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夫长、掌旗官、军号手、近卫军以及辅助军军备简介

承接上个帖子:http://tieba.baidu.com/p/4573959098
百夫长:
百夫长是罗马军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军官,负责在前线指挥军团当中最基本的战术单位百人队,但百夫长的职责并不仅仅如此,根据塔西佗在《编年史》里的描述,百夫长同时还负责士兵劳役、训练和假期的安排(因此才会出现贿赂百夫长来逃避过重的劳役或请假的情况),惩罚执行(有位百夫长就因为实施抽打惩罚将皮鞭抽断后还会说再来一根而获得外号“再来一根”)
而在凯撒的《高卢战记》第一卷第17章里,我们还能看见百夫长还会和侦察兵一起负责营地的规划和选址:
“一七、凯撒知道了这些事情,就派侦察部队和百夫长们前去选择宜于扎营的地方”
而这类是事情在帝国时期则由营帅(这一职位首次见于塔西佗的记载)一职担任
《兵法简述》:


百夫长是士兵的楷模,身先士卒,往往具有鼓舞士气的作用,因此百夫长的伤亡往往也是大于士兵的,在凯撒的两篇著作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百夫长的英勇行为(比如狄拉基乌姆战役中带领麾下士兵以少敌多坚守工事,盾牌上有100多处弹痕的猛人)在法萨卢斯战役中,恺撒的部队中有30名百夫长阵亡,占百夫长总数的8%,而阵亡士兵却只占士兵总数的1%,由此可见一斑。
职位与升迁:
百夫长是罗马军队中很早便有的官职,这项职务的实际内容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略有改变:
最早在波里比阿的时代,每个百人队仅有60人,而一条战线的10个中队,也就是20个百人队的20名百夫长,会根据个人优点先选出10名前百夫长(centuriones priores),再选出来10名后百夫长(posteriores)而每个中队2个百夫长的统领方式是,当两名百夫长都在时,资深的百夫长统领队伍右半部,资历较浅的统领队伍左半部,只有一人在场时全部交由在场的百夫长指挥
而到了马略改革以后直至帝国时期,百人队的人数便增加到了80人,百夫长也不再选举分前后百夫长,而是分为普通百夫长和首席百夫长,百夫长的地位升迁也不再依靠选举而是依靠提拔,提拔的标准应当是其表现,凯撒在其著作中经常提到百夫长靠英勇的行为引起统帅的注意,而在《内战记》第一卷46节中也提到一个提拔到首席百夫长的例子:“在第一次交锋中,我军约阵亡七十人(其中包括第十四军团的一个首列百夫长昆图斯·享尔吉尼乌斯,他是因为勇敢超群,被从较低级的百夫长提升到这个位置上来的)”
首席百夫长拥有较高的职位,甚至命令低级的百夫长、参加军事会议以及代表军团面见统帅:《高卢战记》第一卷41章
“四一、这番话一说,全军的情绪都极奇妙地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要求马上投入战斗的巨大热情和渴望。第十军团因为得到他的好评,首先通过他们的军团指挥官们来向他道谢,并向他保证,他们已经作好一切战斗准备。其他各军团也通过他们的指挥官和首列百夫长,向凯撒作了解释,说:他们既不怀疑、恐惧,也不想妄自干预作战机宜,认识到这是应由统帅绝对掌握的事情。接受了这些解释,同时通过狄维契阿古斯——这是所有高卢人中最得他信任的一个——询明了道路,知道他可以绕道五十多罗里,领着军队从一条开阔平坦的路前进。他就照上面所说,在第四更起程。经过不断的行军,在第七天,侦察人员向他报告说:阿里奥维司都斯的军队,离我军已经只有二十四罗里了。”
第三卷第五章:
“五、战斗连续不停拖到六个刻时以上的时候,我方人员不仅精力不济,就矢矛也难于为继了,敌人的进攻却分外猛烈,开始趁我军精疲力尽的时候,拆毁我军的战壁,填没我军的壕堑。在这事机万分危急的时候,首席百夫长布勃密斯·塞克司久斯·巴古勒斯——即我们说过跟纳尔维人作战时受伤多处的那个——和智勇兼备的军团指挥官该犹斯·沃卢森纳斯,急忙奔到盖尔巴这里来说:唯一可保安全的办法只有突围,试一试最后这一步棋了。于是盖尔巴召集百夫长们,命令他们很快通知兵士们,暂停战斗片刻,收集起投掷进来的武器,并略事恢复疲劳。后来,一声令下,从营中突围出去,把他们全部的安全希望,都寄托在勇敢上面。”
第三卷第30章
“三O、 双方作了这样的一番争论之后,考达和首列百夫长们激烈地反对萨宾管斯。萨宾管斯为了使士兵们都可以听见,用一种比平常更响亮的声音叫着说:“算你有理,悉听尊便吧!我却不是象你们这种在死亡面前吓昏了头的人。士兵们会了解的,如果真的发生什么严重的事情,他们自会向你们算帐。因为如果你们允许,后天他们就可以跟附近的一个冬令营联合起来,跟别人一起应付这次战争,不至于远远地离开别人孤立着,在刀剑之下或饥饿之中丧生了。”
第六卷第七章:
“晚上,拉频弩斯召集了军团指挥官和首列百夫长,说明了他的计划”
待遇:
百夫长的奖金也要高于一般士兵:
如《高卢战记》第八卷第4章就记载了凯撒奖赏百夫长的奖金十倍于士兵:
“四、凯撒看到兵士们在这样隆冬的时候,经历了行军路上的巨大困难,在难于忍受的严寒之中,仍旧以极大的耐心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工作,为了酬劳他们,答应给他们每人二百塞斯退司,每个百夫长二千,作为代替战利品的奖金。”
而根据《罗马共和至帝制初期军团研究》的叙述,从波里比阿的时代开始,百夫长的军饷就是士兵的两倍,一直持续到马略改革后:
“高卢战争中,罗马开始固定为长期在外作战的士兵发放军饷。到波里比阿时,随着战争的频繁,士兵长年滞留疆场,军饷的发放渐渐固定化和正式化。每个步兵的军饷为每天 2欧布尔(2 obols),百夫长是步兵的 2 倍,而骑兵 1 德纳里。”
“马略规定普通士兵每年一般为 1200阿司,百夫长为 2400 阿司,骑兵为 3600 阿司。”
首席百夫长的职位之高和实际权力之大,这也就是为何百夫长们都拼命争取这个职位:
《高卢战记》第三卷第44章
“四四、这军团里有两个极勇敢的人,一个叫季度斯·普尔洛,另一个叫卢契乌斯·瓦伦纳斯,都是即将升到首列的百夫长。他们中间不断争论究竟谁该比另一个领先。为着争取这个位置,每年都极激烈地开展竞赛。当工事前的战斗进行得十分紧张时,这两个人中的普尔洛说:“瓦伦纳斯,你还迟疑什么?难道你还要等什么更好的机会来表现你的勇气吗?今天就应该决定我们的争论了。”说完这话,他跨出壕堑;向敌人最密集的部分冲去。瓦伦纳斯怕人家说他胆怯,也不肯再停留在壁垒上,便也紧紧跟上来。在和敌人距离不远的地方,普尔洛把他的矛掷向敌人,一下就戳穿了向着他奔来的一个敌人。当这人受伤昏过去时,敌人用盾掩盖住做一边把他们的矛四面向普尔洛投来,使他没有退身之地。他的盾被戳穿了,还有一支矛钉在他的腰带上,同时把他的创鞘弄得斜到了另一边,他伸手拔剑时却左拔右拔抽不出来,正当他的手在摸索时,敌人围上了他。他的对手瓦伦纳斯赶向他那边,在他危险时给了他帮助。所有的敌人都认为普尔洛已被矛刺死,马上放开他,转过身来攻击瓦伦纳斯。瓦伦纳斯用剑跟他们短兵接战,杀掉二个人之后,其余的都被驱回去一段路。不料他正追得起劲时,一个筋斗跌进地上的洼坑里。这一下他又被敌人包围起来,普尔洛也赶来帮助了他。虽然两个人杀掉好几个敌人,却都一点也没受伤,在热烈的喝采声中退回壕堑。在这番竞争和比赛中,命运之神好象先后轮流光顾了这两个对手,使一个成为另一个的助手和救星,以至要判别两个人中究竟哪一个比较勇敢些也不可能。”
形象:
百夫长的形象一直以来只有公元1世纪左右的浮雕可以作为其形象考证,波里比阿并未在其著作中描写到百夫长的具体装束,因此我们姑且认为其装备与普通士兵无异。而公元1世纪以来百夫长的装备形象则可以通过下列两个例子做一个准确的还原:
首先是一位1AD中期的百人队长Titus Calidus Severus的墓碑。墓碑清楚的显示了他曾经穿戴过的鳞甲、护腿和带横向盔冠的类似蒙氏或coolus的头盔。更有趣的是他的随从和他的马。在罗马军团中很多百人队长都拥有马。尤其是那些第一大队中的百人队长。但这些马基本上是作为行军之用,而不是作为骑兵马在战场上撕杀的。如下图:


