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武夫仁心:图文讲述赵匡胤从武夫到太平天子

说起韩通,大宋开国第四天,赵匡胤就追封他为中书令(宰相的最高级别),依礼厚葬,以嘉奖他的忠于职守。

得到嘉奖的还有在陈桥门自缢的乔、陆二卒长,听说他们自杀后,赵匡胤连连感叹“忠义孩儿”,为他们立了忠义庙,连东第三班也因此获得了“孩儿班”的称号(后随东西班承旨改隶殿前司,南宋时改称长入祗候班)。

相反,在封丘门将他放进城的守门军却被全部开刀问斩。

成功者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重新评价每个人的功过,对他们予取予夺。誓死反抗者往往是秩序维护者,胆小依附者往往是秩序破坏者,在五代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要想恢复昔日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恢复正常运转,赵匡胤必须通过对他们的评价,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态度,以教化天下。这是他在全国范围内重建秩序的起点。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1-22 13:31:00 +0800 CST  
作为开国帝王,赵匡胤摆出了自己应有的姿态;但作为普通人,赵匡胤还是迈不过心里的一些坎儿,比如韩通。后来,当他在开宝寺的墙壁上见到韩通父子的画像时,当即暴跳如雷,下令把画像挖去。

有人说,这是赵匡胤对韩通深恶痛绝的证据。但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韩通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赵匡胤的内心。透过这面镜子,他看到的是韩通对郭荣的忠诚,还有自己对郭荣的愧疚。

赵匡胤不是司马懿,也不是杨坚。他可以耍阴谋玩手段,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却无法回避自己的内心。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1-22 13:33:00 +0800 CST  
许多年后,一代文豪欧阳修撰写《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因未给韩通立传,受到史学大家刘攽的大肆嘲讽。([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三《韩通立传》。)


韩通在当时是个敏感词,或许我们不该嘲笑欧阳修的“胆小”——那不是胆小,而是在不得为之的情况下,坚持不说假话。


这样的事在宋朝并非少数。赵匡胤身后,太宗、真宗父子屡次重修《太祖实录》,为自己脸上贴金,可是钱若水等史家坚决不接这活儿——他们不愿违背本心。这和那些把此当作高升资本的御用文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武人有武人的担当,文人也有文人的坚持。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受到尊敬。要真正结束乱世,重建太平,必须培养有担当的武人,有坚持的文人。


只是面对险峻的形势,刚刚拿起毛笔的赵匡胤,又被迫披上了铠甲。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1-22 13:33:00 +0800 CST  
//后边因为有约定,只能摘一些章节发了,贴吧首发哦//


第四章 初行改革,巩固政权


二 逼反二李,立威赵氏天下


有天命者,我不汝禁也!


尽管一波三折,但新政权总算建立起来,以赵普等为首的文武从龙功臣,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暂时放松一下了。

然而赵匡胤却来不及放松。藩镇仍然跋扈,要让江山万世永固,赵匡胤必须彻底解决这个延续两百年的老大难问题。


绝大多数藩镇绝不会主动效忠宋室。必须要拿个办法出来。正当此时,淮南节度使、兼中书令李重进请求入朝。


什么?李重进要入朝?


没错,天下藩镇,第一个申请入朝的,就是赵匡胤当年的头号政敌李重进。


李重进已被罢落军职,连最后一点点名义上的禁军军权也被收缴了。虽然使相头衔从侍中升到了中书令,但这次与实权毫不沾边的升迁,只能算是新王朝对他的一点敬重和补偿。


李重进现在申请入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是为了试探态度?这很有可能。五代以来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在皇帝与藩镇极度缺乏信任时,用“入朝”和“移镇”来试探彼此的态度。既可以由皇帝向藩镇发出这样的命令,也可以由藩镇向皇帝递交这样的申请。若对方做出有利于试探者的答复,则皆大欢喜;否则,轻则加深芥蒂,重则爆发藩镇叛乱。


又或者是为了面圣表忠?也不是没可能。李重进是条汉子,当年对郭荣再不服气,只要君臣名分一定,他就无怨无悔,甘愿披荆斩棘。何况他也顾念大局,在淮南前线与张永德杯酒释怀,谁能说他只是匹夫?


