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

今日来说说两个史书(正史野史教科书)上记载而且被大家广泛引用的典故,这两个典故可以说经常被大家拿出来说,似乎是铁一般的事实了,但我们今天要偏偏用科学而严密的分析论证要来考证一下真伪:
第一,扎木合用70口大锅煮全人的事。这个事件主要用来说明扎木合的凶残和气量的狭小以及铁木真必然胜利的历史进程。
第二个,戴梓发明连珠铳(机关枪)却被康熙帝不用的问题,主要是用来抨击清朝对科技发展的不重视。


现在让我们来抽丝剥茧地分析一下这两个典故的真假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11:00 +0800 CST  
草原枭雄札木合: “大铁锅煮人”的历史悬案
有一次,在草原上遇到一位放牧的老人,他说:“草原上成吉思汗有个结拜兄弟,叫札木合,他嫉妒成吉思汗的才能,在草原上四处煽风点火,鼓动其它蒙古部落反抗铁木真,成吉思汗最后把他打败了,杀死了他,人们非常憎恨他,就把草原上这种满身有刺,到处扎人的植物,叫做札木合,时间久了,人们慢慢地就叫成了“扎木棵”了。
这个故事对我影响很大,每每在草原上看见瑟瑟秋风中的扎木棵,就非常不喜欢,有时还用脚踹它几下,方能解解心头之恨。
1986年内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成吉思汗》,由于是在内蒙古草原实景拍摄,外加著名影星斯琴高娃等质朴的表演,整个片子显得非常历史的厚重感。内容也是基本符合《蒙古秘史》里面对成吉思汗早期历史的描述。
电影里面描写了札木合在蒙古历史上著名十三翼之战胜利后,为了恐吓草原其它部落,借宴请部落首领之时,在草原上支了七十口大铁锅,把被俘虏的成吉思汗部下,统统扔进大锅煮了。下图是影视作品里扎木合铁锅煮人。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13:00 +0800 CST  


我当年看电影时,非常相信这段情节是真实的历史。电影里说札木合大铁锅煮人,来源于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历史典籍《蒙古秘史》,它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
蒙古秘史第129节有如下记载:
因为部属绐察儿被杀,札木合等札答阑(等)十三部联合起来,组成三万骑,越过阿剌兀惕、土儿合兀惕(两)山,前来攻打成吉思汗。
……
(双方)交战于答阑巴勒主惕。在那里成吉思汗被札木合进迫,退到斡难河的哲列捏峡谷。
札木合说:“我们迫使他们躲避到斡难河的哲列捏峡谷里去了!”。
回去时,他把赤那思氏的子弟们(活活)煮死在七十个(大)锅里,又砍下捏兀歹察合安兀阿的脑袋,系在把马尾上拖着回去了。