在罗马军团百人队长复原工作中最有名气的百人队长是1AD中期的Marcus Favonius Facilis. Facilis的 墓碑成为了世界各地的复原军团所参照的最佳资料。荷兰的第10军团所复原的百人队长几乎和墓碑上的是一模一样。他的主要护具显然是锁子甲。但它的形状的确比较特殊(腹部的圆弧部分),肩部的加厚片和雕塑上的一样长。他的剑被配置在左侧,和军团士兵相反。他藤杖也和雕塑相符。只可惜雕塑上没有显示他所戴的头盔。如下图:


浮雕是来自第18军团的首席百夫长,名叫马库斯·凯利乌斯,死于公元9年
综上所述,百夫长的标准装备为短袖,至腰有肩膀加强片的锁甲、鳞甲、戴有横冠的同时代头盔,短剑,护胫以及那经典的藤杖,有时候还会佩带圆盘装饰,总体就是如下形象:


给我再来一根!
还没发完,请先别插楼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00:00 +0800 CST  
掌旗官:
掌旗官是一个军团里负责持旗并用旗帜发布信号、鼓舞士气、作为集合标志的军官,根据《兵法简述》的分类掌旗官分为鹰旗手、帝像旗手、旗官:


这样的说法同样在波里比阿和凯撒的著作里得到印证,根据波里比阿的记载,每个中队也就是两个百人队有两名掌旗官,而凯撒在《高卢战记》第二卷第21、25章中也同样描述了中队(连队)旗帜:
“二一、必要的命令发布好之后,凯撒为要鼓励士卒,急急赶向随便遇上的那个军团去,正好途上第十军团。他没用更多的话鼓励士兵们,只吁请他们记牢自己原有的英勇,心里不要慌张,奋勇抵住敌人的攻击。当时敌人离他们已只有一矛可以投及的距离,他发出了接战的号令。同样为了鼓励士卒,他又向别的部分赶去,正好遇上战斗。时间十分急迫,敌人的斗志又十分坚决,我军不仅徽号没佩好,甚至戴上头盔、揭掉盾上的套子的时间都没有,各人从工事上奔过来时,恰好遇上随便哪一部分、第一眼看到随便哪个连队标志时,就在那边站定下来,免得因为寻找自己的队伍而浪费了战斗的时间。”
“二五、凯撒在鼓励了第十军团之后,向右翼赶去,他看到自己的部下正受到沉重的压力,第十二军团所有连队标志都集中到一个地方,军士们也都拥挤在一起,使自己的战斗受到了妨碍,第四营的全部百夫长都已阵亡,指标志的人也被杀掉,连标志都已失落,其余各营的全部百夫长,几乎不是负伤便是阵亡,其中一个极勇敢的首席百夫长布勃留斯·塞克司久斯·巴古勒斯已经受了好几处重伤,无法再支持。其余的人都松下劲来,有些人由于自己身后失掉了掩护的人,就退出战斗,以避锋刃。另一方面,敌人却只管在正面从低处向上进攻,同时还冲击两面侧翼。看来形势已经十分危急,而且没有任何可以动用的后备力量。凯撒在后军的一个兵士手中抢过了一面盾——因为他自己来的时候没有带——就向阵线的第一列赶去,一面叫着百夫长们的姓名,鼓励着其他兵士,吩咐他们把连队标志移到前面去,连队与连队之间拉开,以便更自由地运用剑。他的到来,给士兵们带来了希望,他们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各人都想在统帅的亲眼目睹之下,表现出自己即使身历险境时还骁勇善战到何等程度。敌人的攻势稍稍被遏止了一些。”
形象:
同百夫长一样,掌旗官的形象也基本是在公元1世纪左右的浮雕中得以看到,因此同百夫长一样,波里比阿时代的掌旗官装备我们姑且认为和普通士兵无异,可能在装饰上略有增加,比如狼头,那么掌旗官的具体浮雕形象如下:



以上两幅是Tropaeum Traiani上的掌旗官形象
从上几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掌旗官的形象存在差别,但是却并非没有规律可寻
但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大致有三类军旗:圆饼旗(大队旗),方旗(军团旗),和装有雄鹰雕像的旗帜(鹰旗)


现代复原:

这些旗帜的含义由于我手上没有资料,故而无法延伸,还望有人能指点迷津
而持这三类旗的掌旗官,在以上浮雕中有不同的形象:
根据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拉真功德柱上的图我们可以看出,持大队旗的掌旗官穿戴兽首装饰的头盔,短袖、长至臀部,肩膀无加强片的锁子甲以及一柄短剑
第二幅图我们可以看出,持鹰旗的掌旗官不穿戴任何头盔,身着同上样式的锁子甲,佩带圆饼装饰,持短剑,还有一个椭圆盾牌
而从第三幅图和第四五幅图中可以看出,持军团旗的掌旗官不穿戴任何头盔,穿戴同上样式的锁子甲,持一柄短剑,披有披风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旗帜,就是皇帝雕像
这一风俗记载于塔西佗的历史:第一卷,第41章中:“当他看到武装士兵逼近他的时候,卫护伽尔巴的步兵中队中的旗手-据说他的名字叫阿提里乌斯·维尔吉里奥就把伽尔巴的像从军旗上扯下来抛到地上” 以及韦格蒂乌斯的《兵法简述》:
而具体样式在来源于这个浮雕:



