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到底教给了人们什么?

19.谨言慎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诚,是君子修身之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秉性。
对待别人诚实守信,对待自己坦白自然。
无论是日常的人际交往还是工作上的合作谈判,一个诚字的运用得当,往往会牵系到整个局。
说出去的话,撒出去的水,不可覆收。不说则已,说了就要做到。如此,不管是交友也好,合作也罢,才会有络绎不绝的人缘和生意。反之,言而无信,背信弃义,说话等于放屁的那种人,只会落得个自欺欺人和众叛亲离的下场。
试看夏侯惇,博望坡之战前曾对曹操许下诺言,夸大海口,可最后呢?
损兵折将不说,自己也差点玩完。
功没建立,诺言也等于一张废纸,一口空气,不值一提。这种人,言过其实,骄傲自大,谁还会信任他?谁还会用他?
一次的失误也许不算什么,关键是性格的把握。
吹牛撒谎,好大喜功的性格往往会导致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的下场。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1 16:23:00 +0800 CST  
20.对症下药
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为何能把对方说的哑口无言,激动异常?
肯定是抓住了某个话柄,对症下药,才能深入人心,鞭辟入里。从而操作对方陷入自己的局中。
由舌战群儒的辩词来看,诸葛亮驳倒对方每一个刁难苛刻的问题,不是钻牛角尖,也不是一昧的站在道德制高点,更不是蛮横无理的胡搅蛮缠。每一个对话,都冷静应付。每一个辩论,都客观分析。他说东吴群儒的话语,或从字里行间,或从其人言行,或从大义正理,依次辩驳,有理有据。
偷橘子,君子之儒,人生天地间的本分,东吴的优势,曹操的不合理性,以及如果不联盟的后果等等,诸葛亮对于形势的掌握,了然于胸,深谋远虑。因为有了这些话柄,东吴群儒就像绵羊看到虎,畏手畏脚。因为他反抗不起来!
诸葛亮在这之前,胸中早已酝酿好各种各样的应对之词。
抓住对方的心病而巧妙对付,诸葛亮改变铜雀台赋中的一字半句,就能激起周瑜的愤怒,达到目的。他知道周瑜其人性格,于是对症下药。这就是平常说的激将法!
激将法的运用在于会洞察人心,权衡利弊,再对症下药,一举拿下。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1 16:38:00 +0800 CST  
21.成败一时
徐州之战,曹操击刘备,破之。进拔下邳,擒关羽。又击昌豨,破之。刘备奔投袁绍。
在刘备和曹操的前期生涯中,局势可以用一面倒来形容。曹操为统一北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所到者,攻无不克,尽皆臣服。而刘备,前期不是依附曹操,就是吕布,徐州之战之后又投袁绍,前半生不是颠沛流离的寄人篱下,就是屡战屡败的四处逃亡,与曹操的辉煌战绩对比,简直天差地别。
但纵然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
刘备就没有想过真正的归服于别人,他想独创霸业,自立门户。与天下枭雄分庭抗礼,立不世之功。
拼的是一条命,凭的是一股子打不败,气不倒的志气和隐忍。
一时的失败成功真的不算什么,一世的失败成功才是至关重要。
能笑到最后的那个人才是最后的赢家。把此刻的失败与不顺化为你前进的动力,汲取教训,开拓进取。
待到流年运转,东山再起。那时,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刘备始终以这种心态混荡,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1 17:03:00 +0800 CST  
22.发动群众的力量
赤壁之战的根本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
赤壁之战究竟参合了多少人的功劳,文文武于,出谋出力。
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联盟,周瑜反间计,黄盖苦肉计,阚泽诈降书,庞统连环计,诸葛借东风,借箭。还有孙六联军,冲锋陷阵的将士等等。可以看出,赤壁之战是一场参合了太多人智慧,上演了五花八门的计策的超级混合战。
这一战,上演的斗智斗勇,阴谋诡计,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甚至连参战的多方兵力,规模乃三国之最。
从这眼花缭乱的计策来看,少了一计都可能领导整场战争的走向。每个人,每个计策都犹如一块砖,一块木,少了一个都不完整,都不稳固。
在生活中,通常一个人能做的事,如果两个人,三个人,无数人一块做,那事倍功半。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团结的力量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团结,众志成城,一个小公司可以发展成一个跨国企业。一个几人队伍可以壮大成一大帮。