这个记载对后世影响巨大,历史学家大都根据这一记载评价十三翼之战失败后的成吉思汗,势力反而壮大了,而获胜的札木合力量却受到了削弱。他们说获胜的札木合在归途中用七十口大锅煮死了赤那思氏所有的青壮年,这一令人发指的事件使他丧失了人心,许多原本依附他的人转而投向了成吉思汗。
最近几年在央视百家讲坛风风火火的中国通俗讲史界代表人物袁腾飞在其新作《袁腾飞讲成吉思汗》(2013-10-1湖南人民出版社)也这样写道:
札木合打胜了之后,对待俘虏极其残忍,弄了七十口大锅,里面烧着滚开的开水,把被俘的铁木真部落的人…….扔到大锅里活活煮死,等于煮了七十锅人肉。 ……. 来投奔者中就有也速该当年的托孤之臣蒙力克,他是最后一个离开铁木真,迫于形势追随札木合的。这次他领着自己已经成年的7个儿子一起回来,想他这样的人来投奔成吉思汗,说明成吉思汗以非常得人心了。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14:00 +0800 CST  
然而这个普遍被史学界认为的札木合大铁锅煮人肉,从而失去人心的事件是真实的吗?千百年前的蒙古大草原发生了这样一幕惨绝人寰的重大历史事件吗?
古历史典籍中,我们除了在《蒙古秘史》中看到“札木合大锅煮人”的简单记叙外,在其它史记中均未发现。明朝修元史中没有给札木列传,对他的了解只能从元史中其他人的本纪和列传中看到些只言片语。
明朝宋濂修的元史,在太祖本纪中对十三翼之战这样表述:“
时帝麾下搠只别居萨里河。札木合部人秃台察儿居玉律哥泉,时欲相侵凌,掠萨里河牧马以去。搠只麾左右匿群马中,射杀之。札木合以为怨,遂与泰赤乌诸部合谋,以众三万来战。帝时驻军答兰版朱思之野,闻变,大集诸部兵,分十有三翼以俟。已而札木合至,帝与大战,破走之”。
宋濂仅仅记载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大战,失败后退走,并没有写札木合煮大活人。
《蒙古秘史》成书于十三世纪,原书用畏吾体蒙古文即古蒙文写成的,成书地点在蒙古高原的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这部书随着蒙古人进入中原后,秘藏于宫廷内。直到朱元璋打进北京,蒙古皇族匆忙逃亡漠北,此书才得以流传外界。
元朝灭亡一两年时间后,大明朝开始由宋濂参照《蒙古秘史》编纂元史。明朝刚赶走了蒙古元人,一些汉族人对他们有刻骨的仇恨,此时蒙古人的势力还没完全被击溃,蒙元皇帝正在茫茫戈壁草原积聚力量,以图东山再起,明朝也积极准备北征蒙元残余势力。按理说这时期修元史,对于一段能证明蒙古人残暴的史料,应该大书特写,这对于刚刚建立的明朝非常有利,可是作为中国古代治学严谨的宋濂为何没有采用呢?他没有必要去掩盖蒙古历史上一场惨无人道的行径。
真实的历史应该是宋濂在蒙古秘史中根本就没看到这段“大煮活人”的记载,当时修史的宋濂一定留用了一些懂蒙汉两种文字的人,帮助翻译蒙古秘史。研究历史越靠近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近的人记载的事情越准确,宋濂他们翻译的应该是非常准确的历史信息。所以,当年宋濂看到《蒙古秘史》中并没有记载札木合煮人事件。后世很多人在用汉语翻译此书时,由于是古蒙古语,在翻译时候难免有错,不知道那位大师把这段本来不存在的历史事件凭空扣在无辜的札木合头上。
就是这段来历不明的“铁锅煮活人”历史,在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的蔡东藩先生其代表作《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的《元史演义》中又被按在了成吉思汗铁木真身上。《元史演义》第六回帖木真独胜诸部札木合复兴联军这样写道:
帖木真赶了三十里,方鸣金收军。大众统来报功,除首级数千颗外,还有俘虏数千名。帖木真圆着眼道:“这等罪犯,一刀两段,还是给他便宜,快去拿鼎镬来,烹杀了他!”他部下的士兵奉了这命,竟去取出七十只大锅,先将兽油煮沸,然后把俘虏洗剥,一一掷入,可怜这种俘虏,随锅旋转,不到一刻,便似那油炸的羊儿羔儿!羔羊是宰后就烹,人非**,乃活遭烹杀,胡儿残忍,可见一斑。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15:00 +0800 CST  
我们暂且不去探讨“大铁锅煮人”历史悬案是谁干的?

我们可以自己找个大锅,跳进去实验一下,能煮人的铁锅至少在高度1.5米,内径1.8米以上,一千年前的蒙古大草原会有如此大的铁锅吗?

札木合用大铁锅煮人不能成立的几个原因:

