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州

本文以刘繇任扬州为引,“刘繇扬州前”;“袁术、孙策非相关刘繇部分”事件,简略言之。尤其“孙策据江东”,大致就贴了下史料原文或跳过。史料原文,【】内。本文几处纯属yy,自己也不敢妄下断言。轻喷之~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7 22:34:00 +0800 CST  
一、青徐奔走
中平元年的黄巾之乱虽然很快平定了,但两影响甚远,朝廷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盗贼横行的问题。青徐和豫州是黄巾最强势的处,加上北海相孔融的“自负高气”,徐州刺史陶谦的“亲任小人”,导致青徐人口外流频繁。中原军阀的互相吞并阻止了青、徐人西进中原的路。摆在青、徐人面前的,只有北上辽东、南下扬州(包括徐州南部)两条路。青州名流管宁、邴原、王烈、国渊等人不就辟命,北渡辽东投了公孙度。而太史慈在“毁章”后也是“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与管宁、邴原齐名的“龙头”华歆倒是应何进召入京。而徐州人更多选择南下,例如二张、诸葛瑾、严畯等人,或江东、或于江西,日后多为孙氏所用。陈矫、徐宣、徐奕成了不多的反例。而回过头看豫州人的逃难地点,荀彧为首的一批北上冀州投邑人韩馥;赵俨、繁钦等人南下荆州;再者许靖、桓晔、袁忠、袁徽等人东去江西,后至江东。薛琮、程秉等少数人甚至直接南下交州,更有甚者如许劭东去徐州。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7 22:34:00 +0800 CST  
二、“两个扬州”初平末,扬州刺史陈温病死,袁绍任从兄袁遗为扬州刺史,会稽人周昂为九江太守。袁术用下邳淮浦人陈瑀为扬州牧。封丘之战后袁术被曹操追着打,一路跑到扬州,却被瑀拒。袁术收拾不得袁曹联军,对于陈瑀还是有这实力的。把陈瑀赶回下邳重夺扬州。可袁术刚解决完“内部矛盾”,另一个难题又接踵而至,陈温死后,袁术前用陈瑀,后自领;而袁绍也用袁遗为扬州刺史、周昂为阴陵太守。继兖州、青州后,袁氏兄弟的战火燃到了扬州。袁术依靠孙贲、芮祉的武力“合兵”在阴陵击退周昂和助阵的周喁。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7 22:34:00 +0800 CST  
除了朝廷任免和刘繇名流的身份,可能有第三个原因,甚至最重要的原因,使袁术认可“两个扬州”。
【范《书·献帝纪》:(三年)秋七月庚子,太尉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八月,遣日磾及太仆赵岐,持节慰抚天下。
范《书·赵岐传》:及李傕专政,使太傅马日磾抚慰天下,以岐为副。日磾行至洛阳,表别遣岐宣扬国命。···绍及操闻岐至,皆自将兵数百里奉迎,···皆与岐期会洛阳,奉迎车驾。
《魏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天子使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和解关东。岐别诣河北,绍出迎于百里上,拜奉帝命。】

关于马日磾和赵岐此次出使山东的任务,范《书》言“慰抚天下、宣扬国命”,而更直接的目的是“与岐期会洛阳,奉迎车驾。”。

术从日磾借节观之,因夺不还,备军中千余人,(范《书·孔融传》注引此,作“条军中十余人”。吴金华曰:“备”字无义。条,谓分条陈述也。此言袁术欲使“千余人”受辟,亦不合事理。当以作“十余人”者为得实。)使促辟之。日磾谓术曰:“卿家先世诸公,辟士云何,而言促之,谓公府掾可劫得乎!”从术求去,而术留之不遣;既以失节屈辱,忧恚而死。
《魏书·华歆传》:会天子使太傅马日磾安集关东,日磾辟(华)歆为掾。东至徐州,诏即拜歆豫章太守,《吴书·孙策传》:太傅马日磾杖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
《吴书·朱治传》: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

同样出使关东,赵岐受到的是“将兵数百里奉迎”待遇,至少口头上完成了出使任务,而马日磾这边呢?袁术夺节以此要求马日磾辟他属下十多人为掾,马日磾不与。最后可考的是辟了孙策、朱治、华歆三人,一处明确说表怀义校尉,朱治则迁吴郡都尉,华歆则即拜诏豫章太守。那朱治的“吴郡都尉”是谁任命的么?

