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帖伴你重读世界史——私修公元后各时代综合国力排名

15 明帝国

在16世纪,庞大的明帝国在缓缓的走向下坡路。明世宗漫长的统治期里,权臣争权夺利,特别是在严嵩担任内阁首辅期间朝政腐败严重。尽管在明世宗的末期、明穆宗与明神宗的初期,徐阶、高拱、张居正相继担任首辅,吏治得以澄清,特别是在张居正执政期间,推动的考成法和一条鞭法,强化了文官队伍的素质,并简化征税程序,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对外进行万历三大征,挫败日本征服朝鲜的企图,并平定了蒙古和苗族的叛乱,国势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
但在万历朝的后期,明神宗荒于政事,经济出现危机,国势日颓,而官员的腐败日益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渐激化。1616年,一直接受明朝姑息和纵容的东北的女真部落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建国后金,开始了对明朝的反叛,随即连续攻克抚顺、清河;1619年在萨尔浒战役中击败了明朝的讨伐军的主力,1621年则连续攻占了沈阳、辽阳,控制了整个辽东。
1620年,明光宗、明熹宗相继继位,朝政更加败坏,文官集团东林党被宦官魏忠贤的党羽阉党逐步捕杀并驱逐,阉党把持了朝政,进一步的苛税使得民不聊生。在辽东,尽管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击败了努尔哈赤,但是随后继位的皇太极依然威胁着帝国的安全。

1627年,末代皇帝明思宗继位,锐意进取的他在位之初便铲除了魏忠贤及其党羽,重新启用明熹宗期间被罢免的官员。但是,恶化的吏治、频繁的自然灾害已经使得民变一发而不可收拾,而明思宗急躁、刚愎自用的性格更使得优秀的将领不能充分施展才华,甚至频繁被他罢免甚至杀死。尽管最初的民变连续被讨平和招抚,而在1636年与1637年连续平定农民军领袖高迎祥,击败李自成与张献忠,局势一度缓和。但是,1639年李自成与张献忠再度起兵,随即张献忠在安徽、湖北、四川进攻,李自成扫荡河南,进军湖北,并在1644年出潼关,于同年攻克北京,灭亡明朝。
同时,皇太极从未停止对明朝的侵扰,连续发动入口之战侵扰地方,并在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消灭了明军主力。在明朝灭亡后,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投降清朝,清朝连续击败李自成,而明朝的残余势力在南京拥立明安宗朱由崧,建立弘光政权。

弘光政权内部极端腐败,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把持朝政,吏治败坏,而总兵拥兵在外,坐失战机,“南渡三案”更是进一步挫伤了内部凝聚力,到了1645年清兵南下,武昌的左良玉顺流而下清君侧,南明江北防线土崩瓦解,于同年明安宗被俘杀。随后,明绍宗朱聿键、鲁监国朱以海相继建立政权抵抗清朝,但是鲁监国在浙东很快被击败,监国航海避难,1646年,由于郑芝龙的叛逆,明绍宗在汀州遇难,随后其弟弟朱聿鐭建立的绍武政权也在广东被消灭,明昭宗朱由榔在1646年称帝,建立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
永历政权在初期的形势极其危急,但在1648年,何腾蛟反攻湖南,李成栋广东反正,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姜镶大同反正,局面已经转危为安。但是,各将领各自为战,贻误战机,至1649年相继败死,局势又重新趋于崩溃。


1650年初是永历帝最困难的年份,在年初,清军已经开始着手进军广东,而在年末,永历的统治已经局限于广西一隅之地。此处节点取在年初,孔有德进占南雄之前。此时的南明,尚且有两广之地。同时,云南、贵州及川南一角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控制下,属于南明的友军

统治范围:中国广东、广西省全境,估计面积42万平方公里;奉明朝统治地区还有云南、贵州省全境,川南地区及缅甸东北部地区,估计面积共105万平方公里。估计两广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比例10%弱(低于如今的约12%),不妨估计为600万。云贵人口占全国6%(同如今比例,因为受到战乱创伤少),估计为400万。军事力量相对人口数比较强大

科技:相当完善的君主专制体制,尽管在南明时代,君主并不能掌控规定的权力,兵权更多的掌握在将领的手中。
小农经济高度发达,明朝晚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与城市化,但是萌芽极端弱小
明朝晚期文化繁荣,东林-复社的文学、哲学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市民文学盛行,如《金瓶梅》《三言二拍》等通俗小说流行。王学在哲学中占据一席之地,泰州学派的李贽提出了新的哲学观点。而三大儒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则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
在明清战争中依然是冷兵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火炮被作为辅助在攻城战中也时常投入使用, 但应当承认,与欧洲的科技差距极其巨大



如图,除四川大部分为清朝统治,云贵为孙可望等人控制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23 20:13:00 +0800 CST  
离开排行榜的文明


苏尔王朝
在1545年舍尔沙去世后,苏尔王朝立刻走向了衰落。依赖武力形成的庞大国家走向分裂和崩溃,贵族争夺王位,而到了1555年,莫卧儿帝国的胡马雍在波斯国王的支持下击败了苏尔王朝,重新夺回德里地区。尽管在胡马雍次年去世后,苏尔王朝一度重新占领德里,但在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中,阿克巴击败了希穆,消灭了苏尔王朝的残余力量,苏尔王朝灭亡
参见 莫卧儿帝国部分

维查耶纳伽尔王国
1542年图卢瓦王朝晚期,拉玛·拉雅攫取了维查耶纳伽尔王国的统治权,尽管欠缺正统性,拉玛·拉雅在统治的初期稳定了封建主的叛乱,同时分离德干诸苏丹国以求谋取利益。但在1563年,五个苏丹国终于决定联合一致,在1565年的达利戈达战役中,德干苏丹国以少胜多,击败了维查耶纳伽尔的大军,俘杀拉玛·拉雅。尽管此后,拉玛·拉雅的弟弟依然延续了统治,并在1570年正式取代图卢瓦王朝建立阿拉维杜王朝,但是维查耶纳伽尔王国作为南印度霸主的地位不复存在,并在1646年正式灭亡。南印度的印度教诸王公纷纷宣布独立,迈索尔、坦焦尔、马杜赖等国成为了南印度新的领主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的衰落是贯穿整个中世纪晚期与近代的初期的过程,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威尼斯与奥斯曼又进行了两次威土战争。在第四次威土战争中,尽管威尼斯为神圣同盟在勒班陀海战的胜利起到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依然丧失了塞浦路斯。而第五次威土战争则使威尼斯丢失了最富庶的海外领土克里特。随着大西洋航道完全取代地中海航道,威尼斯距离中世纪盛时的地位已经越来越远
参见 奥斯曼帝国部分

丹麦-挪威王国
在16世纪中叶的改宗之后,丹麦并没有能够因之崛起,弗雷德里克二世卷入了与瑞典的北方七年战争,在丹麦与独立的瑞典的第一次对抗中,丹麦尽管并没有落在下风,也并未获得利益。而到了克里斯蒂安四世的时代,丹麦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前进,但是与皇帝和瑞典的连续的战争却摧毁了整个过去的北欧头号强国。1611年的卡尔马战争丹麦击败了瑞典,但是在1625年鲁莽的参与三十年战争后,最初取得的胜利很快结束,在1626年被蒂利伯爵击败后,华伦斯坦又率领帝国军队直捣日德兰,丹麦本土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在克里斯蒂安四世试图遏制瑞典并遭到报复的托尔斯滕森战争在1643年爆发后,尽管海战丹麦取得了胜利,但是霍恩元帅率领的陆军又击垮了丹麦,被迫签订和约割让土地,丹麦在北欧的地位已经被瑞典彻底取代
参见 奥地利公国 瑞典王国部分


东吁王国
东吁王朝在莽应龙的时代达到了顶峰,他首先消灭了阿瓦王朝,随后则向东,征服了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甚至吞并了老挝的澜沧王国。同时,向北屡次进攻孟养臣服于明朝的土司,无力南顾的明朝放任了莽应龙的征服。不过,东吁王朝在几乎一统中南半岛之后迅速衰落,莽应龙的儿子莽应里发动了对明朝的侵略战争但被刘綎、邓子龙等人击退,而随后暹罗则在纳黎萱大帝的统治下复国并屡次击败东吁,东吁王朝几乎在暹罗和缅甸西南的阿拉干王朝夹击之下覆灭。在17世纪初期阿那毕隆的统治下,东吁王朝一度复国恢复了对缅甸的控制,不过,东吁王朝只是统治缅甸地区的国家,在其后永历来投时也不敢与清朝对抗,此时的东吁,已经不再是中南半岛的领袖势力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28 21:11:00 +0800 CST  
在此期间可以进入排行榜的文明


大顺帝国
在明帝国后期的腐败统治与灾害性天气的双重打击下,明末的农民军蜂起,1629年李自成参与民变,并逐渐实力壮大。1636年高迎祥被明军击败并杀死,获得高迎祥残部的李自成实力进一步壮大。尽管在1637年李自成在潼关被明朝将领洪承畴击败,但在1639年重新从商洛山中杀出,席卷河南。1642年,李自成连续击杀明朝三边总督傅宗龙、汪乔年,次年在襄阳称王,攻入潼关,击败明将孙传庭,在1644年攻入北京,灭亡明朝,一时间,华北地区大量明朝将领投奔,大顺帝国一度成为了中国的新的主人。但是在同年的一片石战役中,李自成惨败给了联合了吴三桂的满清军队,被迫撤出北京,败归西安。1645年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败走湖北,并在九宫山殒命,大顺军余部大部分投奔南明,建立忠贞营。但是离心离德的两个势力很快分道扬镳,李来亨等人在1651年,在川东鄂西的山区建立夔东十三军联军,坚持抗清直到1664年。不过1650年,大顺军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政权
参见 清帝国部分 明帝国部分

昔班尼王朝
昔班尼王朝在昔班尼汗的统治时期内达到鼎盛,但是在被伊斯玛仪一世击败后退出了呼罗珊地区,回到了河中地区。此后速云赤击退了萨非王朝的侵略,维护了河中地区的统治,不过实力依然不强。在阿卜杜拉汗二世在1583年继承汗位,在他统治的时期内,汗国加强了中央集权,击败了胡达班达统治下的萨非王朝,夺取了呼罗珊的大片土地,同时消灭了希瓦汗国。然而在阿卜杜拉汗二世去世后,希瓦再度分离,而阿巴斯大帝则连续击败了昔班尼王朝,重新夺回了呼罗珊,并把界限拓展到了阿姆河南岸。昔班尼王朝在1599年被阿斯特拉罕王朝取代,不过布哈拉汗国延续了下去,尽管即使在河中地区,也是与希瓦汗国并立的一个带有游牧色彩的汗国
参见 波斯帝国·萨非王朝部分

