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日耳曼源流史》(世界民族史专著)

荷兰人


荷兰人,荷兰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荷兰北部和中部地区。另有部分散居在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和德国。属欧罗巴人种。使用荷兰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大多信奉基督教的加尔文派,北部地区有一些人信奉天主教。
另有 100余万荷兰人散居在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和联邦德国。
在长期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中,荷兰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长,1581年荷兰共和国的成立,更使荷兰民族得以迅速形成。17世纪以荷兰方言为基础形成了荷兰书面用语。17世纪,荷兰人是欧洲最发达的民族。工商业和航运业都很发达,大部分地区消灭了封建土地关系。在文化方面,出现了哲学家B.de斯宾诺莎、近代国际法奠基者H.格劳秀斯、画家伦勃朗以及著名诗人冯德尔等杰出人物。多从事工业,以造船和电子工业著称。农业以生产奶、肉的畜牧业为主,传统种植小麦、亚麻、甜菜、土豆、蔬菜、花卉。沿海居民从事捕鱼业。
1、社交习俗
荷兰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荷兰国民喜新奇,办事认真讲效率;
交往爱听恭维话,不愿他人乱挑剔;
喜花爱草人皆知,“花园之国”有美誉;
风车被人视国宝,造福人类大有益;
“十三”、“周五”不吉祥,因此人人都厌弃。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荷兰人的时间观念很强。他们对各种社交活动都很重视,对约会讲究信义,并有准时赴约的好习惯 。他们认为这是个社交礼貌的问题。
荷兰人特别喜欢听客人对他们的恭维话,尤以对他们的家具、艺术品、地毯和家中的其他摆设。若客人当面夸几句他们的上述物品,那将会使其心情格外高兴的。他们把风车视为国宝。风车即是他们的排水、磨面和锯木加工的工具,又是具有观赏价值的特殊工艺品,还是他们用以传递各种不同信息和感情的特殊机器:他们若把风车摆成十字形,表示这部风车正在等待顾主上门。若出殡的行列经过风车时,风车会立即停止转动,以示哀掉;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的“风车日”,全国所有的风车都会启动旋转,以供游人观赏。他们酷爱鲜花。他们对宴会中摆设鲜花是极为欣赏的。因为,他们的国家有“花园之国”的美称。无论在城镇或街头,到处可见艳丽多姿的各种鲜花。他们最爱郁金香,并喻其为国花。人们不仅用它来作装饰品,而且是表示友情的最好赠礼花。荷兰的阿尔克马城男人最喜欢蓄胡须,人们都以蓄胡须为美为荣,一般胡须都呈英文字母V字型,以示男子气概。反之,不蓄胡须的男子到此城,即容易受到当地居民的歧视。荷兰人在赞赏他人“很有头脑”之时,常以手指敲太阳穴来表示。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07 08:05:00 +0800 CST  
2、礼节礼仪
荷兰人在官方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行握手礼。与一般朋友谊相见时,大多惯施拥抱礼。在与亲密好友谊相见时,有人也施吻礼(一般是亲吻双颊)。
一般礼仪
不必给出租汽车司机小费。
称谓与问候
正式信函来往要用头衔称号;在其他情况下可以不拘形式。见面时要与在场的人一一握手,包括孩子。
约会与准时
理不事先预订约会时间并准时赴约。
款待与馈赠
送鲜花、巧克力或类似的礼是当地习俗。新颖别致的礼物最受欢迎。礼物都要精心包装。不要把其他食品作为礼物。
在啜第一口酒之前或之后进行祝酒。
交谈
荷兰人喜欢人们赞美他们的家具、艺术品、地毯以及其他的室内陈设。
应回避的话题:美国的政治、金钱和物价。
恰当的话题:荷兰的政治、旅行和体育运动。
3、信仰忌讳
荷兰人信奉的主要宗教为天主教和新教。其中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略多些;新教徒占不到三分之一。他们忌讳“13”、“星期五”。他们认为“13”象征着厄运,“星期五”象征着灾难。他们忌讳交叉式握手和交叉式的谈话。认为这些都是极不礼貌的举止。他们在相互交往中,不愿谈论美国以、钱和物价等方面的问题。荷兰的古城史塔荷斯特被视为“神秘的女人村”。这里的妇女对现代化设施、器械以及社会风尚都很反感,甚至表示憎恶。另外,他们还特别忌讳别人对他们的拍照。
荷兰忌讳有人询问他们的宗教信仰、工资情况、婚烟状况、个人去向等问题。他们认为私人事宜不需要他人过问。他们喝咖啡忌讳一杯倒满。他们视倒满为失礼的行为和缺乏教养,认为只能倒到杯子的三分之二处才为合适。
4、饮食习惯
荷兰人对早、午餐要求简单,重视晚餐,一般他们在餐前都习惯喝些饮料。他们用餐习惯使用餐巾;餐桌上要有调味品。他们的国菜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胡萝卜、土豆和洋葱混合烹调而成的“大烩菜”。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前人的难忘历史,故才誉为国菜。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08 08:20:00 +0800 CST  
荷兰共和国(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荷兰共和国(荷兰语:De 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是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在现在的荷兰及比利时北部地区(法兰德斯地区)所存在的一个国家。其前身是1579年成立的乌得勒支同盟。1794年9月,法国军队开始入侵荷兰,荷兰共和国灭亡。1795年1月,法国在荷兰共和国的领土上建立了一个名为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傀儡国家。
1、历史
1516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死后,他的外孙查理一世即位。查理已经在1506年从他父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子)方面继承了尼德兰,这时又以西班牙国王的身份领有这片土地。从此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属地。即十六世纪初叶后,受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统治。1566年,北方各省掀起反西班牙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1579年北方八个省和南方部分城市成立“乌特勒支同盟”,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1795年后,成为法国统治下的荷兰王国。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原南部各省和荷兰合并为尼德兰王国。1830年南部脱离尼德兰独立,成立比利时王国。
(1)十五世纪后半期的安特卫普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早在十四世纪就开始出现于尼德兰,十六世纪得到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是北部荷兰、西兰两省经营纺织和造船业的手工工场,南部佛兰德尔、布拉奔两省经营纺织、冶金、制糖、印刷业的手工工场。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毛、麻纺织手工工场。但是南部毛织业的原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西班牙和英国市场。这里的大资产阶级同西班牙及其殖民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尼德兰农村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农场。
(2)西班牙在尼德兰的专制统治
在宗教改革的浪潮中,路德、慈温利、卡尔文等教派先后传入尼德兰。卡尔文教派的影响最为广泛,接受者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有劳动人民,它成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强大力量。旧贵族力图保持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各种既得利益。他们仿效德意志路德派诸侯的做法,没收教会的土地财产来扩大势力。