但李重进也不是善茬儿,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像对张永德那样,来个后发制人?况且,如何安置他?再外放藩镇,在两司谋个军职,还是给个虚衔?


赵匡胤没想好该怎么面对李重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见。


“君为元首,臣作股肱,虽在远方,还同一体。保君臣之分,方契永图,修朝觐之仪,何须此日。”一份由翰林学士李昉起草的诏书,送到了淮南节度府上。诏书写得很有意思。前边说,皇帝是脑袋,大臣是胳膊腿,咱们都是一个身子上的,话说得很亲近。可后面一句就绵里带针了:你想平平安安地度过余生,就老老实实做你的臣子,用不着搞形式主义,急着进京朝见。


接到诏书,李重进目光黯然:别做梦了,郭荣尚不容你,赵匡胤能容你么?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6 15:20:00 +0800 CST  
李重进的事暂时压了下来,但是想到那些令人不安的节度使们,赵匡胤就如坐针毡。他甚至害怕,因为这些不友好的势力,已经潜入开封城。


于是,赵匡胤决定微服出宫。他要亲眼看看,开封城有没有暗流涌动。皇帝身边的人急忙劝谏道:“陛下新得天下,人心未安,如今数次轻装出宫,万一发生意料之外的变故,岂不是悔之晚矣?”但豁达的赵匡胤只是爽朗大笑道:“帝王之兴,自有天命。没这命的人硬求也求不到,有这命的人想拒绝也拒绝不了。周世宗当年见了方面大耳的大将就杀,可是我在世宗皇帝身边侍奉多年,还不是好好的?我若是真命天子,谁害得了?如果不是,就算我把大门一关深居简出又有何益?”


“有天命者,任自为之,我不汝禁也!”好个“我不汝禁”!你们有胆就自立为帝吧,我不拦着——但自立之后,你们绝非我之敌手!我乃天命所归!


史书记载,自此中外慑服,人心大安。然而这些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赵匡胤自己心里清楚,强敌环伺,他在开封城里的安全仍然岌岌可危。在开封府的大溪桥上,赵匡胤出神地望着远方。藩镇汹汹,如何让他们归附,这令他很头疼。战争似乎在所难免。事情拖得越久,藩镇准备就越充分,届时强藩联合叛乱,捎带着再拉上辽汉蜀唐,那时可就双拳难敌四手了。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6 15:20:00 +0800 CST  
横竖都要开这一刀,晚开不如早开。原本,赵匡胤考虑是否拿李重进开刀,没想到李重进先发制人,事情就只好放一放。


赵匡胤又想起另一个老对头,保义军节度使袁彦。被解除了禁军军职而怀恨在心的袁彦正缮甲厉兵,蓄谋作乱,然而却迟迟不见有起兵的迹象。


近日又得密报,成德军节度使郭崇心怀怨望,又比邻契丹,应该早点解决。


赵匡胤却回复道:“我素知郭崇义薄云天,这不过是有感而发而已。”但赵匡胤深知郭崇的影响力,他若以辽为援,在河北叫起板来,局面肯定失控。


“嗖——咄!”突然,一道箭声破风袭来,惊断了赵匡胤的思绪。侍卫迅速抽出白刃,将他团团护住。


赵匡胤看了看严阵以待的侍卫们,没有说什么。他抬起头,从黄伞上拔下一支竹箭,不屑地一笑,然后扔掉竹箭,扒开衣服,把胸口全露在外,指着胸口,朝着箭来的方向笑着说:“来啊,我让你射,往这儿射!”


见此情景,侍卫们紧张得汗如雨下,但也不得不佩服赵匡胤的胆识。回到宫里,侍卫们不断重复着罪该万死,并誓死抓住刺客。


赵匡胤摆了摆手。为了抓几个刺客,搞得满城风雨,好不容易稳定的人心又要波动了,这才是中了他们的套儿。何况,有人敢明目张胆行刺天子,这不是你们侍卫的错,是我赵匡胤威不足畏。抓住一两个刺客,能改变大局吗?


