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连载中)

又有一章发不出来。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5-15 19:54:00 +0800 CST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5-19 07:39:00 +0800 CST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05-19 07:40:00 +0800 CST  
出场


西梁跟着陈朝跑了,杨坚脑袋上冒着绿光,下令大隋全国总动员,全面进入战备状态。
跟陈朝打,水战方面隋朝不占优势,为了稳操胜券,杨坚决定重新启用一个人,由他出任前线战备总指挥--信州总管。之所以说重新启用,是因为这个人一年前被杨坚罢了官,并且一撸到底,目前在家闲居(罢官原因后面再说)。重新启用他是因为这个人能力实在太出众,战场上的他战无不胜。评价他,已经不能用‘文武双全’,用‘文武奇才’也略显苍白,更为准确的评价是:大隋王朝能力最为全面的旷世奇才。
杨坚相信,这个被冷落了许久的战争天才会帮他打赢这场决定华夏命运的战争,会帮他打出个天下大一统!
最重要的往往在最后出场,接下来,咱们就说说四大名将中的最后一位:
大隋第一名将---杨素。
其实把杨素摆在大隋第一名将的位子,是有争议的。因为杨素一生实在是毁誉参半。支持他的人会说,杨素一生波澜壮阔,才华横溢,‘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讨厌他的人会说,杨素为人狡诈贪财,残酷冷血,嫉贤妒能,混淆圣听,相当****。
总之,这是个复杂的人物,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
既然一两句说不清楚,咱们就从头开始说。
杨素,字处道,出身正宗的名门望族--弘农杨氏(杨坚当了皇帝,厚着脸皮往名门望族上靠,靠的就是这个弘农杨氏。)。出身名门,杨素的爸爸杨敷又是军分区司令,杨素一出生就赢在了人生起跑线上。官二代杨素同学打小豪放,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三好学生。咱们说的‘三好’指的是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杨素这个‘三好’,要厉害的多,杨素‘三好’说的是文好,武好,长得好。
先说‘文好’。
杨素是大隋朝一等一的大才子,文采出众、文笔极佳,诗写的大气磅礴,豪情万丈,后世对杨素的才气评价很高,说他‘诗格清远,转似出世高人’。
我找了一首杨素的代表作《出塞·其一》,列给大家欣赏。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再说“武好”。
在隋朝,战场上的杨素是神一般的存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各种兵法战阵,杨素了然于胸。不管是大规模兵团作战,还是小股奇兵突袭,无论是步兵、水军、骑兵,还是多兵种协同,杨素用的都是出神入化。
每次敌将遇见杨素都会非常头疼。
因为他们会的,杨素都会。
他们不会的,杨素也会......
对于杨素来说,寻找对手的弱点击败对手,是远远不够的。杨素最擅长的是慕容复的绝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杨素最喜欢干的就是在敌人最强的部分击败对手,不仅要在战场上击败对手,还要在心理上彻底击溃对手,打到他们以后看见杨素的军旗掉头就跑。
这第三好是长得好。
杨素长得一表人才,大隋朝有名的帅哥。一把古代标准的漂亮大胡子,让史书都忍不住夸赞他一句“有英杰之表”。
可能女娲娘娘捏杨素这个泥人的时候,对这个作品比较满意,捏完之后又精雕细琢了。捏出来的杨素是个高富帅、打仗在行、文笔奇佳,身手也好,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脑袋聪明、勤奋好学,书法劲挺,草书、隶书能左右开弓,就连占卜星象,杨素也有研究。
这么说吧,青年时期的杨素几乎没有缺点,唯一的缺点就是太优秀了。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02 09:16:00 +0800 CST  
一句漂亮话

杨素仕途起点是给宇文护当秘书,因为才华横溢,杨素在宇文护那里很受重用。宇文护当权时期,杨素混的风生水起。
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后,大规模清算宇文护一党,杨素就在被清算之列,丢了官职。宇文邕‘恨屋及乌’,一直不待见杨素,甚至连了解杨素的兴趣都没有,直接让杨素一边待着凉快。照宇文邕当时的态度,杨素的仕途还没正式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杨素丢了官职,没了工资,生活上就得‘啃老’。让杨素稍感心安的是,他爹级别高,家底厚,比较耐啃。可老天爷就是爱开玩笑,就在这一年,杨素的爸爸杨敷死了,死在了周齐大战中。
爸爸死了,杨素悲伤之余,还得考虑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以后的生计。
按理说杨敷是北周烈士,靠着爵位和抚恤金,杨素一家的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可问题是杨敷这烈士指标迟迟批下不来,搞得杨素很着急。批不下来倒不是管理部门有人故意‘吃拿卡要’,也不是政敌故意针对杨家,实在是杨敷的死有点尴尬:杨敷是先被俘的,没死在战场上,死在了北齐。
死在了战场上,那叫为了国家壮烈牺牲,评个烈士妥妥的。可像杨敷这样被俘后,死在了敌国,不管什么原因,总让人觉得不太光彩。
于是,宇文邕就把杨敷的烈士指标给压了下来。
起初,杨素认为皇帝忙,日理万机,可能是把给老爹评烈士的事给忘了。杨素就上书提醒宇文邕。
可杨素的奏折交上去就如石沉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
杨素想,是不是奏折太多了,皇上没看到,就又上书提醒周武帝宇文邕。
还是没动静。
杨素这才看出来:感情不是忘了,是不打算给啊!我爹是为国牺牲的,国家得负责任!你不给不行,这是我们应得的!
于是,杨素一天一封奏折,天天上书要他爹的烈士指标。
宇文邕继续不搭理他。
杨素见皇帝一直不搭理他,也拿出了二愣子的性子:是我的就是我的,不给就不行!
杨素不仅上书,还要去闹,借着参加一次大型活动,当众跟皇帝要。
天天上奏折要封赏,宇文邕本来就烦杨素,现在还不分场合地当面要,宇文邕生气了:要点脸成吗?你爹那点事光彩吗?你搞清楚,你爹先是被俘的,被俘的!我都不好意思说,你还没完了,来人,把杨素给我推出去砍了!
年轻人总是气盛,多有城府的人,年轻时都会有点二杆子。
皇帝要砍脑袋,被卫兵往外拖的时候,一般人的台词都是‘皇上饶命’,可年轻的杨素算是跟皇帝杠上了,不但不求饶,还大骂宇文邕是个昏君。宇文邕爱才,被杨素一骂,倒笑了:这小子胆子可以啊,死到临头还敢骂皇帝,这是宁死不屈啊,有点意思。
宇文邕挥挥手,让已经架起杨素的卫士下去。
最终,宇文邕不但没杀杨素,还给杨素安排了官职,也给杨敷追认了烈士,按级别给了封赏。
接触下来,宇文邕发现杨素真是个人才,文采不凡,起草诏书文词华丽、妙笔生花,宇文邕会心地笑了,嘉奖杨素说:“跟着我好好干,不愁荣华富贵。”
听到领导表扬,杨素回了一句极有水平的话:“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漂亮!这话说的太漂亮了,情商极高,无可挑剔,可以当做表忠心的范本来用。明朝张居正有句类似的话,说的也非常漂亮: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
我个人觉得这两句话都能排进历史佳句top100排行榜,每次想起来,我都不由得感叹:当领导的,说话就是有水平。
只不过根据他俩的后半生来看,都只是会说漂亮话而已,事实上,俩人在生活上一个比一个‘土豪’。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03 20:49:00 +0800 CST  
失败的婚姻


