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6 科學科普】三体bug大全





之前发过好几个类似的帖子,被吞的厉害,希望这次的帖子能够幸存
本帖将对《三体》小说中的科幻设定内容进行相关科普,也会整理总结《三体》小说中部分情节设定,有部分剧透,还没看过《三体》小说原著的朋友请绕行,以免被剧透


前言

=================================
《三体》激发的应该是我们对自然和人文科学的热情,而不是我们为自己贴上高端标签的欲望

看《三体》应该是因为我们想变得更智慧,而不是因为我们觉得已经够聪明而要显摆自己


如果看《三体》令你学会思考和鉴别,那你才算真正看了《三体》,因为它是令人变聪明的书



漠视《三体》的缺点是在打《三体》的脸,《三体》不需要任何人盲目吹捧,它瑕不掩瑜

找bug不是为了贬低《三体》,承认《三体》的不完美却能依然爱它,那才算是真爱


科学的精神就是去伪存真,科幻如果没有科学的精神,那就是披着科技外皮的玄幻


看科幻不找bug就是把科幻当成玄幻看,那就不要自称科幻迷,请实事求是地自称玄幻迷


真正的科幻(比如《三体》)永远不会做的三件事:五汝读者治伤、五汝读者治伤、五汝读者治伤

真正的科幻是为了展示它幻想的合理性、逻辑性甚至科学性,而不是为了卖弄灵感和妄想


连基本的合理性都不去追求,就不可能谈得上去追求什么高端内涵,空中楼阁不是高端而是扯淡


真正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因为它想出的东西要经得起推敲,所以真正的想象力源于科学设想

科学设想比一切幻想都更神奇,最优秀的妄想家也想不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最神奇的神话也比不上科技


思考人文内涵时也请记住:人文领域最高水平是人文科学,达不到科学高度的思想都是渣渣


无论在自然还是人文角度,科幻的看点都在于科学思想,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


古人用妄想去假设未来,先人用幻想去虚构未来,我们应该比先人进步,所以我们要用科学去推测未来



未来的人会比我们更有知识和智慧,未来的科幻迷也必将如此,未来的科幻也必将如此

===================================
以上摘自《厉风语录》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8:36:00 +0800 CST  
2楼做目录,请勿回复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8:36:00 +0800 CST  

《三体1》
【1】【剧情逻辑bug】京都议定书时间


《三体》中有关时间设定的bug很多,但大多是大刘的笔误,所以类似的笔误问题,本帖不会涉及(例如章北海4颗子弹打出5个弹孔、罗辑布置的小太阳核弹到底是3614颗还是1614颗这类例子),本帖只涉及与原作情节有显著关联的设定bug,比如本bug。


现实中,京都议定书制定于1997年12月。而在三体小说中,叶文洁与伊文斯见面提到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之事时,时代估算应在90年代前。
由于小说里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导致伊文斯对于在美国搞环保失去信心,所以他才可能来中国种树,叶文洁才会和他谈起三体的事情。
如果京都议定书制定时间按现实走的话,伊文斯在90年代之前不可能再次来到中国遇到叶文洁,也就不会有第二红岸基地,所以这个京都议定书时间问题是个很重要的bug。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8:47:00 +0800 CST  
【2】【科技设定bug】物理学不存在
实际上,任何物理理论都有【适用范围】,物理理论只在适用范围内成立。
例如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条件下的运动力学问题(当然牛顿力学不完全适用于电磁学领域,否则就不会有相对论了);
而相对论不完全适用于微观粒子问题,所以相对论的有效范围是宏观世界问题;
量子力学则仅适用于微观领域(实际上还有很多具体限制,并非完全通用)。。。
换而言之,物理理论只在自己的适用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什么叫做物理学不存在呢?如果一个物理规则在自己的适用范围内变得无效,也就是说不再适用,那我们才能说这个物理理论不存在了。


