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贴>毕业两年的小审计,我们来聊聊吧

<吧友问答>贴吧里的问与答(1)
小伙伴们好!好久不见,楼主考试考完了,但最近单位还是有些忙,所以会慢慢更新的。考试没考好,明年又要继续了,有点难过有点遗憾有点自责。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啊,日子要好好过,底稿要好好做。
今天的话题很早就想聊了,与专业无关,与理论无关,与实务无关,我们就来说说贴吧里的问与答。
前几天看到几个贴子,印象颇深,其中一篇贴子写到:这吧都是冷血?提问没人回答。都是NC还是只会水经验?还有一篇贴子我没收藏,大意也是说觉得贴吧毫无意义,没有大神,问的问题都没人回答,满眼望过去都是从业。
暂且不论贴吧里的人完全没有必须回答你问题的义务,大神也不可能24小时就不断刷新贴吧专门帮人解答问题,我们先来说说如何提高提问质量,提高提问被别人回答的概率,在提问时尽量注意些什么。
在提问时应尽量避免:
1、问一些大而无当的问题。比如如何学好会计基础?如何合理避税?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问题的本身是很有意义的,然而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打好会计基础要说完整说清楚大概要一千字,后面两个问题都是足够写一本书的,再悠闲的大神大概也不会在你这个贴子里写上那么多。
2、问一些百度型问题。虽然我和百度关系很好,但我不认为问一些百度很容易得到准确答案的问题是合适的。比如报名注册会计师的条件是什么?你了解初级审计证书吗?这些问题也许我了解也许我不了解,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只要百度一下就能得到完整丰富的回答,一定要我来帮你百度然后归纳整理告诉你吗?
3、问一些基本概念的问题。有人问,怎么理解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人问,资产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那负债呢?所有者权益呢?这些问题我是觉得不好回答,因为这些都是会计学最最基础的基石,相当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的定理,这些基本定理如果掌握的不好,那么我想无论如何也是学不好会计的。那么会计吧能不能做类似的启蒙工作呢?我认为不行,会计吧的定位主要还是交流分享,而不是教育培训,启蒙工作任重道远,意义重大,完全不适合贴吧的环境。
4、问一些违法乱纪的问题。这就很好理解了,确实有人问怎么偷税漏税呀?假账有什么技巧呀?我挪用了公款该怎么办呀?呵呵。
5、一问就问整张考卷。还真有不少,发个贴子,内容是好几张图片,一张完整的卷子,请大家帮忙,有些图片还是歪的,看也看不太清楚,今天晚上刚看到一个,发了四道题目,是四页ppt,一共要求写44笔分录。还别说,有时候还真有好心人帮他从头到尾做下来的。44笔分录一笔分录做出来加打出来就算一分钟那也要半个多小时,反正我是觉得挺不合适的。
6、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这一条其实我也有些纠结,能问这种类型问题的通常都还是比较积极向上有心进步的好同学。可问题是职业生涯规划兹事体大,你说二专要不要考?考研你怎么看?我想考证你有啥建议?我毕业工作了两年想转行你觉得怎么样?我对你也不了解,大概说两句大概也没什么帮助,想要细说了解的又太少。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我稍微提过一些,还是要根据个人性格、价值观、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权衡做出,作为一个对你了解不多的旁人很难在三言两语内给出什么正确又有效的建议。
啊,今天又没写完,明天继续。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8-26 23:22:00 +0800 CST  
<吧友问答>贴吧里的问与答(2)
上次说了很多不那么妥当的问题,下面说说一个好的问题大概应该是怎么样的。
在提问时请尽量做到
1、起一个简短、恰当的标题。要说什么就在题目里说清楚我觉得是比较好的,比如“请教关于无形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问题”,如果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说不清楚就起个能吸引眼球的题目好啦,但是像“【会计】我在想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可惜吸引前辈们戳进来”这样的标题还是有点奇奇怪怪吧。。
2、很多小伙伴都是问题目的,如果是拍照请尽可能把照片拍的明亮、清晰、完整,图片如果是侧的也请先摆正过来,方便别人帮你解答。如果能够提供文字版的更好。另外,有些小伙伴觉得有些部分不重要或无关,就把一些条件去掉了,或者拍照不完整,这对于别人帮你解答题目也是不利哒。
3、最好有自己的答案或者思路。无论是问题目还是问职业生涯规划,我看到那些已经有自己答案或者思路的问题都会好感倍增,因为至少这个问题确实已经经过了思考才被提上来,也方便提醒他可能是哪个方面没有考虑完整,或者提供另外一个思路帮助他理解。
4、使用比较恰当的口吻。不是说一定要多谦卑,言必称大神、请教什么的,但对于乐于帮助你解答问题的人总还是客气一点礼貌一点比较好,之前也看到过一些别人帮他提供解答一言不合各种冷嘲热讽的。贴吧本来只是一个交流平台,你那么做我也打不着你,可是在生活中吃亏的还是你。反正说话好听点有不少块肉是吧。
5、保护自己/公司的隐私。也看到过一些比较勇敢的,上传的图片上面自己的名字或者什么号码,公司的名字看得清清楚楚,反正我是觉得不那么合适。
6、找一个恰当的被问题者。这一点总是被忽略。举个栗子,我现在在纠结要不要跟汤唯结婚(好吧,是我想太多了),那我需要了解的有,汤唯怎么样,结婚这件事怎么样,所以我应该跟汤唯身边的人了解她在生活中有哪些我不了解的地方,跟已婚人士了解婚姻生活可能的浅礁和暗涌,而不是问一个在校大学生是吧。同理,我刚毕业两年,这两年也是在事务所,你非要问我在企业的职业规划我也真的编不大出来你说是吧。
