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6 科學科普】三体bug大全

【57】【科技设定bug】泰勒的量子舰队计划



首先要说的是,量子舰队计划这个设想在科幻史上绝对是绚丽的一笔。
而《三体2英文版》中改成了蚊式机群对三体舰队进行自沙式攻击,显然要狗血得多。


不过,量子舰队计划比起蚊式机群计划来说,在科学合理性上确实差了很多。


量子舰队计划的设想来自于大刘的小说《球状闪电》,在《球闪》中,大刘设定林云在宏聚变爆炸过后,被转化为量子叠加态,从而成为不可被摧毁的无敌存在。
沿用了这个设想,大刘在《三体2》中设定泰勒想要用球状闪电武器攻击人类太空舰队使之变成同样的量子叠加态无敌舰队。


可惜的是,《球状闪电》的设定源于大刘对量子力学的误解,我们在前面【17智子间控全球】的bug里面已经说过量子叠加态的问题,这里我们要再说一些相关的内容:
量子叠加态不仅不可能让智子无处不在,也不可能让舰队无敌。
实际上宏观物体是无法保持叠加态的,因为无法完全屏蔽外界对它的影响(类似观测),此外宏观物体自身有显著的万有引力效应,会在万有引力下自行坍缩到确定状态,因此彭罗斯早就提到【量子性质不适用于宏观尺度】的说法。


换而言之,如果舰队转入量子叠加态,我们只要看它一眼,它就会坍缩到确定态,也就是恢复常态了。


所以三体人对于泰勒的这个量子舰队计划的态度是:主不在乎。
不过,大刘原设计中三体人为什么不在乎这个计划,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大刘的设定中认为量子舰队的无敌状态是有效的,也许大刘认为三体人有办法消灭量子态的舰队吧,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3 19:08:00 +0800 CST  
【58】【科技设定bug】人类观测到三体第一舰队的刷子航迹


人类文明真的有可能观测到三体第一舰队经过尘埃云时留下的刷子航迹吗?


首先,我们先不考虑天文观测能不能达到这么高的清晰度。
尘埃云其实是一个三维区域,如果三体舰队在其内部穿过,使其内部出现一千个隧道,我们在尘埃云外面能看到吗?当然看不到。
所以,这里大刘可能忘了尘埃云是三维的。


其次,就算不考虑尘埃云是三维的,我们想问的是:三体舰队不是朝着地球来的吗,为什么人类能观测到朝向别的方向的刷子?
有人强行解释为:三体舰队是朝着太阳系在400年后的位置前进的。
不了解具体情形的同学可能看到这里就觉得,这个解释很有道理,就是这么回事!
但实际上,以太阳系和三体星系因为距离太近,它们之间可以视为是相对静止的,至少几十万年之内不会有显著的相对位置变化。
400年?400年内两个星系几乎就是相对静止的,所以三体第一舰队到底瞄准什么目标飞行的?真的是朝着太阳系来的吗?


就算是我们想象的夸张一些,假定小说里的太阳系和三体星系有相对运动,但是不要忘了,三体星系距离地球只有4光年,而且叶文洁与三体人的通讯时间差一直都是4年左右,这说明就算两个星系有相对运动,每年产生的位置偏差也很小,就算累积400年的偏差,也不至于让400年后的太阳系和现在的太阳系对于三体星系有这么大的角度差,能让地球人看到斜着向另一方向前进的三体舰队的航迹!


我们往小了估算这个角度,假定只有30度(再小就很难看出刷子了),你们可以计算一下以4光年为斜边长度,顶角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是多长,没错,4×sin30°=2光年!
这就意味着太阳系要在400年里移动2光年远!(如果你把太阳系和三体星系距离做为长直角边,算出的这个移动距离会更大)
太阳系在相对三体星系以1/200光速侧移?这不是太阳系,这是星系级星舰!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3 19:43:00 +0800 CST  
【59】【科技设定bug】水滴航迹与人类文明的超强天文观测能力


三体小说里的人类到底有多强的天文观测能力?
且不说人类可以观测到三体第一舰队在星际尘埃中的航迹(就算这些航迹中每一条的直径有木星那么大,理论上来说也是看不到的,否则咱们现在就能数数半人马座有几个行星)。


而小说里更描述了水滴的大小,水滴这么小的物体,就算在星际尘埃中猛烈撞击尘埃云物质,尘埃云物质再猛烈撞击周围尘埃云,能产生多大直径的航迹?恐怕不会超过一个足球场的大小,人类的天文观测能力能观测到直径这么小的航迹?这是什么样的逆天的观测能力?