但在《三体》小说里,已知的物理规则在各自的适用范围内依然保持有效,实际上物理学依然存在。
而小说里人类只是在已知物理学适用范围之外的更高能物理领域遇到未知现象(因为智子的干扰),这种情况其实是物理学家司空见惯的(任何物理规则都很可能在适用范围之外变成无效,出现反例),或者说现实里的物理学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小说里杨冬认为【物理学不存在】,这显然是一个bug,如果杨冬真的是一位物理学家,她绝对不会这么看,因为这是物理学家每天都在面对的正常情况。


实际上在最初发现量子随机现象时,也有一些外行人惊呼【微观物理学不存在了】,但专业的物理学家没有一位这么想,专业人士的想法是:
物理规律可能以某种不同于已知的形态存在,又或者我们的微观物理实验有某种缺陷。
于是后来物理学家发现微观世界具有随机性,果然物理规律的存在形态和以往已知的不同。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9:00:00 +0800 CST  
【3】【科技设定bug】三体星系恒星运动不可预测
三体问题只是说三体运动不能精确预测,但没说不能近似预测。
《三体》小说里这个bug就在于大刘混淆了不能精确预测和不能预测的区别。


实际上现实中物理学问题几乎都是近似计算近似预测,不可能做到精确(测量也不可能绝对精确,毕竟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在那坐着呢),我们都是只要求计算和测量达到合适的近似度就可以了。


三体人不能预测三颗恒星的运动吗?肯定是可以的,以水滴瞬间计算好攻击人类太空舰队的路线来看,三体人的计算能力预测三恒星的运动,不仅会很轻松(三个目标而已)而且会很精确。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9:05:00 +0800 CST  
【4】【科技设定bug】三体星系三星乱行
学过中学物理的同学都知道牛顿万有引力公式,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一颗恒星对其他天体产生的万有引力加速度有多大。


如果三体星系的三颗恒星都像是小说中斐兹罗星空照片所示,在48小时内频繁改变位置,我们可以用最小的恒星直径来估算那些恒星之间的距离,那么我们还可以用48小时时间推算这些恒星变换位置时的运动速度。


有人估算过,这些恒星的运动速度都会超过几十倍第三宇宙速度。。
那么,如果其中两个恒星互相远离,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还能把它们重新拉回到一起吗?显然绝不可能。


实际上天文学中有一个基本常识,多恒星组成的单元星系(类似单恒星的行星系)内,恒星之间的相对速度不会很高,那么由于它们之间距离很大(否则很容易撞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位置变化是很缓慢的。


在三体运动的数学模型中,所有三体运动的乱行状态都不可能长时间维持,都会很快归于两种结果:
1------三体相撞导致只剩一或两体存在,三体系统变成稳定的单体或双体系统
2------三体中的一体与另外两体远离并不再靠近它们,剩余两体形成稳定系统,又或者三体互相远离,三体系统解散


三体运动会很快归于稳定,这是所有三体问题模型的基本规律,长时间维持乱行状态是不科学的。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9:14:00 +0800 CST  
【5】【科技设定bug】干扰粒子对撞实验锁死科技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LHC已经在去年出现【无新发现】的状况,这其实就是上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所预言的【粒子对撞实验的瓶颈】。


物理实验中,任何一个门类的实验都有局限性,例如无论你把运动力学实验装置做到多大,都不可能无限提高力学实验的测量精度,更不可能用力学实验装置去研究电磁学。


实际上在粒子物理中,对撞机能够研究的也只是一类粒子物理现象,粒子物理领域实际上也存在类似力声电磁热这类区分(只不过具体的区分物理学家也没完全搞明白,毕竟现在对微观世界的了解很有限),所以单靠对撞实验不可能搞定全部粒子物理问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物理学家一惊从理论上计算出基本粒子谱,并估算了发现所有粒子所需要的对撞能级,此外他们还有一些替补理论预测标准模型之外可能存在的其他粒子,并预测了发现这些粒子需要的对撞能级。


根据他们的计算,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是我们人类有能力检测到全部粒子的模型,而这个模型之外还有一些粒子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但是更多的粒子就连环日加速器的能级也不够发现它们。


而60年代的物理学家已经推测出,如果标准粒子模型中的粒子全被找到,那么其他的【力所能及】的粒子就很可能不会出现了,因为标准模型如果是对的,那些标准模型以外的粒子就不应该存在。