7、如果能爆照或者有个有吸引力的镇楼图就更好啦。这算是提供问题被解答概率的一大利器吧,哈哈哈哈。如果有个小美女发个自拍美照镇楼,问的问题又不离谱的话,哎呀,这样的贴子在哪里,谁也不要拦着我去回答。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8-30 12:10:00 +0800 CST  
<吧友问答>贴吧里的问与答(3)
之前说的都是关于问的,下面也说说答好了。问有问的不靠谱的,答也有答得不靠谱的,举个栗子好了。
有很多小伙伴问过,车间设备修理费应计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答案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一、绝大部分答案只有四个字,要么说管理费用要么说制造费用。
二、除了告诉你答案是管理费用外,还会从教材上拍张照片或者拍道例题出了,用权威解答告诉你真的应该是管理费用。这样的解答在吧里已经算是很靠谱的了。
三、我之前曾经写过一个答案,今天找了很久也没找到,那就重新写一遍算了。
1、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设备维修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才有考虑记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否则,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扣除。
2、在上述前提下,车间设备修理费应计入管理费用,先记住结论。
3、财政部于2006年10月30日下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管理费用”科目)规定,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准则附录,就是管理费用没错。
4、单纯争论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是没有意义的,不妨想一想,计入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有什么区别?管理费用将在当期直接全额影响损益,而制造费用将影响产品成本,并结转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直至产品完工并销售再影响损益。
5、因此,在新准则下,车间设备维修费计入管理费用可以看做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利于防止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避免不具有经常性的维修费用造成产品成本的异常波动。
6、事实上,车间设备维修费计入制造费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里就不说了,避免大家记混,小伙伴们可以自己做些了解并进行思考。但如果不想费那么多心思或者单纯应试的话,记住管理费用就好啦。
以上就是我认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啦。写这样的答案一是花的时间长,二是费脑细胞,三是写出来也不一定那么好理解或者被需要,所以现在这样的答案写得少了。写一段帖子或者写一段回答,可能你们几分钟就看完了,但也许要写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总担心哪句话用错了或者这个观点记混了,引用数据、准则都要经过确认,真的是很累的。
跟大家强烈推荐两位大神,@相约步行街110和@长春会计男,都是脾气又好解答问题又快,观点也基本正确。其他的很多自己也才刚考过从业或者刚大学毕业,他们的答案请谨慎参考。至于像我就太懒了,回答问题太慢,不过有问题还是可以来问哒。靠不靠谱就不好说啦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8-30 12:19:00 +0800 CST  
<随便聊聊>卑微而善良的小愿望
好像快要考初级啦,这几天打算看的,无奈工作略忙,第一章还没看完。计划开一贴初级会计实务(涵盖从业)的知识点小讲解,争取7-10天内更新完毕,这样应该还赶得上大家考前复习。网上查了查还没到准考证打印时间,也不知道我会在哪天考。
这两天翻了几页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看他和姐姐争自行车,看他的金毛狗子梅茜,看他和朋友们的故事。觉得以后家里也养只小猫或者小狗,能够陪着自己的小孩儿一起长大,再给ta添个弟弟或者妹妹,那就更完美啦。不过这两件事好像都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就算作是我两个卑微而善良的小愿望吧。
以前认识一个姑娘,家里养了只泰迪,染了绿色的耳朵,那个姑娘能听到泰迪的叹气声,可我就听不到。偶尔还是会想起那个姑娘,那个在记忆里能让我打从心底开出一朵花儿来的姑娘。
这阵子认识一个小同学,跟我差不多大,看得却都是刀锋、酒徒这样的书。现在的小同学都那么早熟了嘛。
猩球崛起2好像很好看的样子,不过一直不喜欢看美国大片。
今天的更新好像太不专业啦。那就再更一篇现金流量表的原理吧,一直看到有人很有兴趣的样子。
附张图,觉得真幸福。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9-06 22:25:00 +0800 CST  
<会计短文>现金流量表原理概述(1)
有点睡不着,就起来码点字好了。这篇一直想说,因为我始终强调现金流量表不是那么好编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做过总账会计或者审计大概才可以比较好的理解这里面的细枝末节。今天更新的只是原理概述,理解以后再进一步的学习我想会好很多,算是个干货。以下正文: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刚开始学习现流表的时候都是从这张表入手的