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决定蒙古人不可能携带巨大的铁锅

十三世纪,也就是成吉思汗和札木合的时代, 蒙古诸部进入大漠南北之后,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与辽、金确立了臣属关系。而金朝也扶植了一批部落贵族, 蛊惑草原各部互相兼并,扩充实力, 抢夺人口和优良牧场, 以期成为草原诸部的盟主。
而此时,金朝受到了来自南、北两面的军事压力。为了解除蒙古的威胁,金一面不断派兵剿杀,甚至虏卖蒙古子女为奴婢,一面加强上京等地防务,同时不许蒙古人入境,每年入贡,只在塞外交割,激起蒙古人极大的不满。
草原各部落互相又矛盾重重,公元1189年,铁木真被本部贵族推举为该部可汗,随后,札木合同成吉思汗的第一次大决战——十三翼之战爆发!
肉食品是养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以羊为主,牛次之的草原人,用一般的铁锅煮肉是历史事实。 在内蒙古博物院里有一套铁锅和铁锅架,它见证了蒙古族烹煮肉食的过程和吃肉食的习俗。这具铁锅内径也就有六十厘米左右,比蒙古文化先进的金代女真人,后世考古发掘出土的铁锅中也没有超过一米的。当年蒙古各部落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随时准备拔营起寨,到处迁移流浪,他们不会携带笨重的铁锅。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16:00 +0800 CST  
下图是大庆博物馆收藏的最大的辽金铁锅


当时,成吉思汗主要活动范围在不儿罕山(今蒙古国肯特山)脚下的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的三河源地带。十三翼之战时,札木合为打成吉思汗措手不及,率领十三翼联军越过额尔古纳河,向土尔合兀岭进逼,长途奔袭成吉思汗游牧地;成吉思汗也组成十三支队伍迎战札木合,各路大军沿着斡难河岸和克鲁伦河岸向奎屯河方向移动,双方在答兰巴勒主惕草原(今蒙古温都尔罕西北)遭遇。札木合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千里奔袭,应该是轻装急进;成吉思汗更是仓促迎战,丝毫没有准备,双方都不会带笨重的物资和家眷。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17:00 +0800 CST  
二、北方少数民族同经济发达的宋朝之间的贸易中很难得到铁制品
宋代在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手工业主要生产部门有矿冶、采盐、纺织、造纸、印刷、陶瓷等,生产力极端落后北方草原民族非常渴望得到宋朝的手工业品。
早在北宋立国初期,就针对辽的贸易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榷场设置官员管理互市贸易。辽、金、夏从榷场买进羊、马、茶、荔枝、柑桔、橄榄、沙糖、生姜和犀象丹砂等;北方地区输往南方的大宗商品则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青白盐等,互市商品种类的不同反映了南北方各自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特点。北宋坑铁大多产自河北、山西等地,宋冶炼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铁、铜及锡等实行专卖与榷酤,禁止私制和民间交易,而对民间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同时严禁现钱、铜和可作军器之物出境。
这就是说,宋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能冶炼出巨大的铁锅,从宋代出土铁锅实物看,它们是铸造的,而不是现代钢模压制法,这样的铁锅壁非常厚,一口能煮人的大铁锅起码要在数千斤以上,如此笨重的铁锅在宋代严格的榷场制度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卖到草原上。对宋代出土的大铁锅,当时宋人铸造出来作为何用我们也不清楚?反正不是用来烧火做饭的。札木合贫穷落后的部落不会拥有七十口巨大的铁锅。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18:00 +0800 CST  
三、当年草原不产铁矿,冶炼技术也炼不出数万斤的铁锅。