LHC前几年已经发现了标准模型里最后一种粒子,即希格斯粒子,说明标准模型是正确的,所以去年LHC没有发现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粒子,实属再正常再合理不过。
如果未来几年的新的实验依然没有新发现,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信,粒子对撞实验能够研究的粒子已经全被找到,这种实验手段不会再有新发现了(要想发现新粒子,得造一个比环日加速器大几百倍的加速器才行,想都不用想了)。


所以,我们对粒子对撞实验的依赖性根本不像《三体》小说里说的那么高。


而在现实里,我们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研发其他的粒子物理实验手段,例如激光约束和低温技术,由此兴起凝聚态的研究,近年来,弱观测、量子纠缠等技术正在兴起,新的实验手段也开始带动新的研究。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物理学发展史一直都是如此,科学家一旦预测到某种实验手段的瓶颈,就会开始想办法搞出其他新的实验手段来寻求另外的新发现。


换句话说。科学研究界是这样一个怪胎:
如果你不理会它,让它的实验手段依然有效,它可能不会去寻求其他出路,但如果你封死了它的一条出路,它就会再给你找出好几条出路。


科技文明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说科技文明都是科技树上的怪兽。


换而言之,三体人锁死人类粒子对撞实验的直接结果应该是人类在其他领域出现科技爆炸。。。


而实际上,锁死基础物理并不会干扰多少科学发展,例如生物技术主要依赖化学,而人工智能技术依赖算法改进,这些都有巨大发展空间,而数学更依赖于数学家的想法,靠基础物理是锁不死的这些学科的发展的。


所以有人开玩笑地说过:
如果《三体》中的人类学着《星际争霸》中虫族的方式用生物科技改造自身实现宇宙航行,也可以解决三体入侵危机,如果是那样,【你们是虫子】这话简直就是三体人在提示人类如何逃生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9:35:00 +0800 CST  
【6】【科技设定bug】物理学家因为物理学不存在而自杀


物理学不存在,最多会让物理学家郁闷,而且不会郁闷很久(大不了转行干别的)。
实际上如果你们真的接触过科研人员,你们就会知道,在他们拿取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取研究者资格的阶段,他们就已经无数次尝试过【失败和挫折】,能够面对【失败和挫折】毫不动摇淡定自若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科研人员。


所以,实际上科学家是一群心如磐石的家伙,他们早就对失败和挫折有绝对可靠的心理承受力,根本不可能因为研究上的一点挫折就自杀(实际上绝不可能,如果因为这个自杀,那么在他拿到科研人员身份之前应该死过很多次了)。
科学家倒是有可能因为失恋自杀,毕竟没受过专业的失恋应对训练 ^_^ 。



而且,物理学家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不会感到沮丧,而是会着迷,因为意外的现象可能意味着新发现,物理学家本来就是一群指着新发现一战成名的赌徒,他们如果见到已知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绝对会像苍蝇盯上臭肉一样欲罢不能,自杀?不可能的。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9:43:00 +0800 CST  
【7】【科技设定bug】3k眼镜
很多人没有注意过这个能直接观测宇宙背景辐射的3k眼镜。


小说里说这眼镜能把宇宙背景辐射提高很多个能级变成可见光,那么就有读者问:
可见光会不会被这种眼镜提高很多个能级变成死光?


大刘没有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法回答。


若这个还不算 bug的话,那么这种眼镜是如何直接排除大气内各种光线干扰,透过大气层观察宇宙背景辐射的呢?难道戴上这种眼镜之后,人就可以穿透大气直接透视到宇宙星空?
若真是如此,这种眼镜本身就是三体中最强的黑科技了,比天文望远镜还厉害(天文望远镜也要发射到太空来排除大气干扰)。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09:50:00 +0800 CST  
【8】【科技设定bug】三体游戏中的大撕裂


如果把这个大撕裂视为三体游戏的设定,那么我们不会去研究它算不算bug,因为游戏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问题在于大刘还专门给大撕裂写了一段科学原理解读,把它弄得像真事一样,于是这就成了一个bug。


恒星需要靠近行星到多近的距离,才能把行星撕裂?
如果行星是一整块固体材料,恒星引力绝无可能撕裂它,只有巨型黑洞可以,因为造就固体物质物理结构的电磁力比万有引力强大太多了,恒星这点万有引力不够干什么的。


但如果考虑行星的地壳不是完整一体的,不能视为一整块固体材料,那么这事可能还有机会。

我们知道地表散落的石块都是和地壳分离的,那么这些石块要被恒星引力拉走,恒星需要距离行星有多近呢?