巴伐利亚公国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在1410年之后、18世纪之前再也没有成员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15世纪后期之后,哈布斯堡家族成为了皇位不容置疑的主人。但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家族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在巴伐利亚、普法尔茨甚至科隆大主教的职位上都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成员。1597年,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成为了公爵,在1619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后,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五世成为了波希米亚国王,信仰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则加入到了皇帝的阵营之中,成为了天主教同盟的主力军,并夺取了普法尔茨。在1631年的布莱登菲尔德战役遭到毁灭性打击和1632年被古斯塔夫的军队洗劫之前,巴伐利亚拥有巴伐利亚与普法尔茨的广阔土地和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可以有资格勉强挤进榜单。但在1650年,巴伐利亚被战争破坏,下普法尔茨也被分割出去,巴伐利亚仅仅是德意志地方的强大势力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28 21:13:00 +0800 CST  
综述:

16-17世纪,处于过渡时期的世界,大国进行了不断的争霸战争,强国大多保持了稳定而强大。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宣告着宗教冲突逐渐从历史舞台中淡化,近代的国际格局趋于形成。西方国家的科技水平并没有发生质的突变,但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东西方的科技水平、特别在军事科技方面,进一步的拉大,也造成了世界的中心进一步的向欧洲转移

在东亚,统治了中国将近三个世纪的明帝国被清帝国取代,残余的势力在南方延续到了60年代,但是中国大地上的主人已经是新兴的清帝国的局面已经难以逆转。日本的德川幕府结束了一个半世纪的乱世,新的时代的日本走向了和邻居中国类似的道路,稳定、繁荣而故步自封。东亚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核心之一的地位已经渐渐消失
东南亚的东吁王朝一度接近统一了中南半岛,但是随后又重新退回了缅甸。东南亚在文明的延续中始终落后于东亚和南亚,而在殖民的过程中也更加难以保持独善其身。马来群岛率先走向了殖民化,葡萄牙与荷兰的侵略者相继殖民,马来亚被纳入了殖民的体系之中

中亚的昔班尼王朝同样迅速兴起而衰亡,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与哈萨克汗国的游牧文明远远没有蒙古来临前的富饶,中亚已经不再是一个文明辐射的中心。西亚的萨非王朝延续了波斯文明的辉煌,一度达到巅峰,恢复萨珊时代的疆域,然而奥斯曼帝国依然是从西亚到北非与东欧的霸主,强大的国力让奥斯曼依然是西方国家的劲敌

在黑非洲,桑海帝国兴起又衰落,被摩洛哥王国征服。摩洛哥一度击退了葡萄牙的征服军,但是依然并不强大。刚果王国、津巴布韦王国和斯瓦西里诸邦逐渐被葡萄牙征服和灭亡,在全球化的时代,落后的非洲土著文明越来越难以生存。
除了文明程度相当低的印第安部落外,美洲大陆完全进入了欧洲殖民者的体系。除去北部沿海地区由尼德兰人占领外,南美由西葡殖民者瓜分殆尽。而北美洲则是分为西班牙控制的中美与墨西哥,以及尼德兰、英格兰、法兰西逐渐渗透进去的东海岸,在下一个世纪里,新大陆也将成为争霸的焦点

东欧的俄罗斯人与波兰人漫长的争斗的局势终于渐渐扭转,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的俄罗斯走向了强大,而波兰过度的民主制则成为了绊脚石。北欧与东欧的局势息息相关,丹麦与瑞典同样进行了连续的战争,在这个世纪后,瑞典成为了北欧的霸主,在欧洲大陆上拥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在南欧,巴尔干依然属于奥斯曼,而亚平宁则分属西班牙与逐渐在争霸战争中被裹挟的意大利诸城邦。西班牙一度联合统治了葡萄牙,但是这两个国家在这个世纪都走向了衰落,丧失了世界的领导权的西班牙,慢慢将失去一流强国的地位

中欧的德意志在三十年战争的烈焰中,失去了统合的可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冠对德意志的命令权力越来越小,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的诸侯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权力,德意志的重心将在下一个世纪悄然北移。尼德兰通过残酷的八十年战争赢得了独立,一度垄断了海上的商路。而英格兰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向了议会政治,面向大海的尼德兰与英格兰赢得了资本主义带来的利益,英格兰将在百年战争的沉寂后重新站在历史舞台中央,引导着整个世界的潮流。
不过在此之前,法兰西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击败西班牙后,君主制民族国家法兰西是一个团结的整体,富庶而强大。在这个时代里,法兰西将拥有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聚光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28 21:13:00 +0800 CST  
1650评分

法兰西王国 100
奥斯曼帝国 95
西班牙王国 80
莫卧儿帝国 65
清帝国 60
英格兰王国 50
奥地利公国 45
尼德兰共和国 35
俄罗斯帝国 32
波兰王国 30
波斯帝国 27
瑞典王国 22
日本帝国 20
葡萄牙王国 18
明帝国 15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28 21:13:00 +0800 CST  
十八、公元十八世纪

1750年
清高宗乾隆十五年

鲸海狂涛作秋音[1],西敏晨钟自登临[2]。
黄龙徐翔薄悬圃[3],雄雉[4]引吭向天津[5]。
载驰功成英主志[6],望蜀梦碎烈士心[7]。
斜阳如旧照墟落[8],堪嗟浮云变古今[9]。
[1]鲸海,大海;秋音,欧阳修《秋声赋》“夫秋,刑官也”,杀伐之声
[2]西敏晨钟,英格兰威斯特敏斯特宫伊丽莎白塔,即大本钟。句指英格兰的海洋争霸战争后的崛起
[3]屈原《离骚》“夕余至乎县圃”,昆仑山的绝顶,极西之地。句喻清朝的巅峰和走向沉沦
[4]《诗经·邶风·雄雉》“雄雉于飞”,雄鸡,代法兰西
[5]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兮”,天河的渡口。句指法兰西的兴盛
[6]载驰,《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策马。句指彼得大帝带领国家的振兴
[7]曹操《观沧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句指奥朗则布试图统一印度而功亏一篑,莫卧儿衰落
[8]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墟落,村庄
[9]杜甫《登楼》“玉垒浮云变古今”,句指世界走向近代化

图为权利法案三百周年纪念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30 11:09:00 +0800 CST  
1 法兰西王国

在16世纪下半叶宗教战争的伤口弥合、17世纪上半叶在黎塞留的时代,通过三十年战争大获利益之后,法兰西以强大的势头取代了西班牙,成为了欧陆的头号强国。1643年,太阳王路易十四继位,在接下来漫长的统治期内,法兰西以昂扬的姿态在欧洲称霸,辉煌并埋下衰落的种子。
路易十四统治的初期母后和红衣主教马萨林执政,社会矛盾尖锐,1648年爆发了高等法院投石党运动,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占领了巴黎,尽管孔代亲王等贵族将领站在了王室的一边镇压了运动,但是在1650年,孔代和马萨林的矛盾激化,孔代被捕,其支持者杜伦尼等人联合西班牙进攻法国,迫使王室释放孔代,马萨林被流放。1652年,被释放的孔代继续联合西班牙寻求更多的利益,但是被站在王室一边的杜伦尼击败,流亡西班牙,投石党运动宣告结束。1659年,西班牙与法兰西签订了《比利牛斯和约》,双方各做出了一定的妥协,结束了从三十年战争以来的漫长的争斗。

1661年,马萨林去世,路易十四正式亲政,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路易十四时代。路易十四加强君主专制,宣称“朕即国家”,废除首相,开创了君主独裁的绝对君主制,修建华丽的凡尔赛宫,并要求贵族侍奉左右,君主专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经济上,任用著名的财政大臣柯尔贝尔,通过重商主义政策增加收入,推动法国工商业发展。此外,他通过赞助科学与艺术,让法国进一步成为了文化的中心,然而在1685年颁布的《枫丹白露敕令》推翻了《南特敕令》的宗教宽容,尽管此时的新教教徒的力量已经难以掀起叛乱,但是不宽容给法国带来的人才流失与高压统治下逐渐积累的社会矛盾,为一个多世纪后的大革命埋下了祸根。

路易十四在位时期,进行在欧洲的疯狂的争霸战争。1667年,路易十四作为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女婿,对西属尼德兰进行了领土宣称,开始了遗产继承战争。在杜伦尼与孔代的指挥下,法军横扫了西属尼德兰,迅速取得了胜利。但是,在英格兰、尼德兰与瑞典的干涉下,法国被迫放弃了大部分占领区,只保留里尔等地。
为此,路易十四通过外交手腕,确保了瑞典的中立,并与英格兰秘密缔盟,于1672年发动了法荷战争,进攻尼德兰。尽管孔代与杜伦尼天才地提出直取阿姆斯特丹,但是路易十四否决了这个计划,因此,法军虽然在战场上连连获胜,攻城名将沃邦连续攻克边境的荷兰要塞,但是在尼德兰决堤阻滞法军前进的计划下,法荷战争陷入了僵局。随后,西班牙、奥地利与勃兰登堡在尼德兰一边参战,帝国名将蒙特库科利的军队也使得杜伦尼难以继续推进并被流弹击中战死沙场,但是,由于法国巨大的经济优势导致的关税战,尼德兰越来越难以坚持,1678年签订的《奈梅亨和约》依然对法国很有利,法国夺取了西属尼德兰的大片土地与洛林。

1588年,路易十四要求普法尔茨选帝侯的爵位,由此引发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奥格斯堡同盟反对法国,爆发了第三次大战,大同盟战争。法兰西在名将卢森堡公爵的率领下,面对包括英格兰、尼德兰、西班牙、奥地利、巴伐利亚、勃兰登堡、萨克森在内的几乎全欧除法国外的主要力量并不落在下风,而在北美,这场战争的余波是英法争夺殖民地的威廉王之战。战争绵延到1697年,双方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里斯维克和约,法国放弃洛林,取得了斯特拉斯堡。
1701年,路易十四发动了最后一场席卷全欧的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由于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绝嗣,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继承了西班牙,招致了皇帝、英格兰、尼德兰、普鲁士、萨伏伊等国的围攻。在北意大利,奥地利名将欧根亲王在都灵战役中重创法军,法兰西被赶出了北意大利;而在尼德兰地区,英格兰名将马尔巴勒公爵约翰·丘吉尔则打败法兰西的维勒鲁瓦公爵,西班牙的大片领土也被英奥联军扫荡,法西联军一度濒于绝境。但是,虽然几近透支,法兰西强大的国力还是使得法军有能力反扑,1709年的马尔普拉凯战役英奥联军艰难惨胜,而在1710年法兰西的旺多姆公爵在西班牙大胜,1712年的德南战役名将维拉尔元帅则击败了欧根亲王,1713-1714年,精疲力竭的双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与《拉什塔特和约》,腓力五世继承了西班牙,但失去了南意大利及西属尼德兰归于奥地利,英格兰则获得了直布罗陀与北美的新斯科舍。