然后辅导材料上会这么说: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本项目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分析填列。
本项目的现金流入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求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净额+本期应收账款减少额(-应收账款增加额)+本期应收票据减少额(-应收票据增加额)+本期预收账款增加额(-预收账款减少额)
这已经是不错的教材了,我翻翻cpa会计上讲的还不如这段话清楚。有些教材上会每个项目列示下去,看起来讲述的很清楚也很好算。但当你想要自己开始编的时候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编来编去就是不平,更不要说编准了。
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我觉得是教材的问题,教材从一开始就纠缠于细枝末节,没有让你从宏观上了解现金流量表。先说一个简单的问题好了,现金流量表怎么样算是编平了?
举个栗子,期初货币资金100,期末货币资金200,(假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且仅包括全部货币资金),那么你编出的现金流量表三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合计,也就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应该也是100,具体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有差异,比如以下三种情况


三种情况看起来差异很大,但我们都可以说这张表编平了。所以一般来说,现流表编平不难,编准极难。但这种意义上的编平好像太没有技术含量了一点。
然后我们分析第二个问题,现金流量表编平的原理是什么?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9-08 02:27:00 +0800 CST  
<会计短文>现金流量表原理概述(2)
然后我们分析第二个问题,现金流量表编平的原理是什么?
现金流量表编平的原理是一个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听起来完全不搭界啊!楼主你是不是在骗人啊!
我们来看这样两张报表(做了极端简化)