这是一名掌旗官的墓碑,皇帝肖像极有可能是克劳狄皇帝的
这类掌旗官身着同上样式的锁子甲,穿戴兽首(肩膀上挂着兽皮,但是没有穿戴起来)持一柄短剑,还有军团士兵可能会佩带的皮革腰带装饰
注意,除了第一幅图的掌旗官配剑在左侧,其余的掌旗官雕像配剑均配剑于右侧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01:00 +0800 CST  
军号手、喇叭手:
一支军队除了军旗外,还需要乐器对军队发布命令,就像我国的击鼓鸣金,罗马军队也有自己的乐器来发布命令,那就是军号和喇叭,吹奏这些乐器的就是军号手和喇叭手,根据韦格蒂乌斯在《兵法简述》中的记载,他们吹奏不同的乐器以区别军令,并且和旗帜进行配合:




可以看出,军号、喇叭手一般而言和掌旗官的装备类似,身批同款式的锁子甲,配一柄短剑,有的戴头盔(如图拉真功德柱上)有的不戴,但有时也并不穿盔甲
今人复原形象:
左边是军号手,右边是持皇帝雕像的掌旗官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02:00 +0800 CST  
近卫军的装备根据塔西佗在其《历史》一书中写的部分,应当只有头盔不同:
虽然塔西佗只提到了头盔,却没说具体什么样,也并没有说胸甲、盾牌等装备,但是浮雕则印证加补充了他的说法:
这是一张整体形象的浮雕:

从下图可以看见,在马库斯·奥勒留皇帝(骑马的那位,可以具体去参照马库斯·奥勒留的骑马像)身边站着的士兵都是这种纵鬃的精致头盔,他们在皇帝身边,又与奥勒留功德柱上的其他士兵头盔不同,显然是近卫军,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卫军不但有肌肉甲,还有鳞片甲:
当然,还有环片甲,如下图图拉真功德柱的浮雕:

再来一张带有图拉真本人的:


上面三幅图综合起来其实已经将近卫军的形象摆在我们的面前了,那么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近卫军的装备,首先是整体装备:近卫军头盔、一面军团士兵使用的盾牌、短剑、标枪、一件胸甲
接着,我们详细谈谈具体部件:
头盔,显然不同于其他头盔,更为精致,并且是纵鬃,总体样式接近高卢盔,有护颊,后颈部突出的防护,盔前部有向上突出加强部分
接着是胸甲:我们可以发现,奥勒留时代的浮雕上,近卫军为鳞片甲和肌肉甲,而在图拉真的浮雕上,则为环片甲,但并没有发现锁子甲
然后是盾牌:同样的,这具有时代性,在图拉真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盾牌样式是军团士兵使用的方盾,而到了奥勒留时期,则改成了曲面椭圆盾,而这同样的,与军团士兵保持一致
接着是武器:同样使用短剑,但是至少在奥勒留时期,皮乌姆标枪则似乎变成了长矛
服饰:可以看见,袖子和裙子拥有条状皮革制作的装饰,整体风格甚至与皇帝的军服无异,同军团士兵朴素的裙子和袖口形成差别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05:00 +0800 CST  
辅助军
辅助军,顾名思义,辅助作战的军队,是弥补军团数量或者战术不足而组建的军队。
辅助军最早脱胎于同盟军和雇佣军,自罗马成为意大利霸主开始,单纯军团组成的军队就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战争需要,因此罗马人当时从意大利的同盟当中大量征召同盟军,甚至雇佣意大利以外的外族雇佣军来协助军团作战,这就是辅助军的前身。
在马略改革以后,由于经历了同盟者战争,意大利的同盟者全部变成了罗马公民,因此同盟军的制度只能土崩瓦解,军团里的骑兵和轻步兵单位又被剔除(罗马的军队也极不擅长这两类兵种,罗马的骑兵在布匿战争的表现十分糟糕,罗马一直以来也都缺乏优秀的轻步兵),军团全部由重步兵构成,但是军队当中不能缺少骑兵和轻步兵,于是罗马便以雇佣、条约摊派等方式,从非罗马公民中征召辅助军队协同军团作战。随着罗马的疆域日益扩大,辅助军的来源也日益扩大,从行省的自由民到同盟、附庸国提供的军队,再到雇佣军都是辅助军的重要来源。
而随着帝制的建立,辅助军逐渐的制度化和正规化,辅助军的成分也在发生微妙的改变,直到3世纪卡拉卡拉将公民权授予全部自由民为止,辅助军才从历史舞台消失,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辅助军的演变:
共和国时期的辅助军:
马略改革时,罗马已经并吞了西班牙三分之二的领土建立了两个行省,在阿非利加原迦太基地区建立了行省,在希腊地区和亚细亚也建立了部分行省,但是在罗马的势力范围内,还掺杂着大量的同盟、附庸国存在,直到维斯帕先时代才逐渐吞并殆尽,因此罗马辅助军除了在行省征召的外同盟、附庸国中征召辅助军也有较大比例,比如北非的努米底亚,希腊地区的色雷斯,亚细亚地区的加拉太等附庸国,在凯撒内战时期就提供给庞培方大量的辅助军
仅仅出现在史料里的各地区辅助军就有如下:
行省:西班牙皮盾兵和骑兵、高卢轻步兵和骑兵、阿非利加行省提供的轻步兵和骑兵、克里特弓箭手和投石手、巴里阿里投石手,希腊地区的多罗彼人、阿开那尼亚人和挨托利亚人的轻装部队、伊利里亚骑兵、帖撒利人骑兵
同盟、附庸国:努米底亚骑兵和轻步兵、色雷斯骑兵、日耳曼人骑兵,希腊、斯巴达人的军队,东方的赫勒斯滂人,俾泰尼亚人,福里基亚人,爱奥尼亚人,吕底亚人,旁菲利亚人,彼西底亚人,巴夫拉哥尼亚人,西里西亚,叙利亚,腓尼基,希伯来人和他们的邻居阿拉伯人,塞浦路斯人,罗得斯人的各类军队、亚美尼亚人的骑兵、甚至还有来自帕提亚的弓骑兵和米底的重装骑兵