而在《三体3》里面,人类文明的观测能力却瞬间倒退了,很晚才达到足以观测曲率驱动航迹的水平(曲率驱动航迹有数光年的直径。。。)


于是这些设定造就了《三体》中人类天文观测能力之谜。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3 22:30:00 +0800 CST  
【60】【科技设定bug】章北海的连射



章北海在天空中连续击发陨石子弹,看似没什么,实际上稍有物理学常识的同学都会意识到问题太大了。


首先,射击线路不可能绝对穿过他的质心,如果偏右一些(右手握枪),他射完第一发子弹就会因为子弹线路与他的中轴不在一条线上,击发子弹的后坐力就使他获得转动矩向右转起来。
就算章北海同学双手握枪,左右绝对平衡,他射完第一发子弹之后,由于后坐力方向不穿过他的质心,这个后坐力也会使他获得转动矩后仰转动起来。


我们考虑章北海是连发射击的,那么他会一边转一边射击后续子弹,那么就是所有子弹分别在不同时刻按照他转动的切线方向出枪膛,我们用大腿都能想到这些子弹绝对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章北海是怎样让这些子弹都在一条直线上飞向目标的呢?恐怕大刘自己都不知道。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3 22:39:00 +0800 CST  
【61】【科技设定bug】陨石子弹不引起别人怀疑


《三体》小说里,章北海用陨石子弹射沙航天专家,目的就是让人认为这只是陨石袭击造成的意外。


然而事情真像大刘想的这么简单吗?


首先,章北海的陨石子弹是从他的枪膛击发的,别忘了在差不多高度的近地轨道上,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差距都不大,所以实际上章北海相对于那些被射沙的航天专家近似可以视为静止,至少速度差距不大,那么子弹出膛速度与普通的子弹速度不会有太大差别,弹道专家经过研究子弹造成的伤口就可以大致估算出这些陨石的速度和常规子弹差不多,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太空陨石的飞行速度(比子弹高得多)。
所以井方绝对可以判断出这不是意外,而是谋杀。



其次,太空里真有这么小的陨石袭击吗?
有,但这种小陨石袭击都是陨石群袭击,不可能只有这么少的数量,一般起码要成百上千个一群。
最关键的是,天然的陨石袭击中,陨石的大小不会这么均匀,而是有大有小,而且差别比较大。
此外,这种陨石群一般会分散开覆盖一定空间范围,不会集中袭击这么小的区域,换而言之,如果调查组在其他周边区域找不到足够多陨石袭击痕迹,那就可以认定这不是普通的陨石袭击。


所以实际上章北海所谓的陨石子弹根本掩盖不了什么,有点常识的人一看便知道这些航天专家死的不正常。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3 23:22:00 +0800 CST  
【62】【现实设定bug】无工质推进与章北海的好运


《三体》中很多人物似乎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者说它们瞎猜蒙对的运气极好。
章北海也不例外。


从科技发展规律看,科技的出现和成熟,不是想有就能有,想成就能成的。


凭什么章北海认为要研发无工质推进技术,这种技术就一定会出现并且成熟?我们只能说大刘给章北海开了挂。


如果放在现实里,让面临三体危机的人类研发无工质推进这种连基本原理都没有门的东西,真的比精进已经有成熟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工质推进技术要好吗?
任何决策者恐怕都不会去冒这种险,万一几百年内还是摸不到理论的门槛,等于把本来有门的方向放弃了。


不过,在小说里,人类文明似乎真的要冒险试试,万一无工质推进技术真能成功呢,万一这种技术真能用于逃亡呢?至少可以提升太空军飞行能力呢?
可是,“万一”多了去了,万一这些好的万一都不成立,人类文明就坐着等死吧(弄个纸袋子套头上)。


我们只能说,章北海的成功,并非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唯一的过人之处就是此人虽然敢于胡作非为,但运气出奇的好。有作者给开挂的人物就是与众不同。


在《三体》中,大刘为了剧情需要给好多人都开了挂,这也是被很多读者诟病的方面,不过我这里想说的不是开挂的问题,而是《三体》对科技进步的规律缺乏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无工质推进技术属于【章北海说:要有无工质推进。就有了无工质推进】的问题,《三体3》里面【维德说:要有曲率驱动。就有了曲率驱动】。


现实会是如此吗?人类说:要有反引力技术。反引力技术在哪呢?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3 23:35:00 +0800 CST  
【63】【现实设定bug】罗辑和史强的神存款


到底是什么样的银行,会在经历了大低谷之后还承认大低谷以前的存款以及对应的增值?它自身不会受到大低谷的经济影响?
到底是什么样的银行,可以保证用户存款的实际价值永远只增不减?