等式(1)A+B+C+D+E=F+G+H
等式(2)I+J+K+L+M=N+O+P
等式(1)-等式(2) (A-I)+(B-J)+(C-K)+(D-L)+(E-M)=(F-N)+(G-O)+(H-P)
整理可得:等式(3)A-I=(F-N)+(G-O)+(H-P)-(B-J)-(C-K)-(D-L)-(E-M)
然后等式左边是货币资金期末减期初,也就是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过假设)
于是我们得到结论(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可以用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增减变动额来反映。
然后我们把未分配利润的增加额也就是(H-P)这个部分用利润表来替换,显然,H-P=Q-R+S-T
我们可以得到等式(4)A-I=(F-N)+(G-O)+(Q-R+S-T)-(B-J)-(C-K)-(D-L)-(E-M)
于是我们得到结论(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可以用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增减变动额以及利润表项目的发生额来反映。
结论(2)简直太完美了,我都快爱上这个结论了。
然后我们分析第三个问题,这个结论的作用是什么?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9-08 03:01:00 +0800 CST  
<会计短文>现金流量表原理概述(3)
然后我们分析第三个问题,这个结论的作用是什么?
上回我们说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可以用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增减变动额以及利润表项目的发生额来反映。那么这个结论有啥用嘞?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可以用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增减变动额以及利润表项目的发生额来反映,同样的,现金流量表内的每一个项目都可以用其他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增减变动额以及利润表项目的发生额来反映。从此以后,当你看到现金流量表的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要自动转换成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好吧,有些辅导材料上已经完成这项工作了,突然觉得自己写的好没意义)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发生额+本期应收账款期初减期末+本期应收票据期初减期末+本期预收账款期末减期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也可以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出发。比如应收账款,通过上述公式我们知道,我们通常把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减去期末余额作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一部分,但通过凭证我们发现,有一些应收账款记录的是应收固定资产处置款(是否完全合理不论),那么我们就要把这个部分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拆出来,放在"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有能力的请想象一下,看到这里完全懵懂的就也不要着急。
再举个栗子,财务费用的发生额,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放在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把财务费用中的手续费和其他放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把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放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把财务费用中的汇兑损益填在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也就是说,只要你把所有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进行分拆,其中未分配利润通过利润表进行分拆,把分拆之后的每个部分准确的归入每一个现金流量表项目,一张美丽的现金流量表就诞生了。这样听起来还有点小激动呢。
以上就是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概述啦,也不知道自己说清楚了没有。另外我所说明的完全只是原理,具体编制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细枝末节需要考虑,有一定的基础并理解上述原理之后应该能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所帮助。具体的编制过程就不在这里讨论了,请参考网上各种材料,也有专门的书籍讲述这个问题。但还是像之前所得说,现流表不是那么好编的,如果你没有理解我说明的原理中的每一句话最好就不要急着编制现流表,还是先打好会计基础要紧。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9-08 03:05:00 +0800 CST  
<随便聊聊>小小福利
睡觉去了。今天晚上看了会女王的新衣,最大的感慨是你们怎么可以欺负我们家贾静雯!静雯也是我心目中的女神之一好嘛!那个谁谁完全是看在吴克羣的面子上才把报价从45万提升到80万!而且还是排在了最后一名!坟蛋!!欺负人!!还有就是觉得做设计师的钱也太好赚了!随随便便就是一百多万啊!还有就是我的审美实在是太独特啦!前面那几套衣服哪里好看了!哪里有贾静雯的背好看!男生果然不适合看这种节目啊!我还是看看我们都爱笑和变形记好啦!中国好声音也不错啊!看电视太容易沉迷啦!
咆哮完毕。最后,给每一个有耐心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送上一个小小福利,楼主的QQ是120299639。有什么想聊的或者问题可以加QQ,不过你们看,楼主有时候太理智,有时候太冲动,有时候太傲娇,有时候太高冷,总而言之不是那么好相处的一个人。再加上有时候工作比较忙或者忙着玩游戏看电视什么的,可能回复的不是很及时。所以想好了再加楼主好吧,加的时候可以备注下贴吧里的ID啥的。
更新完毕,下周主要更新初级的内容,这个帖子的更新会比较少(好吧,平时也不多)。感谢每一个关注我、支持我的人,今天翻了翻前几页发现有好多问题没有回答,争取下周全部回答掉。不过我的计划完成度向来不高,如果没有做到的话,那就来打我呀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9-08 03:21:00 +0800 CST  
对一个五音不全的人来说,真羡慕那些听完一句歌能评论说破音了的人。西安像是座不夜城,回民街不管多晚一直很热闹。回上海过完十一还要再来西安,都不能愉快的打麻将了。#发那么水的帖子真的不要紧嘛#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09-26 23:15:00 +0800 CST  
转发一条微博:还记得一位老师,虽然长相已经模糊,但他说的一句话至今仍十分受用,不能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而不喜欢一门课。厌恶什么也不要厌恶知识,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好久没来,项目忙极了。不要担心努力得不到回报,我只担心我的努力不足以承担我的收获。记得以前看到一个人在贴吧里问,做出纳一个月800大家怎么想。我觉得很简单呀,如果你能给老板带来的价值是500,那么你该感谢这份工作,如果你带来的价值是1000,那么这份工作和你大概相当,如果你能带来的价值是2000甚至更多,那么老板会给你升职加薪,或者你可以换一份其他的工作。对大部分人来说,不经过努力和奋斗,怎么可能成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明天努力做底稿!小伙伴们也要加油呀。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10-15 23:16:00 +0800 CST  
不知不觉也已经800回复300多楼了,最近也没时间更新专业方面的,贴一篇知乎上的文章,给大家借鉴参考。ps.我连续了80多天居然断签了都不能用加粗字体了特别难过
问题是: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
回答者:采铜