北方七大家族连皇帝都得让三分,更别提其他人了,所以从结婚那天起,郑氏就要求杨素: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
杨素的回答是:上一边去!
就这样,夫妻俩谁也不怕谁,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家里整天鸡飞狗跳的。杨素跟他老婆为什么吵,史书没写,但是根据杨素的生平分析,很可能是因为女人。杨素有别的女人,郑氏吃醋,又不满意家里的地位,要维护自己和娘家的颜面。
经历了无数次家庭战争后,杨素感觉心力憔悴:天妒英才,这个老婆就是老天爷派来折磨他的。每次组织部统计官员家庭状况时,调查表里有一栏‘婚姻状况’,别人填的都是‘已婚’,杨素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下“累”。
公元584年,杨素升任御使大夫,家里迎接他的不是彩带、鲜花和掌声,而是一哭、二闹和上吊,郑氏开始哭闹,紧接着又开始摔摔打打。杨素死死盯着郑氏,感觉心里的火苗蹭蹭往脑袋上蹿,内心的小宇宙开始爆发,怒不可遏地指着郑氏说:“我就是当了皇帝,也绝不让你当皇后!”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句气话,就像夫妻之间吵架,时常威胁说要离婚,说的信誓旦旦,可通常都是出了门,转一圈,买个菜就回来了,这种话都是吓唬人用的。
可郑氏不觉得这是气话,这就是杨素平常不敢说的心里话。
“哼,不让我好过,大家都别好过!”
吵红眼的郑氏二话不说,起身直接进了宫,找杨坚实名举报:杨素要造反,他说他想当皇帝!
官员被老婆实名举报,这种事搁在现在司空见惯,吃瓜群众一抹嘴的功夫就又蹦出一个。可在隋朝这绝对是稀罕事,别说见,听都没听说过。接到举报,杨坚连调查都没调查,直接让杨素卷铺盖走人了。要不是打算跟陈朝开战,杨素就彻底告别隋朝政坛了。
夫妻俩吵架拌嘴,竟然搞到这么严重,不禁让我产生了个疑问:杨素这个老婆是不是抢来的?要不然哪来这么大仇怨。
老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说心里话,这个观点我一直不是很赞同,我觉得这话明显就是欺负人家和尚老实。就是撇开这个不说,也得分情况对待,像杨素两口子这样的,为了避免恶化成秦王杨俊那样的婚姻悲剧(这个后面再说)。
以我看,如果实在没感情了,还是离了吧。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08 21:49:00 +0800 CST  
南北对峙




长江南岸。
陈朝江防部队最近得到不少情报:隋军新任前线总指挥叫杨素,据说很能打。杨素到前线的主要任务是督造战船,就连杨素跟他老婆关系不好,陈军也都摸的一清二楚。
可是有一件事挺怪,陈军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陈军江防部队巡逻队发现,最近从隋军大营经常顺江而下漂来一些木头。大家都是行家,一看就知道这些木头都是造船用的,可造船一般只往长江里扔边角料、废料,没人会像一样,整根整根的大木料都扔江里了,有的甚至比陈军造船用的木料都大,这让陈军百思不得其解:隋军到底在捣鼓些什么?
长江北岸。
隋军造船基地,昼夜灯火通明,所有工作紧张而有序进行着,所有人都一脸严肃。江面上没了往日的骚扰,安静的可怕,每一个渡口空气中都布满了杀气,压抑的气氛让人感觉大战一触即发。
镜头一转,此时的建康要欢乐的多。
陈朝皇宫里灯火辉煌,陈叔宝正和爱妃绕着柱子追逐嬉闹,旁边的大臣端着酒杯在傻笑,音乐,美酒,夜光杯,要多开心,有多开心。
582年陈叔陵那场宫廷闹剧,让陈叔宝休养了很长时间,才捂着脖子登上了皇帝宝座。从此,陈朝正式交给了一个文艺青年。
陈叔宝打小在女人堆里长大,属于温室里培育出的花朵,性格偏弱,行事做派总有点娘娘腔的调调,一个大男人,最喜欢粉色,就喜欢些粉嫩粉嫩的东西,常常连做梦都是粉红色的。陈叔宝本来就喜好文艺,对政治没兴趣,脖子上的疤痕让他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整天搞权力斗争,喊打喊杀的,太粗俗野蛮,一点都不文雅,不仅有辱斯文,还影响写作创作灵感。所以,陈叔宝带伤登基后,不问政事,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躲在后宫里,喝酒唱歌,吟诗作对。
陈叔宝在宫里组建御用艺术团,由陈叔宝出任团长,江总出任副团长。艺术团分两个队:创作队和合唱队。创作队以文人学士为主,负责写词谱曲;合唱队挑的都是声音好听的宫女,负责演唱。为了检验艺术团成果,也为丰富团员业余生活,每隔一段时间,陈叔宝就会让艺术团在宫里开个小型演唱会,喝酒、跳舞,大家一起开心开心。
酒宴、party、演唱会,陈叔宝在宫里的生活一直忙碌又充实,充分享受这多姿多彩的生活。一直到584年,陈叔宝听说隋朝连突厥都搞定了,有点好奇杨坚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居然把亚洲扛把子都打趴下了。陈叔宝让外交部把杨坚的画像画出来瞧瞧。等外交部把杨坚的画像送到陈叔宝眼前时,陈叔宝只看了一眼,就跟被人踩了尾巴一样,大喊:赶快拿走,我再也不想看见这个人!
史书上的文字描绘,加上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我们可以大概勾勒出杨坚的长相,长得确实不帅,但也不是满脸横肉、极度凶残的命案逃犯长相,陈叔宝这样的表现未免有点过于夸张了。
很多学者喜欢拿这事说明:杨坚统一天下是天命难违。我个人认为这又是史书的一个槽点:天命难违,我真没看出来,或许喜欢粉色的陈叔宝只是觉得杨坚长的有点恶心.....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10 21:21:00 +0800 CST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12 21:23:00 +0800 CST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12 21:24:00 +0800 CST  
换太子