这就是《三体》中的神银行,它保证了罗辑和史强各自有了一笔神存款,并且依靠神存款增值,让罗辑和史强成了有钱人。
如果现实里有这么牛的银行,我绝对要把钱都存给它。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00:08:00 +0800 CST  
【64】【剧情逻辑bug】三体人依然要入侵地表环境严重退化的地球



《三体1》中提到,三体人看好了地球的生态环境,所以非要占领地球,死活不去火星。
然而等大刘写到了《三体2》,三体人眼中美好的地球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地表已经大面积沙化。


可是人家三体人还是对地球有真爱,就算地球表面变成火星,也非要地球不可。


外星人的想法,我们真的搞不懂。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00:11:00 +0800 CST  
【65】【科技设定bug】深海状态应对前进四加速度


宇航员乘坐火箭从地球起飞时,他们所感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宇航员有惯性,当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因为惯性有留在原地的趋势,所以相对于飞船座椅靠背有一个指向地球表面的运动趋势,所以他们会感受到火箭上的座椅在推他们,他们背部感到压力。


但只是如此吗?
实际上党宇航员的背部表面被座椅推动后,内脏还是有留在原地的趋势,所以宇航员的背部还要给内脏一个压力(推力)来推进内脏,这就是宇航员的内脏受到压力的原因。


实际上放大宇航员的细胞来说,宇航员的每个细胞被加速时,都是受到先被加速的相邻细胞的推动(也就是挤压),因此宇航员在火箭起飞时感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对每个细胞甚至细胞内部每个结构都存在的【挤压效应】。


于是你们现在可以知道,仅仅是靠深海液灌注体腔,虽然能对内脏有缓冲作用,却丝毫不会缓解每个细胞受到的挤压,如果飞船加速度太大(比如前进四),那么就等于让宇航员身上每个细胞都承受超级巨大的挤压力,再加上深海液的挤压,宇航员的命运可想而知。


实际上在科幻小说里,一般都使用某种不产生加速效应的推进方式实现低速到高速的飞行状态转换,就是为了避免加速效应挤压每个细胞的问题,使用深海液做缓冲根本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科幻里几乎没人会用大刘的深海液的原因)。


我们只能说大刘把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其实有没有深海液,前进四都会把飞行员压成血泥。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00:56:00 +0800 CST  
【66】【剧情逻辑bug】星舰国际成为独立国家


在《三体》中,星舰国际成为独立国家,这件事常被《三体》读者搬出来诟病大刘不懂郑智。
实际上,星舰国际首先在战略上处于打击有利位置:
因为它们在太空,有机动性,而地面国家都是固定打击目标,所以从军事上来说,星舰国际对于地面上的国家有绝对的战略优势。


有如此搞得战略优势的星舰国际,会被地面国家允许独立吗?那简直是说地面上的国家为自己制造了一群爹。
地面上的国家既然在星舰国际建立初期是主导建设的(提供人员和物资),那么它们会愚蠢地放弃对星舰国际的控制权吗?
有两种假设的可能:
1------星舰国际最初假装顺从于地面国家,等到有能力开发外星球之后,宣布独立。可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星舰国际要如何控制自己在外星球的殖民地?这其实和地面国家控制星舰国际是同样的问题。一开始就不可能放权。
2------星舰国际与地面国家之间展开了武力博弈,并且星舰国际依靠战略优势取得胜利,那么就不只是地面国家同意星舰国际独立的问题了,而应该是星舰国际武力统治地面国家的问题了。


而且在《三体》中,星舰国际的最大问题是与反逃亡主义矛盾,既然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反逃亡主义的,而星舰国际是太空舰队,极有可能发展出自己的逃亡能力,让星舰国际独立,这是地球上的国家绝对不可能接受的结果,那等于是让地面上的国家认可星舰国际随时有自主决定开始逃亡的权利。


