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识字(续)

九十四、淘神
父母刚到杯子坪村小教书时,我们兄弟都还小。父母到公社完小开会时,怕我们有闪失,便将我们暂寄相熟的农家:又来táoshén你们了。农家主人很谦逊豁达:táo啥子shén,你们放心,保准没事。公社的驻村干部坐进我家,见母亲张罗午饭,嘴上说着:别táoshén,别táoshén;屁股却黏在板凳上,一动也不动。
巴金《小人小事•猪与鸡》,冯太太的鸡丢了,便在自己房门口骂:“你偷老子的鸡儿嘛,你默倒老子是好欺负的,二天老子查出来,不打死你,也要掐死你,你死龟儿子永远长不大的!……唉,若不是因为生活艰难,哪个愿意淘神喂鸡儿?……你这个小东西,把老子整得好苦,你这个没良心的,短命的!……”汪曾祺小说《云致秋行状》:我曾问致秋为什么不自己挑班?云致秋说:“有人撺缀过我。我也想过。不成,我就这半碗。唱二路,我有富裕,挑大梁,我不够。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挑班,来钱多,事儿也多哪,挑班,约人,处好了,火炉子,热烘烘的;处不好,‘虱子皮袄’还得穿它,又咬得慌。还得到处请客、应酬、拜门子,我淘不了这份神。这样多好,我一个唱二旦的,不招风,不惹事。”
巴金笔下的“淘神”,汪曾祺笔下的“淘不了这份神”之“淘神”,其音与táoshén相同,其义亦似。
《国语辞典》收有“淘神”一词,解释为“耗费精神”,未特别说明其是方言,应该是通行的汉语词汇。怪不得,在四川人巴金笔下有“淘神”,在江苏人汪曾祺笔下也有“淘神”。只是,不信服“耗费精神”这个解释,觉得:淘神之淘,用的是淘的本义“用水冲洗,去除杂质”,即淘洗。而神,则指上天之神仙、自然界之神灵等国人经常想着却从未见着、很神圣之存在。淘洗,本就是件麻烦事。现在,把神弄来淘洗,既要让神洁净舒服,又不能亵渎神之高贵本尊,自然是麻烦之中最麻烦的事了。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9-04-29 14:50:41 +0800 CST  
九十五、俭省

年幼不听话,父亲常常罚我们兄弟背课文,边安排边告诫:认真读,认真背,别想打jiǎnshěng,我要听背的。说完,坐在藤椅上看书去了。我们高声诵读一阵,偷觑父亲看书入谜,蹭过去:背得了,背得了。父亲顺口问:打jiǎnshěng没有?我们信誓旦旦:没打jiǎnshěng,没打jiǎnshěng。父亲摆摆手,继续看他书,我们跑开,疯玩去了。农家招待客人,手长衣袖短,菜品不丰富,主人满脸歉意:打jiǎnshěng了。虽然桌上碗盏确实不多,但客人却依然要说:哪有,哪有打jiǎnshěng。此时,打jiǎnshěng,有不淘神的意思。
打jiǎnshěng,是四川方言,有偷工减料的意思,但又不止这个意思。一直以为,打jiǎnshěng之jiǎnshěng,应该写作“减省”,又减又省,岂止一般的偷工减料,而是双倍的偷工减料。或者写作“简省”,因为简单,所以节省;因为比较节省,所以显得简慢。
汪曾祺小说《讲用》,写一名叫郝有才的剧团人物,开篇介绍剧团有三个分队,“一分队是演员队,二分队是乐队。管箱的,——大衣箱、二衣箱、旗包箱,梳头的,检场的……这都归三分队。”“三分队的过日子都比较俭省,郝有才是其尤甚者。”读到“俭省”一词,觉得四川方言“打jiǎnshěng”之jiǎnshěng,或许应该写作“俭省”。
俭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是“节省,不浪费”;二是“贫乏,歉收”。俭,就是省,省亦可谓俭,俭省一词,同义相叠,更见其克勤克俭。“贫乏,歉收”之意,显然是从“节省、不浪费”引申出来的:家里太节俭,或许是因为“贫乏”;天时太俭啬,该下雨时不下,庄稼自然要“歉收”。
如果“打jiǎnshěng”之jiǎnshěng真写作“俭省”,那么,俭省就不是四川方言,而是普通的汉语词汇。但当四川人将“俭省”借用到日常口语里时,它又摇身一变而成了实实在在的四川方言。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9-06-06 14:32:46 +0800 CST  
九十六、凑分子(斗分子)

