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系列故事连载)

中国故事之432:地下世界环游记

一苇 述

从前有个洛阳人,夫妇俩上山砍柴,都嫌干活辛苦,于是吵起架来。
那洛阳人又气又恼:“谋生已属艰难,家庭还得不到慰藉,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他的妻子正在气头上,见旁边有个深洞,就对丈夫说:“既然不想活了,你往下跳呀!你跳下去,我填土把你埋了,从此一了百了。”
那洛阳人听了这话,觉得生无可恋,“呼”一下冲到深洞前,径直跳了下去。
他的妻子想要拉他,哪里还来得及?探头去看,洞穴深不可测,朝里面唤了几声,哪里还有回应?她嚎啕大哭,只得把身上带的三个馒头扔进洞去,算是祭祀他。

再说那个洛阳人,跌落深洞,不知道昏迷了多久,好不容易醒过来,见身旁有三个馒头,就吃了下去,填饱了肚子。
他张望探寻,发现地底下有一条隧道,隐约透出光来,便沿着隧道,匍匐前行。
爬行了一百多里,实在饿得受不了,他扑倒在地,心想这回死定了。没想到,那块地面的泥尘软绵绵的,十分温暖,散发出米饭香。于是他挖出一团,吃了下去。
那泥尘的滋味跟饭团相似,比饭团更香,说得上可口。洛阳人吃了一团又一团,吃得心满意足,就伏在地上,睡了一觉。醒来时,他神清气爽,继续匍匐前行。
又爬了一百多里路,洛阳人筋疲力尽,忽然看见前方豁然开朗,花草鲜美,溪水淙淙,溪边有一间草屋,屋内有两位老翁,相对坐着,正在下棋。
洛阳人不会下棋,径直走上前去,问他们:“老人家,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我又累又饿,可以在这里住下,吃点东西吗?”
两位老翁给他倒了一碗白色的乳羹,对他说:“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不能回答你。你以后回到洛阳,去问张华,自然就知道了。你是凡世的人,不能在这里停留。喝了这碗东西,你就往西边走,饿了呢,就问前面的人要东西吃吧!”
那碗乳羹鲜美绝伦,洛阳人喝了乳羹,即刻力量丰沛,精神振奋。他向老翁道谢,然后往西边走,钻入另一条隧道。隧道漆黑、寂静,洛阳人不饥不累地走着,不知道走了多久,来到一座都城。
那是一座壮丽的大城,城郭庄严雄伟,建筑金碧辉煌,亭台轩榭全是用金砖砌成的。
这里的居民是长人,个个身高三丈,身上披着华丽的羽衣,他们演奏奇异动听的音乐,那是人世间不可能听到的神曲。
洛阳人衣衫单薄,冷得直抖,他走进一座公馆,向馆长诉说了自己的遭遇,请求馆长收留自己。
馆长说:“这件事我不能决定,你去问国君吧!”
于是,洛阳人跟随馆长,走过九座相似的公馆,来到一棵巨大的柏树下。柏树下系着一头长毛山羊,山羊对面坐着一位英俊的长人,他头戴王冠,正在抚琴。
洛阳人又冷又饿,浑身颤抖,跪在国王面前,把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哀求国王收留他。
国王说:“你是凡世的人,不能在这里停留。不过呢,我可以医治你的寒冷和饥饿,帮助你回到家乡。”
洛阳人磕头拜谢。
长人国王送给他一把木梳,吩咐他:“你去梳理山羊的胡须,看看能梳出什么来。”
洛阳人跪到山羊跟前,小心翼翼地梳理那山羊的胡子。梳了一会儿,他梳出一颗金丸子,呈献给国王。
国王说:“很好,再梳。”
又梳了一会,他梳出一颗银丸子,呈献给国王。
国王说:“很好,再梳。”
第三次梳,他梳出一棵红丸子,呈献给国王。
国王说:“这颗不用给我,你吃掉它。”
洛阳人吃了那颗红丸子,饥饿和寒冷的感觉一下子消失了。
国王说:“好了,你暖和起来了,在地下世界再也不会饿了。再往西走吧,走到尽头,就可以回到人世了。到时候,你只需要把木梳子插在泥土里,跟它说‘带我回家’,就能回故乡了。”
洛阳人向国王道谢,收起木梳子,钻入隧道,继续往西走。走呀走,足足走了三年,他的身体没有感到疲惫,也没有感到饥饿。

最后,他来到一眼三丈高的枯井,沿着井壁,爬上地面,回到人间。
他问周围的人:“这是什么地方?离洛阳有多远?”
人们告诉他:“这里是蜀地的成都,离洛阳呀,有三千里远。”
洛阳人在成都晃了半天,天一黑,肚子就饿了。他想起长人国王的话,就取出木梳子,插在泥土上,对它说:“带我回家。”
平地刮起一阵风,那木梳子迅速变形、长大,变成了一匹木马。
洛阳人骑上木马,木马迎风起飞,飞呀飞,不一会儿,就飞回到洛阳,降落在他的家门口。
那会儿,他妻子红肿着眼睛,正要烧晚饭——见他回家,只欢喜得眉飞眼笑。
“你没有死,太好了!太好了!”
她擦干眼泪,多加了两把米,又多放了三个鸡蛋。
这时,离他跳下深洞多久呢?
仅仅三天半而已——原来,地底下的一年,只相当于人世间的一天。
为了弄清楚自己所到的地方,那洛阳人找到张华。
张华告诉他:“像饭团的泥尘,是昆仑山下神龙吐出来的龙涎;下棋的两位老翁是仙馆大夫,你喝的那碗乳羹是玉浆;那座城的长人是九馆大夫,那头山羊名叫‘痴龙’。第一颗金丸子是天丸,吃了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第二颗银丸子是地丸,吃了百病不侵,能延年益寿;第三颗红丸子是人丸,吃了仅能维持你在地下世界的温饱而已。”

后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地上一日,地下一年——故事里的时空犹如梦境。洛阳人从梦境出来,还能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这真是慈悲的事——也许从此以后,他们夫妇俩,会更珍惜平凡的生活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陈蒲清《中国古代童话鉴赏》;陶潜《搜神后记》;刘义庆《幽明录》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3-10 23:51:21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33:广州女郎

一苇 述

从前有一位广州太守,名叫冯孝,冯太守有个儿子,小名叫马子。
马子二十岁了,喜欢养马。一天晚上,他骑马归来,竟然在马棚睡着了。

在睡梦中,他遇见一位妙龄女郎,她头上戴着鲜花,身上披着绿萝,模样十分秀美。马子目不转睛地凝视她,问她:“你是谁?”
“我是前任太守徐玄方的女儿,因为在羊城出生,小名羊女。”
“羊女,你为什么不跟徐太守去京城,却独自留在广州呢?”
羊女哭起来:“十七岁时,我被恶鬼害死了。现在我是一个鬼了。然而,按照生死薄上的记录,我原本应该活到八十岁。如今我在等一个人,他叫马子,只有他能救我。”
马子的心怦怦直跳,他竭力抑制内心的激动,告诉她:“我就是马子,怎么做才能救你?”
羊女泪落如雨,她走上前,握住马子的手,叮嘱他:“今年七月初七,你要早起,赶在天亮之前,骑马到越秀山流花河畔接我,带我回家。到八月十五,我就能复活了。”
马子牢牢记住她的话,宽慰她,请她放心,说自己一定按她所说的去做。

两人互诉衷肠,依依不舍,然而羊女还是跟马子道别,隐匿而去。
马子从梦中醒来,梦里的情景历历在目。他数着日子,把自己的居室布置得温暖舒适。到了七月初七,马子四更天起床,挑了一匹骏马,骑到越秀山下,果然羊女站在流花河畔,正在等他。他把羊女抱上马背,用自己的大衣裹着她,疾驰回家。
回到家,打开窗,东方露出曙光。
羊女十分欢喜,对马子说:“现在,我只是一缕精魂,我们可以像同窗、知己一样相处 ,但夫妻间的事不能做。到了八月十五,你准备一只大红公鸡、一盘黄米饭、一升清酒,到我坟前祭祀,然后就可以打开棺木,把我的身体带回来。到那时,我才可以拜见你的父母,与你结为夫妇。”
马子一一答应下来,于是他们相伴相依,一起读书,一起骑马,也一同吃饭睡觉。羊女只喝泉水,有时吃一点果子。为了保守秘密,她很少说话,马子望向她时,她就向他微笑,她脸上有个小酒窝,十分迷人。家人有时听到马子在书房说笑,以为他读书写文章太投入而已,也没有在意。

到了八月十五,清晨,旭日东升。马子和羊女雇了一顶大轿子,带上大红公鸡,一盘米饭,一升清酒,来到越秀山下,在流花河畔找到羊女的坟。
马子烧了香烛纸钱,祭祀完毕,羊女忽然不见了。
马子掘开坟墓,打开棺材,看到羊女温柔地躺着里面,脸色红润,仿佛睡着了。
马子缓缓抱起她,抱着她坐进轿子,把她带回家,放在床上。然后他用青羊的乳汁擦她的眼睑。羊女慢慢睁开眼,有了体温,有了气息。第一天,她只喝了一点粥;第三天,她可以正常进食;第七天,她能开口说话;过了一个月,她完全恢复过来。

马子跟父母详细说了事情的经过,要求跟羊女结婚。于是冯孝太守给徐玄方写了一封长信,向徐家求亲。徐玄方又惊又喜,他赶回广州,选定吉日,主持婚礼,让羊女与马子正式结为夫妇。
婚后,他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孩子长大后都有出息。夫妇俩一直身体健康,都活到了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

后记:女鬼意象对爱与温暖的寻求,总让我想到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古今的这类故事,结局以失败居多。但是也有成功的,比如这位广州女郎。她得天独厚,得遇良人,一方面固然因为自身温和敦厚,另一方面,也是运气好。

本故事参考资料: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陶潜《搜神后记》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3-13 12:48:16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34:壶中日月长

一苇 述

关于医者治病救人,我们有一个成语,说“悬壶济世”。而传统的酒馆、饭店都喜欢悬挂一联诗——“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关于这个成语、这联诗,有一个故事。

古时候,汝南郡有一个大型市集,管理市集的小吏名叫费长房。
市集上有一个老头儿,人人唤他“壶公”。那壶公蓬头垢脸,悬着一个铜壶,在一座废弃的老屋前摆摊卖药,他没有家室,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
壶公的铜壶有时倒出丹药,有时倒出美酒。壶公的丹药十分灵验,无论得了什么病,只要吃壶公的药,没有不痊愈的。壶公的美酒呢,据说十分香醇,不过呢,谁都没有喝过……
费长房管理市集兢兢业业,每日早出晚归。一天傍晚,他例行巡视,见壶公在打瞌睡,也没多理会。后来他走远了,无意中回头看了一眼——啊,他看见什么呢?只见壶公纵身一跃,跳进了悬着的铜壶中。
屋檐下,那个铜壶像个风铃,在晚风中从容摇晃。费长房走到檐下,仰望铜壶,直到夜色深沉。
他明白,壶公不是寻常人,一定是神仙。

从那天起,费长房殷勤地打扫壶公的摊位,时常准备好酒好菜送到壶公的药摊子,跟他一起吃饭闲谈。
壶公呢,也不客气,无论费长房给他什么,都乐呵呵地收下来。时日一长,两人相处得越来越好,他们有点儿像父子,又有点儿像朋友。
一天,壶公对费长房说:“日暮无人时,你来找我。”
费长房满心欢喜,一口答应:“好!”
等到黄昏,红日西沉,费长房来到老屋门前。壶公摘下铜壶,筛了一碗酒,让费长房喝。酒意酣醇,酒香彻骨,费长房浑身上下飘飘然起来。
壶公说:“待会儿,等我跳进壶中,你就学着我的样子,往壶里跳。”
说完,壶公纵身一跃,像鲤鱼跳龙门,入了壶中,看不见了。
费长房学着壶公的样子,纵身一跃——咦,壶里怎么亮堂堂的?这是哪里呢?