1714年,路易十四去世,他年幼的曾孙路易十五继承了已经残破但依然强大的王国。奥尔良公爵、波旁公爵相继摄政,随后的首相则是弗勒里主教。在和平期间内,法兰西逐渐恢复了实力,在1733年,路易十五因为支持岳父斯坦尼斯拉夫成为波兰国王,卷入到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法军击败了奥军的欧根亲王,夺去了洛林,而西班牙则重新夺回了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尽管在东欧俄罗斯取得了胜利,但法兰西同样是战争的赢家,路易十五送给斯坦尼斯拉夫的洛林在1766年他去世后彻底并入了法国。
1740年,路易十五时代第二场大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男嗣的断绝,法西联合德意志境内的普鲁士、萨克森与巴伐利亚,对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奥地利、不列颠、俄罗斯与尼德兰开战。战争最主要的双方是普鲁士与奥地利,但是法兰西在奥属尼德兰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萨克斯公爵占领了几乎全部的奥属尼德兰,并在1745年的丰特努瓦战役中击败英格兰与尼德兰。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北美部分是乔治王之战,这场战争同样双方无功而返。1748年签订的《第二次亚琛和约》,法兰西放弃了奥属尼德兰,丢掉了印度的马德拉斯,在北美取得一定利益。普鲁士占据了西里西亚,这场战争对于法兰西来说,宣告着法兰西依然是欧陆首强

在1750年,是路易十五统治的中期,波旁王朝依然强大,在欧洲乃至世界依然是最强大的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战争创伤中迅速愈合的国民经济,昭示着连续的战争并没有摧垮法兰西。但是,隐患依然明显,腐败、社会差距、战争创伤,让这个国家在不到半个世纪之后陷入血雨腥风

统治范围:法兰西全境(除洛林大区尚未从名义上纳入土地及东南萨伏伊地区、科西嘉)、加拿大魁北克省、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大部、新不伦瑞克省、安大略省大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密苏里州、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海地全境;加勒比海马提尼克、瓜德罗普、圣卢西亚等;法属圭亚那。欧洲部分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估计人口2500万(1820年3125万)殖民地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原住民及殖民者应该有数百万

科技:中央集权的国家,绝对君主制造成了政令的通畅,但是民主化的潮流下,君主专制将会引起巨大的反抗;
经济高度发达,农业的地位很高,但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工商业十分发达,重商主义政策为法兰西提供了极其强大的生产力;
文化高度繁荣,路易十四时代赞助科学与艺术,法兰西科学院成就了莫里哀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
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光芒在法兰西绽放,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启蒙时代”。路易十四时代的费马,路易十五时代的棣莫弗、达朗贝尔等取得了高度的数学成就
军事科技发达,法兰西的陆军在一次次战争中证明了欧洲领先的地位,拥有先进的军事战术与科技。海军力量也比较强大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30 11:10:00 +0800 CST  
2 大不列颠王国

克伦威尔从1649年到1658年进行着对英伦的统治,而在1649年之后,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进行了残酷的宗教迫害和屠杀、流放,血腥统治之后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但客观上新大陆得到开发,英格兰也实现了统一爱尔兰的目标。克伦威尔在1653年结束议会,成为护国公。
1651年,克伦威尔政府签订了《航海条例》,条例强调了运往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运往英国的货物也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出产国船只而非第三国搭载,这一带有强烈贸易保护色彩和重商主义的抑制荷兰的政策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激发了第一次英荷战争。战争的初期尼德兰凭借着老将特罗普的指挥和更娴熟的作战技巧占据了上风,在邓杰尼斯海战中取胜。但随后,英格兰海军名将罗伯特·布莱克推动了海军的改革,开创“战列线战术”,整肃军纪,凭借着更胜于尼德兰的工业生产能力逐渐扭转了局面,在波特兰海战、加巴德沙洲海战与斯赫维宁根战役中连续取胜,特罗普阵亡。随后英格兰封锁了荷兰的海岸线,逼迫荷兰缔结和约,赔款并承认航海条例。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被迫重开议会,并于次年被议会驱逐,1660年,乔治·蒙克率军队从苏格兰返回,稳定住局势,并推动查理一世流亡的儿子查理二世成为君主。1665年,对航海条例不满的荷兰发动了第二次英荷战争,尼德兰名将德·勒伊特在四日海战中击败英格兰,但在随后的圣詹姆士日海战中,乔治·蒙克击败了勒伊特。然而,1667年,勒伊特天才的提出了奇袭泰晤士河的计划,重创英国舰队并炮击伦敦,逼迫英国签订了对荷兰有利的《布雷达和约》。但是,1672年,英格兰联合法兰西重新对尼德兰开战,勒伊特元帅又一次击败了英格兰,1674年双方缔和,为了应对强大的法兰西,英荷重新成为了盟友。三次英荷战争,在战场上英格兰并未占到便宜,但是,由于两国人口、土地的差距,每次战争双方损失相当时给荷兰带来的打击都远胜于英格兰,因此,三次英荷战争后,尼德兰实际上已经将海权输给了英格兰。

1685年,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他的天主教信仰和固执激化了与臣民的矛盾。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马尔巴勒公爵约翰·丘吉尔等将领在詹姆士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亲王到来时全部倒戈,由于詹姆士的软弱,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形式终结,威廉成为了英格兰国王,而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正式确立英格兰的君主立宪制,英格兰最终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威廉的统治期内与路易十四进行了大同盟战争及其北美部分威廉王之战,限制了路易十四的扩张。
1702年,詹姆士的另一个女儿安妮女王继位成为了女王。安妮女王卷入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马尔伯勒公爵约翰·丘吉尔作为英格兰军队的主帅在北意大利与西属尼德兰连续击败法军,尽管英格兰议会为了平衡欧洲的实力,在战争中趋于消极,但是1713年的乌德勒支和约中,英国获取了直布罗陀与北美的新斯科舍,进一步巩固了海权。1707年,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议会正式合并,不列颠王国成为了这个国家新的名字。

1714年,汉诺威选帝侯,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乔治一世成为了不列颠,开创了不列颠的汉诺威王朝。由于不会说英语,乔治一世的统治更多地依赖于一般被认为不列颠的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1727年,乔治二世继位,乔治二世的统治期内延续了稳定的君主立宪制统治,同时卷入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站在玛利亚·特蕾西亚的一边,在哥廷根战役中亲自率军击败了法军,最终保住了汉诺威不受法军侵占,也保证了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王位。乔治王之战作为这一战争的北美部分,英法双方都没取得真正的战果。在北美,双方的势均力敌导致了漫长的均势和拉锯战,直到不久之后的七年战争才宣告终结。1745年,小王位觊觎者,詹姆士二世的孙子查理·斯图亚特登陆苏格兰,尽管获得了苏格兰一部分贵族的支持,并取得了最初的胜利,但是很快被压倒性兵力优势的乔治二世的儿子坎伯兰公爵打败,汉诺威王朝在不列颠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1750年是乔治二世统治的末期,此时的不列颠繁荣而强大,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和相当有实力的陆军,在北美、在印度都逐渐取得了对宿敌法兰西的压制,直到七年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沃波尔之后威尔明顿伯爵和亨利·佩尔汉姆相继成为了首相,君主立宪制相当巩固。

统治范围:大不列颠全境、爱尔兰全境、德国下萨克森州一部分地区;印度马德拉斯、孟加拉国沿海地区;北美加拿大纽芬兰岛、魁北克省北部哈得孙湾沿岸、新斯科舍省;美国缅因、新罕布什尔、佛蒙特、马塞诸塞、康涅狄格、罗德岛、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马里兰、特拉华、西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莱纳、佐治亚州;伯利兹、尼加拉瓜、安的列斯群岛上巴哈马、圣马丁、格林纳达等岛屿。估计面积欧洲部分略少于35万平方公里,人口略少于2500万(1820年英爱共2834万)。亚洲部分5万平方公里,美国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加拿大面积50万平方公里,中美洲面积1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建国之初美国280万人口)。

科技:完善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辉格党连续担任首相,但是议会制、两党制等政体已经相当完善,决策效率高,权力制衡强
经济力量强大,1712年纽可门蒸汽机、1733年的飞梭作为工业革命的先声,纺织业等工业高度发达,圈地运动基本完成,城市化迅速推进,资本主义越来越强大,最终催生了不久之后的工业革命。重商主义政策的高潮,航海条例等保证了英格兰的利益,东印度公司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金融业发达,1749年佩尔汉姆首相发布的债券进一步促进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业中心
科学高度发展,科学革命在英国进行到高潮,牛顿构筑了近代物理学的大厦与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着近代科学的基石。文学方面,伟大的作家弥尔顿代表了这个时代英国文学的高峰,蒲柏的诗歌、理查兹、笛福等人的小说则是18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学的代表作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30 11:10:00 +0800 CST  
3 俄罗斯帝国

罗曼诺夫之后的阿列科谢·米哈伊洛维奇的时代,俄罗斯继续从战争中恢复,加强皇权打击教权,并在1654年赫梅尔尼茨基被波兰军队击败后,在他的邀请下借机对波兰开战,俄军连续攻克斯摩棱斯克、维尔诺,夺取了波兰东部的广大土地。在1667年双方缔结的和约中,俄罗斯最终获得了第聂伯河左岸的广阔土地,取得了第一次对波兰的全面胜利的同时,俄罗斯人逐渐成为东欧霸主。
1676年,阿列克谢一世去世,其子费多尔三世继位,在他的短暂统治期内卷入了第一次俄土战争,联合了东乌克兰哥萨克的俄罗斯击败了联合西乌克兰哥萨克的奥斯曼-克里米亚军队,并获得了土耳其对俄罗斯占领东乌克兰的承认。尽管俄罗斯依然没能获得黑海出海口,但是不可否认,俄罗斯已经成长为可以和奥斯曼一争雄长的大国。