《道德经》里,老子认为理想社会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只是,人终究是要集群的。人生在世,怎能没有三亲六戚、三朋四友、左邻右舍,遇亲朋好友邻里等家有红白喜事,不按传统风俗前往庆贺、吊唁,是说不过去的。庆贺、吊唁,不能空手而去,多要随礼,多少看交往,大小是个情。四川方言,往往把随礼送情谦虚地说成:dòu分子。
《金瓶梅》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自从武松搬来哥家里住,取些银子出来与武大,买饼馓茶果,请那两边邻舍。都斗分子,来与武松人情。”《喻世明言》之《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被他一句说着了,顿口无言,推个事故,起身便走。众人拦住道:‘我们斗分银子,与你作贺。’”斗分子、斗分银子,应该是方言所说的dòu分子。
《红楼梦》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贾母与王夫人商量给凤姐过生日,突然想起一个新招:“贾母笑道:‘我想着,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你道好顽不好顽?’”原来,在曹雪芹时代,送礼也有富豪与小户人家的区别:富豪多是“各自送各自的礼”,只有小户人家才会“大家凑分子”。贾母所说的“凑分子”,应该是方言所说的dòu分子。
凑分子:你凑一点,我凑一点,你出一分,我出一分,凑起来。斗分子里的斗,古写着“鬥”,有“凑在一起”之义,所谓斗分子,其实就是凑分子。蒋勋在细说《红楼梦》时说:许多词,都是先有民间口语后,文人们写作时需要用到,才按音据义找对应的字来造书面词语。或许正因为这样,方言里的dòu分子,才会出现兰陵笑笑生、冯梦龙写成斗分子,曹雪芹写成凑分子的情况。
两相比较,凑分子比斗分子,更明白易懂。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9-06-10 14:07:51 +0800 CST  
@繁花随意 2019-06-10 15:22:41
好文。好学问。比那些假红学强多了。谢谢作者。
-----------------------------
谢谢阅读,谢谢留评。
会继续努力的。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9-06-24 12:14:40 +0800 CST  
九十七、溜刷

小时,呆头呆老,笨手笨脚,动作迟缓,慢得不知所以。父母经常亲昵地诘问:你liūshuā点,行不行?其实,我也想做事liūshuā,却总是liūshuā不起来,只得懒蛇般慢吞吞,幸好还有蚂蚁搬家的坚持,虽总落后别人许多,却也能完成任务。父母口中说着,我亦私心企盼的liūshuā,是身手敏捷纯熟、做事快捷的意思
沈从文《边城》,写“茶峒”小溪渡口渡船上的一对爷孙,“老船夫……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湘行散记》里有篇《虎雏再遇记》,“虎雏”“到一个新地方,住在棚里闲着,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饿得起,一见别人做事,就赶快帮忙去做,用勤快溜刷引起头目的注意。”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第十三章《昆明:政治幻想之外的支撑》,从沈虎雏辑注的《1944年沈从文致董作宾三封信》(《新文学史料》2015年3期)一文中,摘录了一段沈从文给董作宾信中所描写的“跑马山下的桃源新村”的日常生活场景:“弟在此住处名‘桃源’,虚有其名而已,茅屋三间,小园一弓,全院中种不结子桃树三株,日常工作为挖土、挑水、磨刀、烧火,凡事做来溜刷在行处,竟若比写文章还高明一着。”
沈从文喜欢用的“溜刷”这个词,音、义皆与小时经常遇到的liūshuā相同。看来,liūshuā写作溜刷,不会有错。
百度百科说:溜刷是“湖北方言。意思是很熟练。”沈从文是湖南人,文里经常用的溜刷,我们四川人也经常用。湖北方言浸淫而成湖南方言、四川方言,或许是因地域相邻的原因。沈从文笔下的溜刷和我们说着的溜刷,其实不只是“很熟练的意思”,更有因熟练而身手敏捷、做事快捷的意思。所以,百度百科亦有不足之处,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不能全信,只可参考。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9-08-28 08:43:17 +0800 CST  
九十八、冬苋菜