费长房举目四顾,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仙国花园,园里奇花异树,芬芳醉人,面前有一座琼楼玉殿,那蓬头垢脸的壶公正坐在阁楼上,朝他招手:“费长房,牡丹树下有一坛酒,提上来吧。”
牡丹树雍容华美,小酒坛玲珑精致,可是呢,费长房使出吃奶的劲,却没能搬动小酒坛。
壶公于是跳下来,用小指头勾住小酒坛的耳朵,提起坛子,领着费长房,走上望月亭。两人吃果子,饮美酒,赏月亮,谈天说地,惬意快活。
壶公说:“我呢,原本是天上的仙人,睡懒觉误了事,被贬谪到人间行医。咱俩有缘相识,今儿喝了这坛酒,明儿离别就不遗憾了。”
“噢,你要去哪里?”
“也就云游四海,悬壶济世吧!”
“噢,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
“你么?我得看一看。”
壶公让费长房站起身,用力一推,把他推进一面屏风里,屏风里头有一座险峻的老虎山,一群猛虎凶神恶煞冲下来,咆哮着,围住费长房。费长房毫不畏惧,镇定自若。不一会儿,老虎退了,上来一群毒蛇,毒蛇紧紧缠住费长房,把毒液喷吐到他身上——费长房仍然镇定自若。不久,毒蛇退了,来了一个驼背的土地神,土地神捧着一碗大粪,对费长房说:“把它喝了。”那大碗大粪臭不可闻,浮着密密麻麻的蛆虫,费长房摇摇头,把大粪倾倒在地:“这东西,我看呢,浇花更合适些。”
壶公大笑起来,把费长房拉出屏风:“你根器浅,这辈子成不了神仙。不过呢,跟着我云游天下还是可以的,我把救人的医术、驱魔的符术都教给你。”
于是费长房跪下磕头,拜了壶公为师。
壶公说:“我明天就要走,尘世的生活你放得下么?”
“我放得下,就怕家人放不下……”
壶公折断一根青竹,交给费长房:“家人的念想是羁绊,得断掉。来,骑上这青竹,回到家,取一滴血抹在上面,把它放在床上。”
费长房骑上青竹,闭上眼,耳畔呼呼风响。不一会儿,他回到家,从手指上刺出一滴血,抹在青竹上,把它放在床上。第二天,家人发现费长房死在床上,个个悲伤号哭,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只得举行葬礼,把他埋葬了。
费长房站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可是谁也看不见他。葬礼结束,费长房悄悄出了门,跟壶公去云游天下。
天下广大,壶公和费长房到处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他们从蓬莱之滨走到昆仑之巅,又从西天之国走到南海之岛。走遍天下之后,大壶生了一个小壶。壶公对费长房说:“我要上天复命,这个小壶送给你。你回去吧!”说完,壶公又折了一根青竹,递给费长房。
费长房骑上青竹,闭上眼,耳畔呼呼风响,不一会儿,就回到家里。
家人看见他,个个诧异,他的妻子哭起来:“你是鬼魂吗?十年前,你不是死了吗?”
费长房挖开坟墓,打开棺材,里头空空荡荡,只有一根瘦巴巴的竹杖。他捡起竹杖,跟刚骑回来的青竹放在一起,没想到,两根竹杖呼啸着,化成两条青龙,双龙在半空中盘旋了几圈,突然冲天飞起,钻入云中,看不见了。

费长房跟家人说了这十多年的经历,然后学着壶公的样子,在汝阳的市集悬壶行医,为人们驱鬼治病。
有一回,汝南郡出现了两位郡守,闹得人心惶惶。费长房到衙门去,堵住大门的出口,其中一位郡守急忙摘下官帽,跪在地上,大声求饶。费长房大喝一声:“急急如律令,快快现原形!”
那怪物立即现出原形,原来是一个大鳖,足足有车轮那么大,脑袋有一丈多长。费长房在它脖子上贴了一道符,又取出一封信,让它送给葛陂池的水神。那大鳖痛哭流涕,向费长房叩头道谢,衔起信,到葛陂池去了。
又有一回,费长房走在路上,遇见一位书生。那书生戴着黄色头巾,身披狐裘,骑着一匹没有配鞍子的矮马。费长房突然发起怒来:“快把马还给人家,否则饶不了你!”那书生脸色煞白,当场从马背上跌落,打了个滚,变成一只狐狸,逃跑了。原来,那书生是个狐狸精,它偷了土地神的马,跑到人间来赏春游玩呢。
费长房能医治瘟疫、驱魔治怪,还有缩地术。他的小壶中有一条缩地鞭,只要抽出鞭子,抽打大地,就能把远隔天涯的两地变成咫尺相邻。戏曲里唱的“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说的就是这项本领。


后记:我想像这个故事在远古的亲子时间流传,该有多少孩子惊异于壶公的纵身一跃、壶中的仙宫花园、青竹杖变成费长房后来又变成青龙、郡守变大鳖、书生变狐狸……以及费长房的缩地术?
真可惜呀,童年时,祖父没有讲到这个故事……但是不要紧,虽然迟了四十年,我还是遇到了它。亲爱的孩子们,来,让我把它讲给你听——你喜欢吗?

本故事参考资料: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葛洪《神仙传》;百度百科《费长房》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3-18 17:05:23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35:杜子春

一苇 述

盛唐时候,杜子春是长安城的纨绔子弟。他在无忧无虑中长大,只习得呼朋引伴、纵酒欢歌的本事。
十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杜子春犹如脱缰的野马,更加放荡不羁,短短两年时间,把诺大家产挥霍一空。

那天冬天,大雪纷飞,他又冷又饿,徘徊在长安街头。
迎面走来一位道士,他养着一部半白的胡子,说话的声音沉重混浊:“杜子春,你要钱么?跟我来,给你一百万。”
杜子春跟上道士,来到城西的波斯馆。道士从馆里赶出一辆牛车,连牛带车送给杜子春。牛车沉甸甸,载着一百万钱。
得了钱,杜子春迅速恢复了富贵放荡的人生。仅仅过了一年,一百万贯钱花光了,他再次徘徊在长安街头。
道士迎面走来,对他说:“杜子春,你还要钱么?跟我来,给你两百万。”
杜子春跟着道士,再次来到城西的波斯馆。道士从馆里赶出两辆牛车,连牛带车送给杜子春。牛车沉甸甸,载着二百万钱。
得了钱,杜子春又过上奢侈的生活。仅仅过了半年,二百万贯钱花光了,他第三次徘徊在长安街头。
道士迎面走来,拦在他面前:“杜子春,你还要钱么?跟我来,给你三百万。”
杜子春立在原地,问那位道士,仿佛也在问他自己:“我要钱有什么用呢?我有过钱,然而,钱没能给我幸福,却让我空虚。”
“噢,你领悟了。”道士说,“但我还是要给你三百万钱,钱花光后,你到波斯馆找我。你将充实,并得到幸福。”
杜子春跟随道士,第三次来到城西的波斯馆。道士从馆里赶出三辆牛车,连牛带车送给杜子春。牛车沉甸甸,载着三百万钱。
杜子春回到家,购回祖屋,赎回父母留给他的田地,交付给他的堂兄弟。然后他把资金全部转到扬州——因为杜氏家族的根基原本在扬州。他购置良田,盖了房屋,安置好族中的孤儿寡母;又建学堂,设基金,让杜氏子弟勤奋读书。他报答了给予过他恩惠的人,又与有过仇怨的人冰释了前嫌……办妥这些事情之后,他回到长安,来到波斯馆,找到那位道士。

道士很满意,领他进入内堂,来到一座紫色小丹炉面前:“我是玄怪道人,正在炼丹。不瞒你说,已经炼了十年,然而,仙丹一直没能炼成。”
“仙师,我能为你做什么吗?”
“你随我到老君山云台峰去吧,峰上有最好的炼丹炉。到时候,我作法,你守炉——要是你能经受烤炼,仙丹必定能炼成,那么,我们就都能成仙了。”
于是,杜子春背起紫色的小丹炉,跟随玄怪道人,来到老君山,攀上云台峰。
云台峰上,彩云飘浮,白鹤跳舞,美丽得跟仙境一样。他们走进一座殿堂,殿堂中央,端端正正摆放着一座紫金色的大丹炉。
到了黄昏,玄怪道人取出一壶药酒,一盘白玉。两人喝了酒,吃了玉,玄怪道人把小丹炉放入大丹炉,在炉中点起熊熊的炉火。然后,他在香炉前铺了一张斑斓的老虎皮,让杜子春坐在虎皮中央。
“今天晚上,我要作法炼丹了。你就守在这里,无论出现什么鬼怪妖魔,甚至于烈火油锅、寒冰地狱……统统都是虚幻的影子,并非真实。你必须保持沉默,一言不发,直到旭日东升。你能做到吗?”
“可以。”
“你立誓吧!”
“我,杜子春,今晚为仙师守炉,立誓保持沉默,直到黎明。如有违反,让我烈火焚身,化为灰烬。”
“好。”
天色渐晚,山林漆黑,殿堂里炉火熊熊。道人一手舞拂尘,一手舞剑,作起法来。不一会儿,眼前的一切都看不见了,只听见漫山遍野的呐喊声、厮杀声,一位大将军领着一队兵马,闯到杜子春面前,厉声喝问:“你是什么人?在这里做什么?”
杜子春一言不发。
“竟敢藐视我!”
大将军宝剑一挥,“卡嚓”一声,砍下杜子春的人头。
他的魂魄飘飘摇摇,下到地狱。牛头马面的恶鬼押着他,上了森罗殿,跪在阎王面前,阎王问他:“妖民,你上云台峰做了什么事?说出来,我饶了你。”
杜子春一言不发。
“竟敢藐视我!”
阎王命令鬼卒把油锅烧得滚烫,把杜子春扔进去炸,又捞起来,用铁棍打,用石椎捣,用石磨磨……杜子春忍受着钻心的剧痛,不发一言。
受尽折磨之后,杜子春轮回转世,投生为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是县丞的女儿,性情温柔娴淑,深受父母的宠爱,然而从小到大,她不发一言。。
长大后,她嫁给进士卢生,第二年,生下一个儿子。儿子长到两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一天,卢生抱过儿子,想逗他玩耍。可是儿子拼命哭闹,挣扎着,想要回到妈妈怀抱。卢生生气了:“你是孩子的母亲,就是天生是哑巴,也要发点声音出来,哄哄孩子也好呀!”然而,她还是不发一言。卢生勃然大怒:“我枉为大丈夫,竟然被妻子藐视,还要儿子做什么?”他提起孩子,往假山上一摔,孩子****,当场摔死了。
“啊呀!我的孩子……”母亲痛惜爱子,哭喊起来。