兵役:
同此时的军团一样,在法律上并非是常备军,是随着战争需要而征召,此时的辅助军似乎并没有服役期的规定,因为其存在就是因为战争,战争存在,他们就存在,共和末期因为连年的战争,常常一直服役,而一个适龄青年要服役多久可以免除兵役则没有资料,这可能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关,共和时代即便是行省也极大的保留了自身的风俗习惯
编制:
重装步兵以大队为单位,其装备和作战风格基本是按照罗马人的军团来的,这点在凯撒的著作中十分明显,西班牙的皮盾营,尤巴国王的军团,都是典型的例子
骑兵和轻步兵则似乎并没有准确的战术单位,在记载中都是没提及他们有固定的编制,且这些部队显然的有其自己民族的作战风格特色,所以其编制应该是按照其自己民族的编制
辅助军的长官都是本民族的首领,并非罗马指派,比如凯撒的高卢骑兵,就是由其首领率领
待遇:
此时的辅助军并无任何薪饷,服役结束也没有任何补偿措施,因为他们是根据条约进行的强制征召,而非招募
作用:在共和末期的内战中,我们不难发现,辅助军中除了骑兵外和部分罗马化的重步兵外,其他类型的比如轻步兵和本民族化的重步兵的作用较小,并且极度依附于军团,少有单独行动(但并非没有,凯撒就曾经派遣克里特弓手和巴里阿里与努米底亚的轻步兵单独出击过)因此也常常遭到忽视,军队当中除骑兵外的辅助军更是大多数字不详,有时和军团比十分的少(比如雷必达在进攻西西里的庞培时,带了12个军团却只带了500名骑兵),总量也不尽如人意,屋大维在解除雷必达军权后,坐拥45个军团,却只有4万轻步兵,2万骑兵,安东尼在菲力比会战后,分得的28个军团加上辅助步兵才17万人,分得的骑兵才1万人,即便是骑兵,也基本无法离开军团步兵的支援(无论克拉苏还是凯撒或是安东尼,其派遣骑兵作战多为先锋,后面总要跟随军团,凯撒在法萨卢斯战役获得胜利靠的也是军团,安东尼拯救率领骑兵被帕提亚人包围的部下时靠的也是军团),战役的胜负关键一般在于军团,辅助军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是辅助之用,虽然这样的辅助不可或缺(安东尼东征之所以没有落得克拉苏的下场,就是靠的骑兵和投石兵)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06:00 +0800 CST  
帝国时期的辅助军:
奥古斯都对辅助军进行了大量改革,首先就是将其和军团一起设立为常备军,并订立了相应的制度体系,在被纳入体系的同时,辅助军也在不断的罗马化:
编制:
帝国以来,辅助军被纳入正式的编制体系:
《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中有其编制的表格如下:


而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王鹤博士的《辅军与罗马化关系探微》进一步明确了千人骑兵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除此之外在维斯帕先时代,由于巴达维人的叛乱影响,辅助军的长官改由骑士阶级的罗马军官担任
兵役:
奥古斯都规定辅助军服役达25年,某些士兵可能还需要多服役 1 年即 26 年,因为退役令每 2 年发布一次。有时士兵为了等待退役令不得不多待一年。
待遇:
同共和时期不同的是,奥古斯都开始,给予辅助军定期的薪饷和退役待遇
辅助部队的薪饷较之正规军团要少的多。具体细节现在已不可考,各种证据表明,在奥古斯都时期,常备辅助骑兵大约的收入是每年 200 德纳里,辅助步兵为 100 德纳里。
除此之外还能得到不定期的赏赐,享受军团基地的优越条件,退役后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等特殊待遇:
《辅军与罗马化关系探微》:


成分:帝国建立以来,就在不断的吞并同盟、附庸国,在早期帝国尚可见到不少附庸、同盟国提供的军队,尤其在附庸、同盟国多的东方,比如维斯帕先在镇压犹太人起义的时候就得到过东方附庸国提供的辅助军,而到了维斯帕先以后,附庸、同盟国基本销声匿迹,并且由于军人的待遇提高,生活条件较为良好,辅助军退役后还能获得罗马公民权这样的特权,对于没有罗马公民权的行省民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因此辅助军主要来源就越来越倾向于行省自由民,随着罗马世界的形成,文化的传播,行省的罗马化也在不断加深,其特点也越来越多的趋于罗马化,不过仍然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非行省辅助军,比如日耳曼人,他们仍以自己的特点(光着上身)作战
作用:
随着罗马化和待遇的提升,辅助军的战术地位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如前文所述,共和时期的辅助军多依附于军团,总体数量和单个战役动员数量较少,战役的胜利也多是靠军团取得
但在帝国时期,首先辅助军的数量大大增加,在总量上基本达到了和军团1比1的比例,甚至有时比军团还多,而在具体调动时,在个别区域辅助军和军团规模比甚至达到了1比2:
《罗马帝国的大战略》第二章注释


在不列颠仅被辨识的辅助军单位就多达64个,总数约3.2万人,而不列颠的军团士兵仅有3个军团约1.5万余名士兵,比例多达1比2


在维斯帕先奉命镇压犹太人叛乱之前,叙利亚总督率领约7000人的军团士兵和14000人的辅助军,比例同样高达1比2
在塔西佗的《编年史》中,日耳曼尼库斯首次率领刚被镇压哗变军队渡河攻击日耳曼人的时候,其组成为1.2万军团士兵和26个辅助步兵中队,8个辅助骑兵中队,辅助军数量为1.7万人。比例约为1比1.4 可见辅助军的调动往往依据实际需要增加
当然,大部分还是约1比1 的比例或者略少,这要看具体情况,但总体而言比共和时期要多不少
其次出现了大量的辅助军堡垒,辅助军开始独立担负军事任务,比如巡逻、驻守


再者,辅助军在战役中的作用也极大的提高
根据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的记载,公元83年阿古利可拉还在一次战役中单独依靠辅助军消灭了敌人的军队
日耳曼尼库斯在与阿米尼乌斯的会战中,发现了其埋伏的骑兵,他留下自己的骑兵预备,让士兵先行进攻,等敌人从自己在前线的步兵身后出现时,骑兵冲击反包了敌人的饺子,这场战役的胜利全靠辅助骑兵
再其在与日耳曼人的一次作战中,一队高卢辅助军大队挡住了敌人酋长突击的去路,保护了弓手阵地:塔西佗的《编年史》“他冲到弓手那里去,如果不是莱提亚人、文戴里奇人和高卢人的步兵中队用队旗把他挡住的话,他会突破弓手的阵地的。”
从图拉真功德柱上,也可以看出辅助军甚至有时在军团前面与敌人作战,更是有全部是辅助军独立守卫堡垒的画面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08:00 +0800 CST  
辅助军军备:
由于辅助军的特殊性,所以本文只列举了部分典型的辅助军的军备情况:
高卢辅助军:
在各类史料里,高卢辅助军以骑兵最为出门,除此之外,在塔西佗的记载中,高卢辅助军同样提供轻重步兵,那么先来介绍一下骑兵:
护具:
头盔:
根据这项记载:《高卢战记》第七卷45章:“听到这报告时,凯撒就在刚过半夜时,派几队骑兵到那边去,他命令他们到各处去驰驱奔走,故意比平时更加大声地喧闹。天明时,他又命令把大批运辎重的骡于从营里赶出来,叫骡夫们去掉骡子身上的驮子,戴上头盔,装扮成骑兵的样子,骑着它们故意很招摇地满山遍野兜圈子。他还派少数骑兵混在他们一起,更广泛地到处驰突,故意张大声势”我们发现,高卢骑兵应当是戴有头盔的,显然,为了装成骑兵必须要像骑兵,至少要装备足以体现是骑兵的装备才行,而凯撒让他们都戴上头盔装骑兵,因此可以推定头盔是骑兵标配,那么,此时高卢人的头盔是什么样的呢?
共和时代罗马人所戴的蒙式头盔根据考古发现就是高卢人的头盔样式演变而来,如下图:


