几年,宇文邕才勉强同意给宇文护定个谥号,而且亲自指定,给了一个差评--荡。“荡”属于恶谥,谥号里最差的评价之一,《谥法》里‘荡’的解释是:“好内远礼;狂而无据”,一般用于皇帝看着就恶心的人。
诛杀宇文护,明面上最大的受益人是宇文邕,其实这还有一个隐性的最大受益人--杨坚。那个给自己穿小鞋的“荡夫”终于不再了,杨坚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唱几句‘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也许正应了当时的心情。
好事成双。
573年,宇文邕给太子宇文赟选太子妃,挑来挑去挑中了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太子妃,那将来是要当皇后的,杨坚沾女儿的光,跟皇帝成了亲家,摇身一变成了外戚。杨坚跟宇文邕的大哥北周明帝宇文毓是连襟关系,这次又跟宇文邕成了亲家,杨坚正式踏入皇亲国戚的行列。宇文邕当杨坚是自己人,自己人要优先照顾,杨坚打掉头上的草,掸了掸头发上的灰,厚积而薄发迎来了第二春。
厚积薄发,还没发出来,杨坚奇异的相貌和深沉的性格先给他带来了麻烦。杀了宇文护之后的宇文邕对权力看得很紧,不允许有任何人有想法。574年6月,亲弟弟宇文直叛乱被杀,更是让宇文邕谁也不敢信。最信任的宇文宪也不例外,宇文邕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宇文宪“咱爸有十个儿子,不是个个都能做天子的,你趁早死了这份心”,吓得宇文宪冷汗直流,赶快表忠心。
谁知道,宇文宪自己还没擦干净屁股,就管上杨坚上厕所带没带纸了。宇文宪说他找算命专家给杨坚相过面,专家说杨坚这个人有反相,劝宇文邕早点除掉杨坚,以绝后患。
看史书记载杨坚的画像,杨坚确实长得不帅,但是看起来也是有福之人。我一直很好奇,反相这东西是怎么看出来的?而且还不止宇文宪一个人看出来,宇文邕的心腹王轨也经常说杨坚有反相。
我很纳闷:杨坚脸上又没刺着“我要反’三个大字,他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从面相上能看出来这孩子是不是他爸亲生的,跟隔壁老王有没有关系,这我信,但能看出来是不是造反,我表示怀疑。我个人觉得这些记载还不如司马懿的“狼顾之相”,来的靠谱。
我个人觉得,反相这东西,就跟王气一样,都这么说,谁也没见过,说你有你就有,让皇帝挑着信的鬼话。
宇文邕本来就多疑,听宇文宪、王规都这么说,疑心更重了。但是宇文邕也不能因为一句没来由的空话就立即干掉杨坚,那不成曹操了?不合适!
所以宇文邕准备亲自听听专家的意见,先来的是著名大师来和。
撇开杨坚和来和关系不错这层不说,我也敢肯定来和不敢胡说八道。当年杨坚找他算过,来和说杨坚能‘王天下’,这次宇文邕让他给杨坚看相,来和要是照实说,他自己肯定捞不着好,说不定还得落个从犯的下场。所以,来和当着宇文邕的面,给杨坚看完面相之后很坚定的说:皇上请放心,杨坚面相一般,也就是个柱国将军的面相。
一个人说不行,宇文邕决定‘验算’一下,又找来另一位大师赵昭给杨坚看相。杨坚那几年算命,把这些大师都找遍了,这个赵昭跟杨坚关系也不错,情况跟来和类似。赵昭当着宇文邕的面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过之后,很肯定杨坚就是个将军命,没啥大出息。
宇文邕的结论是:杨坚同志是北周的好同志,组织是可以信任的。
杨坚两次涉险过关的事情,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人际关系一定要搞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关键时刻能救命。
第二、别信算命的胡说八道。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3:55:00 +0800 CST  
励精图治