所以说,让星舰国际独立这个设定,大刘想的太草率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01:15:00 +0800 CST  
【67】【现实设定bug】舰队国际舰队里几乎没有黑人士官


有些读者看过大刘的很多小说,他们开玩笑地说,大刘是一个潜在的种族主义者。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
不过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就在于【大刘的小说里极少出现黑人,甚至几乎没有一个黑人会在小说里充当重要角色】,所以才有人吐槽说大刘心目中只有黄种人和白人才算是精英。


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三体》中,舰队国际几乎没有黑人士官,至少我们没看到有关键人物是黑人,而且三大舰队分别是亚洲舰队、欧洲舰队和北美舰队,澳洲舰队也许可以和亚洲舰队合并,但非洲舰队不存在?南美舰队也不存在?
为何没有非洲舰队和南美舰队?
小说里从始至终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难怪有读者说,大刘可能认为非洲和南美洲会在未来也一直保持落后,始终要被欧美主导世界,而唯一不同的是,大刘认为未来的中国会代表亚洲主导世界,这是赤果果的大陆岛国观念。
【注】所谓岛国观念指的是岛国国民通常会缺乏世界性的眼光,把自己想象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而所谓的大陆岛国观念指的是虽然生活在大路上,但人们依然有岛国观念,缺乏世界性的眼光,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世界中心。古代的中国以及现代的美国都盛行典型的大陆岛国观念,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没有非洲舰队和南美舰队倒也没什么,也许非洲人和南美人分别合并到了其他舰队里,但是问题就在于,《三体》小说里从始至终也没有什么黑人士官出现在舰队国际里,以至于很多读者相信:
最后幸存的星舰人类里面完全没有黑人。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恐怕只能问大刘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01:27:00 +0800 CST  
【68】【现实设定bug】丁仪亲自观察水滴


丁仪是《球闪》和《三体》系列小说中唯一一位提出大统一理论的科学家,按今天的话来说,丁仪就是现代爱因斯坦一般的存在。


到底是什么样的正辅关元会批准丁仪亲自冒险去观察水滴?
你会派爱因斯坦去外太空亲自观察一块奇特的陨石吗?
就算你再小看三体人,一个毫无保护措施的当代最牛科学家去面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考察任务,你会批准?


最大的问题是:
如果水滴探测器真没有危险,完全可以等将来把它带回地球以后,让丁老先生好好研究,而不是冒险去看个抢先版(抢先版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吗?什么意义都没有)。


只能说舰队国际的决策者脑袋被驴踢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01:37:00 +0800 CST  
【69】【科技设定bug】水滴撞击核燃料和反应堆摧毁星舰


假设航母上有个核反应堆(实际上有些航母真有),你把这个反应堆打爆了,航母整个都沉了?
实际上不可能!
反应堆再大,也只能占据航母上一小部分空间,而航母就像一座浮岛,它各个舱室之间都是分开密封的,个别舱室被毁或者漏水,不影响其他舱室的浮力和正常工作,这就像是你弄坏蜂巢的几个舱室,对蜂巢整体没多大影响一样。


星舰也是如此,水滴撞毁动力炉,最多引起动力炉所在舱室和附近舱室损坏,整艘巨舰大部分还是会完好无损。
更不会出现小说里说的动力炉爆炸引起连锁爆炸摧毁整舰的事情。


大部分科幻作品里都会犯同样的低级错误,所以这不能赖大刘,动力炉被毁导致整舰爆炸这事几乎是科幻作品里的一个默认设定,敢情科幻作家眼里的飞船动力炉比专门的核鱼雷爆炸威力还猛。。。叫我等专业鱼雷情何以堪?


还有些星舰是因为核燃料舱被水滴击中而发生核爆,所以被摧毁的,撞击就能引发核反应?核反应所需的燃料密度条件何在?其实这不是大刘第一次犯这个错误,在《球状闪电》里,红药片核弹居然也靠撞击机关触发。。。



最大的问题是水滴撞击产生高温以及水滴的推进火焰的高温烧毁星舰。
水滴撞击星舰恐怕只是零点几秒就穿过的事情,我们任何人应该都有一个经验,当你用手指快速掠过烛火时,你不仅不会被烧伤,甚至感觉不到烛火的热量,其实是因为【热传导不是瞬时完成的】。


换句话说,水滴穿过星舰不仅不会产生高温,就算是它推进火焰有很高温度,也不会来得及传导到星舰上!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推进火焰的高温传给了星舰,也只会引起星舰小局部熔化,高温不可能无限扩散最后烧穿半个星舰,星舰是金属材料又不是木船,不可能无限燃烧,而且就算会起火,也不可能烧得那么快!