先看马日磾的身份:太傅录尚书事,持节。要比官职权力,真可谓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天子远在西京,对江东这点破事一时半会想是来不及任命的。朱治的官职很可能是马日磾所表,随后走马上任,而原正牌吴郡都尉许贡升任吴郡太守。许贡能接受朱治,也意味着朱治不可能是袁术所任。

马日磾既然与袁术有着这点“合作”关系,那刘繇能顺利入驻江东,恐怕少不了马日磾的一份力。毕竟当今的二把手就在自己身边,袁术做事多少有点忌讳。

既然是袁术同意的,为什么又是曲阿?孙权姊婿弘咨就是曲阿人,朱治又是吴郡都尉,孙策母居此,孙家在此必有依附,以此方便“监视”刘繇。对于刘繇,又似演了一场活生生的“孙策质子”。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7 22:45:00 +0800 CST  
三、孙策渡江


刘繇治曲阿,邑人孙邵、是仪、滕胤、北上辽东的太史慈先后渡江来投,另外还有逃亡徐州的许劭知道陶谦不能容己,转投刘繇,桓晔等人也避难于此。

“两个扬州”的政策很和谐,但刘繇坐稳江东后立马“迫逐”吴景、孙贲。本传称【术图为僭逆,攻没诸郡县。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以景、贲术所授用,乃迫逐使去。】这“僭逆”指的什么?夺马日磾节?不像。

【《吴书·朱治传》: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
《吴书·太史慈传》注引《江表传》:策谓慈曰:“刘牧往责吾为袁氏攻庐江,其意颇猥,理恕不足。】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7 22:46:00 +0800 CST  
袁术、孙策打庐江陆抗,让刘繇警惕起来,孙坚先前与陆家有交情,⑤怎么轮到儿子就能打起来了?下一个“陆康”莫不是自己?想到自己处在吴景、孙贲的“监视”下,随即赶走吴景、孙贲,占据丹阳。本传称“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命樊能、于麋于横江,张英屯当利口,以拒袁术。而袁术得到刘繇对立的消息,立即用惠衢为扬州刺史,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驻历阳,进攻樊能等人,连年不克。

吴景、孙贲被赶出江东,袁术只是丢了块地盘,对于孙策,则是悄无声息得破坏了“荆扬对”的大前提“就舅氏于丹阳”。⑥凯旋庐江的孙策立即请缨协助孙贲、吴景,并回吴郡本土募兵。孙策一方面把家人送至阜陵,⑦一方面招呼周瑜助攻,很快拿下横江,当利。孙策又用徐琨母之计“伐芦苇以为泭,佐船渡军”顺利渡江。

孙贲、吴景连年不克,孙策带着五六千人一来就打下,真得是孙策的军事能力远胜孙贲、吴景么?这里牵扯到周尚丹阳太守的问题。

【《周瑜传》: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

前面已经说过丹阳太守吴景、都尉孙贲讨周昕,尔后又遭刘繇“迫逐”。那周尚这个丹阳太守怎么回事?

关于这点,很容易被上文【《周瑜传》的“策曰:“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误导,以为周尚是袁术任命的下任丹阳太守。

案【《江表传》:孙策语:“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看得出,周尚在孙策渡江前的的确确的就在丹阳,莫非刘繇只赶走吴景、孙贲,没能收复整个丹阳,漏了一个周尚在丹阳,于是袁术任命尚在丹阳的周尚为太守?有这可能,但微乎其微。从“刘繇迫逐吴景”到“周瑜迎策”相距一年,吴景在横江和樊能互掐,吴景如果是周尚“老上司”、隶属袁术,周尚必然先前就主动帮助吴景过江,不会等到一年后孙策遗书才过去。

至于朱治为何还留在江东?恐怕和他的“角色转换”有关,朱治被马日磾辟掾,之后任命为吴郡都尉。⑧后面华歆同样在袁术待了很久,但经过马日磾后有一次“角色转换”后,被朝廷任命为豫章太守,刘繇最后亦是投奔于歆。

既然袁术任命的可能性很小,那周尚只可能是朝廷或者刘繇任命的,也就是说周尚隶属正牌扬州刺史刘繇。


正是因为周瑜的忽然倒戈,让孙策瞬间解决了吴景啃了一年的骨头。而周尚能遣周瑜等五百人助孙策,必定也是被周瑜策反了,上文所引【(策)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也确定了周尚在孙策入江东后依旧任丹杨太守,这应当是周尚倒戈向孙策提出的条件之一。另外,除了孙周的“总角之好”,可能还有个原因使周尚于此选择了袁术:袁、周家族的关系。⑨周家就是从袁安处发家的,或有感知遇之恩,或借此讨好。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7 22:48:00 +0800 CST  
四、孙策据江东

刘繇的第一防线被攻破后,彭城相薛礼和下邳相赶到秣陵与刘繇会盟,薛礼于秣陵,笮融驻于县南。笮融、薛礼先后失利,薛礼“突走”至县南笮融处,后遭笮融毒手。孙策方面一路势如破竹,刘繇一路奔走,牛渚-秣陵-小丹阳-湖熟-江剩-句容-曲阿,最后躲到北部的吴郡丹徒。眼看着丹阳诸县皆被孙策收复,刘繇生怕包饺子,南下豫章彭泽。在孙策入曲阿前,刘繇生怕许劭的笑话,未能重用太史慈。下豫章前又考虑东去会稽,被许劭劝住。⑩