这个问题我必须答,因为我想为这里的年轻人介绍一种「可实现的成功学」。希望这个我自创的理论,可以改变很多人的一生。

当我们评价一个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应该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应该抛弃单一的视角,而是分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看,一是该事件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皆可计入),即「收益值」;二是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

这两个维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四象限图。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进这个图里面。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自己的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游、吃一顿大餐、看AV撸管;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一首诗、背牢十个单词、看一本经典小说、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次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网上闲逛刷微博、使用微信陌陌知乎等进行成功率很低的勾搭。


如果我们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最喜欢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这个现象,就导致了一种结果,就是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划下,然后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得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但是长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一样,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和叠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比如背单词,背一个单词,尽管可能过几天就淡忘,但是当你重新背这个单词的时候,第一次行动留下的底子还是在那里,它可以降低你再次记诵的难度。但是假使你在玩神庙逃亡这个游戏,一个连续奋战几十分钟的战果可能在一次疏忽中就前功尽弃、灰飞烟灭,虽也许会留下一个高分纪录,但是这个数字,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再举一个例子,中午去食堂吃饭,不免要排队等上五到十分钟,这时大多数人会拿出手机刷微博打发时间,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拿出的不是手机,而是一本诗集,读上一首诗,又会如何呢?也许你会被旁人当成异类、呆子、文青,但是没关系,也许那首诗的美,已经种在你的心里,并在某个时刻开始生根发芽。

我们知道乔布斯有一个著名的「人生三故事」的演讲,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其中一个故事讲的是他在读大学期间练习书法,这个经历锻炼了他的审美品味,从而使得他在后来的苹果产品中特别注重产品的美感,所以这件事情为其传奇式的成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练书法这个事情的收益,对于我们普通人,放在当时和今天来看,都不那么高了,但是这个事情对人生的影响却可以沉淀下来,在某个时空机缘的当口爆发惊人的力量。

所谓成功的人生,就是这样把无数个或大或小的收益累加起来的结果。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联想到时间管理中的「时间四象限法」,又称「艾森豪威尔法则」。该理论将事件从重要性和紧急程度两维度进行分类,分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四类,并特别指出人们常常忙于去做不重要紧急的事,却忽略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我承认这个观点非常精彩,但是现实中,人们却很难履行这个法则并从中收益,因为我们现代人常常陷入了「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更有价值我不知道,比如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更有前途我不知道。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不行,直至饿死。

「执行无能」就是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就是不去做。其实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所以,与其死守「艾森豪威尔法则」而不入,不如放下,拥抱简单、易做的「采铜法则」
尽量少做或不做「短收益半衰期」的事情
除了字面意思外,这个法则暗含两层含义: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你就尽管去做,这个可以破除「选择无能」;

你不用去做那些宏伟高大的事情。即便是去做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你现在抽一分钟出来练几个字都可以,这就赚到了,就这样开始,没错!这可以破「执行无能」。


的确,读完这篇文章,你可能还是有点迷惑,你仍旧不知道你该干什么,以及到底干什么才能成功,但是你已经可以告诉自己——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你可以不干什么了。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一旦你消灭了那些不该干的事,余下的时间,不管你做了什么,都会为你增添力量,积累动能,你就会一步步地、头也不回地走向成功。

PS:评论中不少人问上知乎这个事情属于什么半衰期,我的看法是这取决于你上知乎的方式,这里我提供两个建议:

看半衰期长的答案;