霎时间,眼前幻象消失,杜子春坐在火炉前,然而火炉已然破裂,那颗丹药变成一个火球,旋转着,四处钻,到处飞,大火熊熊燃烧,烧着了杜子春,烧着了宫殿,烧着了山林,眼看就要蔓延到山脚下的村镇……
杜子春全身着火,然而他不顾惜自己,只顾追逐那颗着火的丹药,他用水泼它,他用土掩它,然而丹火总不熄灭。最后,他追上丹火,双手死死地按住那个火球。丹火把他双手的血肉燃烧殆尽,只剩下枯骨。眼看丹火要从他疏裂的指缝蹿出,杜子春突然伏下身,张开嘴,把燃烧的火丹吞入腹中。
就在那一瞬间,身外的大火骤然熄灭。只有杜子春,像一支巨大的蜡烛,头顶天火,熊熊燃烧。
然而,没有烧太久,火熄了。
大雨倾盆落下,大山回复清凉。杜子春庄严静穆,站立在碎裂的丹炉前,黎明已经到来,雨后的水雾逐渐消散,朝阳升起来,林中千亿水滴闪烁着朝晖,犹如千亿珍宝。
时光从来不曾如此奢华美丽。
杜子春身体轻盈,神气清爽。
他得道成仙了。
那位玄怪道人,瑟缩着,趴在残墙边,仰望着他。道人的拂尘,连同他那部黑白相间的胡子,已经被丹火烧掉了。

后记:对杜子春来说,金钱是一种历炼,守炉是一种历炼,最终扑灭丹火,同样是一种历炼。
从金钱的过客到金钱的主人,从无言的恐惧到对挚爱的痛惜,从道人的仆役到舍身灭火的英雄,从自我到忘我……经历这些,也许,就是修行。

本故事参考资料:陈蒲清《中国古代童话鉴赏》;牛僧孺《玄怪录》;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神仙考验”故事解析》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3-23 07:34:20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36:郭元振智除乌将军

一苇 述

郭元振英俊倜傥,十八岁中状元,中年镇守凉州,把凉州经营得牛羊披野、路不拾遗——他很少发动战争,却能让突厥、吐蕃敬慕畏惧,其后他奉诏回朝,成为唐朝宰相。
这个故事发生时,他才十七岁。

那一年,郭元振骑马夜行,因为夜色深沉,他迷失了道路。举目四顾,四野茫茫,只看见远处一座村社,隐约透露出灯光。
走近一看,却是一座神殿,建筑高大,格局怪异,屋里摆放着长桌,桌上放置着牺牲和酒菜,仿佛嫁女儿的人家的喜宴。
但是,四下里却空空荡荡,没有一个客人。
郭元振把马匹拴在门前,走入大殿,大殿中央供奉着一尊黝黑的神,披着古怪的铠甲,看上去像个将军。神殿东侧有一间厢房,红烛通明,隐约传出哭泣的声音。
他走过去,敲了敲门框:“有人吗?”
哭声停止了,一个女子颤声问:“谁呀?”
“我是秀才郭元振,路过这里,想要投宿一宵。”
“啊,你快走吧!今晚乌将军要来,这里很危险。”
郭元振推开门,那厢房布置得像新房一样,一位新娘子坐在床边,样貌很美丽,身体却被捆绑得严严实实,脸上布满了泪痕。
郭元振很吃惊:“你是被逼迫出嫁吗?怎么独自一人?”
女子哽咽着,告诉他:“这里是乌将军的神殿,他照管这一方水土,每年要娶一个美貌的新妇。如果不能满足,便要降下灾祸,冰雹伤田,甚至散布瘟疫。今年我十五岁,父亲为了五十万赏钱,不惜牺牲我的性命,此刻我孤独惊惶,泪水难以抑止……”
郭元振越听越愤怒:“如此荼毒百姓的精怪,算什么神灵?他什么时候来?”
“他说了,二更来。”
“你别怕,我尽力救你,一定想办法除去这个祸害。如果不成功,我陪你一起死。”
那女子停止哭泣,镇定下来:“好。不成功,我们一起死。如果除了精怪,我终生追随你。”

郭元振把马匹安置到大殿的北面,把干鹿肉和匕首带在身边,然后喝了一点水,坐在长桌旁,静静地等待。
没过多久,来了一队车马,两个紫衫官吏进殿看了看,退出去,站立在门廊左边,说:“相国公在这里呢!”紧接着,又来了一队车马,两个黄衫官吏进殿看了看,退出去,站立在门廊右边,也说:“相国公在这里呢!”
很快,一队华丽的马车停在门前,十二个仆人在前面引导,那乌将军身穿崭新的服饰,头戴新郎帽,从马车上走下来。门边的四个官吏恭恭敬敬向他施礼,提醒他:“将军,相国公在这里呢!”
乌将军焦躁起来,骂道:“什么相国公?别唧唧歪歪拖延时间,进去!”
郭元振站起身,恭恭敬敬迎上去,欠身行礼:“郭秀才求见。”
“你来做什么?”
“我小时候学过礼仪,听说将军娶新妇,特意前来,为将军主持婚礼。”
乌将军高兴了:“哈哈哈,太好了!”
乌将军邀请郭元振入席,两人相对坐下,饮酒谈笑。郭元振看乌将军贪吃,就问他:“将军吃过干鹿肉吗?”
乌将军舔了舔嘴唇:“这地方没有鹿。”
郭元振从包裹里取出干鹿肉,对乌将军说:“这些是鹿肉脯,皇家御厨精心制作的,说得上是人间极致的珍馐美味了,将军请尝一尝。”
那乌将军的涎水滴滴嗒嗒流出来。
“别着急,等我为将军切割。”郭元振把鹿肉脯放在长桌上,用匕首切割得整齐精致,摆在碟子上。
一切好,乌将军就急切地伸手过来,想要取肉。
郭元振看准时机,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用尽全身的力气,一匕首砍下去。那把匕首是天下无双的利器,“卡嚓”一声,乌将军的左手被切了下来。
鲜血四溅,乌将军惊叫着,逃跑了。
那些追随他的官吏和仆人,纷纷跳上车马,四散奔逃,消失在黑夜中。
郭元振用装鹿肉的包裹裹住那只断手,回到东面的厢房,解开女子的绳索:“乌将军的手被我砍断了,精怪也逃散了。等到天亮,循着血迹追寻,一定能除掉他。现在你安全了,出来吃点东西吧!”
女子吃了东西,陪郭元振守夜,直到东方露出曙光。
郭元振打开包裹,放在晨曦下——很奇怪,乌将军的断手不见了,里头只有一个猪蹄子。

这时,村里人敲锣打鼓,抬着一副棺材,前来收敛女子的尸骨。看到女子还活着,样子完好无损,个个大惊失色,纷纷责怪郭元振:“你是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乌将军被得罪了吗?”
郭元振把昨夜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让众人看那只猪蹄子。
村中的长老暴跳如雷,指着他的鼻子,痛骂他:“乌将军是我们的神,我们供养他很久了!每年给他送新妇,他才保佑我们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大祸临头!你是哪里来的流氓,竟然敢伤害我们的乌将军?来人啊,缚住他,杀死他,用他的人头向乌将军赎罪!”
郭元振说:“你年纪大,应该明白事理。神明庇佑众生,绝不会残害百姓,这乌将军每年糟蹋贞洁的少女,动辄降祸给良善的平民,这些难道不是禽兽的行为吗?再说了,如果它真是神明,又怎么会长着猪蹄子?”
长老沉默了一会儿,明悟过来,问郭元振:“那么,你说该怎么办?”
“这畜生断了蹄子,力量施展不出来。我们只要循着血迹就能找到它——今天铲除了它,以后就没有祸患了。”
于是郭元振发号施令,聚焦了一百个乡民,大伙儿背着弓箭,举着刀枪、棍棒、铁锹和铁锄,沿着血迹追踪, 找了二十里路,血迹消失在一座墓穴中。
大家围住墓穴,向下挖掘,墓穴渐渐宽敞,一头乌黑的大猪蜷缩在角落里——它躺在血泊中,左边的前蹄已经被砍掉了。
郭元振命人点起柴火,扔进墓穴。浓烟熏,烈火烧,那乌猪抵受不住,它咆哮着,从烟火里冲出来。
大伙儿一拥而上,把它打死了。

铲除了猪妖,郭元振告辞离开。那个获救的女子帮他牵来马匹,请求他带她走:“父母收下五十万钱,把我嫁给妖兽,我已经与父母无关了。从今以后,我要终生跟随你。”
于是郭元振带她一起走,与她结为夫妇。

后记:郭元振可能跟李靖一样,在唐朝已经成为故事的箭垛。
与《李靖行雨》相比,这个附着于郭元振身上故事并不轻逸。李靖行雨可以骑马上天,郭元振除妖却要深入墓穴。李靖遇见龙神,郭元振遇见猪精。李靖替龙行雨是好心办了坏事,淹了村庄,连累了龙族。郭元振直面妖精,说得上智勇双全,他斩下了猪蹄,救出了少女,最终为当地除去一大祸害。
这是一则英雄救美人的故事,与“王子救公主”属于同一类型,它是古中国的浪漫传奇。
乌将军是猪精,前几日上网寻查,看到几篇文章,直指乌将军为二师兄前身。沉思细想,乌将军的故事与《西游记》“高家庄收八戒”一节确实有相似之处。猪精故事蛮有意思的,你瞧,前有乌将军,中有二师兄,今有猪哥精——千年下来,猪精意象一脉相承,故事说得上有发展,也有呼应。


本故事参考的资料:陈蒲清《中国古代童话鉴赏》;牛僧孺《玄怪录》;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篇》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3-26 23:40:46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37:螺蛳与老虎赛跑

一苇 述

从前有一只老虎,跑到湖边喝水。湖边伏着一个螺蛳,正在午睡。
老虎唤醒螺蛳,侮辱它:“你又傻,又小,还慢,凭什么叫螺蛳?从明天起,不许你叫螺蛳了,改名为‘螺屎’吧!”
螺蛳高声抗议,叫嚷起来:“谁说我慢?我比你快多了!”
老虎笑得捂住肚子,在沙地上打滚。
“你不相信?”螺蛳提议,“明天咱俩举行一场环湖赛跑,怎么样?”
听说要赛跑,老虎很兴奋,因为它是山上的大王,也是跑步的健将。

