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骑兵2400年战史(一)重骑兵的黎明 斯基泰重骑兵

先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这段时间一直在蓄这一个大招,准备充分了就放出来,也是一个巨型的坑。不过现在事情也多,前一段忙《拜占庭英雄血脉》的书店发行,第二次印刷的可能不久后就能在书店里买到了(真是慢)。而这篇重骑兵战史不知道哪天能写完,只能保证始终会更新,一有时间就慢慢写,认真写,希望大家喜欢,话不多说。




10世纪末的拜占庭具装骑兵




喷吐着战斗气息的强壮战马小步向前,骑手们披挂的金属铠甲叶片交织出另人不安的摩擦,逐渐达到疾驰状态的战马背脊如潮水般起伏,密集队形组成的最后冲刺化身为一往无前的狂奔,铁蹄踩踏大地时发出地动山摇的轰鸣。他们有时迂回,有时长途奔袭,但更多的是正面或侧面狂野的突击,那些最昂贵的、人马均披挂铠甲的骑士更是最恐怖的地狱使者。敌军纷纷被成片踩倒,顽强的抵抗被成群刺穿,稳固的阵型在混乱中被冲垮,大炮甚至也被掀翻。


他们在古典时期隐蔽在步兵方阵或军团的后方,默默保护着军队侧翼,关键时刻才发动决定的突击。而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代,他们则是战场上当之无愧的王者,密集的冲锋队形甚至是整支敌军的瞬间毁灭者。即使在滑膛枪与火炮愈加先进的19世纪初,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征服中依然可以看到他们整齐,华丽,优美的身影与气势十足的冲刺。


公元前6世纪终结波斯居鲁士大帝的马萨革泰重骑兵,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战无不胜的伙伴骑兵,公元前3世纪汉尼拔毁灭整支罗马军团的伊比利亚重骑兵,扎马战役给迦太基军阵背部最后一击的罗马骑兵,公元前1世纪消灭克拉苏军团的帕提亚具装骑兵。都是古典时代重步兵背后最出彩的配角。


中世纪时代开始,他们终于成为主角。公元6世纪上演拜占庭具装骑兵与波斯萨珊具装骑兵的超重量级对决,公元7世纪唐军千余玄甲军击穿十万大军军阵并高举胜利的军旗,公元10世纪拜占庭铁甲圣骑兵无惧弓箭与标枪的齐射碾碎阿拉伯重矛兵的矛尖,公元12世纪十字军圣殿骑士则对数十倍于已的埃及大军发动无所畏惧的冲锋,公元13世纪蒙古重骑兵协同蒙古轻骑兵横扫欧亚大陆,公元15世纪法国板甲骑士在百年战争后期将英军驱赶回海峡,公元16世纪人马均包裹着板甲的敕令骑士冒着火绳枪弹与如林长枪阻挡拼命鏖战,公元17世纪华丽如大天使般的波兰翼骑兵冲锋成为维也纳战役的关键,公元19世纪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的高大,英武的胸甲骑兵在埃劳战役中冒着枪林弹雨发起铺天盖地的英勇线列式冲刺。所有这一切,无数精彩与波澜壮阔的场面叙述着重骑兵近2400年的战史。








板甲时代的西欧重装骑兵


以下是正文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17 15:31:00 +0800 CST  
(一)重骑兵的黎明——斯基泰人


公元前七世纪,一个军事革命的时期即将到来,在中亚的美索不达米地区,如日中天的军事帝国——亚述帝国正处于萨尔贡王朝时期,他们的国王萨尔贡二世那攻克巴比伦的庞大军队结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马鞍”在帝国已经发明,而已为帝国服务了数百年,但一直沦为战车的次要辅助兵种的骑兵开始逐步崛起。