与其去抓一个刺客,不如抓准一个时机。赵匡胤拿起一份来自潞州的奏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6 15:21:00 +0800 CST  
见招拆招,拿李筠开刀


潞州,号称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东,早在战国时代,就以“上党”之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驻守潞州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原名李荣,并州太原人,唐明宗时参军入伍,能轻松拉动百斤大弓,弹无虚发。虽然读过一点书,但是一个典型的五代武夫,狂妄自大,粗暴蛮横,刚愎自用。当然,李筠也有狂妄的资本。自当兵起,他先跟着秦王李从荣反唐明宗,后反契丹人,再跟着郭威反刘承祐,一路反下来。直到郭威建立大周,将潞州交给他,才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郭威对李筠有知遇之恩,李筠报之以死力,对郭威忠心耿耿。李筠镇守潞州,几乎以一军之力,扛北汉举国之兵,成为后周西北不可逾越的屏障。可郭威一死,他仗着军功,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连周世宗郭荣也入不了他的法眼。李筠在潞州擅征赋税,招纳亡命,郭荣虽然不爽,但无暇顾及,只能下诏谴责而已,这更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所以,李筠接到赵匡胤加封自己兼中书令的诏命时,内心的不平可想而知。


李筠满口恶骂,差点把传旨的使臣轰走,亏身边将吏好说歹说,他才勉强下跪,算是认了大宋皇帝。


但接下来的事情,只能用“无厘头”三字来形容。按照惯例,藩镇要宴请使臣。但宴请时,李筠却对着郭威的画像号啕大哭。满堂将吏,目瞪口呆。幸好还有反应快的,急忙跟使者说:“令公(对中书令的尊称)喝高了,举止失常,请您多多包涵。”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6 15:21:00 +0800 CST  
李筠有心造反,却不敢痛快起兵。他也知道出头鸟不好做。

和李筠比起来,北汉皇帝刘钧就痛快多了。长胡子皇帝刘旻,在高平战败后不久便一命呜呼。他的次子刘钧继承皇位,也继承了北汉的烂摊子。这个刘钧颇有几分眼光,知道要维持这个烂摊子,只能以攻为守。于是,很自然地,后周与北汉的“血海深仇”,被传了下来。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当李筠痛哭的消息传入太原后,刘钧决定,和这位怀念杀兄仇人(郭威杀刘赟)的李筠做个朋友。

几天后,赵匡胤收到一封密信,写信人是刘钧,收信人是李筠,信的内容是刘钧劝李筠造反,而把刘钧的信交给赵匡胤的,居然是李筠本人。

李筠也学起李重进,表忠心来了?李筠交出密信,别说表忠,连试探都称不上。他还没做好造反的准备,需要拖延时间,所以面子上的事总要做做。君不见四百多年后,朱棣造反在即,还与朱允炆互叙叔侄之谊?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6 15:22:00 +0800 CST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李筠在要挟赵匡胤。我李筠是边镇大藩,内有太行、黄河之险,外有北汉刘钧之援。现在北汉正在拉拢我,你这个什么宋皇帝最好识相,否则……的确,李筠有可能倒向宋,也可能倒向汉。他投靠北汉,赵匡胤与李筠、刘钧固然难免一战;可是他投靠大宋,大宋就会太平吗?

不会,因为让李筠承认大宋,就要姑息藩镇,承认其半独立地位。过去朝廷羸弱,为维持国家运转,这也不失为一种临时性策略,但后遗症也是非常顽固的。

石敬瑭为什么敢于称帝?那是唐末帝李从珂姑息的结果!杜威为什么敢于倒戈?那是晋出帝石重贵姑息的结果!今天的李筠为什么敢要挟他赵匡胤?那是郭威、郭荣姑息的结果!

赵匡胤当然不会同意,他见招拆招:李筠公忠体国,不为伪邦所动摇,此乃藩镇典范、节度表率,理应褒奖,就让李筠的儿子李守节入朝来当皇城使吧。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6 15:22:00 +0800 CST  
明眼人都知道李守节是来做人质的。但赵匡胤却亲自迎接李守节,开门见山地问道:“太子,你怎么来了?”

