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名字

一些老东北人的舌头有点懒,在以r为声母的字那里往往不肯翘一下,r都变成了y,“人”说成“银”,“日”说成“亿”,“任务”的“任”说成“印”。“任”在姓氏上读如“人”,许多人却又不知道,不知怎么转了音,往回拐了一下,有任姓大夫,硬被叫成“尹大夫”,叫得久了,大夫本人也只好听之任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陈寅恪的名字火起来了,火是火了,人虽作古,还不能算古人,陈寅恪的“恪”字的读法却弄不清了。“恪”字本身很简单,原只有一个音,读如“客”,到了陈寅恪这里,却复杂了,硬是多出一个音,被读成“却”了。

东北人舌头懒,把“恪”读成“却”的却是舍了容易就麻烦,读“恪”,舌根稍一用力就出来了,读“却”,却是嘴唇也要用力。据说陈寅恪的夫人、女儿、助手和学生无一不是念“恪”为“却”的(参见蔡鸿生《仰望陈寅恪》),人家家里人都这么念,助手和学生自然也得跟着这么念,这倒是读“却”才对的有力证明,我不明白的是,莫非陈寅恪的家人说不出“恪”音,竟至于说成“却”了?“恪”原作“愙”,形似近“悫”,由“愙”而想到“悫”,是以读错了?却也未必吧。

“恪”原只有一个读音,这就更麻烦,总不能因为有人读错,就要让“恪”字在字典上多一个读音。于是,讨论的文章也不断出现,就我所见,黄延复先生的那篇《陈寅恪先生怎样读自己的名字》可以终结这个问题,他在文章中搬《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搬教授学者的书信和回忆文章,搬陈寅恪亲朋故旧的亲口所讲,甚至搬出陈寅恪来让他自己说话,最后证明,读“恪”,不读“却”。有力的例子不用多,两个就够。一自证:陈寅恪1940年致牛津大学的亲笔英文信落款是“Yinkoh”;一旁证,是这样:

笔者前些年曾因事往访清华图书馆元老毕树棠先生(已故),谈话间提到了陈先生的名字,他用浓浓的胶东口音说出“陈寅ker”三字。当时我很诧异,因为他当年同包括陈先生在内的一批清华老前辈都“过从甚密”。我问他为什么不跟着大家读“què”或“quó”?他说他曾经问过陈先生,陈先生告诉他“恪”应读“ke”音;他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què你不予以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

陈寅恪是不会让文字屈从于大家的误读的,但他也和那位任姓大夫一样拿大家没办法,总不能没完没了随时更正大家的叫法,从黄延复先生的文章看,就连专搞语言文字研究的王力先生也说:“这字本来应该读‘kè’,但在陈先生的名字中,大家都读què,所以我也跟着这么读了。”陈寅恪也不会去笑王力先生,说你这个搞语言文字研究的怎么也这样。

要是抠点字眼,《陈寅恪先生怎样读自己的名字》这个标题似也可嘀咕一下。名字,现在一般是连名带姓笼统着说的,问一声叫什么什么名字,便连名带姓张三李四地报上来,但名与字原是两分的,《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孔颖达《疏》:“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字”者,“人之表字”也,“在本名外所取与本名意义相关之另一名字”也,古人如苏轼,字子瞻,今人如上面提到的王力先生,姓王名力字了一。

在讨论陈寅恪名字和介绍陈寅恪事迹的文章中,几乎看不到有人提到陈寅恪的字,陈寅恪却是有字的,他出生时恰有一位名叫熊鹤村的老人去他家,祖父就给他拟字“鹤寿”,此事载于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不知为什么,陈寅恪从没用过这个字。