当然这些“马鞍”非常原始,实际上就是鞍布,用一条肚带绑缚在马的腹部和臀部。公元前860至865年的浮雕还显示当时的亚述骑兵没有马鞍,更不要说马镫这些近千年之后还出现的装备。因此亚述骑兵乘马时不是让双腿自然地垂于马的两侧,而是弯曲着双膝紧夹住靠近马颈的背部,以便在马背上坐稳,这样才不致由于马匹的奔跑被颠簸下来。这个时期的亚述骑兵主要武器是弓箭,而剑与盾牌等近战武器的使用基本没有记录。因此萨尔贡二世那同样热衷于征服的父亲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仅将少量骑兵当做信使、斥候与游击弓箭手。但在萨尔贡二世手中,大量的骑兵开始出现在战场上,而骑兵普及也意味着一种骑兵的开始,而这种骑兵——重骑兵将在一千三百年之后作为人类最可怕、最具震撼的兵种长期统治地球上欧亚大陆最著名的文明地区。


如何定性重骑兵一直是一个军史学家争论的话题,在当今较为普及的定性中,拥有突击力量、有较强的近战装备、相较于同时代良好的防护,以及强壮的马匹是必须的。因此,虽然萨尔贡二世的父亲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比起过去的亚述骑兵,已经让他的部分骑兵穿上了装甲,但因为只用缰绳控制马匹,费力控制战马让这些骑手基本不具备任何突击力量,因此很难算真正意义的重骑兵。




亚述弓骑兵浮雕


到了亚述帝国公元前668-626年的亚述巴尼拔时代,亚述骑兵分为了重骑兵与轻骑兵,重骑兵穿着盔甲,装备长矛与剑,主要用于接敌作战、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兵就诞生了,亚述巴尼拔这位最后的亚述征服者带领着他的军队四处征战,只可惜资料有限,我们并不知道他麾下重骑兵的作战方式。


真正有记载,并能较好实物复原的重型骑兵令人惊异的并非出现在亚述这种相对更加文明的定居民族中,而是出现在东欧黑海之滨的大草原上,那个时代罗斯人还远未出现,占据那里的是各个斯基泰人部落,和后来亚洲兴盛起来的草原民族诸如匈人等不同,他们是白种人而非黄种人。“斯基泰”也译为西徐亚人或是塞西亚人,这里实际上是广义的称呼,实际上广义的斯基泰人分为诸多的民族,在诸多斯基泰部族,狭义的“斯基泰人”只是其中之一,古典时代的历史学家还记载了里海西北的萨尔玛提亚人、里海东北的阿兰人、咸海以东的马萨革泰人等。数个世纪之间他们之间互相征战,互相影响,起伏性崛起各领草原霸权。




亚述帝国萨尔贡二世的骑兵


不同的斯基泰人在人种和生活习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一是对黄金饰品、随身盔甲、武器的钟爱,并将它们陪葬于之前他们主人的墓地中去,对于没有文字的草原民族来说,这个习惯非常受现代历史学家喜爱,因为可以依靠实物来复原当时斯基泰人的很多生活。第二则是男女相对平等的传统,在斯基泰人部落中,女性参与战争被认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们的女贵族和女战士墓地中也可以见到女人生前擅长使用的匕首、短剑、弓箭。而这种早期古典时代留下来的朝气蓬勃的女性气质,对周边民族都有影响。第三就是斯基泰人作为草原民族对于骑兵的精通。


法国历史学家格鲁塞认为,就连同时期伟大亚述王朝的骑兵部队也是被斯基泰人所影响的,亚述帝国骑兵技术的提升与他们早期的盟友——斯基泰人是的分不开的。虽然最早马鞍发明的专利很可能来自亚述帝国,草原斯基泰人同时也在使用简单的鞍布,不过大约在公元前500-400年左右的时间,斯基泰的马鞍样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斯基泰人有了基本框架的马鞍,他们的马鞍的样式是同样悬挂着马肚带的两块并列皮垫,有了最初级的“鞍头”和“鞍尾”,这个鞍还甚至还可以为战马悬挂胸甲。


虽然斯基泰人在文化的发展上与亚述帝国无法相比,在军事上,斯基泰人也没有亚述帝国训练有素的战车部队、攻城部队、辎重工兵、步兵部队、野战营垒和驿道。也没有复杂的各兵种协同作战,但斯基泰人这项驶入文化核心的资源——马,凭借他们最依仗的一项军事特长——骑兵。但仅凭这一项,在与亚述、巴比伦、波斯、米底、等诸多强国的争锋中,并不落下风,这还是在马镫远未出现的公元前7世纪。甚至,在终结亚述帝国的战争中,斯基泰人的作用也决不可忽视。




