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连载:国共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冰与火

今天是中秋,祝大家中切快乐哈。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5 18:31:00 +0800 CST  
一仗过后,两军都进行了休整,隔着阵地对骂了两天之后共军主动出击了。6日,山东7师19团趁着夜色袭击了国军的孟家店和前后七里寨(这个地方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夜战可是共军的拿手好戏,国军这时候是被打的晕头转向。
最脸红的是共军走了之后,国军兄弟还在自己和自己打,以为对方是共军,以至于守卫沙河的一个连基本打光了,那个连长也成了光杆连长。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5 22:25:00 +0800 CST  
突然想到可能会有人问我共军面对被俘虏的国军怎么处理。其实很简单啦,只要问一句(一般是政委):“小同志,你家哪里的呀?分田地了吗?”就完全解决了。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5 23:16:00 +0800 CST  
通过这一小仗,我们是可以看出问题的。那就是在前期,国军和共军士气都是很旺盛的。特别是国军,并不是全部都“抗战胜利后心念和平,不肯作战。”起码中央军士气是很高的。在被夜袭后仍能和共军作战(虽然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但是在当时他们把对方当共军打的),就是证明。而到了后期,如果国军遇上这样的夜袭,基本上上玩完了。
这一仗共军可谓是收获颇丰,打死打伤国军300余人、俘虏50人、缴获大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18挺、步枪50余支。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6 12:53:00 +0800 CST  
7日,国军眼瞅着正面战场打不出优势,于是兵锋一转。回头攻占了共军占领的北戴河以北的深和堡(这个地方楼主也找不到在哪,只找到了北戴河)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6 12:55:00 +0800 CST  
眼见国军一直对后方时不时的就来那么一下子,共军觉得吃了亏。因此在8日共军山东一师两个营出击,夺回了古城、黑河庄(地图找不到)、圣水计(地图找不到,但是楼主找到了圣水庄,琢磨着可能是这个)、红瓦店等村落。
重点是共军夺回的古城,古城可是在国军的后方!从这可见国军周围都是有共军的军队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小股和大股。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6 12:55:00 +0800 CST  
1945年11月9日,光棍节的前夕,杜聿明终于来到了秦皇岛。好了,主角儿来了。
杜聿明到了之后,紧接着就是开会。石觉等人老脸一红,说共军战力强大,火力凶猛,山海关一时间是很难攻下的。但是杜聿明是带着蒋介石的命令来到山海关的,校长让他打下山海关,他肯定得想办法打下。因此杜聿明开完会还来不及休息,就让那个可怜的光杆连长带他去看被共军炮火轰炸过的村庄视察,发现被毁坏的房屋并不是那么严重。
这还不算,他还问了一个老农,那个老农说八路军的炮弹没多大劲头,他就在自己的院子里也没有被炸着。
好了,这下杜聿明心里有底了。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6 15:38:00 +0800 CST  
在杜聿明打下山海关之前,毛泽东的想法是山海关起码得守住半个月。有这个半个月的时间,黄永胜和文年生两支队伍5000精锐,以及梁兴初、黄克诚的四万多精兵就可以到达沈阳、锦州登地区。而山东渡海的队伍,则能到达营口、沈阳等地。
这样一来内线的共军就有半个月时候补充枪支弹药、休整、扩编、熟悉地理民情、扩大影响力。
11日的时候,毛主席再次改变策略,毛泽发电给彭真、林彪的计划是李运昌沙克指挥杨国夫坚守山海关,以掩护黄克诚到达锦州地区。而梁兴初则转至绥中,以支援杨国夫。毛泽东的预想中山海关至锦州的河东走廊,起码得坚持一个月到两个月,这样才会对大局有利。这时候毛泽东以及感觉到了山海关有压力了,因此打算调梁兴初至绥中,准备随时支援山海关。
但是杜聿明很快,起码比毛泽东料想的快!
11日,也就是光棍节这天(楼主为什么那么在意光棍?)杜聿明作了一下部署:以4师、54师、2师、195师正面佯攻,而89师、25师则迂回到山海后后面的前所!