由于宋朝金属贸易的严格限制,辽金政QUAN为了满足自身农业生产和战争的巨大消耗,不得以都开始学习先进的炼铁技术。早期的一些女真部落已经掌握了冶炼和铸造技术,有了专业的铁工,女真完颜部曾向其它部落购买铁甲,当时的完颜部还不会炼铁和制造铁器。随着金朝统ZI范围的扩大,铁矿产地增加了,采矿和冶炼业逐渐恢复。金海陵王正隆二年,始议鼓铸,金政QUAN在原来北宋的河北、山西铁矿区开始炼铁。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26:00 +0800 CST  
从考古发掘得知,女真人在黑龙江阿城东南与五常毗邻的半山区小岭、五道岭一带也有冶铁矿。深受女真人影响的蒙古各部落,会不会炼铁?应该说在札木合时代还不会,从《蒙古秘史》知道,蒙古族先祖走出大兴安岭山区,遇到大山阻隔,他们利用很多牛皮做成风机,把山烧出一条路,才进入草原戈壁。鼓风机应该是炼铁技术的一部分,可这里也没提到炼铁。成吉思汗在对外战争中,每次胜利后都会把铁匠等工匠,留下不杀,可以得知蒙古人非常缺乏炼铁技术。
2013年国庆节,我参观了阿城金源博物馆,该馆收藏近20多只金代六耳行军锅,其中一口六耳大铁锅吸引了了我的注意,此锅是博物馆目前发现并收藏的最大的一口行军锅。该锅的直径为74厘米,其它铁锅无论体积和重量都与它相差悬殊。这么大的铁锅也煮不了人。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27:00 +0800 CST  
综上所述,札木合没有那么大的铁锅,正史也没有记载他用大锅煮活人。这样一个灭绝人性的事件,被无缘无故扣在札木合头上,并成为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明代宋濂修的元史未见札木合大锅煮活人的记载,就断言没发生这段历史事件是个孤证的话。那么清末民初的史学家柯劭忞于1920年编撰成《新元史》给扎木合列传了,其中写道:
太祖亟召集部众,为十三翼,以拒之。战于答兰巴泐渚纳。太祖兵败退。札木合断兀歹部人察合剌安之首,系于马尾而去。
札木合在十三翼之战胜利后,仅仅是砍断一个部落首领的首级系在马尾巴上,这在古代战争中,尤其是少数民族战争中是常见的事情,不能说明札木合有多残暴。
总结研究前史写成的新元史也未记录“大铁锅煮活人”事件。
现代史家都说札木合大煮活人后,失去民心,众叛亲离,最后被成吉思汗打败。元史记载却没有这样的说法,元史太祖本纪道:
帝功德日盛,泰赤乌诸部多苦其主非法,见帝宽仁,时赐人以裘马,心悦之。若赤老温、若哲别、若失力哥也不干诸人,若朵郎吉、若札剌兒、若忙兀诸部,皆慕义来降。
成吉思汗宽厚仁义,睿智的战争思想, 感化并征服了蒙古各部落纷纷来投奔,当然也有札木合性格上的缺陷,他在领导蒙古各部落时治理的失误。但是,绝对不是因为所谓的”大煮活人事件“导致他失败。
天下是人人之天下,战争不休的蒙古草原,札木合就没权利争夺统治权吗? 一代叱咤风云的枭雄,随着帝王之梦的破灭,大漠黄沙湮灭远去的号角,成王败寇,笑傲疆场。因此,在最初的草原,历史传说故事中留下的丝丝痕迹,证明札木合是蒙古族统一大业的重要人物,之后在历史与文学艺术当中,札木合沦落为奸诈与阴谋诡计的邪恶象征,并成为背信弃义的代名词。由一代天骄的安达到一方大汗,再由部落盟主到奸邪小人,令人无奈和叹息!
当札木合失败后被杀,他站立着草原上,仰望长生天,对成吉思汗说道,天下只能有一个英雄,你是我的好安达,我永远站在不尔罕山的山巅,看着我的安达,保佑你!开创蒙古人的帝国。这是一种草原民族不屈的精神,也只有草原人在死亡面前才能对敌手发出的声音。备受契丹、女真等民族欺辱,形同一盘散沙的蒙古民族,在历史的必然时刻必然崛起一位强有力的英雄,带领他们走向民族的顶峰!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28:00 +0800 CST  
经常在各种军事和历史类贴吧中看到有吧友狂吹戴梓的28连铳,领先世界200年,世界上第一种机枪啊。。。。。。之类的各种神论
根本听不下去了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29:00 +0800 CST  
此事出自《阅微草堂笔记》一书,
其中卷十九《滦阳续录(一)》记
纪晓兰与戴梓的后人戴遂堂交谈时,遂堂“言其先德本浙江人,心思巧密,好与西洋人争胜。
在钦天监,与南怀仁件,遂徙铁岭。故先生为铁岭人。言少时见先人造一鸟铳,形若琵琶,
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铣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
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铣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拟献于军
营,夜梦一人诃责日:‘上帝好生,汝如献此器使流布人间,汝子孙无憔类矣。’乃惧而不献。
这也是唯一的关于所谓28连铳的文字记录。
一不是正式官方档案,二不是军备类书籍,而是文人的笔记杂谈
还不是和当事人交谈,是和他的后人
吹牛的可能性极大啊!!!!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29:00 +0800 CST  
没实物出土就算了,连个图纸都没,连个图纸都没就算了,还没正式的档案记录,没正式的档案记录就算了,还不是当事人自己说的,没当事人证实就算了,还是外人记载的还记录在杂谈上面。。。。
孤证不可信的规矩 大家也应该都知道。。。。。。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30:00 +0800 CST  
戴梓是清代初期人(1649-1726 ),曾织造过连珠火铳。过去人们
都认为连珠火铳是机枪,称戴梓是机枪的发明人。本文从火器发展史
的角度分析,认为在戴梓的时代不可能出现机枪。同时本文结合北京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初期西方国家进献的一支20发遂发枪,说明戴