斯基泰重骑兵与轻骑兵在攻击


虽然现在一些历史学家考证“斯基泰”源于印欧语“弓箭手”,但真正意义上斯基泰人的弓箭手,与他们的坐骑是无法分开的。他们必须借助马力才能发挥斯基泰人真正的实力。斯基泰人的核心军队来源于他们的骑兵,虽然仅穿简易皮甲,在马背上娴熟使用弓箭的斯基泰弓骑兵数量非常庞大,但他们真正的军事精英却是他们贵族之中身穿铁质或铜质鳞甲的重骑兵,可能是第一种具有最标准意义的重装骑兵。他们骑兵使用直到现代都非常著名的尼萨马,这可以算是人类未广泛杂家育种马种之前最好的马匹之一,那些高大的尼萨马,肩高1.45米-1.50米的马匹,都是骑兵特别是重骑兵偏爱的坐骑,而相对矮小或者较差的马种,只能被当做食物(斯基泰人习惯吃马肉,这也是他们的传统,朋友们是否想到了《冰与火之歌》),高大强壮的坐骑保证了重型骑兵拥有真正意义的突击能力。


在盔甲上斯基泰人很早就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诸如公元前6世纪,因此他们有大量铁制的武器与盔甲,但并非放弃青铜武器制品(就如同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战国时代),比如他们的许多重装骑兵,也装备青铜的鳞甲,在皮革背心上钉金属片的鳞甲是斯基泰人最主要的重甲,他们也广泛使用青铜的头盔。在他们与希腊人的交往与交战中,也常常将希腊人的头盔改造来给自己使用。盔甲上斯基泰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们的重装骑兵出现了专业的腿甲,这些在当时笨重而奢侈的装备只为他们的贵族重装骑兵准备的。而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部分重装骑兵已经出现了最早的马铠。早期斯基泰人的马铠记录以较为简单的当胸为主,也就是保护马匹胸部的马穿鳞甲,也就是说,他们进行了一个伟大的开始:他们不仅拥有相对于其他民族专业得多得重骑兵,而且还开始发展了重装骑兵中最昂贵、最震撼,最恐怖的一支——具装骑兵。




斯基泰半具装骑兵(不过根据当时来说如此豪华的装饰应该是国王)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17 15:40:00 +0800 CST  
具装骑兵,中国史书上往往称呼其为“甲骑”,就是人与马共同穿着盔甲的重装骑兵,他们一般情况下拥有普通重装骑兵更好,更全面的防护,而更大的质量也往往提供更恐怖的冲击力,当然这一般情况下是以牺牲速度为前提,无论在古典时代,或是在重装骑兵横行的中世纪,他们都是最昂贵的兵种。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先驱者斯基泰人,也没有全身一体化的马铠,在早期斯基泰人的早期时期(这不包括后来萨尔玛提亚人与阿兰人兴起的时期),他们的具装骑兵战马仅有金属质鳞甲当胸,并非后世帕提亚、萨珊、东罗马帝国等那种连人带马整个包裹在铠甲中的全具装骑兵。但对于公元前6世纪来说,这已经是足够另人激动人心的进步。


作为重装骑兵最重要的近战武器,他们矛的长度并不很长,约1.7米-1.8米,这些矛既可以作为刺杀使用,也可以作为投掷使用,当然,作为最早的重骑兵,当时重装骑兵还未将后来在东方广泛流行的,双手使用更长的骑矛作为专业的冲击,诸如斯基泰人中后来的延续的一支——萨尔玛提亚人。这个时代的斯基泰重骑兵,还是讲究着双重重骑兵的作战方法,所谓双重,就是既装备弓箭,也装备矛或掷矛,并不将冲击作为唯一的方式。交战时,骑兵们包括轻重骑兵先以漫天的箭雨削弱敌军或使其混乱,然后靠近投掷标枪,斯基泰重骑兵再以密集队形冲击敌军核心地带使其崩溃,如果冲击没有达到击溃效果,受过严格训练的重骑兵可以调转马头重新集结,再进行新的冲击,这无疑又是千年之后中世纪流行的重骑兵战术的雏形。当敌军被冲散之后,轻骑兵就包括过来给予最终的绝杀,彻底的瓦解对手。