千里驹迂回的道路共军是有阻击部队的,能不能攻破,就看阿杜的了。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7 11:59:00 +0800 CST  
11日上午8点,杜聿明着手清理后方,指挥国军位于海阳大深港的一个营向16军分区防御阵地进攻,结果毫无悬念的拿下。共军退到平市庄坚守,国军再攻,再次拿下。共军退到龙腰,国军再攻,再次拿下。到这时候,国军拿下了龙腰、马庄、李庄、肖庄、驸马寨、贾庄等共军阵地。共军被迫撤走,如此,山海关后方的基本清理完毕。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7 12:01:00 +0800 CST  
在这里一些眼尖的估计看出来了,那就是国军几次攻占共军的阵地,共军不敌后都是撤走!其有生力量并没有被歼灭。这就反映了国共双方都是有问题的。首先,拿国军来说,国军太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虽然夺得了共军的阵地,但是并没有消灭共军的有生力量,给了共军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共军这边,则是多年的游击战下来已经形成了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习惯。在面对正规战、阵地战的时候仍然没从八年抗战中走出来,依旧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路。但是现在共军的意图是占领全东北,这样一来,问题就严重了。
虽然没能歼灭共军的有生力量,但是能夺得阵地总是好的。可见一只队伍在不同的人手机能发挥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美械师在杜聿明手里,可谓是发挥了最大的战力,仅11日的表现来说,可以用侵掠如火形容。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7 12:04:00 +0800 CST  
我画的图比较简单,如果大家看不明白可以说一下。这样以后的配图里我会画的好一点的。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7 12:51:00 +0800 CST  
15日,黄克诚的超级师和梁兴初远道而来,赶了20天路,终于赶到义院口(就是25师迂回的那里,图在前面。)
到这时候,共军可以说是十分困难了。原因有以下几点:1:共军基本上是考两条腿跑到东北,没有休整就投入战斗,十分影响战斗力。2:当初说好的有老大哥罩着,只穿条红裤衩就跑东北,结果是一点洋落都没捡到。很多战士都是身穿单衣,打着赤脚,这可是11月的东北!3:喊老乡没用,共军以前在根据地,吃喝住行有百姓帮助,可是到了东北完全不一样,人生地不熟,毫无群众基础可言。
这时候的毛主席也是心急如焚,这样的困境,估计是他老人家也没预料的。但是毛主席不愧是毛主席,应对的计策也随困难的出现而出现。主席的思路师这样的,战略上从内线着手,也就是在山海关至锦州的辽西走廊着手。具体的计策大可分为以下几点:1:黄克诚的超级师和梁兴初的部队不能投入战斗,就算战术上胜利了,战略上也会暴露兵力,不利于后期伏击。2:继续坚守山海关,绥中,节节抗击,消耗国军。3:黄克诚及梁兴初部打枪的不要,偷偷行军至锦州、锦西、兴城休整。并补充弹药、演戏夜战,熟悉地理。4:等被消耗的差不多的杜聿明进军至绥中或者兴城的时候,集中黄克诚、梁兴初、杨国夫、李运昌、沙克的共7万人由林彪或荣恒(主席的电报中就是说荣恒,而不是罗荣恒,可见亲密。)指挥,先消灭几个师,最好再消灭三个军!5:由冀东编程的两个野战旅隐蔽在河东走廊西部的山区,等杜聿明进去口袋的时候从侧面切断后路。
主席的计划是可行的,但是计划的中心,也就是山海关在15日被杜聿明攻破!具体的经过是国军进攻九门口、黄土岭,。日当晚,国军一个团攻占峪口(地图上找不到),在大迂回中小迂回进攻九门口。而之前的那个老早就计划迂回的25师则真的迂回成功,占领前所,成功穿插到山海关后方去了!。
完了,后路出现了国军一个精锐师,在不跑路就来不及了。因此杨国夫不带迟疑的就带着人马跑了。
15日,山海关战役结束,国军胜利。但是国军胜利是胜利了,却没有歼灭共军的有生力量。共军仍然是撤走的,迂回成功的千里驹25师也没能拦住共军主力的撤退。怪就怪老蒋没能给杜聿明10个军,两个军实在太少了。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7 18:02:00 +0800 CST  