查理是君临经济发达、城市富庶、资本主义因素正在迅速增长的尼德兰的专制统治者。他在这里派驻总督,设立财政、行政机构和宗教裁判所,在政治、经济和宗教问题上推行专制政策。原来尼德兰的各个省和城市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和传统的权利。查理为了维持神圣罗马帝国的庞大的行政、军队、战争开支,到处征款。尼德兰最富庶,查理在这里的勒索也最疯狂。他还利用天主教会作为统治工具。1550年的敕令(被称为血腥敕令)规定,禁止传抄、保藏、散发、买卖路德或卡尔文等改革者的文集。凡散布“异端”学说者,男的杀头,女的活埋。查理统治期间,有五万到十万尼德兰人死于宗教迫害。尼德兰爆发了几次起义反对查理的专制统治。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09 08:13:00 +0800 CST  
(3)奥伦治亲王威廉
1556年,腓力二世继承了查理的西班牙王位,也继承了他的四百五十万锂的债务,对尼德兰的高压政策变本加厉。他排挤尼德兰贵族的势力,废除商人直接与西班牙殖民地通商的特权,拒绝偿付国债,使尼德兰的银行家蒙受巨大损失;接着他又提高在西班牙收购羊毛的税额,使尼德兰的羊毛输入减少百分之四十。尼德兰的资产阶级受到很大的打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工人失业。他无情地迫害新教徒,推行耶稣会的活动。他企图改组尼德兰教会,增设十四个主教区,由国王直接任命主教,从而加紧控制人民。他的政策激起教俗各阶层的反对。尼德兰各城市的卡尔文教派组织起数以千计的武装队伍,以传道集会的形式宣传反对西班牙的统治,并且举行暴动。与资产阶级利益有联系的大贵族组成以奥伦治亲王威廉为首的“贵族同盟”。1565年,他们派代表到西班牙去面见腓力二世,要求改变专制政策。第二年,在威廉的赞许下,由大约二百名中小贵族组成的代表团(其中包括威廉的弟弟路易)到布鲁塞尔去向西班牙总督请愿,反对西班牙的政治压迫和宗教迫害,同时表示效忠国王。这些要求毫无结果。当贵族企图用温和方式取得和解的时候,群众却采取了积极行动。
(4)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革命战争
1566年8月起,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海牙、乌特勒支等城市连续爆发大规模的破坏圣像运动。群众手持斧头、铁锤、木棍,涌向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砸毁圣像和十字架,没收教会财产,焚烧教会债券和地契,捣毁教堂和修道院五千五百多所。起义很快就席卷了十七个省中的十二个省,参加者几万人。反对天主教会的群众性破坏圣像运动点燃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火焰,反对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斗争开始了。
面对群众性的革命运动,西班牙当局不得不暂时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允许卡尔文派教徒在城外指定地点做礼拜。同时腓力二世拨款在尼德兰增加军队,决定派他的老将阿尔发公爵到尼德兰镇压革命。1567年,阿尔发率领军队约一万八千人到达,立即设立“除暴委员会”,用血腥的恐怖手段以叛国罪大肆搜捕残杀革命群众。一万多人被无辜地烧死,杀戮,处以绞刑。白色恐怖笼罩着尼德兰。
威廉在阿尔发到达之前,就流亡德意志。1568年,他带着雇佣军到尼德兰抗击西班牙的军队,遭到失败。这时候,劳动人民的游击队却在沉重打击敌军。大批工人、手工业者、农民进入密林深处,时时出击小股敌军,惩办反动神甫和官吏。许多水手、渔夫、码头工人来到辽阔的海面上,袭击西班牙的船只和沿海据点;他们和威廉有联系。1572年4月1日,海上游击队占领了莱茵河口岛上的布里尔港埠,在城头飘起威廉的旗帜。这个新的胜利带来了革命的新高潮。海上游击队进一步袭击其他城市。许多城市一个接一个地举行起义,驱赶西班牙人。荷兰、西兰两省几乎全部解放。流亡者纷纷回到尼德兰,资产阶级组织革命军队,掌握城市政权,镇压亲西班牙的神甫和间谍。农民捣毁教堂、庄园,拒绝履行封建义务,停止交纳什一税。1572年7月,威廉被荷兰省议会推选为总督。到1573年底,北部各省已经先后宣布独立。阿尔发被撤换了。威廉在北方的势力在不断地扩大。
革命运动向南方发展,1576年,布鲁塞尔人民推翻西班牙政权。南方人民纷纷投入抵抗运动。形势发展要求南北双方联合起来,北部和南部的代表1576年在根特举行会议。会议期间,西班牙士兵冲进安特卫普,狂杀滥抢,男女老幼被杀者达七、八千人。三天之后,这个富庶城市一片荒凉。这次暴行更加激起尼德兰人民的反抗怒火。十七个省中有十六个省宣布反抗西班牙的统治。11月,会议发布《根特协定》,提出撤走西班牙军队,废除阿尔发的一切法令,重申各城市原有的权利,但是仍旧承认腓力二世的君主权力。
1577年,南部许多城市爆发起义,建立革命政权,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引起反动贵族和天主教会的恐惧。他们发动叛乱,同西班牙妥协。1579年1月初,他们成立“阿拉斯联盟”,宣布效忠腓力二世。十几天之后,北部各省组成“乌特勒支同盟”,宣布永不分裂,制定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不久南部的根特、布鲁日、安特卫普等城市也参加进去。1581年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成立联省共和国。此后,尼德兰与西班牙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威廉被腓力二世的刺客所杀,南部城市先后被西班牙占领。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海上被英国击溃,国力从此一蹶不振,已经没有力量同尼德兰作战。1609年,国王腓力三世只好同联省共和国缔结十二年休战协定,实际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的南部仍处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荷兰省最发达,联省共和国也称为荷兰共和国。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0 16:29:00 +0800 CST  
(5)尼德兰王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爆发资本主义革命的国家
400多年前,当荷兰这个低地国家通过反抗西班牙的专制暴政而赢得独立时,其国名叫做“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这里面的故事很多,咱只说其中有趣的一面———联省共和国的运作体制。 譬如说外交上,签订一项关系重大的条约:联省共和国的首脑说了不算,得把条约拿到共和国议会去讨论定夺;但共和国是由各个自治的省组成的,所以必须拿到每个省的省议会去讨论批准;而每个省里都有一些自治的城市,所以,条约得先通过各自治城市的议会批准。然后,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再顺原路返回给省议会—联省共和国议会和首脑。
好繁琐呀!但,这就是较早的代议制文化的表现;荷兰人就是以这种体制,把一些拿不准的东西一拖再拖,有时就是故意扯皮拖延时间。
后来,拿破仑为了让他哥哥当国王,就吞并了整个荷兰;等到拿破仑失败后,荷兰王国成立了。但联省共和国的代议制文化,却长期影响着荷兰民众。
2、经济
从经济的角度联省共和国往往都超乎预期,最大的成功因素可归因于,其他国家不外乎是以神权统治或者是家族统治,这段期间也是著名的荷兰黄金年代,荷兰在国际贸易的历史上居于主导的地位,成为荷兰殖民帝国,还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舰,荷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以及都市化最高的地方。
自由贸易的精神让荷兰国力大增,进而迈向现代化的发展,甚至在低地国家出现股票市场,荷兰拥有史上最古老的股票交易所,公元1602年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最初成立于鹿特丹,之后股票交易所迁于阿姆斯特丹,当时银行体系也在低地国家演变,他们和英国的注册系统连接关系良好,无形之中却刺激了英国经济成长。
在公元1590-1712年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他们征服了葡萄牙在印度以及东方的大部分势力范围。
3、政治
共和国时代荷兰是属于七省所组成的邦联,可以说他们的政府是相互独立,之后各省筹组荷兰国家议会(Staten-Generaal)做为中央的机关,正式成为一个联邦国家,议会会址设于海牙。