铳仍是一种单发枪,而不是自动武器。
戴梓是清代初期人(1649-1726),以善制火器而闻名于世。史载他曾织造过“连珠火
铳”、“蟠肠鸟枪”、“冲天炮”等,而其中尤以连珠火铳着名。近年来有许多介绍戴梓的书刊,
将连珠火铳归为机枪一类,并称其为现代机枪的始祖。如:
王锦光在“清初火器织造家戴梓”中说其“跟现代机关枪相象”,“这种连珠铳非但在我
国算是首创,就是当时在世界上也可算是新颖的武器”1。



李迪在所编“发明连珠火铳的戴梓”中说“这种能连续发射弹丸的火铳和现代的机枪
非常相似,可以说是现代机枪的祖先”2。
韦镇福等《中国军事史?兵器》在介绍戴梓的“连珠铳”时说:“这种类似近代机关枪
的火器,在当时世界上尚未出现”8。
李少一等在《干戈春秋》的“清代的枪炮”一节中,认为连珠火铳是机枪,并称“戴梓的
发明比西方人早了一个多世纪”4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31:00 +0800 CST  
以上诸文都认为连珠火铳是机枪,这就引起了一个新的问题,现在世界公认第一支机
枪是英籍美国人马克沁(Hiram Srevens Maxim)于1883年发明的6,而戴梓织造的连
珠火铳要早于马克沁机枪近两个世纪。现在的问题是,戴梓的连珠火铳究竟是不是机枪?
若是,显然可将机枪的发明大大提前,这在兵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需搞清楚什么是“机枪”。查阅有关百科全书,对机枪的定义
为“自动武器”。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机枪”条:“带有两脚架、枪架或枪座,能实施



连发射击的自动枪械”1。《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罗机枪”条:“步兵射击用自动武器”2。日
本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机枪”条:“是一种扣引扳机不放时能够连发,同时又可进行
单发的口径11毫米以下的自动武器”8。《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机枪”条:“自动武
器”4。可见各国对于机枪的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即机枪是“自动武器”。自动武器是指靠
发射时形成的火药气体的能量自行退壳装弹和连发射击的武器,即只要扣住枪械的扳机
不放,就可连续射击,直至弹仓的弹药全部耗尽为止。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32:00 +0800 CST  
戴梓织造的连珠火铳(以下简称戴铳)是否具有“自动武器”的特征?这是问题的关
键。有关戴铳的文献记载,最早当属清乾嘉时期着名学者纪}=1所撰《阅微草堂笔记》一书,
此书成于嘉庆三年(1798年),刊行于嘉庆五年(1800年),其中卷十九《滦阳续录(一)》记
纪H}与戴梓的后人戴遂堂交谈时,遂堂“言其先德本浙江人,心思巧密,好与西洋人争胜。
在钦天监,与南怀仁件,遂徙铁岭。故先生为铁岭人。言少时见先人造一鸟镜,形若琵琶,
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



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拟献于军
营,夜梦一人诃责日:‘上帝好生,汝如献此器使流布人间,汝子孙无憔类矣。’乃惧而不献。
说此事时,顾其侄秉瑛日:‘今尚在汝家乎?可取来一观。,其侄曰:‘在户部学习时,五
弟之子窃以质钱,已莫可究话矣0其为实已亡失,或爱惜不出,盖不可知。然此器亦奇
矣。”6文中称戴铳为“鸟铳”。民国初年徐柯编《清稗类钞》记:“康亲王南征时,戴以布衣
从军,献连珠铳炮法,下江山县,有功,王承制授以道员pit付。”4改鸟镜名为“连珠火炮气