1682年,费多尔三世去世,索菲亚公主发动政变摄政,拥立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共同执政。1685-1689年,俄罗斯与清朝进行了边境冲突,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了俄军,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议定对清朝有利的疆界。然而需要指出,俄军对于雅克萨之战显然没有倾尽全力。1689年,彼得一世发动政变,将索菲亚送入修道院,开始了彼得大帝的时代。
彼得大帝在1697-1698年访问西欧,随即回国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权力,加强社会阶层流动——尽管农奴依然被束缚在农田之上,改善金融,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在1712年迁都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的改革将俄国建设成了近代化的君主国,拥有强大的行政能力和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西欧接轨的文化,但是,也加重了俄罗斯的负担和社会分化,最终酿成了一个多世纪后的危机

彼得大帝参加了两次俄土战争,第二次俄土战争俄罗斯加入了奥地利、波兰、威尼斯的反对奥斯曼的同盟,在1696年夺取了亚速。然而在1711年的第三次俄土战争中,俄罗斯却输给了奥斯曼,重新失去了亚速海的出海口。但是,彼得大帝的改革依然是卓有成效的,在面对瑞典的大北方战争中,俄罗斯取得了伟大的成功。1700年爆发的大北方战争中,联合了波兰、萨克森与丹麦的俄罗斯首先在纳尔瓦战役中惨败给卡尔十二世的瑞典军队,但当瑞典的主力进攻波兰时,军事改革后的彼得大帝重新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并在1709年的波尔塔瓦会战中重创瑞典,卡尔十二本人流亡奥斯曼。此后彼得大帝继续击败瑞典,夺取了芬兰的大部分地区,并于1721年签订了《尼斯塔德和约》,归还芬兰,夺取了爱沙尼亚、利沃尼亚与卡累利阿,将瑞典在波罗的海沿岸驱逐,俄罗斯正式成为东欧第一强国,从此更多的参与欧洲事务。同时,彼得大帝干涉日益衰落的波斯帝国,夺取了里海沿岸,不过随后在18世纪30年代为了对抗奥斯曼归还了这些土地。

彼得大帝在1725年去世,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进行了短暂的统治,之后则是彼得大帝的孙子彼得二世和彼得大帝的侄女安娜一世。1733年,俄罗斯参与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支持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继承王位,对抗法国支持的斯坦尼斯拉夫。拉西元帅率领的俄军进攻波兰并攻克但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拥立奥古斯特三世继位。至此,波兰逐渐消失了与俄国抗衡的可能。
1735年,第四次俄土战争爆发,拉西元帅的顿河集团军攻克了亚速,扫荡了克里米亚;而在1739年米尔赫元帅的第聂伯河集团军则在斯塔武恰内战役中获胜,夺取摩尔达维亚。不过,由于奥斯曼击败了俄罗斯的盟友奥地利,俄罗斯放弃了大部分利益,只取得亚速。

1741年,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推翻了在位一年的伊凡六世成为女沙皇。1750年是伊丽莎白女皇统治的中期。俄罗斯参加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虽然并未起到主要作用,但依然巩固了俄奥同盟。在这个时代,俄罗斯从各个角度上讲,都已经是欧洲的主要强国,法英俄奥主导的秩序已经建立,而俄罗斯依靠广阔的领土和众多的国民,是世界一流列强

统治范围:俄罗斯全境(除远东联邦管区的外兴安岭地区、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唐努图瓦等地属于清);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全境、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除西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哈萨克斯坦西部。估计面积1700万-200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含大量无人区,估计人口3000万以上。(1800年3600万)

科技:强大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君主掌握着国家绝对的权力
以农业为绝对主导的经济,尽管拥有资本主义元素,手工工场和对外商业也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不同于西欧各国,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国
建立俄罗斯科学院,文化与科学逐渐趋于繁荣
西方化的军事力量,拥有西化的陆军和东欧传统优势的骑兵,在接下来一个世纪大规模卷入欧洲战场时展现了极其强大的军事实力。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8-30 11:10:00 +0800 CST  
4 奥地利公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在三十年战争之后,奥地利公国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进一步减弱,德意志的诸侯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和自由,但同时,奥地利巩固了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控制,奥地利更多的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欧洲事务。斐迪南三世在1657年去世,他的继承者利奥波德一世开创了奥地利的辉煌时代。

奥地利名将蒙特科库利在1664年的圣戈达战役中击败了奥斯曼帝国,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又一次西进的尝试,缔结了停战和约。随后奥地利卷入了法荷战争,站在尼德兰一边抵制强大的法兰西的侵略,将强大的法军始终限制在莱茵河对岸,并以洛林为代价阻止了法兰西吞并尼德兰的尝试。随后,在1683年,奥斯曼帝国挥师14万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中欧的尝试,奥斯曼军队迅速扫荡了匈牙利,并在1683年围困维也纳。在危急存亡关头,波兰国王索别斯基驰援维也纳,与奥军主将洛林公爵查理五世、萨克森、巴伐利亚军队联军,在维也纳之战中大破奥斯曼军队,奥斯曼被迫后退,随即在1686年攻克布达、1687年在第二次莫哈奇之战中再度击败奥斯曼军队主力,夺回全部的匈牙利并深入塞尔维亚。尽管1688年,奥地利卷入了与法兰西的又一次大战大同盟战争,奥斯曼也因此夺走了塞尔维亚。然而,奥地利很快稳定住了西线的局势,在东线,年轻的元帅欧根亲王在1697年的森塔战役中大破亲征的穆斯塔法二世,以两千人的代价歼灭2.5万奥斯曼军队。1697、1699年奥地利相继与法兰西、奥斯曼缔和,重新获得洛林,夺取了整个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

利奥波德一世接下来在1701年参加了更残酷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并在战争进行之中的1705年去世。他的儿子约瑟夫一世继续了这场战争,约瑟夫一世凭借卓越的才能,平定了法兰西支持下的匈牙利的独立运动,并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连续取胜。而在对外战场上,卓越的欧根亲王更是连续取胜,在1704年的巴伐利亚的布伦海姆战役取胜,随后在1706年的都灵战役,欧根亲王一举击溃了法军主力,法军被赶出北意大利;之后欧根亲王一度攻克了里尔,在与维拉尔元帅的两次对决中,欧根亲王在马尔凯普拉战役中惨胜,而在德南战役中失败。但尽管如此,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以奥地利大获全胜而告终,1714年奥地利在《拉什塔特和约》中得到了西属尼德兰与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土,重新成为了世界一流强国。

约瑟夫一世的弟弟查理六世在1711年继承了王位,他起初被提名为西班牙国王的候选人。1716年,奥地利与奥斯曼重启战争,欧根亲王再一次击败了奥斯曼大军,攻克了贝尔格莱德,占领了塞尔维亚和瓦拉几亚的大片领土。但其后奥地利在1733年-1738年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失败,丢失了洛林给法国,两西西里给西班牙,而随后在1737-1739年的奥土战争中,奥地利又在巴尔干失利,放弃了上一次欧根亲王取得的广阔土地。

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他的女儿玛利亚·特蕾西亚继承了奥地利大公的爵位,从而引发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2年巴伐利亚选侯查理七世当选为皇帝,但特蕾西亚在战场上取胜后,1745年特蕾西亚的丈夫弗朗茨一世则成为了皇帝,不过奥地利公国的实际领导者依然是特蕾西亚。
战争从1740年开始,普鲁士首先占据了西里西亚。奥地利的克芬许勒伯爵的帝国军队占领了巴伐利亚,但是洛林亲王查理·亚历山大则在查图西茨会战中被新兴的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击败。普鲁士一度与奥地利缔和,但在1644年又重新开战。1645年特蕾西亚迫使查理七世退位,与巴伐利亚缔和,将主力对准了普鲁士,但在1645年的霍亨弗里德堡战役和索尔战役中腓特烈大帝又连续两次击败洛林亲王,同年的凯撒斯多夫战役,奥地利又一次败给了普鲁士。但是,国力的差距让腓特烈大帝难以扩大战果而只满足于夺取西里西亚,由于俄罗斯的干涉,法兰西也难以夺走奥属尼德兰。

1750年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与七年战争的间歇期,此时的奥地利在特蕾西亚女大公的统治下团结一致而国力强大。尽管在战场上输给了普鲁士,但是奥地利与普鲁士的国力差距依然巨大。而尽管丧失了南意大利,在北意大利和奥属尼德兰的飞地依然使得奥地利在面对法兰西时不太落于下风。毋庸置疑,奥地利依然是主导世界的力量之一,英法奥俄的格局依然没有变化,尽管普鲁士正在悄然挤进这个名单,而衰落中的奥斯曼与西班牙也依然有相当的实力

统治范围: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比利时、克罗地亚大部分地区;罗马尼亚西北部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北部伦巴德大区全境、维尼托大区南部。估计面积50-60万平方公里,估计人口略少于1500万(1820年奥地利337万,比利时343万,捷克斯洛伐克675万,匈牙利200万,估计此时上述地区共1200-1500万,加上北意大利),影响越来越微弱的神罗,德国地区约2000万以上,北意大利近千万。

科技: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逐渐降低,奥地利渐渐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君主国,采取相对开明的“开明专制”
经济力量强大,比利时的资本主义发达,而中欧也具备一定的因素,虽然相对落后西欧
德意志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巨大的文化与科学的成就,萨克森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启蒙运动影响下的德意志文坛,为下一个世纪的辉煌做出铺垫
军事科技非常强大,拥有世界一流的陆军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02 22:02:00 +0800 CST  
5 清帝国

1650年多尔衮去世后,清世祖福临得以亲政,继续着对南方的征服。清世祖进行了加强皇权的措施,惩处依附于多尔衮的大臣,逐渐摆脱满洲旧有的贵族掌握权力的政治体制,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发展。在清军南下几乎占领两广全境后,明昭宗决定联合占据云贵的大西军余部,一同对抗清朝。随即,明军大举东进,名将李定国连续取得靖州大捷、桂林大捷、衡州大捷,连续击毙清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收复广西全境和湖南大部分地区。同年,刘文秀挥师北上,连续在四川取胜,收复成都、重庆,清军主力退往保宁,南明一度重现光明。
但是,随后,孙可望败于宝庆,刘文秀为吴三桂败于保宁,李定国也因为无法联系郑成功败于广东,1654年,东线的张煌言、张名振三入长江之役也以失败告终,南明抗清形势急转直下,1656年,孙可望妄图篡位,李定国拥明昭宗赴滇,并于次年击败孙可望,孙可望降清。1658年,清军主力三路南侵云南,在优势兵力下,南明军队败走滇西。尽管在1659年的磨盘山战役中南明取胜,但是南明在西南的败局已经不可挽回。1659年,郑成功、张煌言率军进攻进攻南京,郑军连克镇江、瓜州,但是在南京城下顿兵不前,随即在清军来援后惨败退走大海;张煌言连续攻克芜湖、徽州后,因郑部败走同样被清军击溃。同年,明昭宗逃亡缅甸,并在1661年被屈服于清朝的缅甸东吁王朝谋杀,南明灭亡。此后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然而败局已经无法挽回。