斯基泰重骑兵在冲杀


考古学家在早期斯基泰重骑兵的墓中也发现了大量弓箭,证明他们也保持着斯基泰人重视弓箭射击的传统,参与远程射击。和斯基泰轻骑兵的弓一样,他们的弓是典型的反曲复合弓,这种弓后来被西亚东欧等大量民族,诸如波斯、帕提亚、萨珊广泛使用,虽然不大,弓臂约80厘米,但还是极具威力。每名斯基泰战士携带30-50支箭,据说他们的射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0-12发,箭头的材质包括铁、青铜、甚至骨头,有的箭矢会淬毒。箭头的样式有很多种,有普通箭头、专门用于狩猎的箭头,甚至是穿甲箭。考古学家们在一些墓地上发现了头骨上钉着的箭头,深入头骨2-3厘米,这很可能是斯基泰骑兵用于训练时射的。


斯基泰重装骑兵作为贵族骑兵,除了骑矛与弓箭之外,也装备着副近战武器,诸如剑或者战斧与战锤。在古典时代早期锻造能力受限的条件下,以及当时流行的剑样式来看,也许是因为是骑兵使用,比其周遭民族的短剑,诸如希腊人的短剑,已经不算太短,达到了50-70厘米,但也发现过一把达到中世纪早期水准的长约1米的长剑,而铸造时间竟然是公元前6世纪,但这只是个例。对于钉锤和战锤这些适合对付重甲目标的武器,斯基泰重骑兵也可能是最早装备的。




装备着标枪的斯基泰重骑兵


作为草原民族,斯基泰人的狩猎、军事锻炼、和部落间的不断征战与冲突构成了他们维持军事传统的环境,斯基泰很多黄金艺术作品都表现着他们对于狩猎的尊重与理解。在他们的文化中,狩猎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骑兵很重要的一种军事训练。如果按时间来说,斯基泰这种骑兵训练方式也算是最早之一的首创者,斯基泰人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儿童时代便要骑上马背,接受弓箭、战斧、剑、标枪、锤、矛的训练,能够保卫自己的牧场和牲畜。尚武的习气也给一些作为对手的周边民族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震撼,每一名年轻的斯基泰男子要得到成年的认可,必须在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并饮用他的鲜血。只有这样,这名年轻战士才会被他的族人真正认可为成人。另有的习俗是只有在杀死第一个敌人后,他们才有资格剪头发。


勇气和战力是衡量功绩的标准,他们依靠战场上敌人的头颅在晋升,为了携带缴纳方便,因此他们会割下敌人的头皮作为战功的凭证,斯基泰人会将敌人的整张头皮都割下来,进行处理后做成毛巾,或挂在缰绳上进行炫耀。敌人的头颅也会被做成酒碗,头颅会从眉骨,耳朵上方平行锯开,而颅腔就是碗底,作为贵族战士的重装骑兵,往往“斯基泰牌头颅碗”的碗底内壁使用镀金。“头颅碗”根据记载也算是斯基泰人首创,后来直到千年之后中世纪时代,无论是草原民族,或是一些尚武桀骜的定居民族,不少还在沿用这一传统。最著名的莫过于保加利亚的汗王,如果被做成酒碗的人地位很高,往往就成了君王使用的限量版头颅碗。


