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至此在八旗中,大汗集团已经牢牢控制了两黄两白两蓝共6支旗,而三大贝勒集团只剩下一个代善以及其统率的两红旗,三大贝勒集团再无任何力量与大汗集团抗衡,皇太极已经在此次权力角逐中取得胜利。但皇太极会到此为止吗?他会放过代善吗?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3 08:18:00 +0800 CST  
敬请留意《细说多尔衮的一生》第21节后记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3 08:20:00 +0800 CST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4 07:18:00 +0800 CST  
各位早晨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07:12:00 +0800 CST  
今天晚上更新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07:12:00 +0800 CST  
细说多尔衮一生(第二十一节)后记---东北地区的经济崛起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48:00 +0800 CST  
图一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49:00 +0800 CST  
图二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49:00 +0800 CST  
从第二十节的正文中可知,皇太极为了得到正蓝旗,可谓是不择手段。自从阿敏被囚禁后,莽古尔泰及其正蓝旗就一直受到了皇太极的打压,但皇太极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打压正蓝旗,而是想把整支正蓝旗吞并过来。从皇太极继位开始,后金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八旗等同于旗主的私有财产,旗主去世后,可根据‘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原则选取新任旗主,但大汗不能随意剥夺或抢掠其他旗主的旗,除非旗主犯有谋反、叛国等罪名而导致后继无人之时,大汗才可依法收回该旗”,因此对皇太极来说,要吞并正蓝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当莽古尔泰死后,皇太极只能根据“兄终弟及”的原则,让莽古尔泰的弟弟---德格类(努尔哈赤第十子)继任正蓝旗旗主。德格类控制情绪能力(情商)比莽古尔泰高,识大体、懂规矩,对皇太极也相对忠心,但皇太极对德格类还是不满意,皇太极就是志在吞并正蓝旗,因此德格类继任旗主后,同样遭到了皇太极的打压。几年后,德格类也去世了,皇太极通过伪造证据并利用相关证人揭发了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等人的谋反事件,该事件在当时牵连甚广,整个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家族的后代全部被逐出宗庙,造成了正蓝旗后继无人的局面,于是皇太极名正言顺地收回了正蓝旗。在对待莽古尔泰的问题上,皇太极为了收回正蓝旗,把自己亲兄弟的儿女全部逐出宗庙,其强势与狠辣超乎常人,其手段只能用一个“绝”字去形容。当初,三大贝勒就是看中皇太极军事实力弱且容易控制,进而支持皇太极继任大汗,但后来皇太极的聪明才智、雷厉风行和心狠手辣,让三大贝勒付出了沉重代价,到此时此刻,他们三人才体会到皇太极的恐怖之处。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0:00 +0800 CST  
莽古尔泰的事件里面有几个疑点值得深思:第一、莽古尔泰与德格类死时的状况一模一样。莽古尔泰死时“不能言而暴毙”,当时的人普遍认为莽古尔泰是气急攻心而导致不能言,然而几年后,善于控制情绪的德格类死时也是“不能言而暴毙”,这种巧合让人觉得离奇;第二、德格类一死,马上就有人揭发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生前谋反的事,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事都是在周密布局下进行;第三、后世的康熙帝为德格类家族平反,恢复了德格类子孙的政治地位,也就等同于承认了这是一个错判事件,皇太极的手段之无情,连康熙帝也深感做得有些过火,莽古尔泰或许真的有非分之想,但德格类谋反的可能性不高,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德格类平反事件。从上文中可知,政治上没有简单的对与错,任何事情都是带有某种政治目的而产生的,或者在很多人眼中它是错的,但请记住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0:00 +0800 CST  
上节后记中,我已经把中南地区的崛起过程交代完毕,随着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南方的“原始大森林”逐步蜕变成“鱼米之乡”,唐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实现全面崛起,到了南宋时期,“南强于北”的经济格局形成,从此,南方就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但政治、文化、军事中心依旧在北方)。南宋时期有句古语---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仅仅苏州和湖州(处于江南地区)两地的农业就足够养活全国人的温饱,当然,这里面有夸大的成分,但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方在经济上的强大,这是远古时代还处于“原始大森林”的江南地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的江南地区,如果追本溯源,你会发现很多南方人的祖先均来自北方的中原大地,中原地区(河南省)历经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后,到目前为止依旧保持1亿以上的人口规模,依旧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河南省),由此可以推断:在经济重心南移之前,中原的人口基数是非常庞大,北方的经济远远在南方之上。现在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六大地区先后崛起的顺序(可参照上图一)。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0:00 +0800 CST  
第一经济体:中原地区(原始社会);
第二经济体:华北地区(夏商周时期);
第三经济体:华东地区(春秋时期);
第四经济体:西北地区(战国时期);
第五经济体:西南地区(三国时期);
第六经济体:中南地区(唐宋时期)。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0:00 +0800 CST  