陈叔宝最近要忙的,确实是件大事:他要废掉现任太子--长子陈胤,改立皇四子陈深。
在古代,废长立幼是皇室大忌,动摇国本,没几个结果好的,那陈叔宝为什么非要改立太子呢?
原因有两个:
一是陈叔宝喜欢四子陈深,不喜欢长子陈胤;
二是陈叔宝喜欢陈深的妈,不喜欢陈胤的妈。
咱们先说第一个原因。
陈叔宝不喜欢太子陈胤,认为陈胤这孩子读书读迂了,整天没正经事,就爱跟些文人讲经论道,满嘴的之乎者也,实在不是当皇帝的料。相反,陈深很像自己,会是个出类拔萃的好皇帝。
其实陈叔宝这属于往自己脸上贴金。按秉性来说,太子陈胤跟他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用鉴定都知道他们肯定是亲父子爷俩。反倒这个陈深,他最好做份亲子鉴定,看看跟隔壁老王有没有关系。
陈深是陈叔宝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优秀,小小年纪就一身英武之气,聪明好学,品行端庄,志存高远,怎么看都是个好皇帝的苗子。当然,怎么看都不像陈叔宝的儿子。对此,陈叔宝不以为然,他坚定地认为四子陈深最像他,太子陈胤这孩子不讨人喜欢。
单凭这些不足以换太子,毕竟陈胤是长子,又没犯过什么大错,皇位继承讲究长幼有序,得按规矩来,不能你喜欢谁就让谁当,更何况陈胤这接班人的位子是他爷爷陈顼活着时,就给定下的,不能说废就废。
让陈叔宝下决心改立太子,是第二个原因:他喜欢陈深的妈,不喜欢陈胤的妈。
这个陈胤有两个妈,一个亲妈,一个养母。陈胤的亲妈姓孔,在生陈胤的时候难产死了。沈皇后自己没孩子,觉得孩子没娘怪可怜的,就收养了陈胤,成了陈胤的养母。
在古代皇帝跟正牌皇后一般感情都不咋地,皇后是父母选的,妃子才是自己挑的。父母选的自己不一定喜欢,还是自己挑的更对胃口。整个后宫里,陈叔宝最不喜欢的就是陈胤的妈——皇后沈婺华。
这个沈皇后是陈叔宝爹妈给选的,沈皇后家跟陈叔宝家是亲戚,陈叔宝是开国皇帝陈霸先的侄孙子,沈皇后是陈霸先的外孙女,他俩结婚属于亲上加亲。要说陈顼眼光真不错,替儿子挑的皇后没的说,这个沈皇后人长得漂亮,大方稳重,知书达理,文采也好,起初陈叔宝也挺满意的。刚结婚那会,夫妻俩的感情还可以。
后来,沈皇后的父亲去世,沈皇后要服丧守孝,就跟陈叔宝分开住了。都说距离产生美,可沈皇后跟陈叔宝距离有了,美却没了。沈皇后走了,陈叔宝一点没闲着,找了新欢,跟沈皇后的感情就一点一点淡了。沈皇后为人很孝顺,亲爸爸死了,心里很难受,整天茶饭不思,以泪洗面,瘦了不少,人也憔悴了许多。陈叔宝只喜欢漂亮的,看沈皇后骨瘦嶙峋的,变成了个黄脸婆,索性跟她常年分居。陈叔宝的生活一直多姿多彩,沈皇后一直清心寡欲,吃斋念佛,俩人完全没有交集,说是夫妻,也就剩个名分而已。
过了很久,经人提醒,陈叔宝才想起他还有个没离婚的媳妇,就去看看沈皇后。陈叔宝在沈皇后那里坐了一会儿,感觉俩人聊不到一块去,净说些没意思的,陈叔宝站起来说要走。
陈叔宝一年见不着一次,沈皇后早习惯了一个人生活,陈叔宝要走,她也没留。
陈叔宝是个文人,有着文人特有的矫情,认为就算普通人家,客人要走,一般也会挽留一下,让吃了饭再走或者再坐会,喝点茶之类的客套。他们夫妻俩一年没见了,陈叔宝都走到门口了,也没见着沈皇后有留他的意思。
此情此景,陈叔宝决定吟诗一首: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说完,陈叔宝大步流星地走了。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13 21:23:00 +0800 CST  
得宠的张贵妃