写半衰期长的答案。


平时也没时间刷知乎,看看知乎日报还是不错的呦。最近忙的 一个 都没时间看了。希望忙季能快快过去。小伙伴们晚安。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10-20 00:57:00 +0800 CST  
刚回复一个很早的问题。就是我好像一直对kk有成见,不止kk,我对类似的刷题软件都有成见。刚才回复贴子的时候说了一半,现在努力把它说完。
是否使用甚至依赖类似刷题软件,那要看你把这个考试看作目标还是过程了,单纯为了通过考试刷题我也没有意见,不过在备考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似乎更加重要。更何况,不是哪里的kk都有很多原题的。
再举个栗子(啊,看到这两个字就饿了!好像现在就飞回家吃又香又热的糖炒栗子),有些考试适合刷题而有些就不那么适合。比如会计类的考试,从业以打好基础为主,可以适量做点题,目的还是巩固知识。注会的话会计跟财管可以做点题,别的科目都是理解记忆为主。相对的,司法考试就比较适合刷题。我的想法也不是那么成熟也不一定正确。大体是认为,会计的侧重还是灵活运用,是把握原理,适量做题也就是帮助理解记忆。而司法知识点太多,侧重记忆,而且若干年考试下来司法真题已经涵盖了大部分考试重点和考试思路。所以,我真的要睡觉啦!反正就是不喜欢kk!刷题有风险!学习靠理解!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10-20 01:35:00 +0800 CST  
最近发的内容好像都太励志了。事实上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从来都提倡让自己快乐的生活。然而你总不可能永远快乐着、永远没有烦恼,所以,我们都不得不花些时间,做些让自己不那么快乐的事,为的是换取更多、更长久的快乐。做多少不快乐的事来换取未来的多少快乐,这之间如何平衡就看你的价值观了。当然,你也可以试着把那些不快乐的事转换成让你快乐的事,不过那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今天的话题太哲理太深奥了,就聊到这里。项目进入冲刺阶段,接着几天更忙了。转发一条微博,帮助大家get一项新技能。
前几天室友淘宝上买一件衣服,卖家说上图好评立马返现五元。于是室友穿上衣服自信美美的拍了五张照片。今天卖家给朋友返现了十元,叫室友把图片给删了。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10-21 22:23:00 +0800 CST  
<关于现金流量表的一个结论和几句废话>
太久不更新了,最近预审忙的不行,今天在路边解答了个帖子,觉得结论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有人问,在现金流量表中为什么要用应收账款的期初数减去期末数,而预收账款却是期末数减去期初数
单看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举个数字就能明白了。但是从中可以归纳出一些比较实用的结论。
单看应收预收,应收账款减少表示现金流入,预收账款增加表示现金流入。举个栗子,期初应收500,收回200,期末300,现金流入200=期初500-期末300,期初预收300,收到200,期末500,现金流入200=期末500-期初300。
推广一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现金流量表项目金额的确认过程中,通常资产类科目的增加(期末减期初)表示现金流出,资产类科目的减少(期初减期末)表示现金流入。负债类科目则相反,其增加表示现金流入,减少表示现金流出。
其实这个结论也很形象,资产的增加视作购入资产,因此是现金流出,资产减少视作处置资产,因此是现金流入。借入负债、偿还负债同理。
当然,这个结论主要用于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确定。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这是一个现金流入的项目,因此,在这个项目确定的过程中,如果涉及资产类科目(应收账款),就应该取减少数(期初减期末),涉及负债类科目(预收账款),则取增加数(期末减期初)。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这是一个现金流出的项目,因此,在这个项目确定的过程中,如果涉及资产类科目(预付账款),就应该取增加数(期末减期初),涉及负债类科目(应付账款),则取减少数(期初减期末)。
写完才觉得如果现金流量表确定的过程中某个科目增减不确定的话还是举个例子能更快明白,没必要搞那么复杂。不过中间的那个结论还是可以加强一下印象。
以上。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11-20 18:26:00 +0800 CST  
近期汇报及节目预告
小伙伴们好,好久好久好久好久木有更新了,事务所的大忙季嘛,没有办法的,希望大家可以理解。马上就要到2015年啦,大家2014年的愿望都完成了嘛?对2015年有哪些卑微而善良的小愿望呀?
对楼主而言,2015年,楼主想要做一些有点大的变化,具体还没想好,总的来说,想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吧,但又不想弄得像毅力吧那样,一定要每天五点半起床,晨跑十公里,戒这个戒那个啥的,借用一句话,我想要一种慢悠悠的自律。不能再像这两年,那么任性那么随意了。