李守节是太子,那李筠是什么?李守节吓得腿都软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脑袋磕得“咚咚”作响,涕泗横流地说:“陛下何出此言!这一定是有人离间臣的父亲啊!”

赵匡胤笑了笑,扶起李守节,说:“我也听说了,你劝了好几次,可恨他根本就不听你的,而且对你心怀怨愤。他现在让你来,这是想借我手杀了你,可我干吗要杀你?回去跟你爹说,我没当天子时,随他折腾。我既然当了天子,他就不能让着我点儿?”

这话说得多温馨啊!简直就像两个老朋友在唠家长里短。可李守节听了却一点也不温馨,此话戳中了他的软肋。没错,赵匡胤的话有一半是说给李守节的,用以分化他们父子。至于另一半,他是说给天下藩镇的。你们看,李筠都要反了,朕还在包容他。大家各退一步,有话好好说。如果你再不识好歹,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筠虽然不懂赵匡胤的心,但他却知道自己的反心已被赵匡胤所知晓。赵匡胤你别以为放我儿子回来,我就会感激你!很好,守节回来了,我也不用投鼠忌器了。跟着别人造了一辈子反的李筠,终于下定决心:我李筠,自己反了!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6 15:23:00 +0800 CST  
平定李筠,稳住李重进


赵匡胤所料不错,李筠之所以一直没反,确是因为准备不足。他仓促间被逼反,却尚缺六十万粮饷。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用常规手段根本救不了急。于是,李筠动了歪心眼。


李筠恰好听说,有个和尚素为人们信服。他把和尚秘密找来,告诉他:“现在军中粮饷不足,我想借着大师的名气来募集粮饷。我为大师您做个道场,您呢发个愿,就说募捐到六十万钱粮后,愿坐到柴堆里自焚升天。我预先在柴堆下挖个地道,火一着起来,


您就从地道里逃出来。这六十万钱粮,咱们五五分成,一人一半。您看如何?”和尚一听,天下掉下三十万,那我以后还做什么和尚啊!当即应允。


募捐当天,李筠倾家荡产,前来施舍。老百姓不知是计,还以为他带头行善,于是也来捐纳钱粮。仅仅十天,六十万钱粮就已充足,连仓库都装不下了。


于是和尚履行诺言,举火自焚,然后借着火光钻进地道。然后,他就再也没能出来。因为李筠把地道出口封死了!


建隆元年四月十四日,距离大宋开国仅九十八天,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成为第一个造反的实力派。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7 17:12:00 +0800 CST  
李筠起兵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幕僚搜集赵匡胤的种种丑闻,写成檄书,昭告天下。看看吧,你们的皇帝忘恩负义,卑鄙无耻,大家快随我杀入东京,匡复大周!李筠可能以为,檄文一出,全国云集响应。然而,大概是幕僚没有陈琳、骆宾王的文笔,檄文虽发,响应者却寥寥无几。李筠有点傻眼了。郭崇,你不是天天哭吗?袁彦,你不是厉兵秣马吗?我反了,你们倒是跟进啊!见公开煽动不行,李筠又改用私下策反。他派人去周围的藩镇游说,结果响应者无几。


直到这时,李筠才发现自己有多傻,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孤掌难鸣的李筠想起了刘钧。他赶紧绑了大宋派驻潞州的监军,派人送到北汉,请求支援。刘钧赐来诏书、金帛和善马,表示愿做李筠的后盾。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7 17:12:00 +0800 CST  
李筠的胆子越发壮了,立刻发兵南下,攻占泽州,杀刺史张福。这时,从事闾邱仲卿前来进策:“令公孤军举事,形势非常危险。即便有北汉为援,恐怕也靠不住。开封城里兵甲精锐,难与争锋。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怀、孟二州,塞虎牢关,据守洛阳,东向而争天下,这是上上策!”