陈叔宝的‘留人处’是张贵妃的结绮阁。
张贵妃本名张丽华,这又是一个叫‘丽华’的。据我了解,历史上叫‘丽华’的,都不得了,不仅长的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是有为男青年的梦中情人,身份还都很尊贵,不是皇后就是贵妃。比如,东汉光武皇后叫阴丽华,杨坚的女儿、北周宣帝皇后叫杨丽华,还有这个陈朝皇贵妃、准皇后张丽华。我要认识个叫‘丽华’的,肯定得装模作样地晃晃脑袋,掐掐手指,给她算上一卦:‘你日后肯定贵不可言’。
如果她要谦虚:人家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好。我家境不好,哪有那福气?
那我就得给她讲讲张丽华的故事。阴丽华和杨丽华确实家境好,这个张丽华实实在在是个苦出身。
张丽华出身兵户家庭,她们家靠编草席勉强为生,家里穷的叮当响,敞开门小偷都不愿往里进。这样的出身,别说当贵妃,就是给贵妃当个下人,奴婢什么的,都得烧高香。张丽华运气还不错,十岁进了太子宫,给太子良娣龚氏当侍女。
虽然家境不好,张丽华长的确实不错,不敢说倾国倾城吧,至少也是国色天香,尤其一头乌溜溜的黑发相当优秀,两米多长,像一条黑色的瀑布从头顶倾泻而下,站在阳光下,轻轻摇摇头,闪闪发亮。
偶然的机会,太子陈叔宝碰见张丽华,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相貌出众的宫女,当即有点把持不住,就临幸了。深入了解之后,陈叔宝感觉这个市井出身的张丽华,比那些大家闺秀的妃嫔有趣多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鲍鱼、龙虾吃多了,给他挖点野菜炒一炒,他一定赞不绝口,说野菜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
其实爱上一个人很简单,只是在某个瞬间,你给了他别人没给过的感觉。沈皇后那样的大家闺秀,陈叔宝见多了,张丽华这样无拘无束,有点放肆的性格让他彻底沦陷。
那一夜之后,陈叔宝感觉自己爱上了张丽华,无法自拔。陈叔宝受伤那段时间,皇后、嫔妃们谁都不许探视,就让张丽华一人伺候。
陈叔宝独宠张丽华,张丽华也很争气地替陈叔宝生下了两个儿子:皇四子陈深和皇八子陈庄,尤其皇四子陈深深得陈叔宝喜欢。生了个好儿子,张丽华立了大功,顺势晋升为贵妃。
张贵妃有两大特点:情商高,记性好。
情商高就是会看人脸色,很会来事儿,这样的人走到哪,大家都喜欢,在后宫深受大家的喜欢,威望比皇后还高,尤其一点让陈叔宝特别喜欢。:独得皇帝恩宠的张丽华会主动根据陈叔宝的‘性趣爱好’,替他发掘美女,让陈叔宝真正做到‘雨露均沾’。
根据史书记载,张丽华没上过学,记性却出奇的好,几乎是过目不忘。她陪陈叔宝批奏折,只要她看过的,都能记住,对朝廷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凡是陈叔宝想不起来的,就直接问张丽华,简直就是个移动存储器,哪里不会直接语音搜索,方便快捷又高效。有了张丽华这个‘治国好帮手’,陈叔宝索性连办公室都不去了,整天呆在结绮阁。大臣有奏章,就让宦官们送过来,陈叔宝靠在床头,搂着张丽华,张丽华坐在他的腿上,俩人一起批奏折,工作、生活两不误。
后宫佳丽三千,在波诡云谲的皇宫里,宠爱和地位是成正比的,哪怕贵为皇后,一旦失宠,必然上演宫斗大戏。皇帝整天跟张贵妃腻在一起,对她言听计从,陈朝的大臣们都是老油条,争先恐后的巴结张贵妃,张丽华势力一天天的大起来。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势力大了,想法就会多,张丽华也想再进步进步。可想法是好的,操作难度很大。
张丽华已经是贵妃了,再进步就是当皇后了。问题是皇后的位子有人,坐的是沈婺华。人家沈皇后不仅出身好,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后,想废掉可没那么简单。其实就算没有沈皇后,张丽华进步空间也有限。她是市井出身,当个皇贵妃就已经是破天荒了,想再册立为皇后,难度空前。
生活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不可能的事,只要你够执着,就一定会有办法。张丽华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一个办法。当然,也是最后的办法:母以子贵。
先让儿子当上太子,再操作当皇后的事,就好办多了。实在不行,太后的位子总是没跑的。于是,张丽华多年来积攒的好人缘开始发挥作用,宫里妃嫔、宫外朝臣四处给陈叔宝吹风。陈叔宝确实被吹晕,脑子一热,废了太子陈胤,改立张丽华的儿子、皇四子陈深为太子。
张丽华‘曲线当皇后’的计划第一步顺利完成。 再有一步,她就能实现人生逆袭,从一个满脸泥巴的穷苦小女孩一步步走上皇后的宝座,站在封建女性人生的最高峰了。
可惜,隋朝没给她机会。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14 21:10:00 +0800 CST  
计中计




打仗也得过年啊,这是陈朝上下所有人的普遍认识。
589年正月初一,陈朝精心准备这么长时间的新年盛会敲锣开场了。天公不作美,这天天气不算太好---南京大雾。这大雾吸进去又辣又酸,照史书这么记载,我猜这辛酸的大雾有可能是雾霾。由此可见柴静说的没错,雾霾并不只是现在才有的,只是现在才被发现的。
雾霾天气并没有影响陈朝君臣庆祝新年的心情。陈叔宝昨晚喝多了,早上要参加元旦大会,又起早了,有点困,就去补了个回笼觉。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打盹的都是失败者,陈叔宝却一个回笼觉睡到了下午四点半,一直到傍晚才醒。
醒了有点饿,陈叔宝就想吃点东西,于是,肉就摆上了;
吃肉不喝酒,没意思,于是,酒也摆上;
有酒有肉没音乐,也没滋味,于是,乐队也来了;
看着这酒、肉、乐队,陈叔宝突然想起孟子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陈叔宝把该叫来的都叫来,party又了开起来,一直嗨到后半夜,陈叔宝又在一场大醉中沉沉睡去。
陈叔宝这个春节假期过的真是‘丰富多彩’。
陈朝跟隋朝永远是两个天地,陈叔宝流着口水呼呼大睡,杨坚两眼放光倍精神。大过年的,杨坚还在加班,挑灯夜战看奏章。他没打算过年,甚至取消了整个大隋朝春节假期。
杨坚知道,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前线战报,春节前隋军正式遭遇陈军主力。杨俊碰上的是陈朝水军主力周罗睺,仗打的最惨烈。杨俊兵团十几万大军在汉口打了一个多月,竟然没能推进一步。此外,杨素兵团出了峡口,也正式遭遇了陈朝水军主力--荆州刺史陈慧纪。杨素猛攻陈军,陈军顽强抵抗,两军前后打了四十多仗。即使杨素亲自指挥,隋军阵亡依然高达5000多人,虽然最终拿下长江上游控制权,但杨素兵团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长江上游和中游打的异常激烈,与此相比,下游显得太安静了。
战场上有个规律:哪里最安静,哪里就最危险。隋军看似傻乎乎地一直在打长江中、上游地区,下游一点动静也没有,可往往打的越激烈越说明主攻方向不在这儿。
这是个计中计,又一次声东击西!
中游是上游的佯攻,上游是下游的佯攻,下游才是这场大战的重头戏,隋军的真正目的是突击建康,直捣黄龙。关于这点,从杨坚的人事任命就能印证:杨广兵团的副司令是‘国士无双’的高颎。
全面开战之后,杨广兵团的两路行军总管贺若弼、韩擒虎作为开路先锋,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渡江,兵锋直指建康。为了充分调动积极性,元帅府通令全军:先入建康城者,重赏!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23 21:03:00 +0800 CST  
决战






