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弘扬的读书风景



不记得从何时开始,国人开始关注一个叫“国际读书日”的日子,临近此日,常有很多记者赶去地铁拍读书的人,举着摄像机拦在路上,追问路人最近读什么书了,一年读几本书。电视上有读书主题晚会,明星带头朗诵,各级官员轮番上台讲话,读书一时间成了值得万民相庆的大事。

前些日子,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在纽约地铁偷偷放了一些书,供地铁乘客随意拿取,我国某些机构马上效仿,请了一些国内明星在地铁车厢内放了很多书,免费送给有缘的乘客。成了新闻热点。用读书做事件营销,既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又不失高雅的品味。乃至一些节目,请明星来念念书,读读信,也成了热门节目。

以上种种事件,似乎说明了社会对读书的重视和提倡,普通民众对读书日渐热爱。在这些活动宣传中无一例外都提到一个共同目的——弘扬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当然谁也不能说,也不敢说是坏事。这个世界上人各有爱好,自己的爱好不足与外人道,别人的爱好最好也不要乱发表意见,一是尊重他人,二,也是一个人具有一定情商的表现。因为很多人的爱好对其他人而言不可理喻的,假如你一定要对方发表对自己爱好的意见,他要么是违心奉承,要么说出来的话恐怕你不太爱听了。但有些爱好却可以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你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不必担心听到不同意见,反而常常收获赞美与鼓励。读书就是这样一种又普世、又堂皇的爱好。虽然有些人并不经常读书,但对于读书行为却始终是体膜拜之,心向往之的态度,虽未必经常读书,却都要承认读书是一件有益而且高尚的事。所以弘扬阅读一定是一件值得拍手称快,倾情赞颂的事,尤其像我这种,平时也读点闲书的人,为了彰显自身的勤奋和品味,更该不遗余力地支持。

但在内心深处,我隐隐有些不安。在中国大陆的语境里,很多东西一旦进入需要“弘扬”的层面,往往已奄然欲毙。比如京剧要弘扬,路边扶摔倒的老人要弘扬,老人摔倒了,讲道德不讹诈路人也要弘扬,开饭馆的人常年不用“地沟油”做菜也值得弘扬。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大体上越缺什么,越强调什么。

读书到了被“弘扬”的地步,只怕读书这件事在我国真的已衰微不堪了。社交媒体里常能看人晒读书、晒书店、晒自己在咖啡馆看书,有人评最美书店,有人号称发现了最美图书馆(不知道最美的标准是怎么定出来的?),还有人为了去某名人开的图书馆,不辞辛苦,走上半天路,就为了感受一下图书馆的氛围。但我并不觉得读书经此一番旌扬,已蔚然成风。如今谈读书、晒读书姿态的人恐怕比读书的人多。一群晒书店照片的人,总要说书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云云,但我不知道,看了风景,拍了书架之后再摆pose自拍,赶紧发了微博、微信之后,你是不是也买了本书走?据我所知,有些人是自拍之后就走了,有些会站在那里,随意翻看,但在最后走过书店收款台时,往往两手空空,似乎一涉及钱的问题,“风景”就不那么纯粹了。可惜的是,书店的风景需要靠房租、水电、装修来维护,一干书店的工作人员也等着养家糊口,“风景”并不能让书店老板和员工当饭吃,买了书,书店才有利润,总不能像某些风景区内的私人小店,进入内部拍照要收拍照费(虽然这也不失为盈利之道,但听上去总好像有辱斯文)。没人买书,一家家的“风景”就逐渐消隐了。台湾出版人陈颖青在多年前的一本书里讲了个故事:台湾一家老书店要倒闭了,引起社会轰动,一时间门庭若市,读客如潮。如果之前能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只怕这家书店也不会倒闭。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不是要倒闭,就得不到如此多的关注,正如读书如果不是泛人问津,又何必靠作秀来“弘扬”。剩下的一些书店“风景”,或者如台湾诚品这样的,托庇在房地产的屋檐下,或者如雕刻时光、单向街,卖咖啡、搞情调、做活动,不能把卖书当做立身之本,要搞多种经营才能续命。

说了这么多,要说到自己了。我已经很久不去书店了。偶尔去,也是为了参加某些书店内的活动,或者偶然路过,无事闲逛。我记得上次在书店买书大约是七八年前,在宇宙中心五道口的万圣书园,买了一本野夫的《尘世·挽歌》。自从用上网络,有了电子商务,这十多年来,我虽然每年还偶尔买几本书看看,但多数是从各个网上书店订货。在书店买的书,现在拼命追忆,数量也只能按个位来计算。毕竟,网上书店有折扣,还不用我辛苦跑路,自有快递小哥(现在似乎还有快递老妹了)送上门来。买来的书,无论收藏还是阅读,和书买自实体书店或网络书店并没有关系,书店也不是弱势群体,需要公益救助,如果为了拯救读书,就要救助书店,也是政府该从减税、补贴等方面上施以援手。既然“买书”是一种市场行为,我又不是王思聪,当然需要衡量性价比。

所以如果在书店喝杯咖啡,拍张照片,再让我背诵个徐志摩说、泰戈尔说、白岩松说、王朔说之类,我觉得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说这就算读书的成就,能产生极大的功效,到底有些心虚。读书不该是一件仅限于作秀的形式,或者干脆作为一种高尚理想,仅仅用于赞颂,并不适合于施行。就像多数教徒不但不会殉教,甚至连大部分戒律也没准备恪守,假如一定让人一年从头到尾读十五本书,即便“全民阅读”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估计很多人也宁愿离开“全民”的行列。

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但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阐明。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说明白的:读书靠敲锣打鼓彩旗飘飘,超市大促销一样推广弘扬肯定不太靠谱。就算令你神魂颠倒的“小鲜肉”念了一段掐头去尾的文章,你也未必就肯买本书看。
对于读书的姿态,有时大可不必在意。书店如果只能当成“风景”,索性就像风景区一样赚钱,有何不可?纸质书到底挡不住电子书的汹汹来势,用手机看书又有何妨?宗教的仪式不过是为不谙教义的人营造威严崇伟的氛围,令你心生畏惧或敬仰,从而俯首帖耳。如果你已虔心皈依,只要勇猛精进就好了,何必拘泥形式。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7-04-22 18:44:00 +0800 CST  

楼主:潇湘夜语

字数:2349

发表时间:2017-04-23 02: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29 21:55:06 +0800 CST

评论数: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