第二天大清早,老虎来到湖边。螺蛳正在等它。
老虎等不及,摩拳擦掌:“怎么样?开始吧?”
“好,开始。”
老虎一阵风奔跑起来。湖又阔又大。等到老虎气喘吁吁跑回原点,却发现,那螺蛳早就抵达了。
“老虎,你输了。”螺蛳慢条斯理地宣布,“事实证明,我比你快。”
老虎咆哮起来:“你根本一步没跑!想骗我?没那么容易!”
“你不相信?那明天再跑一次,怎么样?”
“必须再跑一次!明天我跑一程,要唤你一声,如果听不到回应,算你输!”
“没问题。”

第二天,不,第三天了。大清早,老虎来到湖边,螺蛳正在等它。
老虎等不及:“开始吧!”
“好,开始。”
老虎一阵风奔跑起来。跑了一程,它唤一声:“螺蛳!”
没想到,前面立即答应:“我在这里!”
老虎大吃一惊,急得像离弦的箭,拼了命飞奔。又跑一程,它又唤:“螺蛳!”
前方,螺蛳高声答应:“我在这里!”
老虎气急败坏,又再跑了一程,又唤:“螺蛳!”
还是在前方,螺蛳回应:“我在这里!”
老虎吓破了胆子。它不敢再跑了,掉转身,逃回山林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螺蛳有很多亲戚,每个都长得一模一样。它们每隔一段路,就埋伏着一个。所以呢,跟老虎环湖赛跑,螺蛳是永远也不会输的。

后记:从前有一回,我到广西去,点了一碗柳州螺蛳粉,翻来找去,没见着螺蛳。我问饭店老板:“螺蛳呢?螺蛳在哪里?”
老板翻了一串白眼:“谁告诉你螺蛳粉里有螺蛳的?”
那老板太没意思了——要是这个故事里的螺蛳听见我的问题,想必会积极回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想想看,满满一个大湖,此起彼伏,全是螺蛳的声音……多好玩呀!

本故事参考资料:袁珂《中国神话史》;《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云南卷》;佤族民间故事《老虎和蜗牛》、《老虎走田埂》;僳僳族民间故事《蛤蟆智胜小花兔》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3-28 21:10:57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38:南斗与北斗

一苇 述

从前有一位少年,名叫赵颜子。
六月的清晨,他在田间劳作,遇见大法师管辂。

管辂站在田埂上,看了他好一会儿,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管辂是老实人,就如实回答:“我叫赵颜子,今年十九岁。”
“真可惜。”管辂叹息说,“你年青俊美,生命才刚刚开始,就马上要结束了。”
赵颜子大吃一惊,放下手中的农活,跑到管辂面前:“大法师,你说什么?我要死了吗?”
“我观察你的神色,以及四周围的天地之气——命数已经注定了。明日正午时分,你必死无疑。”
赵颜子一听,哭起来。他拜倒在地,恳求管辂法师:“我从小孝敬父母,与邻里和睦相处,勤勤恳恳地耕种五谷,从来没有触犯过律法……为什么会有这么悲哀的命运呢?大法师,你一定要救我啊!”
管辂法师上观天象,远望南山,对赵颜子说:“你先回家去,准备好一瓶清酒,一块鹿脯。明日清晨,朝阳升起,你到南山去。南山有一棵大桑树,树下有两位老人——你不要惊动他们,要趁他们不留神,奉上美酒和肉脯。要是他们发怒驱赶你,你也不要害怕,你要向他们行跪拜礼,向他们求寿。”

第二天清晨,朝阳升起,赵颜子从地窖取出珍藏的清酒和鹿脯,选了两个酒杯,一同放入篮中。然后他提起竹篮,走上南山,来到大桑树下。
大桑树下果然坐着两位老人。
南面的身穿红袍,相貌美好,神情十分欢喜,让人想要亲近;北面的身穿白袍,相貌严正,神情十分冷峻,令人心生畏惧。
两位老人正在下棋。
赵颜子安静地走过去,跪在地上,奉上清酒和鹿脯。两位老人沉迷棋局,不知不觉之间,把清酒喝完了,鹿脯也吃光了。到了正午,北面的白袍老人猛一抬头,看见赵颜子,忽然发怒,呵斥他:“你在这里做什么?快走!”
赵颜子不说话,只是向他行跪拜礼。
南面的红袍老人说:“俗话说,‘吃人一食,惭人一色;吃人两食,与人着力’——咱俩喝了人家的清酒,吃了人家的鹿脯,怎么能取走人家的性命呢?”
白袍老人取出生死薄,翻到赵颜子那一页:“文案早就写定了,难道还能更改吗?这人阳寿十九年,今日午时当死。”
红袍老人接过生死薄,从怀中取出一支红管的毛笔,在‘十九’前面添上一个‘九’字,对赵颜子说:“你阳寿十九年,本来今天要死去。现在给你添上一个‘九’字,你的寿命就有九十九年了。以后,你要修德积福,绝不可以为非作歹。”
赵颜子连连点头。
白袍老人严肃地说:“回去告诉管辂,绝不能再泄露天机,否则要遭天谴。”
说完,一阵清风吹过,两位老人化成两只大鹤,冲天飞去。

赵颜子收拾了酒瓶、酒杯和碟子,提起竹篮,走路回家。在路上,他遇上管辂法师,就跟他叙说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管辂告诉他:“红袍老人是南斗,南斗是生神,主管生存;白袍老人是北斗,北斗是死神,主管死亡。”
赵颜子抬头望天,心中疑惑:“南斗六星,北斗七星,怎么只有两位老人呢?”
“南斗散而为六,合而为一,无论六还是一,只要有人出生,南斗就会满怀喜悦。北斗散而为七,合而为一,无论七还是一,只要有人死亡,北斗就会满怀欣慰。神灵的事情,凡人是很难预测的。你刚好遇见我,我刚好知晓了,这就是你的运气了。”


后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生神与死神在南山下棋,沉迷于其中,忘怀了时间,忽略了身外事——这是中国民间故事杰出的一幕象征,隐喻着生与死的博弈。
从表面上看,这一幕实在司空见惯,丝毫说不上惊心动魄,甚至只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日常。
赵颜子得大法师指点,趁他们博弈正酣,奉献上清酒与鹿脯——又是鹿脯,那是上一个故事中,郭元振拿来诱惑乌将军的美食啊!
美食让人忘忧,美酒教人沉醉,于是生活的质感变得醇厚,生命的长度有了增添。

本故事参考资料: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句道兴《搜神记》;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4-05 12:38:19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39:走马看黄花

一苇 述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今天,我讲个巧媒婆的故事。
从前有个大婶子,名字叫孙梅娘,她专会煮酸梅汤,专会给人搭红线、做媒人。她煮的酸梅汤呀,三乡十八里,名声响当当,谁听说谁流口水。她做媒的本事呢,比煮酸梅汤更有名,整个县城,三市十八镇,没有不晓得的。

闲话不说,只说早春午后,梅娘正在挑拣隔年的梅子,忽然门外一阵喧哗,来了一顶八人抬的大轿子,下来一个驼背跛脚的贵公子。贵公子一见梅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梅娘呀,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老大不小,快三十岁啦,想找一位家境殷实的美貌娇妻,尽快成家立室。这件事,你办得成办不成呢?”
牵线做媒这种事,哪有梅娘办不成的呢?她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你只管准备聘礼,装饰新房,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多谢梅娘,拜托了!事成之后,必有重酬。”
贵公子放下礼物,坐上轿子,回家去了。

收人厚礼,替人办事,梅娘不敢怠慢,四方八面为他寻访姑娘。可是,家境殷实的姑娘呢,相貌不够美;美貌的姑娘呢,家境不够殷实;家境殷实又美貌的姑娘呢,却看不上那驼背跛脚的贵公子。
就这样,寻了一个月,总没找着合适的。
这天清晨,正发愁呢,门外一阵喧哗,来了一顶大轿子,下来一位财大气粗的黄员外。黄员外一见梅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梅娘呀,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女儿十六岁起托人说媒,到如今二十六岁了,总没找到合适的夫婿。你人面广,本事大,帮我留留神,找一个家底富贵的英俊郎君。这件事,你办得成办不成呢?”
牵线做媒这种事,哪有梅娘办不成的呢?她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下午我去看看你家闺女,一定把这事儿办成!”
“多谢梅娘,拜托了!事成之后,必有重酬。”
当天下午,梅娘到黄员外家看姑娘,那黄姑娘身材窈窕,眉眼很美丽。不过呢,她长了一只假眼睛,还是个花嘴儿。什么是假眼睛呢?就是粗看跟好眼睛没大区别,细看其实是瞎的。什么叫花嘴儿呢?就是豁唇儿,她的嘴唇像兔子似的,裂开了三瓣。梅娘眼珠儿一转,计上心头,对黄员外说:“我认得一位贵公子,家境绝对富贵。至于相貌呢,我说了不算数,你家闺女亲眼看了,点头满意了,这事就算成,怎么样?”
黄员外说:“好!”
说合了黄员外,梅娘去回复那位贵公子:“我为你寻得一位黄姑娘,家境绝对殷实。至于相貌呢,我说了不算数,你亲眼去看了,点头满意了,这事就算成,怎么样?”
贵公子说:“好!”