实际上水星对它表面的石块的万有引力,是太阳对水星表面的石块的万有引力的几十万倍。
太阳要从水星表面夺走水星的石块,需要靠近水星到相距只有几千公里。
不用靠到这么近,只要双方相距一万公里,水星表面已经被气化了。。。


所以所谓的大撕裂根本不可能发生,或者只能是恒星先把行星表面汽化之后再撕碎它。
地壳保持固态被恒星撕裂?不可能的。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0:00:00 +0800 CST  
【9】【科技设定bug】人列计算机


首先,人列计算机最大特点是模仿逻辑门的方式进行计算,这种算法真的更快吗?



实际上有些计算程序为了简化计算,用的是查表方法,也就是把输入数据和已知结果列成一个数据库表格,直接从里面查计算结果,可以省掉很多复杂计算步骤,远比实实在在重新算一遍快得多。


查表其实属于人工计算的一种常见方式,很多人在中学都用过对数表、三角函数表,你去查表绝对比让你同学组成人列计算机来计算一遍要快得多。
而且查表的技能很容易学会,不需要太多专业训练(我们国家当年搞两弹一星研发时也是靠这种人工计算作为主要辅助计算的,找一些非知识分子教他们怎么查表,也能完成许多计算工作)。


正因如此,一些计算软件最后也学会了人类查表的计算方式,有自己的现成计算结果数据库,甚至有公式库对应的计算结果数据库,为的就是简化计算。


当然,三体小说里只是没有提到三体人的人列计算机也有专门的查表功能,我们姑且认为也许有,但三体人的反光能力对这毫无帮助。






不过人列计算机最大的问题在于数据存储。
假定每个人都用来做存储器存储一个二进制数位的数值,数万人规模的人列计算机也只能存储几千个(最多一万)个8位二进制数,信息总量只有几KB。。。
而且一旦这样就不能有人充当计算单元了。


要计算三体问题,先来几十亿人玩玩再说。。。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0:59:00 +0800 CST  
【10】【剧情设定bug】ETO对三体人的忠诚和信任



ETO对三体人的忠诚从何而来?
三体人是来毁灭人类的,ETO很清楚这一点,所以ETO又分裂成几派。


而实际上三体人没有给ETO任何承诺,甚至明说三体降临后会连ETO一并消灭。
那么ETO的脑袋都被驴踢了吗?


以伊文斯为例,他想要保护地球上的生态,但三体人从没承诺过他会保护地球生态,他就死心塌地忠于三体人了?还要处处为三体人着想?


这个问题绝对是无解的,只能说大刘用内存编辑器强行锁了ETO对三体人的忠诚度参数为99满值。


如果考虑《三体2》,这个问题更无解,拯救派和降临派都被灭掉之后,就凭三体人几句话,残余的ETO忠诚度重新爆表,这是被卖多少回都不长记性的节奏。。。就这种家伙居然还被塑造为破壁人。。。心眼不知道长哪去了 ^_^ 。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1:10:00 +0800 CST  
【11】【剧情逻辑bug】太阳放大器


显然太阳并不存在小说里的按频率放大电磁信号的功能,不过既然是科幻,我们不纠结《三体》在太阳放大器的科技设定上的问题,所以这个bug标题写的不是【科技设定bug】。


实际上如果太阳真的能放大电磁信号,让人类达到某文明指数理论中发布广播文明的能量级数,那么这个能量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如果在现实里,这种能量放大技术绝不会被用来联络外星球,而是会成为大规模杀伤武器,而且既然利用太阳放大能量的技术门槛这么低,那么世界上各个小国也能掌握,甚至ETO实际上也能用这个技术作为武器要挟全世界。


