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名字

@春风san郎 96楼 2013-05-21 10:13:26
老贾的东西太阴柔,而且阴得腻腻歪歪的,这可能是同他本人的性格和身体状况有关吧~~
-----------------------------
有腐气,而散文有盗古之嫌,我在一帖里提过:

以天干地支标记年份,或孤身一人,或呼朋引类,于山水园林之间,街衢里弄之中,行仿古之事,运仿古之思,发仿古之感慨,而在人情世态上,也多作仿古的描述,这就是贾平凹的文章。比如,白霜染地,邀友携酒,走廊穿亭,绕池越台,乘船泛湖,游园访菊,酒未三巡,墨菊大开,湖上归来,有清洁工半文半白地笑而曰:“噫,这花是等待你们开呢。”这让人想起张岱。再比如,旅游某地,入店沽酒,人要两毛,却给一元四,还理论说:“清静值一角,山明值一角,水秀值一角,空气新鲜值八角,余下一角,买得吾之高兴也。”让人想起一些古时文人的作派。而把清人刘熙载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拿来,编个故事,扩而大之,这就又是贾平凹的《丑石》。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贾平凹的《笑口常开》,文章由十九个小故事组成了十九个“乐而开笑”,其中有些个故事让人看着眼熟。比如,以京广大铁路为界,把中国划为东西两大部分,有一个故事在东半区内是这样讲的:两人入厕,全忘带纸,见地上脏纸一块,都想拿来用,又都不好意思,就都蹲着,牛犟起来,其中一位,家人见他久久不归,便打发孩子来看,那人冲孩子喊:“去,回家拿块大饼子来,我跟他靠!”这故事越过京广铁路,到了贾平凹那里,孩子被删去了,变成了一个拾废纸的,铁条一点,将废纸扔到垃圾筐里,背走了。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0:40:36 +0800 CST  
曾以为贾平凹的《笑口常开》是他难得的一篇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品,谁知后来发现,他只不过是把金圣叹的三十三个“不亦快哉”变成了十九个“乐而开笑”。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0:42:29 +0800 CST  
@江南有紫衣 94楼 2013-05-21 09:41:41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___________
这贴挺有意思的,认真的看了一遍。
尤其三郎和老孟对口那一段有意思。
基本上同意这个观点:
如果是普通话,应该读陈寅恪(客),这个不错,不要让读却的人 有些许文化的傲慢;
如果读成陈寅恪(却),表明此君从俗,原来也是亲友弟子的约定而已,约定成俗,于是流变至今。
那么,以后读陈寅恪(客)的是否......
-----------------------------
哈,问紫衣好!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0:51:19 +0800 CST  
@清扬婉兮阿湄 101楼 2013-05-21 10:50:00
不错,就是这个阴而腐。
散文我比较喜欢,确实有才,但小说读着读着会有不耐,虽然,依旧,要承认他的创作水准。
-----------------------------
公平地说,他的一些散文随笔还是不错的,能侃,见些功夫。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1:02:33 +0800 CST  
@春风san郎 103楼 2013-05-21 10:57:31
老贾玩的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中的下乘,学魏晋而得其嘴脸~~~
-----------------------------
说到我心里去了,点穴了。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1:04:28 +0800 CST  
读贾平凹读腻了,听这歌挺好。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1:38:52 +0800 CST  
陈寅恪当年若能听听这些,也许会年轻些吧。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3:09:51 +0800 CST  
@春风san郎 110楼 2013-05-21 13:47:36
雷鬼乐任何时候听,心情都会好上那么一点点~~
有时候我们中国人真的得学学黑哥们或者阿三哥,穷得都光屁股了也不耽误人家载歌载舞,都被锁着铁链在棉花地里摘棉花了还能拍着手转着圈唱歌~~
苦难不能忘,但也不用老是一脸大便样在那玩深沉或哭诉吧,像那谁谁谁~~~
-----------------------------
我这附近有外教,常从窗外缓台上走过,黑人走路不一样,脚上常像有弹簧,有走着唱的,即使跑调,也好像世界就他一个,蛮高兴。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3:57:10 +0800 CST  
在《咬文嚼字》中看到了这个: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5:00:42 +0800 CST  
这个作者我感觉霸道了,拿“通知”来压。旧日报纸上还有人对“卡拉OD”、“VCD”看不来,说看到这些字母就像吃饭吃了沙子,非要除掉不可。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5:23:46 +0800 CST  
怎么搞的,生生把个“卡拉OK”打成“卡拉OD”了,怪不得有人生气,不会外语就是不行,谁要跟我要这东西,我哪找去。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5:36:34 +0800 CST  
虽然碰不着贾不凹,我是乱读,见着叫他贾平wa的我就读wa,见着叫他贾平ao的我就读ao,反正知道说的是哪个人就完了。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1 18:38:53 +0800 CST  
@孟庆德 98楼 2013-05-21 10:42:29
曾以为贾平凹的《笑口常开》是他难得的一篇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品,谁知后来发现,他只不过是把金圣叹的三十三个“不亦快哉”变成了十九个“乐而开笑”。
-----------------------------
@四季之人 118楼 2013-05-21 19:04:40
最后一段很恶心,是酱紫滴:
“写完《笑口常开》草稿,去吸一根烟,返身要誊写时,草稿不见了,妻说:“是不是一大页写过的纸,我上厕所用了。”惊呼:“那是一篇散 文!”妻说:“白纸舍不得用,我只说写过的纸就没用了。”急奔厕所, 幸而虽臭但未全湿,捂鼻子抄出一份,不禁乐而开笑。”
-----------------------------
哈,捂着鼻子读吧。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2 10:42:31 +0800 CST  
@楚些 119楼 2013-05-21 20:44:15
嗯,我也读过一篇文章,讲述恪字的读音,文章的意见是从客家话为立足点,力证这个字读音为克。
-----------------------------
这个没见过。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2 10:43:56 +0800 CST  
各有胜场吧。
要从文字上看,我读钱锺书更受用。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3 18:32:21 +0800 CST  
看陈寅恪致胡适信,记忆也有一错再错的时候,甚至乞胡适“勿以示人”。但盲而能述,记忆力和钱锺书大概有的一比,我羡慕记忆力好的,我记忆力不好,看书就像熊瞎子掰苞米,沮丧。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4 10:10:50 +0800 CST  
钱锺书更多的似乎是文艺,相比之下,陈寅恪似更多学术味道。我乱说,一种感觉。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4 11:16:19 +0800 CST  
@春风san郎 131楼 2013-05-24 11:19:13
老孟,你没感觉错,老钱的主要学术方向就是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
-----------------------------
那我就踏实了,我顶多就一文艺老青年,看钱锺书比较顺溜,喜欢他那些闪亮的碎片,随处可以切入,看陈寅恪就得令自己啃,所以啃得不多。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4 11:23:56 +0800 CST  
@春风san郎 134楼 2013-05-24 11:25:41
看老陈,可以从《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开始,那本相对好读~~~
-----------------------------
谢三郎!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4 11:27:49 +0800 CST  
不怕累眼的话,网上有PDF版的,软件齐全的话,还可以划道道,写书边。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25 09:04:12 +0800 CST  

楼主:孟庆德

字数:10027

发表时间:2013-05-13 19: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11 23:40:55 +0800 CST

评论数:2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