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得哈哈大笑

在一篇写鸟和鸟鸣的文章中,季羡林在列举完“两个黄鹂鸣雀柳”“鸟鸣山更幽”等一干古人诗句之后,结论说:“中国古代诗人对鸟和鸟鸣感情之深概可想见了。”
令人大笑的是,接下来,季羡林说:“只有陶渊明的一句诗,我觉得有点怪。‘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飞上树去高声鸣叫,我确实没有见过。‘鸡鸣桑树颠’这一句话颇为突兀。难道晋朝江西的鸡真有飞到桑树顶上去高叫的脾气吗?”

难道晋朝江西的鸡真有飞到桑树顶上去高叫的脾气吗?

这句太逗了,这个老头太可爱了。我读得哈哈大笑。
真是有做学问的认真劲儿,这样解诗能行吗?
“鸡鸣桑树颠”
一个还乡的游子走近村口,他在远方看到深巷中探出的一株桑树,树冠重重如盖。那是他的家。这时他听到不知从何处巷中传出的犬吠声,间或阵阵鸡鸣,他边走边想,难以抑制喜悦的心情。离家的脚步越来越近,方才的鸡鸣分明是从那重重如盖的桑树巅传来的,那树下是他即将久别重逢的家,久别重逢的妻儿。
“鸡鸣桑树颠”
鸣声透过树冠穿入听者的耳中。听者在此前后视觉曾停留于重重如盖的树冠。鸣声是从这个方向传来,这就足以在心中留下“鸡鸣桑树颠”的印迹,足矣。怎么能认为是晋朝江西的鸡真有那么大的脾气飞到桑树顶上去叫呢?问的实在多余。
我想,一千多年前的鸡与现代鸡一样,都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脾气做出那样的事。
这老头的想象力比这句诗的想象力丰富得多。
楼主 怀乡病者  发布于 2017-05-22 03:06:12 +0800 CST  
鸡鸣桑树颠不可能,只能是诗人的想象。
为了对应犬吠“深巷中”,这里只好是鸡鸣“桑树颠”。
如果犬吠在旷野,那么鸡鸣将上彻云霄。
这都是诗人的想象,并非实指。
鸡怎么会跑到桑树顶上去高鸣呢?想起来就荒唐。人或许可以这么荒唐,动物绝无可能。
只能是声音听上去抵达了那里。
楼主 怀乡病者  发布于 2017-05-23 11:19:37 +0800 CST  
@林泠烟
学政你顽固不化呀!这么多事实你竟然置若罔闻,岂有其理:)
--------------
林囡此言差矣。
事实只是鸡可以上树,仅此而已。谁见到“鸡鸣桑树颠”了?
只要有一人确定见到,本官绝不会固执己见,“顽固不化”。
楼主 怀乡病者  发布于 2017-05-23 12:14:31 +0800 CST  

楼主:怀乡病者

字数:767

发表时间:2017-05-22 11:06: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26 23:35:46 +0800 CST

评论数:1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