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维吾尔乐器你认识几个?

欢迎补充。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44:00 +0800 CST  
喀什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能歌善舞。优美动听的旋律,活泼鲜明的节奏,被当地人民所喜爱。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民族乐器。(系转载)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45:00 +0800 CST  
“弹拨尔”是维吾尔族所有乐器中最长的乐器,乐器长达1米多,琴体像半个水勺,琴体和琴头用桑木或红木做成,用钢丝弦五根,内二弦及外二弦调成同度音,与中弦成四五度关系,音色明净,十分动听。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46:00 +0800 CST  
热瓦甫多为木制,外形独特,上部是细长的琴身,顶部弯曲,最下方是一个半球形的共鸣箱,琴面用驴、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通常用最外一弦弹奏旋律,其余各弦作为共鸣弦,用它弹奏出的音乐音色清亮、纯净,表现力强,所以大多用于独奏。热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气韵更有美观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的牛角片或骨片镶嵌出形式多样的并带有规则性的纹路和图案,显得美观大方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46:00 +0800 CST  
传统的都塔尔,构造与弹布尔相似,外形像个长柄的大水瓢,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制作材料多采用经过自然干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规格尺寸按照男士、女士和儿童的不同分类而定,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柄上用丝弦缠17个品位,小的有14个品位,适合男女弹奏。演奏时右手五指并用,缺一不可,或拨或挑,或挑或扫,弹奏出来的琴音声音虽小但音色却很柔美,弹奏者尽可通过琴声淋漓尽致的抒发感情,所以维吾尔族的妇女尤其喜欢用都塔尔自弹自唱。
都塔尔是一个伴奏极佳的乐器,它除了在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中作主要伴奏外,还演奏过有名的曲目《木夏乌热克木卡姆间奏曲》、《艾介姆》《幸福的时代》等。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47:00 +0800 CST  
卡龙琴是维吾尔乐器里弦最多的古老民间弹拨乐器,代史籍中称七十二弦琵琶、“喀尔奈”,形状酷似扬琴,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近似古筝,但比古筝的音色更明亮,是演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它盛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喀什、和田、莎车一带和哈密等地。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48:00 +0800 CST  
艾捷克外型独特别致,琴筒呈球形,琴的内侧用蟒皮蒙裹,使共鸣体形成两个半球形,在它的周围有发音孔,音域约三个八度,有1—3根主奏弦,在琴杆下两端设有5~10根共鸣弦,音色具有板面振动与皮面振动相结合的效果。演奏时,将底柱立于左腿之上或夹于两腿之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因演奏的手法上吸收了提琴、二胡的指法和弓法,所以可奏出多种美妙好听的滑音、泛音、和弦和装饰音。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49:00 +0800 CST  
萨它尔又称“萨塔尔”,外形与弹拨尔相似,因音色明亮,常常用于独奏、合奏。据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古维文手抄本)中记载,早在十四、十五世纪,维吾尔族民间就有了这种乐器,到20世纪50年代,萨它尔已遍布全疆各地,并成为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拉弦乐器。
在弹奏过程中,弓、指法的技巧既多又丰富,但最常用的弓法主要有连弓、分弓、长弓、短弓、顿弓、跳弓和碎弓,指法主要有揉音、擞音、打音和滑音等。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49:00 +0800 CST  
胡西它尔,原名“艾西它尔”,是维吾尔族的弓拉弦鸣乐器。“胡西”维吾尔语是“欢乐”或“非常悦耳好听”的意思,“它尔”的译文是琴弦,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悦耳的弦乐器”。音色脆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50:00 +0800 CST  
唢呐别称“喇叭”,它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后经过不断发展改进,不但丰富了演奏技巧,而且提高了表现力,现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中。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51:00 +0800 CST  
达甫亦称手鼓,也译为“达卜”, 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打击乐器之一,并被誉为维吾尔乐队中的“灵魂”,鼓框木制,圆而扁平,周围装有许多小铁环,表面蒙以羊皮、牛皮或蟒皮,其中以蟒皮音色最好。它的发音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较大,技巧灵活,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绪的作用。有了它一切都有了激情。手鼓的发音清脆响亮,在乐队中起着统一节奏和速度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总指挥。同时它的声音力度的变化幅度较大,技巧灵活,携带方便,可以起到烘托各种不同乐曲情绪的作用。因此,维吾尔族尤为喜爱。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51:00 +0800 CST  
纳格纳鼓即“铁鼓”,在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因鼓身用铁铸成,故称“铁鼓”,又有“冬巴”之称。
纳格拉鼓形状看起来像一个花盆,鼓面蒙有骆驼皮或牛皮,六个纳格拉为一套,每套分大中小三组,每组两个,一奏高音,一奏低音,相差4—5度,用木捧敲击。每逢喜庆的节日,弹奏者便会登上屋顶,敲起欢快的纳格拉,吹起琐呐,伴着鼓声人们翩翩起舞,跳起狂热的萨玛舞。这鼓声不仅为节日增强热烈的气氛,且极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4 23:52:00 +0800 CST  
演奏形式

独奏与自弹自唱
自娱性的乐器独奏,是最普及的一种形式。它遍及农民、小手工业者、其他劳动者,以及城乡各个阶层,如牧人牧放畜群在草原;牵驼人跟驼队跋涉在瀚海戈壁上,常常用乃依吹奏《放牧人》(Pabiqi)、《商队》(Karwan)等悠扬的乐曲。农民在劳动之余在林荫、果园,用巴拉曼吹奏些民歌曲调或者用热瓦甫弹 奏些舞曲、民歌套曲等,解除劳动的疲劳。