斯基泰女战士复原图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17 15:45:00 +0800 CST  
女战士则是斯基泰文化中很令人着迷的文化,而之后斯基泰人的延续——萨尔玛提亚将此文化发展的更甚,我们之后会提到。在希腊神话传说中,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对付的强悍而妩媚的的女战士之王彭忒西勒亚——所谓那些“亚马逊女战士”非常可能原型就是斯基泰女战士,斯基泰女战士包括贵族,其墓葬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武器。最多的是弓箭,其余包括长矛与标枪。而最有特点的是女战士的箭袋表面上还有个护套,里面可以别进一把匕首。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女战士的随身物品中都有一面镜子,铜镜或者银镜,看来这些彪悍尚武的女战士并没有忘记自己女性吸引力的一面,“红装武装都要爱”。但女战士包括贵族很可能不担任重骑兵,或许是体力问题。因为几乎所有女战士的墓地中都没有铠甲,而且长剑也很少,到现在发现的女战士墓地中仅有三座其中有长剑。可能她们最常担任的军中成分还是骑兵射手。




现代艺术家想象中的“亚马逊女战士”


大量出土在斯基泰出土的黄金艺术品、墓葬盔甲和武器让我们成功了复原了斯基泰人的军事装备,但对于军事战争的具体记载,因为斯基泰人没有文字,我们只能通过周召民族(往往是他们的敌人)的文字记载来了解,在记载中,斯基泰人是可怕的掠夺者,他们的成群的骑兵从公元7世纪开始对高加索、小亚细亚、亚美尼亚、米底、亚述帝国大举入侵。在一定时期,他们也充当这些定居民族的盟友。而公元前6世纪,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更是记载了西亚取代米底崛起的波斯帝国与斯基泰人数次交战。最精彩的莫过于波斯帝国与咸海斯基泰人的一支—马萨革泰部落之间的战争,那场战争中,马萨革泰部落的托米丽丝女王更是将斯基泰人的女战士文化推向了传奇。




斯基泰女弓骑兵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17 15:48:00 +0800 CST  
波斯人在公元前550年之前定居于伊朗高原西北部,臣服于那个时代中西亚最强盛的王国米底王国,在新巴比伦王国与斯基泰人的帮助下,米底王国灭亡了曾经辉煌数百年,不可一世的亚述王国,称霸一时。米底统治着伊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并和当时另一强国,盘踞在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王国争夺安纳托利亚高原的统治权(吕底亚王国的重骑兵我们将在后面提到)。但米底王国的霸权时间并不长,公元前558年波斯的居鲁士二世称王,起兵反抗米底王国的统治,并于550年击败了米底王国,建立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君主专制帝国,而居鲁士二世也称为居鲁士大帝,大帝于公元前547年又击败了小亚细亚的骑兵强国吕底亚。接着,风卷残云一般征服了中亚的帕提亚、阿利亚、巴克特里亚以及中亚河中广大地区,而在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大帝又征服了另一强国新巴比伦王国,进入了著名的巴比伦城,波斯仅19年内在居鲁士大帝无敌的武功下成为一个空前的大帝国。


现在居鲁士大帝将目光投入了里海东岸广阔草原上的一支斯基泰人——马萨革泰人的领地,出兵征讨锡尔河谷地的马萨革泰人,当时马萨革泰人由寡居的女王托米丽丝所统领,据说托米丽丝有着倾国倾城的相貌,当然在居鲁士这种统军帝王眼中,她的统治区域则更领人垂涎,并认为寡居的女王是一个弱点,就向她提出求婚,女王拒绝了求婚,不可一世的居鲁士便领军交战。并在营地设计故意扎下营盘,只留部分老弱残兵守卫,并放上美酒与美食。自己带领大部队悄然后退。女王的儿子斯帕尔伽彼赛斯率部劫营,在杀死了老弱残兵之后,高兴在波斯营中饮宴。这时波斯主力军队返回,歼灭了斯帕尔伽彼赛斯率领的斯基泰军队,并俘虏了他,之后女王的儿子羞愤自杀。


斯基泰男女贵族战士


居鲁士大帝认为女王的军事统帅已死,对她更加轻视。但他忽视了斯基泰人的风俗——那就是女性一样可以作为军队的统帅,托米丽丝女王亲自统领军队,并将部族中所有的军队全部集结起来,并派使者告诉居鲁士,“你已经蹂躏了马萨革泰人土地和军队的三分之一,也该满足了,现在我以马萨革泰人的主人太阳起誓,你不是嗜血如渴吗,我一定会叫你喝饱鲜血。”