宋军精锐,如果打战略决战,我军现在根本不是对手。不如迅速南下,在洛阳建立根据地,与宋军形成对峙之势。因为一旦取了势,李筠也就有了争取郭崇、袁彦等大藩的资本。赵匡胤能不能坐稳龙椅,就真不好说了。


但李筠却说:“我乃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兄弟,禁卫都是我的旧人,必将倒戈来降。何况我有儋珪枪、拨汗马,平定天下有何堪忧!”


禁卫宿将、敌人倒戈,当年后汉的李守贞不也曾如此痴人做梦吗?结果还不是被郭威釜底抽薪?


儋珪枪,说的是李筠的爱将儋珪,有勇力,善用枪;拨汗马,是李筠的坐骑,日行七百里。在赵匡胤设法笼络人心时,李筠的脑子里还只有儋珪枪、拨汗马。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7 17:12:00 +0800 CST  
李筠在潞州大话连篇,赵匡胤却在广德殿大宴群臣。他能够在此安心吃饭,是因为听了枢密使吴廷祚的进言,命石守信、高怀德急速行军,扼守太行关隘,勿纵李筠南下。


听人劝,吃饱饭,赵匡胤这顿饭吃得很饱。酒足饭饱,赵匡胤开始全面部署防御措施。


首先,安排相关人员负责粮草的调度和运输。又听从宰相范质建议,留任刺史马令琮于怀州,负责粮草供应。这马令琮料到李筠会反,早就储备好粮草,以待王师征讨之用。


随后,赵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昝居润赴澶州巡检,稳定河北;又遣慕容延钊与彰德军留后王全斌率兵,由东路与石守信、高怀德汇合;再升洺州团练使郭进为防御使兼西山巡检,防备北汉。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无论是后周旧臣还是霸府故吏,大宋开国以来,他们第一次扭成一股绳,众志成城,一致对外。赵匡胤又把军事仗,打成了政治仗。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7 17:13:00 +0800 CST  
李筠帮助赵匡胤把满朝文武打造成铁板一块;他自己却与北汉貌合神离。北汉皇帝刘钧应邀,亲自率军,倾国南下。高平一役,北汉精锐减损大半,因此,刘钧想让契丹出军援助,但李筠却坚决反对辽军入境。从这个角度上讲,李筠是晓大义的,石敬瑭之辈与他不可同日而语。可惜他终究改不了五代武夫的习气。


刘钧带着自己的老弱病残,到太平驿与李筠相见,并封李筠为西平王,位在宰相卫融之上,还给了不少赏赐。可是李筠嫌弃刘钧兵力寡弱,又想起郭威的知遇之恩,于是端起了大周故臣的架子,说什么受周氏恩,不忍负之。


刘钧闻言,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然而大敌当前,刘钧只能保持冷静与包容;不过,北汉是君、李筠是臣,这一点必须确定。于是,刘钧派宣徽使卢赞到李筠那里做监军。结果李筠和卢赞闹得不可开交。刘钧只好让宰相卫融去李筠军中息事宁人。


李筠留李守节驻守潞州,信誓旦旦亲率三万大军南下,号称要直捣开封。然而在往返太平驿之际,石守信的急行军已经进入昭义军的地盘。结果,就在当年刘旻败北的地方,李筠被石守信迎头痛击,损失三千多人。宋军首战告捷,同时赵匡胤下诏削夺了李筠的一切官爵。李筠的退路彻底断了。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7 17:13:00 +0800 CST  
五月十七日,赵匡胤又在广政殿大宴群臣,这次宴会的主题是:褒奖忠正军节度使、兼侍中杨承信来朝。


与此同时,建雄军节度使杨庭璋也上书表忠。杨庭璋是郭威的小舅子,所以李筠造反,第一个便想拉他入伙。没想到,杨庭璋不但把李筠的使臣送到了开封,还另上一书,大谈破敌之策。


二杨相继表态,赵匡胤这顿国宴吃得踏实。然而,远在扬州的李重进不踏实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想入朝却吃了闭门羹,而杨承信却能吃上国宴?其实理由很简单:时机不同。李筠叛乱,赵匡胤最怕其他藩镇跟着造反。杨承信与杨庭璋这时表忠,无疑是雪中送炭;李重进呢,以他的身份在开国之初请求入朝,令人生疑。


心中不满的李重进心生歪念。他派出亲吏翟守珣,前往潞州与李筠结盟。但翟守珣没有去潞州,而是进了开封府,将李重进的计划和盘托出。赵匡胤惊出一身冷汗。二李联叛,南北夹击,他必将分身乏术。届时天下叛宋之势初现,郭崇、袁彦、孙行友、郭从义等围观的悍将们恐怕就不会袖手旁观。大宋的版图就像一个火盆,身居中央的赵匡胤将被叛火活活烤死!