正在这节骨眼上,苏联面对国名党的外交压力,不得不允许国军进入东北各大城市,
老大哥再一次出卖了小弟。而原本在城里的共军则是被赶出来了,是用坦克赶的。
17日蒋介石的部队开始空运至沈阳。
这时候中央军委的计策是:1:消耗北宁路(北京沈阳铁路)的杜聿明部队。2:苏联老大走走后,赶紧消灭下飞机的蒋介石部队(有老大哥盯着还真不敢动手)。3:辽西走廊一带的共军“积极运动防御,纵深配备,节节坚决抗退,既不死守,又不轻易放弃阵地,发现敌人弱点,灵活出动消灭敌人小部,利用夜间分散袭击敌人”.4:黄克诚的超级师和梁兴初的部队集结到锦西以西的山区,等敌人进到锦西后从侧面进攻,力求消灭一两个师。
林彪对这个计策深以为然,于11月19日将指挥部移到锦州附近。林彪的计划是在绥中地区,以山东7师吸引国军。而黄克诚3师和山东1师在侧面埋伏。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7 21:55:00 +0800 CST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杜聿明真的太快了!以至于要埋伏杜聿明的黄克诚在杜聿明后面追,而杜聿明则在前面攻城略地,完全跟不上。到22日的时候,杜聿明以及攻克兴城、锦西、葫芦岛。而黄克诚等主力还在后面吃土,完全跟不上,因此计划泡汤。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7 22:22:00 +0800 CST  
杜聿明可谓是十分卖力的。可以说,他能算得上是林总可以尊敬的对手。因此楼主在简介上免了杜聿明。但是在作战的细节上,我们还是应该详写。往小的说,详写可以凑字数,往大的说,可以提供文字给后人参考启发。
17日,也就是山海关城破不久。杜聿明趁着共军主力未到达之前,便兵分两路进攻绥中。并且杜聿明也自己乘坐吉普车监督部队前进。终于在晚上到达绥中之后见到石觉,石觉认为绥中是一时攻不下来的。但是杜聿明认为兵贵神速,直接把预备队用上往共军左翼迂回包抄。共军感觉杜聿明又来迂回这招,于是赶紧跑路撤走,这时候杜聿明下令追击,但是石觉认为共军精于夜战,因此不同意。按道理来说杜聿明是对的,但是他最终还是听从了的石觉的意见,只派出一个团就行试探性追击,而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团成功进去绥中。到这里,李宗仁说的弊端已经隐隐若现了。而不少人说杜聿明多谋寡断也正是如此。
杜聿明进入绥中之后并没有盲目追击,而是休整了四天了。在这四天里杜聿明侦查得知共军主力以及到达绥中西北以后,便又开始进军。以52军为左攻击兵团,向兴城西北攻击。
在21日的时候,52军第二师市长光头刘玉章得知共军从兴城向锦西撤退,因此便直接越过兴城直接进攻锦西。这时候尚在锦西的共军尚不知道国军已经到来。因此损失惨重,被截击、缴获的枪支弹药很多。尔后,光头刘玉章又攻入葫芦岛。
这次进攻可谓是大获全胜,共军甚至连锦西的工厂都来不及摧毁。
22日,杜聿明到达锦西,离锦州已经是近在咫尺。这时候共军在锦州的部队有:11旅、12旅、19旅、20旅,以及警备第一旅、炮兵旅等部队。但是这个部队并不完整,装备较差,弹药缺乏。而这时候共军的主力仍然未到达锦州,因此1945年6月26日,杜聿明攻入锦州,至此,辽西走廊被杜聿明用两个军的兵力约7万人的兵力成功打通。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8 12:37:00 +0800 CST  
杜聿明在辽西走廊的时候,11月19日上午,林彪从沈阳出发赶往锦州。林彪的这次行程颇为有趣,开始的时候,林彪是坐缴获的日本军车,车里坐着李作鹏和秘书季中全,而林彪则裹着缴获的日本黄色大衣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居然还敢穿缴获的日本黄色大衣)。但是开着开着,日本鬼子的车子坏了。好在何敬之弄来了马,林彪无法,只得从四个轮子的车下来上了有四个蹄子马,一路带着达达的美丽的错误来到锦州附近的红螺山,这一次他在锦州,真的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而红螺山下,窗扉紧掩的杜聿明的人马则大摇大摆的进了锦州城。虽然林彪很想喊二营长拉他的意大利炮来给他娘的一炮,但是林彪身边只有一个警卫排。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8 12:40:00 +0800 CST  