小时家境虽不贫寒,生活却较困难,母亲煮稀饭常要加杂粮或蔬菜。经常加的蔬菜有青菜、萝卜、野葱,偶尔也加一种色泽翠绿、煮后口感腻滑的蔬菜,名dōnghàn菜。被叫着dōnghàn菜的,还有一种,靠叶柄处的茎叶浅红,炒着吃。炒后,红汁满盘,煞是好看;吃过,唇齿皆红,有些狰狞。
一次,与朋友跟团游重庆大足石刻,中午的团餐里有一份经常吃到的所谓蒜葺dōnghàn菜。团里的多是江南人,见其蔬菜鲜红,蒜葺洁白,啧啧称奇,问:这是什么?我信口开河:这是东汉菜,东汉时期先民发现的一种可食蔬菜。说完,又指指旁边的手撕莲白:这菜,我们叫莲花白;据汪曾祺说,北京叫圆白菜、上海叫卷心菜、张家口叫疙瘩白,都不及云、川、渝叫莲花白雅。大家听后,赞叹有加:川渝亦是文化之乡,普通的蔬菜都有如此典雅温婉、俏丽可爱的名字。
汪曾祺《人间滋味》(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里有篇《葵•薤》,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行》,不明白“采葵持作羹”之“葵”这何指,后读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濬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网上查,小时煮稀饭吃的dōnghàn菜,就是吴其濬大声疾呼的冬苋菜。炒着吃的所谓dōnghàn菜,并不是吴其濬考证出来的冬苋菜,更不是我在大足石刻瞎说三道的东汉菜,而是另一种蔬菜:苋菜。
葵,读《十五从军行》时也曾遇到,知道是一种植物,没去深究,甚至认为就是向日葵。看汪曾祺的文,才知道同是读书,却有霄壤之别:他求甚解,我囫囵吞枣;他尝不止,我生吞活剥;他食古化,我望文生义。他之读书,才是读书,我的读书,只能称之翻书。
方言里的dōnghàn菜,苋音由xiàn转hàn。写出来,应为冬苋菜。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9-09-02 11:47:43 +0800 CST  
@rsjby 2018-02-06 09:55:44
八十二、棒硬
说到硬东西,四川人不说硬,也不说坚硬,而喜欢在硬前加一个音为bāng的字,夸张其硬度,组成方言词:bāng硬。有时,将bāng字叠用,增强夸张度,说:bāngbāng硬;或者将bāngbāng硬倒置为:硬bāngbāng。
汪曾祺《故里杂忆》之《榆树》,开篇介绍“侉子”,说:“这地方把徐州以北说话带山东口音的人都叫作侉子。”然后介绍他们的营生,其中一项是“烙锅盔”,在“烙锅盔”后加括号备注:“这种......
-----------------------------
@ty_郭小米215 2019-09-02 20:41:48
似乎我接触到的北方话中更多是“硬棒”,棒读轻声,表示一个人身材硬朗。例:老舍《断魂枪》,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象霜夜的大星?
-----------------------------
我们四川差不多都说“棒硬”。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9-09-06 12:28:30 +0800 CST  
九十九、掸耳屎、抖耳屎