而有人曾经解释说,太阳放大器放大信号之后,信号发射方向是不可控的,所以不能用来做武器。
但是,就算是随机发射,也还是有概率命中地球上的目标的,至少那些亡命小国和ETO这类亡命徒肯定可以考虑用这种武器要挟全世界,换取全世界的某种妥协,达到某种目的。


而实际上既然叶文洁两次发信号都被三体世界收到,外加小说里对该技术的其他描述,太阳放大器应该是对全宇宙空间各方向无差别广播的。
那么实际上如果真有那么高能量,地球先被烤干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1:20:00 +0800 CST  
【12】【科技设定bug】叶文洁广播不会暴露人类文明



大刘说叶文洁的弹星犹如沙海中一粒沙子瞬间反射了一下阳光,转瞬即逝,没人能据此发觉是哪一粒沙子发光。


考虑科技爆炸和黑森打击的有效性,清理者飞船必须能在接收到广播信息后几十年内(最多百年)完成对目标文明的打击,否则目标文明就有可能科技爆炸跑路了,那样黑森打击就失去了时效性,大部分文明也就不惧怕黑森打击了(被广播后坚持几百年咱就能跑路了,怕啥黑森,不需要绝对保持静默)。
所以,清理者飞船的巡逻范围应该是直径100光年以内,太远就起不到黑森威慑效果。


在100光年以内,能有多少个星系?往多了说也就二十几个。


巡视太阳系和三体星系这片的清理者,它辖区内二十几个星系中的一个恒星发了广播,它会不知道是谁发的?就这二十几个星系,他还不了如指掌时刻间控?哪一个忽然闪了一下它会不知道?那它肯定沉迷于唱歌不能自拔了。


最关键的问题时,一个文明只派一艘清理者飞船在天上逛游?不可能吧,肯定会派很多分别巡逻不同星区。


弹星信号是球面波,如果被不同位置的清理者飞船接收到,而它们同属于一个文明可以互相通讯,它们就能根据各自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球面波的球心位置,所以只要叶文洁弹星一次,实际上太阳系的坐标就暴露了。


所以有网友说过,如果黑森真的成立,那么真的不敢有文明发广播,因为只要发一次就会暴露自己,这也许是宇宙保持信息静默的最好解释。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1:31:00 +0800 CST  
【13】【剧情逻辑bug】杨冬生日


小说里叶文洁得知自己怀孕是在杀杨卫宁的当天,是一位医生告诉她的,这说明她当时肚子还没变大,否则这事就轮不到医生来告诉她了。


而杨卫宁被杀是在1,979年10月21日,叶文洁此时肚子还没变大,保守推测杨冬应该在次年(1,980年6~7月出生才对),但杨冬墓碑上写她的出生年是1,979年,显然叶文洁不可能在肚子没变大的情况下,于2个月内生下杨冬。。。


网友戏称:大刘对女同志的事情了解不多 ^_^。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1:50:00 +0800 CST  
【14】【剧情逻辑bug】加入ETO所需的审核


汪淼只是玩了玩三体游戏,然后在玩家见面会上声称自己赞同拯救三体人,就被允许参加ETO拯救派聚会,成为正式成员之一了,ETO的加入审核标准这么低吗?难怪小说里ETO里面有那么多君方卧底。。。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1:59:00 +0800 CST  
【15】【科技设定bug】智子的动力来源
大刘的解释是,智子可以从真空里先借能量,把自己加速到光速之后再归还能量给真空。


物理学中曾有过狄拉克海的假说,但由于后来(上世纪60年代)量子场论的发展以及真空能量测定实验,狄拉克海被否定了(首先它对正电子的解释不正确,其次真空能量没有狄拉克海预期的那么多)。


而70年代后,我们已经知道我们虽然可以向真空索取能量,但可用能量很少,而且不可能先用后还(这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所以智子动力来源的解释并无任何科学根基,而且与已知科学结论相悖,至少真空里是不可能有足够能量让智子把自己加速到近光速的。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2:15:00 +0800 CST  
【16】【科技设定bug】2个智子干扰粒子对撞实验