陈寅恪有大哥衡恪,二哥隆恪,还有个弟弟叫登恪,叔伯兄弟的名后也都是一“恪”字,也许他们家和“孔孟颜曾”家一样,名上也要排辈,到他们这辈,排到“恪”字,却不知亲族中人把那些名字都怎么念。若是排辈,这个“恪”字便是必须的,只表示辈分的意思,陈寅恪生于寅年,他祖母就在“陈”与“恪”之间放一“寅”字,除去表示出生之年,似乎没别的意思,跟“恪”字似也没有什么意义关系,名字在陈寅恪那里,还就是个符号了。进一步看,“鹤寿”的字与“寅恪”这个名似也够不上“与本名意义相关之另一名字”的意思,陈寅恪不用这个字,原因可能也就在这里吧。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3 11:29:00 +0800 CST  
@草桥关 2楼 2013-05-13 16:33:48
@孟庆德
——————
江西话说“确实”,发音为kosi,确的读音与四川话脑壳的壳同音。恪读ke,那么陈先生之名用家乡话读就是“陈寅
-----------------------------
我也怀疑问题可能出在方言口语上头。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3 17:23:06 +0800 CST  
@啪啪大王 3楼 2013-05-13 16:49:40
据说晚年老头子后悔没去香港还是台湾,是不是真的?

-----------------------------
据有的资料说,陈寅恪的妻子早曾劝他走,他没听,后来后悔了,写《柳如是别传》就为表惭愧,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意思。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3 17:25:22 +0800 CST  
@关粉儿 4楼 2013-05-13 16:58:50
前些年注意过这个问题,当时还在搜狗输入法上试了试,输入“chenyinque”,排名第一的就是陈寅恪,输入“chenyinke”陈寅恪就排名第二了,别的输入法没试过
-----------------------------
这个有意思,可见错得结实。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3 17:26:42 +0800 CST  
啪啪大王 3楼 2013-05-13 16:49:40
据说晚年老头子后悔没去香港还是台湾,是不是真的?
-----------------------------
孟庆德 7楼 2013-05-13 17:25:22
据有的资料说,陈寅恪的妻子早曾劝他走,他没听,后来后悔了,写《柳如是别传》就为表惭愧,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意思。
-----------------------------
@关粉儿 9楼 2013-05-13 17:34:48
他这种故国情怀重一点儿的人当时选择去了,老来估计也是后悔
人嘛只能经历一种,没经历的,就算稍差一点儿的都会觉得美好,更别提好一点儿的
-----------------------------
想起弗洛斯特那首《未曾选择的路》了,怪不得古人歧路哭,选择也是要命的事。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3 18:39:23 +0800 CST  
@流风回飞雪 10楼 2013-05-13 18:15:33
我一直念ke来着,直到后来南昌大学的朋友应该念que,说陈先生是他们的首任校长,念que不会错。我想,既然这样,那就念que吧,但也是不知其所以然,今天算是基本了解来龙去脉了。
-----------------------------
有的错,还就是因敬来的。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3 18:39:50 +0800 CST  
@啪啪大王 3楼 2013-05-13 16:49:40
据说晚年老头子后悔没去香港还是台湾,是不是真的?
-----------------------------
@孟庆德 7楼 2013-05-13 17:25:22
据有的资料说,陈寅恪的妻子早曾劝他走,他没听,后来后悔了,写《柳如是别传》就为表惭愧,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意思。
-----------------------------
@草桥关 11楼 2013-05-13 18:29:08
此为某资料之想当然耳,不可信。
-----------------------------
记忆不好很吃亏,想不起是从哪书哪文看来的,想不起来了。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3 18:42:53 +0800 CST  
@啪啪大王 16楼 2013-05-13 18:52:33
大概是,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
实在想不起来了。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3 19:04:27 +0800 CST  
@雁也过 18楼 2013-05-13 22:04:14
老孟看过《柳如是别传》吗?
还是关粉儿有办法,电脑一点chenyinque就出来了:)
-----------------------------
回大姐,惭愧,看过点开头,就撂下了,还没看呢。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4 08:22:41 +0800 CST  
@啪啪大王 3楼 2013-05-13 16:49:40
据说晚年老头子后悔没去香港还是台湾,是不是真的?
-----------------------------
@孟庆德 7楼 2013-05-13 17:25:22
据有的资料说,陈寅恪的妻子早曾劝他走,他没听,后来后悔了,写《柳如是别传》就为表惭愧,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意思。
-----------------------------
@草桥关 11楼 2013-05-13 18:29:08
此为某资料之想当然耳,不可信。
-----------------------------
@鱼哥唱碗 19楼 2013-05-14 00:51:28
据《吴宓日记》(续编),吴宓1961年8、9月间赴广州访陈时,中山大学校长陈序经曾告吴,1950年1、2月间,陈寅恪夫人唐筼曾劝陈走,陈坚决不走,唐筼甚至一个人去了香港,陈序经去香港找到她,劝她回来。此事由陈序经亲口讲出,当不妄。此间,陈已在著《柳如是别传》,其赠吴诗中有“著述惟剩颂红妆”之句。此间,陈悔否?吴数“侍寅恪兄谈”,吴印象里的陈寅恪,仍是一副“壁立千仞”的态度。应该是无悔。至于到了文......
-----------------------------
谢鱼哥唱碗!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4 08:23:17 +0800 CST  
先问声好。其实我是没有什么专门研究的,只是个看杂书发闲谈的,但对排辈事还知道点,除孔孟颜曾以外,也有排辈的,但在还未见陈寅恪名字排辈的确证,只好含混地说了。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4 11:14:09 +0800 CST  
一瓦帖,得许多知识,谢啦!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4 13:12:38 +0800 CST  
三郎不耐烦了,哈。
曾为一个专栏写稿子,不知选个什么题好,便就一些故去的文化人挨个写上一写,因不忍见因陈寅恪就把个“恪”字生生读成了“却”,就手写了这个,后来专栏不办了,我的几个稿子也剩下了,这几天就把剩下的几个贴上一贴。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4 17:59:20 +0800 CST  
@紫纯63 25楼 2013-05-14 11:09:49
这名儿我错读了很多年!
-----------------------------
问紫纯兄好!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5 09:03:04 +0800 CST  
@春风san郎 36楼 2013-05-15 09:32:49
其实名字一事很简单,本人有明确说法的从本人,没明确说法的从俗从大流,只是个标记而已,説起来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谁,不致混淆就成。
拿来当饭后八卦不错,但参杂私货进去用来指南打北就无聊了~~
至于陈老哥的恪字到底读什么音,他的后人都在,去问一下陈流求陈美延,还有侄孙陈贻竹等人,家里的长辈,特别是陈三立是怎么叫的不就行了?何必这么多年都纠結来纠结去的~~
陈流求生于29年,......
-----------------------------
三郎对我似乎有成见,便以成见度我,但这回度错了。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作者在书前已自道缘起,这是明摆着的,谁也不能把这书也变了“撕版”,我在查看有关陈寅恪的资料的时候看到还有“据说”一说,觉得倒也有趣,一时起了坏心,便摆在那里,其实是做了个套,我无南北,三郎却中套了。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5 10:00:40 +0800 CST  
关于陈寅恪,老金在线兄在新浪微博有一则,我冒昧去转过来:

老金在线:“【陈寅恪】前清遗老之后,有理由视倒清之民国为寇仇,故绝不赴台。自由主义战士,有理由视之毛某为异端,故绝不赴京。于古无所托,于今无所寄,不得已,寄托于一枚红豆,一位叛臣,一个名妓。一生慨叹者,吾土文化之凋零。幸留三百万言,出入于集部、史部之间,成旧学托命之人。”

来源:http://weibo.com/1432482114/zgSmNEg1c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5 10:31:13 +0800 CST  
这方面我赞成三郎意见,本人有明确说法的,从本人。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5 10:41:52 +0800 CST  
三郎又急了,一急了就栽赃,我哪里有过老陈反共的话。我心眼小,只在意那个“恪”字,若往大了讲,直白地说,我只有两点,一、就我所见,我有点怀疑陈寅恪是否有被举的那么高;二、陈寅恪在学术上有所坚持,但说陈寅恪反共,我不相信,似乎也有些高抬了他,除去三郎最后一行,前面的道理倒是我也这样认为的。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5 11:12:26 +0800 CST  
@春风san郎 45楼 2013-05-15 11:16:06
哎呀,老孟啊,我这不是在说你啊啊啊~~~
有捡钱的,哪有你这样捡骂的~~~~
捂脸无语问苍天!!!
-----------------------------
这扯不扯的,是我误会了,道个歉:)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5 11:22:56 +0800 CST  
这个“绝不赴京”也许指的是不就位的意思吧,陈寅恪的消极、不合作好像是有的。
楼主 孟庆德  发布于 2013-05-15 11:48:03 +0800 CST  

楼主:孟庆德

字数:10027

发表时间:2013-05-13 19: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11 23:40:55 +0800 CST

评论数:2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