你们现在还认为一个水滴能摧毁整个人类舰队吗?那恐怕是做梦才有的事情,实际上水滴要彻底摧毁一艘星舰也要来回穿越这艘星舰几百次,因为它太小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01:55:00 +0800 CST  
【70】【科技设定bug】人类星舰飞行速度


《三体》中,人类星舰的飞行速度居然能达到15%光速!
然而人类星舰却没有强相互作用力外壳保护!


达到15%光速飞行的星舰,遇到星际尘埃怎么办?
按照运动学中的相对性原理,15%光速的星舰会看到朝它飞来的星际尘埃也都是15%光速,那就相当于无数高能物质朝着飞船飞过来。


科幻小说里有一种武器叫做粒子束武器,就是用高速粒子撞击敌人飞船的武器,而现在对于15%光速的飞船来说,星际尘埃就是无数高能粒子束!星舰最终会被它们彻底穿透击毁!


为什么在传统的科幻小说里极少会出现亚光速飞船的设定?就是因为知道相对性原理的作者真不敢写亚光速飞船,因为他们想不出有什么保护措施能让飞船扛住这些高能星际尘埃!
力场护盾也许可以,但《三体》里的人类星舰没有这种装备(如果有的话,也就不用怕什么水滴的撞击了,搞不好会把水滴撞个粉碎)。


所以,太空舰队被水滴摧毁与太空舰队能达到15%飞行速度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02:07:00 +0800 CST  
【71】【科技设定bug】水滴锐角转弯与动力问题


任何一个物体在前进过程中都是不可能以锐角变向的,这是经典力学的基本结论之一,原因就是锐角转向的物体转向前后的动量不守恒。
但这个结论对于有自主动力的物体并不完全适用,像水滴有自己的引擎,它完全可以通过引擎抛射物质来在短时间内减速和变向,所以实际上水滴锐角转弯的问题并不在于动量守恒问题。


水滴的推进器喷射物质的方向也不是问题,虽然水滴只靠尾部环形烈焰推进,但调整环形各部分的物质喷射量和喷射速度,就能获得水滴减速、转向、加速所需的不同动力方向。


而虽然转弯需要超巨大的加速度对水滴进行减速和再加速,但考虑到水滴的强度(这里我们假定水滴内部也有同等强度),它应该可以承受这么大的加速度而不被压扁。


真正的问题是:
水滴转弯时,它的速度是2倍第三宇宙速度,即约33千米/秒,约光速的万分之一。
按照动量守恒定律,要让水滴在这个速度下减速为零,水滴需要以光速瞬间抛射自己总质量万分之一还多的物质。
而接下来为了瞬间加速到同样速度,水滴还要再以光速抛射自己总质量万分之一的物质。


干掉2000艘飞船需要前后减速加速4000多次,保守估计水滴最后要损失初始总质量35%以上的物质,这还不考虑全过程的动力输出所需要的质能转换的质量。
如果考虑质能转换所需要的质量,要把1克物质加速到光速,需要的最少能量是1克物质完全转化为能量(我们假定三体人的推进技术失效率100%的黑科技),那么要推进35%的水滴质量达到光速,水滴需要额外损失35%物质提供能量。
如此计算下来,水滴经过末日战役,最少要损失自身初始质量的70%以上。


我们前面还没有考虑水滴加速时抛射的物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是普通物质,那么实际上此事不可能实现,因为真要把1克物质加速到光速,消耗的能量绝对不是1克物质转化出的能量,而是无穷大,因为被加速的1克物质在速度接近光速时自身的质量会无限增殖,就算耗尽整个水滴的全部物质来加速1克物质,也不可能将其加速到光速。


而如果要水滴抛射物质不受相对论质速效应影响,那么水滴抛射物质的速度需要低于1%光速,那么要让水滴完成一次瞬间减速,需要让它损失超过百分之一的质量,那么实际上水滴别说要撞击2000艘星舰,50艘就足以耗尽它自身的质量储备。