一个人不能完成的,或需要很长很多时间精力才能完成的事,多了一双手,就减少了一份负担,增加了一份效率。
有的时候,我们不能脱离团队。就像踢足球,少了一个人都不行。
有时候,我们可以脱离团队而自力更生,但如果有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再有一个人加上一把力,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可以做的更好,更快,更强。生活如此,工作也如此,人生更如此。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大家一起干,一块发财。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1 20:09:00 +0800 CST  
23.盛极而衰
乐极生悲,物极必反。这也是一种大道,自然的法则。任它时光运转,物换星移。就像日月光芒一样的永恒,无形之中在改变和牵动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走向。
阴阳学说里的“两极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该有体会。
从赤壁之战来看,可以用阴阳学说来评论了,这看上去是人为的失败,但也似乎类似于必然的自然选择。
曹操前期赢的太多,胜的太多。此次南下,浩浩荡荡,水陆并进。他觉得自己所向无敌了,这种气势太过强盛,自负。强盛过头必然会遭受反转的失败,所以才会遭到孙吴联军的重创,然后又达到均衡的一种状态。这就是物极必反。曹操是由强变弱。
而刘备恰恰与之相反,他也物极必反,他前期太弱,此次咸鱼翻身,伺机而动。赤壁之战不但给了他喘息的机会,更给了他谋划大业的时间和空间。他是由弱变强了。
赤壁之战,原本强大的反而失败,懦弱的反而成功。因此,三国的走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是不是也是物极必反的一种印证呢?
物极必反也是平衡自然界的一种法则,人力不可扭转。
所以,做人做事不能偏激,极端。适可而止,适当即可。
不要强求,不要过分。心里有个度,做事而不越距,维持中庸,不卑不亢,可圆可方,方可安全一生。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14:45:00 +0800 CST  
24.自强不息
历史不会给曹操统一天下的机会,历史就是因为没有定数,不可预料的存在多个可能性,所以才会显得神圣庄严,所以才会上演的五彩缤纷,史不绝书。
曹操过于自负,过于强盛遭受了物极必反的惩罚。刘备懦弱,渺小却获得了上天的恩顾。
曹操赤壁之战元气大伤,短时间是发动不了战争,这就给了刘备开创基业,将来与曹操抗衡的空间和时间。
作为一个君主,帝王的后裔,刘备始终没有像刘表,刘璋等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悲守一地,将复何及。
刘备永远不会满足于现下的一亩三分地,他知道不进则退,不取人取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刘备不仅靠着隐忍一次次化险为夷,更是靠着心中的志气让他在乱世之中秣兵历马,潜伏爪牙。
他已经做好了下一步的打算,时不我待,说做就做。
智取南郡,力夺四郡。再往西边谋划,欲得川蜀以为基业,最后出兵中原,夺取天下以成霸业。
就是因为这种雄心壮志,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让他的梦想一步步化为现实。
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风平浪静而自鸣得意。不要因为一时的获得成功而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更不要有一劳永逸,我不动敌也不敢动的这种思想。
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没有捷径,没有飞来横福。自强不息,才是你获得成功最重要,也不能缺少的一样东西,一种精神。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14:58:00 +0800 CST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19:25:00 +0800 CST  
25.走一步看三步
我们通常说鼠目寸光,井底之蛙。说的就是那些被眼前的表象迷惑,被一丁点利益就给诱惑,做事不经大脑,缺乏思考的人。
《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三思而行的故事非锦囊妙计莫属。
东吴招亲看上去满面春风,喜气洋洋的大好事,实际上绵里藏针,笑里藏刀。如果只是一个贪图小恩小慧的小人,受此邀请,二话不说即刻启程。也不想想天底下哪里有这等好事?