渡江之后,隋军一刻不停,完全不给陈军任何喘息的机会。正月十七,贺若弼进据钟山,韩擒虎部驻扎新林,隋军先头部队进入南京地盘,犹如两把尖刀,从东西两个方向插向建康的两肋。
终于哭够了的陈叔宝,下令开会。
陈朝最高军事会议上吵翻了天。大敌当前,这仗该怎么打,陈朝的大臣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大将军任忠主张死守:坚守待援,同时派一支精锐部队奇袭六合镇的隋军指挥部,打掉隋军指挥系统;之后,我们打防守反击,佯攻徐州,断敌退路,各路隋军定会不战自退。
萧摩诃则力主进攻:隋军先锋是孤军深入,趁他们立足未稳,一举围歼。
陈叔宝不懂军事,脑袋让他们吵成了浆糊,认真想了一夜,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虽然没想出办法,但陈叔宝清晰的感觉是:酒也喝不成,诗也作不了,真烦。
心烦意乱的陈叔宝决定速战速决,出战!
陈军倾巢出动,萧摩诃、鲁广达、樊毅、任忠和孔范五路大军迎击隋军。陈朝也是动真格的了,陈叔宝把陆军里最能打的全派了出去。陈军这个阵容实力也不容小觑,萧摩诃、鲁广达、樊毅、任忠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尤其萧摩诃,最能打,绰号‘陈朝关羽’,单挑能力极强,出任此次建康保卫战的总指挥。
陈军排出的是一字长蛇阵,鲁广达打头阵,由南往北,依次是任忠、樊毅、孔范和萧摩诃。萧摩诃的军队在最北边,离建康城最近,为指挥,也为督战:这是死战,只许进不许退!
可心气高不代表实力一定行。
就我这个外行来看,陈军这仗悬了。就算不懂军事,大家也能发现,陈军这次军事部署里,‘吹牛大王’孔范是个非常明显的弱点,但不知道是地形限制还是**,陈军竟然还是摆出了一字长蛇阵,这让我很容易想到一个词‘找虐’。
当然,黑锅不能全让孔范一个人背,毕竟陈军这个一字长蛇阵从根上就有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相当严重。
这个严重的问题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人太多。
韩信点兵是多多益善,陈叔宝点兵就属于多了添乱。陈军这次出动十几万人,一字长蛇阵排开,南北长达20里。这个距离别说喊,就是擂鼓也不一定能听见。陈军勇气可嘉,但是实力是真差,人家的一字长蛇阵是首尾兼顾,陈军的一字长蛇阵是顾头不顾腚。再一次印证了我的感觉,这个一字长蛇阵谁用谁输,就是个‘一字长蛇失利阵’。
隋将贺若弼在钟山上,看陈军在摆阵势,心里急了。让陈军把防御工事修起来,想打就难了,果断下令准备进攻。部将劝贺若弼:大将军,咱们只有8000人,陈军估计有十几万人马,咱们最好等等大部队。更何况咱们接到的命令是跟韩擒虎合攻建康。现在韩擒虎还没就位,咱们就擅自开战,输赢都得上军事法庭,还望将军三思。
贺若弼手下说的没错,《亮剑》里面李云龙违抗军令,从正面突围,打赢了也受处分,所以说战场抗命,败了必死。胜了,功过相抵,实在划不来。
贺若弼说:管不了那么多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机稍纵即逝,全军进攻。
其实贺若弼这都是场面话,心里话他不好意思说,我替他说了吧:等什么等?再等,头功就让韩擒虎抢去了!
说完,贺若弼带着手下的八千人就冲了过去。
贺若弼上来先跟陈军第二能打的鲁广达开了火。鲁广达把这仗当成陈军的最后一战,豁出命跟贺若弼死磕。毕竟陈军人数上占着优势,鲁广达又非常能打,贺若弼慢慢扛不住了,一退再退,被打退了四次,最后靠放烟才撤出来。这一次小接触,双方损失都不大,陈军小胜,隋军损失273人。
败下阵来的贺若弼仔细掂量了一下:这个鲁广达人多又强悍,挺难打的。这么打下去不是个办法,自己人少,不能硬拼,得智取。冷静下来的贺若弼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柿子要挑软的捏。
他发现了陈军的漏洞---孔范。
陈军这个一字长蛇阵里,萧摩诃最能打、鲁广达和樊毅最忠心,任忠鬼心眼最多,他们跟孔范都不一样:
孔范最能吹。
对孔范战场上的评价是:打架从来没赢过,吹牛从来没输过。事实证明,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孔范耍嘴皮子挺在行,打仗?快歇歇吧。
‘吹牛大王’孔范一看贺若弼朝他冲了过来,吓得脸色苍白,掉头就跑。当官的都跑了,还打个茄子,孔范手下的大头兵也跟着跑,贺若弼就跟撵大鹅一样追,孔范的部队呼啦啦的往回跑,其他陈军不明白情况,也跟着跑。
一支优秀的部队,不是体现在进攻时,而是在退守时,决不能溃乱。孔范以自身能力告诉我们什么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陈朝大兵也不甘示弱,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乌合之众’。为了往回跑,许多人‘命都不要了’,鞋跑丢了,裤子也跑掉了,光踩踏事故陈军就伤亡5000人,四处鬼哭狼嚎。就这样,陈军这帮‘精锐部队’跟隋军打仗,踩死的比打死的都多。
按剧情设计,此时应该是萧摩诃刷刷两刀砍死两个逃兵,把刀一横,大喝一声:都给我回去,再有后退者,杀无赦!
要是写剧本,肯定得这么写,可历史不是故事,剧本上写的有,拍出来的却没有。就在萧摩诃要履行督军职责,喊着‘以死报国’,亲自带人往前冲时,一个人的到来,彻底锁定了陈军的败局。
这个人是萧摩诃的家人,他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给萧摩诃送一个消息,一个对萧摩诃和陈军都极不利的消息:
你老婆让皇帝给睡了。
萧摩诃抬头看看天,好好的晴天,怎么感觉刚才炸了雷?刚把情绪调整的热血沸腾,被这一句话浇了个透心凉。
古代大将出征,为防大将叛逃,一般都会扣大将的家人作为人质,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历朝历代都这么干,但就是没有陈叔宝这么干的。萧摩诃是老夫少妻,新娶的老婆年轻漂亮,一进宫,陈叔宝就看上了,陈叔宝跟宇文赟一个德行,习惯用下半身思考,看上了就给睡了。
一个男人无论如何都受不了被戴绿帽子,哪怕对方是皇帝也不行。他在战场替陈叔宝卖命,陈叔宝在家睡他的老婆,想到这,萧摩诃心都碎了,把刀一扔,不打了。最能打的萧摩诃不打了,战果顺理成章,萧摩诃被俘,陈军大败,主力损失殆尽。
很多人借这事批评萧摩诃,说萧摩诃没有家国天下的情怀,不懂得为国尽忠。我个人觉得这纯粹站着说话不腰疼,战败明显不能怪萧摩诃,任谁碰见这事也不成。要是谁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思替皇帝打仗,顶着绿帽子替皇帝厮杀,我一定得竖个大拇指给他:你心可真大!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24 21:46:00 +0800 CST  
陈亡