根据希罗多德记载,这是他记载的外族人(非希腊人)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他们双方在对峙的情况之下相互射箭,很快地在他们的箭全都射完的时候,相互猛冲上来用矛、剑之类的武器进行了殊死的厮杀。据说,他们便这样地厮杀了很长的一个时候,哪一方面都不想退却。结果是马萨革泰人取得了胜利。”这非常符合当时斯基泰人重装骑兵与轻弓骑兵相互配合作战的特点。


凶猛的斯基泰重装骑兵最终冲垮了波斯军队,并杀死了居鲁士大帝,这个伟大的征服者者最终葬身于一名斯基泰女王之手。之后,女王派人找到了居鲁士的尸体,把首级割了下来,放入一个盛满人血的革囊中,“我实现我的诺言,请饱饮鲜血吧。”




斯基泰骑兵在发动突袭
虽然从希罗多德传奇版的《历史》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如美国大片版本的传奇故事,女色、战争、暴力、以及鲜血四溅的复仇——美艳动人的女主角最终战胜对她(以及她的土地)充满欲望、无比强大、不可一世的“邪恶大帝”,并畅快淋漓将对手的尸体四五分裂。可以瞥见当时历史学和后期相对严谨的历史记载来说,总是带着一些神话与夸张的色彩。但之前南征北战、战无不胜的居鲁士大帝折戟于斯基泰彪悍骑兵之手却是不争的事实。当然现代军史专家也做过一些整理,一部分认为,此战应是女王假装畏惧,利用广阔无垠的战略纵深,将居鲁士与他一部分军队诱致隘口,而她熟悉地形的军队则进行伏击获胜并杀死居鲁士。而非希罗多德版本的正面决战。因为这更符合斯基泰人的作战习惯。


在赞叹斯基泰在重装骑兵无数个先驱专利时,也要清醒的看清一件事,那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这个时代,骑兵,无论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他们在发展史上还是配角,重骑兵更是小孩子,并未撼动步兵的主力位置。斯基泰人在和亚述、波斯这些文明交锋,虽不落下风,但因为长期没有专业步兵,没有大量步兵、骑兵、战车、攻城部队的复合协同作战,大都处于劫掠者的位置,不能动摇这些文明大帝国的核心,毕竟,取代亚述的是米底和新巴比伦,而取代米底和新巴比伦的又是波斯,不是斯基泰人。




手持居鲁士大帝头颅的托米丽丝女王


当这些既无真正意义上的马鞍,也无马镫的骑兵面对波斯庞大的复合型军队时,即使是最优秀的斯基泰重骑兵,也不敢随意进行正面冲锋。斯基泰人很可能是最早使用雏形“帕提亚体系”的军队,这个名词是由数百年后罗马共和国时代同期的中亚强国帕提亚而来。帕提亚体系以大量轻型马弓手配合少量重装骑兵作战,以轻弓骑兵对敌军进行广泛的侦查、骚扰、佯攻,撤退中保持射击状态,长时间削弱敌军而不与敌军陷入肉搏战,之后在敌军出现动摇和破绽后再以重骑兵冲击敌军薄弱环节。这种战术为大量草原民族所使用,可以一直延伸到公元13世纪的蒙古帝国。现在来看,公元前6世纪的斯基泰人就保持着“帕提亚”体系的雏形。