接着几天是年终盘点和元旦假期,我会稍微空一点,到时候可以和大家在贴吧聊聊天。接着几天应该每天都会有一些更新,欢迎关注
补祝圣诞快乐,顺便分享今天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话:我不敢说累,因为我没有成就;我不敢偷懒,因为我还要生活;我能放弃选择,但是我不能选择放弃。所以坚强,拼搏是我唯一的选择。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即使你再排斥现在的不愉快,光阴也不会过得慢点。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内涵和物质做后盾,人生就会变得底气十足。
老听这样的鸡汤也挺没劲的,偶尔看看还好。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12-29 20:10:00 +0800 CST  
资产与负债会不会一增一减及复合分录
光写些有的没的总觉得不太好意思,还是要有点干货才觉得有脸见人。那就把前几天在路边看到的一个贴子和我的回复分享给大家。不算什么大干货,比较适合初学者打好基础,建立一些基本框架。
背景说明:
前几天在路边看到一个帖子,图片是中华网校的一道判断,说资产与负债不会发生一增一减的变化。中华网校认为这句话是对的。该贴的楼主提出质疑,如果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化,那么资产与负债不就可以一增一减了吗?
帖子下面讨论的非常热闹,最多的一层楼有差不多100条楼中楼的回复。坦率来说,这句话的判断是会计从业的难度,然而参与讨论的大都聊不到一起,争来吵去始终没有切中这个话题的要害。窃以为,还是反映了一些吧友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基本功不扎实的弱点。
有一位吧友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录,来支持资产与负债是可以发生一增一减变化的,说销售中先是预收了5,然后发货确认收入10,同时收到尾款5。这时做分录借预收账款5,借银行存款5,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0。(不考虑税金和结转成本)
请结合你所学到的会计从业知识,来说说上述结论是否正确,上述分录又是否可以支持上述结论。
我的回复在下一楼,希望大家暂时把眼睛离开屏幕,自己思考一下。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12-29 20:33:00 +0800 CST  
资产与负债会不会一增一减及复合分录
事实上,大家讨论的包含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题目的不严谨,第二个层面是复合分录的编制
先说第一个层面,题目确实出的不够严谨。所谓资产与负债不会一增一减,是建立在所有者权益不变的基础上。同理,平时我们说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也是建立在资产不变的基础上。从应试的角度来说,你这时候应该狠狠鄙视出题老师的不严谨,同时心里默默地给题目加上前提条件。毕竟这只是一道会计从业的题目,出题老师虔诚的相信你是不会考虑的那么复杂的。同时,你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资产与负债是完全可能一增一减的,并且此时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与资产同向,与负债反向。
再说第二个层面,复合分录的编制。事实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初衷,是尽可能的减少复合分录,尽可能一笔分录反映一个经济业务。举例来说,先是预收5元,然后发货确认收入10,同时收到尾款5,这时候分录应该怎么做呢?有人说,借预收账款5,借银行存款5,贷主营业务收入10。这笔分录在实务当中不能说错,然而,是不符合准则的初衷的。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2203号科目预收账款,准则是这么写的:
三、预收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销售实现时,按实现的收入,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换句话说,在销售实现时,实现的收入是10,应当借记预收账款10,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0,然后再借银行存款5,贷预收账款5。
同理,上面很多同仁举了很多复合分录的例子,却是同时反映了两笔经济业务,在实务当中当然可以拼在一起,但这样的例子是不适合放进教科书里的。或者说,在教科书里,是应当,是必须拆分成两笔分录的。销售是销售,回款是回款,不同性质的业务不适宜在同一笔分录内体现。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既符合教科书的要求,又能实现楼主资产负债一借一贷的条件呢?我想应该是有的,不过我也暂时想不起来。不过那也不要紧,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继续讨论。