如果水滴靠辐射光子来推进会怎样?
γ光子频率一般在10²²以下,我们估算γ射线单光子能量E=hf=6.6x10¯³⁴x10²²=6.6x10¯¹²kgm²/s²
已知4个氢核聚变成1个氦核释放能量4×10¯¹² kgm²/s²勉强接近一个γ光子能量,我们就姑且假定这个反应可以放出一个能量较低的伽马光子

氢核聚变发射的γ光子单光子动量p=E/c=4x10¯¹²/3x10^8=1.3x10¯²ºkgm/s
水滴质量5x10³kg(往最小了算)
则水滴要达到2倍第三宇宙速度即3.3x10⁴m/s速度需要总冲量:
p=5x10³x3.3x10⁴=1.65x10^8kgm/s
需要辐射1.65x10^8/1.3x10¯²º=1.3x10^28个γ光子
需要4x1.3x10^28=5x10^28个氢核发生聚变来释放,已知1mol=6×10²³个
5x10^28个γ光子就是5x10^28/6×10²³≈8.3x10⁴mol氢,总重83kg


也就是说,水滴减速一次需要消耗近83千克氢,加速有一次也一样,由于氢聚变成氦的反向核裂变反应实现难度巨大,所以不可能指望水滴消耗完氢原料之后再用裂变反应重新获得氢核循环利用
那么摧毁近2000艘战舰需要加减速近4000次,总共消耗83x4000=332000kg氢,这已经远远超过水滴质量5000kg


如果不使用4个氢核巨变的方式获得γ光子,而是用稍微重一点的核聚变,那么需要的反应物质量只能会增加数倍(氢核已经是最轻的反应物),要用重核裂变获取γ光子需要反应物质量会提升百倍,那都是不可能考虑的方案


所以我们看到,就算用氢核聚变这种最小反应物质量的方式获取γ光子推进水滴,都是绝对无法实现的。


【题外话】


《三体》中虽然有各种bug,但我还是要请大家注意,这些bug的相关内容大多属于比较专业的内容,而不是非专业领域的科幻作家全都熟知的知识,所以这些并不属于低级错误(比如现在我们讲的这个bug需要经过复杂计算才能发现),在科幻的角度来说,这类错误都是在允许范围之内的。


如果你们因为看到本贴给《三体》找出很多bug就认为《三体》不是硬科幻,那你们就对【硬科幻】要求过于苛刻了,实际上在《三体》中,绝大多数的科技设定都是没问题的。
当然,本帖没有列出那么正确的科技设定,但我可以负责地告诉诸位,三体中正确的设定数量约2500左右,而本帖找出的bug不会超过110个,那么三体的bug率实际上低于5%,所以它是硬科幻无疑(你们写科幻能把bug控制在10%以下就可以自豪地宣称你写的是硬科幻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19:38:00 +0800 CST  
【72】【科技设定bug】螳螂号静止捕获水滴


水滴具有极高的强度(高硬度但不脆,强韧性也极高),可以近似认为水滴是接近理想刚体的存在。
而水滴表面的绝对零度也似乎表明水滴的热效率是0%,不产生任何热能。
以上两个条件足以推出:
水滴与任何物体的碰撞,都是能量无损的完全弹性弹性碰撞,对方对水滴的碰撞所提供的能量会完全转化为水滴的动能,完全没有热能散失。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任何轻微的碰触,都可以改变水滴的运动状态,所以当螳螂号的笼形捕手(我们假想是这样的,否则无法捕捉水滴,因为水滴表面绝对光滑)接触水滴时,哪怕只有轻微的碰触,也会令水滴产生移动,换而言之,螳螂号捕捉水滴时,水滴一定会在螳螂号的笼形捕手内部来回震荡才对。


当然,如果笼形捕手触角上带有软垫,可以逐渐损耗掉水滴撞向捕手触角的震动,最终使之静止下来,这是没问题的(所以丁仪老先生可以面对静止的水滴)。


这当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上的bug,实际上我们前面从《三体》中找出的bug,有不少都只是这种细节上的小问题而已。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4 19:51:00 +0800 CST  
【73】【科技设定bug】水滴续航能力和飞行速度