人只有在落魄时,才会发现自己原来是孤独的,一切繁花似锦都是假象。
隋军进城时,陈叔宝身边人全跑光了,连一个文臣、一个武将都没有。事实证明为国尽忠、杀身成仁都只是嘴上说说,骗骗领导的鬼话。真到生死关头,早忘到脚后跟了,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对陈朝大臣来说,‘气节’是个十分熟悉的陌生词汇,谁都会说,就是没人会做。大势已去,背着小皇帝跳海,这种‘蠢事’他们是绝对不会干的。他们选择性地遗忘了本该坚持的东西,比如骨气和尊严。
跟别的动物相比,人最值钱的部分不是皮,也不是肉,而是骨头。这个道理,任忠不懂,有人懂。
无论国家到了什么田地,在危亡之秋总会有人站出来,哪怕明知道他一个人什么也改变不了。就在陈叔宝感觉世态炎凉,欲哭无泪的时候,一个人迈着稳重的步伐走来,像个孤胆英雄,让人肃然起敬。陈叔宝看清楚来人,眼泪就止不住。
来的是他平常最不待见的宰相---袁宪。
陈叔宝不喜欢是因为袁宪一生刚直不阿,以直言敢谏闻名。这老头子认死理,一见面就是进谏进谏进谏,说话也不好听,不像孔范他们会说话,陈叔宝看见袁宪就烦,还是跟孔范他们待在一起比较舒心。
可孔范他们现在在哪呢?
想到这里,陈叔宝泪如泉涌。众叛亲离的陈叔宝望着空旷的大殿,含着泪水恨恨地喊道:(wang国)非唯朕无德,亦是江东衣冠道尽。”
往日喧嚣的大殿传来的却只有回音。
历史在一千年后重演:李自成攻入北京,东林党那帮整天喊口号的大臣跑的比兔子还快,大将们也跑的没影了,崇祯身边只剩个太监王承恩。跟陈叔宝一样,崇祯也说了一句话,是不是好皇帝,高下立判。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袁宪站在陈叔宝身边,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义正言辞地跟陈叔宝说:您是皇帝,就算死,也得死的有尊严。事到如今,您就学侯景之乱的梁武帝,穿好衣服,坐在正殿等隋军。
陈叔宝不干。
因为他知道梁武帝这么干之后是被饿死的。陈叔宝不想死,更不想饿死,跟袁宪说了一句‘我自有办法’,一溜烟的跑了。
陈叔宝的办法是:藏起来。
整天在后宫里玩,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起码玩捉迷藏这游戏,陈叔宝就玩的挺好。陈叔宝干啥都不行,藏的是真好。韩擒虎在任忠的带路下,顺利进了宫,可隋军把陈朝皇宫翻了个遍,院子里,柜子里、床底下,窗帘后面,甚至抽屉都挨个看了,也没找到陈叔宝。
韩擒虎急的一头汗:放跑陈叔宝,他这头功就泡汤了。
韩擒虎下令:全军仔细搜索,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挖地三尺也得找到陈叔宝!
士兵挺郁闷:大军围城,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何况现在是正月,外面冰天雪地的,屋里、屋外都没有,难不成还能在井里?
不可能!这大冬天的,谁能受得了这份罪,除非脑子有病!
既然大将军下令了,继续搜吧,再来一遍,屋里搜完,就接着在院里搜。忽然一队搜索的士兵,听着井里真有动静。士兵向井里喊话,井里没人搭话。
士兵威胁说:再不上来就往井里扔石头。这才听见井底下有人喊别扔,别扔。
士兵扔下绳子,把人拽上来,才发现真是钓着大鱼了:一条绳上栓了三只蚂蚱:陈叔宝、张丽华和孔嫔。(成语‘落井下石’就出自这里。)
这个滑稽的场景,杜牧曾用诗替我们脑补过:
整整复斜斜,隋旗簇晚沙。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韩擒虎抓到陈叔宝时,战斗还没结束,贺若弼还在跟陈军死磕。
跟韩擒虎比,贺若弼是真背,碰上净是要精忠报国的陈军。根据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韩擒虎负责攻南门,贺若弼负责打北门,同时开打。可韩擒虎还没赶到预定地点,贺若弼那边就抢先开打了,气的韩擒虎大骂贺若弼是个土包子,回头要告他战场抗命。
可人算不如天算,贺若弼在北门碰上的是他的老冤家--鲁广达,韩擒虎在南门就碰上的是任忠。
就这样,韩擒虎没到地方,贺若弼就抢跑,开始打北门;韩擒虎从南门进去了,贺若弼还在打北门;韩擒虎进了皇宫,贺若弼依然在打北门。韩擒虎都把陈叔宝从井里捞出来了,贺若弼竟然还在打北门!北门这帮陈军也是跟贺若弼死磕上了,一直把贺若弼打红了眼,一把火烧了北门,贺若弼这才进了建康。
至此,隋军彻底占领南京,陈叔宝被俘押送长安,陈朝灭亡,退出历史的舞台。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29 21:31:00 +0800 CST  
争功




