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彝族文化(欢迎指正)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服饰、住宅、生产工具,生活方式等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也是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
下面我就浅谈当今彝族的文化,属于个人愚见,如果你觉得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妥,欢迎指导!


一:语言文字
如果把一个民族比作一个人体,那么语言文字就是这个人体的血液,血液一旦干涸,其它的会随之腐烂。
可如今,由于政策的落实不够,由于自己的意识不够,使语言文字的发展状况达到了令人堪忧的境地。学校是最有效的传承发展的途径,可是在彝族聚居区开设了彝文课的少之又少?即便是零星的象征性的开了彝文课的学校,真正当成主课的又有多少?


根本原因:各类公考不考彝语文
各类公考,不考彝语文,各类院校,只加象征性的民族分数,学和不学一个样,这样的外因再加上民族文化自信自觉的不够,导致语言文字以惊人的速度在流失……


要想彝族文字不再继续流失,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争取“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落实,从象征性的加民族分数过度到考彝语文科,这样才从真正意义上保护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2、我们要自觉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尽可能的影响、带动身边的人来热爱、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
3、少一些口号,多一些实际行动,运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二:毕摩文化
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组成,其载体——毕摩文献,是了解古代彝族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文历法、文学艺术、军事等思想的珍贵资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文化,为人类史前史、古代彝族文化等研究提供了不可企及的范本.随着外来文化的渗入与交融,毕摩文化面临着新的冲击,文献典籍不断流失。


三:高价彩礼
这个我不止一次提过这个问题,彩礼,不是彝民族独有的习俗,它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按照这种风俗,男方要向女方家给予适当的彩礼。其实也相当于把婚姻关系看着是一种契约关系。使婚姻从订婚到结婚生子有一定的保证,当然也使婚姻的长久多了一层保险,也向辛苦抚养子女的女方家告慰了自己的一点心意,婚嫁有彩礼,本是一件好事,可今天的我们,这样美好的习俗被我们发扬得变了样,经过了解,百分之九十的同胞都觉得现在的彩礼太高,已经无力承受。

四:铺张浪费的丧葬习俗
近几年,一说起凉山彝族的丧葬,在人们头脑中浮现的是“铺张浪费”,“死要面子活受罪”等字眼,一位老人去世的话,杀几十头牛和以及不计其数的猪羊,这当然对于能承受消费的人无可厚非,但更多的家庭还是没有能力承受的,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情况,老为了所谓的面子,老人去世之后到处借钱大操大办,然后一辈子负债累累……如果不再制止这样的虚荣心,攀比心,如果不改变这样愚昧无知的观念,我不知道这将会给彝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五:酒文化
酒在古老的彝族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酒是彝族迎来送往、结交朋友、联络感情的桥梁;酒是彝族礼仪姻亲、谈婚论嫁的粘合剂;酒是彝族调解社会纠纷、化解矛盾的最佳赔罪物。酒文化在彝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可如今,这个习俗已经被我们传承得变了样,学会了“吹瓶、525”等各种层出不穷的花样,忘记了真正的酒文化:“酒是用来品的”,如今,出门便是酒,农村里红白喜事啤酒满天飞,开喝不倒不罢休.....


我们不能误读文化习俗,我们要多学习彝族文化,领会其真正的含义,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个人素质,紧跟现代化的步伐,走向复兴,我相信我们的彝族明天会更好……

楼主 苦里期  发布于 2018-08-14 16:42:00 +0800 CST  

楼主:苦里期

字数:1472

发表时间:2018-08-15 00: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11 23:30:39 +0800 CST

评论数:3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