孙策拿下曲阿后,吴景、孙贲回寿春,周尚、周瑜回镇丹阳,后被袁术所遣从弟袁胤代之,尚、瑜回寿春。此时,孙策家人亦于九江,孙策依靠的丹阳势力周尚,舅伯吴景、孙贲也都回去了,袁术也算是放心孙策了,至少不相信他会闹独立,于是不久之后就心安理得的称帝了。而孙策以“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的幌子在江东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先后吞并了吴郡太守许贡、严白虎、会稽太守王朗、乌程邹他、钱铜、合浦太守王晟,山越。

王朗本意退去交州,被孙策堵获。而许靖、桓晔、袁忠等士大夫南至交州。未有南下的则留于江东,日后大多为孙策、权所辟,少者如李颖之士不愿为孙氏所用。

袁术称帝,孙策用徐琨代袁胤,吴景、孙贲、周瑜等人先后回江东。袁术“阴遣闲使赍印绶与丹杨宗帅陵阳祖郎等,使激动山越,大合众,图共攻策。”陈瑀等人也假借从讨袁术的名义偷袭孙策,皆破之。

刘繇入驻彭泽后,援助朱皓赶走冒牌太守诸葛玄,笮融“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躲于豫章。”这时朝廷任命了新的豫章太守华歆,华歆与刘繇“相依为命”。刘繇死,【《魏书·华歆传》注引《魏略:》其众愿奉歆为主。歆以为因时擅命,非人臣之宜。众守之连月,卒谢遣之,不从。】华歆显然没能收好刘繇的烂摊子。

【《吴书·太史慈传》注引《江表传》:慈见策曰:“华子鱼良德也,然非筹略才,无他方规,自守而已。又丹杨僮芝自擅庐陵,诈言被诏书为太守。鄱阳民帅别立宗部,阻兵守界,不受子鱼所遣长吏,言‘我以别立郡,须汉遣真太守来,当迎之耳’。子鱼不但不能谐庐陵、鄱阳,近自海昬有上缭壁,有五六千家相结聚作宗伍,惟输租布于郡耳,发召一人遂不可得,子鱼亦睹视之而已。】

不久,经过太史慈、虞翻两次“劝降”,华歆也降了。至于他留下的烂摊子僮芝、鄱阳。

【《吴书·孙贲传》:后贲闻芝病,即如策计。周瑜到巴兵,辅遂得进据庐陵。
《吕范传》:(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征江夏,)还平鄱阳。
《韩当传》:(从征刘勋,破黄祖,)还讨鄱阳,领乐安长,山越畏服。】


关于刘繇的死亡时间,
【《吴书·孙贲传》:时策已平吴、会二郡,贲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当在建安四年)军旋,闻繇病死,过定豫章,上贲领太守,】
【《考异》:十二月,华歆迎孙策。】
《魏略》又云“众守之连月”,刘繇当于建安四年病死。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7 22:50:00 +0800 CST  
排版乱套了 而且括号和特殊符号什么的 被吞了好多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7 22:55:00 +0800 CST  
刘繇的数万之众,应该是他自己招募的,江东为士大夫,甚至寒族子弟避难所。而且刘繇在扬州还是很得名声的。事实上士大夫来投扬州,就得冲着他和王朗、华歆三人。
范《书·刘宠传》时袁术据淮南,繇乃移居曲阿。值中国丧乱,士友多南奔,繇携接收养,与同优剧,甚得名称。
范《书·桓晔传》注引《东观记》曰“礹(桓晔)到吴郡,扬州刺史刘繇振给谷食衣服所乏者,悉不受。后东适会稽,住止山阴县故鲁相钟离意舍,太守王朗饷给粮食、布帛、牛羊,一无所留。临去之际,屋中尺寸之物,悉疏付主人,纤微不漏。
《华歆传》注引《吴历》:策遂亲执子弟之礼,礼为上宾。是时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皆出其下,人人望风。
而王朗处,可考的许靖、桓晔、袁忠、刘阳等人。


而且这“数万之众”假不了。刘繇退豫章后,光孙策收到其与笮融旧部就2w多人
《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形势转盛。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8 21:00:00 +0800 CST  
朱治的问题,说实在的,我也有点不解。在”身份转换“后,可能吴景、张英互咬哪一年没动静,或没表明立场。等到孙策参与了才去曲阿接的吴夫人,孙权。
许贡就更混乱了,也可能他杀周喁纯属家族对立。
周尚刚上台,到底有多少实力还是个未知数,但从孙策后来的赞誉看,就算500人,些许兵粮,还是帮了他大忙。
周尚继任丹阳太守,可能是孙策临时决定,先前策反条件之一,或者说袁术也许可的。但很显然,袁术在孙策破曲阿后就在收网。吴景、孙贲、周尚、周瑜先后回寿春报到,用从弟任丹阳,也是限制孙策的发展,防止其独立。袁术也是自以为如此就能按住孙策了,结果刚称帝,孙策就反了。。。
周瑜回江东在建安三年,袁术都称帝了,离孙策最近,但不属于第一批去袁投孙的。很可能不像本传所言“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一度为术所用。