这个体系与草原民族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其实对于草原民族,最可怕的不是他们的进攻而是他们的防御,他们并不防御某些战略要点,而整个庞大无法企及边界的草原就是他们敌人面前可怕的防御纵深,而且他们的一切都是可以带走的,以复合兵种追击他们的敌人无法通过劫掠他们的营地来获得任何补给。因此,当斯基泰人面对波斯军队时,大部分时候还是以自己的优势在撤退中寻找机会。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17 15:57:00 +0800 CST  
就在居鲁士大帝死于马萨革泰女王手中七年之后,波斯帝国又迎来了他第三位统治者,这就是著名的大流士一世,又称“万王之王”和“铁血大帝”,他的父亲西斯塔斯帕是波斯最精锐步兵“不死军”的总指挥,大流士在前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二世突然暴死,各地暴动之际,力挽狂澜,在巴比伦、埃兰、米底等地连续作战十九次,挫败了几乎所有暴动首领的反抗,使得庞大的波斯帝国免于瓦解,之后又远征印度,征服印度西北地区。接着于公元前513年西征,占领色雷斯地区,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架设桥梁,按希罗多德的说法,集结了70万大军(这个当然需要现代史学家来瘦身),但无论如何,人数确实非常多,波斯军队向北方斯基泰人再次发动进攻。


虽然麾下已经有人提过斯基泰人的彪悍、难以征服,以及当时该地区草原的荒凉与广阔,但大流士一世还是决定让桀骜不驯的斯基泰人进行臣服,斯基泰人国王伊丹图尔索斯成功联合了斯基泰人另一支——萨尔玛提亚人,来与波斯人作战。他们派出了精锐骑兵对付大流士,而将自己的妻子儿女和那些不作战的人以及全部的牲畜,向北方转移,而这些精锐骑兵也没有贸然对庞大的大流士军队发起攻击,他们则一路坚壁清野,并始终与波斯军队保持一天的路程。


大流士进入这荒凉的地带,按以往的经验建立了许多大型要塞,但很快他就发现,他建设这些要塞完全是白费人力,因为斯基泰人根本不会来攻打这些要塞,他们仅是不停的,并且安心的保持着与波斯人的距离,大流士非常恼火斯基泰人的战术,就写了信派人送给斯基泰人国王伊丹图尔索斯,“我为什么觉得你总在逃跑?如果你认为你有足够的能力与我一决雌雄,那么就战斗,如果不能,就应该向你的主人缔约,把水和土这两件礼物送给他(也就是投降)。”




波斯军队


结果斯基泰人国王的回答是:“我从不会因为害怕而逃跑,现在我也不是因为害怕而逃跑。现在我的这种做法只是我平时的锻炼,至于我为什么不接战,是因为我们没有耕地,也没有城市,所以不惧怕被攻陷。哦,对了,还有我们祖先的坟墓,你可以试试毁掉这些,看看能不能让我们为这些坟墓和你接战。当我们和你接战的时候,就是我们认为适宜的时候。”


随着波斯大军的补给线越来越长,斯基泰人开始逐步对大流士发起反击,这些小型反击是谨慎迅速的,完全发挥了斯基泰人的优势,当波斯人在用饭的时候,当波斯人骑兵与步兵的距离拉远的时候,就是斯基泰骑兵突击的时候。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斯基泰人的骑兵在战斗中总能击败波斯的骑兵,然后波斯的骑兵向他们自己的步兵方向退却,以便得到步兵的支援,斯基泰人的骑兵就迅速撤回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斯基泰人都是用这种方式进攻的。”同时从这个记载也能发现斯基泰人骑兵对于波斯人的优势。


最终疲惫不堪的大流士撤退了,他临走前将老弱残兵放弃留在营地里欺骗斯基泰人,让他们认为他们的波斯王还在军营里,同时也欺骗那些老弱残兵,说自己带领主力出发是为了对付斯基泰人。等到斯基泰人发现了这个诡计,大流士已经回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对面,虽然铁血大帝安然返回,但波斯人再次出征斯基泰又无功而返,同时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矛尖上挂着敌人头皮的斯基泰重装骑兵


斯基泰人的精锐骑兵让自己免遭南方大帝国的征服,但作为草原部落的他们,也很难入主核心文明地区大有作为,只能远眺一个又一个强国的没落和崛起,之后希腊文明逐渐崛起,公元前339年,向西扩张的斯基泰人王国与希腊马其顿王国的菲利普二世交战失败,国王战死,值得一提的是,斯基泰人的这位对手创造了名震天下的“马其顿方阵”,也塑造了希腊人冲击型重装骑兵——“友伴骑兵”,关于这些重装骑兵,我们之后也要提到。接着,菲利普更为有名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则带兵再次击败了他们,不过,亚历山大并未征服斯基泰人,只是不希望自己的背后被这些草原民族骚扰。