各省在封建时代有以下负责秩序的人:高兰登公爵(Gelre)、荷兰伯国、泽兰伯国、前乌特勒支主教辖区、上爱瑟领地以及其他自由的行政区-菲士兰省、格罗宁根省,而事实上市有八个省份,德伦特省也是一个省份,但是该地实在太过贫穷因而获得免除向邦联政府缴纳税款,所以可以推论他们是有国家议会是有代表的,平时每个省份都有中央派驻的官员负责行政事务(而非政府首脑)被称做“专员”(raadspensionaris),战时则派驻“守将”(stadhouder)一职负责指挥军队, 所以通常守将比专员还要更有权力(因为握有军权),理论上专员之职并不会有太多职责,通常该省下辖的行政官员就会负责政务,在奥兰治家族掌权之后都改观,从威廉一世开始就几乎总是被多数省选为执政,泽兰省和乌特勒支省有时也会出任荷兰的执政,他们和奥兰治家族有相互较劲的意味在,奥兰治家族有家族的力量在支持着,而泽兰和乌特勒支省则受到国家议会的支持,国家议会希望取代半世袭的执政职位,而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体制。
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联省共和国的疆界大致确立,却立组成分子邦(Generaliteitslanden)统治的地位,分子邦大致上有以下几个:布拉班特邦(今日的北布拉班特省)、弗兰德邦(今日的泽兰省-佛兰德省)、林堡邦(今日马斯特里赫特)、高兰登邦(今日芬洛,在公元1715年成立)。
联省共和国的国家议会控制了东印度公司(VOC)和西印度公司(WIC),凡是任何出航等相关事宜都需要各省的同意,当中荷兰省以及泽兰省的决定权限最大。
之后美国的宪法深受荷兰共和国的宪法所影响,依据放弃法案也就是联省共和国实质上的独立宣言,跟之后美国的独立宣言如出一辙,尽管有诸多证据指出荷兰宪政影响美国这些立国原则,然而这些事情却不为外界有所认可。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1 08:20:00 +0800 CST  
4、宗教
公元1579年1月20日乌得勒支联盟中决定荷兰省以及泽兰省的居民,被允许宗教自由的权利,当时每个省或多或少都有宗教自由范围的问题,虽然联盟表示人人都有选择宗教的自由,没有人会因其宗教的选择而被起诉,奥兰治家族的威廉一世在公共事务上拥有强立的支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相当支持宗教自由的原则,他甚至希望天主教和新教能够团结成立一个新的联盟,天主教的单位很快就被各省依公共利益和特权所改成宗教改革后的加尔文主义归正宗教会。
在共和国时代任何人想服务公职,就必须在归正会的教会宣示,所谓的宗教迫害程度往往取决于该时代和地区的领袖,当时罗马天主教是被关注的焦点,天主教的信徒成了宗教的敌人,在十七世纪的莱顿,人们如果开放他们的家园给其他人进来服务,则会被罚款一百荷兰盾(相当一个商人一年的收入),并且被禁止迁徙到城市中,透过这几点可以看出人身以及宗教仍然不是那么的开放,而且伴随着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影响,欧洲其他地区的宗教难民涌入共和国内。
共和国最初的几年因为归正教派出现相当大的争议,而争议的主题是关于教义的宿命,最出名的事件就是阿民念主义和圣公会主义的争执,或著是支持诤言派和反诤言派的争执,公元1618年荷兰为了解决重大议题而召开宗教会议,进而使诤言派得信仰被限制。
在十八世纪初情势有所改变,从原本或多或少的宗教迫害到国家完全限制宗教宽容的政策,其他宗教单位只能在暗中进行没有教堂的仪式。
5、衰落
在荷兰社会中,有两大因素的相抗,一边是共和派(Staatsgezinden)以及另一边的支持奥兰治家族的王权派,削落了国家团结的力量,在17世纪中叶也就是第一次执政时代,约翰德威特和共和派依职大权在握直到他被暗杀使政权垮台(公元1672年),之后奥兰治家族的威廉三世(之后担任英王)出任执政,在长达二十二年的执政期间奥兰治家族积累相当的实力,在其在位其间爆发了法荷战争(期间伴随了第三次英荷战争),法国和英国以及明斯特和科隆团结起来反对他的统治。
在光荣革命之后,英荷两国连起来遏止法国扩张的战争,然而共和国却因此背负巨额的债务,大部分的债务来源是英国,尽管公元1673年荷兰仍发动扩张领土的战争,在威廉三世于1702年过世后,第二次执政时代开始,直到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其象征了共和派结束主要的军权。
激烈的贸易以及殖民竞争(特别是英国),直接导致了国家的经济衰退,三次的英荷战争以及重商主义的崛起,对荷兰的船运以及商务都有负面影响。
当荷兰和法国相互竞领土时,英格兰银行成立,财源正源源不绝的往伦敦进来,因为英国可以提供避免战祸的可靠保护,进而使欧洲的金融中心易主。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2 08:38:00 +0800 CST  
荷兰联合王国(尼德兰联合王国)


荷兰联合王国或尼德兰联合王国(通称:荷兰、尼德兰;荷兰语:Verenigd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Nederland;法语:Royaume-Uni des Pays-Bas、Pays-Bas)是1815年到1830年(1839年)期间,在现在的荷兰和比利时所存在的一个国家。正式名称是荷兰王国(荷兰语:Verenigd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1815年,维也纳会议中,列强将荷兰和比利时合并为荷兰联合王国。1830年,比利时独立,联合王国瓦解。1839年,欧洲各国签订《伦敦条约》,正式承认比利时独立。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3 08:18:00 +0800 CST  
尼德兰王国(荷兰王国)


尼德兰王国(荷兰语: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因其荷兰省最为出名,故称“荷兰”(荷兰语:Nederland),是由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4个构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复合国,是一个以荷兰本土为核心的主权国家。荷兰王国政府的权力仅限于国防、外交、国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权力以外,各构成国皆有完全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荷兰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国土总面积41864平方千米,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与德国、比利时接壤。还是欧盟和北约创始国之一,也是申根公约、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在17世纪,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本土设12个省,下设443个市镇。首都设在阿姆斯特丹,但是其中央政府、国王居住办公地、所有的政府机关与外国使馆、最高法院和许多组织都在海牙。
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对待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是最为自由化的。荷兰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与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英荷战争),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法荷战争),从而衰落下来。
1795年荷兰被法国占领,荷兰共和国灭亡,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傀儡政府巴达维亚共和国。
18世纪后,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1806年,拿破仑之弟路易•波拿巴任国王,荷兰被封为王国。
1810年并入法国。
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荷兰和比利时、卢森堡成立荷兰王国(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
1848年成为君主立宪国。一战期间保持中立。二战初期宣布中立。
1940年5月被德国军队侵占,王室和政府迁至英国,成立流亡政府。
1945年恢复独立,战后放弃中立政策,加入北约和欧共体及后来的欧盟。
1954年12月15日,荷兰通过《荷兰王国章程》(HetStatuut),使荷兰的原殖民地和属地在王国内与荷兰本土享有同等地位。自此荷兰王国专指由荷兰本土及其前殖民地组成部分的王国,而“荷兰”则专指欧洲大陆荷兰。现时荷兰王国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欧洲大陆荷兰、荷属安的列斯和阿鲁巴。
2006年11月22日,荷兰举行议会第二院选举。在150个议席中,荷兰基督教民主联盟赢得41席,荷兰工党获32席,社会党26席,自由民主人民党获得22席。2007年2月22日,新一届大臣会议宣誓就职,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工党和基督教联盟3党组成,扬•彼得•巴尔克嫩德担任首相。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4 08:59:00 +0800 CST  