最后陈袆的问题,只有许靖投彼的记载。
陈温为汝南人,任职时间和许劭东去的差不多,又是许靖邑人, 许靖奔走于彼也就有了解释。所以个人感觉是一个人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18 21:19:00 +0800 CST  
回复@yhfkHawk12345:在西京,你可以说大家伙给李郭面子,在外面,马日磾赵岐的面子可大多了,士大夫的心都在这边那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26 13:49:00 +0800 CST  
回复@yhfkHawk12345:陆康刘岱这事真心是谢科普了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26 13:54:00 +0800 CST  

首先您老扯的陶谦问题,
一、孔融的冢中枯骨,
1孔融这人自己扇自己的例子,参见左丞祖
2当时袁术与陶谦初平四年不和,(自然包括陶谦盟友性质的刘备,孔融,下属陈登)属于敌对势力,大耳又不是不知道与袁术对立,拉公路出来无非给自己推脱推脱,表面文章罢了。先前陈登也说了不能迎袁术。总不见得孔融这个外来客随即说不行,我们得去找袁术?而且刘备上任遣使汇报袁绍,并且举袁谭为茂才,可看出徐州刘备这块阵营已经转变讨好袁绍这边了,自然对袁术没啥好感。

二、陆康的问题
您老要问陆康怎么知道袁术借粮是打徐州的?得,这个真没史料,最多只能举出四年袁、陶不和的史料,不过您老这问题,真心觉得搞笑, 您老怎么知道袁术借粮时没说是要打陶谦的?
得,既然没能证明陆康得知袁术要打陶谦,陆康所言“袁术叛逆”何意?(您老是这意思吧?)兴平前的袁术无非是烧皇宫,参与讨董,与袁曹集团的对立,这些都是毁誉参半的。 除了这些,陆康的叛逆还能指点啥?您老真心觉得投袁术的士大夫都是瞎子么?怎么没见找袁绍、曹操避难的士大夫?
举个例子,你对某人本来就没好感,他还管你借东西,你拒绝时临时诋毁他有什么稀奇的?真不知道陆康这话有啥好奇怪的,敌对势力的互相诋毁的例子不少吧?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27 11:53:00 +0800 CST  
一、“孔融说的是场面话还是发自肺腑之言,谁都无法证明,”···“真心不觉得这是场面话而已。”
您老这个都有点矛盾吧,前面说定不了性,后面说肺腑之言。例举左丞祖之事,只是想说孔融这货说贯了场面话罢了。
马日磾问题,原帖里有说过其与袁术的“蜜月期”。马日磾至少前期是说得上话的,而刘繇任职、迁治所这么大的事,也应该是参与一番的。如若袁术迎置刘繇曲阿,迁治所这些事都没和马日磾说过,老马岂不窝囊?
二、陆康问题,还是之前的话,你怎么就知道袁术未有说明?陆康问题30楼我没表述清楚,您老直接误会了,大体意思:“袁术在兴平前的那些事情大多毁誉参半,要批评也能批评,要夸也能夸,而陆康所言“叛逆”也只能拿这些道不明白的事来说,拒绝人时带两句诋毁的话,就带上了这道不明的“叛逆”一词。
三、打陆康直接导致吴景、孙贲被刘繇迫逐于江东,随之连战历年吗,这影响还不够大么?
四、我说的“没这么窝囊”就是指的马日磾在扬州那阵,此事重大,老马若真的连参与的份都没的话,着实是被袁术“软禁”,尽显窝囊了。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27 13:35:00 +0800 CST  


既然您老肯定不了,也承认了“客观事实”,有啥好说的

那还真的请教您老这叛逆指啥了,先前就问过,您老就是没给回答,害的我在这瞎操心帮您老yy

我可没偷换概念,刘繇不是正牌么

老马的看先前的回帖,说老马“窝囊”有前题的好么,1在“蜜月期”,2没参与刘繇之事。
搞笑了,任刺史,迁治所这事袁术自个说说?旁边有个大佬在不得妥协妥协?


楼主 壮壮的越兮  发布于 2012-05-27 14:29:00 +0800 CST  

楼主:壮壮的越兮

字数:6426

发表时间:2012-05-18 06: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05 23:23:30 +0800 CST

评论数:22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