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东夷吹

假设"东夷"这个概念不是泛称,而是实实在在的民族实体,还是个高度文明的实体,那么本教授要三问东夷吹,如果东夷吹无法解释在,那就说明"东夷"这个概念是泛称,不具实指性,也不特指哪群人。
第一问:齐桓公高举"攘夷"大旗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反对的声音?
当四夷"交侵"华夏时,华夏内部出现"反弹",激起"华夷之辨","诸夏亲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排外思想,而且齐桓公高举"攘夷"大旗,得到普遍的赞许和支持…这是一个民族在受到外部攻击时出现的正常反应,相信每个民族受到攻击,其内部都会出现这样的"波动"。
那么,诸夏放弃内部争斗,一致对外,发起"攘夷"的时候,号称东夷民族大本营的山东,为什么就无一人站出来反对?为什么不仅无人反对,而且还积极参加攘夷会盟?
是不是先秦的山东人并无"夷"的概念还是先秦的山东人并不认同自己是"蛮夷"?
第二问:民族的概念:地域性的具有相同生产方式和相同民俗文化的群体,先秦华夏民族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及其周围的华北平原上,都是以农耕为主要方式,具有相同的礼仪民俗,因此,华夏很符合民族的定义。那么先秦的"夷"为什么那么混杂?有以游牧为主的戎狄(西夷),有以渔猎为主的貘,骡,虾,鳖,(东夷),有以采摘为主的南部西南部的山地部落(南夷,西南夷),夷包含了华夏周边的游牧,渔猎,采集等不同人种类型不同语言文化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地域的"人",这完全不符合民族的定义,倒是很符合"外国"这个概念。这只是先秦"夷"的形态,为什么先秦的"夷"会包含那么多种族?先秦"夷"的概念为什么这么接近现代"外国"的概念?
第三问:一个民族,存在既存在,消失也就消失了,匈奴消失了,国人也没有重新把匈奴的概念戴到俄罗斯头上,即使突厥西迁了,国人也没有把中亚国家统称突厥。英国把法国灭了,他们绝不会指着德国把法国的概念重新戴到德国头上,同理德国也不会认同法国这个概念。契丹消失就消失了,后人不会重新再找一群人让他们当契丹。那么东夷为什么就像个僵尸老妖一样,灭了它还会借尸还魂。这完全不符合常规的民族发展方式。是不是东夷这个概念本就不是民族,而只是"东曰夷"的泛称,既华夏以东叫夷,先秦时代的黄河下游在华夏以东,因此本身就是"东曰夷"这个概念邻近华夏的西部边缘,秦汉时代,华夏文明拓展至大海,同样"东夷"的范围也退却至大海。可以这样说:古人的世界观,<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说天下所有的土地和人都属于周王,既整个地球都是周王的。我们现在看来,当然是可笑的,但这就是古人的世界观。我们现代人的世界观,和古人完全不同,我们现代周到地球上有欧美,古人未必知道。古人把世界"瓜分"了,分成五块,就是华夷五方论,华夷五方就是古代中国人民意识里的全世界。华夏在中,又称中华,华夏东部的世界叫夷,称作东夷。华夏以东,东到什么地方,古人也是未知的,茫茫然的东部,所有的一切被包含在"东曰夷"概念之内。先秦华夏在中原,黄河下游处在华夏以东,自然包含在东夷概念之内,先秦的黄河下游,只是东夷这个概念临近西部华夏的西部边缘,秦汉之后,华夏拓展至大海东北一线,华夏的向东推展,也代表着"东夷"概念的退却,华夏吃掉山东,只是吃掉"茫茫然"的东夷概念西部之一角而已。先秦华夏东夷的边界在山东西部一线,秦汉时代,华夏文明推展,只是把华夏东夷边界线推到东北朝鲜一线而已。
因此,东夷是个泛称概念。那么本教授问东夷吹,怎么看待和解释秦后"东夷"概念的"借尸还魂"?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大唐大野虎

楼主 大唐大野虎  发布于 2017-08-06 23:14:00 +0800 CST  

楼主:大唐大野虎

字数:1751

发表时间:2017-08-07 07: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06 11:44:49 +0800 CST

评论数:8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