阿非利卡人(布尔人)


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又称布尔人,南非和纳米比亚的白人种族集团之一。其种族来源以17世纪至19世纪移居南非的荷兰移民和少量法国胡格诺教徒为主,还有德国人和弗拉芒人、瓦隆人的血统在内。操阿非利堪斯语(又称南非语),多信仰基督教新教加尔文教派。根据2001年的统计,人数约为250万。
(一)早期历史
1602年,六十家荷兰商行合伙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联合省议会赋予它垄断东印度贸易的专利权。根据尼德兰联合省议会的授权,东印度公司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组建自己的船队、可以独立地对外缔结条约协议,可以对外宣战、媾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迅速垄断了西欧和香料群岛之间的往来贸易,经营东印度群岛的胡椒、肉桂、豆蔻、丁香等商品,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荷兰商船队的单次航程通常需要八九个月,穿越印度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为了补给淡水、蔬菜、水果和新鲜肉类等给养,需要在中途建立若干供应站。1598年,荷兰人占领了西印度洋一个湿热的火山岛,以当时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官——毛里茨•奥兰治亲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毛里求斯岛。荷兰人在这里建立了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商船供应站。但是由于岛上鼠害猖獗,以及偏离当时的主要航线,毛里求斯岛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已嫌不足,荷兰人决定在好望角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中途补给站。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5 08:22:00 +0800 CST  
(二)建立殖民地
1652年4月,荷兰船长扬•范里贝克(Jan Van Riebeeck)载着第一批153名荷兰移民抵达好望角的桌湾,建立了南非的第一个荷兰殖民地——开普敦。这些移民都是东印度公司的雇员,根据东印度公司下达的指令来种植作物、饲养牲畜,产品由东印度公司定价收购。不久,一些荷兰雇员为了摆脱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控制,开始向内地移民。不久之后,更多的荷兰人和受迫害的法国胡格诺教徒前来定居。他们以开普敦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将商船补给站扩大为开普殖民地。开普敦取代了毛里求斯,成为来往于两大洋的船只最重要的中途补给基地。1710年,荷兰人正式抛弃了毛里求斯岛,全力经营开普殖民地。
为了建立向商船供应产品的农场和牧场,荷兰移民从好望角向内地迁移扩张,圈占土著人的大片土地,驱赶当地的土著黑人劳动,自己成为奴隶主。这些荷兰、法国和德国移民的后裔逐渐形成统一的种族,操夹杂法语、德语、马来语和科萨语的荷兰文方言,被称为布尔人(Boer,意为“农民”),但其自称为阿非利卡人(原意为非洲定居者)。至19世纪中叶,定居在南非的荷兰移民后裔数量已经达两万一千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欧洲白人定居者中达24%。
(三)大迁徙
(1)被英占领
1795年,法国军队入侵荷兰,建立了巴达维亚共和国,成为法国的一个附庸国。英国随即占领了法国和荷兰的众多海外殖民地。在流亡英国的荷兰政府同意下,开普殖民地也被英军占领。1802年,因拿破仑在马仑哥战役中获胜,奥地利被迫同法国签订和约,反法联盟瓦解。在这种局势下,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英国撤出马耳他,不干涉荷兰、德意志、意大利的内政,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撤出在海外占领的殖民地。开普殖民地也归还给巴达维亚共和国。不久,英国重新同法国开战,于1806年卷土重来,再次占领了开普殖民地。在1814年—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上,英国在向荷兰支付了六百万英镑的补偿款后,把开普地区据为己有。
(2)人海战术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有三十多万复员的士兵和水手涌入国内的劳力市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英国决定向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组织移民。移民到开普的英国人很快便在数量上压倒了已经移民到这里一百多年的南非荷兰人。这时的英国在全世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要将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变成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开普殖民地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布尔人牧场主免费获得大片土地、并对当地黑人实行奴隶制度这种落后的经济形态下的,显然不符合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宣布开普殖民地的土地为“皇家土地”,不再允许布尔人农场主们免费占据、开发,而实行土地拍卖制度,同时限制布尔人向奥兰治河以北移居,此外,英国还在1834年宣布废除开普殖民地的奴隶制度,并用严格的殖民地官吏任用制度取代了布尔人的传统自治议会。英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在南非宣传的“人人平等”思想招致抱有种族主义思想的布尔农场主的反感。他们表示:“如果让奴隶享有与基督徒平等的地位,那么我们宁愿离开。”
(3)被迫离开
1836年春天,大批对英国殖民政策感到不安和不满的布尔人农场主们抛弃了自己的牧场、房子,驾着牛车,赶着牲口,带着全部家当和奴隶,离开原先居住的赫克斯河谷和布立德河谷(在开普敦附近),开始向南非内陆地区的大迁徙。大迁徙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年,参加大迁徙的布尔家庭组成若干个自卫民团。牛车既是运输工具,又是家,又是礼拜堂。夜间迁徙者把牛车围成首尾相接的圆阵,组成防御工事,提防当地的祖鲁人和科萨人的进攻。这次迁徙被称为“大迁徙”(Groote Trek)。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6 08:28:00 +0800 CST  
(四)布尔共和国
(1)分路迁徙
迁出开普的布尔人迁徙者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北的纳塔尔地区前进,在民团司令官安德列斯•比勒陀利乌斯(Andries.W.J.Pretorius,**勒陀利乌斯)的指挥下,战胜了当地的祖鲁人,于1840年在纳塔尔地区成立了纳塔利亚共和国,首都为彼得马里茨堡。1842年,英国人以布尔人同受英国保护的土著酋长国交战为由,在德班港登陆,于1843年包围了彼得马里茨堡,吞并了纳塔利亚共和国。当地的布尔人不愿意接受英国的统治,在**勒陀利乌斯的带领下,再次向西边的内陆高原地带迁移。
(2)建立国家
第二路布尔人迁徙大军则向北,一部分越过瓦尔河,与从纳塔尔向西迁徙的布尔人会合,建立了几个名为“共和国”的小殖民区,如莱登堡共和国、温堡共和国。通过同当地部落和土著王国的战斗,这些小殖民区最终在1849年合并,建立了南非共和国(Zuid Afrikaansche Republik),又称为德兰士瓦共和国,德兰士瓦的意思为“越过瓦尔河”。其首都被命名为比勒陀利亚,以纪念带领布尔人摆脱英国统治的**勒陀利乌斯。**勒陀利乌斯以布尔人的代表自居,出面和英国人谈判,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独立在1852年获得了英国的承认。一年之后,**勒陀利乌斯去世,其子马蒂乌斯•比勒陀利乌斯(Martius Pretorius,小比勒陀利乌斯)出任德兰士瓦首届总统,最终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德兰士瓦国家。