水滴探测器的续航能力和最高飞行速度是怎样的?
《三体2》中登场的水滴只给我们展示了双倍第三宇宙速度水平的飞行能力,显然它严重放水了。


在《三体3》中,万有引力号追击蓝色空间号,最快飞行速度应该达到15%光速,即便不是全程如此高速飞行,但也不会低于5%光速(因为蓝色空间号的飞行速度不低于这个水平),而跟随万有引力号去追击蓝色空间号的,有两个三体水滴探测器,它们就这样全程跟随万有引力号。


万有引力号一共追击蓝色空间号数十年,最终成功追上目标,这两个水滴探测器当然也一样跟随了这么多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滴探测器的最高速度并不输给万有引力号,续航能力也极强(随飞几十年不需要中途补充燃料)。


于是许多读者感到疑惑的是,水滴在攻击人类太空军舰队时,为何最高速度只达到了十倍第三宇宙速度(约万分之六光速)?以至于整个战役持续了30分钟?


有人说可能因为水滴的变速动力依然很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加速到更高水平,问题在于水滴最后可以轻松达到十倍第三宇宙速度,它一开始却没以这个速度直接发起攻击(莫非水滴在攻击过程里慢慢加速的?那在运动学上将成为另一个bug)。


这个问题最终只能解释为大刘写《三体2》的时候还没有想到《三体3》中水滴会跟随万有引力号追击蓝色空间号,而大刘写到《三体3》的时候可能已经忘了当初水滴最高只达到了万分之六光速这事。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5 14:40:00 +0800 CST  
【74】【科技设定bug】末日战役中人类舰队逃跑速度问题


末日战役中,水滴探测器在三十分钟内,消灭了近2000艘人类太空军战舰。


原文:水滴用了一分钟十八秒飞完了二千公里的路程,贯穿了联合舰队矩形阵列第一队列中的一百艘战舰
2000/78=25km,这是每艘船的间距


原文:一分二十一秒后,第二队列的一百艘战舰也被全部摧毁


原文:水滴毁灭第二三队列用了两分钟三十五秒,此时水滴飞行速度是三十千米每秒

2分35秒-1分21秒=1分14秒,由此我们看出第三队列的被摧毁,花掉水滴一分十四秒

干掉前三个队列一共花掉水滴4分钟左右
30x74=2220km,这是第三队列总长
2220/100=22.2km,说明三个队列中的飞船的间距都差不多,都是23km左右
可见2000艘飞船应该都是保持间距20几km左右


原文提到,前三队列被消灭后,剩余舰队已经开始启动引擎逃离战场


原文:从水滴开始攻击到舰队统帅部做出正确判断,大约经过了十三分钟时间,就在这十三分钟里,已有六百多艘战舰被水滴消灭。
也就是说剩余1400艘战舰是在30-13=17分钟内被水滴消灭的


我们现在来计算一下:
就算剩下的1400艘飞船,都是被水滴用10倍第三宇宙速度干掉的,我们看看它们的平均间距有多大:
1400D=167x60x17
D=122km
如果考虑水滴并没有直接加速到10被第三宇宙速度,这个间距只会更小(说明舰队逃跑过程里跑出的距离更小)


我们已知所有飞船最初间距是20几km,就算是22km,我们现在看看从水滴攻击4分钟后(前三队列被摧毁,剩余飞船开始逃离战场)开始,末日战役剩余26分钟里,舰队里飞船的平均加速情况:
122-22=0.5xax(60x26)²
a=0.00008km/s=0.08m/s
也就是说我们的舰队在逃跑过程里,每秒钟要拼尽全力移动8厘米。。。


这是在逃跑吗?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5 15:43:00 +0800 CST  
【75】【科技设定bug】水滴外壳是强互作用材料


我们不知道大刘所说的【强互作用】是指什么,对这个问题,读者中出现两种意见,你们从网上的百科条目可以看到:
一种意见认为【强互作用】指的是【强相互作用】,在很多有关《三体》的词条中,都是这样解释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强互作用】只是小说里杜撰的一种力场之类的东西,所以有些百科中有单独的【强互作用材料】词条,并解读为大刘杜撰的一种力场材料。


如果把【强互作用】解释为【强相互作用】,那么本设定就是一个bug,但如果【强互作用】只是大刘杜撰的力场,那么这就不算是bug了,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最后还是取决于大刘怎么解释。