趋利避害,贪图享乐,此人之本性也。是本性,但本性并非至善至美,恶性我们去抛却,避免。
永远不要想飞来横福的大便宜。
人家凭什么亏本让利?每一个亏本让利的背后是一个带有刀光剑影的局。看穿了,你可以吃一堑长一智,避免灾难。看不出,利欲熏心,那笑着去,哭着回来。
祸福相依,面对坏事,祸事,困难,我们想方设法的去解决。虽然我们本身并不乐意尝受困苦挫折,但每一次困苦挫折却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而福利,好处,甜蜜这些东西,若非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就要谨慎应付,不要贪小便宜,见利忘义,从而最后惹祸上身。
祸,坦然接受处之。
福,谨慎对待明之。
诸葛亮给刘备定的三个计策,每一个似乎都事先的掌控着局势的改变,再对症下药。如此全面剖析,多位思考,深谋远虑的计算一切祸福得失,再处之最佳的解决方案排忧解难。
这些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形势的掌控。严密而全面的逻辑分析,更要有对敌人,外界的心理,形势的发展状态的把握,做到一丝不苟,滴水不漏。尽量避免伤害和损失!
这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19:41:00 +0800 CST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19:47:00 +0800 CST  
26.装模作样
要说这装模作样倒让人忍俊不禁。
装模作样就是故意摆弄出一种姿态,或哗众取宠,或粉饰掩藏,或掩人耳目,或收买人心~
装出一副并非真实的自己张别人展示,这看上去有点愚蠢可笑,自欺欺人。
但根据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有时候装模作样不仅可以扭转局势,化敌为友。还可以获得功名,名利双收。最重要的是拉拢人心,为己所用。
装模作样,虽然是不光明正大的行为,但它的作用却意义非凡。
卧龙吊孝,诸葛亮真的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去吊唁周瑜么?
诸葛亮其人何其之聪明,从他三气周瑜来看,他长远的目光已经能料到周瑜会死于非命。这也是他的一盘棋!
既然知道周瑜命不久矣,通往升天,也想着这个绊脚石的去除,巴不得已。为何还要装模作样?
无疑就是收买人心。让江东群众以为周瑜之死实乃咎由自取,而人言诸葛与公瑾不和,不过以讹传讹。
那一番说辞,热泪盈眶。那一番行动,激动异常。
那江东群众心想:真的是感人肺腑,果然有情有义。
这个作用应该是缓和了孙刘两家的矛盾,让东吴不会因为周瑜的死而过度迁怒于刘备,从而争锋相对。
生活中,有时候装模作样也不可避免。
对朋友,对爱人。对典型的就是对老板,对下属。
当老板的那是最擅长装模作样,收买人心了。
给你点好处,夸奖几句,让你激情饱满,努力工作为他赚钱,他心里乐滋滋的!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20:00:00 +0800 CST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20:01:00 +0800 CST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20:26:00 +0800 CST  
27.没有大落哪有大起?
潼关之战是三国十大战役之一。
在马超VS曹操的这一局中,在战术和战略上的演绎可谓精彩纷呈。
战术上,西凉骑兵靠的是快马长枪,让曹操军硬战吃尽了苦头。
曹操面对寒风凛冽的天气,泼水撒土,一夜之间筑成坚寨,以抗西凉骑兵。
兵法中的天时运用的奇妙。
战略上,曹操的反间计成功让西凉军内部发生矛盾,看准了人心的弱点,一举拿下。这一计的运用不可谓不奇。
每个人都会心理弱点和天生的疑心,怎么利用这个弱点将计就计。
和敌人套近乎,假来往,让敌人自己怀疑,不久自生矛盾,漏洞百出。曹操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割须弃袍的污点却是他一辈子也挥之不去。
他玩玩没想到的是马超的西凉铁骑如此之凶悍,打的他措手不及,仓皇逃窜之间几乎丧命。
若非曹洪,曹操就要为这次轻敌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其实,纵观曹操一生,有许多次濒临死亡的时刻,在鬼门关外徘徊。
吕布,张绣,关羽,马超等。
但曹操很少怨天尤人,抱怨命运。恰恰是每一次的脱险让他感慨万千,感谢上天。
他也知道有许多人想杀他,拿他的头颅立功。但每一次的死里逃生都让他在心志上更加成熟稳重,开脱明朗的一番。
“你们想杀我,老天就留我,我就死不了,怎么的?”