1661年,清世祖去世,儿子清圣祖继位,此时的清朝已经基本稳定了大陆地区的统治,尽管高压政策依然持续,但是生产得以恢复,清朝已经成为了中华大地难以撼动的主人。1664年,大顺军余部夔东十三家被消灭,清军完全控制大陆。。清圣祖的统治初期,由辅政大臣掌权,1669年,清圣祖发动宫廷政变废黜鳌拜,开始亲政。1673年,明叛将吴三桂、耿精忠及随后加入的尚之信发动三藩之乱,一时间席卷整个江南,兵锋直指陕西、湖北。但是清朝最终依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平定了叛乱,1678年吴三桂称帝,同年病亡,1681年清军克昆明,三藩之乱平定。
1683年,清水师提督施琅攻克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明朝的最后残余最终灭亡。1685年,清朝在东北的雅克萨与俄国发生了边境冲突,在雅克萨之战中取胜,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和不被侵略。1688年,准噶尔蒙古葛噶尔丹进攻清朝统治下的喀尔喀蒙古,并在1698年最终被清朝平定。清朝对蒙古采取和亲的战略,成功维持了边疆的稳定。

1722年清圣祖去世,留下了一个比他继承的强大而稳定的多的帝国。吏治较为清明、赋税较轻,特别是康熙五十一年开始的摊丁入亩,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继位者清世宗统治时期虽然不长,但是设立军机处,同时推广摊丁入亩,实行火耗归公澄清吏治、摊丁入亩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清朝完全建成了高度发达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1750年是清高宗统治的初期,此时的清朝尚未平定准噶尔之乱,疆域尚未达到最大,但是对于各个边疆地区都有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控制,政治稳定,腐败尚不严重,国力强盛。但是,高压的统治削弱了改革的动力,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清朝与欧洲国家的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虽然自诩天朝上国,但是实际上尽管拥有极其强大的生产力,清朝只能是世界一流强国之一,而且距离一流强国渐行渐远

统治范围:中国全境(除新疆尚未完全控制)、蒙古国全境、俄罗斯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图瓦共和国全境,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估计面积1200万平方公里。人口1.82亿(1751年,葛剑雄)

科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发展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皇权无可撼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高效有力,文官政府运行合理。但是在近代化的潮流中,高度发达的专制政体渐渐显现出了不足
世界第一的强大的生产力,广阔的开垦使得农业进一步发达,人口可以进一步快速增长
在高度集权和高压的政策下,清政府反复不断推行文字狱,导致士风大挫。文士转而研究朴学。同时,文学上的桐城学派,史学上的浙东学派也有相当大的造诣。清圣祖一度学习西欧科技,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军事科技相对于世界领先水平极端落后,在欧洲热兵器时代接近三个世纪的时候,冷兵器依然是主导,而士兵的调遣、指挥都停留在相当低的水平。甚至在面对少量引入葡萄牙火器的缅甸都在装备上被压制。

总的来说,拥有极其强大的生产力、经济实力和人口,但是科技水平极端滞后,在下一个世纪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从强国的位置上被移除


除新疆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完全占领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02 22:03:00 +0800 CST  
6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穆罕默德四世的时代仍然继续着与欧洲列强争霸的战斗中,而在改革之后,奥斯曼帝国内部的腐化得以抑制,帝国焕发了新的生机。1656年开始科普鲁卢家族开始连续担任大维齐尔,在他们的努力下,穆罕默德四世得以进一步加强权力,发展军队,在1669年结束的第五次威土战争中夺取了克里特,而在1672年结束的与波兰的战争中,奥斯曼占据了波多利亚等乌克兰西部地区。同时,奥斯曼在1660年进攻中欧,击败欲联合奥地利的附庸国特兰西瓦尼亚并一度击败奥地利,不过在1664年被蒙特科库利击败。
奥斯曼重振雄风的尝试在1683年遭到重挫,穆斯塔法·帕夏的14万大军大举进攻奥地利,占据匈牙利全境并围困维也纳,但在维也纳之战中,奥地利联合波兰和德意志诸邦大破奥斯曼军队,并在接下来的1687年的第二次莫哈奇战役中再度取胜,将奥斯曼永久驱逐出匈牙利。奥斯曼此后一度收复了部分失地,在1687年,穆罕默德四世被穆斯塔法·科普鲁卢废除。1691年,挥师北上的科普鲁卢被奥地利名将路德维希·威廉击败。奥斯曼帝国连续经历了几位苏丹的短暂统治,苏莱曼二世、艾哈迈德二世和穆斯塔法二世相继继位。穆斯塔法二世在1697年的森塔战役中被欧根亲王击败,至1699年,奥斯曼结束了战争,输掉了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与克罗地亚给奥地利,亚速给俄罗斯,摩里亚给威尼斯,西乌克兰给波兰。

穆斯塔法二世试图尝试改革,但是遭到了强大的阻力而失败。1703年他被废黜后,科普鲁卢时代一并随之结束。继位的艾哈迈德三世锐意推行改革,学习法国的军事制度、科学技术及文化,他统治的时代被称为“郁金香时代”,奥斯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面对俄罗斯在第三次俄土战争中击败了彼得大帝,重夺亚速;不过面对威尼斯和奥地利,奥斯曼则再一次被欧根亲王击败,以丢失北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的代价重夺摩里亚。在东线,逐渐崩溃的萨法维帝国成为了俄奥角逐的战场,艾哈迈德三世攻占了格鲁吉亚、库尔德斯坦并进入波斯西北部

1750年是艾哈迈德三世的继承者马哈茂德一世统治的末期。在他的统治期内,面对东方重新崛起的波斯,奥斯曼在1733年在巴格达击败了纳迪尔沙,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丢失了侵占的格鲁吉亚、西阿塞拜疆和波斯西北部。不过在西线,奥斯曼则大获全胜,在1737-1739年击败奥地利,收复了艾哈迈德三世输给奥地利的领土。在1750年,奥斯曼已经呈现明显的衰退的态势,但尽管如此,奥斯曼凭借着广阔的领土和国民,依然是举足轻重的力量

统治范围:土耳其、希腊、阿尔巴尼亚、黑山、塞尔维亚、波黑、保加利亚、叙利亚、以色列、约旦、伊拉克、科威特、埃及、黎巴嫩全境,罗马尼亚东部沿海地区(附庸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的摩尔达维亚),乌克兰南部沿海地区(附庸控制乌克兰大部的克里米亚)、沙特阿拉伯大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估计面积500万平方公里,估计略多于人口3000万(1600年2800万,1850年3500万)

科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府,苏丹不断致力于加强君权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臃肿的政府和因循守旧的旧势力一直在阻挡西化的尝试,这让奥斯曼掉出了一流强国的行列
经济上,尽管拥有巨大的领土,但是反复践踏下的两河等旧有的富庶的土地已经难以供养众多的人口。生产力发展缓慢,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中国
军事科技开始滞后于西方,尽管致力于西方化的改革
科技水平已经与西方拉开较大的差距,跌出了一流强国的行列,不过依然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在下一个世纪将继续衰落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02 22:03:00 +0800 CST  
7 西班牙王国

西班牙王国在腓力四世的时代从主导欧洲秩序的地位上跌落,葡萄牙的布拉干萨王朝摆脱了哈布斯堡的控制、尼德兰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独立,而西班牙与法兰西的漫长的战争,以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告终,西班牙保住了大部分的权益,尽管比利牛斯山以北的鲁西荣被法兰西永久的夺取了,但西班牙依然是世界一流强国。
1665年,腓力四世去世,他患有不育和精神衰弱的儿子卡洛斯二世继承了王位。如日中天的法兰西开始对西班牙进行反复的打击,在1667-1668年的遗产继承战争中,法国迅速夺取了西属尼德兰的大片土地,尽管被迫归还了大部分地区,但在随后的法荷战争中,法兰西又一次取胜,占领了法西拉锯了两个世纪的弗朗什孔泰,并夺取了西属尼德兰的大部分地区,此后西班牙又卷入了大同盟战争,不胜不败的局面让法兰西依然是欧陆最强大的势力,而在反法同盟中,西班牙也并不像半个多世纪前是领导者,其地位也逐渐被英格兰与奥地利赶超。
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兰西与奥地利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继承者,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和利奥波德一世的儿子查理都宣称有权继承西班牙王位,于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遵照卡洛斯二世遗嘱,西班牙支持法兰西的腓力投入作战,但法西联军的核心无疑是法国。1702年,英荷的海军在维哥湾海战中击败西班牙的舰队,1706年,在欧根亲王和约翰·丘吉尔连续胜利的局面下,腓力撤离马德里,查理得以进驻。但在1707年-1710年,法西联军在西班牙连续取胜,腓力得以重新统治西班牙。1711年,查理回到奥地利继承了皇位。根据1714年的拉什塔特和约,腓力继承西班牙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但是代价同样惨重,西属尼德兰、西属意大利全部被划给奥地利,直布罗陀则被英国统治直到今天。西班牙彻底走向了衰落

腓力五世开创了西班牙波旁王朝之后,加泰罗尼亚等离心的地方势力被削弱,财政赤字也稍稍得到缓解。腓力五世任用阿尔韦罗尼枢机主教担任首相,后者促成了他与帕尔马公爵的女儿伊丽莎白·法尔内塞的联姻,并推动财政改革。1717年,西班牙企图收回意大利,占领了撒丁和西西里,但被英法奥荷组成的四国同盟轻易地打败了。此后,帕蒂尼奥成为了首相,他重建了西班牙的海军,在1739年爆发的“詹金斯的耳朵战争”中,西班牙在新大陆击败了企图撼动其在拉美地位的英格兰的攻击,1741年的卡塔赫纳战役勒苏将军击败了进攻的英军,帮助西班牙最终取胜。而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西班牙在南意大利取胜,在1734年夺取了两西西里。根据1735年的条约,西班牙放弃帕尔马和托斯卡纳的继承权,重新占据了广阔的多的两西西里。