历史真是很有意思:败了,或许还能同仇敌忾。胜了,肯定内讧。
我曾经看过一部军旅小说,说因为一次战功,两个营长争功争了一辈子,谁也不服谁,我怀疑编剧是模仿隋陈战役这段历史改编的。
等进了皇宫,贺若弼才发现他来晚了,陈叔宝已经让韩擒虎给抓了,不仅头功泡汤了,好东西全让韩擒虎一个人给造了,他连口热乎饭都没吃上。贺若弼不甘心,就下手抢陈叔宝,韩擒虎当然不让,直接拔了刀。要不是有人拉着,俩人真就抄家伙干起来了。
被拉开的韩擒虎、贺若弼鼓着腮帮子生气,鼻孔里都冒着烟。
看着韩擒虎那个嘚瑟样,贺若弼心里非常窝火:他是真不容易,渡江前花尽心思搞疑兵之计,耍的陈军团团转。渡江后,一路走,一路打,一路大胜,每一步走的都很扎实,打胜仗的同时还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优待俘虏,想回家的还发给路费,把陈军士兵感动的,回家路上逢人就说隋军的好。
建康之战,他们拼死血战,8000人硬生生打垮了十几万陈军主力,俘虏陈朝最能打的两员大将萧摩诃和鲁广达,打出了大隋国威和军威。再回头看看韩擒虎,他基本没跟陈军打上仗,可便宜却全让韩擒虎给捡去了,典型的‘捡漏王’,他凭什么得头功?
韩擒虎认为贺若弼纯粹在胡说八道。
大元帅的作战命令是南北夹击建康,可是贺若弼为了抢头功,根本不等我们。发令枪没响,他就抢跑。由于贺若弼违抗军令,擅自跟陈军决战,这才导致我军伤亡也很大。要不是我韩擒虎果断下令,扔掉辎重,轻装急行军,拿下建康,结果什么样,谁都不好说。
兵法里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才是打胜仗的最高境界。能兵不血刃占领建康是因为战法先进,我带着500特种部队小股穿插,穿插线走的如此完美,亘古未有。
贺若弼就是个‘只会抢跑,抢跑都输’的土包子,要不是我们降服任忠,俘虏陈叔宝,控制了建康,贺若弼连城门都进不去。我要是他早找块豆腐撞死了,还有脸争功?
韩擒虎、贺若弼俩人一点大首长的样子都没有,一见面就吵,吵不了几句,就又要拔刀砍了对方,拦都拦不住。手下人见老大抄家伙,他们也跟着抄家伙,要不是有元帅府的人拉着,韩擒虎的部队跟贺若弼的部队就开战了。
韩擒虎越想越生气,觉得不能这么算了,就向元帅府告状,问问元帅府管不管贺若弼战场抗命的事。要是不杀,以后都学着战场抗命,仗还怎么打?
贺若弼也觉得不能轻饶韩擒虎,也跑去元帅府告状:韩擒虎纵兵抢劫,强奸宫女,这种**行径,有损我大隋军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元帅府觉得很难办。
得了,干脆都抓起来,送回长安,听皇帝发落吧。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0-31 21:28:00 +0800 CST  
迁都


最近事情非常多,偶尔晚上会失眠。
朋友告诉我一个好办法:晚上睡不着就数羊,并且要有数到十万的决心。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数着数着睡着了,二是数着数着天亮了。
公元582年,沙钵略40万大军入侵,杨坚也常常睡不着觉,偶尔睡一会也净做噩梦,睡眠质量很差。有天晚上,杨坚又做了噩梦,梦见洪水淹了长安城,景象惨不忍睹,醒来一头大汗。睡意全无的杨坚,也没让宰相高颎、苏威再睡,连夜诏见。
据《隋唐嘉话》记载:“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我觉得这纯粹胡扯,迁都这么大的事不可能是因为杨坚做了一场噩梦,杨坚还经常梦见突厥退兵呢,沙钵略不照样打的隋朝满地找牙。
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长安城太破了。
隋朝的长安城不是秦朝的长安城,是汉朝重修的。秦朝的宫殿让项羽这个愤青一把火烧了,搞得刘邦一开国没地方住,就打算定都在洛阳。古人说 “言能听,道乃进” ,刘邦在从善如流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他都在洛阳住下了,娄敬跟张良一劝,刘邦卷着铺盖又回了长安,建了宫殿,重修了长安城。到隋朝时,长安城已经用了接近800年。看到这个数字,我顿时有点惭愧,现代混凝土技术,盖座桥,修条路,十来年就地陷桥塌,人家用木头建个房子都能用800年,真是让我们这些工程行业的人无地自容。不过,800岁的长安城就像一位耄耋老人精神矍铄身上却都是毛病,到处破败不堪,基本都是在将就着用,但总有问题是将就不了的,比如喝水。
古人没有污水收集处理技术,也不懂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活污水是在院里挖口井往里排,排满了就再挖一口。喝水呢,也是挖口井。几百年攒下来,长安城井水基本不能喝了,发咸还一股子泔水味,实在渴的不行,得捏着鼻子往下灌。尤其那些家里地势低的,更比较悲催,喝的有可能好是邻居家上月排的,想想都有点恶心。所以,我觉得杨坚做不做噩梦都该迁都。
不得不说,隋朝大臣的敬业精神是真不错,半夜被老板从温暖的被窝里拖出来加班,高颎、苏威丝毫没有怨言,相反俩人都赞同迁都。但是迁都这样的大事,不是买个房子,搬个家,东西打包,找个搬家公司就完事。迁都迁的是上百万人口和几十万户家当,锅碗瓢盆、椅子家具、被子褥子棉裤等等,都说‘不搬家不知道东西多’,想想这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光搬家就且得搬一阵子。
东西可以自己拿,时间长点,秩序乱点,这都没关系,杨坚最担心的是:花钱。这倒不是杨坚抠门,而是情况特别不允许。582年是隋朝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国家本来就不富裕,关中地区又在闹旱灾,还要应付突厥大军入侵,到处得花钱,杨坚是真没钱。不迁又不行,仨人掰着指头算了一夜的帐,始终下不了决心。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第二天早朝,著名大师庾季才率先发言:我夜观天象,星象显示一定要迁都,希望皇上上丞天意,下顺民心,定迁都大计”。
杨坚听完愣了半天,对高颎、苏威说:“这也太神了!”。
别说杨坚,我也觉得太神了。庾季才这个半仙儿出过场,杨坚代周登基前找他算过命。庾季才当时坦诚的让人猝不及防,说天道精微,他压根看不懂,要从人事上给杨坚分析。这次又这么神,我实在不知道庾季才这算命的本事到底靠不靠谱。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信算命的。之前我也算过,不知道是他们算的不准,还是我活错了,总是对不上路子,后来就不再信了。在我看来,大部分算命的都很会察言观色,你想听什么,他就跟你唠什么,安慰人骗钱的居多。
就像偶遇通常是安排好的,巧合也往往都是人为的一样,太过神奇的事情背后一定有人的影子。我推测苏威授意庾季才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苏威最会揣摩领导的心思,非常善于把领导的想法变成现实。不管是不是真有人授意,还是庾季才在家扔硬币蒙对了,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杨坚相信,这就够了。
既然老天爷都支持,那就迁吧!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1-05 21:43:00 +0800 CST  
今天晚上重发了《盛世开端》(719楼)、更新了《迁都》(720楼),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到,给个反馈。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1-05 21:49:00 +0800 CST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1-06 10:13:00 +0800 CST  
迁都