今天是918,勿忘国耻。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8 15:53:00 +0800 CST  
面对如此局面,林彪致电军委,提出了一个“根本意见”,具体的内容如下:连日我在兴城、锦州一带所见所闻:我部队已参战者皆极疲劳涣散,战斗力甚弱,新兵甚多,缺乏训练,梁师(梁兴初)刚到,黄师(黄克诚)未到,远落敌方,各部接疲劳,武器弹药不足而未得补充,衣鞋缺乏,吃不惯高粱,缺少用费。此外,自总部各级缺乏地图,对地理形势常不了解,通讯联络至今混乱。未能畅通,地方群众尚未发动,土匪甚多,敌迂回包围时,无从知道。敌人利用我以上弱点想我推进,并采取包围、迂回。依据以上情况,我有一个根本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皇应战,应该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因此,再沈阳及营口各地至我军,不必赶来增援,应就地进行装备与充分训练,养精蓄锐,特别加强对炮兵的建设,以待以后至作战。目前黄、梁两师由我亲自指挥。如能求得有利作战时机,即进行极力寻求侧面的歼灭战,此可能性仍然很大,但亦不可轻易投入战斗,并拟议义县为后方,对敌正面于后面,仍以现时部队于敌纠缠扭打。部队急需补充棉衣、棉鞋及大衣,望大量筹制,并望迅速大量印地图。以上意见,望军委考虑决定指示给我们与各兵团,我与各部不能畅通电报。于锦西坎圭时近已开始与我接触,我即向钢家屯转移以利与黄梁师会合。
这份电报师21日9时林彪发给军委的,从电报上看,林彪应对杜聿明的办法是,主动放弃大量的土地,让杜聿明把兵力分散到各地驻扎,再逐一击破。楼主认为这个计策是完全可行的,而后来的战事,也基本是如此。
23日的时候,军委回电表示同意(考虑了两天,可见军委开始也是舍不得东北以南的大量土地的),但是要求歼灭国军一两个师。因为在军委看来,杜聿明实在太嚣张了!何止是嚣张,简直就是嚣张!(再一次套用武状元这句话)
但是,军委的胃口太大了。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8 17:12:00 +0800 CST  
林彪在收到电报后,就作出了作战计划。他的预想是在锦西(锦西在地图上找不到,不知道是不是指锦州以西?)、高桥以西的山地布下口袋。同时命令黄克诚和梁兴初到江家屯集结(这个地方地图上找得到,有江家屯、江家乡、江家村,最南的在张家口,最北的在哈尔滨,最近的在锦州以北。虽然有个在锦州以北的江家屯,但是楼主扔不敢乱下判断,因为这个地方离高桥太远。)。同时在红螺山(这个地方也是很多地方叫红螺山,而在锦州附近的,唯有一个叫红螺岘(xian)桥的地方,楼主根据地势判断这个应该就是红螺山)建造阵地。而沙克部则在高桥正面抗击国军,杨国夫则派一个团去接近铁路吸引国军往口袋钻。主力部队则向杨家仗子、毛家屯一带移动。
这个作战意图是这样的,咳咳看图。蓝色的圈圈是林彪想给杜聿明来那么一下的地方。隔断的红线则是杨国夫那个吸引国军往口袋钻的那个团,正面的防御线是沙克。而在这个地方的北边的红螺山,林彪建了阵地,防止国军往北跑。而在后面,林总分别在杨家仗子和毛家屯布置了兵力,分别是为了阻止国军往山海关方向以及建昌县跑。
作战计划是好的,但是前面的篇幅楼主已经说了,杜聿明实在太快了。林总这边虽然做了计划,但是黄克诚还是在杜聿明的后面......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8 20:59:00 +0800 CST  
作战计划是好的,但是前面的篇幅楼主已经说了,杜聿明实在太快了。林总这边虽然做了计划,但是黄克诚还是在杜聿明的后面......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埋怨黄克诚太慢贻误战机。人家也确实有难处,11月26日时(杜聿明攻占锦州这天),黄克诚向毛泽东发过电报,说自己的部队是七无:无党组织(没人管)、无群众基础(没人支持)、无政权基础、无粮食(没吃的)、无经费(没钱买吃的)、无医药、无衣服鞋袜(没穿的)。
黄克诚零零碎碎的都带来的队伍还这样,可见其它的队伍的处境了。

楼主 岭南兰大大  发布于 2016-09-18 21:00:00 +0800 CST  

楼主:岭南兰大大

字数:222490

发表时间:2016-09-13 03:0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6 01:53:17 +0800 CST

评论数:389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