1750年是腓力五世去世后不久,他的儿子费尔南多六世在位的初期。在他波澜不惊的统治下,西班牙并没有卷入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之后的七年战争。此时的西班牙依然保有广阔的土地和殖民地,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西班牙大幅度的衰落,已经不再是欧洲的主导力量和世界一流列强

统治范围:西班牙全境、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卡拉布里亚、巴西利卡塔、莫利塞、普利亚、西西里、撒丁大区、摩洛哥北部丹吉尔、梅里亚、阿尔及利亚北部奥兰;菲律宾北部;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巴拿马、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巴拉圭、委内瑞拉全境,美国佛罗里达、德克萨斯、亚利桑那、新墨西哥、俄克拉荷马州。估计欧洲领土面积60万平方公里以上,亚洲部分20万平方公里,美洲领土估计北美400万平方公里,南美近千万平方公里,共计面积约1500万平方公里,西班牙人口1100万(1820年1220万),意大利700万(1850年两西西里900万),欧洲地区人口1800万,人口估计共约5000万(缺乏依据,请指正)

科技:中央集权政府得以加强,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离心实力被削弱,欧洲境内的海外领土的丧失也使得西班牙本土凝聚力更强
资本主义发展依然滞后,依赖海外的金银造成金融的不健康发展和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在18世纪稍有缓解,但是依然赤字严重。相比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英法荷极为滞后
军事科技已经滞后于主流列强,陆军力量已非一流强国,海军仍然比较强大,但同样远远不及海权国家不列颠

欧洲部分;紫色的两西西里王国为西班牙波旁王朝所统治

新大陆部分;另有亚洲菲律宾大部(除棉兰老岛)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19 08:46:00 +0800 CST  
8 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王国的前身是勃兰登堡选侯国,而勃兰登堡选侯国被霍亨索伦家族的统治开始于1415年。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卢森堡家族的皇帝西吉斯蒙德将勃兰登堡封给了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后者成为了勃兰登堡选侯。
由于贫穷和狭小,勃兰登堡选侯国起初并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1525年,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当选为条顿骑士团大团长,他和他的舅父,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一世达成协议,条顿骑士团成为世俗化的普鲁士公国,依然作为波兰的附庸国而存在。在16世纪宗教改革浪潮下,普鲁士公国和勃兰登堡选侯国相继改宗为新教。1618年,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绝嗣,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合并,开始成为北德意志强大的诸侯。
三十年战争期间,勃兰登堡加入到新教一方作战,在“伟大的选侯”腓特烈·威廉的统治下,尽管勃兰登堡并未在战争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仍然获得了东波美拉尼亚,国力进一步上升。波兰在17世纪后半期的衰落给了勃兰登堡-普鲁士更大的自由,腓特烈·威廉逐渐稳定统治、发展军队,在欧洲争霸战争中为本国不断谋取利益,起初支持法国,后来则加入到了反法同盟中。在1688年腓特烈·威廉去世的时候,勃兰登堡开始成为德意志的首要强国之一,并逐渐跻身欧洲二流强国的行列。

1701年,腓特烈·威廉的儿子腓特烈一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加入到了皇帝的一方作战,作为回报,利奥波德一世满足了他封王的要求,勃兰登堡-普鲁士选侯国成为了普鲁士王国。不过,此时的普鲁士,依然是帝国军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未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尽管普鲁士越来越获得皇帝和其他国家的重视。1713年,腓特烈·威廉一世继位,在他的统治期内,普鲁士迅速发展工业,解放农奴,并将国家的大部分收入用来发展军队。到了1740年他的儿子腓特烈二世继位的时候,过去贫穷而狭小的普鲁士已经拥有了极其强大的军队和相对繁荣的经济

腓特烈大帝继位之后,普鲁士开始了疯狂的扩张。1740年爆发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迅速加入了与法兰西的联盟之中进攻奥地利。1740年,普鲁士突袭占领西里西亚,在1741年的莫尔维茨战役中,普鲁士先败后胜,在施维林元帅的指挥下,普鲁士击败了奥地利。1742年的查图西茨战役中,腓特烈大帝亲自指挥了战役,并大败奥地利元帅洛林亲王查理·亚历山大。之后为了平衡局势,腓特烈退出了战争,然而1744年,为了保住西里西亚,腓特烈重新参战,1745年的霍亨弗里德堡战役和索尔战役中,腓特烈又连续两次击败洛林亲王,而奥军企图逆转局势,进攻普鲁士本土的尝试也被普军老将利奥波德一世亲王在凯撒斯多夫战役中挫败。随后,普鲁士再度退出战争,奥地利承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换取普鲁士承认弗朗茨一世继承皇位。

1750年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与七年战争之间的间歇,此时的普鲁士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尽管其经济实力与人口远远不能与英法俄奥诸强相提并论,但就陆军实力而论,普鲁士已经跻身头号列强之列。畸形的发展带给了普鲁士极大的机遇和危机,但是此时,普鲁士已经超越了衰落中的波兰、瑞典,逐渐成为了可以和头号列强一争雄长的强国,而在下一个世纪,新兴的普鲁士将进一步崛起,直到统一在分裂路上行走了近千年的德意志

统治范围:德国勃兰登堡州、柏林州、梅克伦堡-波美拉尼亚州东部,波兰西南部西里西亚,西北部但泽地区及北部东普鲁士地区、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人口370万

科技:中央集权的开明君主制政府,君主开明专制,法律完善。容克贵族拥有非常强大的向心力,并未影响国王的绝对权力
资本主义发展,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业提供了,境内广泛设置工厂,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尽管欧洲上流贵族的文化并未充分影响普鲁士,普鲁士却是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腓特烈大帝本人热爱文化和艺术,巴赫、伏尔泰都曾到访勃兰登堡
军事科技极其强大,军火工业先进,征兵系统完善,士兵训练严格,凝聚力极强,后勤保障灵活,以370万的人口得以动员10余万精锐的军队。腓特烈大帝进行了军事改革,使用“斜式战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军事艺术进一步发展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19 08:47:00 +0800 CST  
9 马拉塔王国


沙·贾汗对莫卧儿的稳定统治持续到1657年,之后他的三儿子奥朗则布发动战争击败了他的兄长和合法的王位继承者达拉·舒科,他杀死了他的三个兄弟,并软禁了他的父亲沙贾汗,加冕为莫卧儿的皇帝。奥朗则布拥有充沛的精力和卓越的能力,他加强中央集权,并进行广泛的征服。他在1681年开始发动对德干高原的征服战争,先后消灭了比贾布尔与高康达,在帝国疆域极盛的时候,莫卧儿统一了除了南方维查耶纳伽尔分裂出来的几个印度教邦之外的整个次大陆。
但是,奥朗则布的统治是高压和偏激的伊斯兰化的,他对印度教徒课以重税试图将莫卧儿变成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同时,他迫害锡克教徒,最终激起了强烈的反抗。在德干高原西北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塔人领袖西瓦吉的起兵给奥朗则布带来了最大的困难,尽管一度被镇压下去,但西瓦吉在1670年重新抵抗,在1674年加冕为国王,马拉塔王国从此建立。西瓦吉采取精妙的游击战术,利用西高止山脉与德干高原上的沙漠让莫卧儿军队疲于奔命,他在1680年去世,他的儿子sambhaji延续了这一战术,他甚至做到了联合在宗教迫害下对莫卧儿极为不满的,莫卧儿的传统盟友拉杰普塔纳的王公。尽管1689年sambhaji被奥朗则布俘杀,但是马拉塔依然是莫卧儿难以消灭的劲敌。


sambhaji的继承者是他的弟弟rajaram,尽管在军力上远远处于劣势,但是游击战术依然维持了马拉塔的存在。拉贾拉姆去世后他的妻子tarabai掌握了权力,在她的统治下,马拉塔军队渡过了讷尔默达河进入到了北印度的马尔瓦。焦头烂额的奥朗则布在1707年去世,他的儿子巴哈杜尔·沙一度成功统治了帝国,并通过释放sambhaji的儿子shahu让马拉塔陷入了内乱。
然后,1709年shahu成功夺取了权力,而巴哈杜尔·沙在1712年的去世则宣告着莫卧儿皇帝对地方垂直管理的结束。巴拉吉一世帮助Shahu夺取了权力,也因此成为了首相,之后的马拉塔王国首相的权力不断膨胀并逐渐成为国家的实际领导者。巴拉吉一世的儿子Baji Rao一世在1720年成为了首相,他在1728年击败了四年前独立的东德干海得拉巴的尼查姆王朝,在1737年兵锋达到了德里城下,他甚至击败了葡萄牙人。当1740年baji rao去世时,马拉塔王国已经是不容置疑的印度第一大强国。
尽管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沙成功的摆脱了权臣赛义德兄弟的控制,但是帝国已经分崩离析,皇帝的统治局促于德里周边,并在1739年遭到了波斯帝国的纳迪尔沙的进攻,帝国军队的最后精锐损失殆尽,德里遭到波斯军队的掠夺。

1750年是shahu的第三位首相巴拉吉二世执政的时期,shahu在1749年去世,此后王国完全由首相掌握。这时的马拉塔已经占领了拉杰普塔纳,并向东击败孟加拉的领主,征服了奥里萨。马拉塔王国的顶点将在十年之后达到,但是此时的马拉塔已经是印度最强大的势力,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尽管次大陆的领主,名义上依然是德里的莫卧儿皇帝,但是他的手中已经毫无权力

统治范围: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恰蒂斯加尔邦、奥里萨邦、恰尔肯德邦、中央邦、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全境、北方邦部分地区。估计面积150万平方公里,估计人口6000万(莫卧儿鼎盛时期人口约1.5亿,马拉塔统治区今日人口约4亿,比例约五分之二,故估为6000万)

科技:尚未成为松散的联邦,但是并无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尽管依靠强力的君主和首相得以维持一个王国,但是本质上依然是马拉地部族联盟政权
经济上作为传统东方国家,绝对依靠农业,尽管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因素的一定影响
印度教信仰,采取相对宗教宽容政策
军事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但装备一定火器,山地骑兵在起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建设有较为强大的海军,不过与西方国家差距极为明显