赵匡胤试图挽回李重进,他问翟守珣:“我想赐重进铁券,他能信任我吗?”翟守珣回答:“重进终无归顺之志矣。”翟守珣之言是真是假,已无法验证,总之,赵匡胤命他返回去监视李重进。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7 17:13:00 +0800 CST  
据说翟守珣和赵匡胤是旧识,这次他到了开封,先是找到李处耘,再通过李处耘见到赵匡胤。有人说,他是李处耘甚至赵匡胤布在李重进身边的眼线;有人说,他是看懂了天下大势,不愿逆势而为的智者;也有人说,他只是为了自己前途,不惜出卖上司的小人。

无论翟守珣是眼线、智者还是小人,李重进没有发现丝毫异样,甚至听取翟守珣“养威持重,未可轻发”的建议,按兵不发。

在叛降逆顺之间反复不定,黑大王的前途,越发黑暗了。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7 17:13:00 +0800 CST  
五月十九日,在稳住李重进后,赵匡胤正式宣布,御驾亲征。赵匡胤以吴廷祚和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吕余庆为正副东京留守,主持政务;以赵光义为大内都点检,负责开封城防;又命韩令坤率兵先发开道。


留守京城的,本来还有赵普。可赵普不甘寂寞,他想成为的既不是萧何,也不是张良,而是那位既能匡弼举人、又能建计密谋的荀令君(荀彧)。


于是,赵普决定,亲登皇弟赵光义的府门。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9 15:17:00 +0800 CST  
提到赵普,赵光义又敬又怕。这些年来,赵普为赵匡胤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当年,赵普对赵弘殷更有侍药之情。杜氏对赵普也颇为欣赏,就没拿他当外人,甚至将两个爱子托付给他。赵普曾任掌书记,杜氏便叫他赵书记,每次见了他,都免不了一番嘱咐:“匡胤阅历尚浅,还请赵书记多多费心。”至于赵光义,杜老太太更是直接要求,出门必须与赵书记一起,而且还要在赵书记的监督下,按时回来。


赵普比赵光义大了近二十岁,所以他与赵匡胤虽有君臣之分,却拿赵光义当孩子看,加之与赵家关系密切,又得杜老夫人重托,在赵光义面前,赵普免不了一副好为师长、严厉刻板的姿态。


在赵光义眼里,赵普仍是一位严厉的长辈。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9 15:17:00 +0800 CST  
出乎赵光义预料,今天的赵普格外平易近人。简短的寒暄过后,赵普步入正题:“我托身于藩镇之间,已经整整十五年了。好在我遇见了官家,跟着他变家为国,创立基业。现在反贼势头正盛,天子遭遇罹难,正是大臣效命的时候。所以,赵普这份忠心,还请三哥代为启奏,普愿到军前效力。”


受宠若惊的赵光义,立即进宫,去找他的皇帝哥哥。赵匡胤却认为:“赵普一介书生,甲胄那么沉,他穿着受得了么?”但前线吃紧,李筠又是中原数得上号的宿将,此战胜负,实在难料。他又看了看身旁的赵光义,脸庞尚显稚嫩,但眉宇间透着一股昂扬与机灵劲儿,真是我赵家的好孩子!赵匡胤拍拍赵光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这次出征,我打赢则罢;万一不利,就让赵普分兵驻守河阳,再与李筠一争高下!”

楼主 helianshi  发布于 2016-12-09 15:17:00 +0800 CST  

楼主:helianshi

字数:85174

发表时间:2016-09-07 04: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2-26 11:49:34 +0800 CST

评论数:42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