1928年完稿的《清史稿》中有《戴梓传》,记其事时开始称其为“连珠火锐”,该书除照录《阅
微草堂笔记》中有关此铳形制的记载外,还得出“法与西洋机关枪合”的结论1。
从《阅微草堂笔记》的记载可知,戴铳早已失传,无实物可考。书中又有“扳一机则火药
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的描
述,从字义上看,有点自动武器的味道,因此从《清史稿》的作者开始,直至今人,都据此得
出戴铳是机枪的结论。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32:00 +0800 CST  
综上所述,当具备以上几个技术前提后,机枪才有发明的可能。而这些技术都是十
九世纪后才陆续出现的,要比戴梓织造连珠火镜的时代晚一百多年。况且机枪本身要具
有一套自动装弹、击发、退壳、再装弹的机构,这些机件须经比较精密的加工,对金属加工
技术的要求较高,这在戴梓的时代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认为将连珠火铳定为机枪
是不符合枪械发展规律的。
那么戴铳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枪?若光凭《阅微草堂笔记》的记载,难以得到满意的



答案。近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发现一支清代康熙初年外国进献的火枪,构造与《阅微草堂
笔记》的记载十分相似,可以作为我们了解戴锐的一把钥匙。
该枪全长108.5。枪管长“、口径1.6、口外径2.2厘米,枪机为隧石发火装置。枪上
系有长方木牌一块,正、反面墨书满、汉文字:“康熙年间库贮二等自来火二十出琵琶
鞘枪一杆系昂里哑国枪”。枪机处刻有外文:"R6BEPT SMITH"“自来火枪”是康熙时
为区别“火绳枪”而对外来隧发枪的规定称呼,如《钦定大清会典图?武备》记康熙帝御



制枪有五种,其中三种分别为自来火大枪、自来火二号枪和自来火小枪1。“二十出”即枪
本身一次可贮藏二十发弹丸。“琶琵鞘”是指枪床(托)似乐器里的琵琶,“鞘”就是枪托,如
乾隆八年(1743年)高宗纯皇帝御用的一杆鸟枪,叫作“荷兰改鞘枪”,即保留原有枪管、枪
机部分,仅仅换了枪托,上面还栓有木牌,特意标明鞘重和共重。“昂里哑国”难以确考,枪
上所刻外文将‘`O”写成“6",这是挪威文和丹麦文的特点,因此昂里哑国很可能是北欧
的一个小国或邦。所刻外文看来像是织造者的姓名:R6BEPT SMITH(罗贝特?史密



斯)。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34:00 +0800 CST  
此枪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
(1)在枪托上开有弹仓和发射药仓(图i)。弹仓从枪托尾部直通机轮处,内壁光
滑,长32、直径1.65厘米,以弹丸直径同于口径(1.6厘米)计算,弹仓正好装填20发弹
丸。在弹仓下方有一长方形发射药仓,长6.4、宽1.6厘米,上有盖可启闭,发射药仓亦有
一孔通机轮处。



(2)在枪膛尾部安有一可转动的机轮(图2),机轮略呈圆锥形,可插人枪身的锥孔,
配合紧密,无缝隙。机轮上有2个小圆槽,正好与弹仓出孔和发射药仓出孔相合,是贮
弹丸和发射药用。机轮左端(即较细端)有一四方螺母,上可装一扳手,长22厘米〔图
3)。机轮右端有一细柄,上有一引火药槽,火门在一端正中,火门通过机轮内部与贮发射
药槽相通。
(3)枪身锥孔内壁的后部有上下两孔,上为出弹孔,直径1.7厘米,下为出药孔,直



径1.3厘米(图4),枪身锥孔内壁的前部有一孔,即枪膛底孔,直径1.7厘米(图5)0
(4)枪机采用撞击式隧石发火,机头上夹有隧石,机头前方有一打火镰。枪机中部有
引火药仓,上置盖启闭,仓内亦正好与机轮细柄上的引火药槽相合。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34:00 +0800 CST  
此枪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射击前,先打开枪托尾部的圆盖,依次装填20发圆铅弹,再打开发射药仓盖和引火药仓盖,装满发射药和引火药。
(2)将机轮上的小圆槽对准出弹孔和出药孔,将枪口略向下倾,使弹丸滚人弹槽,发射药和引火药分别填满药槽。