欧陆马拉塔极端不准,此图粉色马拉塔,此时还拥有拉杰普塔纳。
吐槽下,很多人名根本查不到通译,最初看到的翻成什么也记不清= =直接用英文了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19 08:47:00 +0800 CST  
10 尼德兰共和国

在威廉二世执政在1650年去世后,尼德兰联合省的地方自治派宣布共和国不再设有统一的军队,共和国进入了“无执政时期”。在1652-1654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中,尼德兰先胜后败,在斯赫维宁根战役中传奇老将特罗普阵亡,英格兰随即封锁了荷兰的海岸线,极度依赖对外贸易的荷兰迅速经济崩溃,被迫签订和约承认《航海条例》。
1665年尼德兰发动了第二次英荷战争,海军名将勒伊特连续击败了英格兰,甚至在1667年奇袭泰晤士河、俘虏英国舰船并炮击伦敦,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尼德兰取胜,使得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路易十四开始扩张后,尼德兰参与了对遗产战争的干涉,联合英格兰与瑞典抑制路易十四的扩张。但在1672年法荷战争爆发后,英格兰参与了法国的同盟,尽管在海上第三次英荷战争勒伊特依然击败了英格兰,但是在陆地上,法军横扫了尼德兰在边境的要塞,迅速攻占了尼德兰大部分领土。威廉二世的儿子威廉三世临危受命成为执政,他毅然决定决堤阻滞法兰西的前进,并取得了成功,维护了尼德兰的独立。在1673年尼德兰几乎联合神圣罗马帝国将法国赶出尼德兰,但由于法兰西的关税战和稳定了局势之后的法军的反攻,尼德兰最终在1678年签订了《奈梅亨条约》,尼德兰在谈判桌前并没有损失多少利益,但是连续的战争却摧垮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士气。从此,尼德兰不在作为欧洲主要力量而存在

威廉三世在1688的光荣革命后被议会邀请成为英格兰国王,英格兰与尼德兰同时卷入了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尼德兰更多的作为英格兰的盟友提供海军支援,而不作为陆军的主要力量而作战。尽管在西属尼德兰,尼德兰军队多次承担了参战的任务,但在1713年的《乌德勒支和约》中,尼德兰并未获得真正的利益,而在此之后,尼德兰不再积极参与欧洲事务,彻底退出了拥有霸权的强国行列。威廉三世在1702年去世,荷兰再度进入无执政时期,直到1747年威廉四世再度成为执政

1750年是荷兰执政威廉五世的时期,此时的荷兰刚刚参加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尽管在战争中被萨克斯元帅击败,但荷兰依然维持了其独立和本土不被侵犯。除去1662年被郑成功击败丢失了台湾,荷兰并未在亚洲有太大的损失,荷兰东印度公司夺取了葡萄牙的锡兰,并在马来群岛大规模扩张;而在西印度,荷兰损失了北美的殖民地,并在英荷战争中被确认。此时的尼德兰依然有强大的金融力量和经济实力,以及一支强大的海军,但是,相比于一个世纪之前,尼德兰不再是主要的海权国家,同时,尼德兰不再被认为是一流强国

统治范围:荷兰全境;圭亚那、苏里南全境;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大部,小巽他群岛、摩鹿加群岛、爪哇岛西北部;斯里兰卡全境。欧洲部分面积4万平方公里,美洲部分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亚洲部分面积估计80万平方公里,共约125万平方公里。欧洲部分人口约200万(1820年233万),殖民地人口集中在印尼,估计人口500-1000万

科技:松散的邦联制国家,但是拥有成熟的议会和资产阶级民主。有高效的决策,但是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缺乏有效的领导。执政的地位相对低
拥有极为强大的金融业和工业、商业,阿姆斯特丹逐渐把金融业中心的位置让给了伦敦,但是尼德兰同样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尽管总量已经远远不及主要列强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文化相当繁荣。伟大的科学家惠更斯在数学的概率学、光学、力学、天文学都有很大的贡献;微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开创了微生物学;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倡导民主政体,并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图为荷兰本土


图为荷属东印度,深橙色部分为荷兰,包括斯里兰卡、中南半岛上的马六甲、苏门答腊、苏拉威西的大部、摩鹿加群岛、小巽他群岛及爪哇岛西北的巴达维亚

图为荷属西印度,包括圭亚那、苏里南及库拉索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20 09:38:00 +0800 CST  
11 葡萄牙王国

“光复者”若昂四世在1640年带领国家从疲于三十年战争的哈布斯堡王朝手中独立后,葡萄牙并未因此恢复一个世纪前阿维什王朝的国力,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并未使得布拉干萨王朝的统治被主流国家承认,而在海外与尼德兰的殖民争霸战争也是以失败告终,葡萄牙被逐渐赶出了亚洲。
1656年若昂四世去世,他的儿子阿方索六世继位。在英格兰与法兰西的支持下,葡萄牙又击败了西班牙侵略军,在1668年获得独立,尽管葡萄牙在条约中放弃了北非的桥头堡。1667年阿方索六世的弟弟佩德罗二世软禁了他的兄长成为摄政,并在1683年正式继位。在佩德罗的统治时期里,葡萄牙加强了中央集权,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发展经济和海外贸易,葡萄牙逐渐开始复苏。在1701年爆发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佩德罗二世参加到反法同盟一方作战,并在西班牙战场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乌德勒支和约中葡萄牙获得了亚马逊流域作为回报,巴西的领土雏形得以建立。

佩德罗二世在1706年去世,他的继承者是儿子若昂五世。葡萄牙在这段时期内国力有所增长,在巴西发现的黄金为葡萄牙发展工业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国家的腐化。若昂五世重新建设了较为强大的陆海军,同时在国内建造了大量的建筑,开创了著名的“巴洛克风格“

1750年是若昂五世漫长统治期的最后一年,此后他的儿子若泽一世继位,并在名臣蓬巴尔侯爵的推动下开始蓬巴尔改革继续进行强国的尝试。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葡萄牙从哈布斯堡的占领中恢复,因为黄金的发现国力有所提高,但是葡萄牙仍然被排除在欧洲主流国家之外,与英国的同盟也伴随着对方依赖强大工业实力的商品倾销。其海外殖民地除了巴西外也意义微小。不过由于其他国家的衰落抑或停滞,葡萄牙的名次有所提高

统治范围:葡萄牙全境;巴西全境;印度果阿邦、东帝汶全境;莫桑比克、安哥拉全境,比属刚果一部分。面积欧洲部分9万平方公里;南美约800万平方公里;亚洲约2万平方公里;非洲约200万平方公里。葡萄牙人口约250万(1820年330万),巴西1890年人口1500万,估计此时700万左右。总人口约千万

科技:布拉干萨王朝成功建立了近代的君主制政府,国王拥有较大的权力,国家统合,行政水平较高;
经济较为发达,黄金和三角贸易带来了丰富的资金来源,葡萄牙发展了近代化资本主义工业,并采取重商主义政策
文化繁荣,巴洛克式建筑盛行,艺术水平较高。



葡萄牙本土

葡属南美洲,绿色区域和黑色的亚马逊流域都属于葡萄牙


葡属非洲,西海岸的安哥拉和东海岸的莫桑比克,即绿色部分;此外还有印度的果阿、第乌及马来群岛的东帝汶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20 09:39:00 +0800 CST  
12 波兰立陶宛联邦

波兰的大洪水时代从1648年的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尔尼茨基起义开始,起义迅速席卷了乌克兰,在1649年,杨二世与赫梅尔尼茨基达成协议,起义稍稍得到缓解。然而在1651年,赫梅尔尼茨基重新联合鞑靼人进攻波兰,尽管波托茨基的波兰军队击败了起义军并签订了对波兰有利的和约,但这使得铤而走险的赫梅尔尼茨基选择了与早就觊觎波兰的俄罗斯联合。1654年,阿列克谢一世沙皇正式联合乌克兰开始入侵波兰,占领了王国的东部
但对波兰更毁灭性的打击来自于北方,瑞典国王卡尔十世被厌恶杨二世的波兰贵族推举为国王,1655年,瑞典军队联合勃兰登堡入侵波兰,第一次北方战争爆发。由于波兰部分贵族的支持和瑞典在三十年战争中淬炼出来的军队,卡尔十世很快扫荡了波兰的大部分地区,但1656年,杨二世任命伟大的军事家恰尔涅茨基担任指挥官,在他的杰出指挥下,波兰军队连战连胜,并一度收复华沙。尽管华沙在同年又被瑞典-勃兰登堡联军占领,但在次年,恰尔涅斯基击败了来犯的特兰西瓦尼亚军队,波兰在奥地利的斡旋下,与勃兰登堡签订和约,承认普鲁士公国的独立,换取勃兰登堡停止与瑞典结盟,此后瑞典渐渐难以支撑,在1660年签订了和约,恢复了战争之前的两国边界,瑞典则获得了杨二世停止对瑞典王位的宣称以及对利沃尼亚占领的确认。

随后波军转而向东抵挡进犯的俄罗斯,由于鞑靼军队的帮助,恰尔涅茨基在立陶宛击败了俄罗斯,俄罗斯难以扩大战果,在1667年于波兰正式缔和,根据条约波兰割让在俄罗斯混乱时期夺取的斯摩棱斯克等地以及整个第聂伯河左岸的乌克兰。这个条约是俄罗斯第一次对波兰的全胜,从此之后,波俄两国的地位开始扭转
除了面对外国的侵略,杨二世还要面对权力无限膨胀的贵族。1652年议会开始了惊人的”自由否决权”,规定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议案就无法通过,极端民主制演化到了极致。杨二世在1668年在贵族的压力下被迫退位,1669年维希尼奥维茨基当选为国王。1672年,波土战争爆发,土耳其进攻波兰控制下的右岸乌克兰,但在1673年被贵族扬·索别斯基在霍奇姆战役中击败。1674年,扬·索别斯基当选为国王,即杨三世。作为波兰最后一位强有力的国王,杨三世在南方连续击败土耳其军队,而在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中,杨三世亲自率领波军驰援维也纳,击败了奥斯曼军队,粉碎了奥斯曼对中欧的最后一次进攻。根据1699年的和约,波兰收回了西乌克兰