在粒子对撞实验中,每秒可能会有数万次到数百万次粒子撞击发生,如果智子参与的撞击次数达不到万分之一(每秒几次到几百次),就会被物理学家视为【对撞机内残余空气分子或者外部进入的未被屏蔽的中性粒子参与了对撞】,这属于【环境误差】,会被直接忽视。


如果智子参与的对撞被物理学家忽视,那么物理学家也就根本不会关心智子产生的结果,那么智子也就无法让物理学家相信物理学不存在了。
所以,智子必须能在一秒内参与百万次撞击,才能有效干预大型粒子对撞实验,而不被忽略掉。


而最大的问题是,智子如何间控那些实验粒子飞到哪里了,以及那些实验粒子何时能够达到实验要求的速度(如果智子提前参与撞击,是不会被记录进实验结果的,必须在实验预定的有效条件达成时参与撞击才行)?


你们也许会说,智子可以观察实验粒子发出的光,但实际上实验粒子不发光,因为发光会让它们丧失能量,加速器就白给它们加速了,所以实验设计者一开始就设计成不让实验粒子有机会发光的实验形式。


因此,智子实际上是没法间控实验粒子的。
而物理学家也是通过理论计算预测实验粒子何时能达到实验所需能量,即便如此他们也要等撞击全部完成后再去分析实验结果。
智子可不能等实验结束后再去研究每个粒子怎么飞行的,因为它要参与实验进行干扰。
所以智子必须能够间控实验粒子的飞行。


但很遗憾,实际上没有任何手段能让智子间控实验粒子的飞行,所以智子实际上连什么时候该参与撞击都不知道,更别提准确知道如何撞击哪一个粒子了。


就算智子知道何时参与对撞,它也要先把自己加速到足够能级,因为如果你的能级不够,物理学家分析实验时就会把你当作空气分子,那么你参与的对撞就会被视为【环境误差】忽略掉。
智子必须提前加速到足够能级伪装成实验粒子才能骗过物理学家。


而高能粒子意味着它们都是近光速的,它们会受到钟慢效应的影响,近光速飞行的质子对外界的反应速度会严重变慢,因为它自身的时间流逝接近停滞,所以一个智子根本不可能在一瞬间同时参与许多次撞击,它来不及做这个反应。


还有一个问题是,粒子之间碰撞的结果是随机的,智子也没法控制具体会产生哪一个结果。
最重要的是,如果智子不能改写物理规律,那么它就算参与撞击也撞不出物理学家意外的结果来。。。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2:56:00 +0800 CST  
【17】【科技设定bug】2个智子间控全球
智子能够间控全球是整个《三体》系列小说都承认的设定,否则将引起一系列剧情设定问题,例如罗辑的大召唤术能把智子迅速召唤到面前,显然必须要求至少有一个智子整天盯防罗辑,否则智子无法在全球无数嘈杂声音里准确分辨出罗辑的,也就不可能随叫随到。


我们可以想见的,智子需要时刻盯防人类君方的一举一动(肯定不能只盯防一两个国家),实际上智子还要盯防全球各地类似汪淼这种技术研发人员,天知道他们哪一个会在哪天搞出什么成果秘而不宣(在知道智子封锁科技后,肯定会这样),智子甚至还得盯防ETO(毕竟三体人不完全信任他们)。。。


2个智子能同时做这么多散布全球的持续盯防工作吗?显然不能,因为智子就算以光速飞行,一秒只能绕地球七圈半,如果各个任务所在地并没排成直线,还要绕路,那么智子可能一秒内都无法绕地球一圈来完成这些任务,如果需要盯防的目标太多,智子可能要数十秒才能巡视全球一圈,这空档足以漏掉很多关键信息了。


最重要的是,近光速飞行的智子会受钟慢效应影响,它的反应速度会严重变慢,以至于无法及时变向飞行和解析外部信息,只有两个智子去间控全球,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保守估算,先给我2百万智子散布全球也许够用。。。


如果再考虑到全球那几个粒子对撞机开机时智子要去干扰实验,参看【16】中的解析,可能一次实验就需要几万个智子参与。。。




有人说智子可以处于叠加态于是无处不在,问题是按照量子力学来说,要保持叠加态,需要屏蔽外界一切物质对智子的物理作用,这等于屏蔽了所有信息,那智子还间控什么呢?