铠甲:
关于铠甲,我们则可以从普鲁塔克的名人传里略知一二:
首先是其克拉苏传里关于凯撒借给他的高卢骑兵的记录:

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写着赤裸上身,不过,同样清楚的,罗马人认为这些是轻装骑兵
那么,高卢人是否只有轻装骑兵呢?再看看其凯撒传:


阿莱西亚围城战里,罗马人缴获的战利品里就大量的胸甲,显然高卢人不应该缺乏胸甲这样的装备,而且罗马人的锁子甲源于高卢人(见先前波利比阿关于富有士兵装备有凯尔特人的锁子甲的记载),骑兵又显然比步兵更富有,因此我们可以这么判断,高卢的骑兵有赤裸上身的轻骑兵,但是高卢人并不缺少铠甲,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其骑兵都是无甲的,那么高卢骑兵的铠甲应当是什么样式呢?
根据波利比阿的说法,罗马人的锁子甲就是从高卢人那里弄来的,样式基本是相同的,浮雕也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高卢的铠甲为锁子甲,和罗马是同款,都是无袖,长至大腿,肩膀有加强片
盾牌:
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即便是不装备护甲的轻骑兵,也装备盾牌:


武器:
矛:
《高卢战记》第五卷第45章:“叫他送信到凯撒那边去。这个人把这封信缚在矛上带走,由于他是高卢人,在高卢人中奔走,没有引起怀疑,终于到达凯撒的所在。”
《高卢战记》第八卷第48章“康缨斯催着他的马,驰到沃卢森纳斯的马近旁,举起矛用尽全力一下把他的大腿中部刺穿。我军看到他们的指挥官受伤,马上毫不犹豫地站住,转过马来驱逐敌人。”
矛头:


长剑:
那么高卢骑兵还配备什么武器呢?根据克拉苏传里的记载,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配备剑作为肉搏武器:


在拉坦诺文化晚期 凯尔特人的长剑的文物:

长短不一,长度约为70厘米到1米左右
剑鞘:


那么总结而言,高卢轻骑兵的装备至少在共和末期情况是这样的:头盔、盾牌、配长剑、长矛
那么重骑兵呢?首先头盔毋庸置疑,除了上述装备还有胸甲,应该是锁子甲为主,罗马人的锁子甲都是从高卢人那里学来的,且并无其他证据证明高卢人拥有其他类型的铠甲,然后是配剑,高卢人使用长剑历史悠久,且轻骑兵和步兵都配备,罗马人日后的骑兵同样配备高卢长剑进化而来的spatha长剑,重骑兵没有理由缺乏长剑,当然,同样不会缺乏骑兵惯用的长矛
步兵:
高卢步兵的装备着墨较少,和骑兵的装备应当类似,有轻装有重装,但很可能轻装为主,头盔盾牌长剑则是标准配备,但是相比骑兵,高卢步兵装备有投掷用的标枪:
《高卢战记》第一卷:
“二六、战斗就这样分为两面。长期地激烈进行着,直到他们再也挡不住我军的攻击时,一部分开始退到山上去,一部分集中到他们的辎重和车辆那边。尽管这场战斗从第七刻时一直延长到傍晚,但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却谁也没有看到任何敌人转过身去逃走的。辎重附近,直到深夜还在进行战斗,他们把车辆排列起来当作壁垒,站在高处向我军进攻的人投射矢石,另有些人则躲在战车和四轮车之间,朝上发出梭标和投枪,杀伤我军。”
第五卷:
“四四、这军团里有两个极勇敢的人,一个叫季度斯·普尔洛,另一个叫卢契乌斯·瓦伦纳斯,都是即将升到首列的百夫长。他们中间不断争论究竟谁该比另一个领先。为着争取这个位置,每年都极激烈地开展竞赛。当工事前的战斗进行得十分紧张时,这两个人中的普尔洛说:“瓦伦纳斯,你还迟疑什么?难道你还要等什么更好的机会来表现你的勇气吗?今天就应该决定我们的争论了。”说完这话,他跨出壕堑;向敌人最密集的部分冲去。瓦伦纳斯怕人家说他胆怯,也不肯再停留在壁垒上,便也紧紧跟上来。在和敌人距离不远的地方,普尔洛把他的矛掷向敌人,一下就戳穿了向着他奔来的一个敌人。当这人受伤昏过去时,敌人用盾掩盖住做一边把他们的矛四面向普尔洛投来,使他没有退身之地。”

那么高卢骑兵和步兵的形象就应当如下: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10:00 +0800 CST  
努米底亚辅助军:
努米底亚是居住在非洲北部的柏柏尔人的王国,从第二次布匿战争以后,就是罗马的同盟国,在多次战争中为罗马提供辅助兵,尤以轻装骑兵最为著名,但是正如在凯撒、阿庇安和阿里安等人的著作中提到的那样,其也提供各类轻装步兵
老样子,先介绍骑兵:
最早出现在李维的《历史》,坎尼会战和扎马会战汉尼拔和西庇阿都是依靠努米底亚骑兵获得了胜利
而在凯撒的《内战记》阿非利加战记里亦有出现:”18. 与此同时,乌尔库斯·佩特雷尤斯和格奈乌斯·皮索带着一千六百名精选的努米底亚骑兵和同一族的一支相当庞大的步兵来到。”
形象:根据李维的描述,努米底亚人是"黑皮肤人种,穿短裤和无袖的束腰外衣。骑壮实迅捷的北非矮马,不用笼头,只靠一根短缰绳,或者靠呼喝吼叫。"
图拉真功德柱上的柏柏尔人:


现代复原:


装备:
根据《内战记》阿非利加战记里的描述“八千不用鞍的努米底亚骑兵”以及阿庇安《罗马史》上卷08卷里“还是一个精力充沛的骑士,无论作战的时候,或执行将军职务的时候,他总是依照努米底亚人的习惯,骑着没有鞍辔的马。”可以明显看出,这些骑兵是不用马鞍的
根据图拉真功德柱上的浮雕来看,他们使用一面圆盾,无盔甲,无剑等副武器,根据下文其战术部分介绍来看,他们的武器主要是标枪
战术:
阿非利加战记“70. 同样。努米底亚人的骑兵队伍抢在前面,沿着山岭不断地忽左忽右奔驰,企图倚恃人多,结成圆圈,把凯撒的军队包围起来,还有一部分在背后追逐凯撒的后军。同时,在凯撒的这面,只要有三四个老兵转过身去,挥起矛来奋力向侵扰自己的努米底亚人投过去,他们哪怕有二千以上的人,也都会转过背去逃走,一个都不剩。然而,他们又会掉过马头来,四面八方凑合到一起。结成队形,隔着一段距离追逐。向军团士兵投掷重矛。就这样,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停下来抵抗。拖拖拉拉地行军,终于走完全程”
阿庇安《罗马史》上卷第8卷:“他聚集了一支骑兵,日夜训练他们投射标枪、前进、退却、又前进的战斗方法,以加强他所继承的势力。事实上,这些交替地逃跑和追逐的战斗方法,是他们经常应用的战术。”
战术特点显示他们是典型的轻骑兵战术,主要依靠投射标枪作战