于是定了好日子,贵公子和黄姑娘相亲了。
这亲是怎么相的呢?
那贵公子怕人家看出他驼背跛脚,就骑上一匹高头大白马,来到黄员外花园的篱笆外边。在大马上,跛脚自然看不出来了,微微缩一点背,也不影响他的风姿。这计策谁定的呢?当然是梅娘了。
那黄姑娘呢,怕人家看见她的假眼睛和豁嘴唇,就站在盛开的姚黄牡丹跟前,折了一朵黄牡丹,遮住半边脸,含羞答答地看着马背上的贵公子。这计策谁定的呢?当然是梅娘了。
两人相对看,看了好一会儿,心中十分满意,于是点了头,订了婚,两户人家都给梅娘送来了酬金。

很快到了婚期,新郎新娘进了洞房,掀开红盖头,两人都傻眼啦。
一个说:“你怎么是个独眼龙,还是个花嘴儿?”
“唉呀,我还不是因为想你,哭瞎了眼睛,哭花了嘴儿?”她怎么这么会说话呢?当然是梅娘教她的了。
一个说:“你怎么是个驼背公,还是个跛脚儿?”
“唉呀,我还不是为了骑马去看你,摔跛了腿儿,骑弯了脊背?”他怎么这么会说话呢?当然是梅娘教他的了。
就这么着,生米煮成了熟饭,两家都没什么好抱怨的了。过了几年,他们互相迁就,也成了美满良缘。
外头的姑娘媳妇、三姑六婆,没有不夸梅娘做媒做得巧妙的——怎么样的箩,合怎么样的盖,梅娘牵的红线儿,当真十分地般配。

后记:这个故事我很小就知道了,谁讲的呢?也许是我奶奶,也许是同一条巷子那个爱听收音机的老婆婆爱姑。这些年,我在很多地方读到这个故事,有提及它的散文小说,有民间故事书,还有单口相声……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讽刺了媒婆的左右逢源、唯利是图——然而我对梅娘表示赞赏,毫无疑问,这两人着实般配,至少这桩媒做得不错,对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单口相声《巧嘴媒婆》张寿臣述,何迟整理,张奇墀记;十年砍柴《失败的媒婆乔奶奶》;《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4-05 21:34:28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0:三句箴言

一苇 述

从前有个牧羊人,天天骑一匹骏马,放牧一群绵羊。
一天傍晚,他赶羊回家,遇上一位跛脚老人。
老人说:“年青人,把你骑的马送给我吧,我赠给你三句箴言。”
于是牧羊人翻身下马,把骏马送给老人。
老人叮嘱他:“你记住:第一,如果一眼水井解过你的渴,你就不要朝井里吐口水;第二,如果你累了,困了,不想活了,你要回到你出生的地方;第三,如果你的右手想要杀人,一定要伸出左手去阻止。”

牧羊人把三句话记在心里,然后跟老人道别,迈开脚步,赶羊回家。
回到家,晚灯已经点上了。
妻子问他:“怎么步行回家?你的马呢?”
牧羊人把用马换箴言的事讲了一遍。
妻子哭闹起来,抄起鞭子,劈头盖脑抽打牧羊人:“我怎么这样倒霉,嫁给你这么一个白痴?别人动动嘴皮子,你就把骏马送掉了——那可是一匹值钱的好马啊!”
就这样,牧羊人被妻子赶出了家门。他浑身疼痛,内心哀伤,一整夜没合眼。后来,他沿着门前的小路,朝远方走去。

走呀走,走过荒野,走过村庄,走过市镇,他来到一座城堡。城墙跟有一棵大树,大树下有一眼水井。牧羊人吃了干粮,喝了井水,背靠大树,睡着了。
凌晨,他被吵醒,睁开眼,两个武士正在打斗,黑衣的武士说:“这座城辜负了我, 我要在井里下毒,毒死这里的人!”
白衣的武士拦住他:“且慢!你也是喝这眼井的水长大的呀,怎么能下毒呢?”
然而,黑衣武士武艺高强,白衣武士眼看抵挡不住。牧羊人想起跛脚老人的第一句箴言:“如果一眼水井解过你的渴,你就不要朝井里吐口水。”
他瞅准时机,握紧匕首,猛冲上去,把黑衣武士刺死了。
白衣武士哭起来,把黑衣武士拖到荒野,挖了个坟墓,埋葬了。
牧羊人一直在旁边协助他。
白衣武士对他说:“我是这个国家的王子,刚死去的人是我的孪生弟弟。他才华比我高,武艺比我强,长相也比我英俊,他认为应该由他继任国王。然而,父亲病逝,却立我当新王。他要往水井下毒,我阻止他,难道我错了吗?”
牧羊人说:“曾经有一位老人对我说,‘如果一眼井解过你的渴,你就不要朝井里吐口水’——如果他不死,那么靠这眼井生活的人全都要死。你救了人,有什么过错呢?”
新国王很欣慰,就把牧羊带回王宫,让他当护卫队的队长。

牧羊人在城堡生活了十六年,从护卫长变成小将军,又从小将军变成大将军,后来,国王任命他为宰相。
那一年,国王娶了一位年青的妃子,妃子长得很美丽,然而,她对宰相动了歪心思。那妃子总是纠缠他,给她写炽热的情诗,送给他华美的锦帽和貂裘,邀请他到后花园喝酒谈心。宰相十分厌恶,也十分为难,他推开酒杯,婉转地拒绝:“国王对我恩重如山,我不能做对不起他的事情。”
妃子变了脸:“如果你不顺从我,我就去告诉国王,说你纠缠我、调戏我。”
国王怀疑他,妃子逼迫他,宰相焦虑极了,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一天清晨,他又困,又累,觉得华衣美服、美味佳肴以及人世间的功名富贵……全都不值得留恋。
如此煎熬,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想到这里,他心里突然一激灵,脑海中浮起跛脚老人的第二句箴言:“如果你累了,困了,不想活了,你要回到你出生的地方。”
于是他给国王写了一封信,把官服、官帽的官印放在信笺上。然后,他穿上从前的旧衣服,徒步走回家。

走过市镇,走过村庄,走过荒野……走在路上,脚踏实地,每一天他都有路要走,每一夜他都睡得十分安稳,他开始感到幸福。
终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
那会儿,夜已经深了,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
月亮下,家还是那个家,只是房屋残破了一些。他轻轻推开门,走入卧室,他看见他的妻子躺在床上,睡得正香。而她的身边,赫然睡着另一个男子!
愤怒的热血冲上他的脑门,怒火在他眼睛里燃烧,他抽出宝剑,正要砍下去——那会儿,他想起跛脚老人的第三句箴言:“如果你的右手想要杀人,一定要伸出左手去阻止。”
他伸出左手,徐徐地解除了右手上的武器,放在墙跟下。然后擦亮打火盒,点燃了油灯。
油灯下,他的妻子从梦中醒来,看见他,惊叫着,抓住他,痛骂起来:“你这死鬼,十五年了,你死哪里去了?”
骂完,她指着床上的男孩子,“呜呜”直哭:“你就那样一走了之,我独自一个人,养大我们的儿子,我容易吗?现在他十五岁了,长得比我还高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嫁给你这么一个混蛋?”
牧羊人紧紧地抱住她,安慰她,告诉她自己这十六年的际遇。
木床上有一个英俊的牧羊少年,他揉揉眼睛,坐起身,看着他,听他说话,仿佛听一个传奇故事,又仿佛看一出精彩的木偶戏。(完)



后记:人世间的箴言,想必是智慧老人留下来的处世锦囊——那些在我们之前活过一遭的智者,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你要记得自己的来处,落叶归根;你要思前想后,三思而后行……


本故事参考资料:刘守华 陈丽梅《中国民间故事》;哈萨克民间故事《三句话》;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4-13 23:36:19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1:白菜姑娘

一苇 述


从前有一对种菜的老夫妇,已经很老了,却没有子女。他们看着别人家活泼的小孩子,总是很羡慕:“唉,要是有个孩子,该有多好……”
一天清晨,老爷爷挑了一担萝卜到县城去买,才买掉一半,天下起雨来。老爷爷只好戴上斗笠,穿上蓑衣,挑起剩下的萝卜,走路回家。走到半路,看见一个垃圾堆,垃圾堆上有三个小姑娘,一个坐着,一个趴着,一个睡着。
“真可怜啊,谁这么狠心呢?”
老爷爷清空了一个箩筐,抱起湿漉漉的小姑娘,放入箩筐里,然后他脱下蓑衣,盖住箩筐口,为她们遮挡雨水。
放到家,放下担子,老爷爷告诉老奶奶:“老太婆,真走运,我捡到三个小姑娘,在箩筐里呢!”
老奶奶掀开箩筐口的蓑衣,哪里有什么小姑娘呢?里头只有三棵病蔫蔫的小圆白菜。

老爷爷傻了眼,但他舍不得扔掉小圆白菜,就拿到菜园子,种到白菜地里,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它们。
病蔫蔫的小圆白菜很快长水灵的,在阳光下,仿佛会眨眼睛,会说话儿,会迎着风跳舞。
到了冬天,下了大雪,老奶奶要做饺子,就吩咐老爷爷:“你到菜园子去,拔个萝卜做馅儿。”
老爷爷来到菜园子,菜园子满地白雪,所有的菜都被大雪覆盖了。老爷爷拨开松软的白雪,摘了一棵大白菜,正要走。忽然,身后有人唤他:“爷爷!”
回头一看,雪地上来了三个俊俏的姑娘,脸蛋白生生的,眼睛水灵灵的。
老爷爷愣住了:“你们是谁?”
“我们是白菜姑娘,是您的孙女呀!”
老爷爷高兴坏了,赶紧推门入屋,告诉老奶奶:“老太婆,咱们的孙女来了!”
老奶奶放下擀面杖,招呼她们:“好孩子,快进来,咱们一家人包饺子吃。”
三位姑娘系上绿叶围裙,帮老奶奶擀面皮儿、剁菜肉馅儿,一家人围着火炉子,亲亲热热地说着话儿,从从容容地包着饺子。没过多久,饺子包好了,煮得香喷喷的,热腾腾地端上饭桌——真好吃呀!
从那天起,三个姑娘做了老夫妇的亲孙女,她们种田、喂鸡、料理家务,侍奉两位老人安度晚年。

县城里有一个霸道的贵公子,春天骑马踏青时,在溪边看到三位姑娘洗衣裳,就停下马来,目不转睛地注视她们。
“长得真好看呀,我要娶她们,三个一起娶!”
贵公子找来三顶大红花轿,抬到老夫妇门前,要带走他们的孙女儿。
大姑娘说:“爷爷奶奶老了,你要娶我,得为他们修筑一块墓地。”
二姑娘说:“爷爷奶奶老了,你要娶我,得为他们准备好寿木和寿衣。”
三姑娘说:“爷爷奶奶老了,你要娶我,得为他们打一块大理石墓碑。”
“哈哈,这算什么难事呢?没问题!”
贵公子请人为两位老人修筑了墓地,准备了寿木和寿衣,还打好了大理石墓碑。
三位姑娘说:“你真好,等我们侍奉老人家过世,再嫁给你。”
贵公子等不得,发起怒来:“你们逗我玩是不是?来人啊,给我抢!”
凶狠的奴仆一涌而上,三位姑娘哪里抵挡得住呢?只一眨眼工夫,就被抢走了,塞入大红花轿里头。
大花轿抬呀抬,抬进了贵公子的大别墅。贵公子心花怒放,掀开红帘子,啊呀呀,哪里有姑娘呢?轿子里只有三棵水灵灵的圆白菜。
贵公子吓坏了,担心得罪神灵,赶紧唤来一个巧嘴媒婆,叫她用箩筐挑起那三棵白菜,送回老夫妇家。
三棵白菜一回到家,就又变回三个大姑娘,尽心尽力地照顾老爷爷和老奶奶。

后来,老爷爷和老奶奶过世了,三位姑娘安葬了他们。她们在坟前烧了香,磕了头,忽然在风中飘起来,变成了三棵白菜,缩得小小的,镶嵌在墓碑的右下方。
直到现在,那块大理石墓碑上,仍然刻着三棵小小的圆白菜呢!