四川方言里,把打耳光、扇巴掌叫着chǎněrshǐ或者dǒuěrshǐ。Chǎn、dǒu都是动词,是打、击的意思。本是打脸,却偏偏不说打脸,而说要把你的耳朵里的耳屎给打、击出来。这,与小孩太懒时,大人说“再不动,就要抽你的懒筋”之“抽懒筋”,异曲同工。
Dǒuěrshǐ,写作抖耳屎,应该没问题。抖,有抖落之意。猛一击打,打在脸上,却不期然把耳朵里的耳屎给抖落出来,谓为抖耳屎,不错。曾经以为,chǎněrshǐ,或写作扇耳屎。巴掌如扇,猛挥过去,击打脸颊,也会以把耳朵里的耳屎给扇出来。Shān、chǎn,一音之转,有可能。
流沙河《字看我一生》第六三则“蝉掸蜓壬”中说:“蝉字从虫省,单声。单在此读chán。单字前人皆未识破。三三我认为是一绳两端系以皮碗,盛以孵石,高举挥击敌军之投石器,象形。绳下从甲骨文干(圆盾),表示属兵器类。古兵器有投石车即炮车,多人协同方能投射。投石器简易,一个可投射。单独一词由此产生。挥击曰掸,蜀人音chǎn(掸陀螺),义由投石器来。”看到“挥击曰掸,蜀人音chǎn(掸陀螺)”,觉得:方言里的chǎněrsh之chǎn,应该写掸。
四川方言里,用到掸(读为chǎn)的地方,还有。比如:流沙河所举“掸陀螺”之“掸”。又比如:大热天,走泥路回家,满身尘土,进屋前,大人拿出一条毛巾,说“把身上掸一掸”之“掸”。
掸,普通话读dǎn,可作名词,常用于鸡毛掸子等除尘工具;也可作动词,指用鸡毛掸子等除尘工具除尘。还可读为shàn,多用于“掸邦”,是缅甸的一个地名。作为掸之音符、也参与字义的单,有三个读音:最常用是的dān,简单、单独、单位、单薄等等。用于姓时,读shàn,《隋唐演义》里有悲情英雄单雄信。还有差不多只存在“单于”一词里,读chán;唐卢纶《塞下曲》中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的句子。
猜测,单的古音,应该是chán。这个音,在蝉、婵、禅等字里充当音符。在四川方言的“掸耳屎”一词里,也还生动地保留着。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19-09-09 09:07:53 +0800 CST  
一OO、打牙祭