步兵:
主要是轻装单位,这在史料里多次提到:
《高卢战记》:
第二卷“七、在半夜里,凯撒即用依克契乌斯派来的使者做向导,派努米底亚和克里特的弓手、以及巴利阿里的射石手去援助那市镇。”
“十、凯撒从季度留斯那边得到了消息,就派他的全部骑兵、轻装的努米底亚人、射石手和弓手从桥上过河,向他们赶去,在那边发生了非常激烈的战斗。”
阿非利加战记:
13.“同时,敌人由拉比努斯和帕基德尤斯两兄弟率领着,展开成为一横列长得出奇的模队,紧紧挤在一起,但却不是步兵而是骑兵,中间穿插着努米底亚的轻装兵和步行的弓箭手”
阿里安《应对阿兰人军阵》:“再往后的第九排是步弓手,包括了努米底亚人、昔兰尼加人、博斯普鲁斯人以及伊图利安人。攻城武器被置于全军的后方两侧,在敌军行军时从极限射程开始攻击袭扰。”
可见,努米底亚的步兵多为轻装弓手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11:00 +0800 CST  
日耳曼辅助军:
在3世纪之前,日耳曼人主要来自莱茵河地区,和高卢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马略时期,日耳曼人中的条顿人和辛布里人就和罗马人爆发过战争,而在凯撒时期,凯撒征服渡河入侵高卢的日耳曼民族后吸收了不少日耳曼辅助军,从此以后经常可以看到日耳曼的骑步兵活跃在罗马的辅助军中,直到图拉真时期,还可以在浮雕上清晰可见(3世纪卡拉卡拉普发公民权后,辅助军的概念消失,因此这之后的日耳曼人我就不在此进行说明了),和其他大多数民族不同的是,日耳曼辅助军直到图拉真时期,还可以看出保留有日耳曼民族的风格特色(裸),这可能和其很少接触罗马社会有着较大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努米底亚的骑兵也保留有较大的自身特色,这是因为他们提供的主要是轻装骑兵,这类兵种并不在罗马本身的军事体系内(轻骑兵的袭扰战术需要相应的民俗加成,而罗马显然没有...)因此较大的保留了自身特色,日耳曼人也以轻装为主,这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装备情况:
首先,塔西佗在其著作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过日耳曼军队的特色是缺乏护甲:


而其投枪和盾牌则大却简陋:
塔西佗《编年史》:
“蛮族的巨大的盾和投枪是不可能象我们的投枪、短刀和贴身的甲 胄那样灵便的。他们的战术是密集突击并把锋刃指向敌人的正面。日耳曼人既没有胸甲也没有头盔,甚至他们的盾牌下面都没有金属或牛皮垫着,而只 是柳条编成的盾牌或是薄薄的一层涂色的板子”
在图拉真功德柱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样赤裸上身,携带盾牌标枪的日耳曼辅助步兵:

还有不着甲的日耳曼辅助骑兵:


以上内容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日耳曼军队装备风格的大略:
较为原始的日耳曼骑兵携带一面圆盾,穿着上衣和披风,使用一种叫做”夫拉矛”的短矛作为武器,没有剑,不着盔甲
步兵携带一面大却简陋的盾牌,裸露上半身,除了有夫拉矛以外还配备较大的投枪,没有剑,无盔甲
形象如下:


但是日耳曼是一个统称,日耳曼人分为许多部落,而塔西佗所提到的情况,显然是一部分未开化部落的情况:


而在凯撒的《高卢战记》中就提到了一群被高卢人邀请到高卢的日耳曼人:
“替他们发言的是爱杜依人狄维契阿古斯,他说;全高卢各邦,分为两个集团,一个集团的领导权由爱杜依人掌握,另一个由阿浮尔尼人掌握。多年以来,他们之间一直在激烈地争夺霸权,以致阿浮尔尼人和塞广尼人竟花钱雇来日耳曼人。他们第一次渡过莱茵河来的大约有一万五千人,后来这些粗鲁而又野蛮的人爱上了高卢的土地、文化和富庶,又带过来更多的人,至今在高卢的日耳曼人已达十二万左右。”
“因为日耳曼人的国王阿里奥维司都斯就住在他们境内,占据了塞广尼人的三分之一领土,这是全高卢最富饶的土地”
而比尔及人甚至就是日耳曼人的后裔:“比尔及人大多数是日耳曼人的后代,在很古的时候就渡过莱茵河来,因为这里的土地肥沃,便把原来住着的高卢人逐走,自己定居下来。”
因此这些日耳曼人的装备风格极有可能会受到当地人的影响
所以,在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中的《马略传》里明确的说到了骑兵的装备“蛮族的骑兵部队约为15000人,具有辉煌壮观的外表。他们戴着颚骨面甲,看上去好像他们长着野兽的头颅和下颚,还有其他奇特型式的头盔,羽饰头盔使得他们的体型看起来更为修长,他们武装着铁制胸甲,闪闪发光的白色盾牌,作为攻击武器,每人携带两根投枪,短兵相接时使用沉重的巨剑。”
显然,这样的装备和高卢人是极其相像的。
而日耳曼人的标枪是什么样的呢?塔西佗在其《编年史》里提到了日耳曼人使用巨大的投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枪也被日耳曼人拿来进行肉搏:
"日耳曼人战斗得和我们同样顽强;但是他们的战术和他们的武器 却使他们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的人数过多,这使他们在一块有限的地方无 法刺出或是拉回他们那巨大的投枪,在那里他们也不能运用他们那以迅猛见 称的战术和灵活的身体,结果他们就只能站在固定的地位作战了。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士兵把盾牌紧紧贴在胸前,手里紧握着刀柄,却一直在砍杀着敌人的高大肢体和光着的脑袋,这样便在他们的敌人中间杀开了一条血路。"
可以看出:
相对高卢化或者罗马化的日耳曼部族,其装备风格就更类似于高卢人,他们的骑兵使用铁制盔甲和巨剑,并且使用标枪,而步兵则仍然习惯性不着甲
比如普鲁塔克就同样也描述过日耳曼人都步兵缺乏甲胄:


同时,我们可以从图拉真的功德柱上看到,裸体作战的日耳曼辅助军都是步兵
因此,无论是什么风格的日耳曼人,步兵都不着甲
战术:
这些辅助军虽然是轻装,但是其作战却并不像努米底亚或者其他东方的轻装士兵那样以投射为主,下图图拉真功德柱就显示了轻装的日耳曼辅助军是在重步兵之中参与肉搏作战的,而上文塔西佗和普鲁塔克的记载则表明他们虽然是轻装,但是更喜欢肉搏