后记:从前有一回,我感觉中国故事写得差不多了,就问刘老师:“您给看看,还有没有一些特别重要、特别好的故事,被我遗漏了呢?”
于是他在电话里,很认真地给我讲述这个故事。他说,故事是从孙家香老人那里听来的,这个故事浓郁的乡土气息打动了他。他说,这个故事洋溢着诗意,饱含着中国乡村朴素的人情。
放下电话,我莫名地想到“菜根谭”三个字。我迅速地写下了这则故事的初稿。书写时,书房里,仿佛弥漫着白菜的清香。


本故事曾听刘守华老师讲述,参考过孙家香讲述 肖国松整理的《包白菜姑娘》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4-23 17:08:47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1:白菜姑娘

一苇 述


从前有一对种菜的老夫妇,已经很老了,却没有子女。他们看着别人家活泼的小孩子,总是很羡慕:“唉,要是有个孩子,该有多好……”
一天清晨,老爷爷挑了一担萝卜到县城去卖,才卖掉一半,天下起雨来。老爷爷只好戴上斗笠,穿上蓑衣,挑起剩下的萝卜走回家。走到半路,看见一个垃圾堆,垃圾堆上有三个小姑娘,一个坐着,一个趴着,一个睡着。
“真可怜啊,谁这么狠心呢?”
老爷爷清空了一个箩筐,抱起湿漉漉的小姑娘,放入箩筐里,然后他脱下蓑衣,盖住箩筐口,为她们遮挡雨水。
回到家,放下担子,老爷爷告诉老奶奶:“老太婆,真走运,我捡到三个小姑娘,在箩筐里呢!”
老奶奶掀开箩筐口的蓑衣,哪里有什么小姑娘呢?里头只有三棵病蔫蔫的小圆白菜。

老爷爷傻了眼,但他舍不得扔掉小圆白菜,就拿到菜园子,种到白菜地里,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它们。
病蔫蔫的小圆白菜很快长水灵了,在阳光下,仿佛会眨眼睛,会说话儿,会迎着风跳舞。
到了冬天,下了大雪,老奶奶要做饺子,就吩咐老爷爷:“你到菜园子去,看还有啥青菜,摘点儿回来做饺子馅。”
老爷爷来到菜园子,菜园子满地白雪,所有的菜都被大雪覆盖了。老爷爷拨开松软的白雪,挖出一个红萝卜,正要走。忽然,身后有人唤他:“爷爷!”
回头一看,雪地上来了三个俊俏的姑娘,脸蛋白生生的,眼睛水灵灵的。
老爷爷愣住了:“你们是谁?”
“我们是白菜姑娘,是您的孙女呀!”
老爷爷高兴坏了,赶紧推门入屋,告诉老奶奶:“老太婆,咱们的孙女来了!”
老奶奶放下擀面杖,招呼她们:“好孩子,快进来,咱们一家人包饺子吃。”
三位姑娘系上绿叶围裙,帮老奶奶擀面皮儿、剁菜肉馅儿,一家人围着火炉子,亲热地说话儿,温暖地包饺子。没过多久,饺子包好了,煮得香喷喷的,热腾腾地端上饭桌——真好吃呀!
从那天起,三个姑娘做了老夫妇的亲孙女,她们种田、喂鸡、料理家务,侍奉两位老人安度晚年。

县城里有一个霸道的贵公子,春天骑马踏青时,在溪边看到三位姑娘洗衣裳,就停下马来,目不转睛地注视她们。
“长得真好看呀,我要娶她们,三个一起娶!”
贵公子找来三顶大红花轿,抬到老夫妇门前,要带走他们的孙女儿。
大姑娘说:“爷爷奶奶老了,你要娶我,得为他们修筑一块墓地。”
二姑娘说:“爷爷奶奶老了,你要娶我,得为他们准备好寿木和寿衣。”
三姑娘说:“爷爷奶奶老了,你要娶我,得为他们打一块大理石墓碑。”
“哈哈,这算什么难事呢?没问题!”
贵公子请人为两位老人修筑了墓地,准备了寿木和寿衣,还打好了大理石墓碑。
三位姑娘说:“你真好,等我们侍奉老人家过世,再嫁给你。”
贵公子等不得,发起怒来:“你们逗我玩是不是?来人啊,给我抢!”
凶狠的奴仆一涌而上,三位姑娘哪里抵挡得住呢?只一眨眼工夫,就被抢走了,塞入大红花轿里头。
大花轿抬呀抬,抬进了贵公子的大别墅。贵公子心花怒放,掀开红帘子,啊呀呀,哪里有姑娘呢?轿子里只有三棵水灵灵的圆白菜。
贵公子吓坏了,担心得罪神灵,赶紧唤来一个巧嘴媒婆,叫她用箩筐挑起那三棵白菜,送回老夫妇家。
三棵白菜一回到家,就又变回三个大姑娘,尽心尽力地照顾老爷爷和老奶奶。

后来,老爷爷和老奶奶过世了,三位姑娘安葬了他们。她们在坟前烧了香,磕了头,忽然在风中飘起来,变成了三棵白菜,缩得小小的,镶嵌在墓碑的右下方。
直到现在,在那块大理石墓碑上,仍然刻着三棵小小的圆白菜呢!


后记:从前有一回,我感觉中国故事写得差不多了,就问刘老师:“您给看看,还有没有一些特别重要、特别好的故事,被我遗漏了呢?”
于是他在电话里,很认真地给我讲述这个故事。他说,故事是从孙家香老人那里听来的,这个故事浓郁的乡土气息打动了他。他说,这个故事洋溢着诗意,饱含着中国乡村朴素的人情。
放下电话,我莫名地想到“菜根谭”三个字。我迅速地写下了这则故事的初稿。书写时,书房里,仿佛弥漫着白菜的清香。


本故事曾听刘守华老师讲述,参考过孙家香讲述 肖国松整理的《包白菜姑娘》



本故事以此为准。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4-23 17:44:47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2:海山异竹

一苇 述


古时候,温州有一位大商人,名字叫张愿。
有一回,他出海做生意,遇上了巨大的风浪。商船在海里漂浮了九天九夜,完全迷失了方向,已经不知道身在何方。

终于,风停了,浪静了,前方出现一座大山。山峰高耸入云,漫山遍野长满了竹子。竹子高大修长,在阳光下,像碧玉一样青翠美丽。
张愿十分欢喜,命令水手停船靠岸:“这一阵风狂浪急,船上篙橹桅杆都有破损,这竹子柔韧坚强,咱们砍它十竿上船。”他领了一船水手,下船上山,刚砍下十根青竹,削去枝叶,竹林里走出来一位白衣老者。那老者的头发和胡须像白雪一样洁净,风度定静威严,像一位神仙。
张愿向他鞠躬行礼:“老仙翁,打扰了,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是宝伽山,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赶紧上船吧,再晚就回不去了。”
张愿双手合十,弯腰再拜:“我们遇上风暴,迷失了道路,恐怕将要葬身鱼腹,请仙翁指点,如何才能返回故乡?”
老翁伸手指向东南方:“我派一只白鹤为你引路,跟着它,你必能重返故土。”
张愿向老翁道谢,即刻领着水手上船,用新竹替换了残损的篙橹和桅杆,然后扬起风帆,朝东南方向行驶。这一回,空中有白鹤领航,海风也十分顺畅。过了半个月,张愿平安回到家乡。

停了船,靠了岸,围上来一伙日本商客和昆仑客商。他们望着船上的桅杆和篙橹,连声叹惋:“可惜呀,真可惜!”
张愿觉得奇怪,于是热情地邀请他们上船看货物。可是呢,他们瞅都不瞅船上的商货,只注目那些破裂、断折的竹子,说:“这种竹子,有完好的吗?”
张愿从船舱抽出最后的一根青竹:“还有一根,要买吗?”
日本商客一看,两眼放光:“卖给我,我出二千缗钱!”
张愿一看这架势,连忙把竹子藏好,坐地起价:“这是宝竹,二千缗怎么行?至少五千缗。”
昆仑商人一听,马上说:“五千缗,我要了,咱一手交钱,一手交竹。”
两人立了约,写了合同。
昆仑商人立即命人用车子推来五千缗钱,买下那根青竹。
张愿得了钱,就问那昆仑商人:“这竹子砍下来半个月,仍然青翠不干枯,确实奇异。但是你竟然出五千缗钱买它,难道它还有别的秘密吗?”
昆仑商人说:“难道你不知道吗?这是宝枷山的聚宝竹啊!只要把它直立着浸入深水,无论是大水泽还是深水潭,水底的宝物都会自动聚拢到这青竹上。我从小听说它,在宝物图谱上看到它,没想到今天竟然有幸碰到它。与伽山宝竹相比,五千缗钱算得了什么呢?”

张愿听了,内心不免懊悔,但是宝物已经卖出,无法索回了。

后记:这是一则胡人识宝故事,与破山剑、破雾珠、青泥珠相比,我更向往这海山异竹的神韵。
我想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宝伽山,山上漫山遍野长满了青翠的宝竹,这聚宝竹浸入深水,宝物自然聚拢而来,用它撑船,提起来便是满船珍宝。
多好啊!就连神话世界里,也少有如此美好的宝物,对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洪迈《夷坚志》;刘守华 陈丽梅《中国民间故事》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4-28 18:51:44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2:海山异竹

一苇 述


古时候,温州有一位大商人,名字叫张愿。
有一回,他出海做生意,遇上了巨大的风浪。商船在大海漂浮了九天九夜,完全迷失了方向,已然不知道身在何方。

终于,风停了,浪静了,前方出现了一座大山。山峰高耸入云,漫山遍野长满了竹子。那些竹子高大修长,有棱有角,在阳光下,像碧玉一样青翠美丽。
张愿十分欢喜,命令水手停船靠岸:“这一阵风狂浪急,船上桅杆破损断裂,这竹子柔韧坚强,咱们砍它十竿上船。”他领了水手,下了船,攀上山,砍下了十根青竹,削去了枝叶,修得整整齐齐。,
这时,竹林里走出来一位白衣老者。老者的头发和胡须像白雪一样洁净,风度定静威严,像一位神仙。
张愿向他鞠躬行礼:“老仙翁,打扰了,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宝伽山,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赶紧上船吧,再晚就回不去了。”
张愿双手合十,弯腰再拜:“我们遇上风暴,迷失了道路,恐怕将要葬身鱼腹,请仙翁指点,如何才能返回故乡?”
老翁伸手指向东南方:“我派一只白鹤为你引路,跟着它,你必能重返故土。”
张愿道了谢,即刻领着水手上船,用新竹替换了残损的桅杆,然后扬起风帆,朝东南方向行驶。这一回,空中有白鹤领航,海风如意畅顺。半个月后,张愿平安回到家乡。

停了船,靠了岸,围上来一伙倭客和昆仑奴。他们望着船上的桅杆,连声叹惋:“可惜呀,真可惜!”
张愿邀请他们上船喝茶,看货物。可是呢,他们瞅都不瞅船上的商货,只注目那些破裂、断折的竹子,追问张愿:“这种竹子,你是在哪里得到的?还有完好的吗?”
“商船在海中迷失了航道,遇到一座山岛,就上去砍来十棵青竹。”张愿从船舱抽出最后的一根青竹:“还有一根,要买吗?”
领头的倭客一看,两眼放光:“卖给我,我出二千缗钱!”
张愿一看这架势,连忙把竹子藏好,坐地起价:“这是宝竹,二千缗怎么行?至少五千缗。”
一个昆仑奴马上说:“五千缗,我要了,咱一手交钱,一手交竹。”
张愿是个爽快人,当即与昆仑奴立了约,写了合同。
很快,昆仑奴命人用车子推来五千缗钱,买下那根青竹。
张愿得了钱,就问那昆仑奴:“这竹子有棱有角,砍下来半个月,仍然青翠欲滴,不干不枯,确实是奇异的。然而你竟然出五千缗钱买它,难道有别的秘密吗?”
昆仑奴说:“难道你不知道吗?这是宝枷山的聚宝竹啊!只要把它直立着浸入深水,水底的宝物就会自动聚拢到这青竹上。无论是大水泽还是深水潭,它都是寻宝的神器。我从小听说它,在宝物图谱上察看它,没想到今天竟然有幸碰到它。与伽山宝竹相比,五千缗钱算得了什么呢?”