1696年杨三世去世,贵族选举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二世担任波兰国王,并卷入了大北方战争。波兰、丹麦、萨克森与俄罗斯建立了反对瑞典的联盟,但是杰出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迅速击败了波兰军队。贵族的离心离德让奥古斯特二世日益失去人心,1704年,支持卡尔十二世的贵族废黜了奥古斯特二世,推举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担任国王。但在1709年的波尔塔瓦会战彼得大帝击败卡尔十二世后,奥古斯特二世重新夺取了王位。此后奥古斯特二世企图加强王权的尝试被波兰贵族反对而失败,出于自身的利益,俄罗斯、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协定共同保证波兰的政治制度不变,普鲁士甚至在1713年占据了什切青。到了1721年大北方战争结束后,波兰已经是一个残破而受到邻国操纵的国家
1733年,奥古斯特二世去世,他的儿子奥古斯特三世受到俄罗斯的支持,而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则又一次在女婿路易十五的推举下戴上了王冠,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在战争中,俄罗斯的拉西元帅率军入侵迅速攻克华沙并攻陷斯坦尼斯拉夫的基地但泽, 斯坦尼斯拉夫一世被迫逃亡法国并成为了洛林公爵。波兰继续着萨克森选帝侯的联合统治和俄罗斯的压制乃至掌控

1750年是奥古斯特三世统治的中期,此时波兰依然人口众多、土地广阔,然而,极端的民主制的恶果已经被无限放大,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围绕波兰的王位波兰已经卷入了三场战争,过去的富庶已经不复存在。尽管波兰还是一个庞大的王国,但面对三个强大而虎视眈眈的邻国,波兰已经很弱小的军队和不独立的外交使得波兰相比于一个世纪有了巨大的衰退,尽管领土基本维持了原貌,但此时的波兰,并不再是东欧的强国

统治范围:立陶宛全境、波兰绝大部分地区(除东普鲁士、什切青等)、乌克兰西部、北部;拉脱维亚南部,面积73万平方公里,估计人口1000万以上(三国瓜分波兰的1772年人口1150万)

科技:极端的贵族民主制,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使得国王完全无法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力,议会行政效率低下,国家运行混乱
传统的农业经济,依然是主要的商品粮出口国,粮食产量很大;手工工场有所发展,资本主义水平较低,与宿敌俄罗斯在一个水平线上。
文化进入启蒙时代,启蒙思想开始流行,最终促成了19世纪晚期的《五·三宪法》。不过占据人口多数的农民依然大多是文盲
军事科技较为发达,波兰翼骑兵在是欧洲领先的骑兵。不过1750年的波兰已经几乎没有军队

粉色部分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20 09:43:00 +0800 CST  
13 日本帝国

在前三代将军家康、秀忠和家光的统治后,江户幕府进入到了稳定的统治期。四代将军德川家纲在1651年继位,在当年平定了由井正雪率领的浪人发起的庆安之乱。德川家纲的统治时期,在重臣松平信纲等人的辅佐下,社会较为稳定,江户幕府进行了由“武断”到“文治”的转型。德川家纲在1680年去世,重臣酒井忠清试图以有栖川宫亲王担任将军,但遭到了其他臣子的反对,于是德川家纲的弟弟德川纲吉继承了将军的职位,成为了五代将军。
德川纲吉的统治初期推行文治,社会较为稳定,但在他统治的后期日趋奢侈,并颁布了《生类怜悯令》,禁止杀死动物,他也因此被嘲讽为“犬公方”。他在1709年去世,侄子德川家宣继位。在德川家宣和他的儿子德川家继的统治时期里,在名臣新井白石和间部诠房的辅佐下,日本迎来了“正德之治”,社会进一步发展。

1719年德川家继去世,将军家绝嗣。德川氏的旁支纪伊藩主德川吉宗成为了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励精图治,推动了“享保改革”,稳定物价,澄清吏治,打击商人,抑制兼并,同时稍稍弛禁,允许了一部分荷兰的书籍的传入,日本开始了学习西学,尽管此时还非常微弱。德川吉宗的统治时期,幕府中兴,尽管这种中兴与中国的康乾盛世相似,都是带有浓烈的保守色彩。

1750年是德川吉宗的儿子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统治的时期。此时的德川幕府已经进入了稳定的时代,日本早已从战国时代的混乱中恢复,进入了稳定的治世。然而过分倚重农业,排斥外来文化让资本主义化的欧洲与东亚各国差距越来越大,尽管繁荣而稳定,日本与清朝一样,落后而又保守

统治范围:日本全境(除冲绳县为藩属国),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估计人口3000万(争议较小,普遍估计在2900万-3100万)

科技:天皇依然是国家的元首,但是政权完全掌握在江户的将军手中。各个诸侯被将军裁抑对将军很难构成威胁,但是诸侯依然是这个封建的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阶层
农业非常发达,狭小的国土能够供养大量的农民。然而商业受到抑制,商品经济难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非常微弱
文化繁荣,中国的儒学的朱子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阳明学、荻生徂徕集大成的古学同样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同时,在这个世纪,推崇日本国内的国学派兴起,荷田春满、贺茂真渊等人提出的国学推动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复兴
市民文化也很繁荣,松尾芭蕉的俳句,井原西鹤的小说都有相当高的造诣

总的来说,日本繁荣而稳定,但是科技落后,思想保守。一个世纪后,将遭到沉重的打击并走向崛起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24 11:05:00 +0800 CST  
14波斯帝国·赞德王朝

萨非王朝在第二次走向衰落之前的最后一位沙阿阿巴斯二世在1666年去世,他的儿子苏莱曼一世继位。苏莱曼一世的统治软弱而无力,尽管奥斯曼在1683-1699年的战争中损失惨重,波斯帝国也并未能够从中渔利;而面对已经衰弱的昔班尼王朝的继承者阿斯特拉罕王朝,则苦于其对边境的侵扰,阿巴斯大帝建立的阿姆河的边境被向南方推进。苏莱曼一世的继承者是苏丹侯赛因,他的统治期从1694年持续到1722年,作为一个更加无能的统治者,侯赛因的时代宦官把持了政权。帝国的混乱导致了阿富汗人的离心,1709年,阿富汗人的一支吉尔扎伊人在米尔维斯·霍塔克的领导下坎大哈独立,建立了汉达基王朝。1716年,汉达基王朝的马哈茂德·霍塔克击败了杜兰尼人,统治了阿富汗,并在1722年击败腐朽的萨非王朝军队,攻占伊斯法罕,开始了汉达基王朝对伊朗的短暂统治。

侯赛因在1722年退位,汉达基王朝的马哈茂德与他的儿子阿什拉夫·霍塔克相继统治波斯,但是侯赛因的儿子塔赫玛斯普二世成功逃到了北方,宣称继承了萨非王朝,并向俄罗斯寻求支持。俄罗斯与奥斯曼希望借助波斯的内乱获取利益,于是签订了瓜分西北部波斯的协定,俄罗斯获取达吉斯坦、东阿塞拜疆和里海南岸,奥斯曼则获得阿塞拜疆西部、亚美尼亚与库尔德斯坦。
于是,在俄奥的援助下,塔赫马斯普二世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军队,而在1727年获得了野心勃勃的将军纳迪尔沙的加入。纳迪尔沙借助西式火器改革军队,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连续击败汉达基王朝,在1729年收复伊斯法罕,并于次年杀死了汉达基王朝的沙阿阿什拉夫,帮助萨非王朝成功复国。

纳迪尔沙随即将矛头对准了占领波斯大片领土的奥斯曼人,俄罗斯为了巩固与波斯的联盟,在1732年和1735年放弃了除达吉斯坦外塔赫马斯普二世割让的土地。纳迪尔沙对奥斯曼的进攻延续了数年,在1733年尝试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受挫后,1734年,纳迪尔沙在高加索大破奥斯曼军队,收复了奥斯曼侵占的领土,将国境线推回到了一个世纪前席林堡和约的样貌。在1735年,声望如日中天的纳迪尔沙废黜了塔赫玛斯普二世的儿子阿巴斯三世,结束了统治波斯两个半世纪的萨非王朝,尽管后者还将名义上复国。
纳迪尔沙在1736年发动东征,扫荡了阿富汗,并于1739年大败莫卧儿军队,攻占德里。尽管无力统治次大陆,纳迪尔沙依然通过洗劫德里获得了丰富的财富以继续战争。纳迪尔沙接下来进攻中亚,击败布哈拉汗国,将国境线重新推到阿姆河,而向南方,纳迪尔沙在1743年灭亡了阿曼,他甚至在1745年又一次击败了奥斯曼,阿夫沙尔王朝的领土达到极盛。

然而,纳迪尔沙的统治极端依赖军事而轻视国家建设,他本人的残暴也导致在1747年被叛变的将领谋杀,于是庞大的帝国立刻分崩离析。在阿富汗,普什图人的另一支杜兰尼人在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的领导下在坎大哈独立,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统一了阿富汗和大部分巴基斯坦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杜兰尼王朝。而在西部,纳迪尔沙的另一位将领卡里姆汗在设拉子拥立了萨非王朝的后裔,并占领了波斯的大部分地区。

1750年是波斯的混乱年代,此时阿夫沙尔王朝经历了阿迪尔·沙、易卜拉欣·阿夫沙尔和纳迪尔沙的孙子沙鲁克·阿夫沙尔的统治,统治范围已经局促于呼罗珊的一隅之地。阿富汗被杜兰尼王朝统治,阿曼的赛义德王朝则重新独立,而在西部,卡里姆汗继承了阿夫沙尔王朝的大部分遗产。卡里姆汗开明的政策使得波斯重新焕发了活力,尽管相较于一个多世纪之前萨非王朝的鼎盛时代已经有了明显的衰落

统治范围:伊朗全境(除呼罗珊省属于阿夫沙尔王朝)、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全境,格鲁吉亚、阿联酋大部,估计面积160万平方公里,估计人口不足千万

科技:中央集权政府,君主掌握着大部分的权力。尽管赞德王朝初期萨非王朝的后裔是名义上的君主
经济在战争中遭到了极大的创伤,长期的停滞甚至战争造成的衰退让波斯与欧洲国家差距越来越大
阿夫沙尔王朝信仰逊尼派,但是由于什叶派的基础,桑德王朝重新回归了什叶派信仰并使得伊朗保持什叶派信仰至今。宗教政策相对开明,但是依然以教法为上
军事科技较为先进,纳迪尔沙进行了西方化的军事改革,热兵器程度较高,骑兵力量强大
总体上科技与奥斯曼相差不大,军事科技领先于东方国家,但科技水平整体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楼主 神算周公瑾  发布于 2015-09-24 11:06:00 +0800 CST  

楼主:神算周公瑾

字数:271168

发表时间:2014-02-10 04: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08 09:12:16 +0800 CST

评论数:132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