(3)其他人员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另外一部分布尔人留在了奥兰治河以北、瓦尔河以南的地区,他们建立了自治政府,接受纳塔利亚共和国的领导,在纳塔利亚共和国灭亡后,这里的布尔人于1844年宣布独立,并在1854年同英国签订《布隆方丹协定》,建立了独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Republik Van Die Oranje Vrijstaat),首都为布隆方丹。小比勒陀利乌斯几次试图吞并奥兰治自由邦,统一布尔人国家,但是因德兰士瓦内部的权利斗争而未能实现,所以南非得以维持两个布尔人国家长时间并存的局面。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7 16:52:00 +0800 CST  
(五)民族形成
在1877年—1880年英国统治德兰士瓦的三年期间,布尔人的民族情绪高涨,德兰士瓦和开普两地的布尔人联合起来,于1880年在开普敦成立了民族主义组织——阿非利卡人大会(Afrikander Bond),并且在独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也发展了分会。布尔战争期间,英属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省的阿非利卡人居民普遍参加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军队,或为其游击队提供帮助。
布尔战争结束后,英国采取与阿非利卡人和解的政策。1906年,在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将军的努力下,德兰士瓦获得自治地位,1907年奥兰治河殖民地也获得了自治地位,恢复了奥兰治自由邦的旧名。1909年,为了统一南非的殖民地财政、关税、铁路,英国国会通过了“南非法案”。1909年9月20日,英王爱德华七世批准了议会提出的建立南非联邦的法案。1910年5月31日,由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自由邦和纳塔尔共同组成的南非联邦(Union of South Africa,Unie Van Suid Afrika)成立,南非成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的自治领地。为了妥协旧英属殖民地和新吞并各行省之间的利益关系,南非联邦的首都也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分别设在开普敦、比勒陀利亚和布隆方丹。此时居住在南非四个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已有60万人,远远超过英裔白人的数量。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加尔文派改革教会)和语言(由荷兰语演化而成的阿非利卡语);英布战争大大促进其民族认同的心理状态的形成,南非联邦的成立则使他们合并成为单一国家。经历了长期演化和认同过程,在布尔战争之后,南非的荷裔移民后裔终于形成为一个统一的阿非利卡人民族。南非联邦成立后,原来各殖民地中的阿非利卡人政党很快结合成单一的政党——南非党,由路易•博塔任主席。在1910年9月的南非第一次普选中,南非党得到阿非利卡人农场主的一致支持,击败英裔的联邦党,在1911年11月正式成立南非联邦政府。
(六)阿非利卡人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在一部分阿非利卡人当中出现了扩大种族范围的倾向,鼓励以阿非利堪斯语为第一语言的南非和纳米比亚籍有色人种宣布自己为阿非利卡人。在阿非利堪斯语中,黑人、印度人等非白人人种被称为“kleurlinge”,而这些操阿非利堪斯语的有色人种则被称为“bruine afrikaners”(棕色阿非利卡人)或“bruinmense”(棕色人种)。他们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也被称为混血人种,或巴斯特人{Bastera,意为“**”),纳米比亚的雷霍博斯人(Rehobothers)与其来源相同。
南非和纳米比亚的混血人种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是迁徙到南非内地的布尔农民与祖鲁、科萨、纳马等土著民族妇女通婚的结果。他们操阿非利堪斯语,起荷兰名,信仰加尔文教派。在南非和德属西南非洲,混血人种曾与布尔人一同展开对黑人的战争,作为报酬,他们被允许保留自己的土地。
考虑到南非殖民时期和种族隔离时期不同种族间的严格界限,白种阿非利卡人的这种态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进步。但是操阿非利堪斯语的有色人种并不认为自己与白阿非利卡人属于同一种族,因为经过漫长的隔离,他们已经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种族文化。同时,“阿非利卡人”这个词语的种族主义背景容易令人产生不愉快的联想。这些人倾向于用更加中立的形容词格“阿非利堪斯人”(Afrikaanses)来称呼自己。
(1)阿非利卡人与布尔人
现在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阿非利卡人仍然用“布尔人”这一称呼。这些人大多是居住在原英属开普省范围之外的布尔共和国公民后裔,他们的祖先包括1690年迁出荷兰东印度公司开普领地的布尔人和1836年“大迁移”的布尔人。“阿非利卡人”的叫法在1930年代得到南非联邦政府(当时为英国自治领)的鼓励,因为这个称呼不会使人联想到著名的两个布尔共和国,因此有一种“民族统一”的语感。但是那些坚持拒绝与英国人和解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后裔则坚决拒绝自己被称为“阿非利卡人”。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比留在英国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更加珍视自由,在遇到殖民企图时奋起抵抗,因此不应与那些甘受英国殖民统治的阿非利卡人划为同一民族。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8 09:18:00 +0800 CST  
布尔共和国


1836年,对英国统治不满的布尔人开始集体离开开普敦殖民地。民团司令官安德列斯•比勒陀利乌斯(Andries.W.J.Pretorius,史称**勒陀利乌斯)在北方内陆建立了莱登堡共和国、温堡共和国等殖民区。这些殖民区在1849年合并,建立了南非共和国(Zuid Afrikaansche Republik),又称德兰士瓦共和国。另一部分布尔人在其东部和南部先后建立了纳塔利亚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Republik Van Die Oranje Vrijstaat)。
1、布尔人共和国的建立背景
1652年,第一批荷兰移民抵达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定居。1795年和1806年,英国两次占领好望角殖民地。1814年至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上,英国以600万英镑的价格从荷兰手中购买了好望角地区,开始对其加以统治。好望角地区又称作开普(Cape)。
2、早期历史
1602年,六十家荷兰商行合伙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联合省议会赋予它垄断东印度贸易的专利权。根据尼德兰联合省议会的授权,东印度公司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组建自己的船队、可以独立地对外缔结条约协议,可以对外宣战、媾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迅速垄断了西欧和香料群岛之间的往来贸易,经营东印度群岛的胡椒、肉桂、豆蔻、丁香等商品,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荷兰商船队的单次航程通常需要八九个月,穿越印度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为了补给淡水、蔬菜、水果和新鲜肉类等给养,需要在中途建立若干供应站。1598年,荷兰人占领了西印度洋一个湿热的火山岛,以当时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官——毛里茨•奥兰治亲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毛里求斯岛。荷兰人在这里建立了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商船供应站。但是由于岛上鼠害猖獗,以及偏离当时的主要航线,毛里求斯岛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已嫌不足,荷兰人决定在好望角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中途补给站。