张愿听了,内心不免懊悔,但是宝物已经卖出,无法索回了。

后记:这是一则胡人识宝故事,与破山剑、破雾珠、青泥珠相比,我更向往这海山异竹的风姿和神韵。
我想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宝伽山,山上漫山遍野长满了青翠的宝竹,这聚宝竹浸入深水,宝物自然聚拢而来,用它撑船,提起来便是满船珍宝。
多好啊!即使在神话世界里,也少有如此美好的宝物,对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洪迈《夷坚志》;刘守华 陈丽梅《中国民间故事》

2020.4.29定稿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4-29 10:21:06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3:大法师与小商贩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大法师,有个小商贩。
夏天,小商贩推着木板车,在摊档上卖西瓜。大法师穿得破破烂烂,来到小商贩跟前:“哎,老板,给我一个瓜吧,我又渴,又饿。”
“别挡着我的生意,去去去!”
“给一小片,行吗?就一小片。”
小商贩切下一片西瓜,自个儿津津有味吃起来:“瓜是我的,凭什么给你?去去去!”
大法师有点难过,就说:“给我一颗瓜籽儿,可以吧?”
小商贩吐出一颗瓜籽儿,喷到大法师脸上:“别再没完没了的,去去去!”
大法师向前走了几步,在路旁挖了一个坑,把西瓜籽儿埋进去。然后他解下葫芦,拔开塞子,一葫芦酒浇下去,绿芽儿“蹭蹭蹭”冒出来,藤蔓儿仿佛跳舞似的,越长越欢畅,一忽儿工夫,开出一片水灵灵的西瓜花。
大伙儿纷纷围上来,一个说:“长得真快呀,能结西瓜吗?”
一个说:“瞧,花谢啦!结西瓜啦!”
就那么眨眨眼的工夫,藤蔓上结满了硕大的西瓜,绿油油,脆生生,看得人直流口水。大法师摘下西瓜,一个接一个分给围观的人:“不争不抢,见者有份。”
大伙儿破开西瓜,水津津,甜滋滋,真好吃呀!
小商贩凑过来看热闹,越看越惊奇。
大法师摘下最大的西瓜,分给他:“来来来,这个给你。”
小商贩欢喜得眉开眼笑:“好瓜好瓜,多谢多谢!”
他抱着大西瓜,回到自己的摊档,傻眼了:车子空荡荡的,一个西瓜也没有。
西瓜哪里去了呢?

秋天,小商贩推着木板车,在摊档上卖秋梨。秋梨又甜又香,价格老贵老贵的。大法师摇着破蒲扇,来到车子跟前:“给我一个梨子吧,我又渴,又饿。”
“别挡了我的生意,去去去!”
“给个小的嘛,最小那个也行。”
小商贩挑了一个小秋梨,自个儿吃起来:“梨子是我的,凭什么给你?去去去!”
大法师有点难过:“给我一颗梨籽儿,可以吧?”
小商贩听了这话,觉得有点儿熟悉,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点儿难过。但他没有多想,一口吐出个梨籽儿,喷到大法师脸上:“别再没完没了的,去去去!”
大法师向前走了几步,在路旁挖了一个坑,把梨籽儿埋进去。然后他解开葫芦,拔开塞子,一葫芦酒浇下去,绿芽儿“蹭蹭蹭”冒出来,小苗儿仿佛跳舞似的,越长越欢畅,不一会儿,长成一棵粗壮的梨树,比大法师还要高一点儿。一忽儿工夫,开出一树水灵灵的梨花。
大伙儿纷纷围上来,一个说:“长得真快呀,能结梨子吗?”
一个说:“瞧,花谢啦,结梨子啦!”
就那么眨眨眼的工夫,树上结满了硕大芳香的秋梨,黄澄澄,脆生生,看得人直流口水。大法师摘下秋梨,一个接一个分给围观的人:“不争不抢,见者有份。”
大伙儿咬开秋梨,水津津,甜滋滋,真好吃呀!
小商贩凑过来看热闹,越看越惊奇
大法师摘下最大的秋梨,分给他:“来来来,这个给你。”
小商贩欢喜得眉开眼笑:“好梨好梨,多谢多谢!”
他揣着大梨子,回到自己的摊档,傻眼了:梨子没有了,车子也不见了。
“哇”一声,小商贩大哭起来。

大法师把小商贩招到跟前,交给他一把斧子:“哎,别哭了。来来来,这棵树送给你,这把斧子也给你。”
小商贩一边哭,一边砍那棵树。
斧子钝极了,树身硬得像生铁。小商贩从中午砍到黄昏,人们全散了,月亮升上柳梢头,黄澄澄的,像个香饼子。
小商贩砍下最后一斧,梨树终于断了,倒在地上,却又跳起来,变成了一辆木板车。
哎呀,太奇怪了,可不是他丢失了那一辆吗?
小商贩把钝斧子放上木板车,把车子拉回家。
回到家,铁斧子竟然变成了金斧子。
吃晚饭时,小商贩对他的老母亲说:“这一回,我认得那个乞丐了,他肯定是神仙。下回他再来讨果子呢,我一定把最好的给他。”
可是呢,小商贩再也没有遇上那位大法师——有时候,会有乞丐来讨果子,他会把好果子施舍出来。
后来,一直到老,他的生意都很好。

后记:前几年,我读《搜神记》,读到徐光种瓜,想到《聊斋》的种梨,莫名地高兴,于是把故事讲给孩子听。
讲呀讲,讲成了这个样子——瞧,这是不是地道的童话的样子?

本故事参考资料:干宝《搜神记》之《徐光种瓜》;蒲松龄《聊斋》之《种梨》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5-04 14:33:09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4:花神的朱幡

一苇 述

大唐天宝年间,洛阳有一位崔玄微处士,他有一座大宅子,宅子里有一座大花园。
清泉从山上蜿蜒流下,一入花园,就欢畅地唱起歌来。为什么呢?因为花园太美了。静水里开着莲花,岸边长满菖蒲,大片大片的香石竹和忘忧草平铺在地面上,越过墙头的高树也在开花,一团团一簇簇,芬芳馥郁,花香沁人心脾。
泉水在花园汇成一个湖,崔处士在湖心筑了一座石船,取名“香洲舫”,每逢宾客来访,他就在舫中设宴款待。

有一回,崔处士上嵩山采药,足足去了一年才回来。
回到家,家中幽静闲雅,园里花木繁茂,碧绿的野草长上台阶,花朵一丛丛在窗格上绽放。那一夜,崔处士内心喜悦,春月照进卧室,他披衣起床,沿着花园小径,走到草木深处。
走近香洲舫,空气芬芳馥郁,他看见十一位女子坐在月亮下,正在饮酒、谈诗,她们体态曼妙多姿,笑语像花瓣一样柔弱轻盈。
崔处士走近她们,敲了敲门廊。
手执梅花的女子站起身,向他致意:“噢,崔处士来了,让我们点亮花灯。”
十一位女子一个接一个走向灯柱,她们伸出手掌,掌心即刻生出璀璨的花灯,她们绕着香洲舫,把花灯一盏盏挂在灯柱上。她们手上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花灯,挂上去一盏,又生出来一盏。
不一会儿,所有的灯柱都亮了,灯光柔和悦目,使人心旷神怡,崔处士坐在灯下,仿佛置身宫殿,又仿佛置身仙境。
“你们是谁?”
“我是花仙子,是处士的邻居,今宵暂借香洲舫相聚,聚齐了就去拜访风神。”
十一位女子唱着歌,围绕着崔处士,跳起舞来。

正月梅花雪里香,
二月兰花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玉簪头上戴,
八月桂花满树黄,
九月菊花当风舞,
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十二月腊梅傲冰霜。

在歌声中,腊梅仙子来了,她身上披着白雪纱衫,手上提着澄黄花灯,加入到十二月花的舞蹈中。
一曲终了,忽然刮过一阵狂风,所有的花灯全熄灭了。
那会儿,一位高大的妇人乘着风,来到花仙子中间,她身披深紫色披风,神情严峻,动作轻佻,环顾一圈之后,突然高声吆喝:“大胆的小妮子,怎么一味向凡人献殷勤,却不来风神家进贡?”
十二位花仙子急忙上前赔礼,向那妇人呈献花茶和果酒:“封十八姨息怒!我们姐妹只是暂时在此等待,聚齐了就到风神家拜访。”
“哼,你们不是早聚齐了吗?”
那封十八姨一拂衣袖,把酒坛打落在地,酒浆四溅,弄污了花仙姐妹的衣裙。
花仙子们大惊失色,桃花仙子急忙上前跪下,流着泪哀求:“今宵多有怠慢。明天晚上,花家姐妹定将尽早备好礼品,到府上拜望列位风神,还请十八姨多多宽恕。”
“明晚再说吧!”
封十八姨傲慢地冷笑,拂袖而去。一阵恶风卷地而过,香洲舫的瓦片像树叶一样被掀起,“噼噼啪啪”碎了一地。

就着月色,崔处士温柔地打扫香洲舫,把灯柱上的花灯一盏一盏再次点亮。
十二位花仙子梳好被风吹乱的头发,整理脏污的衣裙,满脸愁容。
兰花仙子哭了:“花茶和果酒全毁了,明天哪有礼品可以呈献呢?”
蔷薇仙子抹干眼泪:“风神仗着强力欺压我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难道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吗?”
石榴仙子站起身,激愤地说:“恶风喜怒无常,祈求她手下留情不过是以卵击石,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吗?”
荷花仙子说:“与其自取其辱,不如向仁者求救。我曾听读书人说,仁者能以笔墨驱镇恶风。”
于是,十二位花仙子一齐来到崔处士面前,向他深深鞠躬:“处士,你愿意庇护我们吗?”
崔处士起身还礼:“当然愿意。不过,我是凡人,能做什么呢?”
梅花仙子说:“请处士制作一面朱幡,在上面描画太阳、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五颗星辰,再在朱幡的底部,描画大地的山脉和湖水的波痕。等到本月二十一日清晨,东风初起的时辰,你把朱幡插上东墙,我们就能得到庇护。”
于是,崔处士开始制作朱幡。
他订做了一段最好的红绸,在上面细细描画出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颗星辰的轮廓,请洛阳最出色的绣娘用金线绣出来。然后,他在日月星辰之下,画出一道道山脉和水痕。
朱幡制好,就到了三月二十一日。那天清晨,东风初起,崔处士亲自搬来云梯,把朱幡高高插上东墙。
那一日,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洛阳城飞沙走石,大树折断,花叶凋残。惟有崔处士的花园依然花鲜叶美,完好无损。