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的第一英主,他对得起这个称号,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作为皇帝,宇文邕各个方面都极为出色。他勤政爱民,从善如流、赏罚分明,工作极其努力,经常通宵加班。生活上也很俭朴,不对,俭朴不够准确,对于皇帝来说,宇文邕这叫寒酸。后宫里别说金银珠宝装饰,连点绢帛丝绸都难见,连皇帝本人穿的都是布质长袍,盖着布被子,非常会过日子;宇文邕的后宫里,加上干家务的,一共8个女人,2个妃子,3个女官,3个御女,没了,就这么多。要不是宇文邕出在分裂时期,只是一个小国的皇帝,不具备参赛资格,要不然绝对有实力角逐“最简朴皇帝”称号。
杀了宇文护之后,亲自掌权的宇文邕发现,在宇文护执政16年,已经把北周糟蹋成了一个烂摊子,国力日渐衰微,一直被北齐压着打。也许只有这样的对比才更显出宇文邕是个治国天才。自宇文邕执政之后,深谙“不扰民,民自安”的治国精髓,与民休息,北周国泰民安,实力大增。
宇文邕这么个好皇帝,还特别地务实。
县令干得不错,得吏部说才行;吏部干得咋样,得宰相评价;宰相干得好不好,得皇帝发话;皇帝当的行不行,得上天认可才行。
要是天空突然传来表扬你的声音,估计惊悚的情绪会远大于高兴。当然老天爷也不会用这么直白的方式,老天爷评价皇帝有着固有的方式,叫“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祯祥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祥瑞,祥瑞预示着国家未来的强盛,被很多皇帝看做上天对他工作的认可,给他发的荣誉证书。荣誉证书这东西,谁都喜欢。
所以历朝历代皇帝,甭管名君、昏君都喜欢祥瑞。
相比之下,宇文邕就是皇帝这个职业的异类,他不喜欢“祥瑞”这种花架子。国家究竟如何大治,宇文邕懂不算太多,但是他非常确定的是祥瑞这东西肯定不行。
一次,太子为了讨老爹欢心,进献猎获的祥瑞--两只白鹿。白鹿这个基因变异的产物,简单说,就是鹿得了白化病。基因变异的动物在古代很吃香,史书出镜率极高,什么白狼、白鹿、白鸡、红兔子都是祥瑞,碰见好大喜功的皇帝,得全国上下总动员地找。现在跟过去就是不一样,现在想吃点没变异的东西,得爬得了高山,下得了大河,爬山头、钻树林地找去。宇文邕很有点辩证唯物主义,上天只发个荣誉证书,他也不稀罕,还不如来几车粮食呢,给点装备也成。
看着这两只基因变异鹿,宇文邕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说“治理天下,在于德政,而不在于祥瑞。后来,又有人进献九尾狐骨,宇文邕一把火烧了,自此之后北周再没人搞这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北周上下一心的撸起袖子加油干。
短短几年时间,北周大治,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3:56:00 +0800 CST  
灭佛


574年12月,周武帝搞了次军队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一句话:“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意思就是,往后部队的士兵都不叫军士了,一律改叫侍官,这个军队改革看起来平淡无奇,什么也没改,换了个名字而已。但是里面的政治智慧,真是让人钦佩。
前面说过,北周是府兵制,府兵制的士兵隶属于柱国将军,士兵都跟将军的姓。整个部队都是亲戚,老兵会对新兵说,我是你二大爷,他是你三叔,咱们就是一家人,府兵制靠这种“干亲戚”来提高战斗力。宇文邕这一改,把军士改为侍官,看着只是名称的改变,其实部队的根本性质就改了,以前军士归将军,现在侍官听皇帝的,从今往后军权归皇帝。
说起宇文邕的兵制,‘三武一宗灭佛’不得不说。
‘三武一宗灭佛’说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和后周世宗灭佛。佛教称为‘四次法难’。我个人觉得,叫“法难”比“灭佛”更直观一些:寺庙拆了,僧众撵走,佛像融了,经书烧了。唐武宗干得最过分,连印度和日本到中国来出差的和尚都强迫还俗了。
灭佛对不对,得看对谁。对于帝王,灭佛好处不小;对于佛教来说,灭佛就是大劫难。我前面说角度不同,感受就会不同。在这儿我们不讲对错,只说事实。
四个人灭佛的成果都在经济,但原因却各不相同,其他三个,咱们涉及不到,就不细说了,咱们主要说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3:58:00 +0800 CST  
宇文邕灭佛有国家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国家方面比较复杂:世乱宗教兴。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乱世老百姓日子艰难,苦日子里,没办法的事太多,就祈求佛祖保佑,所以佛教的信众一直不少。南北朝信佛的皇帝不少,佛教一直有比较优厚的条件:不交税,不服役。和尚比公务员都吃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把头发一剃就近找个寺庙出家,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不用服兵役打仗,这对于乱世的百姓就叫‘出路’。
世道越乱,这个出路就显得越阳光。就这样僧侣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少,这叫什么?叫跟政府争人口,人都跑去当和尚了,没人交税,没人服兵役,这是钻国家政策的漏洞。梁武帝萧衍时期基本就是这样因佛废国的。宇文邕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求兵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所以灭佛。
个人原因就比较简单了,宇文邕不喜欢佛教,是因为宇文护信佛。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3:58:00 +0800 CST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4:01:00 +0800 CST  
一场无厘头的战争