1652年4月,荷兰船长扬•范里贝克(Jan Van Riebeeck)载着第一批153名荷兰移民抵达好望角的桌湾,建立了南非的第一个荷兰殖民地——开普敦。这些移民都是东印度公司的雇员,根据东印度公司下达的指令来种植作物、饲养牲畜,产品由东印度公司定价收购。不久,一些荷兰雇员为了摆脱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控制,开始向内地移民。不久之后,更多的荷兰人和受迫害的法国胡格诺教徒前来定居。他们以开普敦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将商船补给站扩大为开普殖民地。开普敦取代了毛里求斯,成为来往于两大洋的船只最重要的中途补给基地。1710年,荷兰人正式抛弃了毛里求斯岛,全力经营开普殖民地。
为了建立向商船供应产品的农场和牧场,荷兰移民从好望角向内地迁移扩张,圈占土著人的大片土地,驱赶当地的土著黑人劳动,自己成为奴隶主。这些荷兰、法国和德国移民的后裔逐渐形成统一的种族,操夹杂法语、德语、马来语和科萨语的荷兰文方言,被称为布尔人(Boer,意为“农民”),但其自称为阿非利卡人(原意为非洲定居者)。至19世纪中叶,定居在南非的荷兰移民后裔数量已经达两万一千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欧洲白人定居者中达24%。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19 08:12:00 +0800 CST  
3、大迁徙
1795年,法国军队入侵荷兰,建立了巴达维亚共和国,成为法国的一个附庸国。英国随即占领了法国和荷兰的众多海外殖民地。在流亡英国的荷兰政府同意下,开普殖民地也被英军占领。1802年,因拿破仑在马仑哥战役中获胜,奥地利被迫同法国签订和约,反法联盟瓦解。在这种局势下,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英国撤出马耳他,不干涉荷兰、德意志、意大利的内政,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撤出在海外占领的殖民地。开普殖民地也归还给巴达维亚共和国。不久,英国重新同法国开战,于1806年卷土重来,再次占领了开普殖民地。在1814年—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上,英国在向荷兰支付了六百万英镑的补偿款后,把开普地区据为己有。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有三十多万复员的士兵和水手涌入国内的劳力市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英国决定向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组织移民。移民到开普的英国人很快便在数量上压倒了已经移民到这里一百多年的南非荷兰人。这时的英国在全世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要将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变成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开普殖民地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布尔人牧场主免费获得大片土地、并对当地黑人实行奴隶制度这种落后的经济形态下的,显然不符合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宣布开普殖民地的土地为“皇家土地”,不再允许布尔人农场主们免费占据、开发,而实行土地拍卖制度,同时限制布尔人向奥兰治河以北移居,此外,英国还在1834年宣布废除开普殖民地的奴隶制度,并用严格的殖民地官吏任用制度取代了布尔人的传统自治议会。英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在南非宣传的“人人平等”思想招致抱有种族主义思想的布尔农场主的反感。他们表示:“如果让奴隶享有与基督徒平等的地位,那么我们宁愿离开。”
1836年春天,大批对英国殖民政策感到不安和不满的布尔人农场主们抛弃了自己的牧场、房子,驾着牛车,赶着牲口,带着全部家当和奴隶,离开原先居住的赫克斯河谷和布立德河谷(在开普敦附近),开始向南非内陆地区的大迁徙。大迁徙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年,参加大迁徙的布尔家庭组成若干个自卫民团。牛车既是运输工具,又是家,又是礼拜堂。夜间迁徙者把牛车围成首尾相接的圆阵,组成防御工事,提防当地的祖鲁人和科萨人的进攻。这次迁徙被称为“大迁徙”(Groote Trek)。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20 08:03:00 +0800 CST  
4、早期的布尔共和国
迁出开普的布尔人迁徙者分为两路,一路向东北的纳塔尔地区前进,在民团司令官安德列斯•比勒陀利乌斯(Andries.W.J.Pretorius,**勒陀利乌斯)的指挥下,战胜了当地的祖鲁人,于1840年在纳塔尔地区成立了纳塔利亚共和国,首都为彼得马里茨堡。1842年,英国人以布尔人同受英国保护的土著酋长国交战为由,在德班港登陆,于1843年包围了彼得马里茨堡,吞并了纳塔利亚共和国。当地的布尔人不愿意接受英国的统治,在**勒陀利乌斯的带领下,再次向西边的内陆高原地带迁移。
第二路布尔人迁徙大军则向北,一部分越过瓦尔河,与从纳塔尔向西迁徙的布尔人会合,建立了几个名为“共和国”的小殖民区,如莱登堡共和国、温堡共和国。通过同当地部落和土著王国的战斗,这些小殖民区最终在1849年合并,建立了南非共和国(Zuid Afrikaansche Republik),又称为德兰士瓦共和国,德兰士瓦的意思为“越过瓦尔河”。其首都被命名为比勒陀利亚,以纪念带领布尔人摆脱英国统治的**勒陀利乌斯。**勒陀利乌斯以布尔人的代表自居,出面和英国人谈判,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独立在1852年获得了英国的承认。一年之后,**勒陀利乌斯去世,其子马蒂乌斯•比勒陀利乌斯(Martius Pretorius,小比勒陀利乌斯)出任德兰士瓦首届总统,最终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德兰士瓦国家。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另外一部分布尔人留在了奥兰治河以北、瓦尔河以南的地区,他们建立了自治政府,接受纳塔利亚共和国的领导,在纳塔利亚共和国灭亡后,这里的布尔人于1844年宣布独立,并在1854年同英国签订《布隆方丹协定》,建立了独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Republik Van Die Oranje Vrijstaat),首都为布隆方丹。小比勒陀利乌斯几次试图吞并奥兰治自由邦,统一布尔人国家,但是因德兰士瓦内部的权利斗争而未能实现,所以南非得以维持两个布尔人国家长时间并存的局面。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21 15:06:00 +0800 CST  
5、第一次布尔战争
第一次布尔战争,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是英国与南非布尔人之间的一次小规模战争。
(1)英国吞并德兰士瓦
1876年,英属纳塔尔省总督谢普斯通(Sir Shepstone)于前往德兰士瓦共和国进行游说,劝其接受英国统治。由于财政困难,以及面临与东边祖鲁人王国的大规模冲突,德兰士瓦共和国接受了归并英国的要求。1877年4月,英国发表声明,德兰士瓦共和国成为英国殖民地,任命谢普斯通爵士为行政长官。德兰士瓦总统伯格斯辞职。
1879年祖鲁战争之后,英国消灭了祖鲁王国,解除了布尔人面临的最大威胁。由于英国人统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三年期间,并没有着手改善中下层布尔人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增加投资、改善当地的财政、经济和政治生活,反而允许英国商人进行土地投机、向布尔人补收以前欠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税款,引起了布尔人民广泛的不满情绪。
(2)布尔人起义
1880年9月,为了从土著手中收缴金伯利钻石矿作为工资发到黑人劳工手里的大量枪支,在英国保护国巴苏陀兰(今莱索托)发生了“缴枪暴乱。”英国驻德兰士瓦的主力部队南下镇压暴乱,留在德兰士瓦的英军总数不超过三千人,只驻守在比勒陀利亚、吕斯滕堡、莱登堡、斯坦德顿等几个重要城镇,防务空虚。该年12月16日,五千多不满英国治理的布尔人聚集在帕尔德克拉尔举行国民大会,宣布进行武装反抗,恢复南非共和国。推举在布尔人当中德高望重的保罗•克鲁格(S.J.Paulus Kruger)、皮埃特•茹贝尔(Jacobus “Piet” Joubert)和小比勒陀利乌斯(Martius Pretorius)三人为首领。同日,新组成的三人政府将南非共和国的独立声明送到了比勒陀利亚驻军的手中,英国人拒绝接受,下令各地驻军火速增援比勒陀利亚。