而且实际上如果智子真能保持叠加态,那它等于在整个宇宙都存在,什么智子盲区都挡不住它了,显然这与小说里其他设定存在根本矛盾,大刘的原设定不可能这么解释。


两个智子怎么说都是不可能间控全球的。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4:05:00 +0800 CST  
【18】【科技设定bug】智子维度展开与微观世界魔眼文明


大刘在《三体3》中已经写了,要在二维世界生存,高等文明必须把自己改造成适应二维物理环境的形态。


如果智子能够从高维形态降维成二维展开形态,它实际上等于已经有能力把自己从高维形态改造成在二维空间里生存的形态,而且我们知道低维展开的质子还能重新回到高维形态,这技术简直逆天了,难道智子可以无惧二向箔打击?
若真是这样,三体人只要把自己改造成类似智子的形态,三体文明就无敌了,哪还惧怕什么歌者!


这是智子展开技术在小说情节上导致的重大矛盾之一,不过我们可以替大刘打个圆场,毕竟智子低维展开只是三体人自说自话,我们从未真正见过智子到底是什么样,三体人所说的低维展开也可能只是骗地球人的,实际上是其他技术,只是能够达成小说里说的伪造天象的效果而已,那么这就不会导致情节矛盾了。


但是请注意,本ug标题写的是【科技设定bug】,难道智子低维展开是不可能实现的?
没错,不可能实现。


实际上《三体》小说里的高维空间理论来自弦论的科普,而真正的弦论中,所谓高维空间是数学意义上的,而不是指物理空间,物理世界有多少个空间维度?正如霍金所说,只有三个。
为什么呢?


实际上近代物理学有一个基本结论:
复杂大尺度物理结构只能存在于三维空间。


简单来讲,二维空间里的物理结构不能太复杂,而四维空间里的物理结构无法大尺度。


具体来说就是,二维空间内不能有两个环相套的最简单【复杂结构】,于是更复杂的结构就更不可能存在;
而在四维空间里,任何物理基本力随着作用距离增大,与作用距离的立方成反比衰减,这个衰减速度实在太快,以至于距离稍微远一点,物质之间的基本力就几乎为0了,所以也就没法形成大尺度的物理结构,只能形成许多小尺度下的零碎结构。


物理学家常说,宇宙没有选择极端的方式,而选择恰到好处的方式存在。
宇宙显然选择了恰到好处的三维空间,既能存在复杂结构,基本力的衰减也不太快,可以保证大尺度物理结构存在,尺度足够大,当然结构就可以很复杂,所以三维空间可以存在最复杂的物理结构,其他维度的空间都不行。


从智能物种的意义上来说,只有三维空间能存在足以支持智能的复杂物理结构(因为智能本身就很复杂),或者可以说得更直白一些,只有三维空间才会有智能物种。


因此,实际上三体中所说的降维大战、低维展开、进入四维空间、高维智能文明等等,都是在物理学上不成立的,这些实际上都属于奇幻设定(类似神话设定)。


不过大刘借助这些奇幻设定展示了很多科学思想,所以我们说《三体》还是科幻小说,但从科幻的原则上来说,尽可能不使用奇幻设定是最好的。


《三体》系列之所以饱受诟病也正是因为奇幻设定太多,所以很多人质疑它的硬科幻称号,不过硬科幻实际上要看整个作品中有科学根基的设定占的比例有多大,而不是要求完全没有奇幻设定,《三体》系列中奇幻设定占总设定数的比例不足1%,所以它当然是硬科幻(你们写科幻如果能把奇幻设定控制在10%以下就可以自豪地说写出硬科幻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6 14:25:00 +0800 CST  

楼主:厉风

字数:99973

发表时间:2017-07-16 16:3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23 21:08:05 +0800 CST

评论数:3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