宇文邕真不愧是个治国天才,仅仅三年的励精图治下,北周就实力大增。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5:24:00 +0800 CST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6:09:00 +0800 CST  
北周一无所获,宇文邕无功而返,杨坚还是很有收获的,当然了收获肯定大不了。
因为杨坚是水军统帅。
江淮以北的水军,战斗力一直都是个笑话。北周的三万水军,连个训练的地方都不好找,主要工作一直是冬天在黄河上砸冰,防止黄河结冰太厚,北齐顺利踩着冰打过来。杨坚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是一句废话,基本就是出来打酱油的。
北齐的地盘主要在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一带,国都在河北临漳,让杨坚带着水军打河北,说他是偏师统帅,都算抬举他。根据史书记载575年8月北齐发了洪水,史书对于杨坚,战绩、战果,战斗过程一字未提。
我都怀疑,这次出征,杨坚到底打上仗没有?
不过即使这样,杨坚并没有挑肥拣瘦,他终于有了登台的机会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很多有才华的人不得志,其实并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展示能力的舞台,有多少“大鹏”终其一生都没能等来“大风”。
有舞台才有机会,有机会才会有成就。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6:09:00 +0800 CST  
高纬登台


虽然北周在宇文邕的励精图治下,三年就实力大增,但是只是弥补了以前跟北齐的差距,算是迎头赶上了,北周跟北齐能打个平手了,并不具备一举歼灭北齐的实力,这次无厘头的战争就是例证,这段时间是北周、北齐势均力敌的僵持阶段。
造成这个局面,并不是宇文邕能力不济,而是因为历史原因。
北魏让北方六镇起义给冲散了,六镇起义的精锐骑兵大部分跟了高欢,建立起了东魏。只有一少部分跟了宇文泰,建立起了西魏。东、西魏时期,高欢一直压宇文泰一头,宇文泰经常被打的找不着北,损失大,急需兵员,西魏才有了府兵制。一直到北齐、北周时代,北齐军事实力上都要强于北周,直到宇文邕亲政之后,发生了变化。
到了宇文邕时代,北周国力开始慢慢赶上并开始逐渐超越北齐。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宇文邕这南北朝第一明君的励精图治,另一方面是北齐自己瞎折腾。一代枭雄高欢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轮流当皇帝,个个都犯浑,到了孙子辈的高纬,更是个千年难遇的玩意儿。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6:10:00 +0800 CST  
高纬史称齐后主。后主最早指的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刘禅,后来,史学界喜欢把奢华无度、不理朝政、宠信佞臣、没心没肺这些词跟后主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的后主有五个:蜀汉后主刘禅、北齐后主高纬、南陈后主陈叔宝、后蜀后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历史三段乱世中,阿斗刘禅在三国时期“一枝独秀”,高纬跟陈叔宝携手南北朝时期的“后主两星”,孟昶跟李煜又同属五代十国时期的“后主双壁”。
这些后主们的共同点是:除了不会当皇帝,其他方面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6:12:00 +0800 CST  
北齐后主高纬在音律方面天赋极佳,亲自谱曲《无愁曲》流传至今,高纬在文学界的外号是“无愁天子”;
陈后主陈叔宝作的《玉树后庭花》绝对是宫体诗的翘楚之作,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6:14:00 +0800 CST  
后蜀的孟昶是有史可考的第一幅春联的作者: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还会自己配药方,据说效果非常显著;
南唐的李煜更是多面手,书法、绘画、音律、诗文无一不通而且造诣奇高。一首《虞美人》让人觉得如果李煜不生在皇家,一定会成为宋词的领军人物。要不是后来出了个宋徽宗,李煜绝对是毫无争议的最有才华皇帝。
李煜生死都在七夕这一天,也真是老天玩了个冷幽默,浪漫的情怀,残酷的人生。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回头说高纬。后主们都是昏君,里面最不出名的当属北齐后主高纬。
那是不是意味着高纬就是最不昏的,或者说昏的最不明显的?
对于这个问题,这么回答吧:高纬跟其他四位放在一起,真是对人家的侮辱。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3-28 16:14:00 +0800 CST  

楼主:salorking

字数:200387

发表时间:2018-03-27 23: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7 23:31:08 +0800 CST

评论数:300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