步骑配合:
《高卢战记》:
“日耳曼人练习有素的战术是这样的:他们大约用六千骑兵,配备了同样数目的极敏捷、极勇敢的步兵,这些步兵都是骑兵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各人挑一个,从全部军队中选出来的,在战斗中跟他们配合在一起,骑兵撤退时就退向他们那边去,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他们也很迅速的冲向前接应,有人受重伤从马上跌下来,他们便立在他四周团团围住保护他,如果需要前进得更远或撤退得更迅速时,他们的速度也练得非常之快,只要攀着马鬃,就可以随同骑兵一起进退。”
诈败引诱:
塔西佗《编年史》:
“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他们在相互间隔得很远的不同地点展开了进攻。在水流最急的地方发动进攻的是巴塔维亚人的领袖卡利奥瓦尔达。凯路斯奇人伪装撤退的样子把他引到一块四边有森林的平地上来,然后就从四面八方 的隐蔽地点冲出,他们压倒了敢于反抗的巴塔维亚人,并且在对方退却时全 力进逼”
塔西佗评价说:“虽然这是这些民族的拿手杰作,当他们不是由于害怕而是由于战略上的考虑而撤退时总喜欢这样做”
日耳曼人的阵型:
《高卢战记》:“一族接一族隔相等的距离布置下来。全军四周都用自己的四轮车和辎重车团团围住,使大家没有脱逃和幸免的希望。车上载着妇女们,她们伸出双手,痛哭流涕地哀求那些正在进人战斗的战士们,不要让她们落到罗马人手里去当奴隶。”
“日耳曼人很快就按照他们的习惯,结成方阵来迎接我军的剑击”
《编年史》:其他战术:“日耳曼人以小规模战斗、两翼包抄以及正面进攻的办法企图突破罗马军队的外围据点,并强攻正在修路的士兵。”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12:00 +0800 CST  
行省辅助军:
前文已经描述过了,行省辅助军主要来自于罗马的行省,从图拉真的浮雕来看,其军备的罗马化十分明显
骑兵:
盔:罗马式骑兵盔(详情可见罗马武备录)
甲:短袖,长度到腰或臀部的锁甲、鳞甲(这显然的与共和时代的锁甲有着长度上的区别,且肩部加强片普遍消失,但部分浮雕显示骑兵有肩部加强甲片)
甲的样式:根据图拉真功德柱来看,骑兵仍然以无袖锁子甲为主,且无肩膀的加强片,但我们发现在较早时期的骑兵墓碑浮雕上,有肩膀加强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骑兵的头盔有华丽的雕刻图案,因此这个骑兵很可能并非是普通的辅助骑兵,可能是军团内的骑兵队或者是辅助骑兵的军官,究竟是哪一种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当然,虽然锁子甲为主,但是也不局限于梭子甲,还有鳞甲:



武器:Spatha长剑、康托斯长矛和轻矛、与辅助步兵同样式的椭圆无弧面圆盾
关于康托斯:
约瑟夫记载,罗马辅助骑兵还装备一种叫做康托斯的长矛:


马具:《图解世界战争战法》上叙述的马蹄铁,四角马鞍,马蹶子马刺和马靴各类马具:


整体形象:







重步兵:
从马库斯圆柱和图拉真功德柱上可以明显看出辅助步兵的装备与骑兵一模一样
装备:圆盾、同时代军团士兵所佩戴的头盔、短袖至腰长度的锁子甲或者鳞片甲、长矛、短剑
作战方式:根据图拉真功德柱的刻画来看,同军团士兵一样,承担前线的作战任务和修建工事以及警戒任务:
前线肉搏作战见叙利亚弓手那幅图
马库斯圆柱见上图,承担修建工事警戒任务见下图:


当然,他们在承担守卫城墙工事的任务时,则主要靠投射武器进行攻击:


军团士兵操纵机械弩射击,也可以看出右边的与敌人接战的士兵并非环片甲军团士兵,而是锁子甲辅助士兵,并且在战斗时也投射标枪(投标枪姿势)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14:00 +0800 CST  
弓箭手:
罗马军队的弓箭手来自罗马境内或者罗马附属国的善于使用弓的民族,当然,在必要时还会雇佣一些雇佣弓箭手来补充弓手的战力,仅在史料记载中就有许多民族:
1.叙拉古弓手:根据李维的记载,公元前217年罗马从叙拉古征募了一千名弓箭手和投石手
2.克里特弓手:出自凯撒《高卢战记》里记载:” 第二卷第10章:凯撒从季度留斯那边得到了消息,就派他的全部骑兵、轻装的努米底亚人、射石手和弓手从桥上过河,向他们赶去,在那边发生了非常激烈的战斗。
第二卷第7章:在半夜里,凯撒即用依克契乌斯派来的使者做向导,派努米底亚和克里特的弓手、以及巴利阿里的射石手去援助那市镇。”
3.努米底亚弓手:出自凯撒《高卢战记》里相同记载 亦出自阿里安《应对阿兰人军阵》:“再往后的第九排是步弓手,包括了努米底亚人、昔兰尼加人、博斯普鲁斯人以及伊图利安人。攻城武器被置于全军的后方两侧,在敌军行军时从极限射程开始攻击袭扰。”
4.昔兰尼加弓手、博斯普鲁斯弓手、伊图利安弓手:出处见上
5.Vasakes弓手、Arbelos弓手:出自阿里安《应对阿兰人军阵》右翼远端部署着亚美尼亚人,Vasakes人和Arbelos人,因为他们都是弓箭手。
6.亚美尼亚弓手:出自阿里安《应对阿兰人军阵》“与此同时,亚美尼亚的弓箭手必须一边前进一边射击”
7.鲁特尼族弓手:《内战记》:“51.有报告给阿弗拉尼乌斯说:一支正在赶到凯撒这里来的大运输队,已经停在河边。原来是鲁特尼族的弓箭手和高卢的骑兵”
8.高卢弓手:高卢很早就有弓手的传统:
《高卢战记》:
三一、维钦及托列克斯果然说到那里就做到那里,竭尽力量争取其它各邦,用礼物和诺言拉拢它们的一些领袖。他并且为这个目的遴选了合适的人员,他们都是一些能用巧妙的辞令和私人友谊轻轻易易把每一个首领拉拢过来的人。在阿凡历古姆沦陷时逃出来的那些人,他也设法发给了武器和衣服。同时,为要补充减少了的军队,他分别向各邦索取一定数目的兵员,规定了他所需要的数目、以及送他们来营的日子。他又命令把所有的弓手——在高卢有很多这种弓手——都送到他这里来。通过这些方法,阿凡历古姆遭到的损失很快就弥补过来。同对奥洛维果的儿子、尼几阿布罗及斯的国王都托马得斯——他的父亲曾由罗马元老院给予“友人”的称号——也带了大批骑兵,来到他这里,这些骑兵有的是他自己的,有的是他从阿奎丹尼人中间雇来的。
而随后高卢成为了罗马的行省
9.亚细亚与阿拉伯弓手:
67年,维斯帕先治下为了镇压犹太人起义而部署的三个军团根据约瑟夫的记载增加了15000人的辅助军,那是由科马基尼的安提奥库斯四世、阿格里帕二世、埃米萨的苏希穆斯和阿拉伯统治者马尔库斯贡献的
而在维斯帕先随后围攻尤塔帕塔时,根据《图解世界战争战法》里描述,他至少动用了7000名弓手和350个各类弩炮对其进行每日的轰击,而这7000名士兵显然都是之前提到的15000名来自亚细亚和阿拉伯的辅助军里的