日常生活中通常用声音比较柔和的独它尔、弹布尔,弹奏些乐曲、舞曲,或者自弹自唱些优美的民歌,以抒情怀。

民间职业歌手达斯坦其与柯夏克其,常常在城乡巴札上,弹着热瓦甫或是拉着艾捷克 用唱、奏、说或说说唱唱的形式,演唱各种民谣、民间传说爱情故事、或者是诙谐风趣的故事。他们今天在这个巴札上演唱,明天出现在另外一地,过着赶巴札的游唱生活。

城乡巴札上,是买达(Maida)经常活跃的场所,他们以说为主,以唱为辅的形式,宣讲些宗教性历史故事。买达通常用一只打甫或是萨巴依伴奏。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8 16:00:00 +0800 CST  
【2】两件乐器的演奏
这是一种以管、弦乐器奏旋律,一种打击乐器击节奏的演奏形式,这种形式经常出现在自娱性的“喔图如西”(Aotu-urxi),即人数不多的聚会,常常由主人或客人中弹奏乐器的高手,用一只独他尔(或弹布尔)与一只打甫,在聚会中自弹自唱,或为大家歌舞伴奏。

上面提到的民间职业歌手达斯坦其,有时是两人结伴演唱,两人演唱时一般是主唱者奏热瓦甫(或艾捷克),帮唱者奏打甫。

唱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职业乐师经常被城乡居民请到家中去演唱。他们常常是两人结伴而行,主唱者奏萨塔尔,帮唱者奏达卜。这种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乐器组合形式在喀什、莎车、库车等地比较多。还有几种形式后面再叙。 在城乡巴札上还有一种两人的哀依提西希(对唱),他们手拿打甫、萨巴依或恰赫恰克,用上、下句的简单曲调,对唱一些带有嘲讽性的有情节、有人物的小故事。

表演杂技达尔瓦牧的西(走绳曲)时,通常用吹鼓乐伴奏,一人吹苏呐依,一人打纳额热。吹奏一种配合走绳动作的、风格独特的音乐套曲。苏呐依、纳额热音量洪大,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上,能够取得异常热烈的效果。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8 16:02:00 +0800 CST  
【小型乐队的演奏与伴奏】
这类形式通常是由三—五件乐器,有时多达十多种乐器组合而成的小型乐队,在喀什、和田、伊犁、吐鲁番等地区有个基本的乐器组合形式,但也要看音乐活动现场的乐器条件而定,主要的乐器,尤其是打甫是不可缺少的,其余的乐器可多可少。哈密、麦盖提、阿克苏、阿瓦提的乐队,乐器组合都比较稳定,这类乐队的组合形成主要有下列几种:

演唱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构成乐队的乐器组合,除上述萨它尔与打甫外,在不同的地区,还有多种乐器组合。

新疆喀什、吐鲁番与伊犁等地区由萨它尔、弹布尔、锵、打甫等乐器组合。

叶尔羌河与塔里木河流域地区,由卡龙、多兰热瓦甫、多兰艾捷克、打甫等乐器组合。在室外,有时用卡龙、多兰热瓦甫、多兰艾捷克、苏呐依、纳额热组合。

哈密地区由哈密艾捷克、锵、哈密热瓦甫、打甫(或由一只哈密艾捷克与数只打甫)组合。

和田地区由卡龙、萨它尔、弹布尔、巴拉曼、打甫等组合。

麦西热甫中的歌舞乐队。维吾尔族的生活习俗,农村每年初春,麦种前和秋季麦收后,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是音乐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时间。在城乡经常举行规模较大的各种麦西热甫,在麦西热甫中职业的或半职业的乃额买其来尔(Naiermaiqilai歌、乐手)五人或者更多一些,用弹布尔、热瓦甫、艾捷克、锵、打甫等乐器组合成乐队,按传统娱乐程序,时而演奏乐曲为舞蹈伴奏,时而歌舞,非常热闹,上述各地演唱木卡姆的乐队,特别是多兰乐队与哈密乐队,也经常在麦西热甫中,除穿插唱奏些民歌套内外,主要是演奏演唱古典音乐《木卡姆》中的段子。

在传统习俗的开斋节日和古尔邦节(宰牲节),通常是由大小七只纳额热与一支苏呐依、两支喀呐依组成吹鼓乐队,在群众欢庆节日的广场上,吹奏《吹鼓套曲》、《撒玛舞曲》和《纳额热舞曲》等,人群随着乐声翩翩舞蹈。 婚礼中,新娘到男方家途中与门前,也常常是小型吹鼓乐组活跃的场合。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8 16:02:00 +0800 CST  
【大齐奏】
以往,喀什、英吉沙、莎车、和田等地,每年春秋农闲季节,常常举行盛大的宗教性的群众集会。如喀什在每年初春,举行群众性的祈祷“神灵”消灾的宗教仪式札热亥特买(Zalahaitimai).英吉沙每年秋季举行哀斯吐比更·欧特汗帕的夏依姆(Aodihan padixayimu)人们来自四面八方,在人山人海的集会中,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数十只苏呐依、数十对纳额热、上百个打甫和萨巴依、萨它尔、弹布尔、热瓦甫、喀呐依、螺贝等,齐声弹奏《撒玛》、《赛乃姆》、《麦昔列普》、《夏的亚乃》等乐曲,声势浩大,人们把生活中遭遇的痛苦之情和对生活美好的愿望,倾注入歌、舞音乐之中。

除上述的四类乐器演奏形式外,还有许多使用乐器的生活现场,如城市中茶、饭馆里小乐队的演奏。另外还有巴克西、达罕(Dahan)以打甫、艾捷克和萨巴依等乐器,用巫术为患者治病等等。

楼主 妮妮维_die  发布于 2015-07-08 16:03:00 +0800 CST  

楼主:妮妮维_die

字数:2512

发表时间:2015-07-05 07: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18:15:43 +0800 CST

评论数:14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