从那一年起,崔处士每年制作一面朱幡,在立春那天插上东墙。他的花园成了洛阳城最美的花园,比皇帝的花园更值得游赏。
崔处士庇护他的花直到老去。
去世后,他手执朱幡,成了百花的守护神。

后记:远古中华神话有很多位风神,形象天真自然,像自然风一样亲切迷人。然而唐代故事中的这位封十八姨,却是风神家族中辣手摧花的可恶妇人——这位风神并非原生之物,她是中古神话的产物,出现在温室花卉被栽培以后。
而崔玄微处士,想必是花卉栽培者(护花使者)的缩影。百花美好,即使用尽一生去爱惜,也是值得的。

本故事参考资料:陈蒲清《中国古代童话鉴赏》;段成式《酉阳杂俎》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5-22 16:25:56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5:白无常和黑无常

一苇 述

阎王爷旗下有八员猛将,他们是:文判官、武判官、牛头、马面、枷爷、锁爷、白无常和黑无常。
白无常就是谢将军,原名谢必安,意思是酬谢神明一定能得平安,世人尊称他为“七爷”,因他个子高,也称“长爷”。白无常身高一丈四尺,身材清瘦,脸色惨白,口中吐出一条长长的舌头,笑逐颜开。他头戴一顶白色高帽,上面写着“一见生财”四个大字。
黑无常就是范将军,原名范无咎,意思是不伤天害理就能安宁无咎,若是犯罪作恶必定不能得救,世人尊称他为“八爷”,因他个子矮,也称“短爷”。黑无常身高五尺,身材壮实,脸色漆黑,相貌凶悍,令人望而生畏。他头戴一顶黑色高帽,上面写着“天下太平”四个大字。

生前,谢必安和范无咎在衙门当差,两人嫉恶如仇,性情投契,他们一次次合作追捕逃犯,风里来雨里去,出生入死,情同手足。
有一回,两人领了任务,约定在南台桥会合。刚到桥头,忽然风起云涌,眼看要下雨,谢必安叮嘱范无咎:“我腿脚长,这就回家去取伞。老范,你在桥下等我,咱俩不见不散。”
没想到,谢必安一走,大雨倾盆落下,河水一尺尺暴涨起来。怎么办呢?是留在南台桥下等待,还是跑到别处避水?
范无咎心想:“如果老谢冒雨前来,却见不到我,一定会急死。算了,管它水来还是火来,君子言而有信,说好在这桥下等待,就要在这桥下等待。”
他坚定了心志,就安心在南台桥下等待。
山洪越来越急,风浪越来越猛,突然,一阵狂涛袭来,把范无咎卷入水中,淹死了。
谢必安取了伞赶回来,只见洪水湍急,范无救已经失去了踪影,他高声呼唤:“老范!老范!你在哪里?”
可是,哪里有回应呢?
一直唤到风停雨息,山洪退却,天色昏暗,南台桥底下来了范无咎的鬼魂:“老谢,对不住了,以后再也不能跟你一起去捉贼了。我原本在桥下等你,无奈水凶浪急,把我冲走、淹死了。现在前来跟你说一声,就要到地府去报到了。老谢,就此别过了!”
听了这话,谢必安泪如泉涌:“老范,咱俩说好一起走的,怎么能让你独自上路呢?”
他解下腰带,套住自己的脖子,吊死在桥柱上。
就这样,谢必安也成了鬼魂,和范无咎一起,下到地府森罗殿,来到阎王爷面前。

阎王爷见他们情深义重,恪守信约,被深深感动了,于是封他们为拘魂大将军,谢必安为“白无常”,范无咎为“黑无常”,专门负责勾拘魂魄,赏善罚恶。
在地府,谢将军和范将军延续了深挚的友情,他们总是一起执行公务,形影不离。有时候,白无常谢将军会戴起“一见生财”的高帽子,独自在月亮下漫步。走夜路的人看见他,如果心中不生恐惧,就不会有危险——要是勇敢地向他扔石头呢,他会掏出身上的金砖银砖、珍珠宝石砸你,砸完他会掉头跑走,然后你就发财了。
黑白无常铁面无私,然而仍然葆有人情味。在勾魂的时候,看到失去孩子的母亲悲伤绝望,他们会放那可怜的孩子还阳半刻,即使被阎王爷责打,也绝不后悔。

后记:“桥下守约”故事先秦《庄子》已有记载,原文如此:“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这个故事彰显了中华先民对于信约的重视。
《论语》也说到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是对信约的同一种重视。
后世神话把这个故事迁移到黑白无常身上,也是大有深意的。生命短暂,人世无常——在命运面前,人能做什么呢?惟有在这无常中信守成约罢了。

本故事参考资料:鲁迅《朝花夕拾》之《无常》;《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之《七爷八爷》;百度百科《黑白无常》;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5-24 11:35:48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6:河蚌和鹬鸟

一苇 述


有个河蚌,阳春三月,躺在河滩晒太阳。
春风和煦,春阳温暖,河蚌的蚌壳越舒越开,肉身完全地裸露在新鲜的空气中。
好惬意呀!
那会儿,有只鹬鸟,从水草丛中慢悠悠踱步过来。它脚步那样轻盈,姿态那样优雅,以致于河蚌丝毫也没有提防。
来到河蚌跟前,鹬鸟猛力一啄。哈哈,不偏不倚,那鹬鸟啄住了肥美的蚌肉!
“啊呀,好痛!”河蚌即刻合起蚌壳,紧紧地钳住鹬鸟的喙部。
河蚌和鹬鸟在滩涂上奋力挣扎,拼命缠斗。鹬鸟累了,劝河蚌说:“河蚌,你先松开蚌壳,怎么样?要不然,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这河滩上将有一个死蚌了。”
可是,河蚌怎么肯松开呢?它气喘吁吁,反击说:“鹬鸟,为什么你不先放开呢?这样下去,你今天出不来,明天出不来,这河岸上将有一只死鹬了。”
河蚌和鹬鸟都不肯放开对方,直到天色昏黄,直到精疲力竭。
一位渔夫从河岸路过,把河蚌和鹬鸟一起捉住,带回家中。
那天的晚餐真丰盛呀!渔夫一家子,既吃了鲜美的鹬鸟肉,又喝了鲜美的河蚌汤。

后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一则著名的古中国寓言,情节精美,寓意深刻,它被记载在《战国策》上,用来喻指国家之间的军事形势。
作为对军事与政治一窍不通的故事爱好者,我不禁想像它更质朴的原貌,在被《战国策》记载之前,在民间,在乡下,在祖父与孩子的相处里,这个故事是如何以童话的面目流传的呢?
会是这么个样子吗?

本故事参考资料:《战国策》;胡进庆动画片《鹬蚌相争》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5-24 21:51:56 +0800 CST  
中国故事之447:皇帝想吃小豆腐

一苇 述

从前有一个皇帝,在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有一回打了败仗,躲进深山避难。
在幽暗的深洞待了七天七夜,干粮吃完了,水喝光了,他饿得两眼昏花,跌跌撞撞来到一个村落,敲开了一户农家小院的柴门。
屋子里有一位老婆婆,见他面黄肌瘦,就端出一碗小豆腐、一盘高粱饼子给他吃。
他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食物,流着泪向老婆婆道谢:“如果我能活下来,日后定当以万两黄金报答这一饭之恩。”

后来,他南征北战,战无不胜,终于披上龙袍,当上了皇帝。
坐上龙床,每天山珍海味,啃了熊掌嚼鹿茸,吃了龙肝吸凤髓,时日一长,他渐渐厌倦了所有的食物,觉得天下名菜都没有味道。
皇帝茶饭不思,生起病来。
一天晚上,他午夜梦回,忽然想起那年那日,那个不知名的小山村,那位无比慈和的婆婆,那碗无比鲜美的小豆腐。深深的黑夜里,皇帝别无所求,只想吃一碗那样的小豆腐。他想得涎水直流,天一亮,马上召来御厨:“我命令你,马上做一碗地道的山野小豆腐!”
对于一位大国御厨来说,这算什么难事呢?
御厨磨了一碗豆糊,到御菜园采摘来新鲜的萝卜缨子、荠荠菜、茼蒿,点起炉火,开锅烹调。不多一会儿,小豆腐烧好了,送到皇帝面前。
皇帝吃了一口,即刻吐了出来。他怒火冲天,猛拍桌子:“来人啊,把这厨子拉下去,斩了!”
“且慢。”御厨说,“我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不能死。”
皇帝想了想,叹息一声,收回了处死厨师的命令。然后他一五一十把当年吃小豆腐的故事讲给御厨听。讲完故事,他对御厨说:“你身为大国御厨,烧菜的手艺比山野老婆婆差了十万八千里,就算我不杀你,难道你不会羞愧死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拜访那位婆婆呢?我去向她学手艺,你呢,正好去报她的恩情。”

于是,皇帝领着御厨,带了一队军马,载着一万两黄金,来到老婆婆的小院子。
皇帝说:“老婆婆,当年的饭实在太好吃,我一直没有忘记。请你照式照样,烧一碗小豆腐吧!”
老婆婆没有说话,默默地磨了一盘豆糊糊,到野地摘了一把野菜,点燃灶火,烧了一盘小豆腐,给皇帝装了一碗,给御厨装了一碗,给自己也装了一碗。
皇帝双手颤抖,他慢慢地吃,细细地品,若有所思:“婆婆,小豆腐不如从前美味了,为什么呢?”
老婆婆坐在皇帝对面,注视他的眼睛:“乡间有一句俗谚:‘饥来吃糠甜如蜜,饱来喝蜜蜜不甜。’——你明白么?这小豆腐的滋味没有变,变的是你呀!”
皇帝默默吃完那碗小豆腐,很奇怪,他的厌食症就这样被治好了。

后记:“饥来吃糠甜如蜜,饱来喝蜜蜜不甜”——饥饿是最好的调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完这个故事,你的厌食症以及厌学症,被治好的吗?
愿你永远葆有饥渴的感觉,以及对知识、智慧的渴求。

本故事参考资料:贺嘉 黄柏《中国民间故事选粹》;元各《赵匡胤吃小豆腐》;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 涉江采芙蕖  发布于 2020-05-26 18:51:30 +0800 CST  

楼主:涉江采芙蕖

字数:1005020

发表时间:2015-04-07 19:0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27 10:31:20 +0800 CST

评论数:13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