(3)作战过程
1880年12月17日,布尔人市民和英国驻军的冲突在波切夫斯特鲁姆爆发。12月20日,驻扎在莱登堡的英军第94团两个连驰援比勒陀利亚,在布龙克霍斯特干河(Bronkhorst Spruit)遭到布尔民团的伏击,第一场战斗打响。由于布尔人采取了游击战的战术,在交战中,英军247人中有77人阵亡,157人受伤,布军只有2人死亡,4人受伤。
1881年1月,增援的英军部队从纳塔尔殖民地出发,向德兰士瓦进军。英军司令科利将军(Sir George Colley)率这支千余人的援军,西进德兰士瓦。在纳塔尔与德兰士瓦边境的朗峡(Laing's Nek)受到茹贝尔将军的阻击。英军有93人被打死,133人受伤,54人被俘,科利本人也在山顶被击毙。布军方面只有1人阵亡,5人受伤。
1881年3月6日,英国和德兰士瓦军队签订停战协议,8月3日双方又签订了《比勒陀利亚协定》。该协定规定,保证德兰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22 12:23:00 +0800 CST  
6、第二次布尔战争
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年10月11日至1902年5月31日,英国与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之间的战争。
(1)德兰士瓦与英国的关系恶化
1884年,探矿专家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的一个偏僻牧场上,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简称兰德金矿,Rand)。随后在这座金矿上建立了约翰内斯堡。来自金矿的利润和税收使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与英国的摩擦。
1890年,德兰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约翰内斯堡的外国侨民要缴纳全额的赋税,但不得享受参加总统和立法会(Volksraad)选举的权利,除非在德兰士瓦住满14年并归化国籍。此外,所有的外侨都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这一法律遭到了英国的抗议,因为德兰士瓦的外侨大多是英国人。德兰士瓦同英属南非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壁垒、德兰士瓦对国内英资矿业公司的高额税收和经济限制,是19世纪晚期德兰士瓦同英国之间关系紧张恶化的三大主要原因。
(2)詹森远征
1895年,约瑟夫•张伯伦(Joseph Chamberlain)成为英国殖民大臣,矿业巨头塞西尔•罗得斯就任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该年12月28日,罗得斯的好友,南非矿业公司的高级职员詹森博士(Dr Jameson)带领500名南非公司的警察及几挺机关枪,企图远征德兰士瓦,推翻德兰士瓦的保罗•克鲁格政权。1896年1月2日,詹森武装在克鲁格斯多普被南非警察部队包围,除134人被击毙外,其余的人,包括詹森在内全部被俘虏。在约翰内斯堡准备发动暴乱的“外侨改革委员会”连忙举事,但也被南非警察镇压。詹森及其同伙被移交给英国,以“企图对友邦进行军事远征”的罪名判处15个月监禁。 约翰内斯堡“外侨改革委员会”的首领被德兰士瓦法庭判处死刑,后来在英国的强烈抗议下,被改为15年监禁,每人罚款两万五千英镑。
詹森远征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向德兰士瓦总统保罗•克鲁格拍发了一封著名的电报,表示祝贺,该电报恶化了英德关系,同时使英国下决心以武力解决与德兰士瓦的争端。
1899年4月,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爵士(Sir Alfred Milner)授意德兰士瓦的英国侨民给维多利亚女王写了一封申冤书,请求她保护英国臣民的利益。该年6月,米尔纳和克鲁格在布隆方丹就保护外侨权益问题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英方在谈判的同时,抓紧时间从海外向南非调遣军队。西方世界在1899年发起了同情和声援布尔共和国的运动。荷兰和比利时组建了众多的民间团体,征募捐款,发表文章,建立基金会,向德兰士瓦捐赠战时流动医院和医疗设备。来自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千名志愿者纷纷远渡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准备同布尔人并肩作战。
1899年9月,克鲁格告诉米尔纳,可以考虑把外侨得到德兰士瓦公民权的居留期限从14年减少为5年,但是要求英国今后停止对德兰士瓦共和国提出宗主权的要求。受国内舆论的影响,英国国会在给克鲁格的答复中说:“……女王陛下政府认为南非共和国政府的答复是消极的,或者是非决定性的……女王陛下政府保留对目前形势予以重新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最后解决手段的权利。”
为了给德兰士瓦增加军事压力,英国从印度和地中海各自调派了两千人增援纳塔尔殖民地。1899年10月9日,德兰士瓦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6月1日以后到达南非的一切军队,将一切争议问题付诸外交仲裁,限48小时答复。10月10日,张伯伦命令米尔纳对南非提出的条件予以拒绝。1899年10月11日下午五点整,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联邦议会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布战争爆发。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23 08:14:00 +0800 CST  
(3)第一阶段:布尔人的进攻
布尔人的战争计划是,在英国援军到达南非之前,集中优势兵力,分为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并包围两个主要的英军据点——莱迪史密斯(Ladysmith)和邓迪(Dundee),并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铁路线上英军主力驻扎的两个战略要地——马弗京(Mafeking)和金伯利。同时,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乱,牵制英军兵力,尤其是破坏东西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止增援的英军利用铁路向北挺进。此外,为了防备非洲土著趁开战之机进攻布尔人,由普林斯洛将军(Antonie Princloo)率重兵驻守远离前线的象河流域,防备佩迪人的暴动,800—1000人的民团驻守斯威士兰边境,1000人的民团驻守卡利登河谷的巴苏陀边界。
(4)塔拉纳山战役
1899年10月12日,由德兰士瓦军队和奥兰治武装部队组成的布尔联军向东开拔。布军总司令皮埃特•茹贝尔将军率领主力
部队,从东奥兰治翻越德拉肯斯山,进入纳塔尔殖民地,直扑纳塔尔英军主力所在地莱迪史密斯。10月20日清晨,追击的布军在塔拉纳山(Talana Hill)同驻扎在这里保卫莱迪史密斯外围防线的一旅英军发生了战斗。布军指挥官梅厄将军(Lucas Meyer)利用有利的地势和晨雾的掩护对英军发动了突然袭击。英军损失465人,布军损失145人。
另一支布军由有“西德兰士瓦之狮”之称的德拉瑞将军指挥,在10月11日进入英属贝专纳兰境内,切断了西开普铁路干线,从而阻隔了开普地区与罗得西亚间的联系。德拉瑞将部队分为两路,一路由克龙耶将军(Piet Cronje)指挥,包围马弗京,另一路(主要是奥兰治人)由路易•博塔(Louis Botha)指挥,包围了钻石重镇金伯利。
第三支布军渡奥兰治河南下,吸收了英属开普殖民地的小股布尔人武装,在开普东北地区活动,威胁东西开普铁路线。英军不得不对奥兰治河铁路大桥严密防守,提防布尔人的炸桥企图。西开普铁路线上最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和军用物资集散地德阿尔(De Aar)也遭到了布尔人的骚扰。为了保护东西开普铁路的正常通行,英国人不得不把4.7英寸的海军炮安装在列车上,在其掩护下慢慢推进,一小段一小段地修复铁路。
(5)莱迪史密斯会战
1899年10月30日(后来被英军称为 “悲哀的星期一”),莱迪史密斯的四千英军在乔治•怀特中将(Sir George White)的指挥下向布军发动反攻,在尼科尔森峡谷(Nicholson’s Nek)同茹贝尔指挥的布军主力遭遇,英军战败,损失1272人,余部退回莱迪史密斯,旋即被包围。由于莱迪史密斯防守严密,茹贝尔几次攻城不克,于是派出斥候部队深入英军腹地,前至到埃斯特考特(Estcourt)一线,侦察可以用来进行固守的地点。其余的主力部队则在莱迪史密斯周围扎营休整,等待英军海外兵团的到来。