旧时家贫,吃肉不是容易事。每次父母到公社完小开会,我们就盼着,希望父母回来时会拎一小块猪肉,给我们打顿牙祭。有重亲稀客来家,母亲搭楼梯从柴灶上取下一块腊肉,烧刮煮切之际,肉香四溢,引得我们一边清口水暗流,一边窃喜不已:又可打牙祭了。四川方言,吃肉被说成打牙祭。
汪曾祺的小说《八千岁》,“他家开米店,放着高尖米不吃,顿顿都是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初二、十六打牙祭,有一碗肉或一盘咸菜煮鲫鱼。”李劼人的《成都是一个古城》里有篇《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光说肥沃的川西平原内,成都附郭的乡村罢,若干种田莳菜的劳苦大众,一年四季连吃一顿白米饭尚作为打牙祭,……”页底有李劼人自注:“打牙祭:见于唐代《丛谱》。据说,每月初二、十六,例以三牲祭幕府牙旗,在四川,以遗俗至今,每月初二、十六吃肉一次,便名打牙祭。”
查百度百科,打牙祭有三种起源说:一、旧时厨师供的祖师爷是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祷,称为“祷牙祭”,后来讹传为“打牙祭”。二、旧时祭神、祭祖的第二天,衙门供职人员可以分吃祭肉,故称祭肉为“牙(衙)祭肉”。三、“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古时主将、主帅所居住的营帐前进,往往竖有以象牙作为装饰的大旗,称为“牙旗”。每逢农历的初二、十六日,便要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称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
“三说”各有各理,但其结果却一致:打牙祭,就是吃肉。“打”,是四川人常用的动词,比如打淘神、打麻烦等。其实,不用牵强附会,只从字面考察,或许也可解可通:牙祭,就是祭牙。生活艰辛,日子困顿,牙齿天天咬啮蔬食淡饭,难见荤腥;定时(半月一次)弄点肉食,祭祭(慰劳)自己的牙齿,油腻进嘴入肚,舒爽无比,一时间感受到现世的美好,鼓足生活的信心,应该是件令人欣喜的妙事。
还有一个方言词祷牙,源于打牙祭。车辐《锦城旧事》第六章,“腊月十六‘祷牙’不卖肉后,过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页边有曾智中、黄尚军的注释:“祷牙:一年中最后一次吃肉的日子,即腊月十六或二十六日,‘牙’指‘牙祭’。旧时成都店铺一般每月初二、十六才吃肉,称为‘打牙祭’。”注中之“腊月十六或二十六日”,似乎应为“腊月十六日”。这天的牙祭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或因有向上苍祈祷之意,乃名之为祷牙。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20-05-11 19:00:46 +0800 CST  
一O一、闹热、劳慰
有句俗语说:四川人生得憨,认字认半边。奸,是贬义,换成褒义就是聪明。这种办法,在识别有些形声字时,真还派得上用场。其实,四川人不止在认字上有奇巧,用词上也同样别出心裁,往往把普通话里的词倒着用。比如“热闹”一词,在四川方言里,就常常被倒过来,说成“闹热”。
百度百科解释:“闹热,吴语等一些南方方言区的词汇,相当于普通话的热闹。”闹热,“相当于普通话的热闹”,这是肯定的。但在“一些南方方言区的词汇”前特别加上“吴语”一个强调语,便令人有些不服。因为,在四川,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大娃细崽男人媳妇,大家都不说热闹,而说闹热。张慎仪《蜀方言》收有“闹热”一词,释为:“不冷淡曰闹热。”
巴金《春》里,有一段:“‘那么惠小姐同芸小姐也都来了?’淑英惊喜地问道。‘自然啰。还有两位舅太太,还有枚少爷,满屋子都是客人,闹热得很’绮霞兴高采烈地回答道。”要闹热,首先要人多,人少了,再怎么喊叫,不闹热。要闹热,还要大家都有兴致,人再多,但大家沉默呆坐,少言寡语,也不闹热。你一言,我一语,他几句,不绝如缕,此起彼伏,谈兴高,气氛浓,既闹,闹嚷嚷,又热,热切切,这是世俗红尘中的喜乐事端,也是人聚群谈的快慰气氛。所以,几乎人人都喜欢闹热。古人有时也用“闹热”。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中,就有“红尘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安身”的诗句。冯梦龙《醒世恒言》之《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也有“船头俱挂了杂彩,鼓乐振天,好生闹热”的文字。
与闹热类似,四川方言还把“慰劳”倒过来说,表示感谢。比如借了别人的东西,还时要说“劳慰”;吃了别人的招待,走时也要说“劳慰”。虽然慰劳、劳慰二者的意思已不同闹热、热闹那般亲近:慰劳,是慰问别人;劳慰,是因为麻烦别人而告谢;但其中“慰”的意思却都是存在的。
劳慰,劳在前慰在后,因为辛劳,所以要慰问。慰劳,慰在前劳在后,慰问的是辛劳。闹热,闹在前热在后,因为大家起哄闹嚷,所以气氛热切。热闹,热在前闹在后,因为气氛热切,所以显得很闹。两相比较,劳慰、闹热更合事理、情理。
楼主 rsjby  发布于 2020-11-27 20:36:54 +0800 CST  

楼主:rsjby

字数:84233

发表时间:2016-12-29 22: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8 14:08:16 +0800 CST

评论数:6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