最近事情非常多,偶尔晚上会失眠。
朋友告诉我一个好办法:晚上睡不着就数羊,并且要有数到十万的决心。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数着数着睡着了,二是数着数着天亮了。
公元582年,沙钵略40万大军入侵,杨坚也常常睡不着觉,偶尔睡一会也净做噩梦,睡眠质量很差。有天晚上,杨坚又做了噩梦,梦见洪水淹了长安城,景象惨不忍睹,醒来一头大汗。睡意全无的杨坚,也没让宰相高颎、苏威再睡,连夜诏见。
据《隋唐嘉话》记载:“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我觉得这纯粹胡扯,迁都这么大的事不可能是因为杨坚做了一场噩梦,杨坚还经常梦见突厥退兵呢,沙钵略不照样打的隋朝满地找牙。
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长安城太破了。
隋朝的长安城不是秦朝的长安城,是汉朝重修的。秦朝的宫殿让项羽这个愤青一把火烧了,搞得刘邦一开国没地方住,就打算定都在洛阳。古人说 “言能听,道乃进” ,刘邦在从善如流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他都在洛阳住下了,娄敬跟张良一劝,刘邦卷着铺盖又回了长安,建了宫殿,重修了长安城。到隋朝时,长安城已经用了接近800年。看到这个数字,我顿时有点惭愧,现代混凝土技术,盖座桥,修条路,十来年就地陷桥塌,人家用木头建个房子都能用800年,真是让我们这些工程行业的人无地自容。不过,800岁的长安城就像一位耄耋老人精神矍铄身上却都是毛病,到处破败不堪,基本都是在将就着用,但总有问题是将就不了的,比如喝水。
古人没有污水收集处理技术,也不懂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活污水是在院里挖口井往里排,排满了就再挖一口。喝水呢,也是挖口井。几百年攒下来,长安城井水基本不能喝了,发咸还一股子泔水味,实在渴的不行,得捏着鼻子往下灌。尤其那些家里地势低的,更比较悲催,喝的有可能好是邻居家上月排的,想想都有点恶心。所以,我觉得杨坚做不做噩梦都该迁都。
不得不说,隋朝大臣的敬业精神是真不错,半夜被老板从温暖的被窝里拖出来加班,高颎、苏威丝毫没有怨言,相反俩人都赞同迁都。但是迁都这样的大事,不是买个房子,搬个家,东西打包,找个搬家公司就完事。迁都迁的是上百万人口和几十万户家当,锅碗瓢盆、椅子家具、被子褥子棉裤等等,都说‘不搬家不知道东西多’,想想这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光搬家就且得搬一阵子。
东西可以自己拿,时间长点,秩序乱点,这都没关系,杨坚最担心的是:花钱。这倒不是杨坚抠门,而是情况特别不允许。582年是隋朝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国家本来就不富裕,关中地区又在闹旱灾,还要应付突厥大军入侵,到处得花钱,杨坚是真没钱。不迁又不行,仨人掰着指头算了一夜的帐,始终下不了决心。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第二天早朝,著名大师庾季才率先发言:我夜观天象,星象显示一定要迁都,希望皇上上丞天意,下顺民心,定迁都大计”。
杨坚听完愣了半天,对高颎、苏威说:“这也太神了!”。
别说杨坚,我也觉得太神了。庾季才这个半仙儿出过场,杨坚代周登基前找他算过命。庾季才当时坦诚的让人猝不及防,说天道精微,他压根看不懂,要从人事上给杨坚分析。这次又这么神,我实在不知道庾季才这算命的本事到底靠不靠谱。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信算命的。之前我也算过,不知道是他们算的不准,还是我活错了,总是对不上路子,后来就不再信了。在我看来,大部分算命的都很会察言观色,你想听什么,他就跟你唠什么,安慰人骗钱的居多。
就像偶遇通常是安排好的,巧合也往往都是人为的一样,太过神奇的事情背后一定有人的影子。我推测苏威授意庾季才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苏威最会揣摩领导的心思,非常善于把领导的想法变成现实。不管是不是真有人授意,还是庾季才在家扔硬币蒙对了,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杨坚相信,这就够了。
既然老天爷都支持,那就迁吧!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1-06 10:13:00 +0800 CST  
《盛世开端》《迁都》重发了,《盛世开端》用的图片,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楼主 salorking  发布于 2018-11-06 10:17:00 +0800 CST  

楼主:salorking

字数:200387

发表时间:2018-03-27 23: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7 23:31:08 +0800 CST

评论数:300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