经历过一次次的刀光剑影,险象环生。曹操每一次都犹如浴火重生的凤凰,胜不骄,败不馁,输了也会仰天大笑。
对,胜败乃人生常事,没有什么。下一次再赢来便是!
就是在胜败,生死之间的大起大落,曹操,才是一代纵横寰宇的枭雄。
不要躲避失败和伤病,它们是你成功的良师益友!是上天锻炼你的考验!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20:40:00 +0800 CST  
28.还是要靠自己
周瑜的假借道,实取地的假途灭虢之计,真的很卑鄙。
试想,别人替你做事,替你圆梦,还是那句话,凭什么?
人家为了什么?
替我打西川然后给我,只为了要荆州。西蜀那么大的地块,沃野千里,人杰地灵,还比不过一两个荆州?
你取来给我,真是好人好心。谁信!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待你的敌人更是要十二分谨慎。
可以说,如果刘备,诸葛亮真的贪小便宜,那最后就是引来周瑜的大军进城,损兵折将,丟城陷地。自己还有生命之忧,什么梦想霸业,毁于一旦。真是贪小失大!
无论是敌人,还是陌生人。不要想平白无故的别人会给你好处,给你便宜占。人家凭什么给你?即使给你,也是带有阴谋诡计的目的,都是聪明人,谁也不会做亏本让利的买卖。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
西川还是要自己去打,事还是要自己去做。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2 20:51:00 +0800 CST  
29.先礼后兵
在争取西川的战略要点上的第二步,为刘备的西进事业开辟了一个切入点的关键人物是何许人也?
西川张别驾,张松。
张松带着搬请救兵的心态来到中原,被曹操打发后心灰意冷。无功而返之际他也没思量着找刘备,而且刘备主动示好,主动出击,才为了后来的三分天下打下基础。
真的,刘备和诸葛亮很聪明,探知张松被曹操打发后的第一时间就是前去埋伏,以示友好。以好酒好食,接近于国宾之礼重待这个落魄的别驾。
这哪里是出于好心?分明是带有计划的行动。
先礼后兵,让张松为自己言行举止感激涕零,盛情难却。感之以义,动之以情。用收买人心这种软手段来间接的使张松献图,为自己效力。有了进取西川的条件和正当名声,一者霸业可成,二者出师有名。
最后如愿的挺进西川,还是先礼后兵。再待刘璋突变,不守信用,再以兵变夺权。
是你先不仁,那就别怪我无义,
真是双管齐下,一举多得。
在生活中我们对待他人以礼,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就算没有回报,我们礼在前面,兵在后面。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即动,到那时,仁至义尽,出师有名,正义凛然,也怪不得我无情无义了。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3 14:53:00 +0800 CST  
30.以弱克强
这里的弱不是弱小,而是弱点。强不是强大,而是敌强。
用自己的弱点去对付敌人。
最有名的典型还是张飞VS严颜一战。
张飞脾气暴躁,嗜酒成性。此取祸之道也。他自己也知道,别人也知道。
既然都知道,那我就做,让你看到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怎么的?
张飞攻取严颜一时不成,想起了这个以弱克强的计策。故意显摆自己的弱点,暴躁如雷,鞭挞士卒,醉生梦死,浑浑噩噩。诱惑严颜前来挑战,岂不知这都是张飞故意之举。最终严颜大梦方觉,为时已晚。早成了张飞手下败将!
张飞的这一招很聪明,不仅战场博弈如此,官场,职场,商场如何不是这样呢?
故意暴露出自己的缺点,麻痹敌人,让对方陷入自己的局中。然后再突然下手反扑,打的敌人措手不及。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3 15:02:00 +0800 CST  
31.顾全大局
曹操VS孙权的合肥会战虽没赤壁之战规模宏大,但却书写了许多三国故事。
张八百,甘百骑,周不死。从结果来看无非是不幸中的万幸,互有胜负,以和为贵。
然而若非曹操的一纸书文,及时的解决了内部矛盾,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恐怕就是另一种结局了。
李典,乐进和张辽的素来不和,尔虞我诈是曹操的内部矛盾,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这个手下不和对做老板的铁定没有好处,无论是取悦哪个,另一个都不会高兴,想让他们干脆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仇怨也不是一天两天,哪里说放下就放下呢?