我们在这里只说说把【强互作用】解释为【强相互作用】,本设定为何会是一个bug,这里我要介绍一下有关【强相互作用】的粗浅知识。


【强相互作用】最初也被称为【强核力】,没错,这货最初指的就是【核力】。
直到后来,不知道哪个物理学家扩展了这个概念的范围,把质子或中子这类核子“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也叫做【强相互作用】了。
据我所知在专业研究领域,核子(中子和质子)内部的相互作用一般称为【色(荷)相互作用】,所以有些人还很不严谨地称之为【色力】,即【色荷(类似电荷,只是电荷分正负两种,色荷分三种,标称红绿蓝)】之间的相互作用。
【色荷】一般指的就是夸克和胶子这类东西(理论上想象出的质子或中子的内部结构由夸克构成,夸克之间被胶子粘在一起)。
所以,现在的【强相互作用】一般指的就是所谓的【色相互作用】。


国内网络上有关【强相互作用】的说法也是千奇百怪,互相矛盾,wiki被墙直接导致我们国内网友很难接触到比较专业可靠的科技知识信息,在本案例上体现也是极端明显,本帖介绍的这点玩意还是当年从wiki看来的剩货。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照现代对【强相互作用】的理解(即【色相互作用】),那么【强相互作用】与【核力】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下面这句话: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剩余效应。
换句话说,核子(质子和中子)内部的【强相互作用】的效果渗透出核子范围之后,就形成了【核力】。


【强相互作用】不能单纯被视为引力或者斥力,它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在中子中,夸克之间的电磁引力较强,作为平衡它们的内力,【强相互作用】效果主要体现为斥力,而在质子内部情况刚好相反。


因此,水滴外壳不可能是由【强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作用形成的,除非三体人不仅能够修改【强相互作用】的作用尺度(仅限于质子或中子半径距离附近有效),还能把【强相互作用】完全设定为推斥效果(碰撞的实质就是碰撞双方互相推斥),如果真是如此,三体人的科技水平可以完爆歌者甚至归零者了。


所以,最靠谱的解释还是,小说里的【强互作用】只是大刘杜撰出的一种力场,那么【强互作用材料】实际上和其他科幻作品里的【力场外壳】没什么实质区别。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5 16:09:00 +0800 CST  
【76】【科技设定bug】抽空空气防御次声波氢弹


只是抽空空气真的就能防御次声波氢弹吗?

次声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只要船内人员与飞船仓壁有任何接触,那么结果还是会被次声波武器杀伤。


因此,如果要靠抽空空气来防御次声波武器,还需要有个前提:
有办法阻止船员与舱壁进行任何接触。


而实际上次声波氢弹攻击飞船表面后,势必造成飞船晃动,那么会有一部分处于晃动区域的船员难以幸免(他们很可能会因为船体晃动而接触舱壁)。



实际上我们可以参考潜艇防御次声波武器的方案:
潜艇可以在内部制造一个夹层,内部抽成真空,然后依靠强大电磁力来非接触式地固定外层和内层舱壁(例如内外舱室墙面上都有电磁铁阵列,依靠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各个电磁铁的磁力强度)。
如此一来,内外舱室就完全没有接触点,被真空所隔离,次声波将无法穿透这个真空隔离层伤害内部舱室中的潜艇乘员。


不过,如果次声波氢弹除了有作为次声武器的功能之外,如果还有爆炸破坏力,那么潜艇的防御方案就不行了。


但这个方案的前提还是对的,至少蓝色空间号的船员需要某种磁力悬浮设备保证他们不直接接触飞船舱壁,否则抽空空气也没什么用,飞船剧烈晃动可以让舱壁主动移向悬浮在真空中的船员。


而且考虑到船上可能还有人造重力系统,例如飞船外舱依靠围绕飞船中轴转动产生离心加速度,来模拟重力加速度,以便让人员把外层舱壁当作地板站立,此时飞船内的很多人员都是要接触地板的。
而蓝色空间号不可能提前关闭人造重力系统,这可能会被终极规律号发现(比如看到蓝色空间号外层舱室停转),所以抽空空气后,磁力悬浮系统是必需的,因为人工重力系统还在工作呢。


这个其实算不上什么bug,倒不如说我想借本帖介绍一下防御次声武器的对策。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25 16:38:00 +0800 CST  

楼主:厉风

字数:99973

发表时间:2017-07-16 16:3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23 21:08:05 +0800 CST

评论数:3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