以上就是我的回复了。供各位参考。第一个层面是必须要掌握的,完完全全的会计基础,第二个层面主要是出于规范性提出的,事实上,结合我之前关于现金流量表的说明,预收账款借方应当反映且仅反映且完全反映预收实现的收入,贷方反应且仅反映且完全反映预收收到的款项。这两句话有点拗口,反正大概其是那么个意思。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4-12-29 20:48:00 +0800 CST  
一个与会计无关的小故事
2015新年快乐
这几天还是没能如愿闲下来,没能和小伙伴们聊天了。前几天跨年的时候想起来一件小事,怕以后有一天忘了,就记在这里吧。


不知道你们印象最深的一次跨年经历是什么样的。我好像也没什么跨年的习惯,一般都是在家里刷刷网页看看电视就过去了,以前跟猡猡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一样。2013跨年2014的时候网上有个特别热闹的说法,说是什么谐音一生一世。那天晚上刷完网页以后看了两集海贼王,纠结了很久决定给猡猡打个电话,那时候已经跟猡猡分开快一年了吧。对哦,那么算到现在已经分开快两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十一点五十八分打给她的,寒暄了两句就没话说了。装模作样又问了两个海贼王的问题,终于跨年了。也不记得有没有互道新年快乐就挂了电话。她也知道,我打这个电话只是想跟她一起跨个年罢了,幸好没有拒绝我也没有戳穿我。猡猡呀,上次去西安买的皮影戏京剧脸谱摆件现在还放在我桌上,大概是没有机会再给你了,你送我的那幢小别墅和旋转木马正准备收拾掉,大概会放到阳台吧。今年冬天特别纠结要不要再戴那条你送给我的围巾,想要把生活里所有与你有关的痕迹统统抹去。然而,就算换一条围巾也是没用的吧,要是真的忘不了的话,听到看到的事,明明不相干的,也能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不过现在我已经不怎么常常想到你了,想来你也应该一样。后来你还有去相亲吗?最近年审特别忙,都没时间去相亲。生怕哪天再听到猡猡的消息就是猡猡要结婚了,想来猡猡是不会叫我去的,我就在支付宝上随个份子好了。
猡猡呀,我们也曾有过矛盾争执,有过怨怼拉扯,终于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一起。但是,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在那一个跨年夜晚的那一分那一秒,我是真的,真的那么那么想要跟你一起走过这一生一世的啊。
新年快乐,猡猡。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5-01-03 22:13:00 +0800 CST  
关于坏账准备的又一个小问题
@武者的底线
这位小童鞋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哎呀,不好意思,说不定还比我大),之前我在帖子里说过,与坏账准备相关一共就三笔分录,请在脑海里默想三种情形,计提坏账,确认坏账,已经确认的坏账又收回,分别对应的会计分录是什么。在三笔分录做完以后,应收账款已经收回了,理论上与该笔应收账款有关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可是,这位童鞋发现,我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还没有冲减,贷方的坏账准备也还挂着,这可如何是好。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计提坏账,又是按照什么标准计提坏账的?在每一个期末,我们会根据账龄认定法、个别认定法等方法,确定应有的坏账准备余额,然后,重点来了,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比较,确定真正需要计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将账面余额调整到应有余额。举个栗子,我在上期期末认为客户喵喵信用不是特别好,按个别认定法确定应有坏账准备余额为10,账面余额为0,因此直接计提坏账准备10就好了。本期喵喵告诉我她不准备还钱了,然后我声泪俱下以身相许,她终于还是把钱还给我了。到了期末我看了看客户名单,客户旺旺账龄超过了一年,应收账款余额25,按20%计提坏账准备,应有坏账准备余额为5,实际账面余额为10,因此,要冲减坏账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5,贷记坏账准备-5。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不直接冲减资产减值损失,而是在期末通过对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调整,一步完成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冲减。
跟大家分享这个这个不太起眼的小问题是因为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一方面是回归教材,把教材上的表述理解彻底,一方面可以多看一些案例或者自己给自己举些栗子,帮助理解。
今天就跟聊到这里,下次有时间我们再聊。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5-01-04 10:47:00 +0800 CST  
小伙伴们好久不见。
打个招呼就收拾行李睡去了,刚在江西度过了两个多礼拜,明天一早又要去江西了。
今天微博上看到一段话,特别有感触:即使怀着不耐烦的心情向所有好友吐槽抱怨,该看的书、该写的作业、该复习的内容、该到来的考试,一样都不会少。所以面对自己的未来,耍不了花招。
是啊,功不唐捐,面对自己的未来,是耍不了任何花招的。不花时间复习,无论如何也是通不过考试的,不花时间努力,未来也不会自己变得更好。
面对自己的未来,是耍不了花招的。
P.S. 佟丽娅可真好看,平凡的世界挺好看的。买了一套原著,这个月抽时间读一读。我是歌手也快要结束啦,A-Lin的爱可真好听。

楼主 功不唐捐sai  发布于 2015-03-16 00:14:00 +0800 CST  

楼主:功不唐捐sai

字数:26634

发表时间:2014-05-31 21: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04:02:30 +0800 CST

评论数:250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