怎么办?大敌当前,自家闹矛盾,军心不稳,不战自乱。
关键时刻,还是张辽觉悟高,不能斤斤计较,以私废公。最后上下同心,大破敌人。
生活中,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渴望美好是与生俱来的追求。
没有人愿意受到伤害,受到不公。都想获得最好的那一个,都想顺水推舟。都想着世界能随自己的自愿发展,个性膨胀,随心所欲。
但人人都这么想了,那该怎么办呢?可能会这样么?
于是,人与人发生了碰撞。或言语口角,或抡拳飞脚,或刀光剑影,或生死存亡。
说到底,就是一种报复,一种不满,一种不甘,一种不和,才引发的斤斤计较,水火不容。
然而细细想来,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一时冲动,气头上的行为,过于偏激,草率而做出的行动,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不好,但又碍于情面,难以抉择,不进不退。
很多时候,想想因为一些小事和别人动真格的也没比较,小家子气的感觉。
所谓: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顾全大局,做个大家。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3 19:33:00 +0800 CST  
32.思退
《大明王朝1566》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是为:
“做官有三思,思危,思变,思退”,这是编剧自己历经宦海沉浮,风风雨雨之后总结出来的一套人生经验,用干练的文笔概括成最精辟简练的三思论,这短短的几个字把人置于风云变换和波谲云诡的官场和人生,我们不能左右形势的变化,但能通过对命运的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才智改变自己,从而达到一种较完美的结局,不留遗憾。这种看破红尘的思维见解,佩服,佩服!
对,做人也得有三思,思危,思变,思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危!
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思变!
功名利禄,过眼云烟。思退!
曹植和曹丕的兄弟恩怨让我看到了这一点。
曹植虽说最终的下场还可以,但概括其一生不能用成功和风光来形容,父亲的猜忌,兄长的迫害,置身于帝王将相之家的他,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帝王将相之家,看上去荣华富贵,实际上龙潭虎穴。
曹植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我觉得他起初最大的失败就是不会变通,不会思退。
当然,我是以成败来论英雄。曹植不到最后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哥哥会因为权位利益陷害自己,不择手段。
早知道这样,自己虽说才华横溢,但没人可用,斗不过兄弟的阴谋诡计,还不如趁早脱离,明哲保身。
哪里会有后来的七步诗?
当我们夹杂在一种复杂的利益纷争当中,当你觉得改变不了这种局势,也对自己无益之时,与其漫无目的的耗下去,不得好处。还不如趁早脱身,另谋出路。倒也干脆利落,以绝后患。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3 19:50:00 +0800 CST  
33.见坏就收
我们通常说见好就收,教化人不要贪得无厌,适当即可。
好事不能贪得无厌,这坏事也不能一坏再坏。
汉中一战,最终胜利者是刘备,然而这一战可以用局势的一面倒来形容。刘备完全胜利!
从定军山一战可见端倪,面对刘备的巅峰军队,虎狼之师,就算是一代枭雄曹操也不能力敌。
从结果来看,当初杨修的比喻汉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在是有理。
前面刚刚尝了定军山一败的曹操,仍不吸取教训,强令进军,最终汉中之战完全失败,自己也弄得个一片狼藉。
曹操自己也悔恨,如果当初听了杨修的话,见坏就收,就没有今天更坏的结果了,呜呼哀哉,惜哉痛哉,将复何及。
这也是一个道理,见坏就收,不要一意孤行,刚愎自用。面对不利的形势还要逞强好胜。面对不好的人事偏执误认。最终一错再错,一败再败。诚不可取也!
最典型的就是赌博,赌博,赌博,十赌九输。
明明知道靠赌博不可能发财,那就不要赌博。就算忍不住,那也有个度,适当即可,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不要过度沉迷,一赌再赌,最后陷入深渊,不能自拔,也回头不了了。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3 20:05:00 +0800 CST  
上面的图重复了一个,换成这个。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12-13 20:08:00 +0800 CST  

楼主:筽昌里路

字数:8975

发表时间:2016-12-10 22: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6 23:43:18 +0800 CST

评论数:30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