时间继续向后推移,斯基泰人在族内与外族的争斗中逐步被另一支自己的分支——萨尔玛提亚人所代替,萨尔玛提亚人的军队向西渡过顿河,驱逐了原来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作为新兴强大的斯基泰人,他们不禁继承了斯基泰人的重骑兵与女性战士的传统,而且还将他们强化与发扬光大,三百多年之后,萨尔玛提亚开始影响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文明——罗马帝国,并在争斗中开始融合,为罗马帝国提供最精锐的骑兵,萨尔玛提亚骑兵的战术,对罗马帝国骑兵的建设影响深远,当然,这是以后的故事了,我们将在后面详叙。




斯基泰重骑兵在与希腊步兵交战


敬请期待下章 重骑兵2400年战史(二)重骑兵的局限——看吕底亚与波斯的重骑兵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17 16:21:00 +0800 CST  
在此楼补上本应当镇楼图的公元10世纪拜占庭具装骑兵,手滑贴错了,那张是大迁徙时代的具装骑兵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18 15:33:00 +0800 CST  


这是拜占庭10世纪的步兵阵型,其核心内容还是罗马古典时代重步兵战术的改进,诸如以往的古罗马的龟甲阵,在遭到帕提亚具装骑兵冲击时,经常无能为力,有时打开龟甲阵时准备肉搏时,占了便宜的帕提亚重骑兵已经转身跑了,不过这毕竟是骑兵的早期时代(这个问题也可以用其他兵种配合以及重步兵的素质来弥补)


这个时代拜占庭面临着马镫重骑兵的冲击,所以不能再让对方骑兵占这种便宜了,因此龟甲中也是长矛林立,这还不够,《军事学》中还特别提到如果对方出现具装铁甲重骑兵,后面还有双手持超长枪的重步兵要赶紧补上,使用单棵橡树或其他坚固树木制作(这样不容易折断)的超长矛保护那些用普通矛与盾的重步兵。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19 11:28:00 +0800 CST  


诺,果然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吧~
斯基泰不是定居民族,更非现代人,可以从大量人口中去选拔战士,他们人口资源有限,不可能让大量的年轻妇女只放马或炖马肉而不学习骑马作战,他们的训练也非现代社会投入式训练,而是现有资源的训练,不训练到是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反正有一帮女人,你要么让她们发呆,要么用自己的马训练)
女性在生育期等特殊时期当然不能作战,但其他时候呢?而且斯基泰人没有固定城市,经常要根据气候与草场的变化而移动,那个时候,如果遭到突袭,你觉得男战士身边有一帮马术精湛的骑弓手好呢,还是只会哭喊的萝莉能帮上忙,在这种情况下,女骑弓手恐怕存活率更高,更容易为族人生育后代吧。


当然,在战争中首要投入男性,那是肯定的~
再来个搞的……


斯基泰人可是在乌克兰这带长期活动的,虽然他们与罗斯人不是一个种族,但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2-22 15:46:00 +0800 CST  
谢谢上图提供的金饰,斯基泰人的金饰最出名的就是他们的“动物”系列,因为是游牧民族,所以一般不会像亚述那样拥有巨大的雕塑作品,无论是不是金的,都以方便携带为主。


这和他们生活的地理位置关系很大,他们所在东欧和中亚是文化交汇处,他们的作品风格受几个时代的文明帝国,诸如波斯与希腊的影响都很大。上面贴的很多图都能明显看出这一点,因此作品水平往往是非常出色的。


换句话说,人家确实是不识字,但是人家“见多识广”,再次证明,起码在没有信息化交流的时代,“行万里路”要比“读万卷书”重要的多。

楼主 拜占庭的荣耀  发布于 2016-08-29 14:50:00 +0800 CST  

楼主:拜占庭的荣耀

字数:10909

发表时间:2016-02-17 23:3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26 15:45:41 +0800 CST

评论数:39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