(3)左手向前扳动扳手,使机轮转动半周,弹丸先进人枪膛,再向前转,将发射药槽对准枪膛底孔,这时引火药槽亦向上待燃。
(4)扳起机头,与之相连的一铁钩即将其前方的火镰勾起,呈待发状。
(5)瞄准目标,扣动扳机,隧石击火,引燃火药,将弹丸出。
(6)再将扳手继续向后转动半周,使机轮恢复到装弹药的位置,如此反复,将20发弹丸依次射出。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35:00 +0800 CST  
我们再将《阅微草堂笔记》所记的戴铳与昂里哑国枪相比,可以看出他们从外形到结
构都十分相似。戴铳“形若琵琶”,即指枪托为琵琶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



闭”,即指将弹药贮于枪托中,用机轮的转动来控制;“其机有二”,即指有扳机和机轮两个
枪机;“相衔如乳牡”,札牡原指雌性和雄性的动物,古书中也常指动物乃至人的生殖部位,
此句指机轮与枪身的结合像雌雄动物的交配,比喻得十分形象,时至今日在机械织造行业
中还常将“轴孔配合”俗称为“公母配合”;“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即指用扳手转动
机轮,将弹药人膛;“第二机随之并动”,这里应该理解为在用左手扳动机轮后,随即用右手
扳动机头和枪机,而不应理解为转动机轮后,枪机就自动击发了;“计二十八发”,这是戴铳



与昂里哑国枪唯一不同之处,然而这只需加长弹仓即可作到,无实质差别。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认为戴铳在构造上和昂里哑国枪应是一样的。昂里哑国枪是康
熙初年进献给皇帝的。据《国朝省献类征初编?戴梓传沙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
熙帝召见戴梓,重其才,授其翰林院侍讲官职,直南书房1,因此戴梓有机会见到此枪。此
书又载,戴梓曾奉康熙帝之命,仿制过外国使臣进献的“蟠肠鸟枪”和“冲天炮”,因此我们
推测,戴梓的连珠火铳很可能是仿照昂里哑国枪而制成的。这种枪显然是为了达到连续射



击的目的,因此被称为“连珠,J;但从构造原理来看,他们与机枪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他们.
不是自动武器,不能自动完成连续射击的过程,因此把戴铳称为“机枪的祖先”是错误的。
尽管如此,从构造上看,这种枪在当时确有新奇之处:它在枪托上设置了弹仓和药
仓,并通过扳动机轮,从枪膛后部装填弹药,这预示了枪械发展的一个趋势—后装化,它
大大简化了装填弹药的过程,一般的前装火枪,每装填一发弹药须:(1)取出火药罐(或
火药葫芦、火药袋)对准枪口倒人一定量的火药;(Z)用溯杖(通条)从枪口伸入,将火药



捣实;(3)取出铅弹放人枪口,并用溯杖将其捅人膛底;(4)取出引火药装放在火门处
的药池里;(5)瞄准击发。而戴铳将这个复杂的过程简化成三个十分简单的动作,这三个
动作又可用两手依次完成,显然会大大提高射速;机轮的设计是相当巧妙的,它通过机轮
的反复转动,解决了多次装填的问题。机轮在孔中既能灵活地转动,又不能间隙过大,以
防药气外泄,因此在织造工艺上也是较精密的。但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没有解决,即
装填的火药处于松散状态,无法捣实,因而发射时爆发力不强,影响枪的射程。因此这种



枪很难有什么实战价值,多半只能成为皇帝赏玩的新奇器物,这也就是戴铳没有被大量制造以至失传的原因吧!
《清宫武备》中的“康熙年间库贮二等自来火二十出琵琶
鞘枪一杆系昂里哑国枪”图片,由dfrankfortMJ1兄扫描

楼主 尖沙咀段坤A  发布于 2018-05-18 09:36:00 +0800 CST  

楼主:尖沙咀段坤A

字数:40827

发表时间:2018-05-18 17: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1 15:55:15 +0800 CST

评论数:20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