在六大经济体中,除了华东地区是通过半农半商的模式崛起外,其余的五大地区都是通过农业模式崛起的,可见,农耕经济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后记是经济领域里面的最后一节后记,因为正文写的是《细说多尔衮的一生》,因此,除了介绍上述六大地区的经济情况外,本文还得介绍一下东北地区的经济情况。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1:00 +0800 CST  
辽西走廊:请看上图二(明末辽东形势图),华北地区的最东部,是素有“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所在地(山海关位于今天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从山海关(榆关)向东北方向走,经宁远即可到达锦州(榆锦线)。榆锦线地理位置突出,榆锦线的西部是大山地形、榆锦线的东部面临渤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榆锦线形成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陆上通道(走廊),又因这条走廊位于辽宁省的西部,故称为辽西走廊(山海关至锦州一段)。在海战并不发达的古代中国,辽西走廊就成为了连接东北和华北的主要陆上通道,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参照上图二)。其中,锦州是整个东北地区的南大门,攻占锦州就可以封锁东北全境,锦州若被华北的敌人攻破,紧接着面临的是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敌人就可以大举进攻东北全境,因此,锦州对整个东北地区来说意义重大,正所谓“锦州置于谁的掌中,东北就会控制在谁的手中”。山海关是华北地区的东大门,对于东北人来说,要入侵华北,首先得抢占山海关,打开进入华北的东大门,才能让“进入华北、问鼎中原”成为可能,清朝要取代明朝统治中原,也要从“抢占山海关”开始做起,于是就有了“清兵入关、问道中原”的典故,可见,山海关的战略地位也是非常重要。宁远城位于整条辽西走廊的中段,是连接锦州和山海关之间的重要桥梁,敌军一旦攻占宁远城,就可以把整条辽西走廊一分为二,切断东北地区(锦州)和华北地区(山海关)之间的联系,意义重大,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曾多次对宁远城用兵,企图切断山海关和锦州之间的联系,为下一步全占东北做好准备。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1:00 +0800 CST  
东北地区发展农耕经济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平原广布、黑土众多。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平地广泛分布在东北地区,且土壤以黑土为主,黑土是号称“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全世界只有三块黑土平原,其中一块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极为珍贵;第二、东北地区水源充足。这里从北到南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辽河等河流,能够提供足够的农业灌溉用水。东北地区唯一对农业发展有不利影响的条件---气候过于严寒,因此,东北地区只能在夏秋之间进行农业耕作,实行“一年一熟”的种植模式。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1:00 +0800 CST  
东北地区的崛起与女真族的崛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宋末年,在辽国高压的统治政策下,引起了东北女真族的强烈反抗,最终,女真族灭了辽国,建立金国(即前金国,后世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国就称为后金国),而金国最后被蒙古汗国所灭,除一部分女真族人留在中原定居外,大部分女真族人又回到了东北地区上生活。刚开始时,女真族以部落为单位,过着分散式的游牧生活,可能是因为临近蒙古大草原的关系,女真族的生活模式和蒙古族的基本一致,都是以牛、羊、马等牲口为食物,发展的是居无定所的畜牧业经济。然而,畜牧业经济有着产出少、不稳定等特性,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金国与明朝、蒙古等国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需要大量的军用粮食,这种畜牧业经济根本无法满足军事上的巨大需求,因此,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为后金国提供稳定、巩固、充足的粮食来源,成为了皇太极继位初期一个需要重点突破的难题。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1:00 +0800 CST  
从皇太极统治时期开始,皇太极就把人口束缚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凭借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短短17年间,后金国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明清之间的松锦大战,打了两年多,清朝正因为拥有了巩固的后方和强大的农业生产能力,才能经得起两年间的巨大军事消耗,进而保证了军事作战上的胜利,这是努尔哈赤年代完全不敢想象的事,客观来说,这些都归功于皇太极的高瞻远瞩。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1:00 +0800 CST  
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率领清兵快速占领了山海关,突入华北,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入主中原”战争,清兵在后勤保障上也主要依靠于东北的粮食基地,可见,皇太极的“重农抑畜”政策,不仅有利于皇太极生前的军事扩张活动,还在其死后发挥重要作用,为清兵入关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2:00 +0800 CST  
至此,中国古代六大地区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崛起已经全部介绍完毕,经济领域的介绍也随之结束。从下一节后记开始,继政治、经济领域后,终于进入军事领域的介绍,中国古代历次统一战争中,总是通过“北部统一南部”的形式实现大一统,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原因?下一节后记我将进行深入分析。(未完,待续)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2:00 +0800 CST  
敬请留意《细说多尔衮的一生》第二十二节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5-15 17:54:00 +0800 CST  

楼主:神将路飞

字数:267696

发表时间:2018-04-09 2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22:01:16 +0800 CST

评论数:14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