10月底,由英国援军(南非远征军)总司令、曾经在爱尔兰镇压过当地起义的雷德弗斯•布勒上将(Sir Redvers Buller)率领的两万英国部队终于到达开普敦。从11月中旬开始,布勒指挥的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上向布军发动反攻:梅休因中将(Lord Paul Methuen)在西线解金伯利之围,弗兰奇中将在中线进攻奥兰治自由邦,布勒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在东线解莱迪史密斯之围。
布勒上将于12月15日清晨在莱迪斯史密斯西南的小车站科伦索(Colenso)对那里的布军发动进攻,企图强渡图盖拉河(Tugela River),前往莱迪史密斯。布勒指挥的兵力包括英军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共计16000人,此外还有四个轻骑兵团、由殖民地骑兵组成的三个枪骑兵中队。炮兵则有5个炮兵连,30门大炮,此外还有16门海军的12磅炮和4.7英寸炮。包括骑兵和炮兵在内,布勒的总兵力为22000人。投入科伦索之战的布尔军队包括来自约翰内斯堡、海德堡、克鲁格斯多普、弗赖黑德、乌得勒支等八个地区的民团,奥兰治自由邦的部队,还有约翰内斯堡和斯威士兰的白人警察部队,共计3500人。此外还有一门120毫米德制克虏伯榴弹炮,1门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2门75毫米法制什耐德-克鲁索加农炮,1门37毫米马克西姆速射炮(PomPom)。由于布军事先隐蔽了炮兵阵地,以及英军统帅的指挥失误导致兵力分散和战术死板,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到惨重失败,阵亡1139人,失踪250人,丢失10门大炮。布尔军队仅仅阵亡8人,伤30人。
在莱迪史密斯会战的同一时期里,英军在西线的金伯利和中线的斯托姆贝格也遭到失败,损失2800多人,在英国陆军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一星期”。布勒上将因为兵败,引咎辞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位。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24 15:42:00 +0800 CST  
(6)第二阶段:占领德兰士瓦
1899年12月17日,罗伯茨勋爵(Lord Frederick Roberts)被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任命为南非远征军总司令,基钦纳(Lord Herbert Kitchener)为参谋长。由于遭到失利,好战情绪在英国国民中高涨,索尔兹伯里内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得到支持。
1900年1月10日,罗伯茨和基钦纳抵达开普敦。他们带来了本土的第七军、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增援部队,以及驻印度和锡兰的三个骑兵分队。到1900年1月,南非战场上的英军增至18万,3月再增至22—25万人,居于绝对优势。此外,还有几千匹军马从英国和澳大利亚运抵南非,增加了英军的机动性。
1900年2月,在权衡了战场局势之后,罗伯茨改变了战略,将主攻方向从纳塔尔西移到中路兵力较弱的奥兰治地区,同时改变刻板的正面强攻战术,采取迂回夹击的策略。西线方向,英军击败布军最凶猛的“黑将军”皮埃特•克龙耶指挥的民团,于2月16日解放被围困数月之久的金伯利。东线英军于2月27日发动攻势,3月3日在多得雷赫特(Dordrecht)打败了布尔人,终于得以解莱迪斯史密斯之围。
消灭了最强悍的克龙耶对其左翼的威胁之后,罗伯茨将主攻兵力转回奥兰治,稳步向北挺进。由于吸取了第一阶段失败的教训,英军改变了战术。在遭到布军伏击时步兵部队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就近挖掘战壕,掩护骑兵对布军阵地发动冲锋。在这种战术下,布军在白杨树林(Poplar Grove)、亚伯拉罕牛栏(Abrahams Kraal)等地的阻击接连失败。3月10日,英军第六师和第七师在亚伯拉罕牛栏击败了布军装备最精良的约翰内斯堡警察部队。3月12日,奥兰治自由邦总统马蒂乌斯•斯泰因带领政府和国会官员逃出首都布隆方丹,逃往北方的克龙斯塔德(Kroonstad)。3月13日下午,英军开入布隆方丹。3月中下旬,英军部队伤寒流行,罗伯茨不得不下令就地休整,英军的攻势被迫中断。3月26日,布军总司令茹贝尔在柳树农庄(Willow Grange)之战中再次坠马重伤,次日宣告不治。根据他的遗愿,擅长游击战的路易•博塔(Louis Botha)继任布尔野战部队总司令。
1900年4月底,又有一大批英国援军开到南非。经过兵力调整,在主攻方向上,罗伯茨有八个步兵师(第3、6、7、8、9、10、11师、殖民地师)和第12骑兵师。英军在5月初重新发动进攻。5月12日,罗伯茨的大军攻克奥兰治自由邦的新首都克龙斯塔德。由于接连遭到失败,布尔人的士气一落千丈。在罗伯茨的宽大许诺下,许多在英军后方活动的民团团员纷纷向英国人投降,交出武器,然后返回自己的农场。到5月中旬,仍在战斗的布尔人只剩下了两万多人。
1900年5月24日,米尔纳勋爵在布隆方丹宣布英国兼并奥兰治自由邦。吞并奥兰治之后,英军加紧向德兰士瓦进攻。5月29日,弗兰奇将军指挥澳大利亚骑兵部队,在约翰内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击败了最后一支防御部队。5月30日,克鲁格总统乘坐火车离开首都比勒陀利亚。5月31日,罗伯茨进入约翰内斯堡,6月5日清晨开进比勒陀利亚。
1900年9月1日,罗伯茨宣布英国兼并德兰士瓦,并宣称战争结束。9月11日,克鲁格总统得到流亡的德兰士瓦政府授权,抵达葡属莫桑比克首府洛伦索马贵斯,10月19日,克鲁格乘坐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派来的巡洋舰格尔德兰号(De Gelderland)前往欧洲求援。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25 10:15:00 +0800 CST  
(7)第三阶段:游击战
攻占比勒陀利亚之后,罗伯茨的4万部队在原地休整。但英军从开普敦到比勒陀利亚的漫长补给线受到了仍在抵抗的布尔人的袭击。此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主要城市和铁路线已经被全部占领,布军开始转入游击战。在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两地,英军还挫败了多起布尔人的暴动企图。
罗伯茨将军于1900年11月29日离开比勒陀利亚,回国接任英军总司令的职务。他将南非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基钦纳勋爵,伊安•汉密尔顿勋爵(Lord Ian Hamilton)接任参谋长。
退出城市的布尔军队此时已经化整为零,组成多股游击队。布尔人的游击队在德韦特、德拉瑞、博塔、扬•史末资(Jan Smuts)和詹姆斯•赫尔佐格(James Hertzog)等人的领导下,发挥野战骑射之长,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1900年12月至1901年4月,布尔游击队在博塔和德韦特的指挥下深入英属开普殖民地作战。1901年4月到9月的冬季战役中,布军游击队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英军发动多次偷袭,并屡屡得手,俘获大量军火、给养和大炮。1901年9月至1902年5月,史末资和赫尔佐格再次进入开普殖民地。他们率领5000名骑兵,分成若干小股游击队,奔袭千里,深入英军大后方,一直推进到大西洋沿岸和开普敦近郊,迫使英国在开普地区宣布戒严。
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从1901年3月开始,基钦纳采取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设置集中营来对付布尔人的游击队。在布尔游击队活动的地区,英军架设铁丝网,将布尔共和国分割成若干绥靖区域,进行分区扫荡。铁丝网的总长度达6000公里。绥靖区内每隔1至2公里设一座木板碉堡,派士兵驻守,凡是有人走近碉堡射程,一律射杀。共设置了八千多座碉堡。在这些绥靖地区内,凡发现布尔农场主帮助游击队,则周围10英里内的农场、房舍一律烧毁。此外,基钦纳还一改以往对战俘的宽大政策,投降、被俘的游击队成员,以及参加过游击队的成年男性公民,一律流放到遥远的印度、锡兰和百慕大战俘营。在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殖民地,凡有响应“拿起武器”的号召的荷裔英国公民,一旦被俘皆判处死刑。

楼主 麟剑01  发布于 2018-11-26 08:18:00 +0800 CST  

楼主:麟剑01

字数:118794

发表时间:2018-06-02 16: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11 11:38:26 +0800 CST

评论数:1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