10.叙利亚弓手,出现在一些碑文上,见下文详述
形象:
大部分的弓手形象不可考,仅仅出现在史料记载而无浮雕等直观的文物形象,但是托图拉真功德柱和一些当地铭文墓碑的福,我们仍然能够对部分弓手的形象予以还原:
首先就是最为著名的叙利亚弓手,叙利亚弓手的发现来源于哈米亚人在哈德良城墙的铭文
第一哈米亚射手大队在不列颠
第一哈米亚射手大队驻守在哈德良防线的马格尼斯,"Stanegate"上的一个要塞。后来他们被调防到安东尼长城上由军团构建的巴尔山要塞,并在AD142-157的第二次边界占领期占据那里。在这之后,他们在AD163-166马克·奥勒留斯时期重又被调回马格尼斯,回到那个可靠地石质要塞。有墓碑显示他们 可能在一段时期里驻守过哈德良防线上的豪斯戴德要塞(Vercovicium),该墓碑是2世纪的上面描绘着东方式的弓,可是他们驻守要塞的具体时间还是未知的。他们无疑是一支很好的防御单位,豪斯戴德要塞的城墙可以为其提供相 当大的射击距离。
约翰斯派尔暗示这一时期这500名弓箭手基于哈德良城墙的原因,有可能是通过打猎为其他驻军提供肉食(那里有充足的野物)。支持的理由是伯多斯沃尔德要塞(Camboglanna)的石碑提到过猎人(Venatores) 。



伯多斯沃尔德要塞石碑
"DEO SANCTO / SILVANO VE/NATORES / BANNIESS(ES)"

关于第一哈米亚射手大队驻守不列颠的最早书面记录是2世纪20年代。证据是一份军事文件,日期是122年7月17日(CIL XVI 00069)。另一份略晚一些,日 期是124年11月16日(CIL XVI 00070)被发现有约克郡的斯坦尼顿。其他一 系列关于第一哈米亚射手大队的记录被发现在雷文格拉斯(Itunocelum)。
在约克郡的卡特里克发现了新来的叙利亚人所带来的供奉给叙利亚神明的祭 坛,它的时间可能要早于上述的文字记录,不过并没有提到大队的情况。
DEAE SVRIAE ARA GN…O…
这段非常相似的献词来源于马格尼斯,时间是AD163-166。
DEAE SVRIAE SVB CALPVRNIO AGRICOLA LEG AVG PR PR LICINIVS CLEMENS PRAEF COH I HAMIORVM
献给“叙利亚神”卡尔普尔尼乌斯·阿古利可拉,奥古斯都的特使,拥有执政官的权利,李锡尼·克莱门斯,第一哈米亚射手大队的长官(树立)
马格尼斯的其他铭文
...IVS AGRIPPA... ...COH I HAMIORVM...
[...]乌斯·阿格里帕[...] 第一哈米亚大队 [...]
FORTVNAE AVG(ustae) PRO SALVTE L(uci) AELI(us)/ CAESARIS EX VISV / T(itus) FLA(vius) SECVNDVS PRAEF(ectus) COH I HAMIORVM SAGITTAR V (otum) S(olvit) L(ibens) / M(erito)
为元首祝福,为卢修斯·艾利乌斯·凯撒的健康。因此愿望,提图斯·弗拉维乌斯·塞昆都斯,第一哈米亚射手大队指挥官,自愿宣誓。
石碑日期是AD136-138
DEE HAMMI SABI F
为哈米亚神 萨宾[...]
巴尔山的铭文
DEO MARTI CAMVLO MILITES COH I HAMIORVM CIV SC ... ...IVI...
为马尔提乌斯·库姆鲁斯神,第一哈米亚队的公民兵在队长的命令下[...]



西凡那斯形象
DEO SILVANO CARISTIANIVS IVSTINIANVS PRAEF COH I HAMIOR V S L L M
为西凡那斯·查士丁尼·克里斯蒂安纳斯神第一哈米亚大队的公民兵 在此无愧的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D(is) M(anibus) / CAIVS IVLIVS / MARCELLINVS / PRAEF(ecti) / COH (ortis) I HAMIOR(um)
献给这逝去的灵魂 盖尤斯·朱利叶斯·马切利努斯第一哈米亚大队的长官 。


一份哈德良皇帝在132年颁发给不列颠的第一哈米亚射手大队的军事文件。
颁发给第一哈米亚射手大队的老兵朗基努斯,塞思提乌斯之子(两者都用西 方名),来自"Moms"。最初认为这是摘抄的错误,应该是Homs(叙利亚城镇,接近哈米亚人的故乡。但是以古文中经常出现的形式,它肯定会被翻译成"Emesa")然而,编者仍接受"Moms" 是合理的,即使不太确定地点。
以上内容取自http://tieba.baidu.com/p/2385069405内,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图拉真功德柱上的叙利亚射手:




由上图浮雕和墓碑我们可以发现,叙利亚弓手的装备大致为两样:
图拉真浮雕上的叙利亚弓手为同期罗马军队的制式锁子甲或鳞片甲,穿长袍,戴一顶尖顶头盔,携一柄罗马短剑,持反曲复合弓,在《角斗士》电影里有其形象的体现:


而墓碑上的叙利亚弓手则略有区别,他们并非身穿长袍,也不佩带罗马短剑,而是持一柄斧头,头上的应该是尖顶帽而非头盔,可能没有披甲,但他们所持的仍然是反曲复合弓
其次是罗马风格的弓箭手,出自图拉真功德柱:


由浮雕我们可以发现,其装备和当时的辅助步兵以及骑兵没有区别
投石手:
投石手的应用很早,在前面提到的李维记载的罗马军团当中,就存在投石手,在罗马步入帝国时期之前,罗马军队还尚没有如此多的弓箭手可以征召,投石手作为弓箭手的火力弥补,成为了罗马军队不可或缺的投射力量,比如在罗马人同帕提亚人的战争中,文提迪乌斯和安东尼就都靠投石手压制了帕提亚人的骑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关于其威力等内容,详见罗马武备录,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投石手的装备情况:
图拉真功德柱上的投石手形象:


显然,从浮雕上可以看出,投石手装备盾牌、匕首、投石索,并将弹药装在衣服兜里
好了,这个帖子到此告一段落,接下来将是罗马武备录,敬请期待

楼主 百夫长法比乌斯  发布于 2016-05-27 17:16:00 +0800 CST  

楼主:百夫长法比乌斯

字数:19465

发表时间:2016-05-28 01: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27 16:03:24 +0800 CST

评论数: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